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月明珠-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再次起身,伺候他泡脚,热水流过脚面,再加上海兰珠轻柔的按摩,皇太极舒服极了,眯着眼睛,低声道“你都想不到,竟然是袁承焕派来的使者付有爵,我只是试探的透了一分求和的意思,他转身就知会给代善知晓,大明——真是人才辈出,袁承焕选的好人选,若是我大金也能有此人才,那该有多好。”

“中土大明,人杰地灵,自然英才辈出。”海兰珠同样感叹,付有爵果然多智,这是想让皇太极的汗位动荡,引得后金政令不稳,颦眉问道“难道他们就不怕你真的领兵攻打宁远城?胜败一说都在五五之分的。”

“袁崇焕老谋深算,怎么会不做安排,海兰珠,我同你说实话,此战就连两分获胜的把握都没有,兴许还会引得内乱不断。”

皇太极狠狠的捶着炕桌,沮丧的说道“明知道是必输的战事,还得去打,这就是四人主政的结果,迎接天聪元年的竟然是一场败仗,我不服气,不服气。”

无论皇太极怎么不服气,天聪元年一月,后金以雪恨为努尔哈赤报仇为名,皇太极亲自统领八旗精锐出兵宁远城。

第一百九十七章 阴云密布

天聪元年,皇太极领兵雪恨宁远城,虽然他心中对此战没有把握,但这是他成为大汗的第一场战争,不甘心就这样认输,详细的安排起来,最好维持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而此时的大明江山也风雨飘摇起来,天启皇帝病重,而且他并没有立太子,使得大明朝局更是内乱不断,党同伐异继位者之争越演越烈,王公亲贵,百官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在天启皇帝的两个弟弟身上,尤其是信王朱由检。

天启皇帝最信任的魏忠贤,由于他的病情,更加的嚣张专权,大肆的排除异己,企图操控下任皇帝的人选,可是大明的有志之士又怎么会容忍这一切的发生?争斗越来越激烈,信王朱由检在谋士的建议下,一方面暗自靠向朝臣,另一方面对阉党表示善意。

“京城还没有消息吗?”袁承焕冒着风雪在宁远城头忙碌布置了几夜,本身就不甚丰盈的身躯,显得更加的消瘦,回到巡抚衙门,还没来得及弄掉身上的积雪,焦急的问道。

“大人,您的奏折已经送去了。锦衣卫也传了消息回京,过两日皇上定有决断。”

“我等不及,皇太极的八旗铁骑就要濒临城下,沈阳城空虚,趁着他汗位不稳,这可是天赐良机,若是错过了,以皇太极的能耐,必会剪除其他三人的实力。到时鞑丅子政令统一,是大名的后患。后患无穷。”

袁承焕眼眶深陷泛青,目光虽然还是如同往日那般锐利,却也难掩焦急,抿了一口热茶,重重地叹气,皇上,您的龙体何时才能痊愈,才能知道是阉党误国。

“大人,您且放宽心,卑职走了一趟沈阳才明白,皇太极虽然名为大汗,可是受代善等人的牵制,根本施展不开。”

付有爵眼里透着几许额的好笑,他对自己当初在盛京的处事很是自得。袁承焕轻轻的摇头,宽着茶叶,低声叹气“你虽然将皇太极有心议和的消息告诉代善知晓,让他不得不兵进宁远,可是——”

“大人,卑职做错了?”付有爵很是疑惑,袁承焕目光深远,盯着书房中悬挂的几乎能默写下来的地图,在他眼里既有后金,心中也同样装着大明的忧患。

他虽然信任付有爵,但是心中的想法不会同他说起,深邃的目光偶尔流露出一份得知己的神情,虽然他和皇太极的目的不同,都视对方为生死之敌,可是他们的想法也有几分相像,在袁承焕的心中未尝没有议和的心思,平定大明的内乱,在以倾国之力剿灭鞑子,远征蒙古,恢复永乐帝时的荣耀,这才是他一心追求的。

“你做的很好。”袁承焕安慰付有爵,紧咬着牙关,攥紧拳头,眼眸中由于熬夜而成的血丝更重,仿佛冒着迫人的红光,额头的青筋暴起,猛然起身,低声道“不能再等皇上的决断了,付有爵,你派人将我得到的那些个珠宝人参送去京城,交给九千岁魏忠贤。”

