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国货群-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茂晖把安安从车座上抱下来,他把自行车停在空地锁好,安安小跑过去:“妈妈,我爸爸来了。”

    顾茂晖挽挽衣袖:“你们让一让,我推吧。”

    顾茂晖扶着两个把手,轻巧的推动了平板车,唐兰牵着安安,程欢欢说道:“幸亏遇到了厂长,不然我和唐兰两个人真是推不动,推起来很沉吧?里面是唐兰买的消毒柜。”

    顾茂晖推到成衣店把消毒柜搬进去,唐兰动手去掉了纸箱,消毒柜……不知道现在的电压能不能带起来,唐兰嘱咐肖红,明天喊一下街道的电工过来。

    肖红一个劲的偷偷盯着顾茂晖,小声问唐兰:“唐兰姐,这位是姐夫吧。”

    唐兰敲敲她的头:“什么姐夫,好好干你的活。”

    唐兰回头和程欢欢说:“欢欢,消毒柜这么沉,早上可真是麻烦你哥了,改天请他吃顿饭吧。”

    安安往前一步:“妈妈,你不知道……”安安的话只说到一半,就被程欢欢捂住了嘴,抱她去了外面:“安安不是想看放风筝吗?阿姨带你出去找找风筝。”

    店里有干净的毛巾,唐兰递了一条给顾茂晖:“今天谢谢你。”

    “不用客气,我只是刚好路过。”

    唐兰打了一盆清水,顾茂晖洗了洗脸,他看见架子上的一枝梅香皂,香皂一共有两块,一块绿色一块粉色,造型很好看,顾茂晖忍不住说:“我印象里的肥皂还是厚厚的白色方块,还没见过这种的。”

    肖红扣扣指甲说:“不会呀!这种香皂已经用了五六年了,供销社商店卖的都是一枝梅的,你没用过吗?”

    顾茂晖掬水的手停在半空,清水顺着他的指缝滑到了盆里,肖红又说:“一看你就是恋旧的人,懂经鞋和大翻领的卫生衫都是七十年代流行的,现在都穿尖头皮鞋和哔叽尼的外套。”

    肖红这么一说,唐兰也忍不住想,顾茂晖的一些生活习惯,有时候像是和大家脱节一样,像开始给安安买古巴糖,结果被安安嫌弃了,安安说现在最流行的是奶糖。

    顾茂晖回来后第一次给安安买裙子,买的是军绿色的长裙,安安很懂事,表面装作很开心,后来伤心的和唐兰说,是不是爸爸不在乎她了,以前爸爸每次回家,都会给她买鲜艳的小裙子,还都是省城流行的款式,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没有。

    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唐兰嘀咕道。

    顾茂晖用毛巾擦擦脸上的水,多说多错,他不敢再多说什么。

    顾茂晖和所有人有将近十年的差距,他一直在努力适应,在他穿过来的前两个月,顾茂晖搜集了自己能找到的所有报纸,一份份仔细的阅读,就像是读完了几年的报纸,自己也置身这些年里一样。

    顾茂晖忍不住懊恼,还是自己不够认真严谨,总会在小事上惹人怀疑。

 第56章 安安生病

    唐兰买的消毒柜价格不低,听说是打了折扣后还要八百多。不过国内还没有生产的厂家; 能托人买到已属不易; 唐兰研究了一下说明书,自己学会之后教了郑师傅他们。

    以后租衣店清洗过的衣服都要放入消毒柜进行消毒; 墙上也贴了市管会发的卫生检验合格的证明,上面盖着市管会的公章。

    唐兰把租衣服的价格每件提高了一毛,消毒柜很费电; 消毒也是需要成本的,不过消毒后的衣服更干净卫生; 对于租客来说也是好事。

    虽然开始有人埋怨说涨价了; 但是一看租衣店的环境,也就慢慢接受了; 毕竟谁都想租一件干净的衣服。

    月底的时候郑师傅和唐兰核算成本收入; 唐兰惊喜的发现,租衣店的利润比买衣服要高!

