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时明月-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口!”赵兴大声喝止。商人们眼睛一亮。这位四公子又是胡姬喀丝丽所生,带有阿拉伯血统,宋商对这个人选非常满意。
纲首顺竿爬,赶紧回答:“四公子虽然年幼,但我等绝不怠慢!”
剩下的宋商连声附和:“绝不怠慢!”
赵兴叹了口气,回答:“我四个儿子,长子木讷老实,是继承家业的好人选。二子活泼跳脱,已经深受金兰领百姓爱戴;三子自幼立志做一名游侠,仗剑行遍天下,我倒不好劝解。
唯独四子,这孩子是我的老来伴,我岂忍心远离。”
为首的宋商赶紧拱手:“太尉,四公子也该开蒙了吧,古人常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四公子开蒙之前,没有心思游览一下天下吗——我等所说的天下,可不是宋国之一国天下,太尉大人东征西讨,小四公子怎么也该来父亲的故地看一下,我等愿出资赞助四公子来此地游览,无需太久,只要四公子在此地停留二三十天即可,请太尉大人允许。”
这群商人的意思是说,赵山可以挂上一个陴路支总督的名义,不必到陴路支赴任,等这孩子什么时候有空出来游览,商人们可以护送他赶到陴路支,让当地人见识一下这位名义上的领主,而不需要小孩子亲自实行统治。
这话要搁别人说,可能意味着一种侮辱,因为商人们明显的要把赵山当作傀儡,或当作一个名义上的统治象征,并不给予他统治的实权。但赵兴却可以理解。
因为他在海外推行的都是些代理人制,名义上的海外自由贸易领首脑虽然由朝廷指派,但他只是一位监管官员,或者说是一名驻外使节,并不承担具体的行政责任。
赵兴出征时,曾对喀丝丽说要给他的儿子一个国家,用胡姬之子统治阿拉伯附近的国度,也是他本来的打算,貌似,源业平这个提议来得正好……
第三百三十八章 真心想犯错误
赵兴脑子里将得失稍微转了转,他微微点头,并不明确表示许可或否定。
商人们见赵兴这样,大喜,拱手拜谢,转而又得陇望蜀:“太尉,四公子既然作为总督,太尉是否要在此处设立庄园,嗯,既然设立庄园,总得留下一些家丁,不知太尉打算留下多少人……总得留下二三百名,才算稳妥。”
赵兴笑着,一指源业平:“源推官,检点两百人留下。”
利益的共同才是最可靠的联盟,宋商出于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寻找赵兴一位后裔来担当总督,这虽然显得幼稚,却符合古代中国的实情。而这种拥护,却是最稳固的拥护,赵云虽然年纪小,虽然不必亲临陴路支,但可以相信,此后一代一代经营陴路支商路的人,一定会紧紧扯着赵山这杆大旗,以寻求庇护。
陈不群听到这里,打破沉默,拍手说:“决定了吗,既然决定了,我们可以启程了,我可以留下十艘战船,三百余名水兵留守,陴路支别的不多,奴隶多,可以训练一支奴兵,辅助我们作战。现在是雨季,在这片高原上,雨季不可能跋涉行军,我们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训练,即使情况危急,留守的海军赶回国内送信,也来得及。
