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明月-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0石——!”这个数字让三位寨主深深吸了口冷气。平常的地亩产10石左右已经是高产,这种草居然能产200石,简直是神话啊。

听到这儿,石敢狠狠一敲自己的额头,心中只后悔:“我真是钱迷了眼,刚才要钱干啥,全要草籽就行了。”

赵兴接着解释:“这种草虽然产量高,但你要注意,它在青幼的时候是有毒的,只有长到一尺高的草,割下来才没有毒害,而且刈割后需稍加晾晒,最好与其他的草拌着喂牲口,可避免家畜中毒——这其中还有一些技巧,回头我派人去教你。”

石敢连声说:“没问题,大人,这草长得这么高大,便是牲口不吃,晒干了当柴火也不亏。”

赵兴严厉的看了一眼三位寨主,说:“今日我给你们说的都是机密,你们回去一定守口如瓶,紧要处只让亲近子侄知道就行。石寨主,这种草,第一茬要长到四尺高才能刈割,第二茬则要在一尺之上才可刈割。用来养殖牲畜,最好是养马和牛。马可以骑乘,可以用来战斗;牛可以耕作,牛肉可以吃牛皮可以做铠甲。

牛马都行,但是最好全养马,回头我让官府采购一批马拉圆盘犁发给你们,这玩意儿耕作起来比牛耕快……

西夏人来了,你一定记住,田地里的草不要割干净,留下短茬。在此之前,一定要把自家的牲畜看紧,不要让它们跑到割过草的田地里啃草茬吃。西夏人的牛马放进田里,只管让他们啃草,但必须是短茬苏丹草,看这草毒不死他们。被毒死的牛马鸡鸭猪也不用怕,肉还可以吃——但这一点千万别告诉西夏人。”

三位寨主嘿嘿笑起来,石寨主笑到最后,表情狰狞起来:“不错,西夏的骑兵冲到我们寨跟前,向来喜欢把战马驱赶到我们的田里,这次就让他们吃,吃个死。”

停了一下,石敢贪心不足的问:“大人刚才说‘草木皆兵’,‘草’我是知道了,‘木’呢?”

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木皆兵计划·下篇

赵兴笑着摇头:“‘草’你还没有见识完。我跟你们说吧,苏丹草产量如此高,但极其消耗地力,连续栽种两年以上,毒素累积会导致那片土地,地上再种什么都养不活,算是彻底废了。所以,第二年春天,第一茬子的草割完后,你还需要重新锄地,赶紧栽一遍豆子。

记住,这是绝对的机密。第二年,我给你的草种有多种样子,你需要混种……这些明年再说,今年你带着苏丹草走,明年开春,记得向我要新草籽。”

石敢笑的更加狰狞了:“那更好——我割过草的田,连清都不用清,西夏人要来捡草籽,便由他捡去,我在一边偷着笑就行了……可是‘木’呢?大人,为了防备西夏人砍伐我们的树木制作攻城武器,我们已经把野外砍秃了,连盖房子都找不见大木头。大人给我们找的‘木’有什么稀奇?”

赵兴接着说:“我给你们的这种木头,敌人绝对不可能用来打造攻城武器,因为这种木头太脆,遇到撞击很容易碎裂,而且极其容易燃烧。西夏人要砍这种树做梯子,只管让他们砍,到时候一块大石头、一根火把,准保让他们后悔砍了你们的树。

嗯,你们知道密州苹果树吗?我说的就是密州苹果树。我在密州定了三十万棵苹果苗,都送给你们,你把山的阳坡全种上这种苹果树。”

石敢砸吧着嘴,口水横流的说:“密州乌桃我听说过,听说是仙人的玩意儿,每年进到宫里,平常人见都见不到。密州苹果……我倒听说过密州频婆果,听说那种果子酸涩,但榨出来的汁、酿出来的酒非常甘美……”

