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中秋节学堂放一天假,所以给夫子的节礼在前一天王青辰就送过去了。

到了中秋这天,一早王青辰就去老宅送节礼,而王青华则去罗老二家送节礼去了。

王青辰去了老宅送了节礼后就被王青同拽着去玩了,而那边王青华到罗老二家送了节礼后,收了罗老二家的回礼,也没多呆,就回来了。

王青华不知道的是,他离开罗老二家没多久,罗老大媳妇就来了,她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看王老二家送了多少节礼。

待陈氏炫耀般的拿出了王友富家送的节礼后,罗老大媳妇脸色就不对了,嘴上说着夸赞的话,心里已经将王友良家狠狠地问候了一遍。你道为啥呢,原来这罗老大媳妇自知闺女婆家没有罗老二家闺女找的好,反正那是改变不了了,就想着节礼怎么着也得压着罗老二家一回吧,要不然岂不是被罗老二家踩扁了。结果这一看,王友富家送的可是比王友良家送的高一大截哇,王友良家只送了一小坛桂花酒、一斤白糖、两斤肉,顿时心里又开始不平衡了起来。

这也难怪,在这之前,一直都是罗家大房压着二房的,罗老大媳妇是觉得大房样样都比二房强的,现在猛的有地方不如二房了,罗老大媳妇这心里受不了。

罗老大媳妇随便敷衍了陈氏几句就回去了,当然,回去少不了和罗老大抱怨,罗老大也是一如既往地不太理解自家媳妇的想法,在他看来,现在王老二家本来就比他哥哥有钱,节礼送的多也不奇怪,可是看着自家媳妇都要歇斯底里了,就忍住了没说。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收获

王青辰被王青同拉去玩了一会儿又觉得没啥意思,就回来了,而这时王青华也从罗老二家送完节礼回来了。

王友富牵着牛出去吃草了,杨氏在厨房里忙活着,王青辰就喊了王青华和彩云去认字。

从王青辰念书开始,他每天下学回来都会将学的东西教给王青华,虽然没有夫子讲的细致,但王青华志不在考取功名,只在于识字明理,因此王青辰教的对于他来说是足够的,有时他也会练练字,总不能光认识不会写吧。而彩云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过王青辰对她的要求是认识字即可,反正其他的杨氏也是会教她的,就比如彩云现在已经跟着杨氏学做针线了。

王青辰教完了王青华后就让他练练字,自己则转向彩云,教起了她认字。看着彩云艰难地认着字,那认真的样子真让人不夸赞都不行,可一想到效果,王青辰直抚额,只得耐着性子慢慢教,就怕惹哭了她,毕竟之前有一次王青辰说话声大了点,彩云就委屈地哭了起来,而王青辰自己还得反过去哄着她。虽然彩云事后自己认了错,但那样的经历王青辰可不想再来一次。

到了吃午饭时,王青辰发现今天居然是吃白米饭,这白米饭用庄户人家的话来说可是很金贵的哇。王青辰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吃白米饭呢,前世不觉得吃白米饭有什么让人羡慕的,现在他可是深有体会,这吃一顿白米饭可是多不容易啊,王青辰不淡定地连吃了几口。

彩云也很是不淡定,不过她的不淡定不是表现在白米饭上,而是今天杨氏煮的鸭子,这可是香喷喷的肉哇!杨氏将鸭心夹到了彩云的碗里,彩云见了眼睛都笑弯了,这当然不是因为鸭心有多好吃,而是因为这鸭心只有一个哇,这吃的可是一种凌驾众人之上的感觉啊。

中午这顿饭一家人吃的都是满嘴油,肚子还都鼓鼓的。王青辰想着前世有多少人喊着不吃油腻的,要吃清淡的,现在谁在他面前喊这话,他就跟谁急。要知道现在吃一顿肉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即使是王友富觉得自家现在还算很有家底了,家里也不会经常吃肉的,不仅是因为肉贵的原因,还因为庄户人家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即使有钱了也很少会大手大脚的花。

吃完午饭,王青辰躺在床上眯着眼,这白米饭果然是香啊,可惜就是太少了,下次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吃得到。要是空间里收的稻子能拿出来就好了,或者自己可以偷偷拿出来找个没人的地方煮着吃?不过吃独食可不好哇,而且空间里好像只有稻子,并没有碾成米啊……对了,这稻子要怎么碾成米啊?

