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素入凡记-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是个个都乐意来吃这份苦的,也没法相强,一人一个想法。你要说苦不苦?那是苦的。要是能天天躺着啥也不干还好吃好喝的,谁不乐意?这不是不成嘛!我带着他们出来,不光说多挣几个钱的事儿,还能见见世面。
“这回,就看那个磨坊里头的架杆,我们那里的都不是这样的,不是学了一手?回家去就给村里的也换成这样的,能省不少力!咱们整日在村里呆着,一年到头就这么几个人,脸对脸的,也没什么新鲜主意。这出来一瞧,光说那个辣酱,嗐!我们都是串起来一晾的事儿,瞧着城里人多会琢磨?!碾一回磨一回拿罐子一装就是钱!……”
他们俩在外头絮叨,里屋给俩娃蒸糕的灵素听在耳朵里直琢磨:“这些想头要是能叫神龙湖边上的那些当官的也学学可多好……”
第298章 荠菜饺子
这年入冬后倒没立马下雪,只是连绵阴雨都快叫人忘了日头的样子了,寒沁沁得冷。
这冷的当儿,灵素家隔壁出了件大喜事。苏梅儿的小姑子要出阁了。
“这话我是不敢说,不过真是了了一桩心事!你们说说,这姑娘都是鲜嫩的时候好许人家,等到了年岁,越往后捱就越没路子走了!偏我们家这凤凰又眼界高,一般二般的还瞧不上。我从前都同她哥说了,实在不成就在家待一辈子吧,大家凑合过,总缺不了她一口饭!”
一群人在公井边忙活年下事务的时候,苏梅儿这么同人感慨。
边上一个大嫂就笑了:“不是我说,你也是好脾性。你们家那小姑子我们还不晓得?在家呆着也罢了,多一个人不过多一副碗筷。只是这人自己得有个数,爹娘养你也不是该养一辈子的,何况兄嫂?说难听点儿,这老头老太年纪上去了,都得要人服侍,难道还得多服侍一个你?却偏是娇贵,笤帚不拈抹布不拿的,又不是大家小姐,偏要过成小姐样儿,难道叫兄嫂爹娘给你做奴才?!嘁!”
这崔如梅小时候读书认字,人又生得好,在这一带街坊里也是有名气的。后来到了年纪,自然也有想求娶的,只是不成。不成也罢了,她又觉着自己那身份,却有这样有眼无珠的人不知道自己斤两的竟敢来惦记,简直反受了辱,嘴里的话回过去都跟刀子一样。这出了口的话哪有不传出去的,一来二去就得罪了人。如今一说起来,周围就没什么好话了。
苏梅儿心里是挺腻味自家小姑子,可她也不乐意被外人那么直剌剌地说,便笑道:“大概就是命好吧,天生的娇贵命儿。在家是爹娘兄嫂疼着,这一嫁出去就做少奶奶,照样用不着做这些事儿!”
之前周围人只听说崔如梅要许人家了,还许的外乡人,心里都暗笑。千挑万选却选了个外乡人!这谁家嫁姑娘乐意往远地方嫁的?除了做了官太太那是没办法!这崔家的小妮子就是挑到最后论斤卖的意思了,也算出了口当年的恶气。
结果这回一听,什么?当少奶奶?!后街上那个看谁都不顺眼的妇人就笑了:“少奶奶?她这年岁,再歇歇都能直接当奶奶了!”
边上几个人听了都笑出来,又笑骂她嘴贱。
苏梅儿还笑道:“要不说缘分呢!我那妹夫家里是开商行的,要不是这两年县里越来越兴旺,这俩人还不定能遇上呢。我们还说,难怪这姻缘来得迟了,原来是隔得那么老远!”
一听说是商行,几个人都赶紧换了眼色,越发旁敲侧击打听起来。
方才取笑人的妇人见了这阵势觉着没意思了,正好她要洗的鱼和菜也洗完了,便端起来先家去,临转身前说了句:“嘿,说得那么热闹,难道能跟当年黄家娶媳妇比?!这么些年也没有能赶上人家的!”
