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生缘:少帅的前妻-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言与裴鸿互望了一眼,眼中满是唏嘘,即便是天德这样的小镇,尚未受战争侵扰,却也算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书言轻叹了一声:“您叫我来这儿,可是有什么事要相商的?”
  刘天风点了点头:“你也看到了,可就是这兴办学堂的事,我得找你拿个主意才好。你与是在美国留过洋的,你可以帮着出出主意,看看有什么实用的课程可以设立。但凡你提出来了,这教材方面都不是问题,我总归会着人想法子送进镇子来的。”


第339章 天德旧事(六)
  书言不由得面色一凛:“您的意思是,要我教这些学生用枪?”
  刘天风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裴鸿是我教出来的,他的枪法怎么样,我心里头跟明镜似得。至于你呢,我也是早有耳闻,可百步穿杨呢,有你坐镇,自然是再好不过。当然了,这也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杀鸡焉用牛刀。可是非常时期嘛……总归学个傍身的手艺,总是积德积福的好事了。”
  书言连连摆手道:“这倒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我本就在这儿闲住着,心里头也是过意不去,既然有用武之地,也是求之不得了。”
  书言又道:“倒是还有一事,我想着,这既是会在这天德镇上住上一阵子,那么等静云身子好的差不多了,我与静云怕还是搬出去住比较好,长久在您家里头叨扰,实在也是有些怪不好意思的。这也是静云的意思。”
  听罢,刘天风睨眼望了裴鸿一眼,笑道:“年轻人嘛,喜欢自由生活,这倒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罢,我们刘家的宗祠后头有个小堂,是做了隔间的,环境算得上清幽,给你们两口子住倒是正合适。你们若是不介意的话,一会就让爱颐带你们去瞧瞧。至于喜不喜欢住,那就由你们自个决定了。”
  刘天风所谓的小堂,便是在刘氏宗祠的后头。最早是刘氏的曾祖最早薛氏曾祖所设立,周围有立着孝洁牌坊,四周遍植松竹,现在虽然已经是深秋,但是苍松翠柏依旧挺立在寒风中。
  静云跟着爱颐一路走着,只觉得耳畔风声朗朗,只觉得清香四溢,满眼都是这会难求的清幽静谧了。
  三人进了宗祠以后,绕过南面的大殿,那里自然就是刘氏供奉先祖的主堂了,里头一屋子的老木沉香,也实在是难得。再往后头走,有两间厢房,虽然没人在住,可是看起来也是窗明几净,这基本的床桌椅铺,应有尽有。
  爱颐笑着说道:“这一处从前是给皖南的大才子,刘守业住的,他在这里住了二十余年,也在这里开过讲坛授业过,我父亲从前也在他跟前受过教诲呢。”
  静云笑道:“难怪这屋子一进来就是书香味,原来是有这样一番缘故。”
  静云边说着,心下自然就多了几分喜欢。书言自然是知晓静云的心意的,面上也便平静地笑着。
  这个时候,突然外头有人敲了敲门,三人便转过身去,原来是一花鬓的老人,伫立在门口,张望着屋内的情形,她这整个人背脊完全佝偻了,两片嶙峋的肩胛高高耸起,看着整个人也就干巴巴的了。
  看见爱颐也在,这老太太便说道:“我方才去栽种松柏幼苗,见着里头灯光亮着,想着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便进来瞧一瞧。”
  爱颐点了点头,对着她甜甜地笑了笑,而后转身予书言静云道:“这是先前一早就开始守宗祠的姨奶奶,在这里住了四十年只多不少了。”
  书言便上前笑着作揖:“老人家可好啊?”
  那老太太也不答话,只是哼哼唧唧的不知道在喃喃着什么。
  爱颐便解释道:“姨奶奶耳背,这寻常的话怕是听不到的,你还得扯开了嗓子说才行。”
  爱颐边说,边就走到老太太身旁喊道:“姨奶奶,这两个是从上海逃难来的先生、太太,如今想在咱们的这小厢房里头,暂时住一段时日呢。”


第340章 天德旧事(七)
  姨奶奶一听,只是和善地眯起了眼,对着书言与静云笑了又笑,而后又拉着静云手道:“好姑娘,可算来对地方了,住在咱们厢房里头的都是善人,可都长寿着呢。”
  说着说着,姨奶奶突然好似想到了什么,而后又问静云:“怎么,日本人都打进上海啦?”
