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墓江山(东郊)-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如铁这下一脸愁容,两只手扶着刚刚跪下去的徐二爷说道:“老爷子你这是要折我寿啊!咱有什么事好好说,你别跟我来这一出啊,你起来,起来说话。”
“就是,徐老,您这是干嘛?快,东子,过去扶一把,快让他起来。胡八一你们两个,也都过去帮着拉一下!”
“恩!”
张义满在一旁连连摇头,同时一边招呼人过去把徐二爷扶起来,几个人这会儿,已经全都簇拥到张如铁跟徐二爷面前了。
“让开,你们都给我让开,今天你不答应我这件事情,我死都不起来!”
徐教授突然呼哧一声,挣扎着一股子莫大的力气,任谁也无法将他扶起来。而不知道是张如铁没防备着老爷子这道重力下来,还是刘东没扶稳住他的右胳膊。
总之,徐教授这下是真正跪在了地上。
见形势如此急转直下,张如铁心中那叫一个委屈啊,这都是什么破老头啊,整的真叫一个蛋疼的。
大家都是受过现代西方教育体系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突然受到这么一个人在你面前跪着,而且还是年长自己几十岁的老爷爷。不论是张如铁,还是换做场间的任何一个年轻人,其实心中都应该是翻江倒海吧。
老爷子这么不顾及颜面,一定是有很重要很重要的大事相托,而且,绝大多数都可能不是大事呢!所以,这种事千万别轻易答应。
可是,如果不答应的话,一直让爷子这么纠缠着,肯定也不是办法,这可如何是好呢!
不管他了,先稳住老爷子再说,张如铁心中一横,下定了主意。
“徐教授,你要不先把你要托付的事情说说,你看……你这要是不说的话,我可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要商量的余地,而且,你不把大致情况说出来,我根本没法帮你啊,你说是不是?”
“你要答应我,老夫我立马起来,你要是不答应,老夫说了还有什么意义?”
老狐狸终究是老狐狸,现在已经算是吃定了张如铁了,怎么着,想要知道老夫我说的是什么,你就先得答应我这个问题。若是不答应,好吧,就让这么一大帮子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吧!
如果说张如铁是初经人事的话,那么徐二爷这老江湖,那可真就是一刀滚刀肉,城府已经足够深到令人可怕了。
像他这种人,早就已经把人性拿捏的一清二楚,并且在他看来,自己八十好几的人了,这辈子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所以给他一个小辈下跪这样的事情,本身也不算什么。
而且,他算准了通过这样一个举动,张如铁无疑是被架在火上炙烤一般,他想要从中脱身,确确实实是很难了。
果然,就在张如铁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一旁不远处的张义满突然发话了。
第551章 答应他吧
“你就答应他吧!”
看侄儿被老头‘挟持’着跪在地上,张义满真有些看不过去了,现在他唯一能帮张如铁出的主意,就是让他先答应下来,别在继续这样僵持着了。
“好,我答应你!”
张如铁果断咬了咬牙,心里头沉了一股子气,他心里暗想:先稳住你再说,回头要是让我帮你去做伤天害理,杀人越货的勾当,大不了老子不干就是了。
虽然这种想法未免有些过激,但想想总还是可以的,现在这年头的人,总不能跟过去那些老古董一样,说什么一个唾沫一个钉,那都是屁话。真要做不来的事情,打死咱都不去做。
听到张如铁终于答应了,徐教授跪下去的身体终于陡然一沉,像一个突然泄了气的皮球,瞬间就瘪了下去。刘东胡八一两人见这架势,赶紧将老爷子从地上扶了起来。
北佬孙跟王馆长连连摇头,张义满跟侄儿张如铁两人是瞅着中间人孙教授,特别是张如铁一脸挠腮胡看着孙教授,这架势就好像要把他给生吞活剥了一般。
“咳咳……这,这可不关我的事。”
孙教授眼神躲闪着,连连想要撇清自己与徐教授刚刚那番举动之间的关联。而张如铁这货,直接看也没看他,而是盯着一旁刚刚坐下来的徐二爷。
“不是有事情要我帮你吗?这会儿说吧。”
这回,张如铁倒是难得的干脆。
“好,那我可就说了。”徐教授心中暗喜,这家伙终于是答应自己了。
“其实,老夫之所以老来从教,并当上这么个藏文化研究者,无外乎跟当年老夫归隐有关。”
喔……听到这里,众人无不再次擦亮了眼睛,仔细盯着这老头,看样子,很有意思啊!