王青辰想着这里又不像前世有碾米机,难道要像前世电视里那样那一个棒槌、一个石臼舂米?那得多麻烦啊!不对,好像还有一个东西可以碾米,石碾,石碾应该是很早就有了吧,不过这里和中国古代有点偏差,王青辰有点不太确定,就决定去问问杨氏。

杨氏正在屋里教彩云做针线,看到王青辰过来还有点疑惑,“你不是睡午觉的吗?”

“娘,我就是想来问问今天吃的米饭是咋碾出来的。”王青辰不好意思道。

“当然是用石碾啊,以前村子里倒是有个石碾,可惜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坏了,难怪你记不得。”杨氏回忆道。

“石碾坏了怎么不再买一个呢?”王青辰问道。

“那石碾一般大小的也是要好几两银子的,村里人不同意出钱置办呗,而且石碾又很费力气,后来镇上也有了一家磨坊,村里人碾米磨面啥的都去镇上磨坊了,也就没人再提这事儿了。”杨氏道。

“镇上有开磨坊的?那都是用牲口拉的吧?”王青辰问道。

“是的啊,要是磨坊的人自己上阵,每天碾那么多东西,还不得累死啊!”杨氏笑道。

王青辰想了想,也许自家可以开个磨坊,不仅可以帮人加工粮食赚钱,以后也可以加工自家的粮食然后直接当成货物来卖,还可以直接卖粮食加工,毕竟收获的稻子、小麦啥的直接卖出去还是有些不划算的。而且到时粮食多了,自己从空间里每次都拿出来一点点,应该也不会被人发现的哇。

另一方面,自家大哥都要成亲了,以后再有小孩啥的,总不能没有一分工作或者说事业吧,肯定是要赚钱养家的。有了磨坊,可以直接让自家大哥先经营看看,虽然说爹娘会一直养着大哥一家子,但自己手里有钱还是不一样的,毕竟伸手族不是那么好当的。

彩云看着自家二哥不知道在想什么,还越想越开心的样子,不禁疑惑了,“二哥,你在想啥呢?是不是在想中午吃的鸭子,我也在想,可是剩下的要晚上才能吃。”说着彩云还应景地舔了舔嘴唇。

呃,难道自己很像是嘴馋的人吗?王青辰疑惑了,不过为了洗涮给人嘴馋的印象,王青辰还是把想法说了出来。

“呵呵,我就是想咱家要是有个石碾的话,咱也能开个磨坊了。”王青辰道。

杨氏一听愣住了,“开个磨坊?可是那得好多钱的吧!而且我们家镇上的铺子可都租出去了哇。”

“也是,要是开磨坊的话,还得再买个铺子才行。”王青辰想着这事儿还是要徐徐图之,毕竟现在手里没钱啊,唉,要是薛老板再来一次就好了,不过想想也是,哪有有那么多要死的名贵花儿啊!