赵兴打断了对方的唠叨:“频婆果就是苹果,还有那乌桃,都是我发现、我引进栽培的,别人吃不上,但我家里多的是。你想吃了,秋天的时候记得来我家。

频婆果榨汁的手段我教给你,但这频婆树三年才结果,我这任是见不到果实了。不过,频婆果的枝条因为发脆,倒是做投枪与箭杆的好材料,这三年里,你们可以挑选长而直的枝条修剪下来。用苹果枝条做的投枪与箭杆,落在地上就碎了,西夏人想捡了扔回来也做不到。等三年后,苹果树长得高大了,我再教你榨汁酿酒的技法——以后这些就是你寨中的出产。

刚才我会见的那群商人见了吗?榨汁的机械、酿酒的材料,我都教给他们了,以后不怕你苹果产的少,自会有大把的人来收购,今后这玩意儿就是你寨中的生钱机器,种完树后你只管坐着数钱吧!”

石敢立刻懊恼的跳了起来,拱手说:“大人,刚才……朝廷的补贴钱我不要了,不如我采购那酿酒器物吧。”

赵兴骂道:“你这贼厮,还有三年你才能用的上酿酒设备,你急什么?”

石敢尴尬的坐下来,笑了。另两位寨主继续充满期待的望着赵兴。

赵兴接着说:“你们两位寨主,依据怀威寨的办法同样处理,不过胜羌寨在最内线,法子稍微变一变,你需要栽种麻薯,这东西生长快,现在赶紧再补种一季,能保证今年不饿肚子——这东西亩产约在200石左右。胜羌寨种下去,足够你们三个寨子一起吃了。我打算今后把你们三个寨子打造成一个‘经济联合体’……这词你们不知道,没关系,你们无须知道。

因为战事一起,后方向前线运送粮草恐怕会引来西夏人截粮,所以我的计划是:怀威、威边两寨专心种草、养马,胜羌寨一边种麻薯,一边种苹果,战事一起,由胜羌寨供应前方粮食——这叫‘共济体’,回头我会派我的学生到你们那里给你们立规矩,建立各寨收支考量办法,恒定你们每寨的付出与收益,年底按这个算账,计算收益,分配利润……”

赵兴详细的介绍了一遍三寨联盟共济体的运作方式,他是把现代的“部门核算”、‘自负盈亏‘那一套全用上了,三名宋人听得头晕晕的,还是怀威寨石寨主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招讨大人,俺们粗人,记那些干啥,招讨大人还能亏了我们吗?俺听说密州也没一个人能看懂大人的算账法,连朝廷也无人能搞懂,可大人离开密州三年,全密州没人说大人留下的法子不公平——俺相信大人,大人只管做就行了。”

赵兴笑道,他表白说:“这里头的原理很复杂,使用了一些现代数学原理,跟你们解释也解释不通,不过,你说密州三年没有一个人学会这套法子,你错了,密州这三年培养出来的会计不下千人,朝廷里至少有两个人知道为啥要这样算账。”

三位寨主一口齐声回答:“我等不管那些,听大人的安排就是了。”

“好吧,现在已经误了春耕,我就不再耽误你们了,你们去我的掌书记万俟咏,凭我的条子领取你们该得的物品”,赵兴提起笔来,在纸上划拉几张字条,三位寨主见到赵兴的字迹,皱了皱两眉头,可他们没有表示出来。

赵兴把条子递给他们,再度叮咛说:“这事事关机密,几位知道就行了,我看经略大人那里也无需说了。因为我怕西夏奸细打听清楚,知道如何规避我们的计划。至于朝廷拨下来13万贯……我环庆路上计有28个寨,除了一部分预留外,每个村寨拨款额度1500贯到两2000贯,你们三个村寨都在最前线,我按最高限额给你们拨。你们领完东西就动身吧,我太忙,就不送了。”

三人走出了赵兴的官衙,石敢那厮撇撇嘴:“招讨大人还是苏学士的弟子,写得那手字连我也不如,刘寨主,恐怕也不如你吧?”

刘寨主呲的一声,鄙夷的说:“你字写的好有什么用,人家大人是把练字的功夫全用在琢磨心思上,你字写得再好,也想不出这种‘草木皆兵’的计策。”

石敢倒也谦逊,他点头说:“是也是呀,好笑我还笑话招讨大人……人都有一个脑子,咱家的脑袋被驴踢破了头,也想不出如此狠绝的毒计——够毒!够狠!够阴险……我喜欢!”

