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时代在变,适应时代的东西也在变。也许,在那一代人的心里,她和那位朋友的想法才是跟不上潮流的老古董也说不定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安致远:说我水平差我还可以学习,说我个子矮,我就……我就……我就只能拼命补钙了。泪奔>﹏<
  PS:文教局是以前的叫法,职能么,大家顾名思义,应该能懂的,现在已经不这么叫了。
  关于对现在电视剧的评价,仅代表部分人观点,不能一概而论,有不同意见的请见谅。
  另外,90年代初不全是琼瑶剧的天下,奶奶的作品不好说,其他好作品还是不少的,如《封神榜》《戏说慈禧》《唐明皇》之类,亮点很多。还有每年暑假必放的《新白娘子传奇》是93年开始在内地播放。

☆、第56章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这一段时间,是华夏影视业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间段内; 国人的娱乐需求呈现井喷式暴涨; 广甸给予这个行业的限制还没有后世那么多; 一时间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且经久不衰的好片子。
  安国平给秦振国找来不少录像带; 又帮他订了些专业性的电影类杂志; 这一堆庞大的资料库,让秦振国一头扎了进去。
  在老家大院养老的时候,两个老人刚经历过折磨没几年; 从牛棚里出来后,几乎就是孤寡老人了,只想着退休在家,闲时种花弹唱也是看尽繁华归于祥和。
  现在家里有了贴心的晚辈,两老的心情和想法都有了变化。过没多久,秦振国就接受了上影集团的聘请,时不时去译制片部和历史剧筹备处转悠了,也算是寻找到了一展所长、发挥余热的地方。
  顾毓铮和安致远; 也许是两人的表现好,一切按导演要求来,不吵不闹,一点没有其他孩子那么难搞。再加上外形气质上,站在一起还挺登对,于是,一连演了两次金童玉女后; 片子还没上映,上海的影视圈子里已经开始流传出有这么一对金童玉女专业户了。
  由此引发的后果就是,只要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需要出镜的时候,不管戏份多寡,第一时间想到的必定是他们两。好在现在拍的片子还不算多,需要用到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的更是少,最后找上门来的,也就没几个了。
  对于找上门来的,有安致远一起顾毓铮还要顾虑小同桌的想法,单独找她的,她的做法就是能推就推了。当然,偶尔觉得题材有意思,也会接上那么一两部。反正离升初中的考试时间还有一年,她已经在老师那里挂了号,这一年里,可以自己尽情安排了。
  最后一总结,就算是她推了一些,零零散散的,竟然也演了好多个角色。
  相比顾毓铮,安致远的业务就更繁忙了。他对演戏的劲头可比顾毓铮高多了。他学习成绩好,安国平又随着他的兴趣来,接的戏就难免多了点,一开始几乎是赶着场地奔赴各剧组。
  与顾毓铮的主走文艺路线不同,安致远小同学还开辟出另一条道,他会武术啊,现在正是功夫片大热的时候,小打星什么的,更加难得。
  只是这样一来,难免就要和顾毓铮分开拍戏了,自己一个人出去拍了两次以后,小安同学不乐意了。剧组里就他一个孩子,好孤单啊,有点不想拍了怎么办?
