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仙娇-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化神识的咒语,具有一定的攻击力。神识强大了,寻常的心魔自然难以下手。但是要用这法门去“破魔”,某魔将大人不屑的点评“找死”;某半步鬼将大人也直言“言过其实”。不过,两人一致认为,平时多多练习,对识海和神识都有好处。事实上,他们俩也每天早中晚坚持诵读来着。令沐晚郁闷的是。以魔将大人念咒的威力最大。唉,说好的“破魔”呢?
先前在塔底,国师大人告诉沐晚:除了第一层的水牢没有芥子空间,其余八层,每一层都有芥子空间。现在,加持在芥子空间上的守护法力已经脆弱如薄绢,法门必现。以她的能力既然准确的找到每一层的生门和死门。那么。肯定也能找到每一个芥子空间的法门。以第三层为例,她只要找到大漠空间的法门,破之。就能脱塔而出。九层法门是一个整体。破了一个,就等于九个法门全破。这样一来,托她的福,被困于塔中各层的道众也都能解困。到时。国师再布阵,从塔底将整座琉璃塔炼化。据为已有。那样的话,半山寺的和尚们再也不能往里扔道修了。
所以,沐晚摊开破阵手印,开始寻找所谓的“法门”。
果然如国师所言。除了生门和死门,她真的推算出一道法门。就在正西方,离此地十余里远!
“走。我们去法门那边!”
“好!”古百第一个响应,熟门熟路的跳进行李木架的最上层。
百里溪转过身去。对着火池行了一个道礼,轻声禀报:“师尊,弟子走了,您多多保重。”
火池里,无数火苗轻轻摇摆,仿佛象是在跟他摆手道别。
深深的看了一眼,他抱着亮子,跟着沐晚,一道出了沙窝。
他在塔底苦修,如今已经是五级武级。然而,大漠的晚上,风沙很大。他们又是逆风而行。是以,出了沙窝,他抱着亮子,完全睁不开眼,宛若是秋风里的一片落叶,被风沙吹得滴溜溜打转。
沐晚见状,将青云剑的末端递给他:“牵着剑。”
就这样,一手抓着青云剑,一手将亮子护在怀里,他高一脚、低一脚,走得非常辛苦。
为了照顾他的速度,十余里的路,他们走了将近半个时辰。
和生门、死门不同。法门是隐约可见的。它象一个模糊的淡黄色光圈,径圆一尺多,悬浮于空中,离沙地有两尺来高。
“到了。”沐晚吐出一口浊气。三十几步开外,有一个背风处。她把百里溪带过去,“你们在这里等着。没有我的招呼,不要离开这里。”说着,她解下行李木架,取出狼皮水囊连喝三大口水后,连同古百,一并交给百里溪。
破法门什么的,她也是头一次。破了之后,芥子空间会有什么反应,她心里真没底。所以,务必让百里溪他们离得远一些。
百里溪背上行李木架,郑重的说道:“沐道长放心,我会照顾好阿百的。”
“好。”沐晚欣慰的笑了笑。三日不见,更目相看,用来形容百里溪最恰当不过。此时此刻的他象是脱胎换骨,与初见时完全不相同了。
古百却不领情,用神识联系沐晚:沐姐姐,你只管放心,我能照顾好自己。
沐晚将青云剑绑在右掌里,紧了紧,转过身,一步一步的走向法门,心思转得飞快:怎么破?
且待我刺它一剑!
拿定主意后,她提剑上前,用尽全力,对着大光圈,嗖的一剑刺出。
“当!”
火星子飞溅。好比是刺在了一面铜墙铁壁之上!
虎口被震痛。
反冲之力袭来。沐晚就势退后半步,侧身挽了一个剑花,化去其力。
再看悬浮着的光圈。
呀,它居然比先前缩小了三分之一多!
攻击很有效!
沐晚大喜,全力再刺出一剑。
“当!”
不等反冲之力袭来,她刷的接连刺出第二剑。
“哐啷!”
光圈竟然发出一声象铜镜破碎的响声。不过,这声音比打破一面铜镜响了不止一百倍!
沐晚横剑于胸前,全身戒备,屏息以对。
光圈摇呀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来。
待光亮完全消失,那一处竟然现出一个大破洞!三尺多的破洞里也是漆黑一团。好不真实的说。
沐晚拧眉,小心翼翼的靠上前,用青云剑刷刷的在破洞里捅了数剑。
没有任何力道。
法门就破了?也太轻而易举了些吧!
