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追踪师-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汽车逐渐驶远,直到在视野中消失不见。
  如果那个问题再不尽快解决,怕是再也来不及了!夏明不甘心地重重叹口气,朝居民楼后面的停车场走去。
  他的座驾是一辆棕色奔驰,上了车,茫然无措地发动,向市区出发。刚上高架不久,车载蓝牙电话里传来铃声,中控显示屏上显出对方的名字,叫“林奇”,他按下方向盘上的接听按钮,没好气地问了句:“什么事?”
  林奇没留心他语气中的不悦,懒洋洋地问:“你在哪儿呀?”
  “路上。”
  “最近出了个案子,我想了一晚上,看来看去,全杭州只有你出马才能破。”林奇诚恳地说。
  夏明丝毫没被他的褒奖所打动,他深知林奇的为人,查案时找他,会把所有高帽都往他头上戴,案子一破,就没他什么事了,一切归功于林奇的指挥有方和上级领导探照灯般指明了的方向。
  夏明淡然问道:“什么案子?”
  “我们在找两个歹徒,这两人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几次犯罪都来去无踪,案发地周边没有一个探头拍到过他们。总之,案情很复杂,你赶紧过来吧。”
  “去哪儿?”
  “先到我家楼下捎上我,再去现场。对了,务必记得路上买两个鸡蛋。”
  “买鸡蛋干什么?”
  “我没吃早饭。”


第四章 
  林奇他爸退居二线前是一个区的区委书记,所以林奇当警察起步就是中队长,没几年就调去市刑侦支队当上了大队长。当然,他勉强也算破过几个案子,这让大家都松了口气。
  夏明把车开到林奇家楼下,林奇大大咧咧地坐上车,把安全带往背后一扣,免得发出警报声,顺手拿过中间的水煮蛋,指着车辆内饰板一角,问:“不介意吧?”夏明刚想说这又不是你的破警车,林奇已经把蛋敲开,伸手随意抹了下内饰板上的水渍,大手一指,“一直往东开。”
  夏明一手操纵着方向盘,一手抽出纸巾反复擦拭敲蛋的位置,幽怨地问:“这次又是什么案子?”
  “入室抢劫。”
  “这种小案子不都归派出所管吗,什么时候轮到刑侦支队了?你爸还没退休,你在你们单位这么快就没立足之地了?”夏明报复性地调侃。
  “哈哈,”林奇却丝毫不介意,摆出经得起多大诋毁就受得住多大赞美的姿态,摇起头来,“当然不是——哦,对不起。”说“不”字的时候,一口碎蛋黄随着唾液喷了出来,溅在了光洁崭新的内饰板上。
  夏明很后悔挖苦这家伙,急忙扔给他纸巾,稳住对方的情绪:“不着急不着急,慢慢说。”
  林奇擦着内饰板,又端起刚刚的表情:“当然不是一般的抢劫案,这案子可是省公安厅高栋副厅长点名市局限时侦破,领导下了军令状,让我全权负责的。”他在几个重点称谓上都加重了语气,以示他在单位的地位。
  虽说这话有自抬身价的成分,夏明还是张大嘴表达惊讶。他不是警察,但职业和破案密切相关,熟知公安系统的工作。
  夏明从浙大计算机系毕业后,又出国读了电子安防工程的硕士,回国后,入职了国内最大的上市安防公司,大康威视。大康公司长期为公安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由于警察基本都警校毕业,虽然有些在校时也学过信息自动化,毕竟不专业,所以安防公司会派技术人员长期驻扎在公安局的信息中心,帮助解决电子技术问题,说白了就是用技术手段追踪嫌疑人,协助警察破案。
  夏明是大康公司安排在公安信息中心的技术负责人,多次凭借电子技术,帮助警方成功锁定嫌犯,破获大案。
  以他所知,像入室抢劫,大多是派出所调查,即便闹出命案,分局参与也绰绰有余,只有跨地区,或者重大案件才由市刑侦支队挂牌来办,更何况,一起入室抢劫案居然惊动了省公安厅,副厅长亲自下指示。
  难道是入室抢劫了厅长家?
