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大玩家(邱天)-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整个风花出版社挂到青瓷科技的名下后,也没有书可以运作,只能一门心思为小说版《我的抗日》做准备。
他们以前上门找书店,基本都和孙子一样,要说尽好话,才能把书摆到不起眼的角落去。他们以为这次也是这样呢。
没想到,各处书店的采购都很热情。
总编专门出马,找在南江规模仅次于新华书店的“博众书店”商谈。以前他都要等很久才能见到采购经理,而这次却奇了,采购经理主动推延了自己的安排,接待总编。
青瓷科技这么厉害?总编心想。
“你们风花出版社现在找到了个好东家啊!”采购经理哈哈笑道:“什么时候出青瓷科技的创业经历?这书肯定卖的好。”
“……”总编恍然大悟,难怪采购经理这么热情呢,原来打着这个心思。不过并不奇怪,就连总编自己之前也这么想过。他叹了口气,说:“不是致富经历。青瓷科技正在做一款游戏,你听说过吧?”
“不仅听说过,我还看我儿子玩过,虽然是个试玩版,但非常精彩。怎么,青瓷科技这次是不是把游戏交给我们书店来卖?”采购经理问。
青瓷科技之前出的《狂潮》,销量简直把人惊呆了,五一黄金周就破了千万,现在还得了?可惜书店没办法从这么庞大的销量中分一杯羹。
总编看着采购经理的摸样,有些底气,复述王不负的话说:“青瓷科技的新游戏,打算出个‘典藏版’,售价一百元。但是要放到书店卖的话,必须先卖他们出的游戏小说。”
“游戏小说?没问题。多少字?定价多少?”采购经理很干脆地说。
总编这几天老觉得自己耳朵不好使。以前采购经理可从不会这么好说话的!
但想起王不负给定的价格,总编就无语了,说:“一本书十五块钱……”
“十五块钱,嗯,青瓷科技确实不用靠卖书赚钱,不亏本就行,这个价格可以理解。”采购经理点点头:“行,我可以给你批一千本。先拿一千本来卖卖看。”
总编惊了个呆,两句话的功夫,就定了一千本?这么简单?
说不定……总编心想,说不定做这游戏小说,不仅不会亏本,反而真能赚钱?
“对了,我另外和总公司的采购部说一声。要是总公司打算买,那销量就有保证了。”采购经理说。
……
距离找孟老师谈好已经过去九天。
王不负正在办公室里忙,云润的安全部打电话来,说楼下有人找。根据云润保安的描述,那人浑身腱子肉,凶神恶煞,非常危险。自称是中学的体育老师,但是抱着一叠稿子,说是帮青瓷科技的新游戏写小说。
肯定就是孟老师了。王不负连忙让保安放人。
孟老师上来后,埋怨道:“我都说了,我的本职工作是体育老师。写作只是副业,他们偏偏不信。”
“你把小说提前一天写完了?”王不负惊奇万分。
“对,这几天我下笔如有神。不用构思,只要把剧本在我脑袋里的印象描写出来就行。你看看?”孟老师递上一叠文稿。
王不负拿过来看。
和在孟老师家看到的作品一样,描写简练到位,生动形象。因为有了轲编剧的辛苦构思,故事线和内涵都有了,导致整篇小说读起来赏心悦目,扣人心弦。
“很好!”王不负很是满意,“我这就拿给出版社,开始校对,申请出版手续。争取在这个月底前让作品面试,你再耐心等一段时间,拿到了版税我会第一时间交给你的。”
第九十二章游戏小说版大火
“钱不钱都无所谓。”孟老师觉得也就几万块钱,不太在意,反而更关心第二章给谁来写,商量道:“王老板,你看我写得也顺手,要不然为了保持文风统一,第二章也交给我做吧?”
“行。《我的抗日》是三部曲,都给你来写。”王不负也偏向孟老师这样描写功力深厚、却不往里面加私货的作家,当然十分满意,不打算没事找事,随便换人。
孟老师达到了目的,心满意足:“那就好。王老板你先忙。我走了。嚯,瞧瞧这大楼的派头……”
等他一走,夏瓷就小跑到王不负面前,惊叹道:“哥,你削弱了不可明说之恶附在那人身上的力量唉!好厉害!”