  大人也觉得很麻烦。孩子拍戏,必须有一个亲人跟着,安爸安妈哪一个是有时间的人?于是,不知不觉的,他也收心了。
  就这么来来去去,时间很快又在指缝间溜走,两人等来了升学考试。
  考试什么的,对这两个人来说,那就是走个过场,对教育部门的规章制度有个交代就成,于是,很顺利的,在距离初次演戏一年后的9月,他们成功进入了初中部。
  初中部的实验班和小学不一样。小学是将跳了级后,程度在四、五、六年级段的孩子全放在一个班里,等学完了就直接参加当年的升初中考试。而初中教学才3年,学的内容又多,跳上一级差的也不过是复习的时间,所以,只有刚上的第一年才在实验班里,抓紧把初一初二的知识点学完,第二年就直接跳到初三和普通学生一起准备中考或是到时候直接申请去少年班。
  这个实验班相比普通班动辄60、70的人数还是一样的少,20多个人里,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
  石娇娇和吴志宇不出意外,也在其中。排除他们故意等顾毓铮的因素,两人当初进小学部的实验班就是走了点小后门的,学习进度与其他同班同学比稍微差了一点。
  对于两人的家长来说,早一年毕业远不如多认识些优秀的同学建立自己的人脉更重要,当初会同意让他们进实验班也正是这个意思。于是一商量,多呆一年,基础还能打得牢固一些,那就再等着和顾毓铮一起考试吧。
  至于张木昕,他已经跟着其他进度快的同学一起,从实验班里结业出去了。
  初中部里的知识,对顾毓铮来说,不是问题,她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复习下知识点就差不多了,剩下的照样按着自己的步调去学习额外的东西。
  安致远也学得很轻松。他一边学一边玩,考试还照样次次拿第一。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能力都不是吹出来的,他们面对比自己强的学生没几个能服气,于是羡慕的同时,一个个都暂时放下了手边的课余爱好,跟打了氨基酸类补品一样,嗷嗷嗷地抓紧学习争第一,这突如其来的勤奋劲让班主任伍老师都小小感叹了下。
  大家在心里把安致远当目标,安小同学自己却觉得自己这点成绩不值一提。
  他的认知里,学习就是按部就班把课本一本本看完,习题一遍遍做好就是了。至于剩下的时间,该玩还是玩。他哪里会想到,虽然他和大家一样都是看课本、做习题,但他的速度是别人的好几倍啊,做的时候又特别集中注意力,别人做一本,他要做三本,再加上他那超强的举一反三的本事,想要追上……于是没多久,那股突然就高涨起来的劲头就又平静下来。
  和学神比赛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对,在顾毓铮的眼里,小安同学已经超越学霸,成为学神级别了。她自己就是学霸,现在能够和安致远成绩持平是因为还有重生因素的加持,自己的小同桌可是实实在在的天然货。想来,前世就算没有自己的存在来影响他,他之后的成就也不会差。
  至于这一世嘛,亲爱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将来应该只会更好吧。
  上了初中,开了很多新的课程,英语、物理、自然、地理、历史,都开了,最让人惊喜的是,教英语的老师,竟然是一个外国人!
  顾毓铮没想到,实验中学那么先进,竟然连外教都给请来了。
  整个八十年代,国家都在向世界推广华夏,一方面大力地进行招商引资,一方面不断公派人员出国留学和进行考察活动,积极地为融入地球大家庭而努力。
  这个时期的国内,外国人不少。除了其他国家公派过来的,还有不少民间人士,进行商务活动、文化交流的都很多。在很多外国人眼中,这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拥有难以言说的魅力,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因为仰慕华夏文化而就在此落地生根的。
  当然了,事情都是双面的,就如没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方人仰慕几千年文明古国一样,这时候的很多华夏人对于有着不同文化的西方人也一样充满兴趣。
  听说国外很先进发达?听说国外遍地是黄金?听说外国人来国内开公司还能有很多政府优惠?啊呀,听说就连外国的月亮都比华夏的要圆呐!
  一时间,出现在街头的外国人几乎都能成为焦点,也就是在燕京、上海、南方特区这样的大城市,见得多了,又维持着一点本地人的矜持,才没有贸贸然地对这些肤色、发色都各不相同的老外进行围观。
  但就是这样,在每一个有外国人出现的场合,偷偷议论的人是怎么都不可能消失的。
  成年人尚且这样,小孩子就更是不可能保持平静了。这位外教第一次来给顾毓铮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便一个个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这些孩子里,不乏有在外面见过外国人的,也有在书上看到过关于外国人的介绍的,可是,当有一天,这么一个外国人和自己面对面地上课,这种感情,真是太难形容了。
  这位名叫克里斯蒂的女外教个子高挑,体型十分削瘦。也许真如很多人说的那样,外国人不耐老,明明还要1年才到30的年龄,看起来要老得多。
  克里斯蒂虽然长得没有想象中漂亮,人却十分健谈风趣,难得的是,中文还说得很不错。她一上来,就先讲了个故乡的小故事,挑起了同学极大兴趣。
  在她的自我介绍里,她是一个来自日不落国的爱好自由与旅行的姑娘,因为太喜欢中国文化了,所以就跑过来了,然后一来,就不想走了,于是,拿着在日不落国的职业认证文件,成为了一名语言老师,她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工作,与更多的华夏人交流,相互介绍自己的国家。
  这真是个……一言难尽的姑娘。顾毓铮想,不都说日不落国专出老古板吗?这么潇洒的姑娘好可爱。
  老师自我介绍完了,接下来就该是学生的自我介绍。
  这种事情,同学们是驾轻就熟,因为他们班的特色,大家的水平都不错,小小一段介绍都讲得和小故事一样精彩,放到后世,妥妥能刷出一个话题:#我的同学都是段子手#
  轮到顾毓铮,她自认已经过了飞扬跳脱的年纪,只是老老实实把自己的名字班级一报就想坐下休息,哪知她刚要坐下,克里斯蒂忽然一声尖叫,紧接着一串英语脱口而出。
  顾毓铮前世英语学得不错,这一世又跟着秦家二老学了这么久外语,自然能听懂:“天啊!你竟然是顾!那个顾,哦,我的小天使,我竟然看到了活生生的顾!”
