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素入凡记-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哟,挺香啊,什么水?”
灵素道:“桔柚浆,酸甜的。”
那人听着从袖子里摸出两个铜钱来递给她道:“来一杯尝尝。”
他刚吃的几样汁水都是这个价儿的,就清茶贵点,好的得五文一杯,所以这回都忘了问价了。
灵素心说正好啊,省得我琢磨了,拿起一个笸箩接了铜钱,就递了一杯给那人。
这人端起来一喝,笑了:“今天这天合适啊,这要暑天,淡着点儿用冰一镇,准保没错儿!”
灵素笑道:“您说得对,就是看今天暖和才拿出来卖的。”
一时有人瞧见了也过来扔俩铜钱买一杯喝,灵素那竹节大,喝完得要会儿功夫,这几个买主就聚她摊头说上话了。路过的人一瞧:“嘿,什么东西,这许多人围着吃?!”更招人了。她这大杯子本是为了能实惠点的意思,哪想到还有这效果!
不过也有不喜欢的,吃一口便道:“酸!”
灵素乐了:“这桔柚哪有不带酸味儿的,我这就没少搁冰糖了。”
没多会儿功夫,那一陶罐就卖完了。灵素挑着空担子往铺子里去,她灵境里是收着不少呢,可这地方人来人往四面八方都是眼睛,这一罐子卖太久有些不保险,还是算了。
回到铺子里她心里又琢磨上了,——这都下晌了,要是中午没回家吃饭的,一碗面一碗馄饨大概也顶不了多少时候。今天又有点儿热,这一暖和又稍微有点肚饥,吃什么合适呢……
过了一会儿她又出门了,挽着一个大篮子,里头都是大包子,腌白菜肉丝馅儿的。这腌白菜是用长梗白整颗腌出来的,咸酸清口,有股特别的味儿。她用这个菜切丝同肉丝和冬笋丝一起炒香来包的包子,里头还略微加了一点辣丁子。这东西还没在铺子里卖过,倒是方伯丰挺爱吃,说够味道。刚好灵境里还收着些,就拿出去叫有缘人尝个鲜。
她这大篮子上还专门搭了块布,上头有个“辣”字,原是方伯丰给她写了卖胡辣鱼汤和辣炖豆腐的时候用的。
本是无心之举,却叫人瞧着新鲜,她是为了叫人晓得自己这包子馅儿有点辣,舌头嫩怕辣的就别试了。可旁人一瞧这拎篮子卖东西还带幌子的,这可太有意思了,倒叫人留起心来。
买了一吃,酸香咸鲜脆,那点辣味儿最是勾人。有个后生,自己手里也挽着个篮子,在灵素这里买了个包子吃,一吃吃住了,站那儿就连吃了三个。那吃相太香了,把边上的人都引了来,就是有的人受不了那个辣味,赶紧要寻水喝。这后生三两口把自己嘴里的包子咽下道:“我这里有豆浆,要不要来一碗?”
这么着,这后生就跟着灵素走了,灵素卖人辣菜肉馅儿的包子,他就跟着卖人豆浆,完了自己手里还拿着个包子不时啃上一口。
到最后他那罐豆浆也卖完了,灵素叫住他,送了他几个包子道:“今儿谢谢你了,要没你也没这么好生意。”
等回去说给方伯丰听时,把方伯丰乐得不成,他就想不明白了,怎么什么事儿到他媳妇这里,都能给做得这么可乐呢!
