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小老鼠日常-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诶。”王善娘响亮地应道,“爷爷,这是县委书记看翱儿长的瘦弱,特意给的这东西,让他补补的。”
王老头的脸皮一下子僵住了,他以为是给他的呢。
几位老头肚子里暗笑,谁不知道王老头怎么对人家姐弟俩的,现在还想享人家的福?发白日梦吧。
陆陆续续队人别的人也来了,王老太婆和王家二房一家子也匆匆地赶了回来,挤开众人。
王善娘正拿出糖果来,招呼众人,“大爷婆婆伯伯婶子们,大家一人拿一点尝尝甜味。”手中袋子迅速地瘪了下去。
有人接过糖笑道:“王丫头,把桌子上的好东西打开看看,也让我们见识见识。”
“好咯。”正是瞌睡有人送枕头,王善娘是打算没有人提她也要把东西摆在明处,让众人看看她可没私藏东西。
于是,王善娘指着一百斤的大米及五十斤的杂粮还有那白面说是给家里添点伙食。那些布是用做他们两姐弟的衣服和棉被,众人看着姐弟俩打满补丁已洗得发白的薄衣服,没有出声。除了麦乳精和桂花糕姐弟俩的,其它东西,王善娘当着众人的面都给了王老太婆了。
王老头的眼神晦暗不明,按理这些所有的东西都该交给王老太婆,让她来分配,没想到他这个孙女当着生产队的人的面把东西给分了,虽然大部分东西仍交给了王老太婆。但王老头仍有一种失控的无力感,七岁的孙女已超出了他的掌控,他的想法也不知能行得通不?或许他该改用怀柔政策来对付他的这个孙女?
分完东西,生产队上的人七嘴八舌地追问王善娘姐弟俩是如何发现人参的。
王善娘推出了王翱,道:“这人参可不是我发现的,是我弟弟发现的,我弟弟可有福气了。”
人群忽地哑了声,静悄悄的。
虽说队上的人都喜欢叫王善娘姐弟俩扫把星灾星克星,实际上在大多数人的心中,真正的扫把星克星只有王翱一个,毕竟他出生死娘,一年后又死爹。谁都说他八字凶克人,这也是大人们拦着家中的孩子跟王翱一起玩的原因。头晌听说王善娘姐弟发现了人参,大家都一致认为是王善娘的功劳,毕竟王翱的命太凶了,人参这种成精了的东西怎么会靠拢八字凶的人。
然而他们口中的克星却是能找到人参的有福之人,大家有一霎那的呆愣或许不信。
有人反应快,管他灾星克星,只要说出挖到人参的地方,说不定他们也可以挖到几株换些东西回来。
“王翱,快说说你怎么找到人参的。”
王翱回头看看姐姐,他有些害怕这么多的人围着。王善娘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色,让他照实说,只是有些地方略过不提。
于是,一个找人参的版本新鲜出炉了。一天,王翱在后山无聊,准备去找小黑玩,然后找了好久没有找到小黑,仿佛有神灵指引,他在林子中沿着一个地方走了好久,看到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人参。
听说在后山,一群人疯了似的,要往后山走去。有人机灵,让王翱带路找到当初发现人参的地方。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跟在王翱身后往后山去了。
等到了地头,一群人看到一个深深的坑,立马四散开来,各自四处寻找。从天亮找到天黑,王家大房王家二房也出动了。要不是王老头拦着,王老太婆也要跟着去找人参。全生产队的人几乎都出动了,连夜把整个后山翻了个遍,别说参,连根参须也没有找着。
到天亮时,大家累是够呛,除了找了些果子和鸟蛋再也翻不出别的,才熄了心思,回家睡觉。
“你说王家那个小东西是不是撒谎了?怎么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找出一株来?”
“你傻吧,县上给的东西能是假的?县上出的表彰能是假的?”
“王翱八字不好的人咋就能发现人参呢?”
