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说“一窍通时百窍通”,确实有其道理。
前世里她就看到过不少民国时期才子名媛的报道。那个时代很混乱,但同时打破了封建王朝的束缚,多少天才横空出世,惊艳了世界。
报道里,很多留洋的青年华人学贯中西,多面开花,每每同一个人能够在数个科学领域都有斩获,记得某位赵姓学者,就在米国某大学同时担任了物理、数学、心理学、哲学等数门课的讲师职位,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方式对人的基础培养是很有心得的。
顾毓铮的这份求学之心看在秦振国夫妇眼里格外显得乖巧懂事。
两夫妇性情好,多年膝下空虚,现在遇见个这么个玲珑剔透水晶娃娃似的小人儿真的是由内而发的喜悦。而顾毓铮一向贴心,又从不耍孩子脾气,本就格外投老人的缘,几天下来,这二老一小的感情处得越发深厚。
这些天里,上课之外,秦振国夫妇也接待了几个上门的客人,这些人你来我往间的交流对谈,给她打开了新层次的大门,真正让她感受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含义。
这些客人大多是大院里其他的住户,也都是离退休的老干部,算得上胸中皆有丘壑,就算是夹了几个“扛枪土匪出身”的老军人,这么些年被熏陶下来,在学问谈吐上也都长进不少。
顾毓铮不是真的孩子,每当有客人过来,只要允许就在一边安安静静地旁听,再与书本上的印证分析,一时间如鱼得水,收获真是不少。
学习上的事上了轨道,赚钱的事也不能落下,钱是阿堵物,没有可不行啊。
两周时间下来,耿霜泠的小手工爱好已经到了一个阶段,边角布料全部用完了,她又不好意思再去找母亲要,毕竟大家留着想必也是有时不时拆补的用处,哪能都被自己给占了,只好继续在本子上画图过下干瘾。
顾毓铮手上已经攒了50多个头花和发夹,耿霜泠本想拿几个去单位送人,哪只一向大方的女儿却全给收了起来,这格外“护食”的举动虽然让当妈的诧异了一会,也只当女儿是和自己一样喜欢这类小东西,嘴巴上教训了几句“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就完事了。
开玩笑,就是因为“好东西一起分享”的理论,80、90年代,多少国内的专利技术、民族工艺被国外给“分享”走了?有些东西还是要注意些的好不?
头花虽说制作难度不高,好歹也算门设计,又是她积累资金的商机所在,在她做好准备之前,还是自己留着的好。不过这准备嘛,也快了。
唉,自己这小身板真是太不方便了,与妈妈之间还有代沟,还是等明天下了课,去找涛哥哥帮忙吧。
说到明天上课,就想到了外婆之前说的特产的事,接着又想到了重生回来还没有见到的爸爸,一时间想念之情喷涌而出。
说来人的情感也是奇怪,没想到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现在一想到,鼻子怎么就酸了呢?
顾毓铮扑到母亲身上撒娇:“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囡囡这是想爸爸了呀,爸爸的探亲假才过去一个月呢,下次再见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囡囡先好好上课,等课上得差不多了,爸爸就回来了。”
“什么时候是课上得差不多的时候?”
“就是爸爸要回来的时候。”
“妈妈你好坏呀,囡囡听出来了,你在绕囡囡。”
“哈哈,小机灵鬼,被你看出来啦。”耿霜泠抱着女儿挠痒痒,“爸爸该回来的时候就会回来的,你乖乖等着就好了。”
顾毓铮不怕疼不怕累,还真就怕痒,被母亲轻轻挠上两下就笑得连连讨饶:“啊呀,妈妈不要啦,痒,哈哈,痒。”
嫁给军人成为军嫂,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件辛苦的事,自己怎么就一时忘情提起了呢?真是不应该。赶快补救。
“妈妈,爸爸在部队里累不累啊,囡囡想要给爸爸写信,可以不可以啊?”