  静云望了书言一眼,轻咬着下唇点了点头。姨奶奶见她面色自然也晓得这仗打的结果并不好,因而一下脸上的褶子也跟着皱了起来,一连叹了好几声气,只是嘴里喃喃着:“作孽啊,作孽。”
  而后姨奶奶就伛偻着背,颤颤巍巍地缓缓走了出去,干她的活计去了。
  见状,爱颐忙道:“这里清静,因为是族里的祠堂,平常很少会有人来打扰。即便往后祠堂前头那块地划作了学校,这也不相关的。总归是独门独户,总有自个的空间。”
  静云笑道:“这一处的确是顶好的。”
  这话一出,书言心下便知晓,静云这是满意这一处的住地,因而便对爱颐道:“回头还得与你父亲商量,这一处就按月给房租,我们便先暂时住在这儿了。只是住到什么时候过,怕是还不好说。”
  爱颐“嗤”的一声笑:“我父亲那样耿直的性格,哪里会要你们房租的,说起来好似我们刘家人小气似得。即是准备住下了,那便安心住着就是。不过这里也就这点清净地儿,裴鸿大哥也是没地儿可以挤的,怕是还要跟着在我家那里挤一挤呢。”
  静云笑道:“倒是多谢你对裴鸿的照顾,他这小子,论起行军打仗那是满脑子热诚,旁的事,脑门有时候是不开窍的,若是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望你多见谅。”
  爱颐面上一下就红了起来:“哪里的话,父亲一向喜欢裴鸿,你们在这儿住着,裴鸿自然也会多住一阵子,父亲也是高兴的很呢。”
  …
  战争时期,这什么事情都不能按着平常的思维去办事,因而这天德镇的学校,经着一团的团长潘达牵线,不过月余也便筹备的像模像样了。因着刘家出了宗祠跟前的一块地,因而这刘天风就挂了一个名誉校董的头衔。
  书言自然便肩负起了教这些孩子打枪练靶的课程,还时不时带孩子们去田间山头打麻雀,有时候还能打到一些山鸡来,可把孩子们给乐得。
  再说,静云与书言自搬到祠堂后厢以后,也便开始在这里洗衣做饭的小日子。这日子一日日的过下来,也很是快。后来静云看姨奶奶年纪大了,便主动邀请她来家里头一道开伙,也省得她再费心这起灶头的事情。
  姨奶奶自也是脸皮薄的人,因而也时常将自个种的果蔬带来,有时候又会指点书言去合适的地段里钓鱼摸虾,有时候还有螺蛳什么的,经着静云一顿烹饪,这味儿也是鲜美极了的。
  姨奶奶总是夸赞静云手艺好,还说书言有福气,能有这样贤惠的妻子。书言自然乐得听到这样的称赞,每次都得多给姨奶奶多添一碗饭。姨奶奶原本牙口不好,吃的不算多,这会子经着书言、静云两人照料着,如今脸上也是渐渐长了肉的。


第341章 天德旧事(八)
  因着学校离静云、书言的住处近,因而静云从窗口就能看见学校的旗子。有时候书言上课,那打枪声也是震天的响,外人起初不知道怕还以为是日本人打进来了,日子久了,也便对这枪声免疫了。
  每次书言下课前,静云都能清清楚楚地听到摇铃的声响,这个时候她就知道是学生下学了,便要开始生火煮饭了。等到饭菜烧好出锅,书言正是回家的时候。
  有时候还有孩子跟着回家来,大大小小的人挤成一团,这筷子响个不同,三两下就把静云做的饭给吃光了。有时候孩子们还跟静云说一些书言在学校里头的趣事,听得静云一直抿嘴笑个不停。