这话也是寸,正好叫来寻自家嫂子的崔如梅给听见了。回去先冲苏梅儿发了一通火,怨她嘴巴没门不晓得又同人说自己什么私事;又骂那个妇人如何咸吃萝卜淡操心的话。晚上往自己屋里一待,来来回回想到的都是当年错失了同黄家姻缘之事。
若不是因为有那一事在,她也不至于蹉跎至今,最后闹得要给人去做填房。
这个行商家业尽有,只是年岁稍长了些,长相也不过一般人。要换了从前,就算跪她跟前她也绝不会答应的。可这两年眼看着自家兄嫂的脸色是越来越不好看,自己抱怨两句,爹娘也懒怠多管了。尤其上门来提亲的人,更是一年不如一年。难道叫自己也去过同自家嫂子一样整天针头线脑鸡毛蒜皮的日子?!那真不如不活了!
后来想来想去,别的都好说,什么功名出身相貌人物都不求了,至少得有些家产,叫自己嫁过去不能吃苦才好。她这条驳一开出来,她娘心里松了口气,说她总算想明白些了。这么过了大半年时候,才说上了现在这人。
他是北地的人,如今买卖都在南边做,想娶个南边的姑娘为妻。媒人说了,这位要不是有过妻室,就这家资身份,娶个什么人不行?就是因为前头娘子没了,又想再续娶个黄花闺女,最好还要读书认字的好帮他照顾生意,这才求到崔家来。
“不过你们也不消为难,要是觉着不合适就直说,我后头还有好几个能相看的!”媒人语气就这么硬!
结果从来东挑西拣的崔家二老反犹豫了,最后说见见人,细问了些家世等话,晓得前头娘子有生下一对儿女,这嫁过去就是当后娘的意思了。觉着事情万一说出去,家里人脸上都挂不住,可欲待不允,光看人家现在在康宁府里的几处买卖,又有些不舍。
崔家老娘索性同自家幺女摊开来说了半夜,道:“你要捡年轻生相好的,也尽有。如今边上镇村里就有多少后生来县里寻活计,咱们从里头选一个老实本分的也不难。可你要想往后过舒坦日子,那就得有舍有得了。
“我晓得你心里的事情,黄家少爷那样的人物那样的家世运道,这世上也不晓得几百年能出一个,你想比着那个来,那趁早死了心,不如去做神侍求神仙保佑你下辈子吧!眼前就只能是有财的没别的,不止没别的,还是填房有两个前头子女;要别的就没那么些资财了,你嫁过去就两个人踏实挣工度日,你自己选吧!”
崔如梅心里气闷道:“世上难道除了那黄家,就没有人品家世都好的人了?!”
催老娘叹一声道:“有大概是有的!可是你得问问,那样的人,人家图你什么呢?常理来说,男人都爱年轻俊俏的,你当是十年前?我晓得你又要说黄家少奶奶了,人家不是国色天香的美人儿,可人家那能耐十个男人都比不上!……可你有什么呢?
“要说图你一个人,这人也不是个壳子,总有东西的吧?你是我生的,可要我说起来,你脾性也不算好,家事向来不沾的,年节亲朋间走动你都懒怠着、瞧谁都看不上似的。人家娶了你去,指着你做什么?一管不了家,二体贴不了人心,三一个还不能好好应对人情来往……
“年轻小姑娘任性点儿,就凭那副水灵灵的模样,还叫人心里生爱,或者许多毛病都瞧着可人。你这年岁还那么着,就是不懂事儿了,叫人难疼。你也别听了就撇嘴生气,要么你自己能养活你自己,你自己能挣钱买你那些喜欢的胭脂水粉首饰衣裳、周全你那些讲究去,不要来磨我同你爹,也别叫我们在你兄嫂跟前为难。要不然你就趁早踏实寻个人嫁了,生儿育女之后或者能多明白点事儿。”
崔如梅在她老娘的一再打击下,最后只好点头认了这门亲,才有了后来这话。
因这亲原是二婚填房的,崔家不欲太过声张,跟外头也只含糊一句,连亲戚里知道实情的也不多。反正新郎是外乡人,这里有闲人想要打听也没地方问去。至于媒人,都是人精,太晓得人的喜恶了,凡问起便只说男方如何家资饶富、女方如何知书达理、俩人如何姻缘天成,至于旁的不好的叫人暗笑的,那是一句都不会说的。说它干嘛?!就为了叫不相干的人乐呵乐呵反得罪了自己的主顾?傻子才那么干呢!
