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进办公室同事们都哆哆嗦嗦的喊冷,穿着军大衣棉袄还行,有的人穿的薄,冷战打个不停。

    唐兰住在村里,取暖方式很单一:烧大坑。灶台烧的旺旺的,人往炕头上一躺,热炕头暖被窝,但可惜只有坑热,空气依然是冰冷冰冷的,唐兰每天鼻头冻的红红的,这时候楼房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楼房都是锅炉烧炭集中供暖。

    办公室比家里暖和,唐兰脱下围巾,从热水房接了一杯热水捂在手里,有同事过来问:“可真冷哪,唐兰,你们成衣店有御寒的衣服不?”

    唐兰喝了一口热水,说道:“在生产呢,月底就有棉衣卖了,到时候可以过去看看。”

    “外面下雪了!”

    “下雪了下雪了。”

    “雪还挺大!”

    几个年轻同事趴在窗户上往外看,鹅毛搬的雪花滚滚落下来,纷纷洒洒飘在地上,没多会儿外面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雪白世界。

    今年的第一场雪,就这么悄然而至。

 第67章 沙套

    下雪不冷化雪冷; 等雪开始融化时,唐兰发现; 这天气更冷了!早晨她醒来先把衣服捂在被窝里,等衣服暖了; 才哆哆嗦嗦的一件件穿好。

    好想赖床啊!唐兰伸伸懒腰。

    冬天天亮的晚; 她推门出去,东方刚刚露出一丝鱼肚白,冷天气懒得做早饭,收拾好东西,唐兰直接骑车去了服装厂。

    唐兰一路上在想; 搬家的事情; 要提前了。

    许爷爷一家月初就回来了; 隔壁也不用她再照看,小白楼早就收拾干净; 通风后一点味道都没有。

    唐兰问过; 小白楼没办法像楼里一样集中供暖,她上次在群里抢到过一次红包; 是春乐电热毯发的电热毯两张,有了电热毯; 晚上睡觉不用发愁。

    城里的平房家庭冬天都用煤炉取暖; 反正每个季度都有蜂窝煤供应,只要节省一些用,度过严冬不成问题。

    不过烧煤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更暖和; 大多数家庭都选择把煤炉安在卧室里,这样冬天就在这一个空间里活动,暖和不会冷,可晚上睡觉,在密闭的房间使用煤炉,很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常说的煤气中毒。

    唐兰考虑了再三,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冬天过日子不能太讲究,只能凑合凑合,她算了算,自己平时活动的空间也就是楼下的客厅和楼上的卧室。

    楼上的床放电热毯,晚上睡觉不会冷,木床是她新打的,看大小能有一米八,安安来了两个人睡空间也足够。

    楼下的客厅唐兰打算放煤炉,烧蜂窝煤烟气不小,不过煤炉安上烟筒能吸走大部分的烟,除了填煤时会有煤烟跑出来,其他时间客厅能保持干净清爽。

    客厅目前还是空无一物,唐兰买不起沙发,她去市里的百货商场的家具柜台看过,当时看完价签她下巴差点掉了,成品家具的价格也太贵了!

    唐兰看上一个沙发,米白色真皮四座的,款式嘛,比较夸张,不过这时候的沙发全烙刻着时代的印记,自然和后世的种类繁杂没法比。

    唐兰一问价格:一件沙发竟然要价三百六,光有钱还不行,必须出示家具票,唐兰一听灰溜溜的走了。

    买新沙发是没戏了!不过唐兰还有九叔!