  有时候凑热闹的孩子多了,这姨奶奶也便忍不住搬个板凳在一旁听着,她原本是听不清楚什么话的,可是架不住这孩子们嗓门大,这愣是把事儿都给听明白了,这也叫她听得津津有味,一下就多了许多乐趣来。
  到了入冬的时候,静云却开始觉得身子倦怠了许多,常常有些起不了床的样子。书言特意托刘天风疏通关系,让人从省城给静云带了一条鸭绒被子回来,专就给静云垫在床单下头的,这样躺着也能暖和许多。
  书言晓得静云身子有些乏力,早起以后便总是先给静云冲一个汤婆子温手,中午的时候再回家帮她换一次热水。而屋子里头的炭火都是裴鸿送来的,轻烟少味,都是上好的炭火,火点染的很是快,屋子里头也能跟着暖和许多。
  可是即便是这样,静云仍旧常觉得有些冷。每次听着屋后风吹着竹叶瑟瑟作响,她便觉得自个骨头里头也能跟着响起来似得,总归就是有些不太对劲了。
  每每睡到半夜,静云又总觉得会被梦靥缠身,有时候是梦到姆妈,有时候是梦到书言,亦或者裴鸿,总而言之总是没有一次好觉到天明的。有时候睡到一半,她额头还会一片湿冷,背上就黏糊糊的都是一片汗珠。
  这个时候,书言总会在被窝里帮她抹了身子,再重新换上衣裳。静云这些日子胃口也不大好,吃的少,人在书言怀里头也是轻飘飘的,毫无分量可言。书言总是心疼的很,要给她请顾郎中来瞧瞧,静云却总是不让,说是动不动就请人家来,显得有些太娇气了。
  可是到了这一日,静云一夜睡醒,这床单上竟是有点点见了红的,这可把书言给吓了一大跳,忙半夜去药铺请顾郎中来探诊。顾郎中一来,便先给静云量了个体温,似是有小热。又是诊脉,又是听诊的,折腾了好一会,他这才轻吁了一口气。
  书言忙问道:“怎么样?可是哪里不好么?”
  顾郎中半阖着眼道:“是不好,这肝脉洪大,怕是动了胎气,我看是有三个来月了罢。小姐可是这阵子觉得这阵子长作酸呕,又胃口不好?这身上也该有三个月没来月信了罢,竟然都没察觉么?”
  静云面色一红:“是有三个月没来月信了,只是怕身子羸弱,人给虚的,也没往孕事上想过。”


第342章 天德旧事(九)
  书言一听,这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只是摇着顾郎中道:“什么?你再说一遍,静云有身孕了?”
  顾郎中打了个哈欠:“我说先生,您也真够心大的啊,小姐有了身子的人,也不晓得早点来请我来瞧瞧。得得得,我还得给小姐开几剂保胎的方子,但凡按时服用了,倒也没什么大碍。”
  书言一双狭长的眸子,一下就亮了起来,直对顾郎中道:“赶紧开方子,什么好的药都只管给用上!我真是……”
  “你真是个粗心的丈夫与爹。”顾郎中补充道。
  静云一听,禁不住掩嘴笑了一声。书言面上有些泛了红,只是握着静云手道:“是我大意了,没想着,竟然是你有了身子。我真是高兴坏了,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书言边说,边就将静云拥在怀中,整个人一下有些颤粟了起来,而后这脸上竟然落下泪来:“我真是太高兴了,太高兴了,今儿个可真是个好日子呀。”
  静云低声道:“顾郎中还在呢……”
  书言忙笑着对顾郎中拱手道:“劳您费心了。”
  日本人开始占领了皖北省城,这交通线路,一应也被封锁掉了,特别是这盐的供给,几乎就被彻底给切断掉了,天德镇上的物资也渐渐开始出现了紧缩的情况。
