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苑·经典美文-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文,】

沙漏记得,我们遗忘的时光

作者:饶雪漫 字数:1174

  ■染上了尘埃,等待一场风暴的洗礼。
  ■有些人,有些事,当你想着去忘却的时候,只是在你的心上重新印刷了一遍!
  ■我一直喜欢下午的阳光,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相信命运的宽厚和美好。我们终归要长大,带着一种无怨的心情悄悄地长大。归根到底,成长是一种幸福。
  ■我们都是单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
  ■爱情像糖衣,我囫囵吞下,享受瞬间的甜蜜。
  ■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背叛。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温暖的水域,也许偶尔会被水草缠绕,但因为彼此温暖的呼吸,相信都不会是死结。如果我说我爱你,我一直爱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相信?
  ■其实,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的支撑,只要你愿意,谁都可以给谁幸福!
  ■亲爱的
  微笑眼泪
  一朵花一粒沙
  一串暗红色的冰糖葫芦
  坚持不哭的维尼小熊
  写在玻璃上的誓言
  我疼过的心尖
  皆是我们爱过的证据
  ■勇敢地离开,就像风筝那样,飞向,蓝得那么灼热的天。
  ■你的心里有一面墙,推开就能看见天堂。
  ■我常常在思索我们的青春,它真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玩意儿,短短的身子偏偏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像翅膀一样招摇着,久久不肯离去。
  ■没有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
  ■男生的誓言往往像甜而脆的薄饼,进入嘴里就会慢慢地溶化。可是它又会迅速地潜伏进你的体内,占领你的心。
  ■在甜蜜而脆弱的爱情里,我们都这样不断地在“练习”,“练习”失去,“练习”承受,“练习”思念,在重重复复高高低低的预热中,走向我们最终的早已既定的结局。
  ■谁知道所有的事情都在半路改变了方向,无数次的离开和相聚之后,年少轻狂变成蝴蝶般飞走,最终绝望地停留在永远无法过境的沧海。
  ■我一定要幸福,哪怕幸福是场表演,我也会尽力演好每一场戏。时间是最好的布景,而我将是他生命里最炫的主演,谁也无可替代。
  ■爱情里,总有一个主角和一个配角,累的永远是主角,伤的永远是配角。
  ■人犹如深海里浮浮沉沉,一波一波的海水带着压力冲过来,要将自己深深地淹没,再淹没。
  ■时光只会老去,但时光从不会欺骗我们。
  ■风,吹起破碎的流年,我看见远方的寂寞,泪流满面。
  ■我是一朵半途而废的花,绝望之后依然等待开放。
  ■我们就是这样苍老的,从时光的一端辗转到时光的另一端,请别说再见,不需要再见。
  ■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比明天年轻

