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鱼水春来-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氏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可二爷的钱垫进入容易,再拿出来却难了,届时大嫂和娘硬说我顶着二爷的名头挪用公款,我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她说完,眉眼皱成了一团。
魏嬷嬷刚好撩了帘子进来。
“太太做甚愁成这样?”魏嬷嬷问道。
程氏只叹气不说话,逢春解释道:“是幽客过来了,说是夫人吩咐太太端阳节好好热闹热闹,却……却未曾提及银子的事。”
魏嬷嬷气地跺了脚:“竟弄着不入流的手段。”
手段虽然不入流,可却极为有效,当下便把程氏愁瞎了眼。
“向她讨要,她也定是不给的,太太也别去挨那个阴阳怪气了。”魏嬷嬷气道。
魏嬷嬷虽气,可说的话却理智,廖氏既然出了手,就是打量着程氏的嫁妆的,又怎会说给就给呢?
三人一筹莫展,却听一个清脆的声音道:“祖母不给,问祖父要呗!”
“灵儿又胡说了,今日认得字都认会了?”程氏轻瞥了她,并未将她说的当一回事。
程氏哪里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过规行矩步了些,脑子不够灵光。
于小灵暗自摇头,好在还有魏嬷嬷。
只听魏嬷嬷果然道:“太太,您还别说,咱们姐儿说的,还真有些道理。”
程氏疑惑地看了魏嬷嬷一眼,又听她道:“若是使个法子让老爷知道公中捉襟见肘了,您说依他的脾气,还能不把银子拿出来?”
“那倒是,可使个什么法子呀,眼看便到端阳节了。”程氏还是一筹莫展。
魏嬷嬷琢磨着,见于小灵正自顾自地扯着身上的桃红色半臂,那半臂还是去岁秋日做的,而下裳挑线裙子也上身了好几回。
她灵光一闪,拍手道:“太太,有办法了!”
……
正院的两株锦红缎,不论是从花色上,还是长势上,都出落得比西跨院的瑶池春强上不少。
谁叫这是正院呢?
见大伯和大伯母联袂而来,大伯父一脸喜气洋洋,大伯母却一副强颜欢笑的模样。于小灵看着,都觉得于小霏的事恐怕要重新提及了。
一家子相互见了礼,便听于桑拉了崔氏,声音不大不小道:“霏儿可还乖?真难为她了,最喜欢人多一道热闹。”
“也就小姑时刻想着她,好歹她还算懂事,日日诵读女戒,不曾怠慢。”崔氏说着,话语里已有几分哽咽之意。
于桑跟着叹了口气,愣了一息,转头往于秉祖处去了。
“爹爹,霏儿这一个多月都禁足在房里,日日诵读女戒,定也是知道错了。这眼看着就到了端阳节,咱们家还有不少亲友前来,如何好再拘着她?爹爹,让她出来吧。”
于秉祖敛了笑意,默不作声,目光扫到一旁的于小灵身上。
“放了她,灵儿可愿意?”眼睛看着孙女,可声音却深沉地问些女儿。
☆、第十四章 粉彩杯
两分笑意尴尬地凝在脸上,转眼又被于桑抹了去。她会过头来,笑着对了于小灵,问道:“灵儿一个人玩可寂寞,可想姐姐陪你?”
于小灵一听她这话,便知是哄小孩的说辞。
她想说“不要”,可就是开不了这个口,怕就怕崔氏到了夜里,又要捂了肚子呼痛,闹得程氏半夜爬起来给她嘘寒问暖。
可要让她顺着于桑的话轻轻揭过,她也确实不甘心。
纠结来纠结去,还嘟起了嘴巴,可就是不肯说话,于桑忍不住又喊了她:“灵儿?”
“行啦!一个五岁的孩子不想骗人,又不敢说话,这便是她的答案了,你还要逼迫她不成?”