“当年,老夫纵横江南八省,驰骋整个两湖绿林的时候,无意间在洞庭湖边捞到一口悬棺,这里头葬的竟然是一个来自藏区的喇嘛。”
“洞庭湖在两湖相交一代,按理说,洞庭悬棺在历史上确是出名,不过这里头埋的大多为当地渔民散户,怎么会有喇嘛呢?”
王馆长看着徐二爷,有些不太相信道。
“老夫也想不通这里头的原由,不过,后来问了当地几个土夫子,他们倒是给出了答案。
这洞庭湖一代,历来为南北九省通衢的大要道,在宋元明清四朝,往来于洞庭湖的贩夫走卒,商船佃户,多数要路过这洞庭湖。而我们从后来陆续找到的洞庭悬棺来看,确定他们(土夫子)说的十分在理。
洞庭湖上的几座孤岛之上,那些悬棺主人,一些是当地人,一些则是外来的,在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得到传播,所以,出了具喇嘛遗体,其实也不算什么。”
“这喇嘛圆寂了不是要进行天葬吗?要不就是直接火化,怎么还整成了悬棺挂在岛上了。”
这回轮到刘东疑惑了,他在**当工程兵的时候,见到那边的喇嘛和尚,圆寂之后,大多数都是要送到天葬台上,由一位持戒喇嘛把这些圆寂的喇嘛遗体进行喂鹰处理。
而火葬的话,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了,这里根本不用一一列举。
“那是一名年轻的喇嘛,圆寂的时候最多不过三四十岁,他圆寂的时候,周围就他一个人,当地人好心,所以匆匆为了收殓了一副棺材,就把他葬在湖中孤岛上了。”
王馆长点了点头,接过徐教授的话说道:“这我知道,洞庭悬棺,有很多都是无人认领的,几百年前的洞庭湖上,往来于湖面的来往客商很多。那些孤岛上的悬棺,其实就是为了方便他们的家人朋友找到他们的遗体,然后把它迎接回去。”
第552章 机缘巧合
“那好,二爷,你还是继续说说哪个喇嘛的事情吧!”
很显然,王馆长对徐二爷提出的要求也很感兴趣。
“恩,那个年轻喇嘛在临死的时候,身边随身有本经卷,上头道出了他的来历,原来他是一个到内地传播佛法的加持僧人。本来是路过洞庭湖,不过他是初次到达内地,犯了热疾,估计就是我们所说的热伤风感冒之类的。总之,这喇嘛就这样迷迷糊糊去世了。
按理说,死了个喇嘛也不算什么,可是,在那喇嘛的经卷日记里头,说明了他的来历跟教派,这才是老夫所震惊的问题。
这喇嘛俗家名字叫做仁则多吉,是一个红教弟子,而他们的祖庭就在现在的纳木错一代。据他经卷里头讲,他们红教祖庭是建在一座雪山边上。寺庙的下边,有他们镇压邪灵的神宫。”
“神宫?”
听到这,胡八一立马反应了过来。他吐了口气,略一沉吟道:“当年在藏区当工兵的时候,我们倒是无意间到过一处叫昆仑神宫的地方,那里头还出现了一座九层妖塔。不知道师父你说的这个神宫,跟我们遇到过的是不易一样。”
“啵!”