    九叔那里常常能收宝贝回来,唐兰让九叔帮忙留意有没有旧沙发,没到两周,九叔告诉她,有人送来一张旧沙发,是皮的!九叔摸过,说手感很好。

    唐兰喜出望外,下班后就急急的去了九叔家,等她看到沙发的庐山真面目,心头犹如一阵冷水泼过。

    唐兰想,九叔的话她再也不要信了,刚才九叔把这沙发夸上天,可眼前这张沙发,光是猪肝一样的颜色就让唐兰无法忍受,更别说侧面几个金灿灿的配件金属了。

    九叔在一旁继续夸:“我收废品也很少收到过沙发,这是第一次,原主人要去外地所以把沙发之类的家具卖了,不然可寻不到哩。”

    有总比没有强,唐兰一想商场里几百的沙发,眼前这张也不是没有改造的可能。

    她回去从卫生所买了酒精,先把沙发擦干净消毒,拂去灰尘,皮子显得亮了不少。

    猪肝红的颜色让唐兰很内伤,补救吧……

    唐兰见到布料厂的人,问有没有余下的废布料,她想做沙发套。

    结果对方告诉她,有一点法兰绒的废料,法兰绒可是比较高级的布料,是要运往上海的,唐兰如果想要,可以送她几块,不过布料比较零碎,需要拼接。

    这一批的废布料带花图案的比较多,唐兰翻了好久,才找出几块深灰色的。

    布料厂的人好心提醒她:“现在流行的是粉、紫、红这样的颜色,暗突突的深灰色,铺在沙发上一点朝气都没有。”

    唐兰呵呵一笑:“那些亮色不适合我。”

    笑话,一朵朵盛开的小花铺在法兰绒上,艳俗的配色不忍直视:黄色布料配上小黄花,飘曳盛放的小菊花,唐兰想想就觉得画面太美。

    唐兰把法兰绒的碎布拿回去,用软尺量好尺寸,成衣店有缝纫机。唐兰把布料拿去店里做,郑师傅过来一瞧:“做沙发套你做的不精细,我闲着也是闲着,我帮你踩。”

    唐兰倒是会用缝纫机,在现代小时候学过,经过这么多年虽然忘记了,但想必重拾起来不难,不过既然郑师傅愿意代劳,唐兰也乐得清闲。

    郑师傅踩着缝纫机,手下的布料转个不停,不到半小时,靠背部分的沙发套就做好了。

    郑师傅的手艺很好,法兰绒的布料经过他的拼接,布料与布料的连接处很平整,就像本来如此一样。

    灰色的法兰绒还剩下一点,郑师傅问她:“你有啥想做的没有?”

    冬天外面冷,唐兰不打算给小黄做狗窝了,晚上就让它进来睡,地上凉,用剩下的布料给它做个狗垫不错。

    圆形坐垫里面填充棉花,再用针脚做出凹凸的六边形形状,小黄趴在上面会更舒服。

    唐兰从成衣店出来,抱着做好的沙发套回家,一路上她哼着歌,心情雀跃,沙发有了,后来她又从九叔那里淘换了一个小木桌回来,暂时先充当茶几用,地毯没有,不过唐兰剪了一块长方形的绒布铺在沙发周围,自我催眠效果一样,其他的现在都不缺了!

    唐兰的煤票上写,每个月供应一百斤蜂窝煤,她算起来攒了两个月了,这次直接一起取出来,有了这些煤,她可以过一个暖暖的冬天。

    蜂窝煤得用平板车去拉,唐兰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她绝对拉不动,城里和她关系亲近的就是郑师傅,唐兰瞟了一眼郑师傅鬓角的白头发,算了,找同事帮忙吧。

    业务部的同事很热心,听到唐兰要拉蜂窝煤后,两三个人自告奋勇:“同事之间理应互相帮助!”

    后来帮唐兰运煤的是祝明友,大家虽然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不过平时若是没有交集,说话的机会也不多,唐兰对祝明友最大的印象,就是上次福利房的讨论会上,他主动替曹红花辩解,差点和杨琴吵起来。

    祝明友话不多,下班后唐兰和他去领了蜂窝煤,祝明友推着板车,问道:“唐兰姐,你咋没申请福利房?”