“大人。”付有爵高声唤道,那些东西不仅是袁承焕的全部家当,更重要的若是勾结阉党的名声落实,对手握重兵的袁承焕来说不见得是好事,会被“刚正不阿”的正义之士指责,更会不溶于士林。

“你不用说了,这些我都明白,可是战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为了大明江山,我又何必在意名声?能重夺沈阳城,哪怕我身败名裂也心甘情愿。”

袁承焕身上露出虽死无憾,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更是这个乱世的卫道士,只是不同于众人的人,要不然成为英雄豪杰被众人景仰,若不然就是被众人抛弃,世人皆醉我独醒,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非要如此吗?”付有爵再次忍不住劝说,“大人,若是能力阻皇太极,您就会威名更盛的,倒是再——您此番联络蒙古林丹汗,弄不好会有通敌叛国之嫌。”

“你熟读史书,难道不知道宋史?当时的金是怎么灭亡的?”袁承焕若是有别的法子,也不会如此。

“可是宋也是被蒙古所灭,大人,属下怕你养虎为患。”

“林丹汗可不是皇太极,更不是忽必烈,他充其量不过就是骄傲自大虚张声势的山猫。”

袁承焕既然已经下了决定,就不会轻易的改变,几步走到书案旁,从暗格里拿出有一甲子以上的人参鹿茸,大颗的宝石东珠,放在礼盒中,坐在椅子上开始写书信,忍住脸上的不耐烦,先是拍马一番,然后才写了趁着皇太极领兵在外,连蒙抗金,袁崇焕甚至打算动用大明属番朝鲜,争取一举剿灭后金的老巢。

八旗精锐尽出的盛京,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太极故意赌气,你们不是张罗着要为努尔哈赤报仇吗?好,随你们的意,他让吵闹最欢的代善统领正红旗当开路先锋,而且一副将功劳交给他的样子,好像代善随随便便就能攻下宁远城一样。

皇太极自然谋求最大的额利益,暗自盘算在行军途中消弱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影响力,争取将他们统领的两旗拿下来。为了培养多尔衮和多铎,皇太极也下令将他们带在身边,多尔衮欣然从命,生性倔强别扭的多铎,可是没有给他丝毫的面子,骑马摔伤了腿,自然留在盛京养病。

“多铎这是在养病还是在开茶话会?”海兰珠不会忘记听见多铎受伤无法出征时皇太极那阴沉的脸色,以及他那难掩的暴怒,她可是费了好大的气力才圈住他不要生气,就是这样皇太极也没有绕了多铎,哪怕他摔伤了腿,你得进汗宫来挨训,一番训斥之后,多铎面色如常不见任何异色的走出汗宫。

半路上正好巧遇海兰珠,向他挑眉而笑,一副风流纨绔公子的样子,让海兰珠也不禁摇头,却也并不会同他多说什么,在停住脚步的多铎身边,飘然而去,似隐似现听见多铎的那句‘谢谢’

这句话让海兰珠心中泛起一丝的惆怅,她有做了什么指的多铎道谢?其实什么都没做,尤其是在阿巴亥的身上,冷眼旁观自私之人,哪能当得起这声谢?

皇太极对于多铎也没有过多的惩罚,训斥一顿也就算了,他在私下里曾经说过,多铎的虽然顽劣,可是将来的才干不亚于多尔衮,他虽然冲动容易感情用事,但却很有决断,心狠手来党委领兵的将才。

皇太极拥着海兰珠轻声感叹‘慈不掌兵就是这个道理。’

“大妃,十五爷府上是热闹一些,可应该还是在养伤的。”乌玛低笑声,拉回了海兰珠的思绪,捻了一颗去皮的松子入口,海兰珠轻笑道“养病?我看是选美还差不多?我的耳朵可都灌满了他风流之言,而且还偏好年岁比他大的女子,真不知晓多铎这是怎么想的,他才多大——”

“格格,十五爷都已经十五六了,哪能没有女人伺候?”乌玛继续给海兰珠扒松子,挑好的放在一旁,供他享用,“大金的男人哪个不如此,他们仿佛更喜欢年岁大的女子,说是好生养,会伺候人。”