作者有话要说:
吃吃喝喝开开心心的日子,到头了……
开春了,都准备干活吧
第210章 德源会
填塘楼这回灯节出了大风头,不止花钱买了热闹得了许多人的夸赞,连知县大人都引了来,在各个楼里走了一回不说,还叫黄源朗陪着去看了他们城外的水围仓库。
转天衙门给黄家送了帖子来,邀请黄家参加衙门坊业司办的一个什么会,说是要商议年后的几件大事。黄源朗同家里一商议,黄老爹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想花活儿套钱来了?”虽国朝监管此事甚严,可“人为财,胆包天”,尤其这位看着可是个连神仙都不怕的主儿,更不晓得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这么心里忐忑着去了,回来却道并没有提要商户们出钱出力的事情。原是说开春三月要广聚各地商贾,来德源县开个德源会,又称“德源春会”。如今已经联络上的各地大商行的名字在席上都明列了出来,还叫商户们都按着自家的财力和专能好好预备,务必要在那些日子里同人搭上线、做成买卖,最好能做成长线那就更好了。
至于县里,会在商税上做许多让步,还有官船官渡等等,也都会加以配合。以便叫各地大商贾实在体会到德源县的便利和实惠,往后更多地将买卖交接挪到德源县来云云。
黄老爹道:“这会不会有什么后招?一句没提要商户帮着衙门分担什么的话儿?”
黄源朗摇摇头:“没说到这个。”
七娘却道:“没准还真不是要刮拉我们的意思。这位同之前那位不太一样,那位一开始是真想往自己兜里搂钱,后来遇着神仙显灵了才晓得害怕。只看吐出来的那些都够做一回河浦通渠的,就晓得搜刮了多少了。这位吃相难看,却不是往自己兜里去的,心大,看着上头的椅子官帽呢,不肯白玷污了名声。这看着像是想做大政绩的意思了。”
黄源朗点头:“听说知县大人这年都没踏实过,打腊月里就开始派人跟各地的大商号联络,有去年恰巧在我们这里落过脚的,甚至还请去衙门面谈了几回。”
七娘点点头:“能叫更多的人来,总是好事。对咱们的买卖也好。”
黄源朗道:“是,今儿还特地说起我们那库房和脚店群了,说虑得妥当,正好当时。”又看看七娘,“你看你还老骂人知县大人……”
七娘一立眉毛:“怎么了?那什么鲜石鬼石的,把遇仙湖的水都给弄腌臜了,连湖里的鱼都能毒死。我们在这地方过日子,难道是吃银子啃铜钱长大的?谁个能离开水?那湖里的水又跟四处的都连着。要是没人出声,到时候就不止那湖里了,连几道河都得跟着臭。到那时候,钱倒是不少挣,都拿去买药吃了,有意思?更别说还能不能等到吃上药的时候呢!”
黄源朗赶紧告饶:“我没说你错,我就说其实这知县大人也不是什么坏人嘛……”
七娘气笑了:“你这是看戏呢?当这世上的人就那么容易分好的坏的了?!”
婆婆跟着摇头:“往后要是那知县老爷当面提了什么出来,你可别瞎应承。什么好人坏人的!到时候当人家是个好人,人家说什么你都跟着答应去了,那才叫糟!这位老爷一瞧就是个心气足有手段的,认准了要做的事情,什么法子都能使出来。你说的什么好啊坏啊的同人家没干系,人家要紧是官声和政绩,奔着乌纱帽去的。你可别被夸两句就迷瞪了。那夸你,是因为你这回做的事儿正好给他垫上脚了!”
婆媳俩一块儿给黄源朗醒神,黄源朗只好道:“我知道了,我没答应他什么,往后也不会答应什么……总要回来家里都商议过才成的。”
那两个才松了口气。
方伯丰十七就匆匆赶去府城了,这一回多呆了几日,临行前特地同灵素细说过,天女散花稻的事情还得去府学里寻人问问才好。
等回来的时候正月都快过完了,到家顾不上别的,先换了衣裳来抱娃儿。这俩正一人一根糕干啃得高兴,灵素告诉他湖儿也长牙了。两颗门牙一块儿出来的,岭儿则就长了一粒尖牙,别的还没动静。方伯丰笑着点点湖儿鼻子:“你这是后发先至啊!”