定亲下聘都依足了礼数来的,众人见了那崔家姑爷的长相,倒有些相信家资饶富这句话了。——要不是真的家里金银成堆,就这崔家姑娘的性子,肯嫁这样的人品?!这一下子宾客们倒对这位新姑爷热情起来了,也是意外之喜。
灵素一家同崔家是近邻,还上了人情去吃了两顿酒。
崔家姑娘出嫁了,却没有如苏梅儿的愿,她不仅没有搬出去,反连姑爷都住进了崔家。
邻舍们都看起了笑话,——不是说家资饶富?怎么反住进老丈人家了!这样的有钱人还真是少见得很了。
崔如梅那性子,本来就自觉忍了又忍才许的亲事,结果最要倚仗来出口气的一头却反把她憋着了,如何能肯?虽那姑爷说如今几处买卖都忙着,几处宅子都在康宁府里,这边先将就一时,等转过年去再说云云,这新嫁娘却死活要在这上头出口气才成的。
临近年关,什么酱肘子腌腿子都预备齐了,苏梅儿同隔壁邻舍的几个嫂子媳妇来约灵素去百溪滩挑荠菜,准备用在年上包馄饨包春卷使。灵素在莽北学了一手包汤饺的手艺,想起之前正月十五挣烟花钱的时候,听那位摆摊的嫂子说过荠菜做馅儿的种种讲究,又想起那鲜香滋味来,二话不说,带着俩娃儿一起同人往城外去了。
北地荠菜要二三月才能见着,德源县这里腊月就能尝着滋味了。树下草里掩着的,碧青翠绿,嫩得一指头能掐断。众人手里或者剪子,或者小片刀,一边聊天一边往带着的菜篮子里头扔。
岭儿看了只觉不可思议,问灵素:“干啥要挖这些可年的草草?”
边上一个小媳妇爱她那小模样,便接了话头道:“这是荠米菜,好吃着呢,回家让你娘给你们包馄饨包团子吃,可香了!”
岭儿道:“草草能有什么香味!”
那小媳妇笑道:“单吃这个自然不成,这东西就得配荤油才好吃……嗐,我同你说这些干吗!同肉肉一起包的!好吃!知道了不?”
岭儿这才松了口气,看看众人篮子里,大声道:“可得多加点又又!”
众人听了哄笑,直说岭儿机灵,晓得这菜没荤腥混着就不得滋味。灵素心说,她这是自伤八百了,务求杀敌一千一万呐!
这荠菜挑回来了,还得细细择一回,把里头混着的枯草叶子捡出来,去掉泥根,这才能拿去洗。过几遍水,彻底洗净了,焯水待其变色,晾凉后捏成团挤掉多余的汁水,这才能剁了拌馅儿。
一群人从城外回来,就又聚在公井处择洗。
闲话时候,苏梅儿忽然对灵素道:“差点忘了同你说一声了,明年我们家要盖房,听他们的意思大概得盖楼。到时候恐怕得搅扰你们,可对不住了。”
灵素听了也没放在心上,倒是周围几家也有心要动一动屋子的都凑一块儿商议起来了。
洗完了回家收拾,当晚就用咸肉和鲜肉一起剁馅儿同荠菜掺一起包了饺子。
方伯丰吃着很是适口,多吃了两个也罢了。小岭儿吃着一碗,还得眼前搁一碗看着才放心。
湖儿就不跟她学了,灵素问他:“你要不要也添一碗看的?”
