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代风流-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杏和堂名声大噪,在药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杏和堂感念颜家,又打点了平城的药学中人物,将颜林氏上了《平城医志》。上谱那日,颜林氏将自己关在屋里很久,等出来时,眼圈有些红。

颜舜华猜她是哭了……

颜林氏当晚召集了家中所有的人,说了自己的决定……

颜家准备在平城设药馆,颜家准备举家迁往平城……

而就在同一日,有一人深夜里来到了颜家。(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时值八月末,已过了盛夏。秋老虎也着实厉害,高温一直持续到傍晚才渐渐散去。

颜舜华吃过晚饭洗漱后因为无事可做便早早的歪在了床上,屋里点了油灯,颜舜华拿了一本医书背后垫了了大引枕在看。

今日凤鸣村里的王大善人举家回到了村中,带回来了一个可谓八卦的消息。据王大善人所说,平城郡守家的三公子如今成了满城奚落的对象,城内百姓摄于平城郡守的颜面不敢当面议论,背后里的嘀咕却是尘嚣甚上,只因郡守家的三公子得了怪病。这怪病究竟是什么,王大善人倒也没把握。他只说城内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三公子忽然一夜变了声,声音听着娇柔甜糯,比那平城里的名角苏小全的声音都魅;还有人说三公子看人的时候眼含春水,唇娇若花,比那平城里千金才能一见的清倌人马香兰更具**之态;还有人说三公子其实是雌雄同体,幼年时一直是男儿,如今年纪大了,倒越发出落成美人模样了……

三公子之父,平城郡守,倘若没有记错的话,倒是颜舜华的旧识程知正。程知正出身西南蜀州世家程家,程家乃清贵之流,家中世代书香,在蜀州拥有名望。程家先祖在西南地动时,曾动用家族力量,又大量散财散帛救治灾民,在西南素来受到敬重。又因世代盘踞在西南,隐隐有西南马首之势。

程知正乃西南程家现任族长程严允的嫡次子,自幼饱读诗书,乃洪武十三年的榜眼,也是西南程家首位问鼎官道之人,可以说,程知正的举第背后是西南程家从清贵到权贵的试探。

今日王大善人虽然形容起程三公子的病情有些颠三倒四,倒也侧重于一点。那就是程三公子必然出现了女性化特征,只不知具体。

杨悠兰听说后。倒是愁了一天,私下里又是找颜林氏又是找颜舜华,询问她们两人可有能治程三公子病的方法不?

颜林氏便拿眼看颜舜华,见颜舜华低着头不说话,就也没表态。

治还是不治?

颜舜华有些犹豫不决。

论德,她身为医士,救死扶伤乃医生的天职,让一个医生明明手里有着良药却对病人的苦痛置之不理。那等同于见死不救。应该是要治……

可论私。重生一世,颜舜华不想再与程知正打交道。上一世,程知正治理平城有功,使得平城百姓富庶,民风淳然,她曾召见了程知节,并对他大力扶持,节节提升。在程知正被人弹劾心灰意冷时,她还曾私下命内侍传话与程知正。告诉他,她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又安慰他认真做事的人总会或多或少的出些差错,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会什么差错没有……记得,那传话的内侍回来后向她禀告,说程知正颇为感激涕零,并说效忠之语……

可是,在后来,慕容凌风带兵攻入宫城时。她命人拿了令牌去寻程知正。然而,直到她被灌下毒酒,却也没见到程知正……

后来,她成了杨太真,宇文容镜派人寻到她,她慢慢回复了记忆,开始有心听取慕容重嘉的话语。得知程知正依然活着,而且活得很好,活得高官厚禄,整个西南程家也成功从清贵转为权贵……

颜舜华想到程知正就有些心寒,屋内油灯的火苗跳动愈来愈厉害,却是外头起了风。颜舜华起身关了窗子,在治与不治的纠结中,在窗外的秋风中渐渐入了睡眠……

这一觉。她睡得很熟,这一觉。发生了许多……

近子时时,黑云遮在夜色里引着一头戴帷帽的少年郎君至颜舜华房前。白云冲三下两下开了门,并不敢走近,神态恭敬的冲少年郎君低声道:“整个颜家已用了绮罗香,一时半会她醒不来,少主尽快。”