胡八一刚把话说完,立马便遭了徐教授一个暴栗敲在头上,而他嘴中则是咬牙切齿说道:“好你个小子,我怎么没听你说起这出事来过?你竟把这么重要的一处没跟我讲起过。”
这会儿大家总算是明白了胡八一这二愣子为什么被他师父敲那一下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
胡八一有些歉意并带着一脸无辜表情回答道:“师父,在您收我跟胖子做弟子的时候,其实这事儿早就已经过去五六年了,我也没什么机会跟你说了。那时候,我都还才刚知青下乡回来没两年,王胖子也还在内蒙跟一帮乡下野丫头整天打野味呢!”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大伙儿这会儿反倒有些为胡八一鸣不平了,你徐二爷是牛掰,可我在**经历这件事情的时候,你都还不是我师父不是。而且,这种事情说起来都是可怕难堪的回忆,谁没事跟你嘀咕这个。
胡八一接着把他在**的各种奇遇跟大家简单说了一些,说他们这帮人总共十几个人,最后从昆仑神宫里头出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另外还有一个左腿打残了的战友,在这之后,就只能听到胡八一一个人在那低声默哀了。
这么一搞,也就再也没人好再问他什么了,弄的徐二爷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索性哼了一声,让他停住别说了。
王胖子架着胡八一到外头去清静清静,这边张义满几个人已经盯着徐二爷了。
徐二爷打量了一下众人,也不用再做什么噤声手势了,现在的大伙儿,已经自觉闭口等着他说话了。
轻咳了两下,徐二爷看着张如铁,从自己怀里哆哆嗦嗦取出了一个线状的蜡黄色破本子,一旁助理接着递过来了一副老花镜,给老爷子戴上之后,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终于用他那低沉浑浊的声音开口了。
“这就是当年从喇嘛手里头得到那本日记,前边部分是经文摘要,后面是这喇嘛写的日记,这上面,就有老夫要求你们帮着找的一样东西。恰好,就跟你们要寻找的那个经文密咒有关。
这个喇嘛记录的日记内容里头,讲解的那些内容几乎跟你们那块学红绸上的内容几乎一致。不过这日记记载里头,说了更多的一些秘密。
吐蕃国王那次能够力挽狂澜,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在这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吐蕃王朝最终被推翻,佛宗开始在藏区这个土地上真正建立起来,而当时帮着吐蕃国王力挽狂澜的那位大祭司,以及几位红顶喇嘛,他们的传世弟子,还是没能挽救那个大势已去的王朝。
于是,他们来到了纳木错畔,到了一个叫做木尔错的地方,然后用他们的鲜血跟生命,守住了那个曾经一夜间令整个吐蕃王朝重新恢复元气的秘密。”
徐二爷说到这里,突然低沉的声音戛然而止,而他那浑浊的目光,终于再次落在了张如铁的身上。
“你是说,这帮吐蕃王朝中兴的忠臣之后最终无法帮着吐蕃国王守住江山,最终他们都在这个木尔错的地方集体殉职了?”
殉职是一个很现代的说法,但用在这里,倒也还蛮合适的,张如铁觉得。
“的确是这样!”徐二爷点了点头,继而说道:“这日记上说,这帮人最终都消失在了这个地方,可能是沉湖了,也可能是爬上雪山上了,总之,他们的足迹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连附近最近的红教众僧,以及世世代代到木尔错附近探险的藏民以及活佛派来的僧兵,再也没有任何人找到他们的足迹。
也就是在民国后期,土司制度彻底在藏区瓦解之后,一些藏区的秘密渐渐为外人所熟知,而我又刚好赶上了那个年代,所以,老夫倒是知道了不少些个秘密。不过,后来老夫不知道怎么就中了邪,研究完这东西没多久,就动了出家的念头,所以,这查找那帮吐蕃王室秘密的事情也就这么匆匆断了。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老夫当了近三十年的僧人,后来又浑浑噩噩还俗做了个书生,没想到还成了研究藏文化的第一人,这些,都是老夫命中所经历的劫数吧!
本来老夫还想着这几年亲自进藏去看看那些个线索遗存的,不过这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本来还指望着我那两个徒弟给我完成这份夙愿,可是,你看看他们?”
说完这,徐二爷再一次对胡八一王胖子二人摇了摇头。
“哎,还是你几位有这个造化,进到藏区,找到那个木尔错,按照老夫这几十年来摸索出的一套东西,好好找找那个地方,看看真能不能找到点东西出来。”
这下子,老爷子总算是把这件事给交代清楚了。
第553章 徐二爷的馈赠
“来,小袁,把我拿盒子给我。”
交代得差不多了,徐二爷枯槁一般的老手伸了出来,朝一旁那助理旁边递了过去。接着,那个叫小袁的助理就把一个古色古香的首饰盒子交到了徐二爷手上。
众人打量着那个首饰盒子,看上组紫色素雅,一看就是房里不少个年头的东西。因为那首饰盒四周,隐隐都出现了几道磨成黑色的印迹。
不过,越是这样,大家便越是好奇了。指不定,张如铁这小子还能捞到个大好处呢!
这里所有人对这个盒子都很是好奇,尤其是有些财迷的刘东,恨不得自己现在就站在张如铁的位置,因为看这样子,徐二爷是准备把那个盒子里头的东西送给张如铁啊。
“肯定是个好宝贝!大胡子,你赶紧接着啊。”
徐二爷把盒子放在张如铁面前已经过去几秒钟了,而张如铁还在犹豫,后面的刘东都忍不住推了他一把了。这么好的事情,还犹豫,有什么可犹豫的。
“接着吧!反正你已经答应老夫了,这个,就当是提前给你的一点报酬吧。”
徐二爷说的诚恳,丝毫没有担心张如铁贪他小便宜的嫌疑。相反,他更担心张如铁这小子不收他这个东西。因为,这东西跟张如铁他们这趟**之行,不能没有这个啊!