作者:乔叶 字数:1281

  常常听到有人叹息着说:“我比昨天又衰老了一天。”我想,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还比明天年轻了一天呢?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想的是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这多么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仅仅是长大,同时也意味着衰老。然而知道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让我从小时候重新来过,我一样也得长大和衰老。但这一定就是一种无奈和不幸吗?我想,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比明天年轻吗?
  今天,真的比明天年轻。
  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状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今天的你毕竟比明天年轻。每当我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失望,也别忧伤,用明天的镜子照一照,你就会知晓今天的美丽。因为,今天的你毕竟比明天年轻。每当我逼迫自己迅速去行使一个反复动摇的决心时,我就对自己说:去做吧,无须犹豫。因为,今天的你毕竟要比明天年轻。
  其实,有时候我也想悲哀,可是我不敢。我怕在这无用的悲哀里,明天便变成了今天,我又浪费了一天的年轻。也常常听人说“明天会更好”,而我只是觉得空洞和可笑。我想,只有今天才有所谓的好,会好,更好,甚至最好。明天的好只是一种虚幻的想象。因为今天的人、心、时间甚至空气都实实在在地比明天年轻,明天怎么能说一定就好呢?如果说好,那也得等到明天变成今天的时候再说吧。
  我也清楚地知道,在自己之外,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潮在涌动。这不过是一种客观现象。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当然,我也不敢认为任何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珍视自己的年轻,没有赋予年轻任何宝贵的意义。所以,我一向觉得年轻无须与身外之人相比。我要比的年轻,只是自己。
  在每度过一天的时候,我的收获都应当比昨天成熟而不是衰老,而每迎接新的一天的时候,我的状态都要比明天年轻而不是幼稚。
  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今天的麦穗是饱满的,明天就躺进了打麦场。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生命存在于今天,每一个细节都有深情。而我只是希望,我在今天的每一丝微笑都比明天要灿烂,我的每一滴泪水都比明天要沉重,即使是我的痛楚,也比明天要尖锐和富于激情。
  比明天年轻,让我从不有意让自己懈怠。比明天年轻,让我在满面皱纹时依然有葱茏的内心生机。比明天年轻,这是我继续努力的一个坚强理由。比明天年轻,这是我能够弹跳的一块厚重的基石。比明天年轻,让我由衷地热爱着头顶的每一颗星星。比明天年轻,让我认真地耕种着脚下的每一分土地。
  我的今天,真的比明天年轻。这让我感觉幸福。
  是的,我知道,在某一个今天里我会死,我的今天和明天将再也无从比较。那我同样感觉幸福,因为命运的休止符永远阻止了我明天的衰老,在那一个今天里,我抵达了最后的年轻。
  摘自哈尔滨出版社《天使路过》

致十八岁

作者:麦家 字数:2584

  我一直在试图忘掉自己的年龄。四十岁之后不过生日,尽量不回忆童年往事,不写家乡故事……这些,都是我想忘掉年龄的证据。据此说来,写作本文对我来说是一种残酷,是揭我伤疤,是捏我软肋,是落井下石,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因为,它使我试图忘掉的东西——年龄,变得必须记住,我已有的努力在刹那间,在一念之间,全着了火,化为了灰烬。此刻,我比谁都知晓:我的年龄比18岁的你要大两轮。
  
  小说帮我走出困境
  
  两轮就是24年。
  24年前,我和你一样年轻稚嫩,一样在为自己的年轻而苦恼(那时我渴望自己一夜间长大),一样在为朦胧的前程而苦读寒窗,内心一样的充满向往又忧虑……不一样的是,那时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独木桥,就是考上高校。这桥又老又窄,100个人上桥,能通过的至多是5人。百分之五的胜数,想一想都觉得可怕,何况我就读的中学不是名校,班级也非重点班。也就是说,百分之五还要打折扣,折扣下来胜数大概要以千分之几来计了。我很多同学就因此而自暴自弃,一度我也加入了这些同学的行列,把读书当做了受刑,千方百计想逃避。我逃避的方式之一是读小说,小说书像课本一样夹在腋下,一有机会就读。有时在课堂上也读,偷偷地读。那时看小说的人很少,一是可读的小说书本身就很少,二是谁也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这上面:这是不务正业,是浪费青春,是拿前途开玩笑,是承认失败。失败已经是一种痛苦,承认失败,把失败的苦果吞下去,则是一种痛中之痛、苦中之苦。就这样,年少的我被痛苦压垮了,沉沦在小说的怀抱里,等待着命运极刑的降临。
  我承认,那时我并没有想到以后我会写小说,我当时读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一种放弃。但是,谁也想不到,我也想不到,小说拯救了我。小说是纸上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生动的故事,有鲜明的人物,有心跳声,有脚步声,有悲欢离合,有情仇恩爱,有强者的身影,有弱者的屈辱……总之,读小说让我提前领略了成人世界,让稚嫩的我变得有些少年老成起来。
  有时候就是这样,只要洞开一个小角、一条小缝,你就从黑暗的包围中走出来了;只要多一点点力量、信心,你就能跨越鸿沟,抵达到彼岸的世界。正如哲人说的,聪明和糊涂,胜利和失败,上和下,阳与阴,有时仅仅隔着一页薄纸、一个念头。我从小说里粗浅地明白了人生的一些道理,简而言之是一句老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而正是这一点点道理,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动力(由压力产生),指引我走出了困境。
  回头想来,青春其实是很苦闷的,孤独是青春的通病,要治愈它关键是要有人与你有心的交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能获得这种交流的途径很不畅通,青春的苦闷正是由此而来。为什么小说能给年少的我注入活力和信心,大概是因为我在小说世界里找到了朋友,得到了交流。
  
