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魔君的宠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了想,君晏又问道:“旭,皇后那件事,尾巴处理干净了么?”
君旭抬了抬眼皮,黑洞洞的瞳仁看人的时候,连君暄都觉得没牛鞯镁棠苡盟
“当然。”参与了给皇后下、毒这件事的人,他一个不落,全部杀了。派出去的是王府的死侍,前几日已经成功回来复命。
“皇帝也许有所察觉,此次是我之过,没料到他竟然有胆量这么快动手。”君晏笑着说道,可是眼睛里全是冷然,小皇帝这次棋高一着,皇城外面驻扎着韩起那条狗的大军,他们只有妥协。
小皇帝的父皇,是他们的兄长,由太子继位,年龄、资历、能力都不缺,他们自然俯首称臣。可这个小皇帝有什么?生母只是个宫女,原本他打算等所有有能力的皇子都死了,他再继承大统,名正言顺。没想到丞相这个老狐狸,提早防着他在,提前布置了兵力守在入京的要道上,让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丞相扶持了个傀儡皇帝。
而如今这个傀儡皇帝更是和丞相联合起来,准备削藩。且退这一退。只要他能回到封地……
最终这皇位和那宫里最美的女人,都是他的!
万寿节当天,整个京城热闹的像是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天子更是下令取消宵禁,庆典活动通宵达旦,天子亲自登上宫城门,与民同乐!
宫墙外,早早聚集了大量百姓,都想占个好位置,一睹圣颜。待看到明黄人影后,立即跪下,山呼万岁!
君熤站在城门上,志得意满,对我说道:“瓀璃,观之如何?朕乃天子,众望所归!”
我没有反驳他,但是天道保护的仅仅是某一个王朝罢了,绝不会保护某一个人,除非这人身上有大气运。而就我所见,君熤是没有此等气运的。
下了城门,径直去参加寿宴。
皇帝到时,除了皇后、贵妃和其他得宠嫔妃外,就只有八王和部分宠臣。其余文臣武将在外殿饮乐。
不同寻常的是,殿上的侍卫明显比平日多了不少,带着兵器站在层层纱幔之后,咋一看也许并不会发现,然而细看就会觉得心下肃然!
尽管下面暗潮涌动,表面仍然一派和气。推杯换盏,好不热闹。酒喝的正酣,八王联合起来为皇帝祝寿,皇帝满饮一杯后说道:“朕有一事,困而未解,还需众爱卿助我。”
一时,众人激、情表态,必为皇上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云云。
“前些日子接报,戎族似要寇边,国朝兵力不足,难以支援边军,如何可解?”皇帝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将一个勤政爱民的帝王形象演的活灵活现。要不是知道他的底细,君晏等人都要信了他的话,以为真有戎族寇边呢!
皇帝在上面演的起劲儿,可君晏等人并未接话。虽然知道这回大约是要大出血,但是主动伸头待宰,不是他的作风。于是,只见君晏稳坐在案几前,八风不动。
但是,朝臣是不会让皇帝在上面唱独角戏的。中书侍郎建议道:“众位王爷想必也愿为陛下排忧解难,陛下缺兵,可向王爷们征调。”
中书侍郎的话一出,他顿时被八王的视线扎成了筛子!但是他出身贫寒,又是丞相的铁杆,要获得更多的权力,必须配合皇帝和丞相把八王按下去!更何况,八王分疆而治,未置献费久矣,对京城动作频频,试图扰乱正统,是天下读书人天生的敌人!有皇上和丞相力保他,纵亲王他也不惧!
最重要的一环完成了,皇帝就不急了,稳坐钓鱼台,状似不经意地问到:“诸位皇叔,意下如何啊?”
八位王爷,不管有没有反心,都是恨的咬牙切齿。可如今形势逼人,不从也得从,否则就是不为皇帝排忧解难。
八王中年龄最大的那个努力睁大因为年老而下垂的眼皮,问道:“不知皇帝陛下,所需兵士几何?”