湖儿摇头:“不要,热的才好吃。”
岭儿则一边吃一边跟她娘念叨:“下回菜菜少一点,又又再多再多再多点。”
灵素一边给他们添汤添饺子,一边叹:“成成成,你那份往后都不消加菜,就纯肉馅儿的最得口。”
岭儿咽了嘴里的一口,仰脸正色道:“不成的,舅舅说了,都是又又不好消化!”
方伯丰听了摇头直笑,灵素忍不住望天,——这就是凡人养娃儿的乐趣?……
第299章 献技大赏
灵素隔天又给七娘那里送去了一篮焯过水的荠菜团子,她头一回去城外挑野菜,还是七娘带她去的,想来如今她忙得必定顾不上这些了,自己给她送去些叫她尝尝鲜也好。
七娘见灵素挽着篮子送来了七八团荠菜,忍不住地乐,赶紧吩咐人拿下去收拾了包馄饨和春卷来,又留灵素吃饭,俩人对坐说话。
如今这大连店开得新鲜,已经有康宁府的姑娘太太们坐了船来逛了,自然有因此结交的。有两个在府城里有些脚力的,便撺掇她往府城里也开一家去。只是刚这么提了,她还没这打算,预备过两年看看再说。
更别说填塘楼、水围库和城外灵苑的各样买卖,同她来往的都是些什么人?这年节里你来我往的更叫人费神劳心了,却是“旺”的气象。但是,任凭送来堆高的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古董珍玩,眼前这个憨子的礼,搁哪儿都是独一份的。
常人同人结交,对方身份地位变了,这边不免也要有些掂量思虑,有时候就渐行渐远了。只有这个人,行事相待同多少年前俩人结伴换了工服偷偷溜进去看珍品集时一样无异,好像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她仍是那个她,自己在她这里也永远是从前那个自己。真是无端地叫人觉着安稳踏实。
七娘问她:“那边的荠菜可多?开春就能挑马兰头了。”
灵素点头:“多啊!多了去了!这县城里住着,一说挑野菜,九成九奔百溪滩去,可也没见哪个说空着手回来的。不止这些,还有野葱、小笋、蕨菜,野葱这会儿就有,那东西剁碎了炒饭可真是太香了……”
俩人就说起野菜野物来,若非那桌上铺的细毡,好似还在当年行里做活儿的时候。
等灵素走了,七娘才想起来,抚额道:“莫非这憨劲儿也会过给人的?都年底了,这溜溜半日,竟忘了同她说年下分红的话了……罢罢,反正说了她也未必爱听……”
正叹气,外头自家相公来了,手里抱着畅儿,畅儿手里捏着个吃了一半的春卷。七娘刚想问他吃东西洗过手没有,就见他手一递,把那半截春卷塞他爹嘴里了,七娘提在胸前的一口气,只好默默吁了出来。
黄源朗浑然不觉道:“灶上正炸这个,香!从前都是开春吃,今年这会儿就吃上了!不是说如今更冷了么,这明明是热了吧!”
七娘接了畅儿拢到跟前,拿了帕子给他擦手,又道:“我们这里向来是腊月里就有荠菜的,又不是北边。这是灵素昨儿刚从百溪滩挖的,特得给我们拿来。”
黄源朗呵呵乐道:“算她还有点良心。”
七娘瞥他一眼:“她怎么没良心了?”
黄源朗一瞪眼睛:“明明说好了是你们合伙的买卖,可你瞧瞧她,甚事儿都不干!她要是擎等着分红还能说一句无能又爱财,可她分明连这个都没记在心上,我同伯丰说起,结果伯丰全不接头,可见她……唔,莫非她是想把这份当私房存的?嗯……”
七娘还没来得及说话,畅儿忽然开口道:“祖母说爹爹也甚事儿都不干,就等着娘挣钱养家……”
黄源朗咕噜咽了口口水,嘟囔一句道:“娘也真是的,在孩子跟前怎么什么话都说!”
畅儿又道:“祖母还说,爹爹同方家姨姨简直像亲姐弟俩……爹爹你又做什么说方家姨姨不好?那不就是说你自己不好?”