“这是什么?”
张如铁心里一横,总算是接过了徐二爷手中的那个首饰盒子。他不是一个喜欢猜的人,相反,能直接问出答案的,他更喜欢直接开口问。
“打开,你打开就知道了。”徐二爷说话的时候,有些期许,有些忐忑,甚至从他有些颤抖的声音来判断,他更是带着一种激动之情在说这句话的。
“好,那我就打开了。”
不再拖泥带水,张如铁很快就打开了那个盒子。嘭嗤一下,张如铁右手托着,左手大拇指轻轻在那铜环一样的首饰盒边缘上轻轻一按,里头那个让大家万分激动的东西终于流了出来。
“戒指?”张如铁疑惑一声,打开的竟然是一只金灿灿黄橙橙的大戒指。
这戒指一看就是个有了许多年头的东西,不过从成色跟质地来看,这是一枚黄金做的老式戒指无疑。可能是由于长期没有戴在手上的缘故,这枚戒指看上去有些黄色里面透着少许的暗淡,缺乏了一种长期戴在手上的生气。不过那成色却是毋庸置疑的。
“千足金!这竟然是一枚千足金老戒指。”
王馆长目光如炬,隔着张如铁跟徐二爷足足有三米来远,但这一句话却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当然,能让他隔着这么远就喊出是千足金的,肯定也是真东西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名下的收藏馆,典当行来说,黄金占比是最大,也是他最熟悉、接触最多的收藏品。虽然黄金这玩意最贵也贵不到哪里去,但这个行当里就是这样,黄金的属性也是最好流通变现的东西。
“果然好眼力,隔着这么远,就知道我这个是千足金。不过,老夫这东西,可不光是千足金这么简单,小子,你先看看戒指上头那个字再说把!”
张如铁听完徐二爷这句话,顿时仔细盯着戒指上最宽的地方那个刻字的地方:四方四正,宽度足足有五六毫米宽,长也大概这么多。雕刻手段是明清流行的琉璃工艺,浑厚朴实,上面赫然刻着的,竟然是一个佛家常用的‘卐’字。
“这,这是佛教的常用符号万字,怎么戒指上会刻有这个?”
张如铁刚问出口,不过旋即又有些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二了,人家徐教授明明当了二三十年和尚,戒指上刻一个‘卐’字也再正常不过。
可是,这明明是上百年的东西了。
关于这一点,张如铁是很清楚的。干摸金校尉都近两年了,这眼力见也是突飞猛进。不说是他,现在就是最笨的刘东,不太关注这些的潘娟,对古玩收藏品这些物件,都已经长出了非一般的眼力。他这个摸金校尉带头人,当然是首当其冲,第一个看出了这玩意的真正来历。
“这东西,少说都有**十年历史了,再网上估计不下两百年了,徐二爷您这是?”
张如铁开门见山,把自己的疑惑跟自己看到的情况通通说了出来。
“这个,你把他戴在你左手食指上,然后闭上眼睛试试,估计你就知道我的用意了。”
徐二爷依旧是一副大师风范道。
“试就试!”张如铁说了一句,然后取出戒指,简单吹了一口气后,就这样轻而易举将那枚戒指塞进了左手食指上。
完了后,张如铁再按照徐二爷之前说的,缓缓闭上眼睛,感受着手指中那一抹冰凉的同时,周围也不再有多余的声音发出来。
张如铁现在只感觉指环上好像突然涌出了一股神奇的能量,那股能量从他的右手发出,然后缓缓往全身其他地方进发,在几乎绕遍了他全身之后,突然在他脑部停了下来。
放佛听到咯噔一下,他的灵魂深处都受到砰地一颤,突然,他好像感觉自己重新长出了一双‘眼睛’。当然,这不是一双真实存在的眼睛,但他似乎可以通过自己的脑部神经,感知到了自己身体内部的大多数构造,以及身体以外的一些食物轮廓。
而且,那定格在他脑海里的那股力量,更多的是催动着他的记忆神经,在跟着那种感觉走上去的同时,他感觉自己迷迷糊糊走入了一个从未到过的梦境里。
他想起了许多过去的事情,感受到了许多他从未感知到的事物。许多从未在他想象中出现过的场面出现在他眼前,一幅又一幅神秘莫测的画卷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他好像走到了一片雪山与湖泊之间,又好像到了一片永远也走不完的地下隧道,他还爬上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高耸木楼,在一层又一层的回楼转阁之中,他渐渐走到了顶楼的一面石壁前。
(4越是有些沉寂的4月,因为,府尹在这个月琐事缠身,外加剧情的突然有些难以掌控,不过,这几天已经慢慢调整回来了,提前给大家透露一下,本书最后一卷即将展开,情节呵呵,也将是一个值得大家期待的吧!)