  克里斯蒂的尖叫引起全班一阵侧目,顾毓铮不知道在座的同学里有没有人能和她一样听懂英语,她虽然不明白自己让克里斯蒂发现了什么,但她清楚,如果再不阻止,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很可能会是她不想看到的。
  于是,顾毓铮忽然从座位上跑出来,冲到克里斯蒂的面前,将还保持站立的她往讲台旁的椅子上按,一边按一边大声问:“老师,您不舒服吗?赶紧坐下休息会。”对方一时失察,还真就被按下了,顾毓铮又赶紧偷偷在她耳边用英语小声说:这是秘密,保持安静。
  这话重复说了两遍,熟悉的母语让克里斯蒂安静下来,她一看顾毓铮满脸郑重又担心地看着她,脑子也立刻清醒过来,她抱歉地笑笑,转身泰然自若地说:“哦,我没事,只是看到你太激动了。同学们不要紧张,这是我们日不落国人看到可爱的像天使一样的姑娘时候的特殊表达方式哦。”
  同学们集体黑线:你们日不落国的人真是太奇怪了,还以为是发羊癫疯了呢。
  顾毓铮也无语,欺负大家不了解日不落国吗?克里斯蒂老师,您真有急智。
  安致远疑惑地看看顾毓铮,又看看克里斯蒂老师,总觉得哪里不对?
  所有人都自我介绍完,克里斯蒂拍拍手,又应大家的要求说了些国外的趣事,这中间,顾毓铮感保证,她绝对看了自己不下20次。
  这一点,安致远也发现了。可怜的他,因为跳级,即使是上了初中也没到男孩子身高快速发育的时期,所以他继续幸运地利用身高优势(?)和顾毓铮做起了同桌。
  看到女外教奇怪的反应,他小声问顾毓铮:“这人为什么老看你?太奇怪了。”
  顾毓铮挑挑眉,也小声回答:“不知道,一会没人的时候去问就好了。”
  这一堂课,除了顾毓铮和安致远满肚子疑惑,其他同学都过得兴致盎然,毕竟,在这个年代的华夏,可不是谁都能有幸听到老外给自己讲故事呢。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克里斯蒂终于离开了教室,临走前,她特意走过顾毓铮的位置旁边,冲她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顾毓铮:这种满满都是“我们有个共同的小秘密,我等着你哦”的眨眼到底算个什么事啊,摔!

☆、第57章

  高中部的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是连在一起的,两栋楼的走廊在楼梯口处相接; 中午放学的时候; 顾毓铮刚要迈下台阶; 克里斯蒂就从紧挨着楼梯口的第一间教师办公室里追了出来。
  外教负责的班级少; 她的时间很空闲; 一直就守在那里等着呢。
  顾毓铮无奈; 大中午的,她还赶着回家吃午饭呢。要是被这外国人缠上,说不定连午休时间都要泡汤。可是这个不安定因素又不能不管; 谁知道她到底发的什么神经。
  安致远道:“老师,我们边走边说好吗?堵在这个地方,同学们会不方便的。”
  克里斯蒂环视周围,果然一大群孩子都往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她赶紧带着两人下楼,边走还边道歉。
  顾毓铮道:“老师,您就别再说sorry了,我已经知道您的意思了; 您就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看见我怎么就那么激动呢?”