“我估摸着是王老太婆说出王翱八字不好的,其实人家八字好的很,要不你看这么多年了,我们这个地方谁找到个人参,挖到过人参?”
“难道是王有贵两口子命薄压不住贵人。”
“说啥呢?王有贵两口子怎么死的,你不清楚?”
“就算王老头两口子不好,也是王有贵两人命不好,投错了胎。看来我们之前误会了,王翱可是有福气的人,以后让娃子多跟他一起耍耍,不说别的,沾点福气也好。”
“对头。”
自那天以后,队上的娃子突然爱来找王翱玩,还老是让着他,连王善娘准备的陀螺和铁环都没用上,王翱手上已有了这两样东西。
隔壁队上有人结婚,不知怎么想的,特意专程来请王善娘姐弟俩去滚床,包了大红包,又命人送了两人回来。谁也没想到那家新娘结婚没多久就怀上了,然七个月的时候去河边洗衣脚下一滑摔倒了,听说命悬一线,却平安地生下个大胖小子,大人小孩皆无事。于是,来请王善娘姐弟俩去滚床的人越来越多了。遇上好日子,一天要赶好几家。再后来,离得老远的人也上门请王善娘姐弟俩去滚床,早早地带上礼物上门说好日子,就怕让别人抢了先。
至到第二年开学,姐弟才减少了这种滚床的日子,因为王善娘要上学了,只有周末才有空去滚床,更有人借着同学的关系,提前跟王善娘约好滚床的日子。
王善娘仍不放心留弟弟一人在家,非得带着他上学。由于王善娘姐弟俩捐献的事情又有表彰,学校也同意了让四岁的五翱跟着一起上学。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已过。
小小的王翱开始正式就读一年纪了,而王善娘已初露少女的风姿,两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胸前,蓝格子花的衬衣,毛蓝色的裤子,脚上是一双胶鞋。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王善娘带着王翱去给他报名。刚从老师办公室里出来,就遇上匆匆跑来的李平安。如今李平安十三岁,瘦高的个子,脸上也开始有些轮廓,剑眉星目,一张脸泛发着青春的朝气,除了公鸭子般的嗓音。
这会,李平安也顾不得难听的声音,“王妹妹,有件事……大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 我弄不懂这电脑了
我今天把电脑放在床上码字,上午好好的 下午又响了 可晚上不响了
哎 不知道明天还要不要去维修点看看
第033章
自从三年前,王翱小朋友发现人参成为大家嘴里的福星后,王翱和善姐姐王善娘的生活就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福星的名头让姐弟俩成为成为婚礼上必备的滚床福娃,连带也挣了些东西,别的不说,酒席上的好菜会跟他们姐弟俩留一碗带回家,还有一毛的红包。红包王善娘收着,好菜王善娘小手一挥大方给了王老太婆,让她做主分配。
后来请王善娘姐弟俩当滚床喜娃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那奇葩大伯娘竟然做起生意来,谁送的东西多就让王善娘姐弟俩去那家。一开始王家众人还蒙在鼓里,还是有家觉得给了老多东西,
红包就没给,王善娘才发觉不对。偷偷找人打听,王善娘听了哭笑不得,心中感叹大伯娘没生在她上辈子的那个年代做个商人太亏了。
这种事王善娘自然不会隐瞒,结果许英挨了一顿打,自此消停了
许多。
王老太婆对他们姐弟俩没个好脸色,却没再随意打骂。王老头的态度的简直是掉了个头,之前对他们姐弟俩不管不问,如今,见着王翱别提多和蔼可亲了,简直把他当之前的兵子对待,真正的兵子待遇直线下降,就比他两个姐姐好些,在家里再也横不起来。去年他小学毕业没考上初中,让王老头安排出工挣工分。
当然这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王翱,如今的他自信活泼开朗,朝气蓬勃,一扫之前的唯唯诺诺,胆小怯弱。