恩,要多写信,现在没有电话是不方便,可写信更能加强父女感情,谁说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是天性?任何情感都要多交流这信任度才能更高啊,把爸爸的心抓得牢牢的,将来也才不会被奶奶他们骗啊。
“行啊,咱囡囡学本事了,会写字了,给你爸爸写封信,也让你爸爸看看,咱们的好女儿不止有了两个好老师,还学会写信了。”对于女儿的成长耿霜泠很是欣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她也很想找老公聊聊,正好,写封信,把女儿拜师的事好好说说,让他也开心下。还有这买特产的事也要抓紧了。
☆、第10章 小帮手
“好了,把信封塞进这道缝里,很快,邮递员叔叔就会把信送出去了,等到爸爸收到咱们囡囡的信啊,一定会很快回信的。”
清晨,耿霜泠带着女儿将鼓鼓囊囊的信封投进了街口的绿色邮筒,顾毓铮心满意足地拍拍小手与母亲道别:“妈妈,我走啦,下午我要去找涛哥哥玩,时间会晚一点,到时候我就不去你单位啦,直接回家,你别太担心哦。”
“早点回来,别耽误了晚饭时间。”
“知道啦。”
早上的课程照例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学得兴致勃勃,舅公舅婆两位老人轮流教课也没有觉得累,到了吃过午饭又午睡醒来,陪着两老听了一小会老古董留声机里传来的咿咿呀呀老曲调,眼看着快到下午4点了,才道别离开。
小学生放学早,下午4点多点就可以回家了。
耿家的孩子们不在一个年级,离家又近,放学时间没有约好的话,都是各玩各的。
耿涛手脚麻利,一向是在课间就把作业赶完,到了放学时间就和要好的小伙伴们在学校不远处的街心花园玩耍到吃饭时间才回家。
这时候的孩子没有后世孩子那么千娇万宠半点活不碰,也不像父辈时那样还要参与忙碌的家务劳动,他们能够把书念好,再偶尔帮长辈送个饭扫个地打个酱油就算很乖巧了。
街心花园说是花园,其实不过是几个大的花坛围着中间的小鹿雕塑绕了一圈,里间过道上再摆上几张长椅供人休憩,占地总共也不过几百平米,一眼就能看到头。顾毓铮找到街心花园的时候,耿涛正和小伙伴聚在一起打陀螺。
陀螺俗称“打不死”,是这时期很受孩子欢迎的玩具。多为木制,用绳子缠绕后抽打,使其绕着底部的支点旋转,比的就是看谁的转的时间长。也有接力玩法,就是多人对着一个陀螺抽,使其一直旋转下去。
因为制作简单,玩法有趣,还能锻炼孩子的臂力,在当时很是风靡了一阵,后来也许是新玩具出现的太多,再过几年,顾毓铮上小学的时候就渐渐消声灭迹了。
“涛哥哥。”顾毓铮远远地出声叫唤。
“谁?啊,小铮啊,你别过来,就在那等着,我马上就来。”
耿涛正玩得满头大汗,他这人玩归玩,做事还是比较靠谱的,闻声抬头见是表妹,怕绳子不长眼抽到自家娇娇嫩嫩的小妹妹,赶紧和小伙伴招呼一声就独自跑了过来。
“你今天怎么一个人来找我,是不是有事找哥哥啊?”
“是的呀,涛哥哥最能干了”先送上一个香喷喷的马屁,“涛哥哥,你是不是有同学的爸爸在印刷厂工作?”
“对啊,你想干嘛?”耿涛掏出手帕擦汗,一边挥起手臂阻止表妹,“有事说事,别凑太近,等会把汗味沾过去,小心回去挨小姑姑骂。”
“想印点不干胶贴纸,你让你同学带个路呗。”
“这个简单。”耿涛一伸脖子往小伙伴方向一吼,“李翔,过来下,有事找。”
不多会,一个同样满头大汗的男孩子就跑了过来:“干嘛?”