    唐兰笑了笑:“我有房子住,就不和大家抢名额了。”

    祝明友挠挠头:“哦对,你看我都忘了,你家就住在服装厂后门那,我听别人提过。”

    经过杂货店老板娘往两个人身上扫了个遍,唐兰指挥祝明友把蜂窝煤堆在墙角,为了怕化雪时浸湿蜂窝煤,唐兰在地上铺了一层防水的塑料纸,祝明友在家没少堆蜂窝煤,没多大会儿就堆出来一个长方体。

    大冷天的祝明友还出了一身汗,唐兰让他进去洗把脸,出来后塞给他两盒红梅烟,祝明友死活不拿:“唐兰姐,你这不是打我脸吗?顺手帮个忙,我在家常帮我妈堆煤球。”

    唐兰硬塞给他:“你也别客气,这是我的一番心意。”

    祝明友走后,老板娘端着簸箕走上来:“唐兰,我看这后生不错,有对象没?”

    唐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他是我们部门的同事,今天过来帮我拉煤。”

    老板娘最热心给别人保媒拉纤,追问道:“服装厂的员工啊!是正式工吧,那条件可不赖,小伙子长的高高大大的,他要是没对象,我保准给他找一个心甜的。”

    唐兰客气的和老板娘搭了几句话,上了一天班她也累了,打算回去休息,老板娘又问:“你蜂窝煤一个月供应这么多?”

    唐兰只要解释说:“哪能啊?大家供应都差不离,这是攒了两个月的。”

    不到一年的时间,唐兰搬了两次家,这次她打算自己直接搬过来,身边亲近的人说一声,不打算办什么仪式了。

    小黄在唐兰腿边呜咽了两声,这几天唐兰忙着收拾东西,这条狗也仿佛发现了一样,怕被主人抛弃。

    唐兰蹲在小黄身边,经过这几个月,小黄变成了大黄,不再是以前怯怯怕生的小奶狗,唐兰摸摸小黄脑袋上的毛发:“小黄放心,我带你一起走。”

    大概是瞥到唐兰脸上带着笑意,小黄像是听懂了一样,满院子跑着撒欢。

    就这样,唐兰选了一个星期六,一人一狗搬到了小白楼。

    小黄初到陌生的环境怂怂的,连尿都不敢撒,只躲在墙角,唐兰怎么叫都不出来,它舔舔自己身上的狗毛,直到听到悦耳的敲碗声,小黄才慢腾腾的移过来。

    第一晚唐兰在煤炉上煮了一袋方便面,速食品方便快捷,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下肚,浑身都暖和起来,小黄在她旁边蹭个不停。

    唐兰吃完饭斜躺在沙发上,深灰色的沙发套越瞧越满意,仿佛忘了原本的猪肝色。

    唐兰昏沉沉的想睡觉,这时听见了外面的敲门声。

    这么晚了,是谁在敲门?隔壁的老板娘一家都回了婆家,还能是谁?

 第68章 五张设计

    唐兰懒洋洋的从沙发上起来; 这张沙发虽然长得丑,但是质量很好; 坐上去不会整个人陷进去,软硬度适中。

    唐兰一开门就看见了安安的笑眼; 天气冷她的脸被围巾包裹着; 只露出两只大眼睛:“妈妈,我来找你咯。”

    安安的身后站着顾茂晖:“你上次说今天搬过来,我打算明天送安安过来,回楼里安安说来看你,反正离得不远; 我就送她过来了。”

    唐兰这座小白楼; 离顾茂晖分的福利房只隔着二百多米; 如果视角好,从楼里都能看见小白楼。

    安安像变戏法一样拿出自己的小枕头:“爸爸说错了; 我今天要在妈妈这里睡。”

    安安悄悄的收拾好换洗的衣服; 像以前一样。她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其实顾茂晖全都看在了眼里。

    安安和顾茂晖挥手再见; 唐兰带着孩子进去,这还是安安第一次来小白楼; 她哇的一声:“妈妈; 我不是做梦吧?这里真好。”

    然后安安又补充过一句:“只是比不上舅姥爷家里。”

    屋里生完煤炉空气暖和不少,唐兰和安安瘫在沙发上,小黄窝在安安的怀里,亲昵的蹭来蹭去; 安安也好几天没见到小黄了,她温柔的给小黄顺顺毛:“妈妈,晚上小黄能和我们一起睡吗?”

