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家族地位的崇高和生活条件的优渥,让他根本从未想过体会普通百姓的困苦烦忧,也根本没想过国家怎样、气候怎样、地区治理怎样……即使,长大了,真正地走入社会,自己创业或者参与到家族企业中,他所见所听也都是商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与这些边远地区的百姓生活毫无关系,与土地沙漠化毫无关系,与环境的保护、水土的保持、绿洲的延续更是毫无关系……
但真正走进西关县,一步步走到西关县治下的一个个乡村,一个个农户,用某电视台的一句宣传语,那就是‘坐在百姓的炕头上,才能真正倾听到百姓的心声!’亲眼所见,亲耳听到,新手握过一只只苍老粗糙干裂的手,亲手摸过一张张面黄肌瘦发育不良的孩子的脸……他才真正体会到,百姓的不易,然后,这种种不易和困苦之色打动的他,又在努力寻找落后贫穷的根由……可,找来找去,他才发现,地球气候变化大环境作祟是一个原因之外,更多的则是人类行为对大自然的破坏,让这片曾经水草丰茂的绿洲几乎被沙漠吞噬,绿色不在,满目疮痍。
偏偏,这些发生的原因,还是百姓的无知,百姓的急功近利,百姓的贫穷和困苦……穷苦,让百姓饥不择食,让百姓挖地三尺根本不知保护;可如此毁灭性的采集之后,却是更加毁灭性的结局。
百姓根本不管会不会造成环境破坏,千百年来向地球索求的习惯,让他们根本不会想到‘保护’二字!即使政府限制采挖,他们也有的是办法和你打游击。
越调查,越了解实际,郑卓然觉得越无力。
原本美味的沙葱羊肉馅儿蒸包,此时都仿佛失去了滋味儿。
看着郑卓然脸色发灰,嘴角上一丝笑意根本没有喜悦,全部都是苦涩之意。顾爽的心颤了颤,然后反手,将他的手捧住,包裹在两手的手心,慢慢地摸索着,柔声道:“这事不能禁!”
第三百一十章 就地取材
第三百一十章 就地取材
郑卓然疑惑地看向顾爽,一时脑子也打了结,想不出明明对环境破坏担忧不已的妻子为什么会不允许禁止采挖沙葱?只要想想办法,把沙葱列入与甘草、发菜等植物一样的禁止采挖品行列,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虽说,禁止之下也难免仍有盗挖,可总比任由那些人继续如此疯狂采挖下去的好吧?
看郑卓然的样子,顾爽就知道他一时没转过弯儿来。
也是,郑卓然虽然手段不俗,心思缜密,但他毕竟没有真正底层人群生活的苦,思维习惯性地走高端路线,依赖体制的力量也是正常的。却不知道,若是得不到底层百姓的配合,一纸禁令根本起不了大作用。事实上,禁止采挖甘草、发菜等的条例已经下发了十年有余,可如今的情况如何?不仍旧是盗采盗挖屡禁不止吗?
百姓所求其实不多。一斤甘草能卖多少钱?一斤沙葱能卖多少钱?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一个年轻壮劳力一天挖掘下来,也不过几十元收入而已。若是,他们能有其他办法一天收入上百元……或者,不到百元,哪怕只是能与他们盗挖收入相当的正当收入,他们也绝对不会去冒着受罚的危险去盗挖。
说起来,不过是‘讨生活’罢了。
能正正当当地讨得生活,那些人绝大多数也不会去盗采盗挖。
而相对于这些盗挖盗采的普通百姓,顾爽认为,更应该严厉打击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些明明知道甘草等物属于禁止采挖之物,却仍旧高价收购,撺掇这百姓盗挖的某些投机商贩。没有这些人收购,那些老百姓挖了甘草卖不出去,同样也就会放弃这种‘讨生活’的法子。
顾爽没有直白地说郑卓然的出发点不对,因为,这也不是郑卓然的错。毕竟,一个人的出身和经历决定着他思考的出发点,他原来生活的环境和圈子,与最底层百姓的思维有差异反而是很正常的。在顾爽看来,郑卓然已经做得相当好了。至少,他是真正地想要改变这里的恶劣状况,也真正地想要为百姓做些实事。
略一思忖,顾爽柔声道:“你想一下,百姓采挖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跑题,郑卓然微微一愣,却仍旧很认真地低头思考。郑卓然很敏感,脑子也不笨,只不过他的思维惯性让他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罢了。
稍微一想,他就明白了顾爽提这个问题的意义,眼睛一亮,脸上也浮上一层喜色来:“爽爽,你一定有了解决的办法了是吧?”