    郑师傅感慨说:“现在大伙买件衣服得咬牙; 毕竟一出手最少就得六七块钱; 平时随便穿穿而已; 可遇到正式场合不能每件好衣服,相亲、单位开大会、参加活动……咱们租衣店的生意很火爆,每天借衣服换衣服的人都络绎不绝。”

    这点其实也不难理解; 还是和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如果在后世,除非是特定的场合,不然租衣店的生意最多温饱; 绝对不会像现在市场这么火热。

    随着zf的监管越来越宽松,市里的私人店铺渐渐多了起来,像租衣店一时间也兴起了三四家,新正成衣店虽然受了一点波及,但生意依旧很好——他们这里有消毒柜,还有市管会颁发的证明,就算价格贵一点,大家也愿意来。

    消毒柜……唐兰能买别人照样可以买,模仿是最容易的照搬,郑师傅又问唐兰:“唐兰,咱们要不要主要发展租衣服的业务?”

    唐兰摇头:“不行,租衣服只是挣一阵子钱,长久不了。”

    随着几年后的下海经商热潮,人们挣钱多了,自然更倾向于买衣服,像目前这种普遍租衣服的时代,一定会一去不复返,唐兰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店里已经关门,外面还有客人来敲门,肖红打开门,是一个女同志:“我想租结婚穿的衣服。”

    “不好意思,我们关门了,而且现在的选择也不多,您可以明天过来。”

    对方惊喜的招呼一声:“是唐兰吗?我也是服装厂的员工。”

    对方是瓜子脸,眼睛不大,唐兰似乎有模糊的记忆,但是记不太清楚。

    “我是服装厂设计部的,咱们在同事的婚礼上见过,我叫明月。”

    “这样呀!原来是同事,你快结婚了?恭喜恭喜。”

    明月握住唐兰的手:“我打算明天给大家发喜帖,我听我妈说新正租衣店的衣服好,喜服也漂亮,回家做了饭就过来看看。”

    既然是公司同事,唐兰大方的说:“你挑挑有没有喜欢的,大家都是同事,不收你租衣费,也算是沾沾喜气。”

    厂子里的同事结婚,一般也就是吃几颗糖,贺贺喜,唐兰没想到明月邀请她去婚礼。

    唐兰的红包是随着业务部其他同事一起给的,自己单独去婚礼吃一顿饭,唐兰打算再送两条毛巾。

    毛巾是唐兰从红包里拿出来的,毛巾是天津兴华生产的海洋牌,图案是富富有余,毛巾颜色是大红的,恭贺新婚寓意正合适。

    喜宴去饭店的人家比较少,一般都是准备食材在家里宴客。男方粮本上的粮食、副食品在婚前半年就开始积攒了,知道这家人要结婚,左邻右舍也会帮忙凑一点。

    掌勺的师傅不必从饭店里清,谁做菜手艺好,就请来帮忙掌勺,婚礼结束后送掌勺师傅一点肉菜作为回报,也不时兴给钱。明月的丈夫是化肥厂的工人,两个人是相亲认识的,交往一年多顺理成章把结婚提上了日程。

    男方家在市里北边的一个大杂院,喜宴一共三桌,自己家摆不开,街坊家也摆上了两席。唐兰本来以为,现在人们物质条件一般,婚礼上的菜式会比较简单,可等菜上桌她才开了眼界,这时候结婚的菜一点也不差!

    硬菜是蒸扣肉、红烧排骨、松鼠鱼、,炒菜有白菜炒肉、葱油藕片、炒合菜。先上的是两道凉菜:拍黄瓜、、凉拌苦瓜,最后还有一盆白菜豆腐汤。

    儿子结婚是大事,明月婆家只有两个儿子,这次结婚的是小儿子,全家人卯足劲攒钱攒票,就等着喜宴上风风光光的。一桌十个人,菜量虽然不大,但唐兰胃口小能吃饱,像排骨,一盘子一共十个,是按人数来的,大家很自觉地每人只夹走一根。

    婚礼上双方父母和新郎新娘都发表了一番感慨,说到动情处还哭了起来,唐兰听到席间有人轻轻啜泣。

    唐兰除了新娘别人也不认识,旁边的人问她,是不是新娘家的亲戚,唐兰笑了笑:“我是新娘的同事。”

    “那一定是关系很好呀,我是新郎的二舅妈,嗯……新娘在厂里的表现咋样?”