眼看黄源朗一肚子委屈想要分辨却不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样儿,七娘心里直乐,咬着嘴唇说畅儿:“好孩子,那是祖母说笑话给你听呢。咱们家买卖都要你爹爹出去同人谈了才成的,没有你爹爹,咱们家可做不成营生。”
畅儿这才不说什么了,靠在七娘怀里等她给剥桂圆干吃。
黄源朗看看这样子,想想看还是自家媳妇对自己最好,——娘就会说我,怎么不见她说说爹去呢?!
七娘问起黄源朗外头的事儿来,黄源朗才收了心思,一件件细说起来,哩哩啦啦说了一大篇,又道:“知县大人又出新花样了。这回说是征集县里能人们的巧法子,若是谁有在耕种匠作上的新鲜主意,哪怕一时还拿不准的,只要写明了姓名报到坊业司。衙门试过了果然有效的,就会给奖赏。最高能得一百两。
“又在金宝街贴出了长长的布告来,上头细分了许多类别。那耕种上头的不止有新粮作、良种这些,连新奇的杀虫法子、养土的法子、甚至连更能显效的追肥的法子都算……这位大人真是太能折腾了,都不晓得他想干嘛……”
七娘听了目露深思,点点头道:“这位大人真是心思厉害。想必是见如今农闲来县里寻活儿做的村里人多了,故意贴出这么个告示来,叫人把官府这个话传回去。要说农务上的事情,只问县城里住着的人,能问出个什么来?自然是打那些村里来人的主意了。之前的辣茄会,大笔银钱撒出去,如今衙门的话大伙儿都信得挺真,没准还真能搜上许多主意来。这可比让农务司分片下去跑有效果多了……”
说完了摸摸自家儿子的头顶道:“畅儿可得好好读书,这读书人的肚子里就是心眼多。”
黄源朗不以为然:“那都是人家天生的,读书可读不出这些来。”
七娘看看自家相公,这话他嘴里出来还真没人能反驳,嗐!
晚上方伯丰回家来,也同灵素说起这话。灵素那脑子,是来了凡间这几年一点一滴积起来的,旁的不说,种地这块总觉着里头许多他们家该当的事儿似的,听说此事立马就积极起来了,催促方伯丰道:“那赶紧把我们的那些法子都细细写下来,你不是都见了么,真的就那么养土的,不哄人。”
于是匆匆吃了饭,点上三头烛台,全家人聚一块儿群策群力开始忙这件事。
灵素养土的法子挺稀奇,同寻常农家用的堆肥还不大一样。只因她太能搜罗东西了,寻常就靠天生天养的法子于她而言实在太慢,她就老琢磨着想像养鸡养鸭似的养土。怎么养?喂啊!先跟养花斑鸡似的,得寻着种鸡,之后就跟养鸡一样喂它们。
她发觉所谓养土,都是些极小的东西在忙碌,它们把那些瓜皮枝叶给腐熟了,才成了好肥料。试了几回,岭儿说了:“娘,稻田里多,它们喜欢吃饭。”
灵素将信将疑,最后用蒸好的干饭,放在一个木匣子里,去了盖,倒扣在割完稻子的稻茬上。六七日后,那些米饭上头就绒白一层,湿湿的。
再把这一匣子饭放在洗晒干净的缸里,岭儿说放糖,她就给放了饭量三分之一的红糖,又过一阵子,这饭就整个化成水了。拿这个浆水,兑上一千倍的净水,往糠堆上一喷。要不了几日,糠上就满结了一层黄白的厚绒,拌到堆肥里,比寻常的速度要快上几十倍不止。
这兑完水的催肥液,也可以直接喷地里,之后的土就自然会越来越松软,好似雇了无数个小工在不分昼夜地深耕一般。
她晓得岭儿的能耐的,有什么就问,果然岭儿又说在深山腐叶堆里也能用这法子采集“小工”,直接用米糠就成;还有用艾蒿、水芹菜、八月果这些拌了红糖酵出汁水来,兑了净水喷地喷作物,能叫它们长得更有“精神”……
这些古怪的法子,她都一一试了,还试给方伯丰瞧,方伯丰看了真是目瞪口呆,一是吃惊这个效果,二是实在想不明白她是怎么琢磨出来的,这脑子里整天都想的些什么……
可是事实就在眼前,也不能不认吧。何况那俩一大一小乌溜溜的眼睛盯着,只好铺纸蘸墨,老老实实一条条写将下来,那俩还不时补充上两句。
一旁的湖儿就琢磨上了,——既是大家的事,妹妹都出了力了,自己总不能落后太多。
不过这田里作物的东西,有娘同妹妹在,也用不着自己费心了。另外的呢?方伯丰边上摊着个簿子,翻开那页就是这回布告上细类的目录。湖儿识字啊,他也不用问人,自己在那里一行看一行琢磨,思量着自己能在什么上头显把本事。
小书塾已经歇了,这之后俩娃儿跟着灵素往山上或者街巷里去,湖儿左顾右盼的时候更多了,大人们只当他是小孩子好奇,哪里能想到他还存了这样的心思呢!