于秉祖道。
一室沉默,过了会儿他才又开口道:“罢了,且再关她两日,到了端阳,便放她出来吧。只是,不许你们再娇惯与她,没个规矩。”
他话说的沉重,可崔氏脸上却露出了笑脸,和于桑一道行礼道谢。只于小灵不哭不闹,却也不言不语。
“灵儿,到祖父这儿来。”于秉祖朝她招手。
于小灵迈开短腿,蹬蹬蹬跑了过去,于秉祖见她乖巧,笑着把她抱到了腿上。
于小灵乖巧地依在于秉祖怀里,小手抓了他新上身的栗色镶酱紫宽边的团花直裰衣襟,嬉笑了一张小脸。
“灵儿笑个什么?抓了祖父衣襟做甚?”于秉祖见她有趣,问她。
于小灵又咯咯笑了两声,转眼瞥见程氏紧握的双手,歪了头道:“灵儿没穿过这个颜色的衣裳,觉得好玩。不过祖父穿了新衣裳,精神!”
于秉祖仰头大笑,众人也都笑着附和。
“怎么没给我们灵儿穿件新衣裳?”于秉祖又低了头逗她。
谁知他话音刚落,于小灵却急了起来,使劲拽了拽于秉祖的衣襟:“祖父,灵儿不能穿新衣裳,灵儿要吃端阳的小粽粽,要带豆娘。娘亲说,穿了新衣裳,就没小粽粽吃了。”
周遭空气随之一凝,于秉祖也愣了神,随即又恍然大悟。
转头看向次子一家,只见人人身上都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衫,而自己的夫人和女儿,却都是新上身的华服。
“二媳妇当家辛苦了。”他朝着程氏点头道,又转头对廖氏道:“拿出二百两支到公中的帐上。”
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安排唬住了神,倒是于小灵最先反应过来,又拉了于秉祖问他:“祖父是让娘亲给灵儿做新衣裳么?那还有小粽粽吃么?”
“当然有!我们灵儿呀,就是个小吃嘴精!”于秉祖又哈哈地笑了起来。
……
次日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廖氏和于桑开了窗子,边赏雨景,边磕瓜子。
“二嫂真是越发长进了,还借了灵儿的口与爹爹要钱。”于桑轻哼一声,拍了拍手,捏起五福捧寿的粉彩茶杯,小喝了一口。
“哼,真是便宜她了。”廖氏闷闷道。
“二嫂也是享福了,能嫁到咱家来。她娘家又得力,光是那四十八抬满满当当的嫁妆,便把大嫂压下去了。”于桑说着,看到窗外漱漱落下的雨帘,目光变得幽远起来。
廖氏慈爱地抚了抚女儿的长发,轻轻说道:“桑儿别怕,待你出嫁,娘也定让你风风光光的。
你不知道,原本我把中馈交与你二嫂,一来,是你大嫂这胎怀着实不易,我有心让她歇一歇。二来,是想给程家示个好,毕竟咱们家卷进那样的大事里,还少不得程家帮忙。再者,你二嫂手里这么多好东西,难道都让她捂着发霉不成?”
她说带着,又有些愤愤,眯缝起了眼睛:“她这一月没少费劲,公中的银钱不多了,咱家又正是用钱的时候,她能咬牙坚持着拆了东墙补西墙,都没往里补贴一分钱,我也真是小看她了。所以昨日才出此下策,要逼一逼她,谁想被灵儿那丫头几句话给糊了过去。”
说道于小灵,于桑皱了眉头:“我总觉得灵儿自从伤了脑袋,反而机灵了不少,有些话听似童言稚语,却让人头疼的紧。难道是二嫂教她?或者是那个魏嬷嬷?”
廖氏摇了摇头:“谁知道呢?许是魏嬷嬷吧。那婆子滑不溜手的,是得在她身上下些功夫了……”
西跨院的魏嬷嬷在廊下吩咐小丫鬟们做事,忽的后背一凉,僵在了那里。
“真是老了,不服不行呀,这平白无故地站着,背上居然还凉了一下。”
逢春撩了帘子出来,正好听了这句话:“早就说让嬷嬷仔细些身子了,咱们少爷姑娘都还小呢,哪个不得嬷嬷看着?对了,太太说下晌请了大夫给姑娘把个平安脉,嬷嬷也趁这个功夫,让大夫一道看了吧。”
魏嬷嬷犹豫了一下,又笑了,道:“我的儿,那就劳你跟太太提一句了。”
逢春笑着拜了手:“不当事。”
下晌大夫来过,细细看了于小灵,只道是身体康泰,已经完全恢复好了。
众人都感惊讶,连同大夫都摸了胡子道:“实未见过,未见过呀。”
只有于小灵暗自笑笑。拿了灵力滋养的这肉体凡胎,岂能不好?