  到了正月里,日本人开始频繁地下乡扫荡,虽然风波还没到天德镇上,可是上游的水几乎已经被掐断了,那河里的活物自然也是没了的。
  天德镇上开始传闻,说是听闻有的村子,就几十个日本人带着伪军进村去明抢。但凡有那么几个青壮年,敢横眉竖眼的,那便就是游击队,是抗日份子,全都集中拉到一处给枪毙了。
  至于这女人,就更是可怜了,说是拉了一车子的人,到了省城的日军驻地做了慰军的女人。
  这日本人下乡的人数虽然算不上不多,可是总是以捉弄村民取乐,时不时就能给捣腾点动静出来。这些事儿传的多了,天德镇上也便开始人心惶惶,总有些民心不稳的意思了。刘天风带头出来对着镇上的分析了几次形式,这才稍微使这种惶恐的势头略略下降了一些。
  静云坐在饭桌前,吃力地挺直着腰杆。书言递了筷子过去,她望着碗里头的清汤寡水,一点咸味也没有的,只觉得嘴巴里也是索然无味。才看了一眼,她就又有些作呕了起来,直逼得自个不得不放下筷子才好。
  过了初孕的三个月,胎像是稳住了,可是原本食量不大,吃饭就如小鸡啄米一般的静云却变了个样,如今是见什么都嘴馋。这胃就好似涨大了好几倍,总是吃多少都不嫌饱的。
  偏偏这个时候日本人又封锁了进出省城的路,省城的盐下不来,这天德的特产出不去。天德山上又莫名的引发了几次山火,这便是找野味都成了个难题。因而纵使刘天风在天德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好给静云变出顿顿的大鱼大肉来。
  好在裴鸿总是能送一些腊肠、火腿来。但凡到了饭点,就搁在蒸笼里蒸上一小碟,也便是给静云下饭了的。书言自然是心疼静云,荤菜碗里从来不动一下筷子,几乎是连着吃了两月的素的。


第343章 天德旧事(十)
  可是学校里的孩子就不同了,这些孩子还不不懂怎么照顾人,时常还来家里头一块吃饭。这孩子正是长身体拔个的时候,见了油水也是走不动路的,因而这家里有多少肉都是不够分的。
  这但凡是与孩子在一个桌上吃饭,静云也没好意思先动筷子,这自然有点肉也早被孩子们给抢光了,甚至就连蒸出来的那点油水都被孩子们给倒进了饭碗里头拌着饭给吃掉了。
  静云倒不是吃不起苦的人,只是这个时候特殊,身子有些孱弱,肚子里又怀着孩子,正是需要吃东西的时候。可是看见孩子来吃饭,也不好把这些小可怜给挡在外头,这样一下也便两难了。
  她一下就坐在位置上,望着手里头的筷子,有些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水。可是又怕被孩子们与书言看到,也便强忍住了泪水,又笑着回过头来。
  孩子们显然没有在意到静云的情绪,只是三两口吃完了拌着油水的饭,笑嘻嘻地就离开了。书言见静云委屈的模样,一时心下十分的心疼,一头是有孕在身的妻子,一头是学校里的孩子,一下便叫他皱起了眉头来。
  ……
  这一日,书言提早下了学,便赶紧回了家里头,对静云道:“穿件厚实点的衣服,我方才雇了一辆牛车,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静云淡笑道:“瞧你神神秘秘,难道还有什么事不好说的么?”