  提起这个,克里斯蒂又是满脸兴奋,叽叽喳喳就说开了。
  原来,事情很简单。克里斯蒂很喜欢华夏文化,在她自己老家的时候,她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很多与华夏有关的资料与物品。而想要了解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国度; 最快的,还是通过书籍、照片、影视作品等手段了。于是,她将目标瞄向了欧罗巴洲的各大影展。
  前文说过,八十年代是华夏全力融入世界的时期,当时的人们最骄傲的一点就是拥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悠久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名头被拎出来一遍又一遍。
  幸运的是,当时的西方世界对这一点还十分买账,并且对华夏的影视文化兴趣颇浓。特别是高卢国的嘎嘎电影节,自从华夏影片参赛以来,陆续给了不少奖项。相关部门尝到了甜头,自然更加卖力地选送影片参展。
  顾毓铮最早参演的那部电影虽说达不到参与主竞赛单元的评选水平,但参加会外市场展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这部片子就这么来到了专挑华夏专题的克里斯蒂的眼前。
  要说起来,顾毓铮是没想过自己会在现实中暴露小演员身份的。她在片子里的形象和真人很不一样。这时候的影响技术没有达到高清,她化完妆后,婴儿肥的脸颊和面色、发型等等变化都很大,再加上片子里那小可怜的形象与之现实中每天都自信满满阳光开朗的样子完全是天差地别,一般人真不会将两者联想到一起。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麻烦,她在演员参演表上的名字是特意取了个艺名的,只是保持了姓氏不变。
  克里斯蒂能在顾毓铮介绍完名字后将她认出来,除去将影片重复看了很多遍这一点外,还要归因于她外国人的身份。
  就像华夏人看西方人,总觉得都是高眉深目,区别不大一样,外国人眼里的华夏人也是五官扁平,变化不多。克里斯蒂为了记住片中那个像天使一样善良又可怜兮兮的小姑娘,可是将她的脸细细研究了很多遍,以至于见到真人后第一感觉就是眼熟。
  之后,顾毓铮一说自己的名字,克里斯蒂就认了出来。华夏人记别人的名字习惯于几个字全名记忆,但外国人的习惯是将名和姓分开来记忆。顾这个姓在克里斯蒂的眼里,就如一粒火星子点燃了脑中的记忆库,她立马就将二者联系了起来。顺理成章的,顾毓铮就这么暴露了。
  看着面前这个满脸兴奋,表现明显的追星族老师,顾毓铮郁闷了。
  日不落国狂热的追星文化啊,想想后来闻名全球的狗仔队,那是连前王妃的车子都能追到车毁人亡的地步的。
  克里斯蒂还在说个不停,可能是华夏语学得还不够到家,她翻来覆去就只有这两句:“顾,我太喜欢你的表演了,简直就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小天使!”
  安致远听了半天也算听明白了,同桌演的片子在国外让这外国老师看见了,外国老师很喜欢呢。他一边觉得与有荣焉,一边又感到烦恼:老师您这么缠着我的同桌,真的好吗?
  几人一边走一边说,不知不觉已经走出校门很远,顾毓铮猛然反应过来:“克里斯蒂老师,谢谢您的喜欢,希望您能帮我继续保密,现在我要回家了,您不需要吃午饭吗?”
  这都算比较直接的送客意思了,可惜克里斯蒂没有领会到,反而更加兴奋地道:“你竟然走的和我同一个方向,说不定我们住得还很近哦,顾,中午来我家吃饭吧,我要请我的小可爱吃饭!”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虽然是学校聘请的老师,但顾毓铮觉得,粉丝这种生物不能以常理认知,请吃饭什么的,她还是推辞了吧,当然,习惯性地还要表现下华夏人的大方,她补充了一句:“或者,您可以来我家一起吃。”
  克里斯蒂:“哦,这样就更好了!能够见到小天使的私人空间,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顾毓铮、安致远:“……”跟老外就不能说客气话,他们听不懂啊摔!
  见到克里斯蒂,秦振国与赵静云还是很开心的,她的出现挑起了两位老人对年轻时留学经历的很多回忆。克里斯蒂的表现比老一辈的日不落国人要开放跳脱的多,她嘴巴甜,不停恭维“您真是我见过的最优雅的华夏老人”,虽然词汇贫乏,又是翻来覆去这一句,赵静云还是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劝克里斯蒂赶紧坐下吃饭。
  克里斯蒂道:“哦,为了表达我的激动,我要为我的华夏朋友们做一道菜。”
  赵静云笑:“不用啦,日不落国的土豆与炸鱼我也会做,家里没有土豆了,你先尝尝我做的华夏家常菜。”
  克里斯蒂道:“不不不,我要做的不是土豆和炸鱼,那样不能表现出我的诚意。”
  看她这么说,赵静云就将她带去了厨房:“厨房里就这些菜了,你看看有合适的吗?”
  “可以可以,太感谢了,那我就暂时使用您的厨房啦!”