这也是其他几位最关心的。
“据王国规模大小,大国两万、小国一万五千兵士。”皇帝这一开口,就要去了三分之二的军队,说的是借,这借出去了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们这些王爷这么多年也就这么点家底,皇帝下手可真狠。
“另,如今国库空虚,不好加重赋税伤民,该重置献费,以充国库。”皇帝又不大不小抛出一颗惊雷。
这是挖了人不算,还要要钱。君晏捏着酒盏的手气的青筋暴起,可看着宫廷两侧的甲兵,只能深深运气,忍上这回,待他回到封地,他要这小皇帝好看!
其他几位王爷也是如此想的,只能当庭同意皇帝的提议。皇帝龙心大悦,令年轻的朝臣作诗赋助兴。
这些官阶不高的年轻人正愁没有表现的机会,瞌睡来了得了枕头,你方作罢,我登场,歌功颂德、赞美帝王的诗赋一篇接一篇。
宴会气氛高、潮不断,更衬的几位王爷脸色铁青。
我静静地吃着菜品瓜果,观察着这浮华世界里的人们。君晏对上了我散漫的视线,对我举杯一饮而尽,难为他此刻还能笑出来。
另一个不怎么受影响的,是丞相大人,这位人老成精,又是当今儒学领头羊,无论何时,都是沉稳自在,一派君子之相。
作者有话要说:
【请看书的小天使们收藏】
第10章 产子(上)
丞相大人家族世代读书出仕,他祖辈曾开书院,桃李满天下,门徒遍地。而丞相大人天纵奇才,少有才名,连中三元,本事更是不俗,有扛鼎辅国之能,乃儒学执牛耳者,朝中大半清流官员都是丞相一脉。
这样的人物,才能在太子死后,众皇子残酷夺嫡过程中屹立不倒;才能在皇子们死的死,残的残,眼看着天下将乱,社稷危矣,能力压众臣,扶君熤上位,救大厦于将倾。
这样的人物,不需要送女儿入宫以加深与帝王的联系,他反而清醒地知道,他的女儿虽然得宠,但很难得子,否则外戚势大,不要说君熤的后代,君熤本人能否压制都存在疑问。所以贵妃会入宫,肯定是君熤的意思——为了坐稳皇位,为了得到丞相的全力支持。
万寿节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去了,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皇帝同意了众位皇叔的请辞,令其各自归国,同他们一同上路的,还有皇帝委派的朝官,前往封地接收军队和献费。
又过了几日,一天深夜,正于珠纱帐中好梦,突闻宫门遭到重擂。小太监上前开了门,被着急的来者一把推开,边跑边叫到:“瓀璃姑娘!瓀璃姑娘救命!”
绿竹服侍我穿了衣,简单挽了发,用一支玉簪簪起,绕过屏风,看向来者,是皇后宫中的大宫女兰月,见了我,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瓀璃姑娘!我家娘娘发动了,突然出了好多血!求您救救娘娘吧!婢子给您磕头!”她毫不吝惜自己的脸蛋,额头狠狠磕在地面上,一下子血流满面。
“你家娘娘生产,你不快快带路,在这里拜我作甚?”绿竹为我取来披风,我披在了身上,跟着迅速爬起来的兰月出了门。
待我去时,皇后娘娘已经挣扎了半个时辰,我纵使没生过孩子,也知情况不好。皇帝、御医都已在产房外,连贵妃都来了。却只能听见皇后的叫声越来越微弱。
“御医可已看诊?”我问道。
“已悬丝诊脉,汤药刚刚端了进去。”黄伴伴回答道。
我是极难动怒的性子,此刻被气得笑了,我走到皇帝面前,说道:“你的元后在生孩子,命悬一线,你让御医给她悬丝诊脉?”
君熤皱了皱眉,说道:“自古俱如此,有何不妥?”
我懒得再与他废话,对御医说道:“进产房与皇后娘娘看诊,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现在可不是请平安脉,求稳妥的时候。”
几名御医鹌鹑似的,立着不动。
我对皇帝说道:“你若不让御医进去看诊,就是存心想令皇后去死。”
皇帝被我气得忍了忍,对御医们说道:“汝等都进去,认真瞧,救不了皇后,朕要你们脑袋!”