耿涛勾肩搭背挽了上去:“走走走,借你爸一用。”
李翔小同学就这么满头雾水地上路了。连个缘由都不问一声,他也是心大。
耿涛在班里很有声望,他把人带回去,家长还是很欢迎的,再说了,既然是找自家老爹的,就让人和自己老爹谈去呗。
这个街心花园位于老城区的中心位置,离县印刷厂也不远,记得她快上初中时厂子就因为效益问题倒闭了,这在整个国企倒闭潮中毫不显眼,不过现在还是很不错的单位。
五一劳动节早已过去,单位实行的是夏令工作时间,要到五点半才下班,几人找过来的时候,李翔的爸爸正好在印刷车间将纸张往机器上送。
李爸爸看起来和儿子李翔一样有些大大咧咧,和几个小家伙对话也没有显得不耐烦。他一边麻利地干着活一边听小毓铮说明来意。
“我想请叔叔帮忙印上一些不干胶标贴,就几个字,然后裁成0。8*2。2厘米的小标贴。”现在还没有数冲技术,想要什么大小的不干胶都要靠后期手工裁。
李爸爸显得有些为难:“你这是帮谁订的活啊?怎么不让大人来?”
“叔叔,是我自己用的,不能做吗?”
“这还真不行。”李爸爸耐心解释,“我们这是正规厂子,只能接正规单位送来的活,你们私人印东西的话,是不行的。”
啊,还有这限制?
顾毓铮有些傻眼,她是知道现在办很多事都要单位出面,出个远门还要单位出介绍信,但没想到连出钱印个东西都那么难啊?
唉,该死的计划经济,这有钱也要往外推的事,想必也就这时候才干得出来。
看到小妹妹皱着眉头不开心的样子,耿涛也奇怪了:“你到底想干嘛?非要印什么贴纸不可吗?”
顾毓铮也没法回答,她要怎么和现在的孩子解释“品牌”这个问题?
对,顾毓铮的做法很简单,她就是想给自家的小饰品弄个“标牌”。
说品牌也不准确,因为现在私人还没有能力去注册一个品牌。只是小饰品这一行业,商品起步低、仿制技术简单,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能够给消费者留下记忆的标识,就很难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她本想着就算没有注册,先弄个小标贴贴上,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品牌印象,那么口口相传之下,再加上不断推陈出新的独特设计、严格把关的做工质量,自家产品也就算是做到初步的抢占市场了。
难道就这样放弃?她有些犹豫了。
耿涛脑子活,就这么点时间,他在车间里上蹿下跳到处转悠,很快就弄清了印刷原理:“不就是把做好的不干胶纸印上统一的字符和图案嘛,我们自己整点不干胶纸,再拿块萝卜刻上要的字,沾上彩色墨水和印章一样一个个的敲上去不就成了吗?”
这主意勉强使得,不过不干胶纸哪里来?
“喏,那边框子里不是有?”
抬眼一看,机器边还真放着一个大大的篓子,里面横七竖八扔了不少空白的不干胶纸,不过,这是公家财产吧,能拿吗?
李翔挺兴奋,明明不是他的事,却表现得兴致勃勃,连忙大声喊:“爸,这篓子里的纸是干什么的,能给我吗?”
“那些纸是残次品,边角上有损坏,上了机器会卡住,你们要是用的上,就自己挑挑拿去吧。”
“好勒!”李翔脸蛋笑成一朵太阳花,招呼着小伙伴,“快挑快挑,反正你也要裁成小块,边角减掉还是能用的。”
顾毓铮小声问:“这算不算挖社会主义墙角?”