那少年郎君冲黑云遮与白云冲点点头。

黑云遮两人脚步一点,便隐迅速隐于黑暗中。

少年郎君在门口犹豫了下,方举足轻声入了颜舜华的屋,脚步却仍旧有些迟疑。

至床边,少年郎君张手欲撩开鹅黄色的纱帐,手伸到半空中却停驻,神态也颇有些近乡情怯的踌躇。

终于,那纱帐被撩开了……

少年郎君脱下帷帽,微不可及的轻舒了一口气,三年了,整整三年了……

那个雨夜,她对他下了毒,两人一起毒发身亡,临死的时候,他有好多话未曾说出口,却也再也没有机会说……

不知上天为何会垂青他,竟然让他重生在十二岁。

在摸清状况的那晚,他就下了决心,这一生一定要名正言顺的拥有她!

外头的风呼呼的吹着,有落叶在秋风中飞舞。

屋里头,慕容重嘉蹲在颜舜华的床前,目光眷恋的望着床上的人儿。还那么小,那么让他心疼……

月光静静的流淌进屋内,床上的人(文*冇*人-冇…书-屋-W-Γ-S-H-U)儿眉眼间笼罩着月华。

慕容重嘉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好似少看了一眼就没有了一般。三日后,他就要带领大军走偏路去突厥都内,那里早有内应安排好一切,这一战若成了,后头也更好行事……这一战若败了,怕又要费一番心血……

慕容重嘉想抚摸颜舜华的脸颊,犹豫了下,那手却改抚摸她的发。她的发乌黑柔亮,摸在手里软软的滑滑的,他的心也安静下来,心儿软软的滑滑的……

吾心安处是吾乡!

慕容重嘉唇角浮出一丝笑意,有些情不自禁的拿手轻柔的滑过她的眉、她的唇、她的眼……

掩不住的爱意静静的流淌着,化作喃喃的一声一声:“骄儿……我的骄儿……”

还有六年!还有六年!

六年后,她到了及笄之年,六年后,她会被慕容家接回姑苏,会被各方名师倾尽心血的培养,培养成慕容家期盼的一朵盛世名花,培养成慕容家夺取皇位的有利刀刃!

床上的人儿似乎做了梦,眉头一会儿轻皱,一会儿舒展。

慕容重嘉想伸手去抚平,却又贪婪的想看她的一颦一笑。恍恍惚惚中,外头响起了几声鸟鸣声。

那是黑云遮催促的信号!

怕是绮罗烟的效力快过去了……

慕容重嘉犹豫了下,总究合住了纱帐,出了屋子。

外头,黑云遮从月色里走了出来,轻声道:“少主,都安排好了。这绮罗烟的香味是极淡的桂花香,颜家院子里种了不少丹桂,不会起疑……”

慕容重嘉点点头。

屋里,纱帐内躺着的人忽然梦呓般喊道:“重嘉!”

************

最终,颜舜华还是决定去平城郡守家看看那程三公子究竟是何病。

到底,程三公子是无辜的!到底,她是知道了。倘若王大善人没有告诉她,程三公子的事倒也罢了。毕竟,她不可能医治天下所有的人,可是知道了却不能当做不知道。

还有一重,内心里,颜舜华是有些不相信的,不相信程知正会背叛她。她以摄政太后的身份掌管朝政时,朝廷的大臣最初质疑者多,反对者多。民间声讨者也多。

那位素有清名的程知正却选择了她,辅助了她。程家在士林中的地位也帮了她,她后面的执政才渐渐顺利。

等群臣与百姓开始拥戴她时,程知正却又将自己淹没在大流中,不邀功不后退。

于某种程度上,她是程知正的伯乐,而程知正是她的盟友。她心里,不是不感念。

直到最后,宇文容镜的人告诉她,程知正活着,程知正活的很好……

在知道的那一刻,她心里的感受是有些复杂的,有些舒口气,还好,还有人活着,还有人活得还好……

还有些猜测,他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活得很好……我的斐儿和这有没有关系……

这些不提,且说当颜舜华将这个想法告诉颜林氏后,颜林氏却是长舒了一口气。

颜舜华看了一眼颜林氏,心里猜测怕是颜林氏想借此事扬名以有所动作……

【“文】颜舜华没问。

【“人】颜林氏却是自己说了一句话。

【“书】这话是:“他还活着!”