赵兴那笔字是独一无二的,万俟咏一看那个字条,不由分说便盖上了章子,而后转头与商人们谈判,三位寨主见到偏厅讨论的热火朝天,有点迈不动腿,石敢喃喃的说:“三年,三年后我们还能在这注生意上插进脚嘛?不行,我得尽快回寨子,把这事和寨里的人说说。”

另两位寨主也有同感,他们举着盖了章的纸条,一溜小跑跑向庆州府库,府库的衙役对赵兴的字迹也深有同感,一见这字条,连盘问的心思也绝了,立刻打开府库,指挥衙役们往库外搬物资:“招讨大人纸条上写着:给你们每家一大一小两副铁锹、一副锄头、一副耙子、十具马拉犁……其他的东西都好说,马拉犁现在还是铁片与铁管,等领上东西回去,你们还要再去府衙,叫上一个工匠去你们的寨里组装。”

石敢心急的问:“草籽呢?招讨大人说有草籽与树苗,这铁锹与锄头,我们家里都有,我情愿多换一些草籽与树苗。”

另两位寨主也异口同声做了相同表示,那衙役颇为心动,犹豫半天勉强说:“招讨大人为人严厉,你们要换东西,我可不敢乱做主,不过话要讲明白,这可是你们自己肯的。我倒是愿意私下里换给你们,不过你们事后不准来抱怨。”

衙役这么一说,几位寨主提起心来,石敢小心翼翼的问:“官人,那铁锹锄头都啥样,我们可以看看吗?”

衙役爽快:“也罢,不让你们看看,你们回头会抱怨,来,取小铲过来。”

这小铲不大,铲头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尖头、一侧磨得锋利,一侧做成锯齿……如果有现代人在场,一定会认出这是一个折叠式单兵铲,一柄铲子可做多个用处,铲面立起来可以做锄头。

铲子保养的很好,上面涂了厚厚一层油脂防锈,擦净油脂,露出黑色的金属表面。石敢试了试铲子一面的锋刃,敲了敲金属,突然心中一动,抽出腰刀砍向铲面,叮的一声,铲面出现了一个米粒大的缺口,石敢手中腰刀却段成两半。

嘶——这种结果让三位寨主直抽冷气,石敢惋惜的说:“我的腰刀,这宝刀随我十几年,斩杀过无数西夏人,它怎么就砍不过这把破铲子呢?”

这把刀已经用了十几年,早已经过了金属疲劳极限,不要说铁铲能砍断它,只要是超微好一点的铁棍与铁条,都能将这把刀砸断,只是这道理石敢不知道,他也不可能知道。

而赵兴早已养成了用工具钢制作工具的习惯,这柄铲子,以及其它的农具,都是用越南广宁优质铁矿冶炼出的工具钢制作的,砍断石敢这把旧刀自然不成问题……但这点石敢不会知道。

刘寨主一把抱住铲子,直嚷嚷:“可不敢这么说,能够砍断你的宝刀,那还是破铲子嘛——宝铲,绝对是宝铲。官差大人,承您的厚情,这铲子我私下里换给你一把,其余的,你可要给我给够数目。”

官差犹豫了一下,答:“数目上面你无需操心,安抚使大人说了,在他任下不准克扣,若能做到这点,年底他自有重赏,保管比克扣百姓挣的多——我们已经打听了,招讨大人这方面素有盛名,密州、杭州、扬州,凡是听他话的人都发了大财。三位寨主,过去的事不提了,今后兄弟要有得罪,只管找兄弟来说,哪怕指着鼻子骂也无妨,可不要告到招讨大人那里。

喏,农具草籽、树苗一样不缺,都是足额,三位寨主请在这里签个字认可。刘寨主,你许我的铁锹可是咱俩私下的情意,不记在账上,回头,你可不要再招讨大人那里告状。”