我走在了前面,领着御医进了产房。
产房内一股湿热的血腥气,熏得我几欲作呕。
皇后叫声微弱,孩子头还没出来,母体已没了力气。几名御医一看情况大事不妙,顾不得许多,立马围到皇后床前,诊脉,看瞳仁,探气息。而后几人商量了一下,重开了一道方子,由小宫女传去了外面,新熬煮了药汤,端进来给皇后灌下。
未几,皇后气息强了些许。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
【请看书的小天使们收藏】
第11章 产子(下)
但仍无生子的气力。这样下去,皇后及肚中孩儿必死无疑。几个御医面色如土,摊开随身的针包,略烤了烤,为皇后施针,豆大的汗珠随着面颊滚落,全然顾不得,皇后要是去了,他们也活不成了。
皇后身上密密麻麻扎满了银针,情况仍未好转。我默默褪下了串珠手链,将其放置于皇后的腹部,素手悬于其上,口中默念混元回转经。
我只是姑且一试,因我已失了仙术。这在天宫书阁里看过的经书,由我这非凡非仙之人吟诵,不知是何景象——
只见那串珠手链起了微微白光,而后光芒越来越亮,生生将黑色珠串亮成了羊脂般润白——白芒肉眼可见地消失在皇后腹中,待吸收完毕,“碦——”串珠裂开了,我拾起手链,放于广袖之中,皇后呻、吟一声睁开了眼睛。产房内其他人从惊愕中回过神。
稳婆抓紧机会,从旁指导皇后如何使劲儿,又过了盏茶时间,一个肉团子呱呱坠地,是个小皇子。几名御医如蒙大赦,不等稳婆拾掇好皇子,就奔出产房向皇帝报喜。
“陛下,皇后娘娘母子均安——”
“恭喜陛下,喜获麟儿!”
“陛下,瓀璃姑娘真乃神人也——”逃过一劫的御医有些忘形,将产房内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向皇帝详细描述,语带恭敬,神情敬畏。皇帝看向其他御医,御医们纷纷垂首回禀:“郑院使所言非虚,确实如此。”
皇帝表情冷淡,眼睛晦暗莫名,令黄伴伴赏了几位御医,令其为皇后娘娘调理身体,便送他们出宫了。
产房里,稳婆收拾干净了孩子,裹上襁褓,抱来了我眼前,皱巴巴的,也无头发,闭着眼睛到处寻觅,小嘴作吮、吸状。我说道:“抱去给皇后。”
“仙女不抱抱皇子么?神仙抱过的孩子有福。”稳婆这会儿倒是不怕我了,方才诵经之时,她们吓得跪下来念佛。
不过,我可不是什么有福的神仙,没有比我更倒霉的了。
“不抱。送去给皇后,他饿了。”这肉墩儿吃不着奶,作势要哭,我可听不得小儿的哀嚎,太吵。
小人儿吃上了奶,顿时心满意足睡在皇后胸、口,我出了产房门,外面等着皇帝、黄伴伴,还有两妇人,贵妃已离开。
“朕的皇儿呢?”皇帝问我。漆黑如墨的眸子锁定我,好似那肉墩儿是我的孩儿。
“食睡于皇后身边。”
皇帝沉默片刻,对黄伴伴说道:“让乳母下去。皇后发话了再带来见礼。”黄伴伴又领命跑了一趟。
此间事了,我转身欲离开,折腾了大半夜,精疲力尽,尤其是诵那混元回转经,于我而言还是过于勉强,额头隐隐作痛。
“瓀璃。”皇帝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在这寂静的深夜沁出一股凉意。
我忍着头痛转过身,看向皇帝。
“你,真乃仙子?”皇帝轻声问道,若不是夜风将声音送远,我几乎听不清他的问题。
“凿凿无疑。”
“仙子会恋慕凡人否?”皇帝垂下眼,我看不清他的表情。
“仙凡有别。”我平静地回答道。
这毫无意义的话语不必多说,我再次离开,而这次,皇帝不再阻止于我。
—————————————————
三十三重天,在太宇楼中闭关的后骁心中一动,睁开了眼睛。他离开蒲团,黑袍举步生风,停在了乾坤镜前。轻指一弹,便注入了法力,乾坤镜幻化出影像,瓀璃吟诵佛法,唤出手链中他的部分法力注入皇后体内,救母子二人一命,一幕幕重现于眼前。
最后,手链裂开了。没了仙力,它便成了一件凡物,曾经可以无视的时间瞬间摧毁了它。