    唐兰有些反感,人家婚都结了,这个二舅妈还真是多管闲事,可这是男方的亲戚,唐兰又不能不理睬,这时有人喊她:“嫂子?”

    唐兰回头一看,后面站着一个男人,看年纪大概二十七八岁,上面是一件花格子衬衣,下面是一条喇叭裤,这打扮,在现在被老一辈的见到会挨骂的,能有勇气穿这一身来参加婚礼,也是胆子大。

    面前这个男人唐兰毫无印象,她搜罗原主的记忆,也记不起这个人。

    对方嘻嘻哈哈的凑上来:“嫂子,你和我茂晖哥结婚的时候我见过,这么多年了你肯定也不记得我了,我叫徐林,是茂晖的同学,认识好些年了。”

    唐兰礼貌性的回道:“是吗?那很高兴认识你。”

    “嫂子你太客气了,我是来参加我表弟的婚礼,你这是?”他四处看看,也没看见顾茂晖和安安的身影。

    “新娘是我的同事。”

    “原来是这样呀,怪不得茂晖没来,改天我请你们一家三口吃顿饭?上次我回来也没见到大嫂。”

    客套归客套,唐兰也不好驳他的面子,含糊的说道:“会有机会的。”

    徐林又说:“说起来茂晖还得谢谢我,为了他的事我可是特地回来了一趟。”

    他这句话说的没头没脑,和他整个人一样,很奇怪。

    徐林又说:“茂晖给我发电报,说要什么消毒柜,那玩意我听都没听说过,幸好我倒卖东西,问了问同行,寻摸了好几天才从别人那买来一台,这种电器邮政不给寄,我也怕出意外,这么远的路可是我坐火车带回来的,嫂子你们不能过河拆桥啊。”

    唐兰又问了一句:“衣服的消毒柜是顾茂晖托你买的?”

    “可不是吗?他还嘱咐我不能告诉别人,不过你是我嫂子,又不是外人,告诉你肯定没关系。”

    唐兰喝了一口糖水,心里想,恐怕顾茂晖想瞒的就是她吧,怪不得那天程欢欢的神色很怪异,原来他们两个合起伙来骗她,哦不对,应该是三个,还有安安,上次在成衣店,安安那个大嘴巴如果不是欢欢拦着,早就把真相说了出来。

    徐林是个话痨,和唐兰一个劲的夸顾茂晖的优点,唐兰最后有点听不下去,就去给新娘贺喜。

    唐兰吃完喜宴打算去成衣店一趟,她出门徐林跟了出来:“嫂子,你是要回家吗?”

    唐兰推着自行车:“我不回家。”

    徐林又说:“茂晖应该在服装厂吧?我不认识他办公室,嫂子你能带我去吗?”

    唐兰骑上自行车:“我还有别的事,你到门口打听打听吧。”

    “哎,嫂子你……”后面徐林又嘟囔一句,唐兰没听清。

    消毒柜……唐兰看着店里的消毒柜心情很复杂,她不想欠顾茂晖的人情,唐兰正纠结的时候,顾茂晖竟然推门进来,满头大汗:“唐兰,安安发烧了。”

    “什么?”唐兰站起来的时候身形晃了一下:“去看医生了吗?”

    顾茂晖满脸歉意:“我以为是小病,就带她去了厂区的医务室,小半天了都没退烧,大夫怕是肺炎,让我转到大医院去。”

    “那安安现在在哪?”