“去去去,话不能乱说,大帽子不要随便给自己扣。”耿涛挥挥手把小妹妹赶到一边,自己继续在废纸篓子里翻。
还是李翔边挑边解释:“这些纸都坏了,没法上机器,这就算不扔也卖不上几个钱,谁家有需要就拿呗,还废物利用了,大伙都这么干。”
好吧,虽然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不过既然是大家都在做的事,那应该是没什么关系的吧。
最后三个人挑出了30多张残次纸,李爸爸正好也准备下班了,看看裁纸刀位置上的工人已经走了,干脆就帮忙把纸按孩子提出的尺寸给裁好,裁完粗粗一算,很好,这都上千张小方块了,真要一个个拿章子敲,手不断掉?
拿了个纸袋子将裁好的不干胶小块装好,李爸爸好人做到底,又给装了小半瓶绿墨水:“剩下的事就靠你们自己啦。”
“李叔叔真好,谢谢李叔叔。”小兄妹两嘴甜,道完谢后才拎上东西告别走人。
“这天有点晚了呀,要不要送你回家?”
“不用不用,天还亮着呢,我们又不顺路,涛哥哥自己回去就好啦,等我过几天把章子弄好了,再来找你。”
“行吧,不过这章子的事,你真的不用我帮忙?”
“真的真的,涛哥哥最好了,小铮要是弄不好再来找你。”开玩笑,难不成还真让他找个萝卜块来刻?
刻章子这么有难度的问题当然要找有本事的人来解决。谁是有本事的人?还用问吗,找舅公啊。之前她就想到了,如舅公舅婆这样十八班武艺精通了十六七的人,能难倒他们的事可不多,只不过,这样一来,自己的小心思只怕就要提前曝光了。
想想也没关系,曝光就曝光吧,想必以舅公舅婆那么开明的思想,应该不会是什么阻碍,说不定还能提供其他更多的帮助呢。她算是看明白了,这年头做事没个靠得住的人当靠山还真是难办。
这么一路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耿霜泠已经趴在窗边看了。
还好还好,东西都已经塞进了小书包,外表看去没有一点异常,恩,这个事,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前,还是不要给妈妈知道的好。
☆、第11章 靠山
作者有话要说: 秦舅公:作业还不够多啊!
顾毓铮:让课业更猛烈地来吧!
因着打算和两老人坦白自己的赚钱小心思,转天去上课的时候,顾毓铮特意带了几个做好的头花过去,课间休息的时候东西一拿出来,就吸引了赵静云的注意。
“囡囡这头花看起来有点西方的味道,我们这里可是很少见到啊。”不是很少,是根本不曾见过。
这么些年来,华夏提倡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建设祖国,又经历了□□的洗劫,与西方世界的联系几乎是断得干干净净,虽然现在与米国已经重新建交,但就这短短的时间,想要在于水这么个小城市找到带有西方审美情趣的生活小物件还是有点困难的。
“舅婆,这些都是我妈妈做的呢,您说好看吗?”