沐晚放出神识,探入破洞里。
唔,她“看”到了:上面是漆黑的夜空。下面是白色的沙地。一座九层琉璃塔静静的立在夜色之中。远处有森林。周边不见人影!
真的破了法门呢!国师诚不欺人也!
沐晚欢喜的转过身,冲百里溪他们挥手:“快,我们马上离开!”说着,她提着剑,率先纵身一跃,自破洞里飞出。
亮子飞快的对百里溪说道:“你只管放心跳就是。万一有什么,我会护住你的。”
古百哼哼:“有沐姐姐在外面。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百里溪深吸一口气。飞跑过去,猛的一蹬腿,跃进了破洞里。
下一息。冰冷的寒风象小刀子似的,刮得他睁不开眼。
身子急速往下坠落。
外面是空的!
“啊……”他忍不住张嘴轻呼。
就在这时,亮子“呼”的张开翅膀,稳稳的驮住了他。
沐晚藏在白色沙地外面的树林子里。惊讶的看着他们。一只比山鸡大不了多少的凤尾琴鸟背着一个比自己大了好多倍的人,自琉璃塔的第三层上滑翔下来。最重要是:他们竟然平稳的着落了!
呵呵。亮子身为筑基期的灵鸟,还是有两把刷子滴。
“快,过来!”她招手,轻声招呼他们。
亮子眼尖。第一时间发现了:“去那边!”
终于出来了!百里溪松了一口气,立刻抱起他,噌噌的飞跑进小树林里。
“我来背行李。”沐晚接过行李木架。轻声吩咐道,“山上现在没有和尚。不知道以前的陷阱和机关还在不在。你一定要紧跟我,只能走我走过的地方。”
“是。”百里溪使劲的点头。
于是,沐晚在前面带路,百里溪紧跟其后,下山而去。
一路上,陷阱和机关大多数都还在,但是,已经变得老旧。难道半山寺的那些和尚没有维护?沐晚狐疑,试着将一部分神识抽凝成细丝,探向半山寺。
啊,半山寺没有了!
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寺院不见了。一人多高的乱草丛里,立着一些残垣断瓦,显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不会吧,那么多和尚呢,总要救出一两间来吧?再说,不是已经过了三年吗?就算房子被烧得精光,和尚们都在,一直都没人重建吗?
探明山上再无和尚,沐晚带着百里溪走得飞快。
路过半山寺时,她特意站在废墟前看了看。时隔三年,现场仍然处处可见火灾的痕迹。
古百咋舌:“沐姐姐,我们不过是放了把火而已,又没有伤到人。那些和尚呢?怎么也不见了?”
亮子欣喜的说道:“活该!天雾山本来就是我道传之祖地。和尚们在此修筑这座半山寺,分明是鸠占鹊巢,用心险恶。”
百里溪也道:“师尊说,两枚舍利子关乎他们的根基。想必是舍利子被毁,他们在这里再也立不住脚,所以,只好弃寺离去。”
有道理。沐晚点点头:“也许山脚的禁区也有变故。不过,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正如她所料。禁区里的数万守兵也已撤走。大军似乎也是匆匆离开,大部分的陷阱和机关也都没能来得及撤掉。
沐晚感慨之余,有些可惜:空间又封闭了。不然,有香香在,定然知道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到目前为止,她仍然无法相信:佛教在东安被奉为国教。一场大火而已,难道东安朝廷和僧众们这么容易的就放弃了?
天蒙蒙亮,沐晚带着百里溪走出了禁区。
翻过一道山就是七里坡镇,沐晚想去那里打听一下情况。是以,他们休息了一个时辰,待天色大亮后,再动身去七里坡镇。
在山顶,沐晚看得清楚:昔日热闹的小镇,冷清得很。太阳都升得老高了,镇上大多数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破落的街道上,只有三两个人在慢慢的行走。
心思一转,她想明白了:七里坡镇本来做的就是禁区里数万大军的生意。大军撤走了,谁还会来这个深山沟里住宿?
不过,只要有人,应该就能打探到消息。
“不弃,你留在这里,我去镇里打探消息。”她如是吩咐道。
百里溪点头。他懂她的用意:又偏又小的山沟里,冷不丁来了两个陌生人,搞不好会纠来全镇人围观,还怎么打探消息?
第375章 又变天了
走进镇子时,“王家客栈”的大门恰好打开。一个打着呵欠的年轻女子,从里头出来。
面生得很……沐晚走过去,笑问:“请问大姐,王掌柜在吗?”