至于我们,此刻三军无战心,还是尽快把战利品运回国内为好……诸位放心,我拉走的是一群吃饱的狼,等我大宋水师再度转回,会为你们重新拉来一群饥饿的恶狼,他们会更贪婪,更凶狠。”
赵兴站了起来,马上接话头:“好吧,除了留守人员,其余的军士立刻整队上船,诸军次第起身,我们先回斯里兰卡。”
辛巴达拦住了赵兴,恳求说:“元帅阁下,请你给这座城堡赐名,我们不能把它老叫做‘卡拉奇’,这是一座完全宋国风格的城堡,它应该拥有一个宋国名字,以便让这片土地上的人知道它的归属。”
赵兴目光扫过地图,地图上,卡拉奇东侧有个小海湾,按当地人发音,那上面标注着卡奇。赵兴隐约记得,卡奇湾在英国人殖民时代,曾被翻译成“开治湾”——开始治理,这名字很宋国,很华夏。
赵兴一点地图,答:“就命名做‘开治城’,从这里一直到开治湾,都是我宋国的贸易领,就叫做‘开治专属经济领’。”
宋商一起拱手:“开治,这名字不错,谢太尉大人赐名。”
第二天,赵兴在漂泊大雨中登上宋军战舰,大队宋军开始撤离陴路支,而宋军搬不走的军械物资则全部打包卖给了留在当地的宋商。这次战斗,宋军展示了强大的攻击能力,用具体的实力显示出宋军具备随时攻击小邦国王都,并能轻易攻陷之的恐怖,而后又向众人显示了他们毫无领土野心,只想找一片土地摆摊做生意……
这一战的影响是巨大的,邻近的阿拉伯人知道了宋军的厉害,他们开始正视与宋军达成的共分市场协议,同时,周围诸国既恐惧宋军的攻击力,又明白这伙人只是一心想做生意的商人,他们开始自发的约束国内的百姓,禁止他们抢劫宋商的队伍,在这种气氛下,宋商的势力开始悄悄扩大。
当年九月,雨季的末尾,赵兴经过艰难跋涉,抵达斯里兰卡,强大的宋军击败了凶恶的塞尔柱人,满载而归的战绩震惊了印度赤大陆,注辇国的势力开始向贾夫纳半岛的宋商低头,寻求妥协。得到宋军的支持,斯里兰卡宣布脱离三佛齐,转认宋朝为宗主国,向宋朝交纳赋税。
这个决定虽然让三佛齐深感失望,但在强大的宋军面前,他们不敢发出异议,只好默默的忍下这口气。而宋军的胜利也使南洋诸国开始关注到宋军所使用的火器上面,一支远东的军队,拥有类似雷神的武器,这一消息由南洋诸国口口传颂,不久也传入了正在交战的十字军,传入了耶路撒冷。此时,身在耶路撒冷的邓御夫因此获得自由,十字军派出一支修士团护送他沿塞尔柱人的国度南下,寻找与宋人接触的机会。
九月中,宋军船队进入狮子城,此时,风暴季节来临了,宋军不得不在狮子城休整,等待风暴的过去。陈不群在风雨中眼巴巴的眺望东方,掰着手指头计算:“老师,我们出来一年了吧,一年里,我们也算沿途攻陷了数国,这样的功绩,怎么也会在历史上重重写一记吧。”
南洋的雨下起来形似瀑布,赵兴端坐在屋内,看着窗外的雨帘,淡然的说:“你才二十多岁,要那么多功劳干什么,难道你想以后吃闲饭,啥也不干吗?”
陈不群想了一下,闷闷的回答:“那倒是,我倒无所谓,我只是几品小官,而且走的是武将路线,可老师现在功劳大的,已经赏无可赏,老师这次回去后,还能继续当官吗?”
赵兴面无表情的回答:“所以我们应该犯些错误……”
陈不群叹了口气:“书,书,老师,你说你这次装那么多书干什么,人都恨不得在舱位里装满金银财宝,老师却装了二十万册书,书,这不是‘输’吗,意图不好。”
赵兴一番眼:“呲,你这是愚昧,是单纯的夸大了语言的威力,这是算命先生的骗术,他们才以为语言具备如同魔咒般的神奇作用,相同发音的字词之间必然有共同关系,故此一个字就能测出人生凶吉——愚蠢啊!