灵素又问那稻子的事情,方伯丰才说起来。这东西还真是上年秋末刚出来的,一道奏章报上去,产量是寻常一季稻作的两倍多。这还了得?!真是一场大功了,如今出这个稻子的县的县令已经“提等待擢”,府衙里说起来都啧啧赞叹,只说光这一个,就够这位吃一辈子的了!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可是方伯丰细打听了一回,却道:“这稻子产量虽高,可是生长期长。比寻常稻种要多一个半月两个月在田,这么算起来,实在好处也有限。”
灵素道:“那在咱们这里搭种麦子合适,寻常我们田里的闲时就够一季绿肥的,若是种这个,刚好把这时间用上。”
方伯丰略有忧心道:“一样的地差不多的时候,忽然要种出这样大粒的稻米来,产量还高,难道真就光靠风吹日晒?我总觉着不太踏实。你真要种,就先拿一半的种子,在草荡浦的地上寻个地方种吧。”
灵素点点头,方伯分又道:“可是如今你又带着娃儿,还开着铺子,哪里还有空管这些?”
灵素道:“铺子没事儿,等天气暖和了也没那么些东西好卖了。且如今那片的小店也越来越多了,我就是歇一阵子,也不至于饿着谁,没事儿!”
方伯丰笑道:“这开店歇店先惦记着会不会饿着谁的,你也算独一份了。”
第二天方伯丰去上工,下晌却叫人带口信回来说不回来吃饭了。这样事情还真少见,灵素给俩娃煮了菜肉粥吃,自己就随便用灵境里收着的东西对付了一口。
天色黑透,方伯丰还没回来,灵素正想要不要披了斗篷瞧瞧他去,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忙去相迎。方伯丰进了屋子,面上略有酒意,先倒了一杯茶水喝了问道:“娃儿们睡了?”
灵素点点头,问他:“是谁请吃席?”
方伯丰苦笑:“哪有什么吃席,吃罪还差不多。”
原来是知县大人下晌忽然叫了他和老司长过去,一直说到晚边,还留了饭。
“还不都是那株‘升官发财稻’闹的!”
想想知县大人这样热衷政绩之人,听说了那位因一株新稻种就青云直上的同僚之事,心里难免有些波动。他这里正憋着要在财税上大展一番宏图,抬起头来一瞧,却发现如今天下最大的功劳已经不是这个了。幸好自家治下也有知晓内情的人,便赶紧叫了来当面细问。
也得亏方伯丰这回在府城里尽力调查了此事,才能答上他那些问题。尤其是听学差大人和同学中农务向同窗说的许多那位政务上的细节,更是眼前知县大人要打听的重中之重。如此一番面对,他也在“上官”跟前落下名号了。只是他心里却是忧多喜少、只忧不喜的样儿。
灵素知道他心思,便安慰他道:“横竖这县里肯定是我头一个能种出这稻子来,到底好坏如何,今年就能晓得。这农务有个好处,都得跟着天时走,就算大人再如何心热,也赶不到季节前头去。只等着看了情形再说不迟。”
方伯丰点头道:“你说的这个不错,我忧心的却不是这一样。天时渐变,官府要寻新粮作,本是利民之举。只是这个利民后头又跟着声名权位,这就又是一重事了。这世上多的是热衷名利之人,热衷本没有对错可说,不过个人追求不同。最可怕里头又有一些为了这个名利不择手段的。偏偏又落在农事上,这若有个闪失,那是多少人命的事情?我一想到这个就觉着事情恐怕难以顺遂。”
灵素对人世所知哪里能同方伯丰比,也说不出什么别的话来,只道:“那你就先做你自己的粮作,到时候哪怕旁的多少假的坏的,你这里至少还有样好的。”
方伯丰叹道:“也只能如此了。”
本来说要灯节后吃的年酒,等吃上都快出正月了。苗十八、鲁夫子和燕先生一碰头,这酒吃的没时候不说,话也说不完。这回倒有多半在说各地的新粮作,方伯丰也跟着听了半日,还不时能插上两句。这几个都是交游广阔之人,消息比衙门的还多,方伯丰一方面大开眼界,另一方面也更增了忧心。
这日正在预备新的学文,却有人说府学里有人给他捎了东西来,赶紧出去拿了,原是一包裹的文书。里头一封书信,是祁骁远所寄。信中说这些都是最近他在府学和府城衙门里搜罗的关于新兴粮作的文书材料,晓得方伯丰专于农务一途,人又在县里消息不便,特地给他捎来的。方伯丰看了心里十分感激。
灵素听说了想起来道:“对了,玉兰的那个卤味铺如今又开了,只是我走过几次都没见着她。买东西的人多,我也没上去问,不晓得这俩人怎么样了。”
方伯丰笑道:“你不说我倒忘了,他们夫妻俩如今都在府城里住着,这铺子是他们家里的人在管。”
灵素一愣:“玉兰给劝回去了?”