“哈哈。”王不负笑了。
……
小说版《我的抗日》很顺利地出版了。
“博众书店”的南江采购经理报上去后,其总公司老总为了能销售《我的抗日》游戏典藏版,一下子订购了三万本小说。加上风花出版社最近跑出来的其它渠道,七月二十日时,已经有五万本小说版《我的抗日》分散到全国各地书店,等待上架。
最拼的就是“博众书店”,老总直接下了死命令,要各地分店就要在七月二十日时候,将小说版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当做知名作者写成的畅销书来发行。
于是,没有任何事前宣传和炒作,这本小说就这么安安静静地上架了。
不用宣传和炒作,只要是年轻人,都听过《我的抗日》这个名字。他们一开始或者到书店去吹冷气,或者专门去挑书看。结果看到《我的抗日》,都有些新奇。然后翻看。
这一看,可就停不下来了!
孟老师最擅长描写,这次,他不仅有轲编剧的剧本支撑剧情,还有游戏原画作为参考。读者只要翻开小说,光是阅读就能在脑中自动展现出图象。随着剧情的推进,那画面越发的波澜壮阔,如同史诗。
描写得这么精致,却不拖沓。剧情的推进速度极快,人物在大时代下命运的骤变、情绪得转化都恰到好处,自然圆滑。
这本小说叫《我的抗日》,副标题居然是“第一章”,和青瓷科技的那个分成三章发售的游戏有什么关系么?
读者们好奇起来,再仔细看封面,只见上面署名的有两个人,一个姓孟,一个姓轲。
在书的背面,则有“根据一路军幸存战士、长春老兵之家数十位抗日老兵的口述,整理而成”这段话。
有“老兵之家”四个字,那肯定是青瓷科技的手笔了。读者明白这本小说和青瓷科技的游戏一脉相承,就放下了心。不再细看,拿着就去交钱,就当给老兵之家捐款了。
孟老师笑眯眯地在书店里面乱晃,没事就走到收银台那里。要是有人拿《我的抗日》结账,他就开心得不行。
努力了几十年,终于让文字印刷成书,让他终于看到坚持了几十年的梦想开花结果。虽然这本书是孟老师和轲编剧合著的,但他有自知之明,现在这样已经很满足了。
……
第一波购买小说的,大多是最熟悉青瓷科技事迹的年轻人。当他们看完整本书的时候,简直心悦诚服。
青瓷科技就为了做一款游戏,居然编写出这么无可挑剔的剧情出来!只是剧情就已是如此,那么游戏的整体质量,还会差到哪里去么?
知道了剧情,并不妨碍他们想要玩游戏版的热情。反而更加渴望国庆节的到来了。
因为书中是看不到击杀特效的!
这一天网上热闹了。买了书的年轻人,很多都曾经在网上为《我的抗日》游戏的剧情争论过。有人知道自己错得离谱,汗颜得要命,潜水去了。
但也有人大为兴奋,咱和青瓷科技英雄所见略同啊!就是说,试玩的故事发生在1925年,那第一章应该发生在1930年左右。怎么可能屠日灭美?之前咱在网上这样说的时候,被喷惨了,现在赶紧打脸!
打脸贴是最欢乐的,好多中立党这下都冒出来了,呵呵哈哈地看笑话。
自然,更多的人也就知道了有小说版《我的抗日》上市这件事情。
《我的抗日》现在是中国玩家最瞩目的游戏。听说青瓷科技居然将游戏剧情改成了小说,这还了得。玩不了游戏,还看不了字么?先买来解解馋啊!不然等到九月三十号,还不愁死人了。
于是,等到第二天早上,各地书店里,小说版《我的抗日》的库存直接被销售一空!
博众书店赶紧给风花出版社打电话,加订十五万本!
上架第二天就卖掉博众书店三万存货。谁见过这种景象?
整个出版行业都惊呆了。突然一夜之间,就看到一本由名不见经传的出版社发行、非知名作者写成的书突然就冲到了销量榜上。然后还不停地在增加着数据!
哪里冒出来的书?名字还挺熟悉的。老读者们稍稍一打听,原来是青瓷科技一款即将面试的游戏剧情小说。
这说得通了。年轻的玩家想看看游戏讲的什么,买回去看。
卖十万还算正常。
不过也有部分资深读者好奇起来,也去书店买回一本看看。
只翻开第一页,画面感就扑面而来。这些老持沉重的读者就心中一惊,这文笔已经堪比马良了!绝对是大师级别!
光看第一段字,资深读者们就收起了小觑之心。青瓷科技果然不简单!连找的执笔者都有如此功力!
