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银河之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席台之上的元首微微皱了皱眉头,于是便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会场之内恢复了安静,元首便问道:“霍顿,你所说的数据是否确定?”
霍顿点了点头,说道:“确定。我们的科学团队为了这些数据足足验算了十几次,只要我们的七座引力波天文台没有同时出故障,这些数据就是可信的。”
元首说道:“请你继续讲述你们科学家团队的结论。我想知道该文明的科技程度。”
霍顿说道:“这一点由刘云清教授为你介绍。”
刘云清教授是一名中等身材的中年人,他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因为工作项目的关系也曾经和季华打过几次交道。
刘云清教授站了起来,打开了自己面前的话筒,他的声音便传遍了整个会议室:“元首,很遗憾,现在的我们无法准确的确定宝瓶座文明的科技程度,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该文明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因为直到现在为止,该文明没有表现出过任何超出我们想象的东西。”
元首说道:“请详细描述“可以理解”是什么意思。”
“可以理解就是说,该文明的科技程度在我们的理论范围之内。”刘云清教授说道,“比如,虽然此刻的我们还没有掌握引力波通讯技术,但我们知道有引力波通讯技术存在,我们的物理学理论已经涵盖了“引力波通讯技术”这一点,只要我们的科技继续发展下去,我们必定可以掌握这项技术,我们和这项技术之间只存在技术上的障碍,而不存在科学上的障碍。这就是我们可以理解的,而不可理解指的是……譬如超光速航行,譬如星际跳跃,虫洞之类的事情。目前的我们没有任何物理理论涵盖了超光速航行,星际跳跃之类的事情,我们完全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基于什么样的原理,这就是我们不可理解的。”
而……让季华之所以如此震惊的原因,就是该文明居然是可以理解的。
它们的科技水平仍旧在地球人类的理解范畴之内。它们同样被限制在光速之下,航行十一点四光年需要四十年的时间,它们使用引力波通讯技术而没有使用更高级的技术……
可以理解意味着科技没有超出人类太多——当然,这仅仅是说从科学理论上没有超出太多,具体到技术层面则仍旧可能有很长时间的差距。就像是,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之间是理论层面的差距,而五十年前的枪械和现代的枪械之间就仅仅只有技术层面的差距了。
宝瓶座文明的科学理论差距和人类文明并不大——至少从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上来看是这样,但技术层面的差距可能会很大。理论差距不大和技术层面差距很大,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没有超出人类太多意味着远航十一点四光年对它们同样不轻松,它们很可能需要为这十多光年的星际远航付出沉重代价。但就算如此,它们却还是来了。
那么……季华推论之中的第一种可能,也就是“该文明的寿命足够长,科技足够先进,四十年的时间对于它们来说仅仅只是一瞬间。它们不介意用这一瞬间的时间来帮助一个弱小的,陷于困境的存在”这一点,几乎已经可以被否定掉了。
那么第二个推测几乎就得到了肯定。
可以说,在第二个推测得到了肯定之后,人类文明安然度过此次事件的可能性至少降低了一半。正因为如此,那些数据才会让季华感到震惊。
元首说道:“我简单总结一下你的话语,你是说,宝瓶座文明的科技程度并没有领先我们太多?”
刘云清教授点了点头:“可以这样理解。”
一名身穿军装的高大军人按下了发言键,然后说道:“刘云清教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击败宝瓶座文明?”
刘云清教授回答道:“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是理论和实际是两回事,一只古代军队从理论上来说也有击败我们现代军队的可能,但我并不认为这种情况会在现实之中发生。”
高大军人说道:“谢谢,我知道了。”
在高大军人话语声落下之后,元首继续问道:“关于那从我们地球之上发出去的,一直持续了几十年时间的星际广播……你们有什么看法?”