至于皇帝与瓀璃的对话,更是一字未曾落下。
“哼。凡人。”这些蝼蚁也敢肖想帝女,该杀。后骁的眼中一丝红痕闪过。而后,他又闭了闭眼,再睁开,眼里已是一片清明。准备继续修练的后骁,终是以手为刃,雕得一具木偶。
他将木偶贯在地上,得了他仙力的木偶顿时成了一高大的男子。
“去她身边,护她周全。”后骁冷冷说道。
男子颔首,身形消失在空气之中。
————————————————————
得了皇儿的皇后娘娘并未开怀多少。
许是之前中过毒,小皇子头发稀疏、体弱多病,吃奶时就开始吃药,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并不得皇帝喜欢。
而削藩成功的年轻帝王,此刻的心思半点也不在小皇子身上——更何况这孩子有早夭之相。
得了军队和献费的皇帝不打算就此打住,而是想乘胜追击,将王国盐铁收归朝廷,同时削减封地的面积。
这遭到了丞相的反对:“陛下,削藩宜徐徐图之,不可急躁冒进。”
皇帝嘴上应下,实质并未改了主意,而是接连七日宿在了贵妃的宫殿,贵妃之荣宠,一时无两。
皇后静静养在凤仪宫,表情木然,动作迟缓,只在看到小皇子时有些许波动:“我可怜的皇儿。”
她时常想起曾经,曾经在皇子府里岁月,对于皇帝来说,那是不堪回首的过往;对于皇后来说,那是和夫君两情相悦的欢愉时光。
然而每当从回忆中清醒,现实的苦闷越发痛击她的内心——君熤,你怎能如此对我!
皇后以小皇子为名,召见了自己的父亲,九门提督汤全。
“皇后殿下万安。”汤全对皇后行礼道。
皇后连忙免礼,扶起汤全后,近身赐座。屏退左右,轻声说道:“父亲日前所提之事…如今,我已有决断。”
汤全猛地双目炯然,沉声对皇后说道:“娘娘果真想清楚了?”
皇后看了看这凄清的宫殿,说道:“不能更清楚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请看书的小天使们收藏】
第12章 宫变
九门提督汤全,以前只是京城一个小小的武官,他为人精明谨慎,广交朋友,表面上是个甚讲义气、值得信赖之人,被不少同僚亲朋引为知己。
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真正只懂得“讲义气”的人,否则为何只有他的女儿成了皇后,他做了这打着皇帝心腹标签的九门提督呢?
他自己为人十分拎得清,嫡妻也是个聪明人,与他一条心,得他信重。他有两儿一女,两个儿子看起来资质一般,不笨,但也不是能光耀门楣的样子。
反倒是女儿,幼时十分聪慧,读书习字、针线女红、家事外事样样拿得出手。待及笄以后,求亲之人踏破府邸门槛。这样的女儿,若是简单配个人家,着实可惜,但他官职不高,能选也很有限。几位皇子开始选亲之时,让他看到了机会。
母家强势的皇子是够不着了,这样皇子他女儿进去了只能做妾,永无出头之日。但是母族不显、甚至没有母族的皇子,还是可以谋划一番。
他使了银子,托了关系,将女儿的画像塞进了备选好女之中。受宠皇子们自有母妃为他们选妇,会落在皇后手上的,就剩下了没人管的半大皇子——比如君熤。
当时的皇后,也是君熤的嫡母为君熤挑中了汤全的女儿,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族,但女儿家本身名声很不错,颜色也好,也算配得上他了。
两人婚后也曾浓情蜜意,琴瑟和鸣,君熤和汤氏都等着加冠后分封出去,纵不会是什么膏腴之地,至少能维持体面生活,自己当家做主。
众皇子开始夺嫡之时,谁也没把这个缺乏存在感的皇子放在眼里。当活着的皇子越来越少,还是一副不死不休之态时,汤全从中看到了机会。
他告诉自己仍要等待,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显出丝毫想法,否则就是灭族之祸。更是多次与君熤密谈,务必维持不问世事的皇子形象,不能引起其他皇子的注意。