“再买个铺子?咱家哪儿还有钱再买个铺子啊,不仅是这个,到时你还得买牲口,总不能让人去推石碾吧,那得多费人力啊,再说了,我们家可不懂做买卖的事啊,少不得还要找个掌柜的,掌柜的哪是那么好找的,我看这开磨坊,比较悬。你现在不要想这些事儿了,好好念书要紧。”杨氏笑道:

“知道了,娘。”王青辰答应着,但心里还是没放弃的,毕竟自己好不容易想了一个稍微靠谱点的方法能将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他可不想就这么说放弃。不过这一切的想法都得基于一个现实,那就是得有钱,现在薛老板没出现,其他的路子他又不敢用,毕竟空间里的东西要是拿出来,那不是带来财富,那是带来祸事。

王青辰有点沮丧,不过很快他就调节过来了,反正他们家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多了,这事儿也不急于一时,还可以慢慢筹划,而且他就不信薛老板以后不来找他,要知道上次薛老板说的以后会找他帮忙的话可不就是说他会再来找他嘛,他等得起。

此时王青辰不知道的是,没过多久,薛老板还真的过来找他了,不仅是想让他帮忙养活花,还带了另一样东西给他。

晚上一家人拜了月,然后就开始分享了拜月用的月饼、各类水果啥的,中秋节就过去了。王青辰中秋节后去了学堂没几天,学堂又放假了,因为到了秋收时节了。

这次王家三房还是在一起忙活的,不过可能是秋季少雨,倒是没出现下雨的情况,也少了今年收麦子时的纠纷。不过大房倒是想用王友富家的牛去地里拖稻子的,不过王友富没有买牛车,总不好将稻子放到牛背上吧,只得作罢。

至于王友富家的那十五亩水田,王友富也提前在别村找了几个短工,让王青辰过去那边盯着,反正他在家也没啥事儿,对外只说他去镇上会友了。王青辰嘴角都抽搐了,他才上了多久的学堂,还会友呢,他们班可都是小萝卜头,他去会谁啊?

这十五亩水田借了云桥村那边的打谷场,稻子脱好粒晒干后就直接找了镇上的粮行拖走卖掉了,收的稻子家里人都没过眼。而王青辰有幸见识了一下古时收稻子的全过程,更高兴的是这沉甸甸的银两啊,除去税收的银两,还能有十一两六百文左右的收入,难怪这个时代的庄户人家都想当地主呢,这比其他的收入更稳定还不低。

等一家子看到了这银子时,也都是非常的高兴,这次收获不菲,王青辰就向杨氏建议了家里人庆祝一下,杨氏有点犹豫,毕竟这次农忙时家里已经买过肉了,不过一想一下子进账这么多钱,也就同意了。

既然决定要庆祝了,那就好好置办一场。杨氏去镇上不仅买了好肉好菜,还打了酒回来,回去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出来,还做了白米饭。

晚上,一家人吃着这好肉好菜,王友富还咪着小酒,顺便还给王青华倒了一碗,用王友富的话来说就是,定过亲后就是大人了,可以偶尔喝点酒了。

王青华一想着自己爹都把他当成大人看待了,心里一激动就猛喝了一口,一下子呛着了,咳了老半天脸都红了才好一点,不过王青辰深深地怀疑这红是由于咳久了还是由于尴尬。

王友富咪着酒,心里则在想着自家日子是过得有滋有味的,老大定过亲了,老二在念书,要是以后能考个功名啥的,可不就光宗耀祖了嘛。至于自己小女儿,本来是不在考虑范围的,不过既然现在家里富足了一些,就勉强给她备份嫁妆吧,要不然自家脸上也难看不是?

一家子吃到很晚才结束,第二天就恢复到了正常状态,毕竟一家子都不是享受安逸的人,很快就又忙起了地里的事,毕竟粮食是收了,可这地里还是要种庄稼的,而再次种庄稼前可不得先犁地嘛,这时小公牛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借牛

王友富用着自家的牛犁地,可把村里人给羡慕着了,王友富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可是美极了的。

待家里本来的地都犁好了,村里有几家就想借王友富家的牛使,被王友富以要帮王青华岳家犁地为由给拒绝了,本来那几家想着能不花钱就犁地的愿望是落空了。

杨氏见状叹了口气,“咱家可是还有十五亩地没有犁呢,又不好拿这个作伐子拒绝,只能拿孩子岳家挡事儿了。”说着又对王友富道:“我看老宅到现在都没开始犁地呢,莫不是想借我们家的牛使唤吧?”