刘云清教授对此沉默不语,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出回答,因为这不是他的专业范畴。
负责该项问题的一名星际通讯专家站了起来,开始回答元首的提问。
“抱歉元首,我们星际通讯团队无法给您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只能说,那持续了几十年时间的星际广播实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无法设想到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在几十年时间以前就满足十光年量级的星际通讯需求,且瞒过我们的所有通讯监控设备。”
这名星际通讯专家是该领域的权威,人类文明近二十年所发射过的几乎全部远程星际探测器的通讯模块都是由这名专家所负责的。他所说的话语基本上便代表了星际通讯领域专家们的共识。
一名同样坐在主席台上,但是身穿警服的冷峻中年人问道:“请问,如果我们试图将这些人找出来的话,从技术上来说,我们该从哪方面着手?”
那名星际通讯专家沉默半响,才无奈的摇了摇头:“抱歉,我们实在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如果硬要说的话……我们勉强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精确定向的大功率的电磁波通讯设备,第二种可能就是经过加密,可以发出伪装成普通引力波信号的引力波通讯设备。只有这两种通讯技术可以瞒过我们的监控系统。但是恕我直言,这两种技术哪怕现在我们都无法实现,我不知道几十年之前的那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元首忽然说道:“你是否在暗示,在我们地球之上,在我们的文明之中,存在着一个掌握着至少领先我们几十年科技的,尚未被我们发现的团体或者组织?或者,干脆这个组织并不是人类,而是某个外星人组织?”
那名星际通讯专家说道:“我没有暗示这一点。我只是在说明我的观点,至于如何阐释以及您如何理解,那和我无关。”
会议室之中再一次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之前与会者们就对此有所怀疑,但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想法。而此刻,元首明确的将这个想法以最为直白的话语说了出来。
宝瓶座文明的出现已经验证了宇宙之中人类不是唯一,在人类之外这宇宙之中仍旧存在智慧生命。而……那个地球之上一直广播着的,且持续了几十年时间的信号如此超出人类的理解,甚至于连现在的人类都无法做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此刻的地球之上也存在着一个外星人团队?
如果是这样的话,似乎一切就可以解释的通了。某个掌握了超出人类科技的外星人团队意外降落到了地球之上且无法脱身,它们只能以超出人类科技的通讯手段不断的向宇宙之中广播求助信号,然后宝瓶座文明接到了求助信号,然后出发前往地球进行营救……
这个结论要比宝瓶座文明的出现更为让人震惊。这让人忍不住会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一股寒意。它会让人忍不住将思维发散开来,思考一些可能永远都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诸如“它们潜伏在地球做什么”,“它们对人类有什么企图”之类。
元首面色十分阴沉。他唤过了那名身穿军装的高大男子,以及身穿警服的冷峻男子,低声吩咐了些什么。虽然距离过远,听不到元首的话语内容,但季华大概可以猜到元首说的什么。
季华知道,从今天开始,追查信号来源将会成为军方以及警方的工作重点之一。在这名星际通讯权威专家否定了以人类技术做到这一点的可能之后,追查信号来源的重要性就再度提升了许多。
那名星际通讯专家等议论声平静一些之后,继续说道:“出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以及为了避免给元首您造成误导,我无法就这件事情给您一个明确的回答。我只能说,或许地球之上并不存在外星人,发出这些讯号的仍旧是我们人类中的某些人,只不过他们采取了某些我们尚未想到的,可以在几十年之前就进行星际广播的巧妙办法。当然,也有可能是外星人干的。具体如何去做,需要您自己去决定。”
此刻元首的神情已经恢复了平静。听到这名星际通讯专家的话语之后,元首缓缓说道:“我知道了,谢谢。”
第八章 沟通和备战
季华的大脑仍旧在高速运转之中。在这之前,季华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地球星际广播信号源的事情,毕竟事情发生到现在才仅仅一天时间而已。
元首所说的外星人团队一说同样给了季华一些启发。这样一来,宝瓶座文明的目的就不再是地球人类,而是那个隐藏在地球……不,不一定是地球上。目前只可以确定宝瓶座文明的目的地是太阳系,也就意味着那个星际广播信号来源是太阳系,但并不能证明一定是地球,或许是太阳系内的其余星球也说不一定。
宝瓶座文明的目的可能是那个外星组织,而不是地球人类。但是……这并不会改变季华的推测结果。宝瓶座文明耗费如此巨大的力量才来到太阳系,不管那信号到底是地球人类发出的,还是外星组织发出的,都不能降低宝瓶座文明因为“有所求”才来到太阳系的极高概率。而……宝瓶座文明“有所求”的会是什么?