“王掌柜?”年轻女人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她“哦”了一声,“你是说这间店子以前的老板王老太,对吧?她最厉害了,早早的卖了店子,带着家人回老家去了。你是她什么人呀?”
沐晚答道:“我以前在这里当过半年的伙计。路过这里,过来看看以前的东家。”
年轻女人上下打量着她,笑道:“你倒是个长情的。王老太在大军撤走之前,就回老家去了。当年买她店子的人,也搬走了。我是云溪府的猎户。镇上的人差不多都搬走了,留下很多无主的空房子。我们进山打猎,顺便帮镇里的人捎些针头线脑的过来。混得熟了,这里的空房子,他们随便我们住。”
沐晚点头,又指着禁区那边,故意八卦的问道:“禁区里的大军都撤走了?什么时候的事?我以前听王掌柜说,大军是守护山里的寺庙的。里头有好多和尚呢。大军走了,谁来护着那些和尚呀?”
年轻女人也是个爱说话的,象倒豆子一样,将知道的全说了出来。
原来,三年前的一天半夜里,天雾山那边突然起了大火。火光照亮了半边天。镇上的人们都被惊醒了。过了五天,从外面又开进来一支军队。十天后,禁区里的大军和这支军队一起走了。他们走的时候,押走了好多和尚。那些和尚披枷带锁的,被一串一串的绑着。镇上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
“王掌柜很厉害的。在天雾山起火的第二天,就低价卖掉客栈,带着家人回老家了。等到大军撤走,大家反应过来,再低的价,也没人肯接手。”年轻女人啧啧赞道。
原来和尚们是获罪被绑走了。唔,天下的帝王都是一个德性!沐晚打探到消息。附和了几句。告辞离开。
回到山顶,她将探来的消息告诉百里溪。后者感慨不已:“东安的凤皇向来自我标榜仁义,也不过如此。”
接下来。他们直接奔赴龙兴山。
据百里溪说,在大秦朝,龙兴山一直被大秦皇室奉为祖地。不过,只有最初的两代凤皇千里迢迢的跑来祭了几次天。第三任凤皇嫌龙兴山地方偏远。山道崎岖,将祭天的地方改到了玄照山。从此。皇室之人鲜有再回龙兴山拜祭的。几千年过去,如果不是大秦倒数第二任凤皇刊印《大秦山经注》提到“龙兴山”,天下已无人记得这座山。到了东安朝,开国凤君曾派军队去驻守龙兴山。守了三年。完全看不到人迹。守山的将军请旨班师回朝。被驳回;后来是第二任凤君下旨调回龙兴山驻军。
“我听说龙兴山有地宫,是始祖留下的,曾去过一次。就是一座很高很陡的荒山。我在山里转了好几天。什么也没有发现,空手而归。”
沐晚想起在黑暗森林里。老怪说的那组数字,以及翻译方法,连忙翻出《大秦山经注》翻找。
“五,十七……是个‘阶’字;六,卅……是个‘底’字。阶底,往正东方向,走十步。”她抬头问道,“龙兴山有很大的台阶吗?”
百里溪一脸茫然的摇头:“没看过台阶。”
就知道没这么简单。沐晚收了书,吐出一口浊气:“先过去,看看再说。”
从天雾山到龙兴山,隔着七百余里。中间要经过一大一小两座城镇:云溪府和南化城。
百里溪都去过。据他说,云溪府有一座在南边都很有名气的庵堂,云隐庵。全城的人都信奉佛陀。他本人最不喜去云溪府。
不过,今非昔比。那个大秦的皇太孙百里溪早就死在了琉璃塔里,如今,他只是不弃,是国师的衣钵传人。为了查探东安的佛教现状,他必须去一趟城里。
反正顺路,而且沐晚也很关心西地小界的道传,遂决定和他一同去城里转转。
不想,他们在云溪府的东郊竟然看到了一座簇新的道观“小溪观”。从建筑形式、供奉的三清神像,到观里道士们的穿着打扮,都是正宗的道教。不似石青山脚的云霞观,只是挂了个道观的名字,实际上是座寺庙。
香火挺旺盛的!