越看下去,资深读者们就越发凝重。这些人小时候先看的四大名著,紧接着才是什么《钢铁怎么练成的》这样的外国名著,潜意识里比较亲近轲编剧的剧情结构。加上孟老师老道的文笔……
好多中年人、老年人十几年都按时睡觉的,今天却熬了个通宵,把小说一口气看完了。
大师之作!
描写、剧情,这还是其次。关键是,小说里始终在暗示一种东西,似是述说,似是提问。这是以往在看抗日作品时不曾有过的。
以往在看抗日作品的时候,人们的思维都很固定。一定要赶走侵略者,付出再大牺牲,也在所不惜。
而读这本小说,却让读者从内心产生了动摇。也让人真正感受到,在侵略者铁蹄践踏下,国土沦陷后,每一个国民进退失措的真实心境。
这本小说的立意真的是前所未见。任何看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会认同书中主角,认同渐渐产生的困惑和迷茫。主角想忏悔,却不是自己做恶;想复仇,更多同胞会因此而死;想逃跑,但不忍置身事外。
再想到这是青瓷科技在采访老兵之后,根据老兵们的亲身经历,再艺术加工后写成的作品,大家顿时全都明白了。他们难怪能写出这么真实的情感出来。
合上书后,每个读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希望自己永不经历那种情景,希望国家再不会被侵略。
资深读者对市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顿时,报纸上很多荐书专栏上,都刊登了对小说版《我的抗日》的评论。购书者顿时从期待游戏的玩家,转变为真正的书迷。销量顿时暴增!
……
小说版《我的抗日》第一周,销量及其惊人。具体数值未能统计,但是风花出版社已经向各地书商、书店发了二十五万本。就在周末到来之前,书款也陆陆续续地打了回来。
整个风花出版社上下都惊呆了!总编每天都接到各地书商加订的消息,已经麻木了。
本来以为瞎胡闹的题材,又只卖十五块钱,会亏得一塌糊涂。没想到这本书已经成了风花出版社成立以来,最赚钱的一本书!
每本书盈利三元,那么,这本书第一周的利润,就达到了七十五万之多!这还只是第一周!
风花出版社一帮人对这利润大惊小怪,王不负却一点也不在乎。关于《我的抗日》小说版的盈利怎么分配,他已经定好了。留百分之七十,给风花出版社作为后续运营费用。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22。5万,这其中,轲编剧和孟老师各自拿到六万七千五,作为编剧和撰稿的报酬。剩下的钱,作为后续老兵之家的建设费用。
轲编剧拿到了钱,兴高采烈,这只是第一周的钱!照这样下去,还不发死?这么多钱,无论他前面算得有多大,也没想到这么多啊!
给青瓷科技做编剧真是太开心了,又赚到了钱,又满足了兴趣。
……
而王不负则牵着夏瓷,带着六万七千五再次找上孟老师的家里去。
“这么多?”孟老师惊喜交集。谁不喜欢钱呢。何况还是自己凭本事得来的钱!
“这是第一周的分成。接下来的就由风花出版社的人直接打到你们的账户上。”王不负又不是闲的才跑过来。主要是带着夏瓷来看这两人的开心情绪,以后肯定不会再亲自上门送钱。
孟老师和他夫人都是又惊又喜。他夫人甚至看着一堆钱,呜呜地哭出声来。
孟老师赶紧劝:“我以前老和你犟,是我不对。以后生活好了,给闺女买套房子,我们自己再换套一楼的大房子,你就不用老是忍着膝盖疼怕楼梯了……”
他夫人一哭就停不下来:“我不应该老和你吵架,我刚结婚的时候是支持你的,要是能一直支持你就好了……”
“走吧。”王不负牵着夏瓷,轻轻说。
“嗯。”夏瓷嘴角弯弯的,露着柔柔的笑容。
“这里的邪恶是不是被打败了?”王不负在下楼的时候问。
夏瓷非常开心地说:“是啊。而且这里也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永远不会在被不可明说之恶侵蚀了!”