季华无法知道宝瓶座文明到底想要什么,但是季华知道,这太阳系的一切都对人类文明十分重要。不管失去了什么,都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深重的灾难。
简单来说,季华仍旧对此十分不乐观。
会议仍旧在继续着,坐在主席台之上的人类高层们,以及坐在会场之中的各部门负责人们,就宝瓶座文明事件提出了许多问题,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们也一一就问题做出了回答。虽然这些回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但这已经是科学家们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因为科学家们并不是神,无法做到全知全能。他们仅仅只能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就目前的情况作出一些专业的分析而已。
对科学专家的提问持续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最后,元首提出了一个问题:“霍顿,请问你们科学家团队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霍顿部长说道:“从当前形势来看,以及综合科学家团队内部的各种分析,我认为,我们当前的情况并不算太坏。原因有二,第一,宝瓶座文明的科技并没有领先我们太多,这虽然不意味着我们有军事上打败它们的可能,但至少意味着我们对宇宙的理解没有偏差太多,我们和宝瓶座文明之间是可以沟通,可以理解的。我想元首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座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且不说其余,至少,像是蚂蚁被人类无意间踩死那样的事情,并不会发生在宝瓶座文明和人类文明之间。
“第二,宝瓶座文明至少没有对我们表现出恶意。不仅如此,宝瓶座文明还很有可能不是冲我们来的。在第一条可以理解,可以沟通的基础之上,我认为我们有很大的可能,通过交流来解决此次事件。”
“基于这两个原因,元首,我们科学家团队所能给您的建议是,将工作重心放到如何通过谈判和交流来解决外星人危机之上。您或许应该召集我们文明之内的所有相关科学家,诸如文化专家,心理学专家,辩论家,逻辑学家,哲学家等人组成您的智囊团队,然后由该团队负责和宝瓶座文明相关的交流事宜。”
霍顿部长的话语让会场之内的气氛稍微轻松了一些,从最初接到消息之时的满天阴霾,到现在终于略微消散了一点。
不管问题有多么严重,只要有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人们便不会太过担心。而现在,科学家团队已经给出了答案。
但季华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季华同样认为在面对宝瓶座文明的时候应该采取沟通交流的手段,但这种手段只能作为辅助。人类文明不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到这上面去。
将工作重心放到哪一点是很重要的事情。虽然此次会议所讨论的仅仅只是指导性的纲领内容,但纲领内容终归会化作实际的工作落实到整个人类文明中去。到了那个时候,不同的工作重心就会在实际工作之中明显的表现出来,所最终导致的结果也将相差甚远。
比如,如果将工作重心定为以沟通交流为主,那么,在备战方面就不会太过重视。人们会将备战工作所能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压制在一定范畴之内,平常时候,仍旧以维持社会生活秩序为主,人们的生活并不会有太大改变。
而如果以备战为主,以沟通交流为辅,那么后果就会完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被完全打破,人类文明会进入军管戒*严,各种战备设施会疯狂建造,平静的生活将会一去不返。
虽然以战备为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的影响,但季华认为这样做是完全值得的。
在霍顿部长讲述完毕之后,元首站了起来,扫视了会场一圈,然后说道:“那么……将我们的应对策略定为“沟通为主,战备为辅”,我们的所有后续工作都将在这条原则的指导之下进行,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
季华按下了请求通话键。季华认为,此时此刻,不管自己的意见最终是否被采纳,自己都必须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虽然霍顿部长的看法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在座科学家的共识。
元首看了一眼季华的方向,说道:“季华,请阐述你的想法。”