“他们的想法还真特别,是开放还是地域所致?琢磨不透。”海兰珠同样也想不明白,这些后金的男人到底怎么想的,这一点同极为讲究贞节,立牌坊的大明真的一点都不一样,对女人的压迫也更轻一些,不会受三从四德的束缚,起码还能让她们经常外出串门。

“启禀大妃,十四爷大福晋到。”萨尔多在外面禀告,海兰珠看看天色,愣了一下,她怎么这会儿来?开口轻言“让她进来。”

一团紫色貂皮包裹着曼妙身躯的小玉儿迈步走了进来,摘掉头上的长毛帽子,解开披风,露出紫缎子绣牡丹的旗袍,小把子头上戴着攥成珍珠的发簪,脸色由于隆冬寒风,有些微红,漆黑的双眸不像以往的冲动,由于年岁而沉稳起来,快步上前行礼“大妃安。”

“快起来。”海兰珠伸手拉住小玉儿的手,她的手很凉,而海兰珠在烧着炉火的屋中,自然手掌温暖,柔声道“快暖暖手。”

乌玛将干果壳收好,端上奶茶点心放在炕桌上,小玉儿搭坐在海兰珠对面,手掌放在暖炕上,偷瞄了一眼四周,以前朴素简陋的屋子,由于海兰珠的入住,收拾的整齐温馨,隐隐透着奢华,小玉儿知道由于是冬天,不好动土,等到开春,这个偏殿会重新修葺的。

“小玉儿,你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坐坐?”海兰珠自从她大闹灵堂之后,很少再同她见面,只是听说多尔衮因为这事很不快,冷落了小玉儿一阵,如海兰珠所想,布木布泰还是抢在了小玉儿之前找到多尔衮,自然如今多尔衮最宠爱的女人就是知书达理稳重懂事的布木布泰。

“我想向你借两本汉人的书看。”小玉儿神情有几分落寞,海兰珠轻声问道“你不是最不耐烦这些的吗?”

“可是多尔衮喜欢,海兰珠,不,大妃,我……”小玉儿紧紧咬着泛白的嘴唇,此时在外面的乌玛冲冲忙忙的跑了进来,焦急的说道“格格,不好了,大事不好。”

第一百九十八章 倾巢之下

炮火轰鸣,硝烟弥漫,在冰冷的雪地上横七竖八的流血的尸体,染红了白白的积雪,皇太极统领的八旗精锐被死死的牵制在袁崇焕准备多年的宁锦防线上,不得动弹。

“大汗,这样不行,根本攻不下来。”在金顶大帐里气氛凝重悲凉,不止作为先锋的正红旗损失惨重,其它各旗同样伤亡很大,皇太极心中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厚唇上起了火泡,怒道“本汗当然知道,可是此时更不能退去,若不然士气尽失,袁崇焕乘胜追击,到时八旗精锐怎么抵挡?”

阿敏等主张出兵的人,在皇太极锐利的目光下低头,他们也没有想到袁崇焕会有这么大的本事,让这些光凭勇气征战的后金诸将,一时之间颇有几分有力用不上的感觉。

“汉人实在是太过狡猾,根本不敢正面迎敌,他们只会躲在城关火炮之后,这仗打的窝囊。”

莽古尔泰气的直跺脚,皇太极含着冷笑“兵不厌诈,据危而守,你肯定没有听说过。”

“大汗,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您看怎么办才好?”代善的肩头由于受了伤,胳膊有些太不起来,此时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主意,将麻烦扔给皇太极处理。

皇太极扫视了一下四周,他这几夜一直没有合眼,在加上以前暗自布下的防护手段,形势也没到山穷水尽之时骂他的生气怒骂,只是要树立大汗的权威,削弱代善等人的影响力。

“大汗,大汗,盛京大妃急报。”外面侍卫的话,让皇太极停住了口,很是吃惊,海兰珠送来的?肯定有急事,若不然她不会动用急报。

皇太极的双手不由得攥紧,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进来。”明黄色的帐帘挑开,萨尔多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兴许是长时间骑马飞奔,他的脚步有些玄虚,走起路来跌跌撞撞,踉跄的匍匐于地,而上都是风霜,眉宇间透着焦急,声音也有些沙哑颤抖,从怀中掏出信件,高举过头。

“大汗,盛京危矣,大妃请您速速回援。”他的这句话,让大帐里炸开了锅,彼此起伏的高声问道“怎么回事?盛京危矣?”