她这灵力,转世那日损耗了多半,七日抵御排斥,又用了不少,如今剩下的也不多了,还是得留了关键时刻保命用。因而所谓滋养,也不过夜里稍稍动用些罢了。
众人惊叹过,最后还是落到了大罗神仙的保佑上。到底是她好了,大家都放下心来。
魏嬷嬷也跟着看了看,说起早间后背一凉的事,又扯出了不少乱七八糟的小毛病。
“毕竟上了年纪,平日里又劳心劳肺的,哪里能没个事?”程氏跟着道。
那大夫一看是在当家主母前得脸的老人,有病没病,先说上了三分。因而说了一堆旁人听不懂的话,又开了不少药,才离了去。
不知是真的病了,还是被大夫开下的几张满满当当的药方吓到了,到了夜里,魏嬷嬷竟起了恍恍惚惚地发起热来。
而她身边伺候的,不过是个刚提上来的八九岁的小丫鬟,一头闷下便要睡到天亮的。魏嬷嬷夜里怎地,她哪里能知道呢?
☆、第十五章 菱花糕
连着下了两天的雨,端阳前的凉爽让人心旷神怡。可程氏却闷闷不乐,因为魏嬷嬷这一场病太过来势汹汹,卧床两日,白胖脸颊都瘦了下去了。
程氏招来伺候魏嬷嬷的小丫鬟九星问话。九星也知是自己的疏忽才让魏嬷嬷病的如此厉害,这几日尽心尽力,一点儿不敢怠慢。
“回太太,嬷嬷今日好多了,自己还下床在屋里走了两步。”九星道。
“是么?你可要好生服侍嬷嬷,待嬷嬷好了,放你两日假。”程氏闻言放下心,许道。
待九星走了,逢春便道:“太太对她也太宽了些,嬷嬷病的厉害,她哪里脱的开干系?还放她假呢。”
程氏摆摆手:“罢了,还小呢。”她不以为意,又问道:“粽子都包的如何了,我这儿分身乏术,逢春代我多去巡视几趟吧,莫要出了岔子。”
逢春自然应是,程氏又道:“魏嬷嬷那边……嗯,你去说一声,让冰荔带了姑娘替我去看看吧,也不枉嬷嬷疼她一场。”
逢春连声答应。
刚到魏嬷嬷的院子里,就已经闻到了漫天苦涩的药味,于小灵皱了皱鼻子,廊下煎药的九星放下手中得扇子,跑过来行礼。
“嬷嬷怎么样了?太太让姑娘过来看看嬷嬷。”
冰荔道,又牵了于小灵往魏嬷嬷房里去。
九星边走边回道:“嬷嬷睡着呢,屋里药味大,会不会熏着姑娘?要不奴婢开窗散散味?”
于小灵虽不耐这药味,可也觉得不用这么大张旗鼓的,便道:“不能冻着嬷嬷。”
冰荔笑着说是,直接带了于小灵进去了。
魏嬷嬷虽是程氏面前得力的老人,还有小丫鬟随身伺候,可到底是个奴仆,屋里四处根本和于家的主子房,无法比拟。
不得不感叹青潭给她找得这个身躯是何等的好,衣食无忧不说,吃穿用的,也俱不是凡品。
若是投胎到了平民百姓家中,哪里有人伺候,洗衣做饭不说,指不定哪天还被卖了去,任人摆布。
于小灵摇了摇头,抬眼瞧见魏嬷嬷果然正睡着,昏昏沉沉的。毕竟是病了,冰荔不敢带她上前,只在桌边站了站。
可一靠近桌子,一缕奇异的馥郁香气便窜到了于小灵鼻尖。
她踮起脚尖看过去,正见桌上放了一盘白色的糕点,零零落落地,只剩几块了。
九星见她踮了脚看,以为她想吃,急急道:“姑娘可不能吃那糕子,放了好几天了,奴婢一忙就没撤下来,早就不新鲜了。”
听她说话,于小灵回了头问她:“是什么糕子,我怎地没闻见过?”