“安哥哥,你今天不是去学校报道了吗?大什么好事让你赶回来了?”王翱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他。
李平安的成绩一向都是顶呱呱的,去年考上县中读初中,因离家远,他平时都住校,只是周末回家。
李平安喘平了气才道:“翱儿,安哥哥有事和你姐姐说,你先去玩一会。”
王翱嘟了嘴,“有什么事我不能听的?你们还把我当小孩,我是大人了。”
王善娘笑道:“是,你是大人了。回去姐姐告诉你,你先去摘点桂花我们带回去。”学校里有棵桂花树,有不少低年纪的学生爬树在摘挂花。
王翱望了望了,回头道:“姐姐,那我去了,回去你一定要告诉我。”
“一定告诉你。”
王翱得到王善娘的允诺,也向桂花树跑去。
李平安兴奋道:“王妹妹,你的机会来了。县上要召开歌唱比赛,这是个大好机会,你报名参加吧。”
“我没兴趣!”王善娘听说是唱歌,黑了脸。她这辈子最不想就是卖笑卖唱,那样的日子她一天也不想再过了。
“为什么?明明你唱歌那么好听,你参加了肯定有机会得大奖的。”李平安急急道,“这事对你和你弟弟都有好处。”
“好处?像戏子一样吗?”王善娘冷笑。
李平安懵怔,好半天才回过神,追上王善娘姐弟俩,严肃道:“王妹妹,你的认识有些错误。你不要受你爷爷的影响。”
“现在是新社会新时代,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职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出状元,行行有能人……”
王善娘打断李平安的说教,“真像你说的那样,当官的有人娶唱戏的当媳妇吗?”
“怎么没有,我们县委书记的媳妇就是文工团的。”李平安答道,又纠正王善娘的说话,“那不叫唱戏的。我们国家唱京剧,黄梅戏,唱歌的大家,都称为艺术家。文工团专门唱歌跳舞演戏进行宣传,慰问站在第一线的士兵和工人们。跟你想的根本不一样。”
王善娘心中大骇,如今世道大变,曾经的下九流也能上的了台面。再结合她平时上学所学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如此的不同。但想着她自己去唱歌就不由来的想起她在青楼卖唱的日子,仍断然拒绝了,“安安哥哥,我真不想去。”
“为什么?还是觉得唱歌的人和戏子一样吗?”李平安盯着王善娘,见她摇摇头,不说话。
李平安叹了一声,看了一眼王翱,对王善娘说:“那你将来的打算呢?”
将来?这辈子王善娘没想过这问题。上辈子她一心想着报仇,为此不惜一切甚至死在火海中。今世她的想法就是养大王翱不让他受欺负,不让他挨饿受冻,可以说她现在做到了。将来不就是等着王翱长大成家吗?
看她的表情就晓得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李平安套用了一句书上的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李平安又道:“你们姐弟俩没照镜子吗?没有镜子回去打盆水照照。”
“李平安,你到底要说啥?”王善娘让他一句句的话弄糊涂了。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长的很好看。”说到这里,李平安的脸上有些发热,板了板脸,“你长的很像你爸,你弟弟则像你妈妈。你爸和你妈当初可是我们整县出了名的长相好。”
响鼓不用重锤,其余的话不用李平安说,王善娘也明白。
一个能拿儿子换富贵的人,你能指望他们为着孙子孙女一心一意考虑,不外乎看到他们姐弟俩的好相貌打上了主意吧。
这三年的日子过得顺遂,王善娘也没折腾他们,不表示她允许王花儿爸妈的事再一次在她和王翱身上出现。
王善娘冷哼,“就凭他们?”
李平安愣住了,不知道王善娘那里来的底气如此笃定的口气,遂问:“你有法子?”