难道东安变天了?沐晚看着进进出出的香客,竟然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百里溪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悄声说道:“沐道长,我想去打听一下,东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快去快回。”沐晚点头,心里甚是欣慰:百里溪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
以前的他,愤世嫉俗,却又总是以弱示人。碰到事情,第一念头往往是想着借用男色;而现在的他,自立自强,有了独立的人格,心态平和,能客观的看待世间之事。可以说,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道修。
百里溪虽然没有上苍垂怜,也获得回到小时候,重新开始,然而,他却已在苦难中战胜了自我,有如浴火重生。他的改变,比她更为艰难,也更为宝贵,更值得人敬重。
浪子回头金不换,百里溪,真正的做到了。
她忍不住为他喝彩,同时,从心底里为他感到高兴,感到骄傲。
在路上,百里溪也买了个行李木架。他背着亮子,走进小溪观。一刻多钟后,他满脸喜色的出观而来。
看来是打听到好消息了。沐晚使了个眼色,径直往树林深处走去。
到了一处僻静之地,她才站定身形。
百里溪跟过来,乐呵呵的说道:“东安以佛为国教,却也出了一个不信佛的凤皇。”
就象当年慧空碰到了一位不信道的大秦凤皇一样,东安的第三任凤皇居然是个不信佛的。她早就想发作日益坐大的佛陀们了。当接到天雾山的军报后,她觉得是时候教训一下佛陀们。于是,凤皇陛下乘机发难,以“护佛不得力”为名,最快的速度将半山寺的和尚们押解进京。朝中有大臣窥得圣心,见机上书,说新朝应有新气象,主张佛、道并举,行平衡之策。这话说到凤皇心坎里去了。道教毕竟已经传承了很久,以前,东安民众是在禁道的高压之下,不敢信道。现在朝廷宣布解禁,于是乎,各地的道观象雨后春笋一般的建了起来。以云溪府为例,三年里新建了四座道观。小溪观只是其中之一。
百里溪说完,搓着手掌,乐道:“如果慧空大和尚在地府里有灵,岂怕要气得活过来。当年,他迷惑了大秦的凤皇,大秦道众没少受他的气。如果反过来,轮到东安的佛陀们尝尝当年的窝囊气。”
沐晚笑了笑,轻声问道:“看来,你一直想行当年慧空之事,重建大秦喽?”
脸上的笑意凝住,百里溪微怔。想了想,他答道:“我不是慧空,我也不会做慧空。”
“此话怎讲?”沐晚故意问道。
百里溪正色道:“我教在西地小界经此大劫,师尊身为国师,一直在反省。师尊说,当初,我教尊皇室为护教,试图借用世俗的政权来发扬我教,实在是错的太离谱。修道之人,当以修行为主。红尘历练不可少,但是,切不可身陷红尘而不能自拔。所以,师尊立下一条规矩,从我开始,以后的历代传人都不许入朝。除了师尊,祖姑婆也有类似的反省。从小到大,我都被教导,以复国为已任。是祖姑婆消除了我心中的执念。她告诉我,百里家早就烂到不能再烂,有什么资格复国?祖姑婆教导我,百里家虽然都修道,却没几个人是真正有道心的,要我以后远离百里家,远离朝廷,做一个真正的修士。我看到了半山寺和尚们的遭遇,刚刚又在小溪观里转了一圈,突然发现,能够护教,发扬我教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凤皇、王公大臣。天下的信众,包括我们所有的道修,才是真正的护教。”不知道为什么,这番话说出来,他只觉得心头象是点了一团火,热乎乎的,亮亮堂堂。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他从未没有体验过。
沐晚听完,暗中松了一口气。很好,大劫之后,道众们都在反省。教训是惨痛的,是血淋淋的,但是,大家都记住了。真正复兴西地小界的道传,指日可待!
百里溪见她没有言语,脸上飞红,弱弱的问道:“沐道长,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
沐晚展颜轻笑:“哪里。你说的很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弃道友,沐某受教了。”说着,她抱拳行了一个道礼。
百里溪闻言,心中象是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齐齐涌了上来。“沐道长过奖了。”他借着回礼,垂眸掩去眼中之情。
得到了她的盛赞,他心里甜如蜜;然而,在她心里,他始终只是一个“道友”……说好以她为榜样,从此心中只有道,可是,做起来,好难!从琉璃塔里出来后,他发现,对她的喜爱之情,不减反增。这些天,他的眼里、心里只有她。睁眼,看到的是她;闭眼,脑海里想到的也全是她。
我该怎么办?我答应过师尊,从此心中唯有道……他不由咬牙。
这时,亮子从背后的行李木架里伸出一只翅膀,轻敲他的背,悄声说道:“还站在这里做什么?人都要走远了!”