【“屋】说完这句话,颜林氏有些萧瑟的离开了。

他还活着!谁还活着?颜舜华将这句话在心里默念了两遍,就明白了……

祖母颜林氏口中的他应该是这一世的祖父吧?祖父还活着?祖父又在哪里?祖母想借助医术扬名是想让祖父知道吗?以前祖母常说,她这一生恨,她这一生悔!而这恨与悔皆都因了祖父!曾听祖母讲,祖父是负了祖母!

祖母怕是还没有忘却祖父。

要去平城尝试为程三公子瞧病的事很快在颜家传了开来,不过半天功夫大家都知道了。要说最高兴的却是杨悠兰。

以往,杨悠兰倒是和颜舜华提起过程三公子。看的出来,杨悠兰对程三公子还是颇为关心的,毕竟活在传言里的人物有了什么事,听过传言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关注吧?

更何况,杨悠兰曾说,程三公子很是美貌!

想到此,颜舜华忽然意识到,别是王大善人所说的程三公子乃雌雄同体是真的才好!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因有心为程三公子诊治,颜家去平城时准备的比较匆忙。颜氏药房托给了家里请来的两名医士,房子则托了里正家帮忙照看。

原本颜舜华与颜林氏的打算是,两人由颜世卿一路护送到平城,家中其他人还暂时留在家里,等她们二人为那平城家的三公子看完病后归来再图以后的事,毕竟要离开凤鸣村去平城,很多东西还是要好好收拾一番的。

虽然这些东西在平城使了银子后也是可以买到的,不过用了几年的东西多少都是有感情的。

当然颜舜华与颜林氏的提议被芸香几人狠狠的拒绝了,颜世卿架不住娇妻,也劝道:“无论在哪里,还是一处的好。”

到底,还是一起出发了。

从收拾东西,到雇车,赶到平城时天色已经开始黑了。因了这些年,颜家的丸药在平城的一些医馆内也有售卖,倒也结了些交情。颜世卿早先就托人带了信了,在平城赁了一处宅院,又请了人提前打扫过了。

赶了路,颜舜华觉得又困又饿。其他人也不好受,一群人到了租赁的房子处不觉都长舒了一口气。

颜舜华一抬头见颜林氏在发呆,夜风有些凉了,想劝她回屋,犹豫了一下,并没出声,只是静静的站在颜林氏身旁。

颜林氏发了一会儿呆,回头见颜舜华在旁边,笑了笑,有些感触的说了句话:“从二十多年前我带着两个孩子隐在凤鸣村后,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观音镇街上,这猛然一回到府城,看着城中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铺子与处处的华房,一时倒真有些不习惯。”

颜舜华接了句:“祖母以前住在平城?”

颜林氏摇了摇头,神情有些出神的样子,很快又说说笑笑的拉着颜舜华与杨悠兰他们一起将东西卸到屋子里。

颜如玉与芸香两人则跑到了灶房里,去拾掇晚饭。

这是个两进的院子,因入了夜。颜世卿在院子里的树上挂了灯笼,各屋内并房檐下点了灯,院子里一时灯火通明。

听父亲颜世卿说房子的主人原先是京里的,因偶然到平城拜访游玩,喜欢上平城的风土人情,便在这里置下了产业,住了两年。如今不知何故,却是又回了京城。这屋子也就空了下来。

因空的时间不多,之前又请人仔细的打扫过,因了屋子里倒是很干净,家具什物也齐备。

忽然到了新地方,杨悠兰偷偷拉了颜舜华,提出晚上要和颜舜华说说话睡一块。颜林氏也说好,两个孩子作伴也就不怕了。

饶是如此,当天晚上,颜舜华与杨悠兰还是在屋角处挂了一盏灯才睡的踏实。

杨悠兰早就困得不行,早早的简单洗过一钻进被子里,与颜舜华说了两遍支支吾吾道:“华姐,你睡里头还是睡外头?”