“法子?”王善娘嘴角勾起一弄嘲笑,“我又不是面团,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李平安看着王善娘的双眼,认认真真地道:“你爸有贵叔也不是面团。你爷爷最糟糕的地方就是在于当初为了攀富贵给你爸找了一个傻子媳妇,就算如此,你爷爷仍活的好好的,你爸呢?”
“再比如,等你们姐弟俩长大了,他们给你们找一个表面挑不错来而实际上污糟不得了的人家,你怎么办?”
王善娘的双眼骤然如刀剑般锋利,这样的手段她太熟悉不过了。她的确需防着王老头这一招,毕竟他占了一个长辈的名份,等她和王翱长大也没有自个儿去说亲的道理,人家媒婆上门也是说到王老太婆面前去,没有说到她面前的理。就像王大妞的亲事,人家也是跟王老太婆提起的,当然也有跟许英说过,但许英转头就问了王老太婆的意见。说来王大妞的亲事也让她亲娘和奶奶利用了一把,一个想着给儿子铺路,一个想着给王家带来好处,两人倒一拍而合,亲手定下了王大妞的亲事。不过王大妞也乐意,觉得找了一个有个好亲戚的夫家忒有面子的事,至于王大妞男人是什么样,王善娘想嫁过去三个月的王大妞如此肯定深有体会。王大妞的男人有个毛病爱喝酒,喝了酒就耍酒疯爱打人。看在同为女人的份上,王善娘好心提醒过王大妞一次,不想人家还以为她要坏她的好事,喷了王善娘一头一脸。
“所以你要把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你就要增加自己的筹码,让他们轻易动不得你。”李平安举起紧握的拳头。
“就凭这唱歌吗?”王善娘可不觉得凭唱歌比赛就能压制住王老头和王老太婆。
“当然不是,这只是第一步,首先你参加唱歌比赛拿着第一名,然后参加省内的乃至全国的比赛,最后能登国际大舞台。到那个时候,你的人生王家如何能掌控?”
“你怎么能确定我能拿到第一名?”
“记得三年前我们去拿松子去换物的那次,回来的路上你唱了一首歌,很好听。听说了这比赛,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了你当时的声音,太美妙动听了,我对你有信心。”
李平安的眼神清澈明亮,没有一丝邪欲。
王善娘没由来的红了脸,有些扭捏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比赛是为参加国际大赛做准备的?”
李平安笑嘻嘻地道:“你也不看看我是谁,我可是你的安哥哥呢,这种事那能我不知道的。”说完,李平安又低下声音轻声道:“这个信息还没传开,你还没说出去。我估计到时候每个生产队都会挑人参加乡上的比赛,然后再送头几名参加县上的比赛。队上和乡上的比赛你不用参加了,我给你在县上报名。”
“既然是一层层地选拔,我要不要先参加队上的比赛先?”王善娘犹豫道,感觉不参加队上和乡上的比赛好像没有靠自己的实力走了后门似的。
李平安想了想,“也成。你在在家好好想想唱什么,等周末我回来我们再选,你再练习练习。我估计很快就有消息传下来。”
送走李平安,王善娘并没有立即去找王翱,望着桂花树下乱跑捡着桂花的王翱出神。或许她该想想如何摆脱王家,不能给他们有机会在她的背后来一刀。
作者有话要说: 好晕 今天弄了一天把电脑拿回来
结果回到家还是卡卡响
亏我还给售后打了五星好评
晕死了
明天的起大早把电脑再背去
第034章
这样一想,王善娘对唱歌比赛的事有了期待,等待王队长家里的高音大喇叭响起。红星七队有个喇叭,有什么事,王队长就拿着喇叭吼,保证全队员的人都清的见。