  为了表示尊重,赵静云退了出来,去小餐厅等待。安致远和顾毓铮在厨房门口探头探脑,偶尔小声交换下意见:“看她动作那么用力,很有架势啊。”
  “我见过的大厨切菜明明都是举重若轻的,她这样的,你见过?”
  “说不定这就是日不落国人的做菜风格。”
  “……”
  “OK,我的菜来啦。”随着克里斯蒂的话音落下,一口小炖锅被端上了桌。两老两小一起看过来,只见锅里炖着白白一片。
  “这是什么东西?”一时间,四个人的心里冒出了同一句话。
  克里斯蒂得意洋洋:“这就是我精心为我的新朋友们做的一道菜——白萝卜炖白菜。”
  “噗——”顾毓铮两只小手紧紧捂住即将喷出口的口水,大腐国的黑暗料理名不虚传。
  安致远疑惑地看看锅里,又看一眼克里斯蒂笑开花的脸,最后再看顾毓铮的表情,小心翼翼往自己的小碗里盛了一勺。
  这白白的一片,看起来就没有食欲啊,真的会好吃吗?
  往嘴里送一口,吧嗒下嘴巴:“???”
  顾毓铮两眼亮晶晶看过来,脸上写满了三个字:“怎么样?”
  安致远细细感觉了下,又吃了一口,吧嗒两下嘴,小嘴巴一瘪:“我好像没有味觉了。”
  赵静云:“???”
  她也送了一口到嘴里,细细一尝,放下勺子叹了口气安慰:“不是你味觉坏了,是她就没放调料,连盐也没放。”
  顾毓铮:“……”
  秦振国问:“恕我学识浅薄,不知道克里斯蒂小姐做的是欧罗巴大陆哪个国家的菜?从来不曾见识过啊。”
  克里斯蒂惊讶:“你们没看出来吗?这是华夏菜啊,我在日不落国的时候,一个华裔朋友教我的。”
  顾毓铮只想说:“哪个教坏外国友人的华裔,给我站出来!”
  客人好心做菜,虽然味道不行,但当面说出来就是没礼貌了,于是,几人自动无视了桌上这一盆神奇的“白萝卜炖白菜”,将桌上其他正常的华夏家常菜推到了克里斯蒂面前:“这些菜,是我们华夏人日常饮食吃的,我们叫它家常菜,您尝尝,应该与您朋友教的那些都不一样。”
  克里斯蒂怀着好奇地心情下了筷子,于是……那一锅萝卜白菜什么的,再也得不到关注了。
  一顿饭吃完,克里斯蒂一边擦拭着嘴角沾上的油渍,一边夸赞:“原来你们平时吃的菜都这么好吃啊。”
  安致远问:“你之前没吃过?”
  她挥挥手:“我之前不是自己做饭就是在饭店里吃的,我还以为,你们华夏人在家里都是吃白萝卜那种的。”
  顾毓铮:“……”所以防人之心什么的,就这样的二缺,她果然是多虑了吧。
  吃饱喝足,克里斯蒂终于想起了告辞,她表示,自己就租住在附近哦,小可爱们随时可以找她来玩,她也会再次带着礼物拜访的。
  这种结果毫无意外。秦家所在这一片住宅区本就是当年的租界,东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很符合外国友人的审美。克里斯蒂要在实验中学工作,经济宽裕的话,附近这一片小楼是理所当然的首选。
  赵静云挺喜欢这个看起来咋咋呼呼的姑娘。克里斯蒂和她记忆中的日不落国人不一样,还傻乎乎地把那道谁都不愿意吃第二口的炖菜当成了款待亲朋的高规格菜肴,可是,她本质上那种善良、热情也是掩盖不住的。
  克里斯蒂走后,她对两个孩子道:“这个老师你们可以多来往,通过她,你们可以知道更多华夏以外的事情,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很大。”
  顾毓铮道:“她现在是我们老师,我们肯定不会躲着啊。”她指了指餐桌,“舅婆,那锅菜……”
  赵静云叹口气:“总不能倒了吧,那多浪费。晚上我切点肉下去,在放调料回下锅就能吃了。”
  摊上这么个活宝,也许中午就不该把她往家里带。安致远与顾毓铮对望一眼,齐齐叹气,唉……
  作者有话要说:  白萝卜炖白菜,还不加盐,这是一道在外教界流传过的美食……真事。
  而且当时还没别的替代菜,为硬扛着吃下去的诸位点蜡,23333

☆、第58章

  开学几天下来,实验班里的学生都渐渐喜欢上了他们的英语老师。
  顾毓铮也挺喜欢她的。除了过分热情这一点让她感到吃不消外; 作为一个外教老师; 克里斯蒂是很合格的。虽然偶尔表现得有点二; 也大多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习惯了以后; 用欣赏的眼光看; 反而还会觉得有趣。
  与克里斯蒂的受欢迎相反的是,他们的新班主任伍老师就显得不那么讨人喜欢了。
  伍老师是个男教师,主教历史; 其实人也算不错了,课本内容讲完后,还能和同学们分享些历史趣事,讲述的方式和内容也都很生动,他让很多同学不习惯的是,在爱国这个话题上,喜欢反复强调。
  同学们能够理解学校对于爱国教育的重视,他们自己的爱国热情也是不差的; 但是先习惯了上一个讲话向来只讲重点的宋老师,现在遇上个一碰到爱国话题就车轱辘话来回转的伍老师,大家觉得,性别对换了吧?