  书言道:“你随我来就是了。”
  静云指着自个已经开始水肿的身子说道:“如今这个样子,怕是出去走动也不方便呢,况且人瞧着身形也不够好,怕是要惹人笑话的。”
  书言笑了笑,将自个的大外套披在静云身上:“你什么样子都是顶好看的,你看,披了这外套,谁还能瞧得出什么来呀。”
  于是静云就跟着书言上了牛车,这牛车就在乡间的小路上慢慢悠悠地走着。静云就一个人坐在车子上,书言救一路走着,只是不忘拉着静云的手,一时从天上到地下,说着各种闲话,好叫静云分分心,总不至于太过紧张。
  这时候刚好路过一片田野,有只田里的老鼠,也不知道是叼了什么人的帽子,一路大摇大摆地爬了过去。书言便道:“这年头,老鼠都要出来做港督了。”
  静云一听,想起上海话的谐音来,禁不住掩嘴笑了起来:“你可真是个憨大。”
  牛车上的车夫自然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是也跟着嘿嘿笑着,想来这两位也不过是在说笑话罢了。
  也不知走了多久,静云就看到这牛车已经是带着她来到了一片本该是田地的西郊山脚。这个世界,本应该是麦苗抽长的时候,静云却没有看到麦苗,而是看见这土面上竟然翻出一片灰灰白白的盐碱来。
  静云惊奇地扶着书言下了车子,这块地上,到处都是比人还要高的草来,里头一颗颗的都是可以拿来洗头用的皂角树。
  原来这西面有一条河,是从海里倒流进来的,后来这水枯了,滩地就涨出了水面,自然也就少不了盐碱了。这一块本算是刘家的产业,从前原本是荒着的,现下倒是成一块不为人知的宝地了。


第344章 两心同(一)
  牛车一路进了地的深处,直到前头被一堆东西挡住了去路,再也五路可走的时候,书言方才扶着静云下了车子。书言给了牛车车夫几个小钱,便叫他去附近的茶铺吃茶等着。车夫自然高高兴兴的接过了赏钱,直道:“先生有事唤我一声就成。”
  静云放眼望去,这满地都是草扎成的一捆一捆的路障,后头有许多的编织袋模样的东西,一包一包地往上堆着。静云禁不住心下好奇,便走近了去瞧,这才看清楚,原来这编织袋周遭撒在地上的都是一颗一颗粗粗的粗盐,显然这些都还未有经过细化处理。
  书言见静云感兴趣的模样,笑道:“我想你下厨是在行的,可是若说这盐是怎么出来的,想来你还没有见过的。今儿个我就是带你来看看新玩意儿,这些日子,我与裴鸿可在这儿花了不少时间呢。”
  静云掩嘴一笑:“我倒是要瞧瞧,你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来。”
  这话才落地,就有一辆辆小板车慢慢悠悠地朝着静云与书言晃了过来。车子上面装的可不是旁的,都是一车车的草灰,专就用来泡盐用的。这一路车子不停地滴着咸水,因着十分的腥气,且味儿重,静云闻得直有些作呕起来。
  书言忙帮着抚背,替静云顺了口气,静云拿着绢帕轻掩着嘴角道:“倒是莫名娇气了起来。”
  书言笑笑:“娇气了才好呢,这说明有人疼嘛。”
  静云略略红了脸,书言只是挽着静云的手,来到了制盐的小作坊里头。只见着里面铺满了大铁锅,还有专门用来盛水的池子。那锅和池子都是极大的,至少静云还是头次见这样大的家伙。
  这锅上个个都烧着火,没有一个是闲着的。热气缓缓地飘着,这火好似越烧越旺。两人走了几步,就瞧见前头有人在卸着草灰。那人一抬眼,见是书言,忙躬身问了个安。静云见他面色晒得黑红,头发也跟稻草似得,显然是长期在户外作业的接过。再看他一身劳力的打扮,便猜着此人多半便是这里帮忙的盐工了。
  只见着这盐工将草灰堆积在巨大的池子边上,里头就慢慢地渗出了厚厚的白色水来,不住地往池子里淌。静云几乎是肉眼可见着这池子一点点地往上满。锅子里煮着的盐水也跟着翻腾了起来,但凡有风掠过,四周就会弥漫起一股熏鼻的气味。
  静云不得已,只得拿了绢帕捂住鼻子继续瞧着。这盐工卸完了草灰,就一直在锅炉旁边蹲守着,但凡瞧见哪口锅子底下的柴火不够了,就忙过去再添一捆。这一捆的柴火足有成年男子腰围这样粗大,因而一旦着了起来,那劲头也是烧的格外的足。