  林奇摇晃着脑袋解释说:“九月要开G20,省里早就动员了,今年刑事无小案,高厅是G20安保小组副组长,主抓刑事案件这块,当然了,即便是G20年,普通的入室抢劫案,就算杀了人,也难入高厅法眼,但这案子,非常不同。这次歹徒是挑战G20!”
  夏明更惊讶了,G20峰会虽然只开短短几天,可这是国家到地方极其重视的一场大会,总书记都多次来过杭州视察,杭州届时就是中国的名片,省里为此准备数年,展开了无数次的各项治理工程,房价疯涨亦可见证峰会威力。而挑战G20的案件是什么样的级别,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区区入室抢劫怎么就挑战G20了?他联想不到一块儿去。
  林奇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出一张照片,示意他看。
  照片上是一张巴掌大的纸条,上面印着两行字:“NO。4,钱塘公馆13幢入室抢劫,人质被困,速去救援!”
  他解释说:“昨天早上有个交警处理完事故,刚回到摩托车旁,就看到座位上有块石头压了这张纸条,辖区分局根据上面所述,很快救出了人质。纸条正是绑匪所留。案情说来也简单,两天前,两名戴口罩的歹徒持枪入室抢劫,把屋里的三名人质捆成了粽子,他们给人质喂了水和食物,再堵上嘴巴,告诉人质,他们会报警让警察救人。昨天早上,他们果然留纸条报警。”
  夏明瞥了眼纸条,问:“NO。4是什么?”
  “第四起案件了。今年过完年开始,每个星期一起。案子手法完全一样,绑匪走后,过两三天会给交警留纸条,通知警察救人。第一张条子上写了NO。1,当时派出所也没特别在意数字,直到第二起看到了NO。2,才知是犯罪嫌疑人自己标注的犯罪次数。”
  “这和挑战G20有什么关系?”
  林奇突然压低了声音:“这两人每次犯罪后就消失了。”
  “消失了,什么意思?”
  “两人连续四次入室抢劫,每次的时间、地点、犯罪经过都一清二楚,可我们查遍周边监控,从来没有拍到过他们,嫌疑车辆也没发现。迄今为止,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来的,事后去了哪里。”
  “案发地都在郊区,附近探头很少?”
  林奇摇头道:“恰恰相反,都是高端住宅区,小区内外探头密度很高,而且大多是数字信号,清晰度很好。”
  监控探头一般分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早期的探头用模拟信号,图像辨识度低,尤其晚上光线不足,画面更是惨不忍睹。杭州几年前招标就采用了高精度数字信号,市区道路上的大多数探头分辨度都很好。
  夏明微微皱眉,杭州是中国安防产业之都,自然把城市打造成了安防技术的样板,整个城区布满了高清探头,号称天网无敌。两名歹徒四次犯罪,四进四出,却没被探头拍到,这很不应该。
  他摇头自语:“他们总不至于飞走,国内的下水道也走不了人。”
  林奇说:“这一次,两个劫匪来去自如,一个探头都没拍到,G20又迫在眉睫,上级领导迫切要知道,我们的安防体系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此刻,夏明总算明白了为何省厅会如此重视区区入室抢劫案,G20前夕,两名劫匪能在天罗地网中来去自如,到时来了专业的恐怖分子该怎么办?