提到王队长王开来,王善娘就想到当初她提的那建议,因为后来设计了王翱找到人参这会事洗掉了王翱克星的名声,王善娘也没对其有了关注。后来她才知道她的建议遭到了乡公社的反对,于是红星七队的生产还是得维持老样,大家一起出工,一起下工。把刘大高兴坏了,两口子成天得意的话都多了不少。王队长憋屈过了几个月,突然发了狠,起先是每天严格监督大家,谁偷懒了,谁做的少了,都狠狠地说。可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毕竟他一个人精力有限,而且这样太得罪人了。于是,王队长把王善娘提的法子变通了一下,每天早上出工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的事分成若干份分给大家,谁完不成自己那份,就没得当天的工分。这样一来,谁都认真地完成自己的那份。整个生产队的粮食收成也提高不少,算是几个红星大队里面的头份。把王队长乐得,不管啥事都喜欢分到人头上,到时候按人头点数。
乐极生悲,世上万物大抵如此。
红星七队的粮食产量让其它几个队眼红,自然要学学红星七队的劳动方式。但几个队长又拉不下脸面,或是分配的不公平,尽往自己家里人或是亲戚偏袒,队员不服,一状告到乡公社,乡公社查实了勒令不准如此分配农活,按原来方式干活。红星七队也不得不改回原来的一起上工一起,下工的农作方式。王队长一张脸从年头耷拉到年尾。因为改了劳动方式,粮食收成自然就低了,跟前几年的收成差不多。可到收购粮食的时候,乡公社不满意了,怀疑王队长故意跟公社对着干,故意没有组织好农耕工作,把王队长叫上乡公社一顿批,说他的思想觉悟有问题,有个人主义思想等等。是人就有脾气,何况王队长受了这么大的冤屈,当时他也是急火了,硬着脖子说自己没有错。这样一拉扯,乡公社的干部越发觉得王队长桀骜不驯不听上头的命令,暂停了王队长的队长之职,由红星七队的副队长主持工作。为了怕副队长受到王队长这个“地头蛇”的压迫,农忙季节和收获季节,乡公社都派人下来亲自盯着,就算这样,到了粮食进了仓,一算,别说赶前年了,连去年的收成都比不上。乡公社这才意识到错误,默许了王队长按之前的方式组织农耕。就算王队长接手了,如今也变不出粮食来,毕竟已过了粮食的收获季节,只好加大秋季作物的耕种。原本王开来是不想再当这队长的,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他是得罪了乡公社的干部就算以后他的队粮食收成再好,也不过是得几句表扬不痛不痒的话,至于更进一步是想也别想了。只是看到这分到手的粮食是一年比一年少,家里渐渐长大的孩子们,他咬着牙又担任了这职位,带领队员开始忙活着,希望能在冬天收获一批粗粮或是来年春收获一批小麦。
可以说今年红星七队的日子并不好过,如今王家自是不敢克扣王善娘姐弟俩,但家家户户分到的粮食不多,指望吃干的吃个肚儿圆,那是不可能的。不过王善娘是不愁这些,有鼠爸鼠妈在,再加上她自己敏锐的嗅觉,吃自然是少不了的。不过倒可以看看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王家会怎么待他们姐弟俩。
王善娘跟王翱回到家中,饭菜已做好,杂粮稀饭配一碟素大白菜。只是空气中隐隐有股煎鸡蛋的香味,王善娘眼光一扫,王老头王老太婆,大房二房的男丁人人都有份。她心下一哂,不就是就分粮的时候分了些鸡蛋嘛,当她和弟弟没吃过鸡蛋吗?