九星赧然一笑:“奴婢也不晓得,是从蕙其姐姐那得来的,只说是花糕。”
“蕙其是谁?不认识。”于小灵问。
“蕙其姐姐是夫人身边的二等丫鬟。前日奴婢闲来在院子里逛,正好遇见蕙其姐姐给二爷送了东西回来。姐姐见我长的瘦,顺手赏了我这盘花糕,说是二爷不用的,退回去也是分了旁人。”
九星一口气解释了清楚,她怕姑娘误会,说她偷了东西,那就不好了。
可于小灵听着,却走了神。
也就是说,魏嬷嬷房里这个花糕是转了好几道弯,从廖氏手里得来的喽。
她皱了眉头,指了九星问:“你吃过吗?”
九星点了点头:“奴婢只吃了一块,因着这几日嗓子不舒服,便没再吃,嬷嬷倒是多吃了几块。”
姑娘的问话让她摸不着头脑,她问道:“姑娘问这个做甚?”
而于小灵确是没答她,在心里冷笑连连。
旁人并不知道,这花糕非是一般的花糕,而是货真价实的菱花糕,这一点,于小灵从它那奇异的馥郁香气中便可确定无疑。
这种菱花生于水上,花瓣短而尖,呈黄色,花期极短,花开两日便随风飘散了。尽管如此,于小灵却识得它,因为她是的的确确的有毒之物。
误食菱花,对于鱼类来说,可谓是殃及性命的灾难之事,而凡人误食,也会突发昏迷,高烧反复。
这,正是魏嬷嬷的症状。
于小灵怜悯地看了一眼昏睡的魏嬷嬷,又看了一眼眼窝深陷的九星,深深地在心底叹了口气。看样这二人,都是中了廖氏的招了。
菱花中毒,凡人并不殃及性命,最多五六日,毒性也就解了,只不过终究伤及身体,还需一两月才能恢复元气,尤其似魏嬷嬷这般上了年纪里的,要想彻底好了,恐怕须得百天。
于小灵没有言语,转身张了手让冰荔抱了她出去了。
廖氏这招,当真不高,可对付没有防备的魏嬷嬷和九星,却也是够了。
若是她于小灵来做此事,断不会使了自己的丫鬟过来,也不会只一个毒物便要毒害魏嬷嬷。要么七拐八拐,要么,便使了两物相冲,被揭发了,只说都是偶然。
不过廖氏究竟不是她,不然程氏还不知被折腾成何种模样了。
这样一想,于小灵便不由松了口气,可这口气还没松下去,却又提了起来。
难道廖氏,真的只是害一害魏嬷嬷这么简单?
若真是这么简单,又为何不挑明了给魏嬷嬷一个教训,反而藏着掖着用这隐晦手段呢?
又或者,她毒倒了魏嬷嬷,是还有后招对付处处依重魏嬷嬷的程氏?
思索间,冰荔已经出了魏嬷嬷的住所,抱着于小灵往回去了。
“冰荔姐姐,你有没有闻到粽子的香气?”于小灵深吸一口气,眨巴眨巴眼道。
冰荔咧了嘴笑,道:“奴婢不曾,姑娘可是馋了?明日就能吃上了,或者晚间就可以了。”
可于小灵却摇了头:“不,灵儿现在就要吃!”她说着便在冰荔怀里挣扎开了。
如今的她越发重了,冰荔抱着已经是费了力气,哪里还能经得起她的挣扎,赶紧劝道:“哎呀,姑娘,煮粽子的可是在厨上呢,不是姑娘该去的地方。”
“就去,就去!”说话间,于小灵已是从冰荔身上溜了下来,撒了腿要跑。
急得冰荔跺了脚:“姑娘可真是,您可知道厨房在哪?快别跑了,奴婢带您去便是了……”
前边跑着的于小灵,无声无息地笑了。
☆、第十六章 红枣粽
于家的厨房从小院便可见干净清洁,食材摆放妥帖,地面也刚洒过水,门口还辟了块菜园,中了些于小灵也识不清的菜。
这个地界,倒是有几分田园趣味。于小灵东瞧西看的,跟着冰荔进了厨房。
“逢春姐姐也在?”冰荔一眼就瞧见了刚要出门的逢春,连忙行礼喊道。
“你怎么把姑娘带这来了?磕着碰着怎么得了?”逢春却唬了脸,责问冰荔。
不等冰荔开口,于小灵便喊道:“逢春姐姐,是我要来的!”