王友富当然也知道老宅到现在都没有租牛呢,看样子今年是准备借他们家的牛了。虽然上回大房说到农忙时借牛被张氏呛声了,但按大房两口子爱占便宜的程度,那应该对他们没什么影响的,不过还好他已经放出风声要帮王青华岳家犁地了,不过这理由显然还是不够的。

“你去老三家和他三婶说一声,先不要租牛,到时咱家的牛借给她使,但是咱对外说是租给他们家的。”王友富道。

杨氏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去了王友田家。

张氏正准备租牛呢,听了杨氏这么说,有点不好意思道:“我这也是刚准备租牛呢,本来应该早就租了的,但前几天我哥在外带了些特产回来,让我们过去玩几天,就给耽误了。本来我倒是想租你们家牛呢,但一想估计你们得帮青华岳家犁地,还要应付老宅那边,我就不准备给你们添乱了,你们家要借给我是好事,但是我也不能白借,毕竟这对外是说我们家是租的,这钱我还是要给的,你们买牛又喂养牛的也不容易。”张氏想着对外说是租的,他们家总不能白担了给钱的名儿啊。

“他三婶,你可不能这么说,就是不为打发老宅,我们家本来也是准备借给你的,对外说那是对外说,我们都不在乎的。这不说你以前帮了我们家多少,就是上次你想都不想地借给我十八两银子,我这心里就永远记着这恩情。那时我家还那么困难呢,谁敢借给我们银子呢,一不小心这银子可就打水漂了,只有你不在乎这些。”杨氏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哎呦,二嫂,你快别这么说了,我哪有你想得那么好啊,那银子又不是白送你的。”张氏不好意思道。

“就是借也没有人会在我家穷的时候借给我们十八两啊!现在这牛你还要租,你这不是让我们羞愧的没脸吗?”杨氏假装气道。

“好了好了,你说借就借吧。”张氏无奈道。

杨氏这才笑了起来。

第二天,王友富就让王青华带着牛去了罗老二家帮忙犁地去了。

在上一代罗家本来家业就不如王家,分家时罗老二家分得的地只有七亩多一点,其中水田也只占两亩而已。

罗老二本来也想过王友富家会不会来帮忙,没想到王友富自己家刚犁完了地,就过来帮忙犁地了,这可把罗老二一家高兴坏了。

“你这孩子,还来帮我们犁地,我们家那点地租头牛也就是了,还麻烦你过来帮我们。”陈氏笑道。

“叔、婶,你们可别这样说,我爹都说了,咱这以后都是一家人了,这帮着犁个地也不算啥的。”王青华腼腆道。

罗老二两口子一听这话,可不是更高兴了,婆家这样做可不是说明了重视自家女儿嘛,看来女儿以后到了婆家是不用愁了。

在屋里的罗晴听了心里也是很开心的,她和罗老二家两口子想的一样,王家这样做可不是给她长脸嘛。

罗老二两口子带着王青华去了地里,本来陈氏是不用去的,但想着这可是一个很好的炫耀机会啊,也就迫不及待地跟着去了。

于是,一路上就听不同的人问陈氏身边的少年是谁,而陈氏总是会自豪地说出这是和自家闺女定亲的谁谁,过来帮忙犁地啥啥的,当然是收到了一路的羡慕眼神。

这边王青华帮着岳家犁地,那边王友良和田氏过来王友富家借牛,待知道了王青华带着牛去帮岳家犁地去了,王友良两口子可是气的不轻。

“老二,别说这罗老二家闺女现在还没嫁到你们家来,就是嫁过来了,难道罗老二家就比我们这些做兄弟的还要和你亲?”王友良生气道。

“大哥,你这话可是说错了,我们两家这不是刚定亲没多久嘛,家里有牛不去帮忙可是说不过去啊,到时两个村的人还不知道该怎么看我呢!”王友富道。

“那你倒是说说看,我家的地可要怎么办?”王友良问道。

王友富一听就有点生气,你家有地要犁,你问我要怎么办,这是啥道理啊?