  主动为我赢得机遇
  
  我是1981年参加高考的,成绩“出人意料”的好:全班第三。榜上有名。第四名就名落孙山了。就是说,那年我们班上只有三人上了划档线。命运在关键时刻向我绽开了笑颜,我无法不感激命运对我的宠爱。但这只是在与我的同班同学相比,与众多上榜者相比,我的成绩还是很可怜:只比划档线多了三分半。那时高考录取的程序和现在不一样,所谓划档线其实是体检线,上了体检线的人依然有百分之十的淘汰率。不用说,如果体检人人过关,我这个可怜的成绩只能归入淘汰之列!
  体检的前一天,一名大胡子军官悄悄来到我们学校,他是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简称“工院”)负责招生的领导,他们决定在我们县招收20名学生,学校领导热情地把他请来,希望他“关照一下”。结果,他挑三拣四,挑走了4名同学,都是高分的。自然不可能有我,我连大胡子军官这人都无缘见识,只是知道这件事。
  第二天,我们都在特定的医院参加体检,被“工院”相中的20名同学,简直有点耀武扬威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到哪里,我们都得让道。负责体检的医生也是一路关照,打乱已有的次序,优先给他们检查。我在一旁羡慕地望着他们,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正是在我落寞的羡慕之际,机会已经悄悄潜近我:原来拟定的20名人选中,有一半被军校严格的“体检线”挡在了门外。这个消息是秘密的,我是偶然获知到的。
  是这样的,那天天很热,中午休息时,我在医院楼下的一棵小树下乘凉。不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的同志,50来岁,胖墩墩的,从楼里出来,他显然是来乘凉的,站在了我身边。正是中午时分,树是一棵小树,罩出的阴凉只是很小的一片,要容下两个人有点难,除非我们挨得紧紧的。见此情况,我主动让出大片阴凉给他。他友好地对我笑笑,和我攀谈起来,我这才知道他就是“工院”负责招生的首长。我当即主动(又是主动)向首长表示,我很愿意去他们学校。首长问了我的考分,认为我的分线确实低了,虽然对我“印象不错”,但跟他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他无法给我机会。但是,后来当首长获悉我数学是满分、物理也有98分的高分时,他惊疑地盯了我一会儿,喊我下午什么时候去哪里找他,听他答复。到了时间,我去找他,他正在看我的体检报告。完了,他抬起头对我笑了笑,说:“你要重新体检。”就是说,他已经把我纳入了他第二次拟定的人选中。也就是说,只要我的身体经得起他们军校的考验,我就是他们的人了。
  
  我的身体很棒
  
  就这样,大胡子给我签发了录取通知书。当通知书发到我们学校时,老师们都以为大胡子弄错了,张冠李戴了,专门把我叫去“当面对质”。大胡子见了我,肯定地说:“没错,就是他。”
  我相信,当时肯定有人以为我在背后做了大量世俗的“公关”工作。其实,我知道,大胡子首长知道,我只是比旁人多了一点礼貌和主动:我的客气谦让赢得了首长的好感,我的积极主动又为自己赢得了机遇。
  光阴荏苒,流年似水。回忆青春时光,使我更加羡慕青春的美好。年轻真好!比住洋房豪宅好N次平方,比开奔驰宝马好N的N次平方。24年前的那个世界是属于我们的,24年后的这个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每一个人的世界都需要我们用信念去开启,用心血去铸造,用岁月去打磨,用成功去证明。
  摘自《阅读与鉴赏》2010年第12期