“挺好。”别看就两字,这样的评价在赵静云眼里已经很不容易了。
“舅婆,我妈妈的本子上还有更好看的画哦,什么十二生肖啊,青花瓷啊,小挂锁啊,可漂亮了,都可以做到发夹上,可惜妈妈说材料没有做不出来。”
“霜泠原来还有这样的本事,舅婆还真不知道。让你妈妈有空过来玩,舅婆这里啊,也还有不少老物件,只是东西旧啦,不够时髦啦。”
这世上的女人就没有几个对饰品完全没有兴趣的,就如舅婆这般喜欢物理机械的女中巾帼原来也不例外。
“舅公舅婆,百货公司里卖的头花好难看,囡囡一点都不喜欢,囡囡很喜欢妈妈做的这些头花,你们说,其他小姐姐小妹妹们,会不会也喜欢?如果她们喜欢却没有的话,是不是会难过?那囡囡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头花拿去卖啊,这样大家就都可以有漂亮的头花戴了。”
“卖”这个字眼在当时真是个敏感的东西,听到这话,秦家二老变得严肃了起来:“顾毓铮,你是有什么想法,全说出来听一听。”得了,这全名都叫出来了,看来还是别装了,聪明人之间的对话还是直白点好。
卖小饰品赚钱的想法就这么坦白了出来。
秦振国与赵静云听完面面相觑,这么小的孩子就想着法赚钱了?这不单是脑子活,胆子也是大啊,简直要成精了都。
“你知道什么叫投机倒把吗?知道什么是割资本主义尾巴吗?我看你是仗着自己年纪小,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秦振国板起脸教育。
孩子不教好,胆子会越来越大,到时候闯出祸来就不得了。
文/革过去才没几年,人们的警惕性还是很强的,也不管对方是不是小孩子,开口闭口都是这一套。
“舅公,囡囡是不知道什么叫投机倒把啦,也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尾巴,囡囡就知道,囡囡买不到的东西,妈妈一针一线做出来,这叫‘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卖了赚钱这是勤劳人民自己的‘劳动所得’。”
顾毓铮笑嘻嘻的,又接着说,“囡囡看到街口有人在卖早点,还有裁缝阿姨给人做衣服赚钱,那么说来,自己劳动赚钱也是可以的,那为什么囡囡就不可以把妈妈做的头花卖了赚钱?”
“那是因为穿衣吃饭是为了生存,而你的头花饰品可是资本主意腐朽的享乐主义思想。”秦振国开口分辩。
顾毓铮继续说:“我听到广播里老说要坚持什么什么政策的,还有什么‘要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囡囡猜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现在这种什么东西都要上百货公司拿票买的方式不对,要让大家都按着大家伙的需要来做东西。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要买什么就卖什么。前几天囡囡还在路上听几个叔叔阿姨说什么从广市运来些衣服要赶紧去买,晚了就没了。这说明现在大家都想要打扮的漂亮点,既然是大家都想的事情,为什么不可以做呢?”
听到这里,秦振国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这谁教出来的孩子,怎么哪哪都懂啊?耿霜泠肯定想不到这些东西,自己和静云好像也没说过吧
难道这孩子真是“通一晓百”?
知道这孩子记忆力好,也没想到好到能把那么枯燥的理论性句子都背起来,看来课业还可以再加一加。
要说按秦振国夫妇内心的想法,并不反对经商赚钱,刚才那么说也不过是怕孩子不懂事走了歪路。
毕竟都是从民国时期经历过来,两人又都出身富贵,在他们心底,士农工商,都是建设祖国,都说职业无贵贱,自己当年为了建国也是出钱出人又出力的,到头来怎么经商就被成了要被打倒的对象呢?
要说两人的爱国觉悟吧,是有,可建国几十年,国家对待民族商业资本的态度翻来覆去,却是把人整得无言以对。好在现在邓公上了台,这几年的改/革能够坚持下来,也让两人感慨颇多。
按目前的形势看来,祖国工商业,应该是要再次兴起了。
如今百废待兴,这块蛋糕还没有人染指,如能抓住机遇趁早入市,将来的收获也会更大,那么,要不要让孩子试一试呢?
夫妻两对看一眼,笑了。是啊,有什么理由阻止呢?
孩子有这个心,想试就去吧,这么点小打小闹有自己在旁边看着也没必要太过担心。
说到底,顾毓铮再怎么聪明在他们心里也还是个孩子,说去做买卖,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场玩闹。
嘴上还是要叮嘱一番:“卖头花可以,学习可不能落下啊,来,细细和我们说说,你打算怎么卖?”