“这可不是玩耍的地方,姑娘随奴婢回去可好?太太房里可有小果子吃呢。”逢春蹲下身劝她。
可于小灵既然认定了厨房,怎么可能进都没进,便随她走了呢?当下便道:“灵儿要先去看了包粽子,再回去!”
见她语气坚定,逢春不好再拦,又想着自己和冰荔都在,该是无妨,便亲自抱了于小灵进去了。
厨房众人见逢春去而复返,还抱着个华服小姑娘,便都连忙丢下手上的活,起身行礼。
于小灵免了她们,又挣了下地,去细细看她们做甚。
于家的厨房,一共三个厨娘,五个丫鬟。如今除了一位年轻些的厨娘带着两个小丫鬟在准备中午的膳食以外,其他众人,都在手下不停地包粽子。
两个厨娘都手执粽叶,灵巧地将粽叶卷起做成尖,舀了糯米放进去,再放上去核的红枣,或蒸煮好的蛋黄、五花肉,使了糯米再覆盖其上,压实交给小丫鬟们缠好。
她们包的粽子当真不大,米多料足,想来吃起来也是一口便能咬到馅料,让人心满意足。
这三种馅料的粽子里,还是红枣粽制作的最多,还有一个丫鬟专门负责给红枣剔核。
于家毕竟是北直隶的人家,正儿八经的北方人,即便是兼顾着廖氏和崔氏来自闽南,程氏祖籍江浙,添做了肉粽和蛋黄粽,可到底还是以红枣粽为主。尤其是于秉祖,他是只认红枣粽的。
于小灵看着专做红枣粽的老厨娘一眼不错地包粽子,看了半天,未见有何奇怪。
逢春小声与她:“这是桂嬷嬷,咱们府上的老人了,她的手艺,是老爷点名的呢。”
于小灵点了点头,桂嬷嬷朝她笑笑,又继续干活。
廖氏费了这功夫,趁人不备毒倒了魏嬷嬷,自然是要朝着分身乏术的程氏下手了。而程氏刚得了于秉祖的肯定,公中银子不缺,再想让她失了欢心,还得从于秉祖这里来。
于秉祖只认红枣粽,全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若是这端阳节的红枣粽当先出了问题,又如何能轻轻揭过呢?何况公中银钱充足,程氏届时怕会无地自容吧。
于小灵想了想,可再如何看这包粽子的全过程也都觉得没什么奇异,小丫鬟剔核剔得仔细,核肉分离,动作也干净利落;桂嬷嬷更是个中老手,全无差错。
“姑娘,回去吧。”逢春又来问她。
于小灵也知不能再拖了,又转头看了一眼众人,揣着满腹疑惑出了厨房。
出了院门,有窸窸窣窣地声音传来,好似一旁树丛里蹲了个人。
逢春皱了眉头:“谁在那里?”
树丛里瞬间一静,之后又是一阵窸窸窣窣,一个和于小灵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小心地走了出来。
她微低着头,表情有些古怪,眼睛瞟了一眼于小灵主仆三人,又赶紧低下头去。
“你是谁?”于小灵问她。
冰荔见那女孩不太懂事,又在一旁补充道:“灵姑娘问你话,要好生回答。”
那小女孩一听说对面的与自己差不多大小孩子是主家姑娘,表情更古怪了,嘴唇紧抿,还有些扭曲之意。
不知是两个大丫鬟给她的压力太大,还是被周围的寂静糊住,她膝盖一软,就突然跪了下去。
于小灵反倒被她吓了一跳,直觉往后退了一步。可遇见这样奇怪的事,却又让她心里有一丝光亮闪过。
她定了定神,决定要问个清楚。
“你是谁?在这做什么?你不说,我就让人打你板子了?”于小灵吓她道。
打板子果然管用,只见那小女孩一听这三个字便哆嗦了一下,连忙磕头喊了出来:“姑娘饶命!姑娘饶命!我……不,奴婢就……就是偷了颗红枣吃,没干别的!姑娘饶命!姑娘饶命!”