方伯丰哪里会知道这些,他道:“上回在府城见着他们俩了,本来说要一块儿吃顿饭的,我忙着各处问事,没得着空,最后只好作罢。祁骁远媳妇还叫我问你好呢。我真是忙晕了,竟全忘了同你说起。”
灵素晓得他如今满心都是那些新粮作的事情,反要安慰他几句,然后也想起一事来道:“前几天跟月娘她们闲话,说那个季明言,过年人都没回来,却同他家娘子和离了。是季家的几个长辈出面做的主。她们还说等出了正月要瞧瞧她去,绍娘子同她原是认识的。”
方伯丰一怔,叹一句没有说什么。
灵素道:“我也打算跟着她们一起瞧瞧去,那娃儿不晓得多大了,那时候多招人爱啊。”
方伯丰这才道:“这事儿我听祁骁远说了几句,不过他那嘴也不好太相信的。说是季明言在京城里寻着门路了,大约……要攀门亲事才好。已有家室的事情也不晓得那头知不知道,还是怎么样,反正就是……”
灵素道:“不是可以娶好几个的么?”
方伯丰瞧瞧她,苦笑着摇摇头道:“这些事儿说不明白,你也不用管。想一起去瞧瞧就一起去吧,可怜了孩子。”
灵素全然没放在心上:“该吃吃该喝喝,也不耽误什么,那季明言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人,分开了是好事啊。”
方伯丰只好嘱咐她:“千万别同人这么说,这里不是这么个规矩。”
灵素点头:“我晓得,我听她们说都没插话。”想了想道,“下回我问问七娘好了。”
书上有的事问相公,书上都没的要紧事就问七娘,错不了。
第211章 客似云来
不止七娘要忙着德源会的事情,三凤楼、风和楼也躲不了清闲。只有苗十八不晓得什么事情说要出远门,特地把灵素和方伯丰叫去吃了顿饭。叮嘱了方伯丰一些话,又叫灵素好好看着娃儿,铺子什么的事情倒在其次。灵素问他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苗十八一笑:“怎么着娃儿们的周岁我也得赶上。”
德源会这东西以前衙门可没做过,县老爷在从前的辖地做过类似的,可那什么地方,这里什么地方,这里头差别也挺大。是以这回凡能调动的人力物力都调动起来了,也甭管什么司的,一个都跑不了。方伯丰幸好身上还有个府学生员的身份,按季都要往学里交学文的,这事儿大家都知道,要不然不定被当成什么用了。
可正的不成就反着来,农务司的那群人被坊业司支使得团团转,正好方伯丰还得专注农务,便把自家司里的事务往方伯丰那边赶,方伯丰也只好尽力而为了。
灵素同陈月娘几个说起这个事儿来,陈月娘便笑道:“真是一个也逃不脱,我家相公也被坊业司那边借调去了。”
绍娘子说灵素:“要不说你如今其实挺厉害呢!你想想,这德源会是多大的事儿?你身边亲近的人,倒有一多半都有瓜葛,说明什么?说明你在咱们县里就算是个有势力的人物了!这么一比,我们这几个倒在你那儿论不上趟!”
灵素问:“什么势力?这东西有什么用!”