衙役千叮咛万嘱咐,三位寨主深恐停留过久再遭人打劫,他们带来的马车不够,便临时从城里雇佣马车,连夜赶回村寨。等他们回寨以后,华池以南的各位寨主也陆续赶往庆州,接受赵兴的“草木皆兵”计划……此后,整个庆州,自华池以南全部行动起来,干的热火朝天。

庆州西角的横山寨、通塞寨、淮安镇三个城寨见到赵兴迟迟没有召唤他们,坐不住了,他们毗邻定边军,战事一起,范纯粹便坐镇定边军,那三个寨子跟赵兴不熟,赶忙找范纯粹,希望他出面说说,让那位“点石成金”的赵大人不要忽视他们。

范纯粹觉得韦州西夏人已经退了,战事已经平息,他继续待在定边军也没有用,便带着三名寨主赶回庆州。一见赵兴,范纯粹劈头就问:“离人,我听说你在怀威寨至胜羌寨的东线号召人种草,在华池以南要求人种草养鸟,有这事吧?”

赵兴眼一眨,含含糊糊的说:“范大人,如今春耕已过,种粮食是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种草,我要求东线三寨种草养马,以马换粮,应付今年的饥馑;要求华池以南,种草养鸟以为战争储备物资。如今这两个地方都动了起来,我还在等章经略从环州回来,然后去环州看看。”

范纯粹身边,那西线三寨眼巴巴的望着范纯粹,指望京兆大人为自己做主。而赵兴不想告诉范纯粹详情,是因为这时代文人都没有保密意识。比如朝廷起先七路攻夏,文人们竟然提前一年在邸报上刊登了这个消息,并挥斥方遒地大肆讨论攻夏方略,结果导致西夏人提前一年做好准备,随后,宋军永乐城大败。20万士兵或战死或被俘,从此陕西元气大伤。朝廷也第一次意识到邸报管制,开始禁止私人办报纸。

赵兴现在不想让官员们对他的计划指手画脚,所以抱定“打死也不说”的策略。但现在看来,国人的保密意识还是不强,甚至可以说压根没有。虽然赵兴千叮咛万嘱咐,但还是有一些知情寨主,忍不住将这一惊人计划向同伴们炫耀,结果,现在来的西线三寨主已经完全了解了这一计划。

了解归了解,不过,所有告诉他们的人都将赵兴的保密要求重复一遍,他们心里知道内容,却不敢给范纯粹说,而范纯粹对于种草计划不以为然,虽然那三位寨主频频催促,他决定还是采取雅致一点的说话方式——也就是兜着圈子说话:“我在定边军的时候,还听说离人在召集商人,将朝廷补贴的钱购买了一些机械与图纸,让商人生产,那都是些啥玩意。有用吗?”

赵兴恭敬的回答:“大人,朝廷拨到我环庆路上的款项只有13万贯,这点钱远远不够,为了让这些钱生息,我便买了一些机械,雇佣了一些匠人,转手倒腾给商人,赚一点小钱生利——这是其一。

此外,那些机械确实有用,比如说钳床——没有钳床的时代,工匠们只能弯曲很细弱的枝条做成弓箭,这种弓做出来比较软,射出的箭杀伤力不够,为了增加杀伤力,工匠们只好用火烤、胶粘等等的方式制作复合弓。胶粘之后要阴干,耗时日久,我听说这样一张弓制备出来,前后要花两年半的时间。

但有了钳床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利用机械牵引的力量,在一个时辰之内弯曲好一根较粗的木棍,制作出一张弓力强劲的木弓。原本一个做工的良匠需要花两年的时间制作一张弓,这张弓的价格就应该相当于那位良匠两年的薪水与花销。但现在有了钳床,一个手艺不怎么样的工匠每天工作四个时辰(8小时),可以制作四张弓,两年的时间至少可以制作3000张弓,如此一来,弓的价格就会降低到原来的3000分之一——这就是机械的力量。

有了钳床,当我们再与西夏人作战的时候,西夏人拿着比我们昂贵3000倍的弓再跟我们打。看我们耗不死他。这就叫做‘创造力战胜蒙昧’。大人,我如此处理,官府既能得钱,又能增加我环庆路的战争潜力,应该不算错吧。”