    唐兰摇摇头:“不可以,小黄不讲卫生,它不能上床睡。”

    安安提议说:“我们给小黄洗洗澡吧。”

    室内的温度还是有些冷,给小黄洗澡又没有吹风机,小黄很容易感冒:“安安听话,明天一早你可以起来和小黄玩,看到那个垫子了吗?小黄有它自己的窝。”

    安安哦了一声。

    睡觉前唐兰灭了煤炉火,小黄很聪明,它知道煤炉是危险的地方,从来都是绕着走,不过第一天晚上唐兰还是不太放心,安安拿着布垫,唐兰抱着小黄上了二楼。

    安安觉得很新奇,和小黄一起跑来跑去,每个屋子都绕了一遍:“妈妈,小白楼真好,我在爸爸那,他不让我蹬蹬的跑,说会吵到楼下的邻居。”

    唐兰捏捏安安的鼻子:“你爸爸说的对,楼房隔音差,你在自己家里跑,噪音会传到楼下的。”

    这也凸显出了自己住的好处,不受拘束不受打扰。

    大概是第一晚的缘故,唐兰睡的并不踏实,半睡半醒间摸到了安安的小胖手,她这才又昏昏沉沉睡去。

    第二天唐兰醒的很晚,安安已经离开床跑去楼下和小黄玩,唐兰穿好衣服下楼,安安和她打招呼:“妈妈早,太阳公公都晒屁股啦。”

    唐兰揉揉眼睛,去了卫生间洗漱。

    厂区附近没有早点铺,这一点让唐兰有点失望,如果想吃早点,只能去市里或者骑车到厂里去买。

    安安说道:“妈妈我想喝你熬的小米粥,甜甜的那种。”

    唐兰往小米粥里放了白糖,安安喜欢甜食自然爱喝,小米粥配上腌好的咸菜和咸鸡蛋,完美解决掉一顿早饭。

    服装厂的棉衣按照合同今天做完第一批,唐兰征求安安的意见:“安安,妈妈有事要去服装厂,你要是不愿意去,我送你去找爸爸或者去舅姥爷家?”

    安安紧紧拽着唐兰的手:“我哪里也不去,我陪妈妈一起。”

    周末服装厂人少,唐兰只是验收一下成品,也费不了多少时间,带上安安也没问题。

    唐兰的棉衣堆在车间的西南角,有工人引她过去,质检部的张主管也在:“唐兰,我按照你之前的嘱咐,找了两个员工都验了一遍,没问题,我可没偏袒厂子。”

    唐兰笑道:“我还能信不过您吗?”

    唐兰拿起一件棉衣看,流水线上的生产除非出现故障,有统一的误差,不然一般很少出问题,唐兰也在质检部待过,完全清楚质量检查的要点和关键。

    技多不压身,这话一点没错,唐兰查看棉衣的功夫,安安和赵继红打成了一团,赵继红笑道:“我还是第一次见你闺女,长大后一定是个大美人。”

    这批衣服唐兰现在还不拿走,不过只要质量没问题,其他都不重要,赵继红说道:“你最晚得下周二取走,下周二会有大订单。”

    “成!”唐兰痛快的应道。

    周日中午的食堂也开放,方便厂里的员工来打饭,唐兰出来赶上饭点,她也懒得回家做饭,于是和安安去了食堂。

    路上唐兰碰到了几个面熟的同事,有的她都没什么印象,和她打招呼:

    “唐兰中午过来吃饭啊。”

    “旁边这个就是你女儿吧,小闺女真听话。”

    “唐兰中午打算吃啥?”