绍娘子乐道:“势力,倚仗,能耐啊!有这个,旁人就不敢随意欺负你了,有好处的时候也会先想到你,能通融的事情也会尽量给你通融。你别看着不起眼,多少事情就差在这么点上的。”
看灵素一脸不以为然,一边齐翠儿道:“若是丽芬有你那样一个师父,季明言敢这么做?这就是倚仗!”
丽芬就是季明言的娘子,齐翠儿原先同人家也不算熟,如今听起来倒似很亲近了似的。
转头便道:“对了,什么时候咱们一起去瞧瞧她吧。”
陈月娘看看绍娘子道:“去是去,只是……她这会儿乐不乐意见人呢?”
绍娘子点头:“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样,我过两天先去瞧瞧她去。若是好,咱们再一块儿去。唉!她若是因为这样连人都不想见了,我看也完了。这时候正该自立,凭自己活出个样儿来,叫季明言瞧瞧,没了他陶丽芬的日子反而更好!这样才对!”
陈月娘也道:“正是,我们如今也缺人手,若是她愿意,正好一块儿做这个。她一个人带个娃儿,也不容易的。”
绍娘子道:“就是,女人不帮女人,还等谁来帮?!”
齐翠儿却道:“这娃儿才麻烦,不养吧?你生的!养吧?凭什么呢?就算改了跟娘姓,这也还是季家的种不是!”
只是她这话却没人接了,绍娘子顾着同陈月娘两个商议什么时候去,灵素神识在灵境里分稻米玩,齐翠儿的道理她也不懂。
这么着议定了,过了几日,陈月娘来同灵素说,她们下晌要去瞧瞧陶丽芬,问她要不要一起去。灵素挂念那个娃儿,便跟着去了,岭儿跟湖儿都睡着了,就托陈月娘家帮手的婶子帮着看一把。
陶丽芬如今住在百行街上,倒是个热闹的好地方。灵素一路上听她们说着什么“住的热闹好,没事儿就不会瞎琢磨,也不孤单。”“这地段,租个门脸出去吃饭是不怕了。”“其实一个人也没挺好,自在不是……”
灵素听着只觉她们正搜肠刮肚地试图证明陶丽芬如今的日子还很可以过得,可这事儿为什么忽然这么需要证明了呢?这是为了证明给谁听给谁看的?这里也没别人啊……
敲了门,陶丽芬出来开的门,里头一处小小的院子,同之前灵素见的果子局老板家里挺像。也是西屋做的店面,如今都关着,不晓得做什么营生的。
院子里散落着许多竹子,还有做了一半的篮,一个小孩儿在一边拿竹截头扔着玩儿,见人进来了便站在那里看着她们,也不说话。
陶丽芬对他道:“怎么不叫人,不认识姨姨们了?”
小孩儿便开口叫了声“姨姨”,也不晓得叫的是谁,反正都胡乱一答应。众人都往里走,只灵素留下了,她走过去蹲到小孩儿跟前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了?我住在清河坊那里的,你小时候来过我家,我还抱着你看过小鸡的!”
小孩儿看看她,垂下眼睛摇摇头。
灵素便笑着道:“我家如今也有两个小娃儿了,比你当日还小呢。今年我又要养些小鸡,到时候你来我家瞧好不好?”
小孩儿抬头看了看她,低声道:“我不喜欢看,有什么好看的!”
灵素便道:“哦,你小时候倒喜欢那些,那你现在喜欢什么?”
小孩儿想了会儿道:“我喜欢学武功!我要有很大的力气!”