季华站了起来,会场之内所有人的目光便一同聚集到了季华身上。
季华快速将自己的思绪整理了一遍,然后说道:“元首,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我们应该以战备为主,以沟通为辅。”
会场之内瞬间响起了轻微的议论声。元首平静说道:“请讲述你的理由。”
“我的理由主要有两点。”季华说道,“第一点是“有所求”,第二点是“不可控”。”
“请详细阐述。”霍顿部长说道。
“首先是第一点,有所求。”季华平静说道,“在之前,众位专家们已经讲述了此刻我们所掌握的,有关宝瓶座文明的情报,并且由此得出了宝瓶座文明是我们可以理解的,我们和宝瓶座文明之间并不存在科学障碍,我们之间可以沟通的结论。我完全认同专家们所讲述的情报的准确性,但是结论有所不同。
我想,我们大家似乎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正是因为宝瓶座文明是我们可以理解的,我们才不应该对沟通交流抱有太大希望。”
会场之内的议论声瞬间大了一些。因为季华的话语之间似乎完全没有逻辑基础。
季华并没有理会那些议论声,而是继续说道:“有一个问题我想问大家,既然宝瓶座文明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它们的科技并没有领先我们太多,那么,从宝瓶座ez星系远航到我们太阳系对它们来说必然也不轻松。方才霍顿部长所说的数据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它们只能用零点四倍光速的速度,远航四十年的时间才可以做到。我们或许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换成我们人类文明,我们会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前去帮助一个陌生的,未知的存在么?”
一名物理学家按下了通话键,然后说道:“我们人类文明当然不会这样做。但是季华,请你明白,宝瓶座文明不是我们人类文明。它们可能拥有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文化和道德体系,它们的科技也要比我们先进许多。我们人类文明不会做的事情,不代表宝瓶座文明不会做。”
季华转过身,面对着那名物理学家,用平静的语调说道:“那么,你是否认可两点,第一,生命以生存为第一诉求。第二,远航到太阳系对宝瓶座文明来说并不轻松。”
那名专家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我认同这两点。”
季华说道:“我想,我们无需被表象所迷惑,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文化体系,道德体系之类的东西。个体可能是不理智的,但是文明总体一定是理智的。而理智就意味着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以自身生存为第一诉求。宝瓶座文明也不能例外。既然它们是理智的,且以自身利益为主,那么,它们怎么可能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远航四十年的时间,仅仅是为了帮助某个未知的存在?这不合理。唯一合理的是,它们有所求。它们试图从太阳系之中得到某些东西。当然,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
那名专家思考了一下,然后无奈说道:“季华,或许你说的是对的,至少,我没有办法反驳你。”
季华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在之前那些情报中,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宝瓶座文明居然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它们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超级文明,远航四十年对它们根本不值一提,那么它们才有可能无所求。但是数据已经否定了这一点。当然,它们固然是有可能因为求助信号是它们同类,所以才来远航四十年之类的原因,但这概率太小,不足以对最终结论造成影响。并且,就算它们无所求,我们仍旧会受到第二个原因的困扰。”
季华停顿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不可控。”
第九章 悲观主义
会场之中一片安静,除了季华之外,没有任何人说话。
“关于不可控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没有异议。”季华缓缓说道,“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得知在某个不能按照我们人类常理去分析的人身上存在着一个按钮,只要按下按钮地球就会毁灭,那么大家会怎么做?”