第五章 
  今天别墅还处于公安的封锁取证期,夏明在林奇带领下,进去转了一圈,从技侦队员口中得知,嫌犯除了脚印,什么线索都没留下。这不奇怪,现在普通小偷都知道盗窃时要戴手套,以免留下指纹。这起案子里,歹徒既没有伤害人质,也没发生现场搏斗,自然找不出其他痕迹。
  夏明仔细看过每个房间,不时拍照,在本子上大略绘出别墅内外结构和方位,以便后续追查嫌犯行踪,至于现场的细节痕迹,他不关心。如果公安的专业技侦人员都发现不了,那他这外行就更别指望了。毕竟刑侦领域术业有专攻,他只擅长电子追踪而已,不像影视作品里,一万个警察都发现不了的线索,硬是被某个人注意到了。
  简单看了一圈,他们准备离去,经过客厅时,鞋柜上的纸质礼品袋本能地引起他的注意,因为袋子上的logo是他们公司——大康威视。
  夏明好奇地问:“我们公司其他人已经来过了?”
  “没有啊。”林奇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礼品袋,不以为意地说,“哦,这户业主是做道路工程的,信号灯、测速仪这些东西,他得从你们安防公司采购,也算你们的代理商吧,大概是你们公司销售部门送的礼品。”
  夏明拿起纸袋子看了看,确实是公司销售部拜访客户的礼品袋,遂不以为意。
  他们接着来到小区,夏明照例拍了一些道路位置的照片,再从汽车后备厢里拿出一架无人机,升到空中航拍了一圈,让空间结构看得更清晰。
  整个小区很大,案发别墅位于小区的西面,离此不到一百米是小区的西面围墙,围墙高有两米七八,常见的水泥墙,内外两侧都是绿化带,柏树和冬青间隔地种在那里。
  夏明瞅着围墙,分析道:“前面三次案子,出入小区的行人和车辆你们都查过了吧?”
  “那当然,不过查了很久,也没发现可疑人员和车辆。”
  “既然查不到,那就只剩一种可能,嫌犯是直接爬墙出入小区的。”
  林奇朗声一笑:“英雄所见略同啊!”
  夏明皱皱眉,不想跟他所见略同,又问:“有没有查出歹徒是在围墙的东南西北具体哪个方向翻墙出入的?”
  林奇面露为难地摇摇头,他也是不久前才所见略同。
  前面几次接警后,警方一开始压根儿没想过嫌犯会翻墙出入小区。虽说案发地都是高档小区,管理相对严格,但小区又不是机关大院,嫌犯只要穿着得体,随便找个理由应付保安就能混进来了,哪会想到大白天歹徒要爬墙出入小区,万一翻墙过来刚好前面有人呢,岂不是很容易当场被抓?
  直到连续调查下来,把案发时间段内小区门口监控拍到的行人和车辆都辨认过了,一些可疑的人员和车辆都调查排除一番,这才怀疑,犯罪嫌疑人该不会是爬墙进来的吧?可是围墙每天风吹雨淋,如果不是第一时间调查攀爬痕迹,几天过后,一个小区这么长的围墙,根本没法查他们是从哪儿爬进爬出的。何况每次警方接警距离嫌犯离去都已过去一两天,爬墙的痕迹早不见了。
  夏明为难地皱起眉:“缺少明确的方向,靠监控追踪就不好办了。”
  通过调监控来找嫌疑人,最重要的是知道方向,这工作归根结底是人海战术,靠一双双肉眼在海量的监控画面里,把可疑人员找出来。如果连他们来去的东南西北都分不清,那么就变成大海捞针,工作量将以几何倍数增长。
  所以当前工作,还是要先确定歹徒的进出方向。
  破案有时跟英语完形填空的选择一样,运气决定成败,好在他们今天运气就不错。
  夏明意外发现最西面一栋别墅的外墙上,装了一个监控球,监控球的造型让他这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是价格不菲的高清数字探头,探头上还有红色光点,这是红外线,表明探头具备夜视功能。
  他来到别墅门口,估摸着红外线光点对着自己,猜测能拍到自己所站的位置,说不定嫌犯也是从此经过。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警方敲开了这户人家的门,刚好主人在家,顺利拷贝了录像数据后,夏明回到车上用笔记本看了起来。
  探头覆盖的区域是业主自家别墅大门口,不过还算走运,由于挂得高,门外道路一大半都能拍到。
  夏明根据林奇所述,找到案发的大致时间点,拖动进度条快速检查,很快看到有两个人从路上经过,一人穿明黄色夹克,一人着猩红色,两人都头戴鸭舌帽、口罩和墨镜,他们走路速度不快,明黄夹克的矮个男子一边走路一边转身朝两侧看,其间还频繁做出握拳靠近嘴巴的动作。
  林奇看到这两人的鲜艳穿着,一眼就认了出来:“就是他们!衣着和人质描述的完全一样!”