田氏一看王友富脸色有点不对,忙笑道:“他二叔,你大哥倒不是这个意思,你大哥就是想着,你家这买牛了,估摸着刚开始没什么人租,反正放在那也是白放,正好借给我家用用呗,到时这牛干活越干越熟练,以后租的人不就多了?”

“大嫂,你这话就不对了啊,我家这小公牛可是有人租的,老三家就和我们说了要租我家牛用,等青华岳家一忙完就先租给老三家用。再说了,村里也是有其他人要租的,但我想着我家小公牛才多大,咋能老是让它犁地呢?就给推了,不用麻烦你们操心了。”王友富辩驳道。

“推了不是更好吗?正好借给我用用。”王友良笑道。

“那也成,不过我这既然收了老三家的钱,不跟你们收钱有点说不过去啊,咱得一碗水端平啊。既然你们也要用牛,那就和老三家一样先把这租钱交了,回头老三家用完,我就把牛给你们送去。”王友富道。

王友良傻眼了,“这……老二啊……”

“大哥,你不用说,我知道,你和老三都是想帮着给村里人带个好头,以后就不会有人想着来白占便宜了,我这里先谢谢你们了。”说着王友富很是感激地看着王友良和田氏。

王友良和田氏被王友富看得心里膈应,终是体会到了有苦说不出的感觉,恨恨地瞪了眼王友富,两口子就怒气冲冲地走了。一路上,王友良是把田氏埋怨了个够,怨她不会说话,又气老二不顾念兄弟之情,连牛都不肯借给他用,遂将王友富骂了个彻底。

王友良和田氏回去后,怎么和老两口说的王友富不知道,但当天下午老宅就去租了头牛回来。

这边王友良和田氏没有借到牛,那边罗老大一家知道了王友富家帮着罗老二家犁地,顿时又不平静了。

“哎呀,你说咋就啥好事都让老二家摊上了,这本来还说不上亲呢,结果说了这么好的一家不说,现在买了牛还帮着他们家犁地。再看看王老大家,啥都比不过人家不说,就不用说牛了,咱家忙的时候他们家连个影儿都没有啊,他就是来帮一天忙我都不会这么生气的哇。”罗老大媳妇越说越气,发自内心地觉得王友良家不如王友富家太多。

罗老大心里也是有点不是滋味的,这本来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两家家底是不一样的,富一点的做的比穷一点的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这对比太强烈啊,而且又有自家媳妇不停地在他耳边说,他心里就有点动摇了。就像自家媳妇说的,不说让你牵头牛过来帮忙了,就是你自己来帮忙,哪怕做做样子,也让人心里好受一点啊。没听最近村里人都在说,罗家两兄弟家找的亲家一个天一个地啊,显然就是王友良对他们家不重视啊。

罗老大虽然心里这样想着,但嘴上还是对自家媳妇说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要是让亲家听到了,你让咱闺女以后在婆家怎么立足啊?”

“我偏要说,明明是他们自己没做好,还不兴让我说了?”罗老大媳妇吼道,她心里都快憋屈死了,以前谁见到她不夸啊,都羡慕她生了个好闺女,样貌、女红、家务啥的样样都拿得出手,老二家的罗晴算什么呢,有那样一个不着调的娘,她就别想找到好婆家。结果现在呢,罗晴找了个那么好的婆家,村里谁家不羡慕?而自家女儿却找了个样样都不如人的婆家,这强烈的落差让她怎么能受得了。

罗老大一见媳妇这样,气得将头转到另一边,也不知道是气王友良家还是气自家媳妇了。

看着自己娘亲这样,罗茵心里也不好受,“娘,你别这样了,这些女儿都不在乎的,再不多久,我就要嫁过去了,想这些有的没的做啥?”