君熤察觉到他的意图,内心开始变得火热,可是树立起的形象更加无欲无求,几要得道成仙了。
待众皇子都失去机会后,在汤全的帮助下,君熤开始发力,在士子中的好名声引起了丞相的注意。而汤全更是托人拜访丞相,最终让其在不好控制的王爷和一张白纸的君熤之间做了取舍。
于皇帝而言,对丞相是倚重,对汤全就是信任了。削藩过程中,皇帝派了汤全作为他的代表,协调京城勋贵外戚,使其态度一致支持皇帝。不被皇帝视作心腹,是不可能委以这样的重任的。
皇帝自认对皇后和汤全十分不错,但是他忘记了,他对贵妃和丞相更为宠信。而丞相的另一个身份,也是外戚。
皇后即使生了皇子,仍未能压得过贵妃,朝堂之上丞相愈加受皇帝器重,成为刺激汤全做出这个决定的最后一根稻草。
毒杀皇帝,令少帝继位。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必须由皇后完成——将□□放进皇帝的酒里。原本汤全暗示过皇后,被拒绝。
可皇帝不仅对皇后冷淡,对他们的皇儿更是少有理睬,皇儿出生将满月,连名字也未曾取,玉碟也未上,仿佛静待他夭折。
皇帝以后还会有孩子,可皇后这一生也许就只有这一个孩子。皇帝的冷淡凉透了皇后的心,她无法想象若干年后,别的宫妃的儿子登上大位,而她的皇儿因为嫡长,被圈、禁至死的模样。
当她从父亲手里接过那包白色粉末的时候,她就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小皇子满月,皇帝大宴宾客。不仅朝臣给皇帝送礼,连几位皇叔也算着时日,从封地里派了送礼的车队,于满月宴前一天赶到了京城。
御宴上,觥筹交错,鼓乐齐鸣,酒香四溢。文臣武将依次从靠近帝后的核心地区,排到远离陛下的偏僻之地,除了韩起并数位将军领了大军北上抗戎以外,朝中重臣几乎一个不落。
整个殿内金碧辉煌,一派轻歌曼舞,皇帝与臣同乐。皇后悄悄拿过自己的酒壶,在广袖的遮掩下,将药包倒了进去,略作摇晃。
对皇帝说道:“臣妾今日尚未敬陛下。皇上,且与臣妾满饮了此杯。”说话间,拿了酒壶为皇帝的酒杯满上,而后端起自己盛满了酒的酒杯一饮而尽。
皇帝笑着说了句:“梓潼真是好酒量。”而后也将手中的酒昂首痛饮。
看着空空如也的酒杯,皇后五味杂陈,但想到她的孩子,又变得心如铁石。
当皇帝再次高兴地站起祝酒时,突然一阵剧痛从腹部传来,他捂住了肚子,口中喷出鲜血,服侍的宫女尖叫一声昏了过去,殿内的文武顿时反应过来,连忙上前想查看皇帝的情况,却被从宫门外突然杀进来的禁军给包围了。
我站了起来,向倒伏在地的君熤走去,却被皇后挡住。
“皇后娘娘,酒中毒是娘娘所下?”我虽然在问她,但是心中几乎肯定了大半。
“瓀璃姑娘,不要做无用之功。此毒见血封喉。”皇后娘娘冷淡地说道,以往内敛的她今日穿着大红锦衣,端庄地立在那里,气势很强,让人几乎忘记了她平日面目不清的模样。
“皇后娘娘,当日你生产时,皇帝并未挡着我救你。”毒、杀皇帝,尽管我对君熤已经厌烦到了极点,但也只是想着天上地下不相见,各自安好罢了,未曾想过让他去死。
他不算好,但也不是纯然的坏。
“他是没拦着,然,救我的人终归是瓀璃姑娘。我承你情。”皇后始终没有让开位置,皇帝在抽搐了几次后,归于平静——他死了。
而另一边,丞相站在朝臣之前质问着带兵进来的汤全和禁军副统领翟勇锐。
“汤全,翟勇锐。你们是准备造、反?”丞相冷静地问道。
汤全笑着回道:“何必说的这么难听,这天下还是君氏的天下,只不过换个人坐在那个位置上罢了。”
“逆贼。”丞相冷淡轻蔑的眼神立即激怒了汤全。
“丞相大人,如今大势在我不在你。我看你还是乖乖听令行事,或可换取全家活命。”汤全一直领的武职,手上沾过血,当他逼视百官之时,除了丞相一脉的官员,居然无人能直视他的眼睛,俱低头不言。
丞相却只是拂了拂官服,正了正冠,平静地答到:“以身殉道,死又何惧?”