    “在市里的人民医院。”

    唐兰抓起随身的包:“去医院吧,我的钱都存在银行里,我一会儿去取一点。”

    顾茂晖把唐兰的自行车推给她:“现金我带了,刚才我压了不少钱在医院,足够用了,安安一直吵着要见你,我让护士帮忙看着她,就来店里找你,没想到你真在。”

    现在的医疗条件并不是很好,唐兰很担心,一个简单的发烧,如果转成肺炎,很可能是要命的!安安还那么小……

    唐兰心里乱乱的,一路上顾茂晖一直在自责:“昨晚有点热,睡觉之前开了一会儿窗户,安安可能是着凉了,早上起来她发烧,我带她去了医务室开了退烧药,但药吃了不管用,安安的体温越来越高,是我没照顾好安安。”

    “这不怪你,你也不想的。”

    唐兰去医院先见了医生,医生说幸亏总来的早,只要退烧后孩子就没有危险,安安在输液,她的脸朝向窗户一边,她听到动静扭过来,含含糊糊喊了一声:“妈妈。”

 第57章 果树

    唐兰过去摸了摸安安的额头,还是很烫; 安安的脸红红的; 她小声说:“妈妈,我想吃罐头。”

    唐兰坐在床边; 把她的手塞进被里:“好!等安安输完液可以吃东西了,妈妈给你买罐头吃。”

    安安咧咧嘴:“生病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吃罐头啦!”

    顾茂晖绕到另外一边:“傻安安,就算你不生病; 也可以吃罐头。”

    安安小声说:“以前妈妈说只有生病才给我吃罐头的。”

    唐兰皱皱眉,这话她没说过; 那一定是原主这么和安安说过; 唐兰有点尴尬,这个锅她是背定了; 唐兰换了一个话题:“安安想吃什么?一会儿妈妈去医院食堂替你买。”

    顾茂晖抢先说道:“医院的晚饭可以提前订菜; 我已经买过了,三份。”

    安安到晚上烧退了; 只是还要在留院观察一天; 如果明天中午没问题; 下午可以出院。

    医院食堂的病号餐比工厂食堂的要好,像安安作为住院的病人,打饭可以不用粮票; 但仅限一份,病人的家属需要花粮票。

    现在没有一次性饭盒,医院的饭菜提供铝饭盒,吃完退饭盒的押金; 吃完饭后顾茂晖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了两瓶罐头,一瓶是黄桃,一瓶是山楂。

    安安拿过山楂的罐头瓶:“我想吃山楂的!”

    晚上需要有人在病房陪床,但病房是四人间,空间不大,只能一个人陪床。

    顾茂晖愧疚的说:“明天我要去其他城市开会,推不掉……”

    唐兰大方的说:“一会儿你先走吧,我陪着安安就行,等出院了我先把她带到我那里。”

    唐兰踌躇了一会儿,问道:“消毒柜是你找人买的?”

    顾茂晖错愕的抬头,说道:“嗯……程欢欢告诉我的,反正我正好有朋友能买到,只是顺手帮忙而已,你不用放心上,对了,你怎么知道?”

    “昨天在一个同事的婚礼上,我见到徐林了,他告诉我的。”

    顾茂晖:“……”

    第二天中午安安顺利出了院,周一本来要去幼儿园,唐兰怕她会反复,直接请了一天假,她自己还有一天调休的时间,索性也没去服装厂。

    唐兰带着安安回了南坪村,隔壁的于奶奶一家还没回来,唐兰照常去开窗通风,喂喂鹦鹉,安安像跟屁虫一样跟在她后面,安安逗了几分钟鹦鹉,又回了自己家。

    唐兰正在扫地,安安扒着大门喊她:“妈妈,有人找你!”

    有人找她?能是谁?安安又补充一句:“是冯姨。”

    冯大姐夫妻俩回来了?

    说起来她们从最热的夏天去了省城,一去就是一两个月,唐兰连忙放下扫帚,也不知道学的怎么样。

    冯大姐晒黑了不少,她像是刚回来,脚下踩着一双带着土的解放鞋。

    唐兰给她倒了两杯白开水:“冯大姐,你们刚回来?”