灵素伸手摸摸他胳膊,小孩儿往后一挣,逃走了。里头几个人这才发现她没进来,赶紧招呼她,她便朝那小孩儿笑笑往里头去了。小孩儿瞧她进去了,也跟着往北屋跑,却没进屋,在外头窗根子底下一蹲,一边听里面大人说话,一边拿根小棍子捅蚂蚁窟窿。
陶丽芬从前也没什么营生,同季明言夫妻几年,最开始为了他读书东跑西颠的,也没敢要孩子。后来好容易季明言考上了廪生,拿了几年廪给,也是凑合过日子。两家都没有什么根基,读书拜师又是个花钱的事儿,眼前这房子,还是当日凑银子典的。
生了娃儿都靠自己带着,又要忙活一家人的起居,也做不得别的什么事情了。
眼看着季明言考上了贡生,以为苦日子熬到头了,哪晓得人去了京城就想把从前的牵绊都砍断,好从头开始。季家几个长辈都来了,连哄带求地劝她撒手。娘家哥哥不晓得收了人什么好处还是被灌了什么迷汤,也劝她散了的好。只说那位要当大官了,如今人家不要你了,你死皮赖脸跟着,难道往后就会有好日子过?还不如索性知趣点。
陶丽芬气苦,可又能如何?她倒想一死了之,这娃儿又怎么办?能指着这样的舅舅,还是指望那些催着他改姓的季家族人?!
那一阵子真是浑浑噩噩不晓得怎么过来的。可人要吃要穿,要活着就得受累,没工夫给她淌眼抹泪去。想来想去,自己从前在家时的编篮子的手艺还算不错,如今重新捡起来,养活娘儿俩应该不算太难。
这么着又带着娃儿去几处码头找合用的竹子,新买了劈竹刀、扎锥,开始弄这个。这刚做了两批出来,手还生,做不太快,幸好窍要都还记着,总算能卖出去。娘家是指不上,爹没了娘也没什么主意,哥嫂就更别提了。也不晓得往后如何,连眼前都不知道该怎么过呢,哪有那精神去想什么往后!
如今听绍娘子几个说了做丝绵的话,知道那个利息更大,且还能把自家娃儿也带去,倒比这边自己一个人忙前忙后地好。再三谢了,只说去试了若果然能做就跟着她们一处干。她心里想着,这样她晚上还能回来做几个篮,多挣一份银钱也多一点踏实。
回来路上齐翠儿又问起那房子的事情,绍娘子道:“那是他们前些年典的,里头也有丽芬出的陪嫁。这回季家想要安生和离,生怕丽芬会闹,钱财上的东西就都没争。”
陈月娘叹道:“总算还有点良心。”
齐翠儿冷笑:“良心?什么良心!要有良心就不会这么干了!连发妻儿子都不要了,还要什么良心!他们这是怕丽芬这里闹出什么动静来,传到京城去,搅黄了季明言的高门亲事!”
绍娘子道:“那个没良心的活该挨千刀的东西!瞧着吧,迟早有报应!”
晚上灵素同方伯丰说起这日的事情,她疑惑道:“为什么她们一个个都生气得很,好像这事情绝对就不该这么样的,可事情又偏偏就是这样。季明言同丽芬姐和离,也没什么法则禁止,也没什么处罚,可见是行得的。那这明明行得的事情,她们又为何骂个不停?”
方伯丰不由得想起了自家那二叔亲爹来,叹道:“这世上有许多事情,你说有处罚的那些,都有律法管着。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律法规定了的。若有人做了这样的事情,就是触犯了律法,是要被问罪的。可这之上,还有许多事情,那些事情不在律法管辖之内,是以也没什么好罚的,只是人情道理上说不过去。
“你只想想咱们丁田的事情、祖产的事情,还有我这回春考的事情……那些人所作所为确实都能行得,都做得通,只是……也不能说他们这么做就是对的、应当的吧?”