  夏明眉毛一挑,微觉不对劲:“两个入室抢劫的人,衣服穿得这么跳?”
  “他们四次犯罪都是同样打扮。”
  “四次都穿这身衣服?”夏明更是惊讶,当然,他惊讶的不是嫌犯总穿这一身,一个月都不换洗,而是颜色。
  众所周知,黄色和红色是警示色,红绿灯所用,在监控画面里,这两个色差区分度很大,查监控时如果出现,简直一目了然。
  夏明思考片刻,说出了他的怀疑:“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衣着辨识度这么高,你们查监控却没见过他们?”
  “障眼法!”林奇狠狠握拳,下结论说,“我敢断定,他们故意穿这身衣服来到人质面前,让警方查监控时,盯着穿黄色和红色衣服的人查。其实他们出门后,躲到某个地方换了身其他颜色的衣服。前两次案子里,警方还没想到这一点,确实按着衣服颜色查。不过嘛,自从第三起案子由我接手后,一眼洞穿了他们的小伎俩,所以我让人查监控时,别管衣服颜色,就按着身高体形来,把每个形态接近的都给找出来!”
  “挺好的想法,可还是没找到,不然你找我干吗?”夏明不留情面地戳穿他的“法眼如炬”。
  林奇冷哼一声,正色道:“大概是查漏了吧,毕竟我们警察也是肉眼凡胎,可不是火眼金睛,中途换装对我们查监控还是有一些干扰的。”
  夏明不屑地摇起头:“还有个问题,为什么四次案子里,他们都入室绑架人质进行抢劫,而不是挑家里没人的房子入室盗窃。那样一来,警方连他们的体形都不知道,他们何必还要换装来对付你们查监控?”
  林奇再次冷哼一声,闭上嘴,这个问题他拒绝回答。
  想来也怪,如果单纯为了钱财,嫌犯先按门铃,确认家里没人,再入室盗窃岂不是更好?那样一来,盗窃案本就稀松平常,报案也只登记在派出所,警方也不会投入太多警力去查,更不会上升到市局专案组的规格。可他们每次都绑架人质,甚至有两起案子,人质不在家的时候他们已经潜入室内,没有翻箱倒柜,一直等到人质回家后,才绑起来逼问钱财。
  似乎他们故意想把案子搞大,可这又为了什么?
  夏明继续拖动视频,半个多小时后,两名嫌犯再次出现在画面中,这时他们已经抢劫完事离开,明黄色夹克的矮个男再次做出握着拳头靠近嘴巴的动作。
  夏明把画面放大,调慢速度,反复观察了几遍,指着矮个男:“这人把手放到嘴巴前面时,嘴巴就开始动了,而且多次出现这个动作。”
  林奇骂道:“真是自以为是的混账,犯罪路上还有心思吃东西!”
  “呃……”夏明齿缝间吸入一口凉气,“我的意思是……他用拳头捂在嘴巴前面偷偷说话。”
  “我就觉得不可能边犯罪边吃东西!原来是在说话。”林奇理所当然道,“鬼鬼祟祟的人总喜欢捂着嘴说话。嗯,这倒是个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可以专门查找监控里出现用拳头捂嘴说话的人。”
  夏明感到林奇思路奇特,他完全跟不上节奏:“我的重点不是这方面。”
  “那还有什么?”