顾爽也笑了:“你也有了不是吗?”
两人相视而笑。
郑卓然将自己短时间内想到的几点简约说出来,顾爽也将他没有考虑到的一些细枝末节问题补充了一下。很快,一个应对方案就成型了。
伸手揽住笑靥如花的妻子,在一双粉唇上落下一个轻吻,郑卓然满脸喜色:“谢谢你!”
顾爽回以一个微笑:“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呵呵,不过,我要赶紧调整我的栽培计划了,在白刺中间种植沙葱去!”
“呵呵,好!”郑卓然笑笑,兴冲冲地抓起自己的包,告别顾爽匆匆出门去了。
意外地帮了郑卓然一把,顾爽心情愉快地收拾了碗筷,开着车子出了门。
接了加兰和薛丽萍,照旧颠簸了一个小时,顾爽再一次来到种植园。
也没用田明飞等人陪同,顾爽一个人又去大田里转了一圈,仔细地查看了一下甘草的生长情况。然后去看了看打井的进度和几个工地的情况,顾爽就转了回来,直接走进职工食堂。
食堂里没有什么大厨,就是从邻近的沙窝村雇佣了两名干活麻利,做饭手艺比较出众的两名大嫂。都是黝黑泛着紫红的脸庞,只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姓刘,另一个比较清瘦姓李。
十二点开饭,十点多,两名大嫂已经忙碌开了。
顾爽走进去,两名大嫂面色都有些拘谨地笑着打招呼。
“我来看看,中午吃什么啊?”顾爽笑着答应着,低头看向李嫂手下的大盆。她正在一个大大的陶瓷盆子里揉着面团,清瘦的身体和大盆、面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午做浆水面,带汤水的,连吃带喝的,舒坦!”李嫂扬起憨厚的笑脸道。
“呵呵,浆水面?那我可要饱口福了。”顾爽笑着,绕过李嫂,走到刘嫂子身边。
刘嫂子则在摘菜。顾爽看过去,有菠菜和甘蓝菜。旁边的一个大盆子里打了半盆子鸡蛋,蛋黄都红彤彤的,看得出应该是从村子里买来的笨鸡蛋。
顾爽撸起衣袖,随手拿了一个小板凳在刘嫂子对面坐下,拿起一把菠菜摘着:“早春的菠菜好吃,炒鸡蛋最清爽了。”
“是呐,”刘嫂子别看长得高高壮壮的,性格却比较腼腆,应和着,手下的动作仍旧干净麻利,一点儿不耽误。
李嫂在旁边笑道:“说起炒鸡蛋啊,还是沙葱好吃。不过,这时节沙葱刚刚露头,挖起来太麻烦。而且,这几年沙葱也越来越少了,挖半天不够吃一顿的。”
“哎,说起沙葱啊,我今天还吃了那个沙葱羊肉蒸饺,味道确实不错。没想到还能炒鸡蛋吃啊?”听到李嫂提及沙葱,顾爽心中暗喜,立刻顺着话头就问上了。
这回是刘嫂子回答的:“沙葱的味儿好,包饺子、包包子,比韭菜都好吃。还能调凉菜,腌着能吃半年……原来,日子不好的时候,净挖沙葱当菜了。”
“哦,原来沙葱有这么多种吃法啊。”顾爽感叹了一句,立刻道,“刚才说沙葱不好挖了,这么好吃的东西,没有人种吗?”