且说知县大人叫人打了那布告出去,又直接从年底的官帐上划出了一大块来专用作此“献技”的奖赏。因这年换了许多米袋子,后来米粮实在多了,也略收了些银钱;加上辣茄会后头许多新鲜事,引了康宁府和运河上过的客商来,这一年下来官帐上还真是多了不少钱。
从前的规矩,这余钱里头,知县得自得些孝敬,都是常例,算不得刮地皮。结果这位大人却丁点没要,是以虽今年很做了些“劳民伤财”的事情,最后衙门里从上到下的年钱却比从前年月都要多了。如此一来,众人心里都有了数,——来年便是一个月闹上两回,也绝不敢喊苦喊累了。
许是财帛动人心,布告挂上去一些日子,真有人往坊业司“献技”来了。开始还好,不过零星几个,自从有人献的一个上梁的法子衙门里试过果然有用,真给他发了五两银子的奖赏,之后“献技”都得排队了!
有些心里有成算的,托了信得过的读书人把自己的主意细细写了,署上姓名递上去。还有些虽不识字,可心里着急要得奖赏,一则来不及寻人细说,怕叫人抢了先,二来还怕万一听了的人先拿去换钱了可又怎么办!是以便直接去衙门里现写,——他说,司员们写录,最后画个押表示是自己的主意。
许多农事上的东西没那么快能见效果,奖励什么的都得缓缓,却是技艺上的许多立竿见影的主意,这个三两那个五两的,看得人心热眼红。
有些自己本没有主意的,也开始一整日往街上转悠去,那磨坊和碓房里就围了许多闲人,只因之前一个人改了个跳脚双头碓,得了十两银子的大奖赏。如今个个都指望能再从这里头挖出个什么主意来。
瞧得磨坊老板好笑,还在那里张罗:“白呆着你就想出来了?我同你们说,这人就得手里动着脑子才活络呢。来,来,拿着这个!哎,对喽,摇起来,摇起来!白呆着干嘛,我还嫌你们碍事呢!往后干站着不动弹的我都收站地钱了啊,一个脚印两文!……”
说着笑话就往人手里塞大小箩,哄那些人给他筛粉筛碎米,也是一场热闹。
老人们更抱怨:“这都叫什么事儿!闹得过年都不安生。都指望发个白日梦就能换钱呢!”又说自家魂不守舍的儿孙,“这会儿晓得要动脑子了?那也得你寻常脑子里有东西才成呐!平日里什么活儿都不干,晓得做活儿的人有什么烦难?不晓得烦难又哪里来的巧妙主意?!啧啧啧,别晃了,没听脑壳里头都晃郎晃郎的空响儿么!”
知县大人本来也没指着这一下子能从一处小小县城里挖出什么奇宝神技来,不过是给大家埋个动脑子想主意的种子,慢慢转换一地风气。却是他“福运太厚”,居然真出了几件值了大钱的东西。
头一个就是农务司的二愣子送上来的“养土”之法,光看那匪夷所思的路子,这位恐怕在农务上真是走火入魔多少年了,要换个正常人他决不能想出这些来啊!