  “我有个猜测,尚需和获救的证人当面谈谈。”
  “真是婆妈!”林奇骂了句,他很不满夏明有了猜测还不赶紧向他汇报,但也明白夏明是安防公司的人,不是他手下,不便发作,如果直接开口问夏明猜到了什么,又显得他这总指挥不够专业,只得把好奇心吞进肚子里,打电话给手下,安排三名获救人质下午再来趟支队。
  与此同时,他们看到嫌犯来去时都经过了最西面这栋别墅的门口,怀疑嫌犯就是从旁边的围墙攀爬进出的,马上安排技侦队员去看看。
  今天运气果然站在他们这边,很快传来捷报,技侦队员在不远的围墙上发现了攀爬痕迹,墙上有踩踏的足迹,虽然很淡,但好在这几天没下雨,痕迹得以保留。下方绿化带的泥地里更有几个深深的脚印,和屋内留下的嫌犯脚印完全一致,这是攀爬出入的铁证。
  经验丰富的技侦人员判断歹徒先用攀墙钩挂上围墙,然后爬上去,翻过来后直接跳在绿化带里,所以落地脚印深。围墙外侧也有同样的发现。
  知道嫌犯是从西面围墙攀爬进出的,很快,夏明发现了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
  西面围墙外的小径,一侧是市政河,小径的两头都交叉着大路,十字路口均装有高清探头。也就是说,嫌犯从西面小径走,必然会经过其中一个十字路口,必然会被那里的监控拍下来,这是一条两头都被监控包围的封闭道路。可林奇告诉他,路口的两个监控昨晚已经做过重点调查,暂时没有发现嫌犯的踪影。
  也许是坐车进出的,可也初步筛查了可疑车辆,依然一无所获。
  难道是工作疏忽?


第六章 
  从案发别墅回来,林奇马上安排人手重新调查小径两头的监控,包括进出小径的每个人、每辆车,经过的时间,确保不漏过任何一种可能。
  到了下午,三位证人如约来做笔录,结果笔录还没开始,证人们就打起来了。
  会议室里,几名刑警隔成人墙挡在中间。冲突一方是获救的小三,她脸颊通红,上面几个手指印分明,头发乱成一团,眼里噙满泪水,一脸惊怒交加;另一方是那对夫妻,此刻丈夫和妻子站成了统一战线,同仇敌忾,恨不得把小三撕了。
  林奇带着夏明来到会议室门口,正好看到这一幕,他不是娘舅,没心思管家长里短的情感纠纷,便让手下中队长李振威赶紧把人劝好,他带着夏明到一旁解释经过。
  绑架发生前,刚好妻子捉奸在家,丈夫护着小三,结果被绑架后,绑匪逼问家里钱财放哪儿,夫妻俩默契地称家里没放钱,谁知道小三面对威胁,直接说出他们家有个隐藏保险箱,结果百万财物被洗劫一空。甚至小三还鼓动绑匪要杀杀他们,不要杀她。
  三人获救后,夫妻双方患难见真情,重归于好,一想到小三当时竟叫绑匪杀了他们,简直变成了血海深仇。
  “患难见真情啊……”夏明嘴里轻声念叨着,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江文灵的事。
  可现在没时间给他感慨情路坎坷,不到三分钟,李振威就来告诉他们,证人已经劝好,想怎么问就怎么问,保准他们不敢再浪费警察时间。
  进去一看,刚刚还剑拔弩张的三个人,果然已经安静地坐在了办公桌的两边,一派和谐。
  这多亏了李振威,他劝架时,从来不注意方式方法。他是基层刑警,天天跟凶杀重刑犯打交道,脾气不太好,听三人吵得厉害,他直接一吼:“绑匪还没抓到,你们再吵下去,这案子警察不管了!指不定绑匪回味这票轻松来钱快,再来找你们一把。”吓得三人顿时不敢顶撞,央求警方务必保护他们安全,他们自当全力配合。
  夏明不多废话,简单地跟他们说了几句开场白,便进入正题。
  他打开电脑,拿出旁边别墅拍到的嫌疑人画面跟他们核实。画面中,黄衣矮个男两手空空,红衣高个男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夏明指着双肩包问:“绑匪最后把你们家的财物都装进了这个包里带走,对吧?”