一名专家立刻反驳道:“可是宝瓶座文明不是人类。它们拥有比我们强大不知道多少的军事实力。它们的科技程度至少比我们高一个等级。”
季华立刻说道:“那么就将这个掌握着灭世按钮的人设定为超人好了,它同样拥有超过我们人类所有军事实力的力量。”
那名专家一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季华继续说道:“如果是我的话,我会一边通过沟通尽可能的稳住他,一边暗自准备,或者准备刺杀,或者准备建造飞船,然后逃离地球。总之,我不会将所有希望都放到沟通上面。换到宝瓶座文明也是如此,它是不可控的,我们不知道它会对我们做些什么,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准备,我们要建造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坚固的地下工事,我们要尽可能的伪装,尽可能的疏散民众,尽可能的保留我们的科研和工业实力,尽我们的一切能力,做好最坏的打算。哪怕最终的事实证明我们是在做无用功,这也总比我们因为准备不足而文明灭绝要好。
我们要越过那些表面的东西,不去理会信号之中的善意,以及我们分析出来的数据之类的,只要我们知道两点,一,宝瓶座文明比我们强,二,宝瓶座文明是不可控的,有这两点就已经足够了,其余的完全不必理会。我的理由阐述完了。”
霍顿部长按下了通话键,然后说道:“季华,你是一个毫无疑问的悲观主义者,且极端厌恶风险。”
季华沉默一下,然后说道:“是的。”
霍顿部长说道:“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我仍旧持有不同意见。我的看法是,具体事情具体看待,而季华你未免太过悲观了一些。我仍旧认为,全面备战是不必要的,或许,宝瓶座文明会因为我们的动作而对我们产生敌意。更何况,哪怕宝瓶座文明有所求,就一定会和我们人类文明产生矛盾么?还有一点我们需要考虑,那就是,面对宝瓶座文明这样至少超出我们一个层次的先进文明,我们的全面备战是否有用处?——全面备战会给我们的文明带来无可估量的严重损失,而我们却并不确定这样做是否有用。”
季华说道:“不管这样做是否有用处,至少,当最坏结果发生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准备不足而后悔。”
“这并不是一个充分的理由。”霍顿部长摇了摇头,“全面备战的收益尚且不明确,却需要我们提前支付巨大的成本。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并不明智。”
季华坚持道:“文明的生死存亡不应该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衡量。我们不是在做生意,我们是在用文明的未来作为赌注。”
季华和霍顿部长在不断的争论,会场之中,除了这两人之外全部都保持着安静。
在争论足足持续了几分钟时间之后,元首说道:“霍顿,季华,请停止你们的争论。这样下去没有用处,无助于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在座所有人进行一次投票,通过投票来决定我们具体该执行哪种政策。”
季华说道:“多数并不总是意味着正确。”
元首说道:“可是从概率上来说,多数人意味着正确的概率更大。既然我们是在做赌博,那么我们自然要将赌注押在概率更大的一方。”
季华沉默,不再坚持。因为元首的话语无法反驳。
于是一次快速而高效的投票就此开始,并在仅仅五分钟时间之后就统计出了结果。
元首看了一眼结果,平静说道:“在座共有六百七十三人,所有人的投票全部有效。支持季华者有三百零七票,占比百分之四十五点六二,支持霍顿者有三百一十五张,占比百分之四十六点八一。弃权票有五十一张,占比为约为百分之七点五八。三百五十一票对三百零七票,支持霍顿者占多数。”
季华神情一黯,而霍顿则继续维持着平静的表情。
元首则继续说道:“鉴于双方票数差距极小,所以我提议我们奉行“沟通与备战并重”的应对策略。毕竟从概率上来说,这样做我们的风险最小。我将就此开始新一轮投票,请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
投票再次开始,季华毫不犹豫的按下了支持键,并且,季华看到,就连霍顿部长也按下了支持键。
季华知道,自己和霍顿两人只有看法上的不同,但两人都没有私心。现在的情况,明显是支持该策略对文明更为有利一些,所以两人都没有犹豫。
这次投票同样在五分钟时间之后统计出了结果。
“支持票数有六百六十一票,占比百分之九十八点二二,反对票数有六票,占比百分之零点**,弃权票也有六票,同样占比百分之零点**。支持奉行该策略者占据绝大多数,所以我们将奉行“沟通与战备并重”的策略,同时将这两者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
季华心中略略松了一口气。
会议仍旧在继续着,在确定了接下来所奉行的整体策略之后,元首说道:“下面进行下一个议题。请各部门负责人发言,商讨如何执行该策略。”
科学家团队在此次会议之中担任了大脑的职责,科学家们负责提出该走哪条路,而部门负责人们则确定这条路该怎么走。