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

作者:蒋方舟 字数:1914

  清华,你好!
  和你的故事要从头说起,虽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开头可言。2008年,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被清华降分录取。夏天自己拎着大包小包来学校,报道的地点已经有媒体围追堵截,要求我畅想校园生活,我那时说“记录生活的日子结束,生活开始了”。奋不顾身飞蛾扑火,有“时间开始了”的自我感动劲儿。
  如今我已大三,却还没有真正融入校园生活。现在在学校还常常迷路,同学讨论的成绩与保研,我也大都一头雾水。嘟嘟囔囔对学校的不满却说了很多,拿人不手软,吃人不嘴短。时值百年校庆,我想说给学校的,也不是感恩与颂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怨言。
  因为身在学校,所以不能仅抱怨些片儿汤的话。白衣飘飘的年代没了,就别再紧紧拽住时间的裙角嗫嚅呻吟;学术之不知礼之不存,也已经没有再捶胸顿足的必要;大师离去,微斯人吾谁与归。大势如此,学院当然不能幸免,所以也别再长歌当哭了罢。
  然而,除去以上这些,我对大学仍有抱怨,仍有不满,仍有震恐,仍有大惊小怪,仍有不情之请。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喜欢拽着人聊政治。当然,大部分情况是我支离破碎地复述着我在网上看到、饭局上听到的只言片语、骇人听闻。我的同学们总是左顾右盼坐立难安,一副盼着人把他们解救走的样子,实在被逼急才敷衍笑道:“中国就是这样的。”
  我那时还觉得奇怪,二十出头正是对政治敏感的时期,即使是纯生理上也应有些贲张和兴奋,可他们是如此漠然或畏葸。那时,常常涌到我嘴边的话是:“你们到底在怕什么?”
  现在我发现,他们并不是漠然,我的同学们不是不关心,而是自动维护着政府——仿佛维护着自己将要继承的遗产。清华人是可爱的,愤青少,领导多,内心大概还是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悲壮,表现出来却是高屋建瓴、虚头八脑的老干部模样。
  陈冠中的小说《盛世》里有个叫做韦国的青年人,理想是进入中宣部,因为“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只靠物质力量,还要有精神力量,人民才会团结在一起。硬实力重要,软实力一样重要……我是学法律的,可以替中宣部的每一项决策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配合依法治国的国家政策”。
  韦国加入读书会,组织同学有系统地驳斥网上反动言论,举报反动网站,举报“危险”教授。是年轻一代的美丽领袖。
  韦国说:“我今年已二十四岁。二十岁那年我做的十年计划,正一步步实现,但我不能自满。毛主席三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中共中央局五个委员之一。这样一想,我知道我要加倍努力了。”
  我身边就有韦国这样的年轻人,越是高等的院校,就越多的如斯荒谬。这也不难理解,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
  我曾经旁观过学校的干部们做事,与教育和世俗标准下少年得志的成功者打过交道,他们毫无障碍地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自诩主流,一百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怀疑;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有时,我看着他们滔滔不绝地在课堂、在会场说些“主流价值观”的话,心想:“他们真相信这些,真可怕。”过了一会儿,又打了个寒战:“他们其实并不相信这些,那就更可怕了。”
  天真与成熟、愚昧与清醒、单纯与复杂、糊涂与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无法分辨他们是哪一种,也无法分辨哪种更可怕。
  可是,你分辨,或者不分辨,他们就在那里。我的同学们,我的精英同学们,以后必然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学术圈或者官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手握生杀大权。空气中有种紧张的成分,未来里藏着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
  百年校庆快到了,学校里大兴土木黄沙飞扬,新的大楼和建筑一天天显现规模,学术成果在日夜赶工,我刚路过操场,看到四千人规模的团体操在训练彩排。
  百年建筑清华学堂去年年底在修缮过程中被烧,现在仍罩着绿色的大罩子,依稀只能看见脚手架。忽然想到,文革时清华“百日大武斗”中损毁的建筑,也早就被修复痊愈了吧。记忆失,而永远不会复得。回顾既往岁月,将会把历史理直、理顺,甚至磨灭,下一个百年,又不知后人会怎样回忆起现世。
  百年校庆快到了,逢此盛世,锦上添花的话也不缺我一个人来说,泼冷水却是我所擅长的。往小了说,“母校就是你每天骂八百遍,但不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往大了说,“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就此搁笔,是动情是矫情,就听收信人的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蒋方舟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小花