  “对。”三人都这么说。
  “我从图像判断,他们来的时候,双肩包也不是空的,装着一些东西。当时他们打开包时,你们有没有看到里面装的……”
  “有!”丈夫为了讨好警察,都学会了抢答,抬头回忆,“有绳子,各种不同的螺丝刀之类的,嗯……几个L形的杠子,我知道那种东西,以前我们家锁坏了,找开锁公司,他们就带着这些工具。”
  “我还记得有个钢爪。”妻子积极地补充。
  林奇问:“是不是爬墙用的那种钢爪?”
  “对,没错。”丈夫点头,他是做工程生意的,对工具见多识广。
  “就这些吗?”夏明有些失望。
  “还有一根自拍杆。”这一次,小三想了起来。
  “自拍杆?”包括夏明在内,所有警察都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色,俩老爷们儿抢劫带自拍杆干什么?现在流行犯罪也发朋友圈?
  “对,就是手机的自拍杆。”小三很肯定地说。
  妻子冷哼一声,反驳小三的证词:“什么自拍杆,有这样的自拍杆吗?是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警方更惊讶了。
  丈夫思索了片刻,摇摇头,综合两个女人的意见,客观地说:“不是自拍杆,也不是望远镜,那杆子比自拍杆长,比望远镜细。”
  警方茫然地对着三人,他们各种比画着,想描述清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总之,是一根塑料做的长管,长度和双肩包差不多,当时三人躺在地上,没法近距离看清这不粗不细硬邦邦的棍子到底是什么。
  警察们都皱起眉,常见的犯罪物品中,没见过类似的家伙。若是和犯罪无关,相信歹徒也不会专门装包里。这时,夏明联想到了一种可能,便让警员去装备库里拿一个叫“电子潜望镜”的东西,结果三人一看到电子潜望镜,顿时异口同声说就是这个。
  这个结果让夏明大吃一惊,他暂时收起满脸惊愕,继续问:“你们当时有没有注意他们裤袋里是否装了手机?”
  仅有的两段监控画面里,看不出裤袋是否装了手机,但看得出他们穿的都是棉质运动裤,如果裤袋里装了手机,那么现场近距离面对面时,应该能看出手机轮廓。只是不知道三人当时有没有注意到歹徒的裤袋。
  三人都陷入了回忆,几秒后,夫妻两人摇了摇头,小三却机灵地睁大眼睛,说:“他们裤袋里没手机,但矮个男人的衣领口袋里装了手机。”
  经她一说,夫妻俩也回想起来了,七嘴八舌地描述着,矮个男人把手机装在了夹克的衣领口袋里,并且用纽扣袋帽盖着,袋帽一侧盖着手机,另一角向后翻折,露出了手机的摄像头。小三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袋帽翘出来盖住了摄像头,矮个男人还把袋帽折回去,重新露出摄像头。
  小三还提到一点,矮个男人右耳朵里塞着一个无线耳麦。虽然他头发遮住了耳朵,但中间他曾拨了一下耳朵,其间她看到了耳麦。
  夏明点点头,一切逐渐验证了他的猜测,又问:“他有没有把拳头捂到嘴巴前说话?”他模仿歹徒做出这个动作。
  这回,三人都很肯定地回答有。可是对方说了什么话,他们都称声音太小,听不见,大概是两个绑匪在商量吧。
  证人离开后,夏明坐在椅子里,手顶住下巴,身体前倾,目光专注地盯着电脑上的歹徒两次经过的视频,一遍遍循环放着。
  林奇翻看了一下刚刚的笔录,扔到一边,不满道:“问来问去,只知道两人的身高、体形、衣着,黑色双肩包,不知道真假的一把手枪,前三次案子调查下来,也是这么点东西。”
  夏明轻微摇头:“矮个男人右耳朵里还戴着无线耳麦。”
  “那又怎么样?”