“住嘴,你们都给本汗住口。”皇太极狠狠的拍了一下面前的书案,满德海将还保留着体温的书信呈上,皇太极手臂有些颤抖,信封上是海兰珠有些潦草的笔迹‘皇太极亲启’在信封上还沾着三根翎羽。

这还是当初新婚时,海兰珠开玩笑时讲过的,信封上的三更翎羽意味着最紧要的事情,皇太极当时还大笑,不会让她处在最危险之中,那种翎羽的信件一定不会出现,没料到这才多久,就见到了。

皇太极接过展信凝神注目观瞧,倒吸一口气,脸色更显得难看,手不由的将书信攥得更紧,焦急的问道“盛京,到底怎么样?海兰珠能守多久?她还有什么话让你带给我?”

众人见皇太极这副样子,都知道盛京出了大事,个个噤若寒蝉,若是盛京有失,那他们又如何回兵?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都不在言语,关切的看着跪在地上,脸上,手臂上有着血痕的萨尔多。

“大妃让奴才日夜兼程赶来送信,奴才虽然不是日行千里,但也在战火中闯了过来,幸不辱命。”萨尔多先是用袖子擦了一下面容,将汗水血水擦净,清清嗓音,沙哑的说道“大妃当初是接到科尔沁的乌克善世子传来的消息,说是蒙古林丹汗异动,旁人还没有当回事,可是大妃却断言,大明和林丹汗必须密谋,他们会联合讨伐大金,于是不顾众人反对下令关闭盛京城门,并且开始调兵。”

皇太极身子前倾,眼里的赞赏之色一闪而逝,开口问道“本汗怎么看见,她有写大明属番朝鲜也不老实?难道他们也进攻盛京?”

“确实如此,若仅是林丹汗,大妃已经要求臣服于大金的科尔沁诸部拒敌,大妃是科尔沁的格格,又是吴克善世子最疼爱的妹妹,于公于私都会拼命,可是朝鲜却在此时发难,扣边而入,大妃只能用为数不多的侍卫,保护盛京。”

“林丹汗,朝鲜。”皇太极咬牙切齿,脸上露出狰狞之色,站起身来,冷冽的说道“本汗饶不了他们。”

“大汗,光靠大妃一人受不住八旗精锐尽出的盛京,若是大明在趁虚而入,咱们的盛京城恐怕不保。”

“本汗当然知道,现在是骑虎难下,我相信海兰珠会等到本汗回援,她一定坚守得住盛京。”

皇太极明白越是着急之时,就越应该冷静下来,就是着急撤军回援,也要有章有法,若不然真的会全军覆没。

“难怪袁崇焕坚守不出,原来是想抄咱们的都城,真是阴险狡诈。”代善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皇太极长叹,眼里透着一丝的敬佩“老谋深算,当是袁崇焕,大明的宁远有袁崇焕,咱们是绝对攻不下来的。”

皇太极向四周看了一眼,沉着的说道“哪怕回援盛京,八旗精锐也不能就这么走了,传本汗的命令从宁远撤兵,攻打锦州。”

“大汗。”众人吃惊的高呼,皇太极沉稳的一笑“你们听本汗的号令,盛京丢不了,那有本汗的大妃海兰珠坐镇,撤军也要给袁崇焕教训才行。

众人被皇太极的气势所迫,只能俯首听命,哪怕代善也垂头臣服,这也是皇太极第一次感觉到大汗的威严。

等到众人退去,皇太极将海兰珠的书信重新看了又看,上面清秀的字体,透着坚韧,手掌托信放在胸口处,信纸传来隐隐的暗香,那是海兰珠用花瓣熏出来,慢慢的闭上双眸,仿佛回到了盛京城,海兰珠,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等我回来。

而在战火纷飞的宁远城,袁崇焕身穿铠甲站在城楼之上,手扶着红衣大炮,眺望皇太极的军营,问旁边的随从“毛将军那有消息了吗?”