王善娘回头看了看王翱心中默算了一下,是有好久没有吃荤了,改天带弟弟去街上,再叫上李平安去国营食堂大吃一顿。这三年来,凡是王善娘带弟弟去打牙祭,必是叫上李平安打个掩护,让外人以为是李平安出的钱。不过李平安也从不问她这些钱是从那里来的,只跟着一起吃,有时候李平安也出钱,但王善娘回头就给回了他。听李平安回去说了,李奶奶总觉得自家的孙子白吃了人家的,有啥好吃的总是偷偷地塞给王善娘姐弟俩。另李家对王善娘拿出来的钱财默契地保持了沉默,并没有打着为你好多问一句。对此,王善娘非常感激,在李家人面前越发不藏私了,隐隐约约地透露出钱财是从那个坏人那里得来的。李家听了一直提着的心稳稳落了地,他们虽不问却一直担心着,怕他们姐弟两学坏了。
王善娘在家里吃过饭,带着王翱去李家拿书包。王善娘并不擅于缝补做衣之类的活,上辈子她的双手都没有拿过针线。这辈子学了好久才勉勉强强学会简单的缝补,但让她做书包衣服之类的活就不成。之前裁衣服剩下的布头,王善娘早就拿给李奶奶,请她帮忙做个书包。明天正式上学了,书包也该拿回来了。
等到了王家,王善娘才发现李平安并没有回家,专门跑去学校找她又匆匆地赶去了县城,莫明地,王善娘心中涌起了股热流。她非常庆幸和感激这辈子能认识李家的人能认识安安哥哥。
因为李平安没在,原本打算说唱歌的事,王善娘也咽下了嘴。
从李家出来,王善娘和王翱进行日常捡柴,一路上王善娘都在想唱什么歌好。来这里这些年,王善娘也了解到这里人喜欢唱的是什么歌喜欢听的是什么歌。但那些歌她清楚地知道并不适合她唱,虽说她现在是十来岁的小姑娘,但已有着二十岁的灵魂的她再加上这世的几年时光,她的心态比真正的小姑娘老了许多,唱不出那种斗志昂扬。然而这个时候这些歌曲是主流是大趋势,不会允许唱别样的歌声。
她这一担忧很快给证实了。周末,李平安带回了几首县城里广播里常放的歌,让王善娘一唱,完全变了样,还没有李平安这个公鸭嗓子吼起来有感觉。
李平安挠了挠头,难道三年过去,王善娘不会唱歌了?
此时,王善娘难得怯生生地望着李平安,蠕动了嘴儿,“安安哥哥,要不我不参加了。”
“不行。”李平安断然喝斥,“你再把三年前唱的那首歌唱一遍。”
一曲忆江南终,李平安久久地沉浸其中,仿佛他也看到江南的无边景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好半晌,李平安才感叹道:“就唱这首吧。”
“不过,这么多场比赛不能老是唱这首,我再去找找别的适合你唱的歌。”李平安又道。
李平安走后第二天,王队长家里的高音喇叭响起,“红星七队队员注意,队员注意,为了欢庆国庆和丰富广大群众的生活,我们红星七队准备举办歌唱比赛,第一名要参加乡公社的比赛,乡公社的第一名会参加县上的比赛,请各位社员踊跃报名。”
王队长不至在家里吼了一通,又跑到保管室也吼了一通,更是在红星七队的地盘都吼了一通,不至红星七队的人听到了,连隔壁六队不少的人也听到了。
这个年代农村里的生活极度贫乏,一听说有这么一个节目,又想到得了第一名怎么也会有点奖励。于是当晚王队长的家里挤满了,屋外的地坝都站满了人,有报名的,有凑热闹的,有打听有啥奖励的,总之比过年还热闹。
王家屋里自然也如此,王善娘带着王翱一起回了家,就听到大伯娘二伯娘红着脸聊得很兴奋。只听许英道:“不是说我吹,我们队上有几个赶得我们家的姑娘,要长相有长相,要声音有声音。这头名嘛,我觉得反正是我们王家的跑不了。”
王善娘暗笑,说王燕燕长的不错,她信。王燕燕挑父母身上好看的地方长,十三岁的少女在队上绝对是小家碧玉。可王二妞虽比她亲姐长的好也只能算是清秀,说是队上长的头份,那可真是吹了。