第554章 藏地密码
这是一座婉转直上的高楼,整体结构浑然黝黑,看上去不知道是过去了多少个年岁了。而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就是,这看似黝黑的木质结构楼顶,竟然会莫名出现一块石壁。
是的,这是一块石壁,严格意义来说,这是一块石碑,不过,这上面没有任何刻字。
最然是在记忆深处,但张如铁心底却十分坚信,这绝对是一块整体切割而下的石块。不是花岗岩就是大理石那种。
而在那块石壁四周,则是一圈护栏,通体同样是黑色。在往上,则是屋顶了。
“怎么会莫名出现一块石碑?我怎么会在这里?这四周的灯光怎么这么昏暗?”
张如铁整个人昏昏沉沉,但脑海深处却是疑惑重重,特别是当他那双‘眼睛’一样的感官接触到那块长六七米,高约两米的石壁的时候,他甚至能感觉得到那股突然散发出来的冰冷。
嗤!
张如铁心底打了一个寒颤,然后整个身体阿嚏一声打了个喷嚏,再接着,他那双大大的眼睛终于睁开了,整个人看上去已经是精神极度困乏。
“感觉怎么样?”
还是这一句,似乎徐二爷这家伙,台词就记住这个。
“你给我这戒指到底有什么名堂?为什么我会看到那些?”
张如铁一边脱下手中的戒指,一边双眼直瞪瞪盯着徐二爷质问道。
“这~这,说起来,从这戒指在老夫手中整整近六十年,老夫还真不能完完全全掌握它啊!”
徐二爷说的极为认真,丝毫没有忽悠的意思,看样子,从拥有这枚戒指开始,这老爷子大半辈子,几乎都是围绕着这枚戒指在奔波,在探索。
如今,他把戒指放在张如铁手上,似乎,也终于是找到了戒指重新托付的人。
“老夫打从那个喇嘛手上得到这个造化,就一直受这戒指影响,这大半生,说起来,若是没有这个,老夫估计也活不到这个岁数。”
原来,徐二爷当年并非真正自己愿意出家,也不是外界传言那样,因为挖坟掘墓的事情做多了,后来良心过意不去,突然一天幡然醒悟,然后才去当了和尚。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老爷子当年从得到那枚戒指之后,心里头对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方面有了一种莫名的研究冲动。加上他本身就是盗墓出身,自己学术经文方面的研究,自然是要优于常人。也不知道是因为常日受到佛家经文的耳濡目染,还是戒指的作用。
终于,在一次盗墓归来,再一次途径洞庭湖那座树有悬棺孤岛的时候,当时响彻南方八省的盗墓头子,一个最是乱世得意的绿林好汉,一下子真就削发而去,从此去了五台山当了一名僧人。
……
徐二爷让张如铁把戒指先收好起来,其实到现在,他还无法给这枚戒指取一个名号。因为根据他这一生的研究来看,以及对应的佛教经典来看。这枚戒指,其实是本不属于出家之人,也就是和尚喇嘛这一类的。
“这个戒指,据我估计,应该是吐蕃王室,要么就是当时那个大祭司的。”
这个叫小袁的助理把徐二爷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同时,他也从自己的文件袋里取出了一样东西。
“这个,是我跟师父这几年的整理出来的藏地地图。上边,有我跟师父两个人根据藏地过去到现在的地理变迁校对的地理名称,还有一些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弘法场所。
当然,为了实际掌握更多一手的藏地信息,我亲自去过三次**,深入到过藏地,特别是藏北这一代。
所以这份地图,张老弟你无论如何都要收下。”
说完,张如铁手里就多了份手工diy的地图。
看着这a4纸一样大的地图,张如铁看了又看,当上下仔细打量了一遍之后,心底无不是佩服他们这帮做学问的严谨。
你看那纸张,明明看着像是普通的白纸,但其实是防水防火的特殊材质。这也无非就罢了,关键是另一点,人家说那手工地图,看上去,跟排版印刷的有什么分别。甚至,连比例尺,对角线,相关符号代表的什么东西,以及线路的规划,季节特征,出行要求应有竟有。
这些仔细一看,全都是人工手写,一个字一个字整齐划一的写上去的。采用的是小楷,看的真切,细看也能看得出是人工手写誊抄的。
“好家伙?这张图,可花了不少工夫吧?”