第九十三章社会阻力消失
小说版《我的抗日》可以说是一本完美的小说。无论是语言、剧情还是内涵,都首屈一指。第一周的火爆之后,热力丝毫不退,反而因为影响力激增,让销量再次暴涨。
两位撰写者自然得到万众瞩目。轲编剧是军旅制片厂的老编剧,参与过不少经典电影的拍摄,可以理解。孟老师居然在写这本书以前,没有任何作品发表,很让人诧异。
有记者过去采访。孟老师没什么心机,不仅把自己以前不被重视的作品全都展示了出来,而且还把自己的心得全竹筒倒豆子:“我没什么天分,就用笨办法。一直练,练到自己满意为止。王老板因此才愿意把小说托付给我写。”
孟老师的作品刊登出来,顿时一片赞誉之声。什么“照片级的写作功力”,“冷峻的文字绘画作家”,“不左右读者感情的残酷描写派”,等等……孟老师已经凭借一书成神,变成别人模仿的对象了。
有很多写作探讨会邀请孟老师,不过他都嫌远,所以没去。
倒是南江这里有一家夏季补习班,重金请孟老师教小学生写作文。孟老师正好无聊,距离又近,就不教人引体向上了,答应下来。不过说好,等青瓷科技又要找他写《我的抗日》第二章的时候,他就得离开了。
于是,一个体育老师,开始认真地教授小学生们学习语文。
孟老师迅速成为那个补习班的招牌人物。很多家长一听由《我的抗日》撰写者教语文,纷纷花钱,把小孩送过去。
那些小孩也很骄傲,都和邻居小孩炫耀:“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
风花出版社上下看到销量,都目瞪口呆。还以为换了新东家后,青瓷科技只是拿他们当块抹布,用完就丢。谁想到一本游戏小说,居然能卖成这个样子?
总编觉得,第一周就能卖掉二十五万册,总销量……他都不敢想象。
这还是《我的抗日》的第一章。后续还要再出两本,销量能够保证。风花出版社凭借这一套小说,已经成功铺开了全国书店的路子,后续的出版发行将容易许多。
现在的风花出版社财大气粗,但却只有一个作者。总编不打算立刻挖掘新人,而是准备利用《我的抗日》奠定的渠道基础,准备全力运作女作者的新书。毕竟,在风花出版社落难时,这是唯一不离不弃的作者。
之前用拖稿来闹事的作者们,这个时候肠子全都悔青了。但就算他们想要回归,也被总编一口否决。
女作者是个家庭妇女,平时带带孩子,写写小说。总编拿到她的新书文稿后,发现这位女作者写的别出一格,通过带孩子得到的感悟来写心灵鸡汤,对于市场是个空白。
十几个编辑齐心合力,为文集进行修改重塑,精心策划推广方案。
女作者的新书推出市场后,顺顺利利地上了畅销书榜,第一周就卖了三万本。书的质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风花出版社有了大量的书店和书商铺货渠道。很容易就在书店拿到了畅销书位。推广力度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女作者也凭借此书一夜爆红,成为无数少女的心灵导师。
有的春风得意,有的垂头丧气。带头和风花出版社闹事的帅气作者,加入大型出版社后,愕然发现,那里渠道很多,但作者更多。他写的书五万销量,在风花出版社算是牛气哄哄,到了新地方却什么都不算。
大型出版社那么多老作者,都要占渠道,凭什么要把资源让给一个外来的新人?帅气作者拿过来出版的新书,虽然有更多的连锁大型书店销售,但都只放在小角落里,销量反而不如以前。
在回头看看风花出版社……帅气作者都气哭了。早知道,就该在风花出版社投靠到青瓷科技麾下时,主动上门道歉。那么他还是风花出版社的头牌作者,现在能一周卖三万本心灵鸡汤的,就是他了。
那位女作者算什么?才出了一本不赚不赔的文集而已,就是靠着渠道,才能卖的那么火!帅气作者嫉恨至极。
现在拿头撞墙也没用,帅气作者赶紧补救,打电话给风花出版社的总编。
电话接通,帅气作者就说:“老师,之前真对不起。是我一时糊涂。”
总编拿着话题,心境平和。他现在看开了,无怨无恨。
他在这作者身上灌注了最多心血,对方却恩将仇报、破坏出版社的根基。但要不是那位作者导致出版社遭遇险境,青瓷科技也不会接手,更不会出版大卖的小说版《我的抗日》。
总编平静道:“风花出版社太小了,没法给你更好的发展。祝你在百明出版社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帅气作者心酸得不行,诉苦道:“我现在才明白小出版社的温馨啊!大出版社里面人浮于事,作者们表面一团和气,背地里互相使绊子。他们欺生,看我新来,不给我应有的推广。还是总编您一碗水端得平啊。”
“哦。”总编很平淡地说:“你既然到了新地方,这些事情肯定会遇到的。先利用这段沉寂期,积累自己,也慢慢积累资源,然后一朝崛起。”
崛起什么啊!帅气作者真快崩溃了。大出版社里那么多作者,谁一定比谁强?都是看推广。他不再拐弯抹角了,求道:“总编,我是您一手捧起来的。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让你再失望了!”