    冯大姐口干舌燥,一杯水一饮而尽:“可不是吗?我俩刚下火车,做客车下来从你家路过看见了安安,她说你在家,你大哥先回了家,我在你这站站脚,我寻思大周一的,你不能在家呢。”

    唐兰简单的解释:“安安发烧来着,我请了一天假。”唐兰把家里的玉米饼子热好端上来:“不是饭点,只有昨天烙的玉米饼,你先充充饥。”

    冯大姐拿起一块:“我也就不客气了,火车上的盒饭有点贵,我俩没舍得吃,饿了小半天了,唐兰,我们这一趟收获可不小!以前说种果树,我心里总是心虚,去了这么一趟,学了不少技术,我俩啥也不怕了!”

    唐兰笑道:“有一身技术在手的感觉好吧。”

    冯大姐笑声很爽朗:“我俩商量过了,以后主要的精力就耗在果树上了,好家伙,和我们一起培训的有别的地方的果树大户,人家靠着种果树,盖上了好几间砖瓦房,买了大电视、自行车,听说还买了电冰箱!冰箱可好,东西放在里面坏不了!”

    冯大姐去了一趟信心大增:“人家专家每天给我们讲课,都是果树方面的知识,什么选苗、施肥、覆草、浇水,这里面的讲究可不少,开始我俩以为和种地一样简单呢,后来才发现,门道太多了!”

    冯大姐一路风尘仆仆,她没好意思坐唐兰的床,就找了个小板凳坐:“我先回去了,看看我家那俩小崽子,也不知道惹没惹祸。”

    唐兰的印象里,八/九十年代在农村种果树挣钱的不少,所有的投入都是有风险的,冯大姐他们有了知识和前人的经验,只要踏实肯干,肯定能有回报。

    冯大姐第二天就操持着买树苗,以前他俩怕被人坑,这下选果苗的技巧全印在脑子里,两个人一天都没歇,风风火火的去市里的苗场。

    冯大姐买来的都是带培养基的果苗,这样的栽完容易活,如果没有培养基,得买新鲜的果苗,一些无良的商贩为了卖钱,会给几天卖不掉的果苗泼水。

    唐兰下班后带着安安去了山上,冯大姐一家全在这,地上铺了一块布,两个孩子坐在里面玩,唐兰拍拍安安:“安安一起去玩吧。”

    山上这几亩地,得根据土壤和地势选择果树的种类,好在上次许解放来帮忙分析过,冯大姐这次买了桃树苗、苹果树苗、枣树苗,梨树苗,竟然还有核桃苗!

    冯大姐说:“培训班里的老师,推荐我种这个什么核桃,山里就有山核桃,还种它做啥,我俩跑了好几个苗场才买到。”

    唐兰说道:“咱们这的深山里总共也没几颗核桃树,咱们正规种植量大,是得批发卖出去的,人家这么说,估计是能赚到钱,”

    “我也是这么琢磨。”

    “冯大姐,我最近也赚了一些钱,如果买树苗钱不够你就和我提。”

    冯大姐摆摆手:“钱够,我们家攒的钱还没花完,如果后面缺钱了,我不客气! 我回来也听说了,你在城里买了一个成衣店?可真是厉害。”

    冯大姐才回来两天怎么知道的一清二楚?

    “你以前的婆婆和弟妹说的,恨不得嚷嚷的全村都知道你能干,我看啊,他们是有点后悔了,你可小心点。”

    唐兰揉揉太阳穴,怎么就让那两个瘟神给盯上了:“现在我和顾家没关系,他们也赖不到我身上。”

    “话是这么说,那两个……你也知道,一天都没消停过,我走前要张罗给茂晖兄弟再娶,茂晖兄弟没同意,听说都和他爸吵起来了,从那以后就没回去过。”

    还有这么一回事?唐兰没听说过,冯大姐又说:“再婚这事算是黄了,她们选的那个女同志茂晖兄弟没看上,我听娘家人说介绍给了村里的铁蛋子,估摸着年底就能结婚。”

    唐兰忍不住感叹:“这么快就结婚?”