他身后站着无数年轻官员,他们有的情绪激奋,恨不得攥起拳头殴死汤全这个乱臣贼子;有的神情坚毅,用实际行动对抗着闯入宫殿的乱兵。
其余勋贵士族、文武官员则谨慎地观望着,他们必然是反对汤全的,这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妄图窃国的反贼,是所有朝臣之共敌。但是,他们不像丞相没有选择,他们能暂时蛰伏保全家族。当天吕氏一族权倾朝野,最终天下不仍是刘氏的天下。
而汤全的境地比他们都更危险。他之所以选择在皇子的满月宴举事,毒、杀帝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京城的高门大阀齐聚一堂,让他可以一网打尽,控制住整个局势。
但是,如果他在此时压服不了众人,那么等着他的可就是脑袋落地,全族遭屠。
气氛凝滞,副统领翟勇锐额头上全是豆大的汗水。他此刻有一瞬间后悔跟着汤全造、反。但是想到处处与他为敌的禁军统领邓雄早已成为他的刀下之鬼,心中又升起了深刻的畅快感。遂把心一横,对汤全说道:“汤兄,不杀鸡儆猴恐怕不能让他们臣服。”
汤全心中也是如此想,虎目逼视丞相,手持佩剑抵住丞相胸膛,问道:“本官问汝,愿不愿写传位诏书!”
丞相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斥道:“休想!逆贼人人得而诛之!”无畏地说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吾宁死不会与尔等竖子为伍!”言毕,向前送上胸膛,慨然就义!
丞相身后的年轻文官们怒目含泪,伸出手接住了丞相软倒的尸身。
“逆贼!你杀了丞相大人!吾等与你不共戴天!”
“把他们押下去!”汤全命令道,很快这些文官被禁卫军带了下去,关进了天牢。殿内顿时空了大半。一开始有些还心存侥幸的官员顿时面色如土,两股战战。
汤全有所觉,提着还滴着血的佩剑,踱步到中书省王舍人面前,说道:“丞相不肯拟传位诏书,不知王舍人愿不愿意拟诏呢?”
王舍人顿觉大祸临头。他出身一般,薄有文名,因和丞相不是一个学派,平日在朝堂素有被排挤之感,多有牢骚。起先丞相被逼着拟诏,他还在看热闹,心里暗想,你个司徒岳,素来以清流栋梁自诩,今天要是拟了诏,看你还有何脸面腆充股肱之臣!
没想到情形急转直下,丞相慷慨赴死,宁死不屈。他之一脉的朝官被一网打尽,可不就要从其余朝臣中选择拟诏之人!
王舍人还想挣扎一番:“鄙人……才疏学浅……当不得此等大任……还,还请将军……另、另择贤良。”
汤全绕着王舍人走了一圈,附近的官员纷纷走避,王舍人更是浑身颤抖、惊骇欲绝。
汤全说道:“既王舍人认为自己不贤不良,难堪大任,朝廷不留无用之人,拖下去!”
王舍人不自觉膝盖一软,跪在了汤全面前,妥协道:“承蒙将军不弃,鄙人愿代笔草拟诏书!”言毕俯身叩首,彻底成了汤全之鹰犬,全无读书人之气节。
汤全趁热打铁,命小太监准备好笔墨纸砚,连同书案一起抬了上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王舍人不得不揣测着汤全的意思,拟了传位诏书,“命”中宫之子即位,皇后、国丈代理朝政。
汤全十分满意,收好诏书,给皇后使了一个眼色。
皇后早已抱起熟睡的小皇子,缓步走向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坐在了属于皇帝的龙椅上。
汤全站在玉阶之下——以往属于丞相的位置,对着众臣说道:“拜陛下!”