张如铁大大咧咧问道。
“嗯,是花费了不少,从我跟师父做助理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完善这张地图,虽然看上去只是这么普通一张,其实,我们制作前前后后,已经用下去不下四五万张纸了。
而且,这个还是是最终版。”
我的乖乖,当听到小袁助理一五一十说起这个,张如铁恨不得眼珠子都掉下来,当然,身旁其余人也是十分震惊的。这徐二爷,不,是徐教授跟小袁助理这两个人,就为了解开一枚黄金戒指上的谜团,就为了寻找一戒指中的记忆,硬是活生生在制作地图上花费了不下七八年的经历。
这不就是那些电视上的名嘴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匠人精神吗?
单不说这地图究竟如何精美细致,就是这几乎近数千个****夜夜的重复修改,亲自实地考察,以及对照古今文献的一一比对,就是这么随随便便一条,就足以让那些整天吹嘘华夏无创造,再无匠人精神,全都是山寨伪劣的名嘴们感到无地自容。
说的人不做,做的人不说,这个世道就是这个道理。原本真正做事的,不心浮气躁的那些人都埋头苦干去了,就剩下那些整天满嘴跑火车,嘴里胡咧咧的所谓砖家叫兽糊弄舆论了。
张如铁收起小袁助理递给自己的那张地图,心里那叫一个佩服啊。
“不说我提前答应你,就是冲着你二爷跟助理你们俩这张图,我张如铁这事就一定会答应你了。
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而张如铁这番豪情壮语,自然也是感染了场间的所有人。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多久,他们几人的身影,就应该出现在华夏最西南,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那一片神秘区域了。
而兰心那个爱看盗墓小说的书迷说了,既然都是去**了,那这次旅程,就叫做藏地密码吧。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第555章 快来捞人
其后两天,张如铁等人又跟孙教授徐二爷等人四处在帝都闲逛。说是闲逛,其实也是围绕着从东北弄回来那块血红绸布而展开的。
先是直奔孙教授之前所在的研究单位,托了孙教授那个大弟子胡文清的大忙,总算确认了那块血红绸跟徐二爷说的一模一样。至于通过碳14鉴定年份,因为需要抽取样本,还要拿到另外一个科室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化验研究,这样才能确定具体的年份。
张如铁他们自然是等不及这么久的时间了,于是这事也不着急。在接下来,大家又围着潘家园,琉璃厂这几个地方到处闲逛了下儿。无非就是看看能不能捡捡漏,以及跟胡八一他们比比眼力。
到第三天的时候,大家终于分道扬镳。徐二爷跟孙教授回了他那个密云水库旁的农家院子,胡八一跟王胖子继续远赴米国。上海那边为准备进藏的物资补给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张如铁他们当晚也飞往上海,准备还是继续吉普自驾,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因为想到藏区的凶险与未知,王馆长又从身边安保中抽调了几个特种兵出身的保安,再多准备了好几套进藏装备。这样大家才浩浩荡荡向着**出发。
三辆吉普沿着318国道一路直走,沿途经过了平原、丘陵、盆地、草原以及戈壁高原等景观。一路上遇到风景秀美的地方,几个女孩子以及上了年岁的人,总是要停下来拍照留影什么的。好在这次一起出发的特种兵当中,有一个平时对摄影有过相当专业水准的老梁,这样一路下来,老梁也当了一路免费摄影师。
出发的第六个晚上,一行人已经走出川西草原,眼看着马上就要朝唐古拉山一代走了。这时邻近初秋,高原的温差特别大,天刚刚暗下来,大大小小的冰雹就噼里啪啦往地上砸,搞得大家不得不把车停了下来。
“这什么鬼天气,天一黑就下冰雹,真他娘的蛋疼。”刘东嚷嚷着,心不甘情不愿地下了车。
张如铁在第二辆车上,见到冰雹砸落,他哪里有心思抱怨,他担心冰雹把车砸坏,急忙从副驾驶上钻了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