颜舜华回头看杨悠兰,显见的是杨悠兰有些害怕想睡在里头。她便笑了,道:“睡在外面好,我睡外面。夜里起来也方便。”

杨悠兰果然如释重负的出了一口气。

两人又闲扯了一会话。

“华姐,你真的能治好郡守家的三公子吗?我娘说你很厉害,以前娘的病很多医士看了不仅不给治,还破口大骂,说是会传染是害他们……倒是你治好了……”

“还不知道那三公子到底得的什么病,治好治不好总是得看看是什么病才好下结论。对了,三公子叫什么?”

“不清楚,虽然都在平城,可人家是郡守家的公子,哪里是我能见到的……不过有一回,倒是听见隔壁家的狗剩说好像是叫什么照的……我忘了,反正是个挺姑娘的名,那时我和狗剩还说难怪都说长得像姑娘,连名都这么姑娘?”

“真有人叫狗剩啊?”

“可多了,还有狗蛋、茅厕的呢……狗剩是小名,他娘一连生了几个闺女,到他生时,一家人看的跟眼睛珠子似得,起了狗剩的小名也是好养活。大名叫做林清辉。”

“倒和祖母一个姓。”

“……狗剩是我们的老街坊,我离开的时候听说在议亲,我们小时候一处长大,森哥很喜欢他,娘还说森哥简直就是狗剩的跟屁虫一样……森哥谁的都不听,就听狗剩的,不过狗剩听我的……”

“那倒听难得的……”

“……估计都有孩子了吧?”杨悠兰的声音小了下去。黑夜里,她眨了眨眼。狗剩待她挺好的,小时候一起在地上找到洞就往里头灌水好让蚂蚁冲出来,也一起拿着网兜去捉过蝉,偷过城郊的玉米烧着吃……那时年纪小,家里也没人管,她一直跟个小子一样与狗剩一起玩耍。

狗剩应该娶了媳妇了吧,他这个人一向很温和,想来待媳妇也会很好的……小时候,一起办家家玩时,自己还扮过阿娘,狗剩扮演过阿爹呢……一晃,狗剩怕都有自己的孩子了……

明明该替狗剩高兴的,可不知怎的,杨悠兰心里有点酸酸的。长大了后,她与狗剩见面的次数便少了,都是小伙子大姑娘了再在一起跟小时候一样玩也不是个事。后来娘被休,父亲领了那女人进了门,缺吃少喝的日子里,狗剩倒是偷偷的爬上墙,塞给她几个白白的饼子……

狗剩还说:“你好好的,别成天只让森哥吃,不然黄瘦干巴的,将来看谁会把你娶进门?”

颜舜华与杨悠兰说了一会儿话,因为困,两人安静一会儿,很快就入睡了。

第二日,两人是在桂huā香里醒来的。

已是秋季,清晨里外头的huā草上起了露水,在叶子上滚来滚去。

颜林氏急冲冲的走来,一脸的喜意,见了颜舜华,忙上前拉住了她的手,口里道:“有了……有了……”

什么有了?医治程三公子的方法有了?

颜林氏道:“还能是什么有了,自然是你母亲有了!”

杨悠兰傻傻的问道:“舅妈有什么了?”

颜林氏喜道:“孩子啊!我的孙子啊!”

颜舜华听了,顿时也高兴起来。

芸香嫁给颜世卿也有几年了,这几年里除了自己可真没有所出了。平常里,颜林氏虽然也没说什么,可每每目光一看到芸香的平坦的小腹时,那眼光里立马就会注满不满……

颜舜华是真的很高兴,这是要有弟弟或妹妹了啊!