‘书’,跟“输”赢有什么关系,你要非从谐音上考虑,觉得我运载这些书籍犯了忌讳,不如把那些书称之为‘Book’,这是英国人对书本的称呼,用这个发音代替书,应该跟输赢没有关系了吧。”
“‘Book’——这不是说‘不可’吗?‘不可运书’啊,老师怎么不早说”,陈不群其实没有根据谐音测字的兴趣,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他继续唠叨着。
赵兴笑了:“在我看来,我最大的财富是你们这群学生,有了你们这群学生,我才能做成大事。这也说明,知识是最强大的力量。
这次,我们俘虏了五六千名阿拉伯学者,运回了二十万册阿拉伯书籍,这些俘虏的学者,我打算把他们放入书院教书,书院放不下,就送入医所,东南各地的免费医院还要扩大——五千人,散布在各个书院,各个医所,各个作坊,能为我教出几万名学生学徒,还能救治几十万人。
如此一来,天下受我惠者,何止百万,这将是我今后最大的财宝。与此相比较,有形的金银财宝我还稀罕吗?你老师我缺那几个小钱吗?这些书只要安全运回国内,它迸发的力量将难以想象,不群,小心照管好我的书、我的‘book(不可)’。”
稍停一会儿,陈不群突兀的问:“老师,怎么先期回国的会是源业平,而不是其他人?”
赵兴停止了手上的动作,抬起眼睛看了一眼陈不群,没有回答。
赵兴的学生都不是糊涂人,在官场运筹上,很多人甚至比赵兴出色。陈不群看到赵兴不说话,犹豫了一会儿,小心的试探:“老师,你真以为我们需要准备一条南洋的后路吗?”
赵兴依旧不说话,用询问的目光看着陈不群,陈不群讪笑着,回答:“多年以来,我已经习惯了老师做事的方式,老师从不做无用功,这次大风暴,整支船队都滞留在斯里兰卡,老师却让部分船队冒着风暴回国,我不由自主的揣测,老师这么做有何目的?
源业平干的什么活瞒不了其他人,在陴路支他就开始组织哨探队伍,虽然由于语言习惯、风俗习惯差异太大,他在陴路支没有多大作为,但我知道,我从他的组织手法里看出来了,他其实组织的是一支针对国内的密谍队伍。老师常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于是我就想到,老师如果有什么深意,难道我能跑的了吗,难道我们这群学生能独善其身吗?”
陈不群急喘了几口气,继续补充说:“这几天来,我一直揣测老师的目的,老师停留在这个地方,却要先派打探消息的密谍队回国,是为了什么目的。刚开始我想,可能是老师私自出国,征讨陴路支,担心自己不在国内这一年,国中或者有变化。但我又想,老师的目的仅仅如此吗。
这一趟,我们在陴路支俘虏了数个王子,然而,目前这些王子都交纳赎金回去了,留下的全是一些类似于质子或者替死鬼之类的东西,而陴路支王子与商人要求四公子作为总督,老师居然答应了,这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老师一直在经营后路,原来老师一直在想着是不可为则存身海外,原来老师停留在这个岛上,是想观看国中有什么变故,我猜测,万一国中出现了老师不希望看到的变化,也许老师就不打算回去了……
但是,老师,你有想过我们这群学生吗,我们都是你的追随者,追随你从朝中远赴万里,来到这海外征战。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如今我们在对外征战中赚的盆满钵满,正是衣锦还乡的好时机,老师停留在海外,依存观望,难道老师不回去,我们这些学生就能回去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赵兴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屋中转了几个圈子,若有所思的说:“朝堂上的局势变化莫测,我这次私自出兵海外,违反了朝廷许多禁令,但这些都不是我担心的,我所担心的是‘历史的必然性’。