  “你猜他为什么要戴耳麦?”
  林奇看了看旁边,坐着一圈手下,他心里不住抱怨,凭什么要我这领导猜答案,你直接说不行吗!见夏明迟迟不开口,他转向李振威,仿佛故意考考他一般:“你来说说看!”
  李振威莫名其妙被点名,只好谨慎地猜测:“戴着耳麦嘛……听歌?心理变态的犯罪分子一边听歌,一边享受着犯罪的残忍,倒也听说过,不过,他们看起来不像心理变态啊,而且手段也不残忍啊。”
  夏明摇摇头:“我可以肯定,这两人都是很冷静很专业的歹徒,和心理变态无关。”
  “那就是……嗯……”林奇猛一拍桌子,顿时醒悟,“既然是冷静又专业的犯罪嫌疑人,犯罪中哪有心思听音乐?所以,他耳朵里戴的,绝对不是耳麦!”
  有人好奇地问:“那是什么?”
  “既然不是耳麦,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他盯着周遭手下的热切眼神,慢慢说出答案,“是助听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矮个男有听力障碍。你们看四次犯罪的证人笔录里,从来没提到高个男开口说话,说明高个男人是哑巴。矮个用助听器,他是聋子。这样一切都能解释了,聋子配哑巴,难怪会成为犯罪拍档。残疾人在现实中遭遇周围人的歧视,所以他们才穿上警示色的衣服来犯罪,刻意绑架人质来抢劫,挑衅警方,吸引社会的重视,从犯罪活动里找回尊严。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调查方向,要重点围绕聋哑人群体展开!”
  原来如此!手下刑警纷纷点头认同,确认了聋哑人群体这条线索,案件侦破就推进一大步了。
  林奇也不由得朗声笑起来,简直要腾云驾雾了。他笑眯眯地转头对向夏明,却发现对方已然目瞪口呆。
  “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林奇问他。
  夏明咳嗽一声,活了过来:“嗯……我和你的看法有点儿出入。”
  林奇不太乐意地扬起声:“那就说出你的高见吧。”
  夏明把电脑屏幕朝向了刑警们,里面依然在循环播着两段视频,他指着其中的矮个男:“一个露出摄像头的手机,一个耳麦,走在路上不时身体转来转去,用拳头遮住嘴巴说话,这几条线索合起来,最合理的解释是,有人在幕后指挥他们的整场犯罪。”
  “有人指挥整场犯罪?”一人惊讶道。
  “是的,有人通过他手机上的摄像头,实时盯着犯罪现场的一切,并且通过耳麦给他下指示。很少有人会把手机放在衣领口袋,之所以放那儿,因为这更方便第一视角观察现场。矮个男走在路上,正常人观察周围只是转头,他却转动整个身体,为的是让幕后人通过手机看清现场环境。手机放在衣领口袋里,用纽扣袋帽盖着,说明他们不想让人质知道还有人在幕后指挥。可是他却把一侧的袋帽折到后面,露出摄像头,根据证人描述,其间袋帽翻出来,他还重新折回去,把摄像头露出来。此外,他经常把拳头伸到嘴边说话,我猜,他拳头里握着一个无线话筒,跟幕后指挥者进行沟通。”
  周围刑警纷纷沉默下来,一连串的细节合起来,无疑指向了这个可能。此前几次犯罪调查中,他们从没想过幕后还有人通过视频实时指挥整场犯罪。
  这样的案子可从来没发生过。
  隔了半晌,林奇缓缓点头,虽然不情愿,但相比聋哑人的推测,显然夏明这个分析更合乎逻辑,当然,手下也很配合地当他此前开了个小玩笑。
  他又问:“不就是入室抢劫吗,为什么还要通过手机视频,实时指挥?”
  “也许是另一个同伙怕两人把抢的东西藏起来,所以监督现场的收获。也或许,幕后的那个人才是整场犯罪的主谋,比他们俩更专业。”夏明顿了顿,补充说,“还有一点,他们的犯罪频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