再一个就是一早有人在用的,造房子用的青灰,双羊镇那里有两个泥瓦匠愣给弄出来一个新的炼法,用的还都是他们那里的材料,里外里一算,整个造出来比通行的做法得省下六七成的耗费。
知县大人赶紧把那俩人叫来面谈了一回,之后就让百杂行和坊业司出面,直接把那俩人纳入司衙,给了个“官身”,之后就由百杂行牵头在双羊镇建了个“青灰行”,也算作官行买卖了。
这还是年里呢,恐怕许多人还忙着过年没得消息,知县大人如今对年后的献技真是满心期待起来,连即将到来的年夜饭都顾不上惦记了。
第300章 财源滚滚
灵素的那些“买卖”,除了一个已经算不得“米市街”的米市街上的杂粮铺是进了年关就半开半歇的,余下几样都是越近年节越红火。若是有人晓得她底细,大概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一个有大连店干股的人,怎么还会去开那么个单门脸的小铺,卖些上不得台面的米粮。
进了腊月灵素就叫那位帮她看铺子的嫂子歇了,除了腊月里的工钱,还另给了两斗好面、两身衣裳料子和四斤好棉花。这位胡嫂子是谢了又谢,之后隔三差五过来瞧瞧,若是灵素正好开门,她就过来帮着看一天。如此直进了二十,才彻底歇了。灵素又要给她添钱,她却死活不肯要了。最后灵素给她拿了二十几个鸡蛋,明说了就是自家养的鸡下的,给她拿去做蛋饺使。这才收了。
饭庄子上灵素又给送去了两头大野猪并两水桶的鲜鱼,还有些自家山上的时鲜菜蔬。刘玉兰有的是法子借这些东西招揽客人,她只管搬来就好。
俩人在门口坐着细算今年订出去年席还需要预备的东西,灵素看看路对过的热闹样儿,跟刘玉兰叹道:“我刚来那年,进了腊月就靠个官集和年集,之后买东西都叫掐肉钱,根本没什么人还在做买卖,都忙着准备家里过年的事务去了。这才几年,竟跟换了个世道似的。这都过了二十了,街上还跟平日里一样,都没见什么歇的铺子。”
刘玉兰往自家卖卤味点心的窗口一指乐道:“从前这些都是家里自己预备的,光算这几样就得多少功夫?”
如今那里一长排的叠案上,各样年糕、团子、米糕、粽子,应有尽有;另一边则满堆着鱼丸、肉丸、炸排骨、炸排条、甜醋熏鱼、馓子、饹馇、小麻花儿……外头排着七八个人,都挽着篮子来的,轮上了少说也得买个三五样。
刘玉兰又接着道:“这两年,尤其今年,你看看这满县里哪有什么闲人?连周围村里庄子上都跑城里寻活儿来了。真是一年忙到头的,好容易歇歇,谁耐烦再弄这些去?!从前那么折腾,是人同功夫都不值钱,现在可不是了!就今儿个,码头上还好些扛活儿的呢。你说是去卸半天货挣个一二百文的好,还是留家里打一甑麻糍的好?再说这开买卖的又那么多,人专门干这个的总比你这一年就开两回油锅的强吧?价儿又不贵,可不是买了划算!”
灵素也只好跟着点头,又看填塘楼里人进人出的还是热闹非凡的样子,便道:“这行商们也不赶回去过年了。”
刘玉兰笑:“这么些人过年了要吃要喝不说,还要买好看的首饰、穿时新的料子,难道天上能掉下来?还不都得买卖人给运送。再说了,其实想开点儿,这年不年的也没什么要紧。这时候他们就是卖高一两成的价儿,也没人好意思同他们较真不是?多挣了银钱,赶开春北边开河了再回去,饺子包子一样吃,妻儿爹娘一样团圆。做什么那么想不开,不挣眼前这轻便银子!”
灵素看看她:“难怪你那年席单子拟得那般花哨……”
刘月兰大笑起来:“他们年下不歇多挣些是应该的,难道我就不应该了?!”
俩人闲话了一回,又定了给饭庄子上下人等年下的红包数,灵素才出来又往码头的铺子去。
七娘前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