朝廷的赈济款项有严格的监控措施,范仲淹问清楚这笔款项的花销,嚅嗫的说:“离人这么做,有益于国,可这也是光明正大的事,为什么不向朝廷明说呢。朝廷赈灾款,不告而取,恐怕不好。”

第一百八十章 奉旨“横行”

赵兴望着范纯粹,回答的很快:“我环庆路已经误了春耕,再公文往来,等到朝廷许可了,估计也该下雪了。”

范纯粹默然不语,赵兴赶紧强调:“范大人,这种赈济方式百姓愿意、官府方便……朝廷方面,干脆就不必详细解释了。”

范纯粹沉默片刻,转移话题,问:“除了你说的那个……钳床,还有什么?”

赵兴答:“还有风车。这是一种引水灌溉的设备,原本干旱时候,农夫要人拉肩扛挑水浇地,官府在农田的时候,也要组织人力修建水渠,但有了这个东西就不用了,只要再靠河的地方,升一根管子到江中,风车会将水吸入高坡上,农夫可以省下灌溉的时间,用来训练杀敌本领。

除此之外还用马拉犁,这种犁有三个犁头,一趟过去可以开三个垄,马的速度原本就是牛的二十倍,有这三个犁头,用马耕田比牛快六十倍。今后我们浇水不用人力,耕田比西夏人少用六十倍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训练搏斗技巧。

嘿嘿,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贾易,那人说我老是喜欢摆弄奇淫巧技,罪莫大焉!我不得不诚实的说:那是个白痴!他不知道机械的力量有多么厉害,不知道改变世界面貌的唯有机械。自从动物学会使用工具,它就不叫动物了,叫做‘人类’。

我们人类与禽兽的区别就是我们会使用工具,那个白痴居然想让我们回到禽兽时代,还说这是‘圣人教诲’,这次,我要让他,让西夏人知道机械的力量。我就不信,西夏人今后还敢来我环庆路纵横。”

前有一个三千倍工效,这又出现一个六十倍工效,三位寨主已经被这一连串数字绕的两眼发光。范纯粹也被赵兴描述的前景激动的说不出什么,完全忘了赵兴对朝廷大臣的攻击。许久,他含糊的回答:“抚民讨贼,是你招讨安抚使的工作,本大人今后只管坐镇京兆府,耐心等你环庆路上的捷报。”

赵兴看了一眼那三位寨主,答:“从十年前朝廷与西夏重新开战以来,朝廷花的钱有多少,大约有3万万贯吧。现在我要花300万贯,给大宋买个十年边境安定,朝廷肯不肯?多廉价的买卖,三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让西夏安定十年,朝廷以反手还能从陕西重新收税。难道朝廷不是占了大便宜?”

范纯粹坚定的摇摇头:“这封奏章我不会帮你写的,不过我可以再向朝廷要50万贯,算是多给你一年补贴,剩下的事你不用提了……喏,这是西边的三个寨主,你在各处开展赈济,独独落了他们。今年环州遇袭,他们三个寨主毗邻环州,受灾最重,你赶快讨论一下他们吧。另外,定边城你也去一趟,哪里的将士也期待你过去。”

范纯粹说罢,像躲避灾祸一样头也不回的逃出赵兴的官衙,出了门,他也不去驿站了,直接催促从人走路:“快走快走,我们连夜回京兆。天哪,我才在他的州衙待了这一会,就被敲去了50万贯与一批粮草,若再待一天,恐怕连靴子都要赔给他了。”

范纯粹的书记官听了这话,胆寒的看了看自己脚下,立刻驱赶士兵:“快走,听范大人说了吗,不想光着脚走回京兆吧,现在就动身,快,快。”

范纯粹带着随从狼奔豕突地窜出庆州,等离了州府,他一拍额头懊恼的大叫:“阿也,忘了告诉他,章质夫召他了……不管了,快给章质夫送个信,就说:快70的人了,还在外头跑什么,让赵兴这年轻人跑腿去,请他尽快回庆州坐镇。”

章质夫接到消息,连夜往庆州赶,第二天天亮,等他进城的时候,看到一个规模浩大的商队也在进城,商队有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许多服饰奢华的婢女跟在车边步行进城。庆州战火烽飞,难得有这样打扮艳丽,长相明媚的女子进城,连章质夫一时之间也看痴了,他站在一边,看着车队进城。

队伍的尾部是一队鄜(音fū)延路的禁军护送,章楶认识带队军官,他连忙招手,询问:“刚才进城的女眷是何人家眷?”