你不知道,官家加上蔡京,那毁灭的力量有多强大,因为这股毁灭的力量是借助皇权实施的,而皇权我们无法抗拒,除非……
我之所以着急着下南洋,是因为时间紧迫,也是因为现在是下南洋的最好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我们不会再有机会,即使等待一千年,我们也寻找不到这么好的时机了,这时机不能错过,所以我在还没有稳定国内的情况下匆匆出兵。
身在南洋的时候,我常常想这件事,阿拉伯人怕两线作战,但我们何尝不是在两线作战,我们既要面临强大的外敌,还要跟国中的毁灭欲望做斗争,这股毁灭的力量不是我们可以抗拒的,但好在这个时代离仁宗时期并不远,我们还能将它拉回仁宗时代的君子政治,所以我布置了杭党、江西派去朝堂上争权,自己去海外与他们肇事。
然而,我时刻在担心着国内局势,我担心我们没能控制住国中的局势变化,如此一来,我们将不得不远避海外,以苟延残喘——这是最坏的结局,但我们不得不预作准备。”
陈不群沉思了片刻,又说:“老师刚才说要犯了错误,可现在我们有什么错误可犯,有什么错误能够抵偿我们的灭国之功。”
赵兴回到桌子边,随手提起毛笔,在桌子上勾勒着南洋地图,画完之后,他提起笔沿着整个南部海洋画了个大圈子,慢悠悠的,几乎是一字一顿的指点着地图上的岛屿叙说:“小琉球、勃泥、三佛齐、金兰、交趾,加上广州、泉州、明州,这是我们的新领土,也是我们海上的防御第一圈,这些岛屿构成的外环,让岛屿所在的大海成了我大宋的池塘与后院。按照与阿拉伯的那个协议,这片海域的贸易由我们独享。”
赵兴毛笔接着一跳,又勾画出三佛齐以西的地形,继续指点着那些岛屿,叙说:“我们与阿拉伯人的约定还包括这片印度洋,原本印度洋的贸易由阿拉伯人垄断,宋商只能把货物销售给他们,并从他们手中转手购买货物,但现在,在这片海域,宋商也有了直接从民间购买的权力,因这项直购权,相信宋商的利润能增加三成。”
赵兴毛笔又点在陴路支,骄傲的说:“今年,我们这趟出征,又打通了直接通向欧洲的商路,只要这几年商路维持下去,我们的税收就不会减少,有了巨量的海外商税,便足以支持我进行应有的变革。”
陈不群走到桌边,随手指点着赵兴勾画的岛链附近的区域,询问:“老师,你别忘了勃泥附近存在三岛,狮子城附近存在三佛齐,斯里兰卡附近存在注辇国,陴路支附近存在阿拉伯……
我们所有的地点附近,都存在充满敌意的家伙,老师南洋布局,让我现在很看不明白,这一枚枚棋子,仿佛是围棋中的孤子,要将棋连成一片,似乎此后兵事绵延,永没有停止的机会。我心里颇为纳闷?”
陈不群说完,操手走到一边,不再说话。赵兴笑着补充:“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我‘养贼以自重’,没错,我是这个打算,国人太喜欢安逸了,不给他们留一些敌人,我们怎么有理由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
陈不群见到赵兴毫不忌讳的回答了他心中的疑问,他感觉到赵兴的信任,赶忙话题一跳,无所顾忌的跳回到源业平身上:“老师,源推官带回去几百个人,你认为他能给我们带回需要的消息吗?”
赵兴点点头:“一定能!朝廷没有保密意识,大多数朝堂上的绝密都会在邸报上刊登。只要他们翻一翻邸报,就能发现这一年的变动,再有针对的探查一下这些变故的幕后消息,这一年中所有的变故都明晰了。”
这一年的变故有什么?