作者:林青霞 字数:443

  最近去了一趟柬埔寨的吴哥窟,当我从废墟的乱石中走出,正要离开的一刹那,眼前瞥见了三朵小花,衬着翠绿的叶子在千年巨石的夹缝中精神奕奕地绽放着,它强而有劲地向着阳光,吸引着你的目光,好像在向你诉说着:即使吴哥窟经历了千年巨变,王朝曾经兴盛,也曾落败,甚至被人遗忘了五百年,我小花仍能带着色彩在这千年巨石的夹缝中开出花来。
  走近细看,小花白里透着粉红,我拿起相机捕捉了这一刻,更欣喜小花带给我的领悟。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必将遇到不断的考验,也必定会经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巨石历尽了千年沧桑,依然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们又何需计较那些无谓的飞短流长呢?
  如果我们能像这小花,将所有的磨难与考验化成露水,滋养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田里开出温暖美丽的花朵,嘴里吐出甜美的话语,用智慧把慈悲带给社会,令我们的社会增添美丽的色彩,这样天堂就会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的心中。
  摘自《联合报》2006年1月29日

犹记那头善良母鲸

作者:琳。毕 字数:1196

  一年前,我经历了我人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同时失去了家庭和生意。我伤心到了麻木的状态。
  我决定去墨西哥,看看是否能够恢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我选择在一处当地人口不多的旅游地巴札订了一家旅馆,当时是2月份,正好是灰鲸游来产子的季节。我想,也许我可以做些其他事情,而不是就这么坐在太阳底下自我伤心和遗憾。所以,我参加了一个一日游旅行团,去看鲸鱼。
  到达小码头后,我们被送到小机动游艇上出海去寻找鲸鱼了。
  很快,我们就看到了一些水在卷动,导游说那就是鲸鱼,我们这艘游艇朝那个方向驶过去。没多久,就看到不少灰鲸在遨游,它们离我们很近,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还可以拍照。
  导游提醒我们,有一个庞大的水点正朝我们的游艇移过来,越来越近了。我们都有些惴惴不安,因为这些鲸鱼比我们的游艇要长两倍。
  让我感到极为惊愕的是,一条鲸鱼突然就在我的面前浮出水面。它是从游艇下面游过来,从我的那侧浮出水面的。我想,它应该是仔细地看了我一眼。
  大家都赶紧在它游走之前拍下它在水中的照片,几分钟后,它又回来了,并再次在我的身边浮出水面。它再次盯着我的眼睛看我。我伸出手去抚摸它,而它也有意识地在水面上停留了很久,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抚摸它那漂亮但却伤痕累累的头部和鼻口部。它就这样连续做了两次,真是不可思议。
  每个人都在忙着拍照,而我则被弄得浑身透湿,我不在乎,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它游开了,船长掉转船头朝远处可见的其他鲸鱼驶过去。
  接着,导游又大声叫喊起来,有两条鲸鱼朝我们的游艇游过来了,是我那位新结交的朋友带着它的孩子来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它竟然带着孩子来见我们!
  很快,我离那条世界上最美的小鲸鱼只有1米多的距离了。母鲸就游在小鲸鱼的另一侧,在我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我所见的一切之后,母鲸护导着它的孩子离开游艇,回归大海。
  在回程的巴士上,大家都开心地讲述各自的体验以及我的“亲密接触”。导游对我们说,他带团观看鲸鱼已有18年,今天是第一次遇到鲸鱼让人抚摸的场面。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我无法解释母鲸为什么选择了给我这个特权,也许是它感受到了我的悲哀。
  它帮助我看到了光亮,尽管我处于一个极暗的地方。每当想起我爬出绝望之坑与那只鲸鱼亲密接触的时刻,我都会热泪盈眶。
  我非常欣赏母鲸为到达产子的地方在长途跋涉中克服各种阻碍的精神。那次神奇的遭遇为我恢复乐观的人生态度铺平了道路,我回家时已是一个比以前聪明得多的人了。
  这个美丽的庞大生物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尽管人生的路途中会有很多阻碍,但总会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永不放弃。
  摘自《北方人》2009年第12期