偷了红枣?
于小灵瞬间兴致大起,又瞪了眼问她:“那你既是偷了枣子,又藏在树丛里做甚?不许骗人!”
小女孩吓得又是磕头:“奴……奴婢就是被枣核塞了牙,想……想抠出来……”
逢春笑哼了一声,道:“姑娘,这是个傻丫头呢,偷个枣子吃还能被塞了牙,姑娘莫要与她计较了。”
可于小灵却没被她劝走,反而又指了小女孩,接着问:“你怎么这么傻?你不知道偷个剔了核的枣吃?”
她问的严肃,可话语里又透着孩童的稚气,逢春和冰荔皆抿了嘴笑。
“回……回姑娘,奴婢是拿的剔过的枣呀,谁……谁知道还有个小核!”
空气倏然一凝,不等于小灵开口,逢春已是皱了眉头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奴婢不敢骗人,是真的,这小核如今还卡在我牙缝里呢!”
逢春上前亲自查看了去,小女孩嘴巴长得大大的,果见她的牙缝里,卡了一颗绿豆大的枣核模样的物事。
“冰荔,你先带了姑娘回去,我再去一趟厨房。”逢春吩咐道。
可惜于小灵怎肯错过这桩奇事,闹着也要跟了去。
厨房还是方才的忙碌有序,见一行人再次去而复返,众人都有些惊奇。刚想起身行礼,却被于小灵当即挥手免了去。
逢春三步并两步走到了剔核的小丫鬟跟前,拿过她刚刚剔下的一颗枣子细看起来,看着没什么特别,又用力捏了捏,最后放进嘴里嚼起来。
众人都被逢春的奇怪举动惊了一下,个个看着她,不知她到底要做什么。
可她却转了头,对着冰荔摇了摇头。
于小灵一怔,怕她就此便要放弃,刚想着要说些什么,就见她又拿了两个吃起来,然而吃过,却还是摇头。
是她们多想了吗?
难道枣子里的小核真的只是个巧合?
☆、第十七章 双核枣
“逢春姐姐,灵儿也要吃枣子!”于小灵见逢春查而无果,急着喊道。
逢春应下,手指灵巧地在剔除来的红枣里挑了挑,捡了一个个头大、色泽饱满的枣子递了过来。
于小灵拿在手里,歪了头瞧了好几眼,才小口地吃了下去。一口,两口,三口,果真是个又大又甜的枣子,甜味在口中蔓延,可于小灵心头上的迷惑却更重了。
“啊!”于小灵忽地叫了一声,吓得冰荔赶紧俯下身去看她。
却意外瞧见于小灵的小脸,一副又惊又喜的表情,她以为自己看错了,眨了眨眼,又看向自家姑娘,却见她脸上只有惊,哪里有喜?
冰荔在心里冲自己摇了摇头,姑娘才五岁而已,哪里懂得大人的事,还是自己想太多了。
“姑娘怎么了?”她问。
“冰荔姐姐,枣里有核,硌了灵儿的牙,疼呢!”于小灵嘟了嘴,得亏她心有防备,没使劲咬去,不然只怕也会似那个小丫头一般,卡在牙缝里出不来。
所以当下,她张开嘴巴,朝着里边指了一下,冰荔便一眼就瞧见了,手指一动,就把那东西撬了出来。
“是个小核!”
冰荔惊讶不已,于小灵顺着她的手看了一眼,果真是个绿豆大小的小核。
众人皆被此事惊呆了,那个剔核的丫鬟更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奴婢把枣核都剔了呀,一颗枣子一颗核,一个都不少的。”
桂嬷嬷也停下手中的活计,道:“会不会是巧了,姑娘的牙没事吧?”