罗老大媳妇抚了抚女儿的脸,“唉,都是娘的错,没给你找到一个好婆家,晴儿都能找到那样好的,你样样都比她强,结果……”

“娘……没事儿的,我都不在乎的。”罗茵安慰道。

“唉……”

这边罗老大家的不平静让罗茵给平息了,那边王友富家帮罗老二家犁好了地,就将牛借给了王友田家。待王友田将自家地犁好了,老宅那也不来找麻烦了,王友富就开始犁起了自家在云桥村的十五亩地,而外人只知道王友富这几天都将牛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吃草,倒是没被人发现啥不妥来。

待地都整好了,王友富家的田都给种上了小麦。

正文 第三十八章 钻牛角尖

王青辰自家里的粮食收好后就去了学堂,毕竟农忙时学堂就算放假也不可能放很长时间的。

最近王青辰在学堂里发现了一件让他郁闷不已的事,那就是本来自己在基础班可谓是混得如鱼得水啊,自从赵诚来了后这样的局面就被打破了。刚开始还不显,现在越发凸显出赵诚的读书天赋来,这第一次写字就很好不说,读书更是背得快意思理解的也透彻,这人简直就是为科举而生的。

王青辰要不是占着前世读到大学的经历,根本就是一败涂地哇,虽然在其他学生眼里,他们俩都是夫子眼中的可造之才,可只有王青辰自己知道他是多么的吃力才能维持这样的局面。

看来这考取功名可远没有自己想的那般容易啊。王青辰转头看了看赵诚,赵诚此时正在练字,从他鼻尖上冒的汗就能知道他是多么用功了,王青辰叹了口气,先不说这天赋了,光是这样用功,就不会离成功太远的。

王青辰在这感慨,而坐在他旁边的王青同看着赵诚的认真样也在感慨,唉,这好不容易新来了一个差不多大的,还以为以后有人一起玩了,没成想是个书呆子,天天书本都不离的,夫子不知道有多喜欢他!可能是学生时代的通病,总觉得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之间隔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

看了一会儿赵诚,王青同转过头继续趴着睡觉。

夫子看到了睡觉的王青同,恨不得上去踹他一脚,平时听课不认真就算了,现在居然不练字在那睡觉,不过想了想,还是忍住了。毕竟虽然他不爱学习,可是他旁边的两位可都是可造之才啊,总不能为了教训一个顽劣之徒而影响了另两位好学生吧。

想到这两个好学生,夫子心里就很是欣慰,这两个可是他的骄傲啊,虽然说是学生自己有天赋,可毕竟夫子的教导也是少不了的嘛,想着夫子又觉得这可是有自己的一份功劳的,毕竟没有夫子的教导,他们哪儿能学的这么好呢?

而此时睡觉的王青同还不知道自己刚刚险险地避免了被踹一脚,而且还是亏得他选的位置好。

下学后,一起往家走的李云泰发现了王青辰今儿个有点不对劲,好像是提不起精神来,不由有些疑惑。

“青辰,你今儿个不急着回去吧?我那边新得了一本好书,你去我那看看呗!”李云泰道。

王青辰想着自己受的打击,就没什么心思去看,不过看着李云泰期待的眼神,拒绝的话说不出口,鬼使神差的答应了下来。

李云泰眼神飘到王青同和王青义身上,两人一个激灵,立刻道:“我们急着回去呢!”开完笑,他们两人可是不喜欢读书的,一个是压根学不下去,一个是因为年纪小,还定不下性子来,要是让他们去看书,那可真是折磨啊。

李云泰听了也没有强求,毕竟今天他的主要目的是问问看王青辰的心事,而不是真的邀请他们去看书,这也让不想去的两人松了一口气。

到了李云泰家,和李云泰家的人打过招呼后,两人就进了书房,李云泰也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问了王青辰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心烦的事。