“哦……”百里溪连忙屏去杂念,快步追上那道青色的身影。
第376章 地宫
两人在平溪府城里转了一圈。果然,以前佛教一家独大的形势不复存在。城里有很多人家外面既挂着五彩经幡,又在大门上贴着保家宅平安的黄符。
百里溪有些看不过去。而沐晚却觉得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他们只是凡夫俗子,并不是真正的信众。无论是挂经幡,还是贴平安符,他们都是想求一个家宅平安而已。凡俗界里,这样的人占绝大多数。我们不好用修士的标准去苛求他们。”
百里溪低头,沉默不语,心道:怪不得祖姑婆说,修道之人应该有一颗包容、宽广的心。我的心,还是太狭窄了。
转了一圈,沐晚仍然没有看到城隍庙的影子,心里微叹:一旦被毁,要想再恢复道统,并非易事。
南化城的情况与云溪府大同小异。了解情况后,两人径直赶往龙兴山,渐渐远离了人烟。
在深山里走了十余天,终于,他们赶到龙兴山之脚。
龙兴山是一座双头山,又高又陡。来之前,沐晚心里猜测:所谓地宫,应该是在地下才对。所以,不用想,肯定是在山脚。
于是,他们俩在山脚细细的寻找台阶的痕迹。
找了三天,没有看到人工开凿出来的台阶!
沐晚反省:可能是天然的石阶,或者看着象台阶的巨石之类的……又找了三天,两人翻遍山脚,仍然没有看到象台阶的石头、石块!
怎么会这样!沐晚没辄了,又翻出《大秦山经注》重新翻译那组数字。
没错,就是“阶底正东十步”!
该死的阶底,到底是哪儿!
好比是百爪挠心,沐晚随意的在一块青石上坐下来。茫然四顾。
百里溪见状,坐在对面的另一块石头上,也是一筹莫展。也许打开地宫,沐晚就会找到回上界的路。从此一去不返。他将再也看不到她。但是,他只想她开开心心的,不想看到她这般难过。
古百从行李木架里爬出来,蹲在沐晚身边。强打起精神安慰道:“沐姐姐。我们肯定能找到台阶的。”
亮子问道:“我们是不是想错了?据说,地宫是百里家的始祖所创,那么。距现在起码有几万年了呢。几万年的时间,寻常的巨石搞不好也变成了碎石堆呢。”
“你什么意思?”古百不爽的质问道,“是诅咒台阶没有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地宫了吗?你就那么不乐意看到沐姐姐和我回炎华界……”
“阿百!”沐晚出声制止道。“亮子没有诅咒什么。他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亮子本来气得张开双翅,欲暴走。闻言,满肚子的火气立时消了一大半。
古百仰头瞪了百里溪一眼,气呼呼的转过身去,用屁股对着他们俩。
沐晚问道:“亮子。你说,阶底可能是什么?”
亮子摇头:“我觉得道长说的有道理,应该是石阶。或者长得象石阶,并且还要数万来。都能保持不变。具体是什么,我也猜不出。”
“什么东西能数万年来都保持不变呢?”沐晚仰头,看向山顶。
古百没好气的哼哼:“有啊,这座山就是!几万年了,它不是还立在这里,还叫龙兴山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心里象是划过一道流星,沐晚大叫:“我知道了……”话音未落,她飞也似的向山外跑去。
古百急忙追上去:“沐姐姐,等等我。”
亮子一头雾水:“到底知道什么了?”
百里溪重新背上行李木架,说道:“不知道。先跟过去再说。”
亮子扑楞着翅膀,跳进行李木架里。
沐晚跑得远远的,边跑,边回头看山顶。
大家都莫明其妙的跟在她后面,频频回头。
当沐晚终于停下来的时候,他们发现离龙兴山已经有十余里。
“差不多了!”沐晚仰头,笑道,“这里可以看到龙兴山的全貌了。”
百里溪抬头,看到两个山头,一高一低,呈台阶状,喜道:“原来这是台阶!”同时,他也明白了大秦第三任凤君改祭玄照山的良苦用心:保护龙兴山的山形!
正因为数千年来,龙兴山远离了人们的视线,这一带一直没有人烟,山形才得已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下来。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么大的一级台阶,阶底到底在哪里呢?