那军官叉手回答:“章大人,这是赵招讨大人的家眷,这商队也是招讨大人的……错了,是他家小妾的。据说他家小妾担心招讨大人在庆州过的不舒服,特地雇了些人,将招讨大人的家具搬到庆州……这长路迢迢的,家具搬到这里,那还不比金子还值钱。”

那位鄜延路军官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息,旁边正在进门的一名男仆打扮的人鄙夷地一笑:“胡说!此物哪是家具,这是车床。铁木车床。你懂什么?车床用的木头必须结实,否则车出来的物事就会不精确,平常那车床都是用铁器打制的。后来我家大郎采用上铁木,图的就是它坚逾铁石。庆州这里哪有这种结实木头,这木头是我家大郎从南洋的阿非利亚大陆,万里迢迢运来的,金子那玩意可比这黑铁木便宜。”

章楶绝倒。

鄜延路军官所说的那位“小妾”章楶知道,其实她的身份不是秘密。大宋高官都在私下里谈论这位小妾的身份,这都拜苏轼那个大嘴巴所赐。章楶作为苏轼的朋友,比朝廷还提早知道那位越南的广陵郡主,现在朝廷封赏的“宁国夫人”的来历,他连忙纠正那位军官:“胡说!谁是小妾,要称‘宁国夫人’。”

章楶说罢,摇着头感慨:“那位宁国夫人据说富可敌国,在越南封地有一座煤山、一座铁山,这点小钱,人不在意……”

章楶没有返回自己的府邸,他追着那队香车赶往赵兴的府邸,赵兴在庆州没有按照往常的习惯置办产业,他就住在官衙后面,由朝廷提供的官舍里。因为庆州属于战区,赵兴算是军政一把手,许多附属官员都没有任命,所以那片官舍足够大,住起来倒也宽敞。

程爽正站在台阶上指挥仆人搬运行李,从香车里下来几个胡人打扮的女子,为首的女子一头红发,长着一双碧蓝的眼睛,程爽见到她,行了个礼,接着打扮极其夸张的廖小小跳下车子,她用歌唱的调门吐出一连串的命令,声音清脆而急促,但每个字都像在玉盘上滚动的珍珠一般,圆润而清晰。

章楶在京城待过,认识这位“京城十绝”,他笑着向廖小小打招呼:“是廖大家吗?老夫章质夫,廖大家还记得吗?”

廖小小急忙向章楶行礼,章楶扫了一眼正在进门的胡女,问:“这次来的是哪位‘夫人’,庆州兵荒马乱的,廖大家肯穿过战火,千里迢迢的来到这,这份情谊,离人该感动的哭了吧。”

廖小小清脆的笑着,娇嗔的答:“瞧您说的,这次娘娘都没来,就我与胡女喀喀丝丽了……”

赵兴此时已闻声迎了出来,他向章楶行礼:“经略大人得胜归来,可喜可贺。”

章楶一摆手,对四周向他行礼的仆人说:“你们忙去吧,我与离人还有军情商议。”

进入客厅,两人落座后,章楶问:“朝廷最近有什么动态?”

万俟咏拿了一叠卷宗来递给赵兴,赵兴接过来在传递给章楶,口称:“老大人一路辛苦了,不如我们歇歇再谈。”

章楶一挥手:“先公后私,朝廷方面对我庆州有何喻示?”