    唐兰微笑应着 ,一路走过来脸笑的都快僵了,食堂周末人少,唐兰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安安自告奋勇拿着钱和饭票去打饭,唐兰也想给她锻炼的机会,铝饭盒打完饭不沉,安安能端得动。

    安安打完饭一路小跑着回来:“妈妈,刚才那个胖胖的叔叔喊我去窗口打饭,给了我好多呢。”

    唐兰一瞅饭盒,豆芽炒肉里少说有七八片肉,这样的待遇唐兰自己都没有,唐兰拍拍安安:“还是安安面子大。”

    胖师傅忙完工作从后厨出来,一眼就瞧见了安安和唐兰,他乐呵呵的过来:“唐兰你可得感谢我,我给你拉到一桩大买卖。”

    胖师傅说的神神秘秘的,唐兰也来了兴趣:“什么大买卖?”

    安安的眼神从饭盒移到胖师傅身上:“妈妈,就是这个叔叔给我好多的菜。”

    胖师傅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孩子小点声,再者说,我哪有那么年轻,呵呵,你应该管我叫胖伯伯。”

    话题被安安岔开,胖师傅又说道:“唐兰哪,还记得在后厨帮忙的海叔吗?他有个亲戚在广州开服装厂,听说最近设计师走了一大批,服装学院招了几个都不合适,没有能画出令人满意的设计图的,我看你店里很多衣服款式都新颖,要不要试试?给的报酬可不低。”

    唐兰没当回事,现在服装厂对于设计图纸要求不高,很多个人的小厂都是照着客户的图纸加工制作,说白了只是一个代工厂而已,不参与后面的环节。

    胖师傅有些着急,说道:“一共画五张设计图,给三千块钱。”

    唐兰筷子差点掉了,她以为自己多听了一个零:“给多少?”

    胖师傅伸出三只手指:“三千!”

    八十年代的三千啊,这个厂老板得多赚钱,才舍得花三千块钱买设计图。

    胖师傅又和唐兰讲了一些隐情,唐兰才大致明白。

    广州的厂老板骑虎难下,他的厂生产模式是包含了所有的环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衣服款式自由设计,自己进行生产环节,包括后面销售也是一手抓。

    这样有利也有弊,好处当然是赚得多,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弊端就是风险太大,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满盘都有危险。

    目前他最大的问题是核心的设计部没有可用的人才,设计师可以招,厂老板有信心招到合适的,但燃眉之急很难解决,目前有一批出口的订单害的还等着生产呢,可是连基本的图纸都没有。

    目前国内的设计师水平良莠不一,服装学院的学生还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写上去的尺寸规格都能出错,紧急关头,厂老板想到了全国搜罗人。

    在信息比较闭塞的现在,能依靠的就是亲朋好友。

    唐兰脑中快速的分析:对于她来讲,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这些天她恶补了很多服装设计的知识,那些书里讲了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服装款式,唐兰相信自己可以把握当下的潮流。

    至于设计图……

    唐兰这段时间和小霍表姐学到不少,服装的设计图相对好画,线条简单明了,各个部分的尺寸比例合适,能够清晰的表达出基本的诉求和具体尺寸就算过关。难画的是服装的效果图,这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很可惜,唐兰是一个画画渣。

    不过唐兰可以完成设计图纸部分,至于效果渲染图,她还得求助小霍表姐。

    唐兰暗暗想,慢慢来吧,现在没有学习班报,不然她一定报一个绘画班。

    唐兰越想越觉得是划算的买卖,既然机会摆在眼前,错过了总会遗憾,如果图纸令对方满意,三千块钱轻松掉入钱袋子,如果不满意,她耗费的精力也不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可能通过这件事和广州的服装厂商攀上关系,这对唐兰而言只有好处。

    唐兰问胖师傅:“那是画好图纸寄过去吗?”

    胖师傅解释说:“你海叔说,先画一张设计图纸寄过去,如果有戏,他亲戚会直接坐火车过来谈。”

    “还亲自过来?”

    “可不是吗?我一开始也怕不靠谱,不过你海叔那个亲戚我也听说过,是很有本事,估计这次也是碰到难事了,挺着急的,你有时间就画画,万一合适好几千呢,不就发财了?”