连杨悠兰也喜笑颜开。

这可是个喜事。

院子里鸟也叫了几声。这是先头住的人买了鸟养在笼子里,后来那人走了放了鸟。只是这鸟怕是在这里呆久了,兴许有点念旧,倒也不飞远,常常还是回这院子里。

颜林氏听到鸟叫,环绕了一眼院子:“这屋子不赖,赶明让你父亲去打听打听,看看房东想卖多少银钱,合适的话,给买了下来。”

那鸟又叫了几声,颜舜华分不清是什么鸟。

杨悠兰笑道:“管它是什么鸟,权当喜鹊在报喜呢……”

颜林氏接了话道:“对对,喜事,喜事!中午多做几个菜,回头一人再添一身衣服……嗯还得给我胖孙子准备好小被子小衣服……”

颜舜华便摇了摇颜林氏的胳膊,小声的嘟哝:“祖母真偏心,这小弟di还没出生呢,祖母就准备这准备那的……”

颜林氏忙搂了她,又楼了杨悠兰一口一个:“都疼,都疼。”

杨悠兰噗嗤笑了出来:“舅妈才刚怀上,外祖母就说是胖小子,要是个胖闺女,祖母难不成就不喜欢了?”

颜林氏点了点她的头:“别瞎说,小心冲撞了送子观音娘娘,把我的胖小子变了个小妮子……”

颜舜华与杨悠兰便跟着笑。

颜舜华不放心,又为芸香把了把脉,确定脉象很好才放下心来。她又开了些安胎养荣的方子,写了吃物上的注意事项与平日里的起居注意事项,方算作罢。

芸香倒是很配合,都认认真真的记了起来。

吃过了饭,颜世卿打外头领来一个婆子。

这婆子穿着一件褐色的细棉布衣衫,外罩一件石青色的棉褙子,头发盘的十分整齐,只戴着一个簪子。进了门,那婆子眼睛并不四处瞧。

婆子冲屋内众人行了个礼,颜家的人也各自回了礼。颜世卿看了芸香一眼,芸香会意,带着颜如玉杨悠兰等人去了后院。

屋里只留了颜林氏、颜舜华与颜世卿。

那婆子便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颜舜华,颜舜华抬头冲她笑笑。

那婆子笑道:“好俊的小丫头,这笑着就跟huā开了似得。”

颜林氏指了指座位请那婆子坐下,上了茶水。

颜舜华就挨着颜林氏依偎着坐下。

那婆子倒是又看了颜舜华几眼,忍不住又赞了几句。

颜林氏清咳了一声,笑着道:“小孩子不经夸,夸多了怕是要丑长。”

那婆子忙道:“哪能哪能?”

颜林氏冲那婆子解释道,说华姐是自己的小孙女,因为对医药有几分天分又努力,便一直带在身边,待会去程府上也是要带着的。

那婆子看向颜舜华的目光便带了些惋惜。

颜舜华倒是明白,这个时代医士的地位是比较低的,与巫倒是混为一谈。一般人家的闺女,都不会学医学商的。

那婆子与颜林氏又寒暄了几句,便说了正话。

颜舜华也仔细的听了。

“说来,三少爷倒也是个可怜见的,命运总是多舛一些……原本身世就有些……”那婆子说到这里打住了舌头,方又继续说“原本说了一门好亲,还是京城里的,谁想得了这样的怪病,哎……那亲也退了……”(未完待续l3l4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先头颜如玉因了有病被杨四平休回家的事在先,原本想告那杨四平一场,不想却是死了。这事每每颜林氏想起来就觉得心中各异的厉害,可到底死者为大,又不能说什么……

如今又听这婆子说,那三少爷的未婚妻一听说三少爷得了怪病立马这亲事就黄了,不顾声名就退了亲了。颜林氏便有些瞧不上京城里的那家,言语里忍不住也带了出来:“怕也不是什么正经大族里的姑娘?”