李嫂笑道:“那玩意儿坡地里有的是,想吃就去挖,哪有人种这个啊。再说了,咱们这边的地薄,有那么几亩地种粮食还不够吃呢,哪有地种沙葱啊。”
说着话,两个女人也贱贱地放松下来了,刘嫂子笑道:“我看咱公司种的甘草就好,那几个老师不是说了吗,种好了比种粮食合算多了……”
李嫂也跟着笑:“是啊,若是真的好,咱们也跟着种些……只是,从前哪知道这东西能种啊。倒是北边儿前些年都往地里去挖……只可惜了,据说这几年也都挖光了。”
顾爽又道:“咱们这边沙葱还有吗?能不能挖一点儿?”
这回,李嫂和刘嫂子都笑了:“怎么不能挖,就是时节还早,要吃那个,还得过上十天半月的。”
顾爽和两位大嫂说说笑笑的,把菠菜摘完了,也就告辞离开了。
她这回没有去大田,也没去工地,而是开着车绕出种植园,径直来到外边的一片荒地上。这里是林场种植的一些杂树,树木也不成材,还被风吹得歪歪扭扭的。不过,顾爽今天不是来看树木的,而是下了车,沿着树林边缘的草甸子寻找起来。
因为土地沙化,加之干旱少雨,草甸子并不茂盛,刚刚冒出头不久的野菜、杂草,东一堆西一撮的,犹如斑秃病人的头发,零落稀疏。不过,这样也使得寻找变得容易起来。
不多时,顾爽就从一片杂草堆胖发现了几撮沙葱。果然如两位大嫂说的,四月份的沙葱刚刚冒出头来,只有五六公分的样子。一簇簇叶子犹如细针一样。顾爽揪了一根沙葱叶,从折断面的空洞,看出了一丝葱的特征。但浓郁的葱香味儿却立刻弥散开来,刺激着认得嗅觉。
顾爽绕着杂树林转了一圈儿,确定这边的沙葱数量还不算太少,都是一簇簇的生长着。只不过,除了杂树林周围植被比较繁茂外,其他地方则多为黄色的沙土,植被稀疏了。
从林地里回来,正好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食堂里,一人一大碗浆水面,加了肉丁青菜熬制的浆水,加入油泼辣子、香醋之类的调味品,酸酸辣辣的非常开胃,而李嫂的手擀面也做得非常劲道,稍微有点儿宽的面条,呈半透明状,咬在嘴里筋道有弹性,带着最原始的麦香,非常美味。顾爽居然吃了满满的一大碗。
要知道,这里盛面的碗可是十二寸的大汤碗,比顾爽平时吃饭用的碗打上整整三倍!
一大碗酸辣劲道的浆水面吃下去,额头已经是微微冒汗,却是浑身舒爽,身体的疲惫也随之散去。
吃过饭,顾爽就打开电脑开始搜寻沙葱的种植情况。搜了一遍,确定这几年沙葱确实渐渐走俏,只是因为野生比较普遍,还没有开展大面积的人工种植。
然后,顾爽就给西北农业大学的钱正文教授打了个电话。钱正文是司徒曦雨的弟子,只不过钱正文学成之后没有继承老师研究古代生物,而是改行研究起了沙漠植物。不过,如今在国内也已经成了研究沙漠植物的翘楚。经过司徒曦雨的介绍,如今钱正文已经被天泽公司聘为长期技术顾问。所以顾爽有了问题就直接打电话询问了。
从钱正文那里顾爽了解到,沙葱种植并不困难,小面积的种植已经出现了好多年,只是还没有人意识到这里边的商机,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沙葱和葱、蒜、韭菜一样,同属于百合科。生活习性与大葱非常相似。
只不过,沙葱与大葱又有所不同。大葱一般在春季开花结种子。夏初的时候种子成熟。沙葱的生长周期则是春季萌发,初夏开花,盛夏结子,到了夏末秋初的季节种子方才成熟。
沙葱的种植则与韭菜种植有些类似,有野生植株栽培和种子种植两种。一般种子种植在秋季比较多。野生植株栽培则可以在春秋两季进行,秋季种植成活率更高。长成之后,可以每个一个月收割一次。沙葱种植一次可以的多次收割。
但如今这个季节若是想种植沙葱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野生植株栽培了。等夏末之际,收获了种子,就可以扩大种植。哪怕不是在种植园内,沙葱也是一种易成活、防风防沙效果极好的植物。