“大人,毛将军已经领兵而出,定能一举夺回沈阳。”

袁承焕拍拍大炮,低声叹道“希望如此吧,皇太极,若失了盛京,你该如何?”

群山峻岭之间,仿佛在回荡着袁承焕的问话,而此时的盛京,已经乱成一团。

第一百九十九章 岂有完卵

瑞雪纷飞,寒风凛冽,天地一片白茫茫之色,本是寂静的夜晚,可是由于即将到来的战争阴云,吵闹争论不休。

“格格,格格。“乌玛走进来,反手关了房门,将争吵不休的人关在外面,见到躺在炕上疲惫的一动都不想动的海兰珠,很是心疼,不无担忧的说道“格格,您还是让大夫来看看吧,您这样怎么能支持得住?”

“看?看什么?乌玛如今的盛京城已经够热闹的了,若是大妃再病倒了,那根本就等不到他回援,盛京就会被攻破。”

海兰珠自从得到吴克善传递来的消息,让萨尔多去给皇太极送信,就下令将盛京城外围的侍卫都调回来,紧闭城门,将防卫的力量都集中在一处,这样兴许能撑到皇太极回援。

可她虽然是大妃,但从来不曾过问政事,留守盛京的将士也不像她那么相信吴克善,更不会相信一个女人的判断,要不就不会听命,海兰珠当时费劲唇舌,却也命令不动,实在恼火不已,最后抽出皇太极留给她的宝刀,斩杀了不听调令的人,再加上当初努尔哈赤病逝时,海兰珠曾经在汗宫门外树立起来的威望,以及留在盛京城两黄旗剩余精锐的拥护,才勉强将命令传达下去。

“满目的血腥,乌玛,我竟然真的杀了人。”海兰珠将手掌举高,还是那么白晳细腻,可此时她却觉得透着淡淡的血红,别人动手是一回事,自己亲自杀人又是另一回事,海兰珠鼻尖仿佛闻到浓浓的血味儿,只要一闭上眼睛,不,哪怕睁着眼睛,都能记起临死之人不甘心的凸出的双眸。

“呃--呃”海兰珠空荡荡的肠胃翻滚着,趴在炕沿边上呕吐起来,乌玛快步上前,担忧的轻拍着她的后背,关切的说道“格格,您这又是何苦,若是没有你当初的决断,分散在盛京城外的人恐怕会都会没命的,您救了更多人,更何况他不听大妃的命令,本就是死罪”。

焦黄的汁液,满嘴的苦涩,海兰珠往日晶亮的眸光也暗淡了下来,擦了一下嘴角,靠在垫子上,平复半晌,没有见到皇太极之前,她不能倒下,她的儿子还在襁褓之中,“布布,布布”

“格格,奴婢去带小阿哥来?”乌玛转身就要离开,海兰珠突然伸手拉住乌玛,眼里闪过惊愕,低声道“乌玛,我好像——恐怕是又有了。”

“格格。”乌玛眼里惊喜的回头,却见到海兰珠轻抚着平坦的小腹,脸色苍白留露出丝丝的哀伤,不解的问道“格格,这是喜事呀,大汗回来不晓得会多高兴呢。”

“是喜事,可是来的却不是时候,我是宁愿自己出事,也不想他有事,可是现在的情形,我根本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胎。”

生完布布之后,海兰珠调养了许久才缓过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却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没空养胎不说,更严重是盛京危在旦夕,袁崇焕既然能联合林丹汗,命令得动朝鲜,必然还有后招。

海兰珠只是一个平凡的穿越女,唯一的懂得一点皮毛,又怎么会算计得过这些久经沙场的古人?她只能硬挺着,盼望着皇太极早日回援,心情焦躁难安,身体乏累,如今的状态根本就不适合有孩子。

“格格,您——”乌玛反应过来,却不晓得怎么劝解才好,如今的盛京若是离开大妃的调配,必会乱成一团,情况会更糟。

“启禀大妃,有急报,急报。”外面传来更加焦急的声音,海兰珠紧紧咬着嘴唇,疼痛让她清醒过来,压低声音道“乌玛,我又身孕的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你明白吗?”