赵兴逐项汇报:“枢密院言:‘近泾原、环庆路经略司以边事未宁,乞增置部、队将。已降指挥,每将权各增一员,部将令经略司奏差,队将令吏部选候,边事息日罢。’从之。鄜延、秦凤、熙河兰岷路准此。”

环庆路上兵力分配出自于范仲淹之手,他将环庆路上的州兵一万八分成六部。分别由六个“正将”统领,每个正将挂“都监”衔,经过一年战争,环庆路上又增加一个正将编制,但州兵总兵力已经只有5000人了。章楶这次要编制,朝廷同意增加一个正将,每个正将可以多设一员副将,这意味着环庆路上可以增加3000兵力。

然而,环庆路上原本兵力缺额严重,与其讨要官衔编制,还不如补足现有的七个正将的缺额……但赵兴只敢在肚里腹诽这一决定,连续的征战,也导致一个现象,无数有功的人等待赏赐,增加正将编制也意味着可以提供一堆官衔。

章楶听了这个消息,长长的松了口气:“朝廷终于肯了,我从去年就上书,如今五月天了,答复终于下来了,好!还有什么?”

赵兴接着补充:“继任泾原路经略使的人选也定了,是谢麟。听说他已经启程赴任。还有,折可适的赏赐也下来了,加衔皇城使。此外,西夏人退兵的原因我也找到了:四月,河东、折克适同族叔叔折克行出师抢占葭芦川(保德西南),斩敌400余人,招降1000多户,获马畜上万匹。朝廷论功行赏,升其为知府州、加衔皇城使、象州防御使。”

章楶叹口气,赵兴也跟着叹口气,两人什么话也没有说。

相比折克行的功绩,折可适的功劳像是小孩过家家酒,令人提不起兴致。

章楶沉默了片刻,忽然笑着说:“我在前线听说你也升官了,是吧?”

赵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惭愧惭愧,我坐在家里也能升官,颇有点不好意思见前线将士……我现在是:宝文阁学士、守环庆路缘边招讨安抚使、除庆阳节度使(知州)、行庆阳团练使、朝奉大夫、宣正郎——这次我说对了吧。按朝廷旨意:我的阶官由23阶的承议郎升为从六品、19阶的朝奉大夫。加武衔——‘宣正郎’。”

章楶笑着说:“如今你也是横行副使了!”

赵兴不好意思的大笑起来。

“横行”这个词作为官名,首先出现在宋代。宋代武官官阶自上而下有分为:太尉以下十四阶为“横行十四阶”,武功大夫以下八阶为“诸司正使八阶”,正侍郎、宣正郎以下十二阶为“横行副使十二阶”,再下面是“诸司副使八阶”……在这里,所谓“横行”阶官意思是:由于太尉以下“横行十四阶”都是高级统军将领,因为军情传递的关系,朝廷容许他们在京城闹市骑马奔驰,并容许他们带两三个护卫。而太尉一阶可以带两名护卫上殿,其他人带护卫上殿则要获得皇帝许可。

至于“横行副使”,一般赐予属于前线带兵将领,他们没有资格在京城闹事骑马奔驰,但除了京城之外,天下各大郡县他们都可以骑着马,把街道当赛马场。

由于“横行”这个待遇太特殊了,所以后来才有了“横行霸道”这个词。

武官中“诸司使”这一阶官员虽然有可能高于“横行副使”,但他们都属于衙门里的后勤文职人员,所以没有闹市中骑马奔驰的资格,这让比他们稍低的横行副使官衔显得又威风又霸道。章楶带兵一生,也没捞到个“横行”的资格,这样他有点嫉妒,过儿出言调侃。

两人笑罢,赵兴赶紧解释:“朝廷要封赏章老大人,怎么也是个‘横行十四阶’,我这‘副使’算什么。”

章楶大笑,他伸了伸腿说:“没用啊,你看我这把老骨头,还跑得动吗?范德儒说的对,是该让你们年轻人跑跑了。我听说庆州东线西线已经安定了,你先去定边军一趟吧,然后去环州,朝廷的赈济要赶紧发下去,我估计西夏人秋天还要来,得赶紧做好准备。环州现在疲弱,需要尽快赈济。”

赵兴赶紧起身相送:“老大人放心歇息,我明天一早就走。我家掌书记留下,老大人有什么不熟悉的尽管问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