除了两相去位之外,范锷有三个儿子中了进士,一个儿子去到地方担当九品判官,另两个儿子去了北方事务局,帮助朝廷筹建“北海舰队”。与此同时,吕惠卿故世,章惇在雷州病故——这是好的一方面。
从坏的一方面来说,这一年可谓多灾多难。在赵兴回国前期,苏辙终于去追随他哥哥的脚步,撒手辞世,紧接着,范锷与李常这两位大宋会计师也相继去世。三人当中,苏辙只担当了二十多天右仆射,故此,朝中大臣称之为“一旬相公”,其余人则以郎官身份辞世。
苏辙去世后,相位空悬。旧党经受了十余年的迫害,培养人才的工作停滞,形成了人才断层,他们推举不出相应的领袖人物,而蜀党、洛党、关党正忙于整合资源,他们当中的杰出者如黄庭坚、张耒,资历远远不如蔡京。
与之相对的是,蔡京无论怎么说,做过一任开封府尹,数任州官,因此,蔡京不可避免的上位了,他与张商英并列了左右丞相,随后,周邦彦、黄庭坚接替了他的位置担任翰林承旨、正字(帮皇帝书写诏书的主笔官)。
黄庭坚的升任也意味着他的命运改变了。原本的历史上,宋徽宗召还被流放的官员,黄庭坚得召就任,赵挺之旧恨未消,唆使湖北的当道官员挑剔出黄庭坚为荆南的一座寺院所写的《承天院塔记》中的句子,指摘他“谤讪朝廷”,于是黄庭坚遭受文字狱,被重贬宜州,就此死于边荒。
但现在由于赵兴干掉了赵挺之,结果改变了黄庭坚的命运。
不过,由于新任宰相张商英是个马屁精,自己本身已经沉浸在佛学、玄学当中,讲究容让。如此一来,朝堂上终究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言堂”。
当然,这种一言堂对赵兴还是有好处的,蔡京是赵兴的生意合伙人,赵兴埋头于地方事务,短期里似乎威胁不到蔡京的权位,所以蔡京支持、甚至纵容赵兴将目光投向海外。
而小皇帝方面,赵兴接连不断的给他送来巨量的钱币与海外奇珍供其挥霍,也令小皇帝对其多加袒护,故此,这位南洋事务局提举官,到任一年后,不在衙门里待着,反去满世界乱跑,此种离经叛道的行为,竟然在君臣联手压制下,连提都没人提。
但这种纵容对于赵兴的赏赐方案毫无作用。朝廷至今仍下不了决断,这成了目前为止宋朝廷的一个大难题,春风得意的蔡京想不出妥善办法,只好采取了拖延战术,想着等着事情火烧眉毛了,再去想解决办法。
这一日,蔡京应邀前往广南商馆参加落成典礼。经过两年的建设,占地规模庞大的广南会馆终于接近完工。也许是巧合,这座广南会馆恰好位于艮岳的对面。
赵兴设计的建筑,自然带有浓郁的赵兴色彩,这个特色大宋人都知道——城堡。赵兴老喜欢把自己的家园修的像一座军事要塞,这座广南会馆也秉承了这一特色。
古人建城都喜欢方方正正,赵兴修建的这座城堡却七歪扭八,对外解释的理由是购买的土地局限,导致这座建筑群受地势局限,修成了这种模样,因为整个建筑群形似一个八爪蜘蛛,故此虽然广南商人给这座建筑群起了极为风雅的名字,满京城的人却喜欢叫它为“蜘蛛楼”。
建筑群的外围是十六栋七歪扭八的塔楼,塔楼与塔楼之间用高大的牌坊、拱楼连接。每两座楼之间的夹缝里塞着一座小花园,每座小花园都有自己的特色植物,这些园林与七歪扭八的楼群构成了会馆的外围。
赵兴设计的建筑,物尽其用也是另一个特色。这十六座楼各自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是妓馆,有的是酒楼,茶舍,相扑房,但其中一半作为招待商人与学生的旅馆。
这些各具特色的娱乐设施中间,围拢的是一栋高大的塔式办公楼,它是万国会馆,内有一万多个柜台,供各国商人在这贩售自己的货物。因为这座万国会馆的存在,这座建筑群在试营业期间,就成了东京汴梁城著名的购物场所。
蔡京在万国会馆里也有自己的铺位,这个铺位由其家人经营,主要销售与赵兴合伙制作的真宝石首饰以及假古董。因为这层的关系,广南商人便邀请他参加正式的揭幕仪式。
临时搭建的戏台上,京城的伎乐正在卖力的表演,舞台上花枝招展,喧闹异常,锣鼓的喧嚣声中,马梦得之子马曦凑近蔡京,低声说:“蔡相,陕西的苹果种的怎么样?”