    “可不咋的,要说起来铁蛋子条件也不差,虽然在村里种地,但家里条件好,新翻盖的房子,铁蛋子他爸还是村里的会计,要论起来,到时候结婚我还得随个礼,那女同志我也没见过,到时候仔细瞧瞧。”

    “冯大姐,你还挺……”唐兰本来想说八卦两个字,后来又咽了回去,

    山上的树苗全栽好,以后就得精心照顾,山上的空地还有,冯大姐夫妻俩一商量,决定在山上盖一间小房子,以后就住在这,就算是白天下地,这儿离地里也近。

    山上的小房子盖起来花不了多少钱,也不用太讲究,就盖土坯房,顶上有盖四面不透风就成,等果树结了果子,如果晚上住得远,难免会有人过来偷,一家人住在这,还能看守着果树。

    冯大姐搬家的时候唐兰去帮忙,居家过日子破烂宝贝多,锅碗瓢盆被子床单都得搬过去,搬家那天冯大姐娘家人也过来帮忙,每个人身上挂了不少东西,冯大姐说:“可惜咱们村里的板车被人借走了,不然也不会这么麻烦。”

    唐兰笑道:“等以后果树挣了钱,冯大姐也买一辆板车,还能运东西呢。”

    冯大姐拍拍大腿:“可不是吗!指定用得上。”

    一行人来来回回搬了五六趟,像大锅这种太沉的东西都是男人拿,唐兰背了一包冯家的衣服:“冯大姐,以后你们家就在山上过日子了?”

    “我俩就这么打算的,就是可惜山上抻不过去电线,没有电灯用。”

    身上的土坯房很简单,一大间住人的屋子,过堂屋算是厨房,灶台上摆着拿过来的油盐酱醋,屋里的土墙上贴了一张领导人的画像,一对搪瓷杯摆在桌子上,两个孩子的作业本散在炕上。

    冯大姐还得忙,也没留大伙吃饭,唐兰没下山,而是绕着山上走了一圈,现在种上果树的面积还不到一半,冯大姐两个人的精力,最多照看这些果树苗,等以后挣了钱,还有地方可以扩大规模。

    唐兰想了想自己的成衣店,又看看山上的果树苗,在八十年代,有很多种生财之道,无论什么方式,抢上先机,深谙其中之道,总会能成功的。

    这一片果树里还有唐兰的股份,想到这里唐兰开心的绕了两圈,果树回本慢,但再慢,两年后她也能拿到分红了吧。

 第58章 寻亲

    冯大姐一家忙着栽培果树,有一次她特地从山上下来找唐兰:“唐兰; 我听我妈说常有人来打听人; 听话里的意思找的是你。”

    唐兰纳闷的问:“找我?”

    “二十五六岁,从小父母双亡在福利院长大的; 念过书,好像还有什么照片,我妈一听像是说的你。”

    南坪村外来户少; 自己村里人的底细都清楚,外面嫁过来的媳妇也都是有父有母的; 农村女孩读书的太少了; 整个南坪村都没有几个有学历的。

    原主的身份唐兰还真不清楚,只知道她从小没有父母; 是从福利院长大的; 后来念书毕业结婚,按部就班的生活。

    南坪村不大; 唐兰走在路上还有人拉着她问:“唐兰哪; 你还记得你爹妈啥样不?”

    唐兰摇摇头:“没印象。”

    有一天赵玉珍过来找唐兰; 一进门就哈哈大笑:“唐兰,虽然你和我们茂晖离了婚,但到底也曾经是我们顾家的媳妇; 别说我心狠,你有亲戚来认你啦!”

    “亲戚?”唐兰一头雾水。

    赵玉珍一屁股坐下来:“可不是吗?挨村打听,后来在咱们村碰到了香凤,香凤听他的描述; 找的像是你,就赶紧带回了家。”

    唐兰还是不明白,赵玉珍又耐心的和唐兰解释了几遍。

    原来最近一个多月附近的村子一直有一个男人在寻亲,拿着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口口声声要找自己的外甥女,过了太多年记忆都模糊了,他只能说出大概的情况。

    就这样走了十多个村,最后摸到了南坪村,被李香凤带回了顾家。

    顾家人听他的描述,越听越觉得是唐兰,启明福利院1958年收养的孤儿,当时进孤儿院的时候三岁左右,小名叫英子。

    那个男人去问了福利院,当年收养的孩子有十几个,符合条件的有几个,最后筛选出了一个,也就是唐兰,但唐兰上中专后就和福利院失去了联系,福利院对她的了解也很有限,只知道她上了中专,按照年纪现在应该结了婚。