经过一番咨询和了解之后,顾爽对沙葱又多了一番了解。
随着沙葱抱歉效果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也因为沙葱的产地环境日益恶化,产量逐渐减少,沙葱的价格也逐年走高。从最初无人问津的农家野菜,到后来偶尔见诸市场角落的不值钱的小菜,去年沙葱的批发价格已经到了2。50-3。00元每斤,零售价一般在每市斤7到9元。比同期一般的绿色蔬菜都要贵的多。
相比之下,沙葱的产量并不比韭菜的产量低,价格却比韭菜的高,而且,看市场趋势推测,今后的市场潜力绝对比韭菜大得多。最最重要的是,栽培沙葱的最大收获不但能通过卖蔬菜创造财富,而且,沙葱多年生的习性也是最好的防沙固沙植物。若是能够大面积种植沙葱,对生态环境和防沙固沙绝对是一条好消息。
搜索确实之后,顾爽也没有着急。
今年种植园的种植计划已经定下。该采购的种苗也已经到位,大面积种植沙葱已经没有整片的土地了。不过,沙葱种植并不一定需要大片的土地,边角林下,甚至甘草中间也可以种植。只要注意种植的密度,加强肥料的使用,就不至于出现因为挣肥,影响到甘草生长的情况。
而且,甘草的根茎一般扎的比较深,而沙葱的根系虽然庞大,却比较浅表,两者混种,还可以互相弥补互相配合,将沙土更好地锁住,从而达到最佳的防风防沙的目的。
工人们在午饭后稍事休息,就再次去上工了。
顾爽则召集来田明飞和孙建设,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他们。
田明飞对沙漠植物了解较少,孙建设却非常熟悉,一听顾爽所说,立刻兴奋地站了起来:“沙葱这几年越来越少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价格一定会持续走高……呵呵,之前怎么都没有人想起来种沙葱哪?”
顾爽看着他兴奋的样子,也觉得高兴,笑着问道:“孙师傅有没有种植沙葱的经验?”
“有哇!”孙建设回答的很干脆。
顾爽微微一愕,有些不解地看着孙建设。刚刚他还说没有想起来种沙葱,怎么转眼又说有种植经验了?
孙建设挠挠头笑道:“其实,说沙葱的种植经验也并不丰富,我们那边前些年沙葱挖的厉害,野生的要跑好远才能挖到了。有些人家为了吃着方便,就在自己的菜园子里种了一些。就挖了些野沙葱和种韭菜一样种植。沙葱的种植非常简单,成活率也很高,并且可以连续收割,一年能收割四道五茬儿,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顾爽恍然,原来是菜园子经验啊!不过,这对于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题外话------
连续熬夜的结果是昼夜颠倒了。先传一章,上午争取再发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舍孩子
第三百一十一章 舍孩子
双羊沟虽说今非昔比,只剩下浅浅的一段水渠,可仍比其他许多地方水草丰美。在双羊沟周边一大片,形成了一片自然的小小湿地,各种杂草野菜灌木非常丰富,还有不小的一片胡杨林。水边鸟儿啁啾,水里鱼儿徜徉,倒是西关难得的一景。
因为这片水渠的滋润,这片小小湿地的外围就生长了许多沙葱。
询问过栽植方法后,顾爽就找上厨房里的两名大嫂,直奔双羊沟来了。