周如兰竟然没反对还点了头,王老头和王老太婆两人也是一脸的笑意。
王二妞和王燕燕也在一旁羞涩着小脸,只是眼中的兴奋激动怎么也瞒不住。
王善娘有些诧异,不过是一个唱歌比赛,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兴奋?特别是王燕燕,不是在中心小学上初中,怎么会比她还快地回到家了。中心小学可是在街上,就算一路上捡小路走也要将近一个小时才回到家。
看到王善娘姐弟俩,王老头吩咐:“都放学了?老婆子该做饭了。”
自从王善娘上学后,三房轮流做饭不现实,王老头善解人意地重新分了一下。平时王善娘上学的时候就是周末做饭,上学就大房二房轮流做饭,放假再三房轮流做饭。
王老太婆哼了一声才抬腿进屋子里拿粮食出来,今天轮到二房做饭,周如兰和王燕燕两人也起身去烧火做准备。
王善娘看着王老头道:“爷爷,我要参加歌唱比赛。”
许英倏地站了起来,“凭啥?”王二妞也跟着站了起来,怒目看着王善娘。
周如兰和王燕燕两人也站在灶边回头盯着王善娘,目光不善。王老太婆端着米站在堂屋里,一张老树皮的脸阴得下人。
王善娘心中的怪异更甚,挑了眉头,“凭啥?队长可没有说不准谁参加。”
许英嚷嚷,“死丫头,那里都有你,你才多大凑什么热闹,小孩子一边去。”许英边说边挥了手,像赶苍蝇似的。
王善娘冷笑,“队长可没有规定年龄,没说年龄小不准参加。”
许英转头向着王老头道:“爸,你看看,你得管管她,不准她参加比赛,简直就是浪费。”
王善娘看着王老头慢悠悠地道:“看来这唱歌比赛不至是比赛,还有什么别的事我不知道的了?”
王老头撩起眼皮看了看王善娘,闷下头装了旱烟叶子抽了一口,道:“善娘啊,你看你还小,要不这次先不要参加了?”完全是一副商量的语气。
王善娘的眉头挑得更高了,“爷爷,你总得让我知道为啥吧?”
王老太婆手中的簸箕往桌上重重地一顿,“啥子?你问那么多干吗?让你别参加就别参加。”
王善娘高抬的眉头落了下来,一脸平静地看着王老头。
王老头咳了几声,熄了烟,“善娘,也不是什么大事。听说这次比赛成绩头名的可以分到文工团,你看你二妞姐还有你燕燕姐年纪都比你大,你年纪太小了,就算你得了头名,你也进不了文工团,还不如把这个名额让给你二妞姐和你燕燕姐。”
听了这话,王善娘忍不住大笑起来,王翱也笑得前仰后伏的。
王家其余人立马变了脸,王老头更甚,一烟杆敲在桌上,“笑啥,有啥好笑的?让你不去还好笑了不成?”
王善娘忍着笑意道:“爷爷,你们凭什么以为头名就一定是王家的?就算队上唱歌的人没有我们家人历害,可街上呢?还有县城里的人呢?即便进文工团的事是真的,也必定要是县里比赛的头名,可不是队上比赛的头名。”
王老头脸上挂不住,这么简单的常识他竟然不懂,让孙女孙子嘲笑了。要不是让大儿媳妇给带歪,他也不会这么想,侧头朝许英吼道:“不做实事,净瞎空想。报名,我们家都报名,让兵子军军都报名。”
王善娘心里又是一乐,兵子和李平安年纪相差无几,正是公鸭子嗓音的时候,让他去唱歌,去吓人差不多。当然她可没有好心去提醒。没见着听说兵子也去报名,许英的脸上像盛开了一朵花似的,活像她的宝贝儿子已成了文工团的宣传干事似的。
唱歌拿了第一名的能进县文工团的消息在队上飞速地流传,不仅大姑娘报名,连小伙子也报名,更有大人甚至隔壁队上还有一个老头子报了名。
报名过后,就是疯狂的练习,不仅红星七队,隔壁的几个队上凡是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