 第69章 涨供应

    唐兰是个行动派,这三千块钱让她动了心; 唐兰回去后抱着服装设计类的书看; 广州的老板没有给具体的要求; 款式只能自己决定。

    八十年代的广州……现在最流行的是喇叭裤、花衬衣、牛仔裤,这些唐兰自然不能再设计; 她想了想; 决定先设计一件浴袍大衣。

    唐兰对浴袍大衣最直观的印象来源是梦露穿过; 后来有一年浴袍大衣大火,成了那年的时尚宠儿。不过厚实的浴袍大衣有很多改变的部分; 当然主旨不变,都体现出一份慵懒和随意。

    唐兰没有选择长款,她选择了短款,能够适合不同身材的人穿,面料软糯,大翻领加上腰部的腰带,更能凸显纤细的腰线。

    唐兰脑中有了大概的轮廓,勾勾改改; 画完图纸用了三天的时间。有了图纸和唐兰的描述; 小霍表姐很快就画出了效果图; 驼色的浴袍式大衣,修饰腿型的牛仔裤; 小霍表姐还仔细的在图里加上手耳部分的配饰,使得整体更和谐。

    唐兰捏着胖师傅给她的地址,跑到邮局买了信封寄了一封加急信。

    唐兰做好了这些; 又恢复到平常的生活中,这时候的沟通交流很不便,大部分都要依靠信件来维系,电话虽然也有,但是远远没有到普及的地步,安装一部电话的价格,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唐兰每天的生活轨迹很简单,上班,下班,回小白楼,回来的路上唐兰总能看见厂里同事探究的眼光,当别人都齐齐的往福利楼里奔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往小白楼走。

    业务部下班前开了一次会,开完会天都黑了,唐兰出了后门往家里走,路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行人,唐兰想起家里的盐没有了,于是拐角去了杂货店。

    老板娘在和别人唠嗑,看见有客人连忙回到柜台后面:“是唐兰哪,缺啥要买啊?”

    唐兰指了指盐罐子:“家里没盐了,我来买点盐。”

    老板娘热情的招呼:“盐呀,有有,全都是精盐,炒菜好吃着呢,对了唐兰,上次我让你打听的事咋样啦?”

    唐兰一头雾水:“打听什么?”

    老板娘敲敲桌子:“就是上次给你运煤那个年轻后生呀,今天正好丁姐也在,丁姐有个闺女在鞋厂上班,姑娘人长得好看,我看他俩合适。”

    唐兰抱歉的解释:“我忘问了。”

    老板娘催她:“可得记得问问,成就别人的姻缘也是积德。”

    老板娘的小孩子掀帘子从后面哭着出来:“妈妈,我饿了,啥时候做饭呀,我要吃炒菜。”

    老板娘咬着嘴唇拧拧儿子的耳朵:“讨债鬼,就知道吃,这才过半个月,家里的煤得省着点烧,不然晚上冻死你。”

    孩子哇哇抹着泪跑回去,老板娘换上笑脸,又叮嘱一遍:“赶儿记得问问啊。”

    第二天唐兰问祝明友:“小祝有对象吗?”

    祝明友正在喝水,噗的一声差点呛到:“唐兰姐……你,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唐兰也不是八卦的人,不过祝明友如果真是单身,为他保个媒也不是坏事。

    吕大姐也凑了过来:“哎呀,小祝还害臊了?男未婚女未嫁,要是单身我们都能替你张罗。”

    别人也都上来打趣,祝明友本来面皮就薄,三句两句脸就红了,曹红花刚好从外面进来,笑着问:“大伙聊什么这么开心?”

    吕大姐笑的前仰后合:“唐兰打算给小祝说媒。”

    曹红花放下手里的文件,手停顿了一下,笑道:“这是好事啊,恭喜恭喜,说不定明年就能喝上喜酒了。”

    祝明友往后靠了靠,大声和唐兰说道:“唐兰姐,我还是单身呢,剩下的你帮忙安排吧,麻烦了。”

    唐兰又问了几句祝明友的家庭情况,倒不是她刨根问底,人家女方那边肯定也好奇,到时候她总不能一问三不知。

    唐兰竟然当上了半个媒婆?