乌玛咬牙点头,海兰珠嘴边流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开口道“进来。”

“大妃,吴克善世子率领科尔沁铁骑力阻林丹汗察哈尔所部,双方正在鏖战,世子派人来说,他会尽最大的力气牵制住林丹汗,但情势危急,让您早做决断。”

海兰珠一把抢过随从高举在头顶的书信,之间颤抖,看着吴克善的书信,简简单单的几行字,透着他的关心,鏖战,血战,这些词虽然没有出现在信件里,可海兰珠还是能感觉得到,战场的血腥硝烟弥漫在她四周,仿佛要将她拉入到血海中。

“这个消息还有谁知道?”海兰珠吞咽一口唾液,科尔沁哪怕实力提升,也挡不住雄踞蒙古草原的林丹汗,若是盛京后方有失,那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科尔沁诸部心并不齐,吴克善的压力同样很大。

“大妃,这事没人知道,奴才直接给您报信。”随从将头压得更低,神情更加的沮丧,仿佛大祸临头一般。

海兰珠看后明白应该还有更糟糕的消息,揉着额头,叹道“还有什么事,一起说吧,我还能挺得住。”

“大妃,袁崇焕命令,毛将军向盛京进兵。”这句话,落在海兰珠眼中,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心脏怦砰的直跳,血气翻滚上涌,脸色却素白如纸,胸口仿佛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揪着衣襟,喘气问道“你再说一遍?他进军盛京?”

“是,大妃,不消三日必会逼到盛京。”随从心中不忍,海兰珠闭上眼睛,腹部很疼,很疼,厚厚的门板都挡不住外面的争吵声。

“咱们应该回辽阳城去,回老家去,留在盛京就是等死。”“对,对,不能光听大妃的,她一个女人能懂什么?”“就是,就是。”

这些话仿佛催命符一样,海兰珠心中难受极了,腹部仿佛有热流划过,她努力放松心神,盛京也好,别人也好,此时都及不上自己的孩子重要,可人就是这么奇怪,并不是想放松就能停下来的,海兰珠身体蜷缩成团,将脸埋在双膝中,双手护着肚子,喃喃的说道“皇太极,你在哪?你说过要保护我的,你说过的。”

“额娘,额娘。”布布穿着虎皮装,迈着小短腿,步履有些蹒跚的走了进来,在他的眼中显然没有瞧出此时的危机,仿若黑葡萄的眼眸看着炕上的额娘,抿着殷红的小嘴,努力的爬上暖炕,像以前一样痛海兰珠闹着玩,小手遮住了双眼,童音清脆“猜猜我是谁?额娘,猜猜。”

海兰珠抬起头,眼里含着雾蒙蒙的水雾,眼前的人儿是她的儿子,同她血脉相连的儿子,自己再不是在这个时代无牵无挂的海兰珠,是叶布舒的额娘,既然生下了他,自然希望他能平安的长大。

“布布,额娘的布布。”海兰珠指尖划过儿子饱满的额头,照料叶布舒的曹嬷嬷可是明白此时的危机,不想让小主子胡闹,刚想上前抱过他去,就见到海兰珠一把将儿子搂进怀里,眼中的迷蒙渐渐的消散。

像往常一样,拉下儿子的盖着眼睛的小手,海兰珠有些僵硬的脸上,挤出一抹笑容,低声道“小老虎,是额娘的小老虎。”

布布笑倒在海兰珠的怀里,咯咯清脆的笑声,仿佛冲淡了直压而下的阴云,海兰珠忍着不适同布布玩闹一会,才将儿子交给曹嬷嬷。

“你带他去睡觉,外面的事莫要惊扰到布布,有我在,盛京丢不了。”

“是。”曹嬷嬷的低声应道,在她怀里的布布很是不舍,海兰珠清点他的鼻尖,笑道“等你睡醒了,额娘在去陪你。”

曹嬷嬷抱着恋恋不舍的布布离去,海兰珠眉头凝成个疙瘩,猛然想起了什么,低声道“乌玛,让纳兰铁成留下的人去看着布布,任何人不得靠近一步,若是有人不遵命令,格杀勿论。”