短时间内大量地挖掘沙葱植株,那么她就和那些肆意滥挖的人没两样了。所幸,沙葱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只要水肥供应充足,一株沙葱能够结几百粒比芝麻还要细小的种子。如今,她只要挖掘一部分沙葱栽植,等到今年秋季,就能收获许多沙葱种子,到时候,就可以大面积的种植。只要一年,明年沙葱种植就能够形成规模了。
这里是两个大嫂带顾爽过来的,虽然只是初春,沟渠岸堤处却已经是郁郁葱葱,傍在双羊沟周围,趁着粼粼的清水,实在是别有一番风味。在这一片狭长的植被外围,则零零散散一簇簇一堆堆地生长着许多野菜野草,沙葱只是其中的一种。
四月初的沙葱只是刚刚冒头,纤细的叶子有些像绿色的粉丝,看上去柔柔的,却非常坚韧,非常蓬勃,风吹过,也只是瑟瑟,却并不倒伏。
顾爽也挖过野菜,手里拿着铲子,看着两位大嫂的样子,稍稍学了一会儿,就挖的像模像样了。
因为是拿来种植,所以,尽量地要多带一些根须。还好,沙质土壤比较松软,挖起来并不费力。加上顾爽力气本来就比一般人大不少,不多会儿居然比两位大嫂挖的都要快了许多。
最后,三人挖了足足四大袋子,顾爽自己就挖了两袋,足有上千墩沙葱苗。顾爽回头看看三人挖过去的地方,并没有地毯式挖掘,而是零零星星地挑着比较繁茂的地方采挖,挖过之后还用铁铲将挖出的土坑填平又拍上几下,倒是看不出多大的破坏来。
“好了,这些就够了,咱们回去吧!”顾爽招招手,招呼两位大嫂回去。
回到种植园宿舍楼前,孙建设已经带人整理出一片大约半亩的土地来,松土整平也加了肥料,然后,叫了三名负责种植的工人过来帮忙种植。顾爽也随着一起栽种沙葱苗,孙建设则负责指挥,并提醒几个人需要注意的事项。
沙葱植株种植比较简单,只要土地整好了,下足了肥料,然后按垄种植,每株间距在五到六公分左右,挖一个小小的坑,把沙葱根部和底部茎叶种入小坑之中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培土的时候,不要超过茎叶分生的部位,而且,培土的时候要稍稍压实一些,可以防止沙葱苗倒伏。
栽种完成后,随即浇水,但不要大水漫灌,而是在根部浇一些水即可。之后,每个两到三天土壤干燥后,就浇一次水,秉承的规则是随干随浇即可。
孙建设还告诉顾爽,沙葱的抗病抗虫能力都很好,一般不生虫害病害。若是偶尔发现有病虫害,也可以随时应对。
不到两个小时,挖来的沙葱苗都已经种植完毕,也浇了水,一丛丛纤细的苗株一垄垄的,就仿佛排成纵队的士兵,让人赏心悦目。股爽的心里也满是种植后的喜悦和希望。
满心的高兴,再回头却看到几位栽种沙葱的工人都是一脸的不赞同,甚至讥诮,顾爽脸上的笑容一滞,再回神,心里都是淡淡的苦涩滋味了。
在这些老乡眼中,种植甘草或许还能看出致富的希望,可沙葱这种随处可见的野菜,却实在不理解顾爽为什么还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植。这恐怕就是思想的巨大隔膜吧?
“呵呵,咱们这些沙葱,到了明年可就能卖钱了!”顾爽对孙建设笑道。
旁边一个五十多岁,满脸皱纹的老汉有些不敢相信,打着精神凑上来问:“这些沙葱哪里都有,还用下力气种?想卖钱去地里挖就是,有的是。”
这回没用顾爽回答,孙建设瞅着那个说话的老汉笑道:“叔啊,这账不是这么算啊。您想想哈,地里的沙葱也就五六月份能够挖一季,咱们自己种的话,最少能割三季,要是冬天再罩上大棚,那就是一年到头都能割。这东西也就和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只要肥料跟得上,长得就旺。再说了,五六月大家都能去地里挖,即使能卖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要是秋天、冬天,或者开春前能够割来卖,你说说,值不值钱吧!”