颜舜华不动声色的拉了拉颜林氏的衣角。今日这婆子是第一次见面,谁知道品性如何,为人如何,若是个长舌的,出门添油加醋一番,怕是要传到那家人耳朵里,颜家倒是得罪了人了。民可不能与官斗。

老话也常说,祸从口出。会为人处世的人,一般都人后说人好,人前倒是可以适当的指出几句不是,这是直率君子之道。

那婆子倒是打开了话匣子,不知怎地,话特别多:“谁说不是呢。我做牙婆这么久了,倒也常带着下人去大户人家被挑选,那大户人家哪家不是要声名的,哪里有姑娘家先退的道理。再则,那也太心急了些,三少爷不过才病倒几个月,哪里就真不行了。犯得着这么火烧火燎的就赶着退亲吗?”

颜舜华瞧着外头;倒似太阳上来了;眼看着颜林氏与那婆子谈兴正浓;一时也不好仓促打断。

好在颜林氏是了解颜舜华的;回过头来拍了拍颜舜华的手。

颜舜华只听的颜林氏向那婆子道:“这会子太阳升高了,可算豁亮了,咱们边走边聊。”

那婆子眼睛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颜舜华,喝了一口茶水,抿嘴笑道:“想来颜大夫不曾打听过这程家的情况,程三公子因得了怪病,脾气也一时大的厉害,听说夜夜睡不安稳,到了第二日都要日上三騀才起来。程三公子这会儿怕是还睡着,现在去了,倒也是闲着……”

颜林氏点点头,又接着和那婆子说起话来。

颜舜华则垂着头,依偎在颜林氏身旁,听着颜林氏与那婆子之间有一句没一句的对话。那婆子依旧在说那退亲的女方。

“说是原本还是那女方瞧着三公子俊俏,也不顾廉耻,主动上赶着找人来说合的……这翻脸可比翻书还要快……说是那退亲的女方家里还在京里做着官,祖父还有一手好医术,我就奇了,既有一手好医术,又何不为三公子施救,若好了,可不就是美事一桩……”

这婆子说的话,颜舜华倒是有几分明白。前世里,她曾听说过程知的官路并不是顺当的,起因好像是他提议改革了赋税好像,因为只是听说,又是颜舜华穿越以前的事,她倒也不是非常明确。总之,程知正的这个提议据说当时深得帝心,可是却无形之中也树立了不少敌手。毕竟赋税改革不是小事,稍有不慎就会动荡到官员们自有的一亩三分地。程知正早年的一次被弹劾,想来就是这两年了……

女家之所以上赶着退亲,只怕也不简单的怕这疾病好不了。

颜舜华这边正想着心事的时候,不想耳边忽然传来碎瓷声,倒吓了一跳。

却是颜林氏打翻了瓷器。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颜林氏神情里有着掩盖不住的激动,还有些恍惚。

颜舜华见颜林氏上下嘴唇哆嗦的问那婆子:“敢问那女方家姓什么?”

那婆子瞧着颜林氏的形状也很是意外,但还是回答了问题:“听说是姓林……”说完,那婆子眼神骨碌一转,有些蹊跷的瞧了颜林氏几眼“倒是跟你一个姓氏,说是祖上也是行医的……”

那婆子说完,便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颜林氏,目光顺便又扫了一眼颜舜华。

颜舜华不喜欢这样的眼神,这是一种想一探究竟的眼神。嗯,就是想挖人**的。

想来,那婆子其实还有句话没有对颜林氏问出口,这话怕就是:“不知你和那京城林家可是有些渊源?”

这话不仅那婆子想问,颜舜华也想问。

不过,不消颜林氏回答,颜舜华心里是有了模糊的谱了……只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

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京城的林家肯定和颜家有瓜葛,不然祖母颜林氏也不会这么大的反应。

颜林氏还在懵憕当中,对于那婆子的问话并不答腔。

颜舜华见了,便暗中碰了碰颜林氏。

颜林氏回过神来,对着那婆子笑的有些不好意思:“说来,你也别见怪,实在是我有些没见过世面。你也知道,我以前都住在山里,猛一听到原来做官的还有会医术的,实在太奇怪了点……不是说医者不上什么士大夫吗?”