在元首的主持之下,一名部门负责人站了起来,开始讲述自己部门在接下来的时间准备做哪些事情,以及如何去做这些事情。所涉及到的部门负责人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开始商讨部门之间的协同以及互相配合等事情,科学家们则站在专业的角度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指导意见。
具体事务总是繁杂而琐碎的,但它们同样十分重要。如何协调下属部门将这些繁杂的事物做好才最为考验一名领导人的能力。而元首在这一方面毫无疑问是合格的。
元首总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然后雷厉风行的安排下去。在元首的主持之下,会议的议题进行的十分之快,几乎每过十分钟时间就有一个议题被确定,然后换到下一个议题进行讨论。但就算这样快速,这次会议仍旧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这次会议是晚上八点召开的,讨论足足进行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到午夜十二点钟才宣告告一段落。但会议并没有就此结束。在短暂的休息之后,第二天上午九点又开始了继续讨论。
季华知道,这一个夜晚,与会者们大概都没有睡好。各种资料的准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各种想法的思考等等,这些事情将占据与会者们的大部分时间。就算这些与会者们每一名都在人类文明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每一名与会者背后都有庞大的秘书团队支持,他们也仍旧只能在空隙之中寻找一点时间休息一下而已。
与之相比,反倒是季华睡了一个好觉。因为季华现在并没有具体的事务要去做,在科学家团队的讨论结束之后,所涉及到季华的议题也基本上没有。
会议在第三天的上午结束。与会者们最终达成了共识,且各自都分配了具体的任务。
一个全新的机构在会议结束之后成立,元首将其命名为“地外文明研究所”。地外文明研究所主管和宝瓶座文明相关的一切事宜,拥有凌驾在其余所有部门之上的权力。任何部门都要无条件的配合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工作。地外文明研究所只对元首一人负责,由霍顿部长兼任研究所负责人的职务。而季华则成为了研究所的顾问,季华并不负责研究所内的具体事务,却拥有十分巨大的权限。
季华不仅可以调动资源进行自己认为有必要的研究和调查,还可以直接和元首沟通。季华知道,这是元首对自己的认可,但这认可到底有多大却不好说。因为站在元首的位置,任命一个顾问算不得什么,说不定这个顾问还可以在后续的事情之中发挥出什么作用来。毕竟,这个顾问曾经在会议上提出过别人都没有提出过的想法。但就算这个顾问什么用处都没有发挥出来,元首也没有多少损失。
季华并不知道这对于自己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季华对权势并没有什么追求,但是既然站在了这个位置上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而季华并不知道,自己会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会产生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
望着天边的太阳,季华的心中产生了一点迷茫。但这迷茫在瞬间就消失了,季华的心神重新变得坚定:“既然未来无法确定,那么我就要按照自己认为对的道路走下去。”
第十章 放弃调查
这次会议终于结束了,但它的结束却是人类文明行动的开端。在这之后,又有无数次部门内的,或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会议召开,人类文明的高层们正在竭力的发挥着自己的智慧,为即将到来的历史之上第一次与外星文明接触做着准备。
所有知情者都在忙碌着,在这一个接一个的会议和讨论之中,那次会议之上所确定的总体策略被迅速的分化,变成了许多个可具体执行的措施,并且有条不紊的分配了下去。
但这些事情并没有涉及到季华。和其余知情者的忙碌相比,季华显得很清闲。倾听者引力波天文台的工作已经移交给了别人,地外文明研究所顾问这个职位也没有对季华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但是季华知道,此刻一定有许多人在等待着自己做点什么。
季华毫无疑问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这一点已经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之中得到了证明。在那次会议之中,季华的发言也证明了季华对此次事件有很深的思考。也正是因为如此,元首才会授予季华如此巨大的权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季华都不应该像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