蔡京眼睛盯着台上的表演,头也不回的轻声回答:“据说陕西苹果已经未然成林,但朝廷承平日久,树枝作为弓箭,似乎销售不出去,果子又酸又涩,也不甚中吃,陕西百姓正打算伐林变田,有地方官已经上奏,要求变林为田。朝廷正在商议。”
马曦低声说:“蔡相,太尉从海外来信了。”
蔡京哦的一声,追问:“他怎么说?”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得不当君子
“太尉很关心陕西苹果林,也同时关心那些贬谪的朱雀军士兵,他倒有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马曦轻声说。
所谓贬谪的朱雀军,就是当初那批发动皇宫兵变的朱雀军士兵,赵兴将他们的军籍全部取消后,贬往广东,而后这些朱雀军士兵便被广州商船雇用,成为海外领最重要的武装力量。
蔡京讶然问:“陕西苹果林,跟那些朱雀军有什么关系?我不是听说他们都发配海外了吗?”
马曦接着说:“太尉这次远征,可捞了不少东西,听说参战的士兵都赚的非常丰足。有些立功的士兵想叶落归根,返归故乡。太尉大人不得不替他们找些出路。”
蔡京点头笑了:“环庆之有赵离人,真是环庆百姓的幸运,他怎么想?”
蔡京所说的“他”指的是赵兴。
马曦接着说:“太尉说,土里刨食能有多大出息,一年辛苦不过百十贯收益,恰好环庆有苹果,老兵手里有钱,太尉大人打算让他们各出份子,成立一个酒业集团——酒业集团,这个词就是太尉大人说的。
他打算利用朱雀老兵的人脉,建立一个统合环庆就业的大集团,老兵们回去建立酒坊,四处收购苹果用于酿酒——酒利(酒税)也是朝廷的一项大收入,这个集团成立后,一方面可以协助朝廷储备苹果树,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可以让种苹果的人有些养家糊口的银子,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蔡相以为如何?”
自欧阳修时代起,宋朝庭的财政收入当中,田税已经下降到一半以下,宋朝庭的军费已经完全靠酒税、商税、茶税支撑。陕西的苹果林如果改成农田,朝廷的收入反而要减少,如果能够维持,变成收取酒税的大财源,朝廷的收入反而会增加。
以前,农民如果不种粮,鼓捣一些商业,朝廷会产生恐慌,担心由于粮食生产不足而造成灾荒,从而引发动乱。但赵兴这次南下,占领了斯里兰卡一个脚,那里可是被誉为“亚洲粮仓”的地方,稻谷一年三熟,物产丰富到变态的程度,海外大量粮食的输入使得粮价大跌,而宋朝的商业气氛又使得当时的人不太在意粮价的下跌。反正占城稻的引进,已经使宋朝不为粮食发愁。
这一切的一切,让蔡京听了心中一动,他拱手说:“多谢你家太尉给我出的这主意,我这就回去写奏折。”
蔡京这意思是,他准备把这功劳揽在自己身上,毕竟酒业集团的成立,是增加朝廷收入的举动,而蔡京刚登上相位,需要这项政绩。
马曦见到蔡京不再摆架子,他也放松下来,一声轻笑,亲切的说:“蔡相,陕西要运出果酒,运进粮食,这运河疏通还要下大力气……我听说黄河这几年水位上升了?”
蔡京听出了马曦的意思,他问:“听说你家大人曾经用过一名治水专家,名叫单锷,是吧?”
马曦顺势说:“说到单锷,蔡相,还要提起一件事——我家大人临离开广东的时候,曾经筹办了一家‘章水运河公司’,主持人就是这个单锷,他也是章州知州。如今章水运河已经修成,广州的货物可以直接进入长江,运至京城。如此功绩,也不知朝廷该如何奖赏?”
蔡京眯起眼睛,心不在焉的看着舞台上的表演,问:“你家大人的意思是什么?”
马曦笑着回答:“工部是不是要整修黄河,单锷可谓学有所长,不知单锷能否升一升?”