耶,靠山,成功get。
既然事情都敞开来说了,顾毓铮也就再没什么扭捏:“有两件事要舅公帮忙啦……”
有了靠山,办起事情来就是利索。本来只是想请大人出面找个刻字的师傅给弄个印章,哪知道舅公直接自己给包圆了。
华夏文人自古就有收集、把玩印章的传统,很多人还喜欢自己上手雕刻,秦舅公作为一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老才子年轻时也玩了一手好篆刻,闲来无事刻上几刀那是十足的雅兴,现在正好拿出来在小徒弟面前秀一手。
也不用多名贵的材料,取一根粗细合适的木料,没多大会儿,“蝶飞飞”三字便跃然其上,顺便还将笔画尾部飞起,勾画出蝴蝶翅膀的轮廓。
对,这三个字就是顾毓铮为自家小饰品想出来的品牌名称,不够高雅,但朗朗上口,且正迎合了当时小姑娘们的浪漫情怀,就是到了后世,作为一个平价品牌也适用了。
沾了李翔爸爸友情提供的特制墨水,印在不干胶标贴上没有机器印刷出来的整齐划一,好在秦振国雕工精细,印好后的效果还是很清晰好看的。
顾毓铮心满意足地不干胶纸上连续敲了几十下,等墨水彻底干透后就一张张地贴在了头花的皮筋上。
万事俱备,就等开卖啦。
下午的时间不合适,等到了第二天中午,才又去找了耿涛。
因为和两老打了招呼,中午就提前下课跑到市一小门口等人了。
这时候的小学老师也不爱搞什么下课拖堂,一到时间学生们就涌了出来,耿涛接到自家小表妹的求助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一小门口卖糖果的摊子前挤满了孩子们的小脑袋。
校门口的生意做的也就是那一阵,十几分钟时间过后,孩子们也就买完东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老阿姨收完钱后坐在小板凳上休息,接下来的时间就清闲下来,好半天才有人路过买上那么一点了,顾毓铮看看周围没什么人了,就走了过去。
看到摊子前站了两个小人儿,老阿姨张嘴招呼:“小同学,想要点什么?”
耿涛在学校里还是小有威望的,门口摆摊子的阿姨对他也算有些认识,找他就是让他打头阵。
“阿姨,能帮我们个忙吗?”
老阿姨有些意外,不过出来做生意,不管内心怎么想,说话总是要笑脸迎人:“能帮一定帮。大家这进进出出的,每天都要见上两面,没什么好难为情的,小同学有什么事情就说好了。”
“阿姨,这是我妹妹。”耿涛将顾毓铮往前推了下,“她爸爸和哥哥都在外地给她买了很多头花,结果买的太多了,退又不能退,我妹妹想卖掉一些,能请您帮忙卖一下吗?”
“啥?”老阿姨以为自己听错了。
顾毓铮赶紧拿出几朵头花:“阿姨您看,就是这个,可好看了,就是太多了,我戴不完,您帮我卖了吧,不会让您白干的。我妈妈说,这头花质量可好了,东西又漂亮,一定很好卖的,您看,卖2毛钱一个不成问题,东西就直接放您这了,等卖出去了,您每个给我1毛5分钱就行,要是实在卖不出去,就把东西还给我,成吗?”
老阿姨觉得自己有点晕,是不是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好使了?刚才这小姑娘说的是让自己帮她卖东西吧?
好吧,定定神再看,头花还在眼前摆着呢,拿起来仔细瞧瞧,东西确实怪好看的:“你这到底有多少个啊?”
“30个吧。”顾毓铮笑得甜甜的,“阿姨,可以吗?”