王青辰一听也想到了李云泰喊他过来的目的了,心里还是有点感激的,“唉,也没啥,就是想到了科举之路不是那么好走的,能考取功名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我估计是没啥希望了。”

王青辰今天是被打击到了,想自己前世一个大学生,而且学校还不差,在这里可能连秀才都考不上,这落差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遇到像赵诚这种为科考而生的人,机会就更渺茫了。

李云泰先是愣了一下,毕竟他没想到王青辰才刚念书没多久,就已经想到那么远了,反应过来后就拍了王青辰一下,“你这小子,你这才念了几天书啊,就想到了考不考得取功名,可不是还没学会走就想跑了嘛!”

被这样一说,王青辰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自己好像是想多了,可是一想到赵诚,自己也不是完全的杞人忧天啊,“唉,你是不知道,我们基础班刚来的那个赵诚,简直就是为读书而生的啊,他以前可是一点都没有接触过这些书本,现在才学了几天啊,都要超过我了。”王青辰说着有点沮丧了起来。

“就算他是天才,可是这又关你啥事啊?你就是沮丧一辈子你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啊,有那功夫沮丧,还不如用来看书呢!”李云泰道。

“道理是这样的,可是我一想,以后考功名时遇到的都是这样的人,那我还有啥希望呢?那我念书不是白念了吗?”王青辰越说越觉得希望渺茫。

“我都真想打你一拳让你清醒清醒了。”说着李云泰分析道:“首先,这天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每次科考都不知道能不能有;再说了,难道你遇到比你强的人你就要放弃吗?你想想,我当初教你认字的时候,那时我就发现你是有很大天赋的,难道我那时就要灰心,然后放弃读书吗?我可是一直都没有放弃呢!”

呃,好像是又钻了牛角尖了,王青辰有点不好意思了。可能是来到这世上,王青辰就一直想着要先提高社会地位,然后才能活得好,想要提高社会地位平民就得依靠科举,偏偏又遇着一个天才赵诚,觉得想要提高社会地位的希望很是渺茫,因而就有点失态了。

“不好意思,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了……谢谢你刚才那样开解我,要不然我还不知道自己会郁闷多久呢!”王青辰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毕竟自己的实际年龄可是大过李云泰的,偏偏自己在他面前就像个孩子一样。

李云泰看着王青辰自己想通了也就没再说他了,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王青辰就回去了。

回去后,王青辰就听王友富和杨氏说着老宅王青云和罗老大家闺女的亲事,好像是没多久了。

两口子商量着到时候送什么礼好,还让王青华在旁边听着,毕竟这些人情往来的事儿,以后王青华成家了,少不得也是要知道的,不然到时候出错可就闹笑话了。

王青辰跟着听了会儿就去看书了,这发现自己和别人有了差距后,他现在看书啥的可有干劲了。

那边王友富和杨氏说着说着又说到了王青华的亲事上了,这罗老二家闺女今年和王青华一样大,都是十四岁,这成亲的日子总得等到女方及笄吧,罗老二家闺女生辰是在三月,这日子得安排在三月之后,两口子想着啥时候找庙里的大师给挑几个好日子来。

王青华在一边听得面红耳赤,明明说的是王青云的亲事,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自己头上了?结果老实人没能扛得住羞意,借口去王青辰那儿学认字逃了。

到了王青云迎亲的那天,三房人都去了老宅,王青辰、王青同和王青义也都跟夫子请了假,乐得王青同直说要是每天都有人成亲该多好。

王青云这天穿着大红色的喜服,胸前还挂着一朵大红花,跟前世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古代新郎装差不多,不过这个新郎笑得有点憨傻。

王青云将罗老大家闺女迎进门后,王青辰和另几个孩子都挤了进去,当然王青辰只是想看看古时成亲是什么样子的,而其他几个孩子则是为了新房里吃的东西。

这不,没多久,王青辰和这帮孩子就被罗家那边的亲戚和媒婆每人一把零嘴给打发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