“哈,哈。”总编被逗笑了,摇头叹道:“你还真是年轻啊。到新地方以后,不要再投机了,这是我最后的劝告。”
“总编!总编!我知道错了!”帅气作者真哭了,想起以前总编帮他逐字逐句地改文稿的摸样。甚至还回想起曾经接连被十几家出版社退稿,在最绝望的时候,却收到了总编的亲笔信……那个时候的感动,为什么就丢了呢。
他还想再争取一下,可总编直接挂断了电话。
帅气作者浑身脱力,又再拨过去,却又被挂断了。他心里清楚,这个号码永远都打不通了的。
青瓷科技带来那么一个大机会,只要当初主动回归,那就是他的囊中物。可他却弃如敝履,生生地扔到了别人的头上。他满脸都是后悔,这辈子还能遇到那样的机会么?
……
小说版《我的抗日》经过第一周的积累后,第二周的销量彻底爆发。
王不负一直在汇总小说版《我的抗日》目前的社会评价。一切都和他预想得那样,整个社会都在赞叹这本小说的质量。
抗日题材的文艺作品在中国始终是有市场的。只是随着同质化的问题增多,开始呈现疲软状态。但只要在题材上出现创新,就会引起火爆。
比如说即将面试的《亮剑》,就是对主角的性格进行了创新,并且和“嗡嗡嗡”联系起来,获得大卖。
《我的抗日》光是主角性格上的创新,就远超《亮剑》。《亮剑》的主角出场时性格就固化了。而《我的抗日》的主角,开场时的性格却和普通人一般无二,随着事件的推进发生演化,真实可信,引人共鸣。
现在的读者连《亮剑》都没看过,更别说《我的抗日》推出引起怎样的浪潮。
在电视上,经常会有记者采访买书的读者,如果读者年过中旬,必定问的问题就是:“如果《我的抗日》游戏出来,会让小孩玩么?”
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一口否决的家长已是翎毛凤角。少数家长愿意让小孩随便玩。大多数的家长则态度犹豫,说只能在国庆节的时候玩,过了假期,还是要收收心,好好学习的。
当王不负看到这些家长的态度后,清楚自己出版小说的目的已经达到。起码在国庆期间,《我的抗日》在上市时的社会阻力,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王不负最为恐惧的团体,不是国内或者国外的游戏厂商,不是调挑剔的玩家,也不是国家上层……这些,他都可以用超前十四年的见识四两拨千斤。但学生家长,那可是最为顽固的一群人。
连他们的态度都开始软化,这说明王不负已经慢慢地改变了大势环境,变得稍微好了那么一些。
明明已经热浪滔天,可王不负居然还要再添一把柴,通过媒体,他公布了小说发售后的利润分配情况。
青瓷科技一分不赚,将自己该分到的钱,用于接下来在别的城市修缮“老兵之家”,以此来感谢老兵们给在六十年前做的贡献,并且为游戏和小说收集更多更丰富的素材。
王不负并不觉得自己亏了本。就和当初发布《狂潮》之前先推出安全盒一样。出版这本小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减轻游戏上市时面临的社会阻力。
这个时代的人哪里见过这个?都感动得不行,《我的抗日》本来卖的就便宜,再加上买这书还能为抗日老兵出一份力,销量更是又提升了一截。
为了配合这股热潮,王不负更要在游戏上精益求精。
第九十四章游戏AI
现在游戏的主体框架已经做出来。舞台搭好,剩下的就是如何让玩家在其中获得更优秀的体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设置出更有挑战性的敌人。
射击游戏的ai通常很好做。敌人无非就是搜索、攻击、逃跑这类。因为节奏很快,基本照个面就被玩家击杀,所以很难看出ai中的缺陷。
但《我的抗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射击游戏。由于玩家只能操作栓动步枪,节奏极慢,在第一次杀掉敌人之后,要和其他闻风而动的敌人展开周旋。这个时候,ai就不能作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比如说盯着墙壁开枪,或者到处乱跑。