    就这么根据仅有的一点线索找了一两年,有空就往各个镇上的村里问,最后问到了南坪村。

    南坪村的其他村民不敢多说,谁知道人家唐兰愿不愿意认,可赵玉珍李香凤不怕,她们巴不得给唐兰添堵呢。

    赵玉珍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抱着胳膊往墙上一靠:“你这房子好认,我告诉了他你家的位置,唐兰哪,我也是为你好,说不定你能和亲戚相认。”

    赵玉珍幸灾乐祸的想,那个男人就算真是唐兰亲戚,也是穷酸亲戚一个,穿的解放鞋都快开胶了,身上的衣服还带着泥点子,说不准就是农村种地的,还不如她们家过得好。

    唐兰不是得意吗?认个穷亲戚看她咋办!

    赵玉珍心里一清二楚,那个人自称是孩子的舅舅,娘亲舅大,孩子父母出了事,当舅舅的早干啥去了?接到身边也就是一碗饭的事,也能养活,可偏偏没管,让孩子进了福利院,这都过了二十多年,才想起来寻亲。

    依照她看,寻亲是假,想捞实惠是真。

    唐兰开了一个成衣店,一定赚了不少钱,想到这里赵玉珍就牙根疼,要是唐兰还是她儿媳妇,她就有办法从唐兰手里抠点钱出来。

    反正都是顾家人,她还能自己捂着钱吗?现在倒好,儿子不回家,儿媳妇也飞走了,就剩下不长进的二儿子二儿媳。

    赵玉珍幸灾乐祸扭着身子要走,走之前还问了问:“安安呢,我大孙女呢!好久没见她了。”

    唐兰冷冷的说道:“还真难为你记得安安,要是不提,我还以为顾家只有三个孩子。”

    “你瞧你这话说的,安安到底是顾家的血脉,你下次见到茂晖,让他带着安安回次家,就说我们想孩子了。”

    想让顾茂晖回家才是目的吧,唐兰关掉了半扇木门:“你自己儿子你自己通知去。”

    “你嚣张啥?没大没小的,等你舅舅来寻你可得态度好点,不然人家还得笑话没家教。”

    舅舅?不管是不是原主的亲舅舅,唐兰都不想相认。

    好不容易日子安生一些,谁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亲戚,如果像顾家人那样,只能是给她添堵。

    二十多年没见,除了那所谓的一点点血缘,也就不剩什么了吧。

    赵玉珍说的没错,没过两天是周末,一大早就有人敲门,说是她舅舅来认亲的。

    安安还在睡着,唐兰在厨房洗菜,安安喜欢吃猪肉白菜的饺子,正好她早上睡不着,早起打算做顿饺子吃,唐兰擦擦手,出去开了门。

    门口立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皮肤黝黑,看体型比较健壮,穿了一件军大衣,头上戴着一顶羊剪绒帽子。

    男人后面还站着一个女人,冷的直搓手,唐兰心里有了准备,来者是客,她让出门口的位置:“先进屋暖和暖和吧。”

    唐兰把安安抱去炕梢,安安像是做了一个美梦,吧唧吧唧嘴,翻个身继续睡。

    男人盯着安安看,嘴角上翘:“这个小女孩是你闺女?”

    “嗯。我听说你们在寻亲,我想你们找错人了,我不是你们要找的外甥女。”

    男人听到唐兰的话赶忙说:“不会错的,你婆婆给了我一张你的照片,我拿去福利院给院长认,我要找的人就是你。”

    唐兰:“……”赵玉珍还真够热心肠的。

    这个男人叫黄爱国,自称是唐兰的小舅舅,他说唐兰小名叫英子。他们家一共三个孩子,大姐早年去世了,二姐也就是英子的母亲,在唐兰两岁的时候生病死了,在那之后英子由唐父照顾,黄爱国以前一直在部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