他不解的看向沐晚。
此时,沐晚脸上的忧色荡然无存。她乐呵呵的吩咐古百:“阿百,去抓两只兔子之类的来。吃得饱饱的,我们上山去。”
听她说的这么有把握,古百也满心欢喜,响亮了应了一声“好”,连蹦带跳的钻进了旁边的密林里。
“沐道长,为什么现在不能找?”百里溪狐疑的问道。
沐晚指着山顶说道:“时机未到也。”
“时机什么时候才能到?”亮子瞅着山顶,硬是看不出什么玄机来。
此时,太阳当中挂。沐晚大致推算了一下,说道:“还要过两个时辰左中。”
两个时辰以后?那时,太阳不是该偏西了吗?百里溪看了看西边,再看看一高一低的两个山头,脑瓜子转得飞快。终于,他意会过来了:“原来是这样!”
沐晚笑了笑,解下行李木架,在附近寻找柴火。
亮子还是不明白,悄声问百里溪:“什么这样啊?快说给我听听。”
百里溪飞快的说道:“等太阳偏西,高一点的山头的影子落在这边的山头上,不就是个台阶了吗?”
亮子瞪大眼睛:“那样的话,地宫岂不是在山脚?”
百里溪笑道:“没有谁说过,地宫是在山脚啊。”
不一会儿,古百叼回来一只肥嘟嘟的兔子。百里溪主动提出,他来处理兔子。
古百没有反对。当他过来时。古百吐掉叼在嘴里的兔子,悄声说道:“我盯着你呢。你别想使坏!”说完,象没事人儿一样,又跑进了密林里。
百里溪差点以为自己刚刚是幻听。
随着太阳的渐渐偏移,高一点的那一个山头的影子渐渐往低一点的那个山头方向偏移。过了两个时辰,它的影子恰好落在对面的山头上,在陡峭的山崖上现出一个巨大的台阶。
而沐晚一行人早就爬到了这边的山头上。
“你们在上面等着。我先下去看个究竟。”沐晚说着。顺着悬崖爬了下去。
在影子台阶的正东方走了十步。她看到一道半尺宽的长细缝。
这就是地宫入口?开什么玩笑!她狐疑的探入神识。
咦,在细缝的最里面,离外面大约有五尺远。平放着一个卷轴!
心中一动,她小心翼翼的用神识将之包裹住,隔空取过来。
明黄色的一卷绸布,和大周的圣旨很是相像。
沐晚将之打开。唔。里面画着龙兴山的地图,有一处标有“地宫”二字。从布料和墨色上来看。最多也就是个几十年前的旧物,不象是数千年以前的古物。
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佑平七年。
佑平七年不正是《大秦山经注》刊印的那年吗?看来,民间盛传此书中藏有大秦地宫的秘密,不是空穴来风。
沐晚记下地宫的方位。拿着地图,嗖嗖的回到悬崖顶上。
“如何?”古百最先出声问道。
沐晚拿出地图:“找到一张地图。”将之交给百里溪,“不弃。你看看,是不是前朝之物。”
“是。”百里溪接过去。小心的打开。仔细辩认后,他抬起头,肯定的说道,“是的,这是前朝佑平年间的东西。”
照地图上的标注,这几天里,他们其实不止一次打地宫入口前经过——地宫就在龙兴山东南方的山沟里。那里有一面三丈多高的石壁。
于是,一行人又火速下山,来到石壁前。
这里是背阴之地。石壁上布满青苔。沐晚放出神识,试图查探石壁后的情形。然而,神识根本无法透过石壁!
果然有问题!沐晚大喜,又封闭五感,试着感知石壁后面的气息。
石壁很厚实,有两丈多厚。但是,它的后面是空的!
没错,这块看上去与周边浑然一体的石壁其实是块巨大的断门石!综合百里悠的传说,所谓的地宫应该是她的洞府。
可惜灵力被封,不然,才两丈多厚的一块断门石,她一剑就能劈开。
“有劳不弃道友了。”她转身说道。
确定这是地宫入口了?就要和她道别了吗?心头剧痛,百里溪身形微晃。不过,他很快稳住心神,强按下心中的悲意,问道:“我该如何做?”
沐晚说道:“你试着往石壁上滴一滴血。”
百里溪仰头看着高大的石壁:“一滴就够了?”
“应该够了。”沐晚心道:这里是你家始祖的洞府。她应该不会成心要自己的后人大出血吧。
百里溪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狠下心来,咬破右手中指。
一滴鲜血无声的滴落在石壁的青苔里。
他不由屏住呼吸。
血滴渗入青苔,转眼消失得干干净净。
可是,石壁却没有任何动静。
“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