王不负把周毅找来,说了对于ai的设想:“每次交战,玩家大概面对一个日军班组、十二个敌人。这十二个敌人要懂得寻找掩体、火力掩护、侧翼包抄。采用的战术要和老兵们说得大差不差。”
“这不太好搞啊……”周毅有些担忧:“不如我们还是用《狂潮》的ai,然后把敌人分散在地图上,让玩家每次都只遇见一两个敌人。”
周毅说的办法很容易实现。让玩家不停地遇上规模很小的敌人,压缩战斗时间,使玩家来不及看出敌人的破绽。
王不负摇头说:“那游戏就没有意思了。而且也不真实。这世上哪有三三两两能让你各个击破的军队?所以游戏里敌人要以班组为规模行动。”
“这样的话,ai的战斗逻辑很难梳理的。”周毅感觉会做了前面忘了后面。
“你听没听说‘行为树’?”王不负问周毅。
“没……”周毅虽然不知道,但大喜过望,知道又能学到东西了。
行为树是ai的一种简化设计手段,比较一目了然。将一个ai先分成几个大行为,比如说“攻击”、“逃离”、“召唤手下”等等。
再在每一个大行为下,分成若干个小行为。比如说“攻击”,就可以分成“侵略性高的攻击”和“自保优先的攻击”。
每个小行为还能再分成若干个微行为。
周毅恍然大悟,把《我的抗日》中的ai搞出行为树后,就一目了然,不至于混乱不堪。再慢慢地用程序实现一个一个的行为。
王不负继续说:“一般游戏设置难度,只是修改扣血这些数值。《我的抗日》不能这么简单,选择困难和容易,绝对不是能吃两颗子弹和吃五颗子弹的区别。要从ai上看出不同来。相比容易难度下的敌人,困难难度下的敌人配合更紧密,进攻更凶残。才能让玩家在一番周旋后,产生真实的对抗感,更加满足。”
“明白了!”周毅有了灵感,信心十足地说。
这个时候,在南江建立的老兵之家就显出作用了。
抗日老兵们的记忆非常宝贵。他们遇见的日军各不相同,这符合常理。指挥官的个人风格、士兵的训练、装备的差异,都可以改变一支部队在进攻和防守上的风格。
周毅带着人,甚至还专门飞至长春,去了解伪满军队和关东军各部队的战斗风格。
从八月开始,王不负不再在营销上搞什么花花绕了。他和游戏制作组一起,沉心静气,磨砺ai。让敌人在战斗中的行为更加真实。不停地微调ai的探测距离、从瞄准玩家到开枪的时间、防守或者进攻时的配合逻辑。
有了老兵们的记忆。《我的抗日》中,难度分成了五级。敌人的行事风格、装备水准、战斗意志都有变化。分别对应着“近卫师团”、“甲级师团”、“乙级师团”、“守备旅团”、“伪满警备军”这五类部队。
比如说最简单的难度,是以“伪满警备军”为蓝本。敌人没有任何重火力支援,被玩家攻击之后,会吓破胆,立刻卧倒。枪法非常的烂,基本上在放空枪。一旦带队的军曹被击毙,立刻就作鸟兽散。
王不负在试玩的时候,很轻易就能将日军班组全歼。
最高难度则是以“近卫师团”为参照物。一位老兵曾在汉口遭遇过日军的第三近卫步兵联队。其凶狠的作战意志和惊人的火力强度,即使已经过去六十年,那位老兵仍然无法忘怀,在回忆时面露恐惧神色。
这个难度下的ai凶残得不可思议。永远都是小队行动,分成四个班组,互成犄角,相互支援。每个班组配备轻机枪和掷弹筒。总人数超过五十人。任何一个班组遇袭,另三个班组都会闻声而动,迅速形成包围圈。
王不负试玩的时候,先占据了一个有利地形,然后偷袭其中一个班组。他打算擒贼擒王,第一个干掉了他们的曹长。
剩下的十一个日军却不见军心动摇,反而就地寻找掩护,然后训练有素地用掷弹筒和轻机枪火力压制,拖住时间。不一会,他们发现王不负带给他们的伤亡不大,果断分出人手,让两个日军端着刺刀,从王不负的侧翼包抄过来。
王不负被压制得抬不起头,还不能蹲坑,不然就会被榴弹炸死,只能打一枪换个地方。先打掉操作掷弹筒和轻机枪的敌人。周旋了有三分钟左右,底下只剩下四个敌人。就在他以为即将胜利之时,屏幕却瞬间变红,他被包抄上来的日**捅死了。
“不错!”王不负虽然被干掉,却很满意。起码他在刚才的五分钟内,没有看到ai做出什么怪异的行为。
在最高难度下,就算王不负也很容易失手死亡。但要的就是这个,敌人设计得越是困难,真实性就越高,也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