  静云看得有趣极了,便转过身去,轻声问书言:“这样一锅盐,什么时候能烧制好呢?看样子,光是添柴火也够费劲的了。”
  书言笑笑,这得看天,还得看风向,这运气好的话三五天便熬制好了,运气差一些的话,怕是一个星期都是有的。
  书言边说,便边揭开锅盖给静云看,又几锅里头还是厚厚的盐水;有几锅已经有些结晶沉底了;还有几锅水也已经烧透了,里头已经有粗盐的样子在了。


第345章 两心同(二)
  眼见着静云瞧得兴致正好,身子也没觉得不适了,书言便笑眯眯地从锅炉后头拎出一只山鸡来。静云一看,这山鸡已经去了毛,看着已经收拾干净了,还未等她开口说些什么,书言早已经将这山鸡整只给扔进了刚烧干的盐锅里头。
  这火烧的正旺,不时有炊烟升起。静云隐隐听到这果子里头有鸡油被熬了出来,在里头“噼里啪啦”响个不停;不一会,这香味也便跟着轻烟飘了出来,静云只轻轻一嗅,就觉得一下就有无数小馋虫在肚子里叫唤着,一下就有些坐不住了。
  书言偷偷侧过眼去看静云,见她面色有些为难的样子,只觉得心下一笑,只是故意转过了头去,全作没有看到的样子。静云向来矜持,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在书言面前露出嘴馋的意思,便只得悄然默了声。
  书言拿起一个铁勺,掀开锅盖,将这山鸡给翻过一个身来,这方才朝下的一面,早已经hi一片金黄之色了,这香味也就益发地浓烈起来。静云几乎已经没有勇气再继续看下去了,说起来有些荒唐,可是这会子对她来说,倒当真是一种难言的煎熬了。
  就在静云有些窘迫的时候,书言已经将这鸡给捞出了锅子,然后用一根削尖了的木棒穿插其间,然后就递到了静云手上:“趁热吃罢。”
  静云一时欢喜地眼角都湿润了,还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这真是给我的?”
  书言笑了笑,抽出身边的军刀将这几给划了几道,好方便静云进食。然后他就轻刮了下静云的鼻尖笑道:“我瞧那,咱们孩子方才在你肚子里头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来尝尝了,可把你给苦的。”
  静云面色一红:“我不过是好奇罢了,见过白切鸡,见过红烧鸡,可就是没见过这样的烧法,倒也是别致。”
  书言道:“这是客家菜,叫盐焗鸡。从前清廷的时候,惠州的盐商给捣腾出来的。”
  书言见静云有些局促的模样,便一手拿着鸡,一手挽着静云来到一处僻静的角落,背靠着一棵树干坐下,而后递给静云道:“快吃吧,冷了味道就不对了,从前,那便是慈禧老佛爷要吃一口这鸡,都还未必有这个福气呢。”
  静云“嗤”的一笑:“贫嘴。”
  这山鸡已经烤的熟透了,周身都是酥脆的,里头的肌肉可谓鲜嫩极了。书言怕是静云动手不方便,便又主动替她撕下了一条鸡腿来。静云只轻轻一咬,便觉得这盐巴的咸味已经入到了鸡骨头里面去了,而这鸡肉的酥嫩味道也是恰到好处。
  静云实在是觉得好吃极了,吃了第一口以后,就悄然阖了眼,不忍再张开了似得。书言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静云吃,眼中满是怜爱与疼惜。静云要撕下另一只鸡腿给书言也尝尝,书言却不肯,只是扯下上头的鸡翅咀嚼了几口意思了下。
  静云便道:“这鸡味道这样好,咱们不如再想法子带回去一只,给姨奶奶尝上一口罢。”


第346章 两心同(三)
  书言笑着摇了摇头:“你一向冰雪聪明的,如今怎么犯糊涂了。这样一只鸡,可是得花费一整锅的盐巴呢。这盐入了鸡的味道,自然也便不好再用了的。如今这黑市上,盐可是比金子都要贵了的。”
  静云微微愣住,便问道:“咱们又没带多少盘缠来,这鸡,怕是你还塞了那盐工不少钱罢?”