听着孙建设一番话说下来,不但开口询问的老汉,就是旁边另外两个人的脸上也没了最初的轻视和讥诮,先是一脸惊愕,随即就露出满脸的佩服来。
那老汉咂咂嘴,叹口气道:“还是你们这些人脑子活泛,我们守着这沙葱活了几辈子了,可就是没有人想到野菜也能拿回来种啊!”另外两个人也大有同感,纷纷点头表示同感。
顾爽笑笑:“大叔啊,以前想不到没关系啊,咱们现在想到也不晚啊!”
说着,她的心思一动,又赶忙道:“可是,咱们即使要种沙葱,也不能齐活儿地跑去把地里的沙葱都挖绝了。”
看几个人都有些不解之意,顾爽又道:“你们都是老把式了,一定比我这个半吊子懂得多。沙葱虽说咱们平日自家挖来吃一顿两顿的,也没啥,地里有的是嘛。可要是大家伙儿都挖来卖,或者挖来种,沙葱再多也搁不住大家伙都伸手,到时候,沙葱挖绝了,地里空了,沙土就固不住了,可不也就变成北边儿的沙窝子了嘛!”
因为西关县位于腾格尔和巴丹吉林沙漠南侧,而顾爽征得这片地又在西关县城以南,虽说土地沙化也很严重,可毕竟还不到沙漠的程度,相交与骆驼刺那边儿的满眼黄沙,这边已经算是水草丰美之地了。故而,这边的百姓提起沙漠来,就是北边儿,说的就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汇合的那片沙海。
那几个人似乎还有些不以为意,顾爽看着不是回事儿,别她成了带头破坏植被的。略一思忖又笑道:“我现在种了这些,也谈不上啥收益。要到秋天采了种子,扩大了种植面积之后,才能采割出售。我这一茬种下来,也算是摸摸路子,到时候真的好,大家伙儿都来我这里那种子回家种也不晚啊!”
看着那三人拿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顾爽赶忙又补充:“我在这边支了摊子,大伙儿也算是乡里乡邻的了,到时候大家伙来那种子种苗啥的,也不用客气,我这边儿都免费!”
别的或许不好使,可‘免费’二字却格外清楚。那三人脸上终于露出一副满意的神色,还是那老汉笑着道:“那哪好意思啊,要是村子里人都想种,可要老些种苗了。”
顾爽笑着摆摆手:“那有啥,我这也就是顺带着的,还要以种植甘草为主呢,多了种苗也种不过来啊。”
听她这么说,三个人这才露出彻底满意的笑容,都嘿嘿笑着说好。
这时,刘嫂子正好蒸上馒头走了出来,听到这一番话,冲着一个几个汉子道:“你们是真不知足啊,人家顾总去挖沙葱可是用心着呢,都是隔老远挖一棵,只怕把咱么这里的水土……水土环境给破坏了。亏你们还说是祖辈儿长在这里呢,我看还没顾总心疼这片地方呢!”
一个四十来岁略显苍老的汉子瞪了她一眼,呵斥道:“你个婆姨知道啥!”
刘嫂子却毫无畏惧:“我不知道啥,我也知道顾总给大伙带了不少活计,让咱们不用出门就有工做,一个月下来,一个人都能拿到好几千,这要是之前从土里刨达,一年也拿不到这么多!”
被她这么一说,那个汉子臊眉耷眼的,涨红着一张脸却说不出啥话来反驳了。另外几个也只跟着嘿嘿干笑。
顾爽看着再说就带了火药味儿了,连忙笑着道:“大家伙儿尽心受累,工资都是大家应得的。刘嫂子这话就是抬举我了。我到这里和大家伙儿做邻居,自然希望大家伙儿也都能过上好日子。咱们种植园刚刚铺摊子,大家伙儿一起努力,将来发展好了,可不止这么些工资……说不定一个月领到五千六千的也不是不可能啊!”