冰荔这才想起此事,赶紧拉了于小灵要看,不过于小灵却不以为意,连声说着没事,还道:“再给灵儿拿个大红枣吃。”
“大红枣”三个字让逢春心头一动,正好转眼又瞧见了桂嬷嬷手里拿着的,还没放今粽子里的枣子。
那枣子又大又圆,色泽饱满,正和自己给于小灵挑的一般无二。
逢春又匆匆挑出了五六颗,分给那剔核小丫鬟和冰荔,自己也挑了两个吃起来。
“真的有小核!”剔核的小丫鬟吃到第一个便硌了牙,一脸又惊又恐。
接着冰荔也吃到了,而且逢春挑出的七八颗枣子里,竟有四五颗都有小核。
“我的天呐!这要是硌了老爷的牙,老奴万死难辞其咎呀!”
再看面前这两盆自己亲自挑的枣子,亲手包下的红枣粽,桂嬷嬷一双手都抖了起来……
西跨院,程氏拍了桌子,把桌上的碗碟都震地叮当作响,怒道:“她们这是要害死我!”
几个丫鬟吓得不敢说话,还是逢春愣了几息,上前好言相劝:“太太小心气坏了身子,这番查了出来,到底是个幸事呀。”
“你让我如何敢松口气,这一次两次地,魏嬷嬷还卧床不起,这让我……唉……”程氏说着,又转了悲戚,眼眶一红,眼泪落了下了。
入雪撩了帘子进来,逢春便朝她打眼色,得到入雪点头的回答,松了口气。
“太太,查实了。”入雪轻声道。
程氏拭了眼,又端起茶盅喝了一口平复下心情,才道:“说罢。”
“回太太,那双核枣正是常去采买的那家干货铺子送来的。采买上的人说,那铺子掌柜看我们家是老主顾,便送了些这双核大枣子掺到平常的枣子里,只说也是好意,没想到厨房的人不知道,差点闯了祸。”
入雪道。
程氏听了一声冷笑:“你看看,他们多厉害,一点纰漏都没有,出了事都是巧合,只怪我监管不力,才惹了祸!”
程氏又是落泪,趴在床上假装小憩的于小灵却悄悄睁开了眼。
若说魏嬷嬷中毒一事是廖氏做的,那此番双核枣,恐怕是出自旁人之手了吧。
是谁呢?能把此事办的滴水不漏,若不是他们遇上偷吃的小丫鬟,恐怕直到进了于秉祖的嘴巴,这件事才会捅出来的吧。
廖氏的手笔,也就是毒翻魏嬷嬷的高度了,难道是崔氏?
若是崔氏,程氏早就不好过了。
据于小灵所知,她和廖氏不仅是姨甥俩,连性子都有几分相似。
廖氏是自从娘家败落后,才开始变得顾影自怜的,而崔氏,则是五岁便没了父亲,由母亲带着她和弟弟,依靠大伯一家生活。
二人都是这底气不足的毛病,时刻怕旁人看她们不起,因而便是有心,多半也不敢使出手段来。
廖氏比崔氏还强些,毕竟夫人的身份在那里。可若让她想到双核枣这么个好主意,于小灵可不太相信,若说廖氏身后还有个智囊,那还差不多。
于小灵突然裂了嘴笑了,可不就是于桑,哪里还有旁人?
往日里,于桑虽与程氏并不投缘,可程氏也与她无碍,这番程氏执手中馈,连她的厨房都拿了去。她可不得借此打压程氏,抬举自己?
有了这样的动机,再加上廖氏和崔氏的怂恿,此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于小灵摇摇头,若是程氏不用掌家就好了,也没这腌臜事了。
可没等于小灵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端阳节便匆匆到来了。
早间还飘落了几滴稀稀疏疏的雨丝,待到于小灵收拾停当,换上了葱绿色四季平安的比甲之后,太阳已是露出了金边,躲在层层叠叠的云后面,捉迷藏。
于小灵还是第一次带豆娘。豆娘细细长长的,一对翅儿轻巧颤动,分外鲜活。
“姑娘真是大了,去岁带的时候,说什么都不愿意呢,只说怕人得很,怎么苦劝都不行的。”冰荔笑道。
冰荔拨过来照看于小灵也有三年的功夫了,眼看着从小丫鬟,变成了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尽心尽力,深得程氏看中。
于小灵觉得她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