那婆子听了,不经意间便流露出身为平城中人的优越,不觉间她的腰杆也挺直了。那婆子对着自以为的乡巴佬的颜林氏普及了一下知识,嗯,说话也变得矜持起来:“这个说来我倒也不大懂,不过我孙子也是进过学的,先生平常还夸他来着,从他那里我倒是听到过,说是咱们圣上那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啊,并不像以往那么注重出身……当然总还是得有真本事的,听说那京城的林老爷原先就是个江湖郎中,读的书也多,反正中了举,又给太后看好了病,这封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颜林氏倒没有再露出恍惚的神情,好似不喜欢这个话题一样,转移到了颜舜华想听的话题里。

“那程三公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长了两个丰满的nai子……”那婆子说话,忽然意识到颜舜华还在,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颜林氏道:“不妨事,学医的,哪有那么多忌讳?我听不大明白,可否说详细些……”

婆子道:“说是起初有些气不顺,后来倒是长了那样东西,偏郡守急坏了,郡守夫人乱出主意,也不知道避讳下。倒是请了城里的医士来轮番看,病没看好不说。反倒弄的满城飞,现在外头说什么的都有……胡乱猜测的厉害,话又传到了三公子耳朵里,三公子是个心气高的,怎么受得了,听说都寻过短见……”

颜林氏回头看了颜舜华一眼,见颜舜华舀手摸了下头发,心下大安。这是先前讲好的暗语,意思就是应该有谱。

外头日头有些耀眼的时候,颜舜华与颜林氏跟着那婆子坐上了轿子到了程府。

程府的宅子是三进的,也是朱门琦窗,假山hua园。院子里hua园边一溜种着茉li,已经开了白白的小hua了,经风一送,入鼻子是满鼻的清香。

接待的下人是个中年男人,看打扮与说话倒像个体面的下人,指不定是个管事。接待的人和那婆子好似很熟悉,说了几句话,问了几个问题,那婆子便另有媳妇子引着出了府。

因了先前接待的人同那婆子的对话有多半是围绕着颜舜华与颜林氏的,因此那接待的中年人倒是也不多问颜林氏与颜舜华。

那中年人向着她俩行了礼,颜舜华随着颜林氏也还了礼。之后,颜舜华方听那中年人说:“两位随我先到前厅见夫人。”

颜林氏点点头,一手牵着颜舜华,一手提着药箱跟着那中年人向前走去。

到了前厅,有丫鬟为他们打了帘子。

有一打扮的甚为华贵的妇人坐在椅子上,长相颇为秀美,说话的声音也柔柔的。

颜舜华听见做丫鬟打扮的下人称呼那妇人为“夫人”。她心下知道这该是程知正的妻子,只是没有想到程知正的妻子是如此年轻。不知是不是保养好的缘故,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这个时候的程知正怕是早已年过而立了吧?

程夫人微笑着问了颜林氏几个问题,很是平易近人。

颜林氏低眉顺眼的都回答了。

待程夫人问道:“可有几层把握?”颜林氏答:“总得仔细看过病症,才好断言。”

程夫人不置可否的笑笑,又叮嘱了颜林氏与颜舜华几句,便挥挥手让人领着她们去程三公子处。

颜舜华心里存了疑惑。这位程夫人说话虽然和气,可并没有该有的着急,像是并不怎样将程三公子的病放在心上似得。不仅如此,叮嘱的话里也没有叮嘱他们万不可出去乱传……

只不知那程三公子是个庶出还是这程夫人是个续弦?

程三公子住在第三进的院子里,院子中间起了围墙,另起了小门。颜舜华看着那像是新起没多久的院墙。再看隔开的另一端院落显得大些。

她心中寻思只怕是程三公子因得了这样的病,才新起的这围墙吧?是怕受到奚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