国内的收入水平基本上是从东往西逐步减少的,像西关县这种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方,经济收入也就更低一些,大部分百姓一年的人均收入不过一千多元,算起来,顾爽给的每月将近两千元的酬劳实在是很高了。顾爽却还说不高,甚至说每月能够领到五千六千……这些人已经满心激动和喜悦,好像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了。
各人心里也已经盘算开了,若真是能够一个月拿到五六千,娃儿上学的学费就不愁了。那位老汉则满心激动,因为家里穷,大儿子二十好几了还没说上婆姨,若是能够真的拿到五六千,不但大儿子,就是小儿子的婆姨也不愁了。到时候,给俩娃一人盖上座新宅子,娶上两房婆姨,再生上俩胖孙孙……那日子,可是美得很了。
沙葱的试种就如此暂时告一段落。顾爽看过种植园各项工作都很顺利之后,也趁着周末陪着郑卓然过了两天小日子之后,匆匆地又离开了西关县。
胡俊修打来电话,第一拨一线雪春茶还有半个月就可以采收,但是炒茶师傅还没有,要她回去一起去考察聘请炒茶师傅。不说聘请炒茶师傅,就是第一次采春茶这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顾爽也要参加。
当天顾爽赶回南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临近黄昏时分,刚刚洗了把脸,正要出门去找胡师傅,胡俊修却已经上门了。
“顾总,什么时候走?茶园再过一周可就要开采了,再不把炒茶师傅请回来,只是我一个人,一天也炒不了多少茶,而且,真正好茶炒茶师傅是关键。有了好的炒茶师傅,咱们的茶还能提高一个档次!”胡俊修一进门就满脸焦急地说道。
这番话让顾爽很是意外,也很是不解。
在她的印象中,炒茶就是去除茶叶水分,破坏茶叶中本身所包含的生物酶,从而保持茶叶的香味儿的过程。至于胡师傅说的什么好的炒茶师傅决定茶叶的品质一说,她还真是从未听说过。
看着顾爽一头雾水的样子,胡俊修也很是无力。他也不和顾爽多说了,拉着顾爽就往外走。
“走,先去茶园看看!”
刚刚还被顾爽的无知弄得很郁闷的胡师傅,提起茶园来……反正顾爽怎么看怎么透着股子欢喜,哪里还有一点儿郁闷的表情啊!
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南市种植园的茶园虽说还没到满山遍野的程度,却也已经郁郁葱葱,每株茶树树冠都达到了两米以上,一株一株摆列成行,成了一条条绿色的茶龙。去年秋季采茶之后,茶树都经过整条了,茶树本来比较分散的枝桠被去掉,树冠成了一个近似半圆的整齐采面,这样一来便于茶叶采收,二来适当的剪枝,也利于茶树嫩芽的萌发,可以增加茶叶的产量。
被胡俊修扯着风风火火赶到茶园,大老远,顾爽就看到一溜溜茶树就像一条条翠绿色的长龙。因为北方温度低,茶树越冬后的老叶颜色都有些发暗,呈现出一种苍绿之色,使得一条条茶树长龙越发显得沉稳大气,仿佛蕴含了无穷的力量,等待着风云际会之时,立刻就能腾空而起,直冲云霄。
走的近了,就能看到,茶树的无数枝桠顶端,已经鼓起了一个个细小的芽包,已经有大米粒大小,吐露着嫩嫩一点黄绿之色。芽包虽小,却张扬着蓬勃的生命之力。
“看到了吗?茶树已经鼓包,照这边的气候,最多十天……若是温度连续升高,说不定七到八天就可以采茶了。到时候,炒茶师傅可就要全力炒制了,茶叶从采摘到炒制的时间可是有严格要求的,短不得更拖延不得,稍稍有些误差,就有可能使得茶叶品质下降几个等级,甚至完全报废……那边我已经联系好了,就等我们过去考察确定聘用人选了……”胡俊修是急的满嘴起泡,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