蔡京沉吟的回答:“钱……按说朝廷现在不缺钱,但家大业大,也难啊,这处处需要用钱,虽然你家大人能捋钱,但也架不住这么大的朝廷花销。”
马曦笑了:“我家大人的意思是,疏理黄河,与其由官府出面,不如由民间出面。朝廷可以采取牙商招标法,选取几个有过治河经验的公司,由他们主管疏理河道,朝廷只管审核费用、审核工程质量即可。”
蔡京意味深长的补充:“若朝廷采取这项措施,章水运河公司恐怕当之无愧要算第一。嗯,章水一条河,他们赚了不老少吧。”
马曦脸不红心不跳,笑嘻嘻的继续说:“人心恐不足,这伙人在章水上赚了个饱,心犹不足,想起太尉大人戏言曾说的胶水运河,他们打算跟蔡相说说,让他们筹备修建胶水运河……蔡相,这条运河若是修成,海船运河就无需绕过山东半岛,这一来一回,至少节省两天的工夫,省两天,既可以多运货,也可以让货物价格大大下跌,如此一来,京城的货物将更加丰富,岂不美哉?”
蔡京拍手:“广南之有赵离人,何其幸也!”
马曦顺嘴补充:“太尉之友(友,此处作动词)蔡相,何其幸也!”
蔡京笑的很开心:“有你这句话,我就满意了。”
马曦这是暗示,赵兴有一分钱赚,也少不了蔡京的。而蔡京早听说运河公司赚钱,有了马曦的暗示,他也就放心了,所以马上敲定一句。
稍后,蔡京感慨道:“想当年,我与太尉在扬州一搭一档,做的多开心,扬州百姓至今仍感谢我与太尉的恩惠。想想当年,不禁令人悠然神往。
好笑朝中竟有人说,我与太尉不应当同地为官……跟你家大人说说,我如今当上了左相,他若有心,不如来朝中帮帮我,也叫那群死鬼瞧瞧,我们怎么就不能同地为官。”
马曦也是宋人,他也深受宋文化的熏陶,很不理解赵兴为何不愿意在中央任官,便跟着蔡京这话抱怨一句:“是呀,这京城繁华,太尉怎么就不愿意久留呢?当日他出京的时候,我也曾问过他相同的问题,他却说:无意苦争春。”
蔡京咀嚼了一遍这句话,慢悠悠的说:“朝廷正在为如何赏赐而发愁,你家大人信中可有暗示?”
“无意苦争春——我家大人说了,请朝廷封建南海!”马曦苦笑的说。
这个词蔡京听懂了,他眼前一亮,击掌赞叹:“高明!”
赵兴打下一片海外新疆域,而且采用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征服手段,朝廷现在对南海事务很难插上手,只有征税的权力,现在赵兴主动要求朝廷在南海封王,封建,等于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他毫无野心。
“妙!绝妙!”小皇帝在宫中听了这个消息,也击掌赞叹,他心情激动的在地下踱了几个圈子,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朕之有赵卿,何其幸也!昔日王荆公变法,事事要求权力,甚至要求架空三司,赵卿替朕四处征讨,真正做到了民不加赋而国运足,然,赵卿却丝毫不揽权,王荆公比之,不如也,远不如也!”
信任一个权臣,利用权臣进行变革,以大展宏图,这是几代小皇帝的固定执政模式。小皇帝原本想重用赵兴,但赵兴轻轻抽身,让他很失望。但也正是赵兴这种抽身,让小皇帝对他更加信任。
在捋钱方面,赵兴远远超出王安石,在揽权方面,赵兴远远不如王安石,这样一个一心待在地方替小皇帝捋钱的人,小皇帝觉得无论给予多大的权势都不为过。
“诏,升赵卿爵位,加官,许他自由调动南洋兵力”,小皇帝下了决断。政事堂现在是他的拥生虫,不存在驳回诏命的可能,所以小皇帝的命令基本上铁板钉钉。
“朕当日继位时,四王多有亏欠,朕这就补偿他们,一人赐他们一座南洋小岛,许他们移藩就任南海……”小皇帝说完,自己又觉得不好意思,振振有词的补充:“如今,南海藩外虽然是流放之地,但朕封他们为南洋王,没有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