灵素大约明白点了,方伯丰又道,“便是律法规定的事情,亦有许多枉法徇私的……做得的,却未必是对的啊。”于是灵素又糊涂了,——你们规定了对什么事情要做处罚,这处罚还是能想法子逃掉的;你们觉得有些事情是错的,可这些事情又都是能做的……
不过很快她就没空闲琢磨别人的事儿了。
如今两个娃儿渐渐大了,虽很多人都说小娃儿三岁之前都不记事,可灵素瞧着却觉得他们明显在学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了。一想到自己是个“假人”,万一娃儿们跟着她学了许多“不像人”的样子,那可如何是好?!是以如今她连往山上去,都是趁俩娃儿都睡着了,才敢拿斗篷裹着走,生怕他们记得御风而行的事情。
晚上睡觉从来是神识自探和络月修行的,如今也有大半的功夫要用在娃儿们身上。她没有亲娘婆婆面授那么多育儿心经,只能靠自己摸索。她在这里的能耐全在神识上,要摸索自然也离不开神识。尤其是人身上的光流光团,她自觉那些同人的康健寿命大有干系。自己是个死不了的肉身,娃儿们可是纯种的凡人,不小心点不行啊。
就这么着,抚养两个日渐长大的娃,神仙都觉着没什么闲工夫了。想想自己还有灵境神识和哥哥给的法宝,那些凡人女子全凭着一个易损易耗的肉胎凡身,也要拉扯娃儿长大,像陶丽芬这样同时还得顾着养家糊口,还没得帮手……这、这简直比神仙还厉害!
等到陶丽芬跟绍娘子她们开始一处做活儿,德源会也正式开始了。说是个“会”,前后得热闹了半个来月。一开始听知县大人各样布置听得迷里迷瞪半信半疑的司衙属员,等见识到真正的“客似云来”后,都不禁要擦一把冷汗,——幸好知县大人一直“小题大做”,如今才能应付得过来。
那些一早被知县大人叫去衙门里反复商议过几回的大商贾们自然谈买卖谈到嗓子嘶哑,签的文契更叫掌柜的和东家们恨不得半夜还要起来瞧瞧确定不是做梦;便是满城的小商小贩们也都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别的不说,就灵素那小杂货铺,凡她摆出来的东西,几乎都已经被买空了。饭食更甚,从前还能卖到下晌,那几日都没熬到正午就光了。
连后街上卖酒药的大爷都急了,——存着自己要喝的几坛子酒也叫他老伴给卖掉了。人家出的价儿高啊,老头子要喝不会再酿?!再酿?说得容易,那我眼前喝啥啊?!
有机灵的一看这阵势,赶紧赁了船队往四下村镇里收货去了,回来倒手一卖,就是从前几个月半年的收益。
几乎每日都有谁谁谁卖了什么东西赚了多少银钱的话传出来;还有什么喂猪都不要的柴草竟是个十分要紧的药材,值了大价钱了;又有哪个考了几回科考都没考上的廪生被什么大商家相中,去做了大管事,转脸就从状元坊搬到了长乐坊……
知县大人在自己权限内,把商税减到了最低不说,还把许多地方杂税也都免了;又用去年商税里留县发饷的钱雇了许多人帮忙搬抬些小东西、洒扫大街巷子、给人引路介绍铺子;还征集了一些大船充当官船在各渡口运人载客;连县城里,都出现了挂着一个“官”字的大车,每日按时按点沿着固定路线在几处热闹要紧地方间巡回拉人,坐满了坐位就走,根据路程远近路费在每人一到五个钱不等……
这里头许多新鲜事,别说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过。
等这次盛会落幕,知县大人在百姓中的声望也空前高涨。老百姓容易忘记官老爷们做得不那么地道的事儿,倒是更乐意记着他们为县里为百姓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若是能够,百姓们都愿意相信官府衙门从上到下都是精明果敢睿智过人一心为百姓谋福利的人。是以这回瞧见衙门各司衙人员前跑后颠忙得跟灰孙子似的,觉着倒比他们从前自高身份时候更叫人敬重了,甚至还出现了主动给官爷们送茶送饭的事情。
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传到了康宁府,德源县县令的官声和政绩自然又要大大添上一笔。
第212章 谁言谁语
德源县这回在康宁府乃至整个三河交汇地界都大大出了一回风头,半个月一晃而过,带来的好处却有一多半留了下来。还有更多的好事算撒下了种子,等着往后使劲儿长呢。
有满的就有漏的。这德源县上下齐心把运河上的大商行们都引到了自己县里,又是左右打点叫他们得了实惠又享了便利,谁会同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