“格格,您是怕——”乌玛知道那些侍卫都是皇太极留下给保护海兰珠的,低声劝道“您是不是多虑了?大汗也有给小阿哥留人的。”

“乌玛,我担心有人趁乱动手,皇太极如今只有两个儿子,成年的豪格在他身边,可是布布却不同,他还根本不懂事,不能不小心从事。”

乌玛点头,此时芸娜端着汤药走了进来,乌玛接过压低声音“格格,这是奴婢让人炖得滋补身子的汤药,您还是用一点,对身体也是有益处的。”

海兰珠自然知道乌玛的意思,这应该是保胎的药吧,海兰珠睫毛下垂,腹部的疼痛好像少上一分,她从来没有在孕期喝补药的习惯,可此时却期望这汤药对孩子有好处,让他能安稳的在腹中成长,海兰珠接过汤药,一饮而尽。

她苍白的脸上簇起两团红晕,使得气色好上一分,开口道“收拾一下,我去看看他们哪个敢再说撤出盛京的话。”

海兰珠重新梳洗,在乌玛给她梳头的时候,看着镜子里的容颜,海兰珠眯着眼睛,她突然想到袁崇焕的人绝对冲不到盛京城下,皇太极早就有过安排,记起他当时得意的神情,海兰珠唇边含笑。

乌玛看了一眼镜子,低声道“格格,您还是这样最好,您的笑容是最耀眼明亮的。”

海兰珠并没有穿旗袍,而身着深紫色的骑马装,领口袖口都已经收紧,一把子头上只插了一支翡翠簪,不慎奢华的装束,衬得她极为干练,腰间挎着那柄宝刀,使得她少了几许的柔美,多了一分的英气。

海兰珠迈步向外走去,高声问道“你们谁说要撤离盛京。”

第二百章 大妃之威

刚刚还吵闹不休的人停住了口,目光交织在踏门而入的大妃海兰珠身上,刚才的气势已经消失不见,在海兰珠沉着的目光中,微微蜷首,神情有闪烁。

海兰珠俏面上扯出一份的冷冽,迈步走到的主位旁,坐在那个椅子上的人出神的看着她,海兰珠冷冷的话语传来“你是不是先起来?这是我住的地方,是汗宫。”

“呃,大妃赎罪。”那人慌忙起身让开了位置,偷瞟见海兰珠脸上蒙上的那层冰霜,心中打起了寒战,当初海兰珠含笑手持宝刀斩杀不服命令人时的样子眼留在眼前,她腰间的宝刀虽然尚在鞘中,可是却散发着咄咄的寒光,让他整个人身子发软,几乎站不住。

海兰珠坐在主位上,四周看了一圈,冷笑道“说呀,怎么不继续说下去,我看看你们谁敢撤出盛京,丢了大汗拼命打下来的都城。”

“大妃,我们——我们只是担心林丹汗异动,抄了咱们的后路,到时在谋划就迟了,只是想——”

说话的人迟疑了一阵,在海兰珠如刀的目光下,心中打鼓,突然眼前一亮,高声道“我们也不是非要撤离盛京,若是同大汗统领的八旗精锐回合,那会怕林丹汗?还有那小小的大明属番朝鲜,我们定会重夺盛京的。”

圆溜溜的眼眸转动着,向旁边的人寻求支援,“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还没等众人开口,海兰珠将宝刀从腰间抽出,拄在了扶手上,眼中透着冷意,冷哼道:“道理?我看你就是胆小怕死,懦弱无能,就你这样的人还敢称勇士?我看还是回家抱孩子去算了,你福晋都比你有胆识。”

“大妃,我——”说话的汉子被海兰珠的话臊的满脸透红,耿着脖子,一副尴尬不服气的样子。

海兰珠抽出宝刀,刀光闪烁,用刀剑抵住他的胸口,似笑非笑的说道:“怎么?不服气?你即使不是旗主贝勒,也是正红旗的佐领,手下也有牛禄士兵,不思上城头浴血奋战,保卫盛京,反而在这大肆的蛊惑人心投降,你到底安的什么心?难道真以为我不敢杀了你祭旗?”

他脚下一个踉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