    双方交换了信息,基本的条件都比较满意,老板娘安排了两个人见面,见面的地点就安排在人民公园。

    接下来唐兰就没再掺和,过了没两天祝明友告诉她,他没再和女同志联系,理由是性格不合。

    性格不合真是一个万能的理由,不过感情的事也不能强求,祝明友的情绪很低落,老板娘后来和唐兰抱怨:“女同志对小祝很满意,小祝自己突然变卦了,说两个人不合适,人家姑娘还哭了一次。”

    老板娘也想得开:“保媒没有一次两次就成功的,这得看眼缘,没有缘分也不能强往一块拉,对了唐兰,我听说你们服装厂要涨工资?”

    唐兰回道:“大家都这么传,具体涨不涨,什么标准我也不清楚。”

    关于涨工资的传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前天每个部门的主管都被喊去开会,大家都说是要涨工资。

    不过唐兰算了算,涨幅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一个月也就是涨几块钱,但这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就是孩子一学期的学费。

    老板娘指指家里的几个孩子:“这些崽子闹腾死了,吃穿都得要钱,我挣不了多少,就靠他爸的死工资,要是能涨点再好不过了,你在业务部,消息更灵通,有什么新的动态记得告诉大姐一声啊。”

    杨春来告诉唐兰,这次涨工资的不仅仅是服装厂,更像是全市普遍性的调薪,唐兰去黄爱国家里,黄爱国也这么说:“我们烟草局也涨,最低百分之十五起,工人的工资太低啦,每家生活也都不易,等调了这一次,兴许日子就能好点。”

    随后黄爱国又自嘲:“我和你舅妈就省心,两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也不用养孩子,每个月的工资供应都花不完。”

    黄爱国媳妇端着盛橙子和苹果的水果盘出来:“你舅舅战友做客带的水果,唐兰快来尝尝。”

    黄爱国媳妇又说:“我听说国家要实行计划生育,现在还没推行,闹的人心惶惶的,要是咱们这真的推行,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了,哦对,有个说法要一胎化,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黄爱国去阳台点燃了一根烟:“现在谁家不是最少三四个孩子?要是真开始了,一定是一场大的变动。”

    唐兰也听说了,她这次回南坪村,冯大姐告诉她,村里的年轻女人都着急怀孕,希望赶在政策下来之前多生两个孩子。

    冯大姐算想得开的:“生的起养不起,我们家一儿一女就足够我操心的了,再生几个出来,全是讨债鬼。”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这个死循环总有人猜不明白,办公室里,结婚已育的女同志谈论的话题一直都是同一个:要不要抓紧时间再生一个。

    杨琴拉着唐兰去窗边,她揉揉耳朵:“唐兰姐,结了婚的女人可真可怕,我不想和她们待着了。”

    唐兰打趣道:“过完年你不也结婚吗?”

    杨琴害羞的说道:“日子还没选,证还没领呢,没准的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吕大姐怀孕了。”

    唐兰咽咽唾沫,吕大姐今年可三十五六岁了,这年纪是妥妥的高龄产妇,况且她家里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还这么想不开继续生?

    八十年代的医疗水平比不上后世,高龄产妇生产危险更大,后来唐兰才知道,不光是吕大姐,单是业务部肚子就挺起来四五个,就是为了争分夺秒再多生一个。

    唐兰周一去上班,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喜洋洋的,陈元举举胳膊:“唐兰你看到贴的通知了吗?涨工资,真涨了!按照工龄算,最低的涨百分之十!”

    涨钱啦!苍蝇腿也是肉,每个月多出来几块钱,够吃几次小炒肉了,女同志们围在一起聊工资买什么,有想买鞋的,又想买衣服的,还有要买红烧肉吃的。

    吕大姐酸溜溜的说:“咱们这些穷人和唐兰说啥?人家开店可不缺这几个钱。”

    “吕大姐这话可不对了,谁也不嫌钱多不是?再说又不是光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