中书舍人跪了下去,在他的带动下,一些骨头不那么硬的朝臣也跪了下来。而勋贵侯爵、士族阀门,出于暂时隐忍的考量,也跪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站在皇帝的尸身旁边,看着他死不瞑目的眼睛,叹息了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请看书的小天使们收藏】
感谢 一天两天 的手榴弹
感谢 FiFi 的地雷
第13章 权相
在满殿跪着的人中独我站着,汤全瞬间注意到了我。问道:“汝是何人?为何不拜?”不待他招呼,甲兵便渐渐将我围起。
皇后说道:“且慢。”而后看向汤全。汤全登上玉阶,皇后对其耳语几句,汤全挥手将甲兵撤了。
我盘坐在君熤的尸身旁,念着往生咒,但愿他能消除怨恨,早登极乐。
当日宫变后,文武各自还家,每个府邸都被汤全派出的兵丁监视者,关了京城城门,禁止消息流向各地。
第二日早朝,汤全迫不及待让中书王舍人拟旨封自己为丞相,封皇后为太后。第二件事,便是断了韩起大军的粮草。
韩起与君熤乃总角之交,情分非同一般,汤全谋划宫变,也只敢在大军北上抗戎,韩起离开京城以后,他可不像其他留在京城的武官没有兵权,韩起手上常年持有虎符,随时可以调动大军。
汤全这个决定遭到了朝臣的激烈反对。戎族寇边,一旦让他们南下,后果不堪设想。汤全宫变只是换个人做皇帝,戎族若是南下,他们这些人都活不了!
但是汤全已经被到手的权力迷住心智,满心期待韩起与戎族同归于尽,待他掌握大权后,再为皇帝发丧,那时候即使众位亲王赶来京城,事已成定局,只能俯首称臣。
想到能把众亲王都踩到脚下,汤全兴奋地鼻翼弇张,面颊通红,眼睛充血,再看看这些反对他的臣子,顿生不耐,说道:“反对者,施以廷杖。”
从上到下,几十名朝臣被扒了裤子按在条凳上打了棍子,其中甚至有一名老臣,该人历经三朝,官场混的一般,文才甚受人尊敬。没想到年老却受此等屈辱,廷杖完毕,穿好了裤子,正了衣冠,指着汤全的鼻子说道:“乱臣贼子!国将亡于竖子之手!尔等倒行逆施!必受天谴!先帝,臣来矣!”
言毕,一头碰死在了大殿之上!从他破了的头上流出的血漫延过玉阶,静静地向下流淌。
这惨烈的景象震醒了朝臣的心神,兔死狐悲,唇亡齿寒,原本已经屈服的文武百官又重新开始考虑,此等酷烈之人窃居高位,纵他们低头顺服,等待他们的真的是好结果么?
而汤全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让犹疑的朝臣坚定了反对他的决心。
“将这老东西拖出去鞭尸!”汤全恨恨地说道。他最怕别人说他反贼,说他要遭天谴。更怕这不属于他的权力很快就要失去。
老臣的话,句句往他肺管子上扎,不待他好好招呼这老家伙,老臣子就见了先帝,怒气无处发泄,只能鞭尸出气!
这次不再有人反对他,汤全以为是他们都怕了,所以顺服了。实际上,这些朝臣已经意识到,如果放任他这么折腾,大家都不会有活路,准备真正开始颠覆他所把持的朝政了。
当天,无论是飞出京城的信鸽,还是派出去送信家仆、信使都是以往的三倍还多,送信之人抓了一批又派出一批,高门贵族与汤全等外戚斗智斗勇,最终成功被他们送出了消息,皇帝被毒、杀,少帝即位,政、权被外戚把持的消息要捂不住了。
————————————
边塞。
韩起带着骑兵回来了,每个人的甲衣都被敌人的和自己的鲜血浸透,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杀了戎族骑兵两万人。再有一场胜利,戎族绝对会退兵,因为戎族内部也不是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