数数你身边的朋友

作者:张保文 许庆元 字数:1032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论语·季氏》

  南先生说,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与损友之分。友直、友谅、友多闻,都是对自身修养有益的朋友。“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友谅”,是个性宽厚、能够原谅人的朋友;“友多闻”,是见识广阔、知识渊博的朋友。对自身修养无益而有害的损友亦有三种:“友便辟”,是指有特别的嗜好,或者软硬不吃、不经意间便会将他得罪的朋友;“友善柔”,是个性软弱、依赖性强,缺乏个人主见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的朋友;“友便佞”,是专门逢迎拍马的朋友,通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佛说孛经》中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其实,如花、如秤的朋友便是孔子提及的损友的另一种表述,如山、如地的朋友则是益友的另一种概括。
  有友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损之,见富贵则附,见贫贱则弃。这类朋友对待你像花一样,当你盛开时,将你插于头鬓、供奉桌上;假如你凋谢了,他便毫不怜惜将你丢弃。当你拥有权势、富贵时,他把你捧到高处,凡事奉承、随顺;一旦你功名富贵随风而去,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有友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这种朋友像秤一样,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头;如果你比他轻,他就高起来。当你有名位有权力时,他就卑躬屈膝,阿谀谄媚;等到你无权无名一身轻,他就昂起头来,俯瞰你了。
  有特别的嗜好或不宽容的朋友总会对你有所求,情感上或物质上一旦无法满足他,你们之间的友情便会走到尽头了。个性软弱、依赖性太强的朋友会让你疲惫不堪,一旦偶尔流露出让他自己作决定的想法,他便会认为你抛弃了他,你们之间的友情也会出现危机。至于逢迎谄媚的朋友更是对自身有百害而无一利。
  有友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样,高山能广植森林,豢养各种飞禽走兽,任凭它们聚集其中,自由自在。所以,益友像山,心胸广阔,正直高耸,宽厚待人。有友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所以,益友如地,泽被万物,毫无怨尤,可以担待我们的过错,帮助我们不断成长。
  因此,朋友并不一定越多越好,多交益友,少交损友,才能真正从朋友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摘自光明日报出版社《听南怀瑾讲》

守卫汉字

作者:林雪 字数:3038

  关于汉字,我们已经走了百年的弯路。今天,连大熊猫都成了国宝,可我们还在进行着是拯救还是弃绝自身文化的战争,这不能不说是民族的悲哀。

  经典主题
  珍惜我们与汉字的情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的一种文字;它方方正正,集音形义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苍劲有力,气贯长虹,尽显中华精神!
  我们是汉字的子孙,我们与每一个汉字血肉相连,情感相亲。
  汉字,一横一竖塑造了我们的骨头;汉字,一撇一捺拉扯着我们长大;汉字,一笔一画教我们堂堂正正做人。
  汉字记录我们的语言,交流我们的思想,传播我们的文化。
  对于个人而言,汉字书写是一种技能,更是修养的体现。
  然而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当虚拟空间给予人们太多的写作自由和效率时,我们对祖先留下的方块字越来越陌生了,古老而优美的汉字逐渐失去了手写的温度。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我们,对汉字的态度是否已过于轻薄与亵渎?
  时光永是流逝,时代总在前进,但是技术的升级和演化不能以打折文明文化为代价。让我们继续传承这份文化,珍惜我们与汉字的不解情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