今天暂时就只拿了30个蝴蝶结款的头花,其他款式的和发夹别针之类的都还在家里放着,产品推广也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第12章 被抄袭了
“东西就放这卖?先不收钱?”老阿姨再确认一遍。
“对啊,请您帮忙的事,哪能先收您钱呢。”
新找上门的生意,谁会愿意掏钱,等尝到甜头了,就能送钱上门了。反正有耿涛这个小地头蛇在,也不怕人赖账。
“行吧,既然小朋友这么放心阿姨,那阿姨也不小气,你就放阿姨这吧,点点数,等阿姨帮你卖了,钱一定不少你。”
这些头花样式和料子一看就不是百货公司里的能比的,小孩子家家的跑来说卖东西,说的还一套一套的,谁家给孩子买头花还一买几十个啊,恐怕是家里大人从南边搞来的时髦货吧,自己要上班不方便出来做生意,就叫小孩子出面。
这时候能出来做生意的,脑子都不差,这不,老阿姨自己就给脑补出了前因后果。
都说现在南边深圳广州的东西最紧俏,也能卖得起价钱,就是出门跑货太辛苦,东西不好弄啊。
也不知道好不好卖,2毛钱都能买40颗糖了。
管它呢,反正是卖糖果的时候顺带的事,一个头花赚5分钱,还不用垫本钱,没风险,不乐意的是傻子。
见老阿姨答应,顾毓铮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纸,那是秦振国以她为模特画的一张素描画,对五官进行了一些修饰,使人无法认出真人的同时又突出了头上戴的饰品:“阿姨,你把这画竖着放在头花边上,小朋友们看见了,就会更想买了。”
老阿姨接过来一看:“哟,这画真好看,里面的小姑娘好看,戴上头花就更好看了。”
交易成功谈妥,搞定了售货摊位,又有了广告纸,就等着明天来看效果了。
这一晚,顾毓铮做了个梦,一会梦见自己在教室里上课,一会梦见自己在图书馆翻书,一会又梦见自己在实验室里操作,早上起来不禁笑了,看来自己还是不够淡定啊。
下午午睡起来,花了半个多小时补上昨天耽误的功课,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顾毓铮出发去一小门口与耿涛汇合。
等了一小会儿,糖果摊子前人潮散去,老阿姨看到两人连声招呼:“你们来了,快来吃块糖。”
顾毓铮打眼一扫摊子,竖着广告纸的位置下面空空荡荡,仅有两三朵看着别别扭扭的头花摆在那儿,她也没说什么,就往老阿姨看去。
老阿姨递过一把钱:“小朋友,你这头花真好卖,来,这钱你点点,可得收好了。”
一把一毛的票子,顾毓铮接过来数了,正好45张。
想过会好卖,没想到会好到这个程度,一天就卖完了。
抬头一张笑脸,甜甜地开口:“谢谢阿姨。”把钱收进小书包转身作势欲走。
“唉,等等等等。”老阿姨连忙叫人,“小朋友啊,你问问你家大人,这头花还能不能给多捎点?要是能全放阿姨这里卖,阿姨就少收点,一个头花给你一毛6分钱怎么样?”
这东西太好卖了,别说小孩子了,就是几个路过的17、8岁的大姑娘也喜欢,这么好的生意可真不能错过了。
顾毓铮装作疑惑地指了指摊子上那几朵头花:“阿姨这不是有了吗?”
见小家伙看过来,老阿姨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拿起一朵:“你那些头花啊,昨天下午就卖了20多个,今天早上还没放学呢,几个小同学就又趁着课间跑出来把剩下的都买光啦,我看不够卖了,昨天晚上就自己在家照着做了几个。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做出来的就是和你拿来的那些不太一样,看着别扭。”
顾毓铮仔细一打量,还别说,这头花单独看着也算不错了,只是饰品嘛,讲究个花色审美与布料的搭配,设计能力好不好本来就有个比较,而且零碎布头做的东西,在材料选择上就被限制住了,再加上手上的这朵是手工缝制,两相一对比,差距也就出来了。
之前她就想到过,小饰品生意有一个当时国内普遍存在的弱点,起步低、制作简单,容易被人学走抢占市场。可这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现在会出来做生意的人本来就不多,里面还要除去有门路和钱搞台缝纫机的人。用手缝的线条没有缝纫机的规整,速度也太慢,这竞争力就差了一截。
只要自己有好的设计,用好的材料,总能领先别人一步。就算最后市场萎缩了也没什么,难不成还靠这东西做一辈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