  书言平声道:“这可不是给钱就好办的事儿,还得看这盐工高不高兴。他要是不高兴呀,你就是捧了金山银山过去,他眼皮子也不会眨一下的。我身上自然是没什么钱,不过呢,我原本身上戴着一块玉,是从前父亲留给我的,我便拿到镇子的当铺里换了钱,给了这盐工。”
  静云动容,声色微微颤道:“你怎么好把父亲留给你的遗物给当了的……那毕竟也算是你贴身的东西了。”
  书言无谓一笑:“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这玉带在身上也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装饰物罢了。不管是什么东西,总是你心下要欢喜才要紧的。只要你开怀了,我便是失去一块玉又何妨?这唐玄宗为了杨贵妃能吃上一颗新鲜荔枝,还能跑死好几匹良驹呢。我不过是为你当了一块玉,这还差得远了。静云,不论如何,你在我心下如今是最重要的。”
  静云颊边浮泛起笑容,眼中闪射着久违的笑意,笑着笑着,这泪珠就似那一颗颗小珍珠般,大珠小珠落玉盘地滴落到她因着身孕而开始略略浮肿的手背上。
  书言将她搂入怀中:“好好的,怎么又哭了。”
  静云哽咽道:“我是高兴的……书言……谢谢你……”
  书言低低地在静云额间轻轻一吻:“既是高兴,那便不许再哭了。孩子在肚子里不知晓,怕是还以为我薄待了你呢。”
  静云的心微微跳荡,弥漫于她心灵中的温柔之情,一缕一缕地被抽出来,又深深密密的融入到了书言的这一个吻中。他们的双手紧紧交缠着,只一个眼神,就仿若互相倾吐了灵魂深处最神圣,最缱绻的话语来。
  时光飞逝,几个月时间转瞬即逝。日本人封锁省城的来往通道已经有几个月,如今倒是真如书言所说,即便是想法子弄着了大洋,那也是没有法子再吃到盐焗鸡的。
  这烧制盐的成本太大,盐工又不能将盐进城贩卖,久而久之,也就只得熄了灶头,等着省城的交通再次恢复的时候才好。
  这月份越是靠后,静云的身子就越是显怀。这顾郎中几番探脉,都说这静云肚子里头怀的是女娃娃。而刘家老太太呢,则是说,这静云肚子显尖,就如那雄螃蟹一般,肚子里头一定是个儿子。
  这是男是女,书言倒并不是十分的在意,只是眼见着静云这些日子有些厌食的模样,实在是心下担心的很。因着这溪水上游已经被日本人给截断了,因而书言便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他偷偷的潜入上游去给静云钓些活物来。


第347章 两心同(四)
  溪水上游,如今早已经是日本的快艇横行霸道的场地了。上游水深,也时常有民船要过路,有一次,这日本人硬说过路的几条船上藏的是游击队的人,这一下就将船里头男女老少几十号人给绑上了岸,然后一通机枪扫射,一下就叫人血肉横飞起来。
  这事书言自然知晓,可是他也不惧怕,只是想着,无论如何也不能叫静云跟着吃苦,因而执意要往上游去一探究竟。裴鸿听闻,便想跟着一道去,被书言给劝了回去。就这样,书言一个人,带着鱼竿便悄悄出发往上游而去。
  书言才靠近了上游的地方,这子弹一下就追了过来,“砰砰”几声枪响,这便是头顶脚下,哪哪都是枪在打了。哪里晓得,一回头,他就瞧见裴鸿竟然也在身后,这一下可把他给气得够呛。
  “你这是干什么!叫你要不来,你偏要来,凑什么热闹!”书言是有些气急了。
  裴鸿被枪子追着一下就滚落到了地上,书言便拿着鱼竿朝着日本人晃了晃,试图引开日本人的枪火。可是对方的火力实在太猛烈了,书言眼见着这枪火上自个不是人家对手,也便叫裴鸿赶忙趴下不要动。
  两个人鼻尖贴了土,互望了一眼,这眼神是在说,若是日本人打上来了,那便只要殊死搏斗一番了。哪里晓得,这日本人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