  顾毓铮还能忍受,伍老师是爱唠叨了点,但比起后世某些愤青来说,他可温柔多了。除了多说几句; 语气一点都不慷慨激昂,始终保持着谆谆善诱的风格,忍忍也就过去了。
  谁叫他是学历史的呢?华夏近代史对他这样的人,估计每看一遍都要泪迹斑斑吧,这种情感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其实,只要不去撞到他的枪口上,他的唠叨劲也没那么容易发作的。
  可是,吴志宇小同学就偏偏给撞枪口上了。
  上了初中,自习课更多了,因为还加了晚自习啊!
  伍老师在其他方面还是有着男老师的潇洒劲的。
  他从来不在自习课上占用学生时间,也不会守在讲台上监督大家有没有认真学习:都是中学生了,该懂事了。能学多少看的是自己的自觉,身为实验班的一员,难道还要像那些差生班级一样,让老师们管着学吗?
  所以,晚自习时间他一般都不会出现,也就每天晚上来转上一圈,偶尔看到学生做点小动作也不会生气,自己把握好学习进度就行了。
  这天晚上,顾毓铮正在翻课本,安致远在研究新买的练习册,伍老师进来了。
  大家都知道他只是来转一圈而已,谁也没放在心上,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伍老师转了一圈,在吴志宇身后停下了。
  足足站了三分钟,这站的时间有点久了啊,周围同学开始好奇,吴志宇在做什么呢?
  抬头看去,伍老师的脸色不怎么好,都是聪明人,懂眼色的很,大家赶紧纷纷将头又埋了下去,只有吴志宇还无知无觉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终于,伍老师伸出手了,他从吴志宇的手下抽出一本书,很不高兴地问:“哪来的?”
  吴志宇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傻乎乎地道:“家里带来的。”
  顾毓铮眼尖,一眼就看到,那本被高高举起来的,是本经典大和国漫画《1/2乱马》。
  完蛋了。你从哪里搞来的大和漫?看大和漫也就算了,还是乱马,那本漫画里可是有很多少儿不宜的画面啊。虽然作为单纯的二十世纪好少年,吴志宇同学估计还看不太懂里面的颜色内涵,但伍老师是谁?
  大和漫这种东西,在这时候还是稀有物品,自从顾毓铮和安致远开发了演戏的副业以后,吴志宇和石娇娇的蹭饭福利早就停了,现在她也好想问一问“你是哪里搞来的啊!”
  安致远不愧是好同桌,呆一起久了,顾毓铮抬个眉毛就知道她想问什么。他小声道:“课间打球的时候,我听吴志宇说,他家有个亲戚去湾湾了。”
  顾毓铮秒懂。
  湾版啊。内地与湾湾的关系一直很微妙,不过自从79年出了个“告湾湾同胞书”,81年又提出“三通”,再到87年湾湾对内地开放,两岸的交流逐渐加深,近年不断有内地人员赴湾交流。
  说起来,由于家庭原因,吴志宇也算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新潮儿童了,淘几本湾版大和漫,对他来说,不算稀奇。
  伍老师的怒气值在不停上涨,他忍了又忍,还是对吴志宇道:“我不是老古板,不能接受外国人的东西,也不是对大和国有意见就不允许你们看大和国的东西,我就是要告诉你,看也要挑好的看。漫画这东西,我们华夏自己没有吗?看看这里面画的熊猫,还有穿的这旗袍,那都是从我们华夏文化上发展出来的东西啊,就值得你看得这么投入?”
  顾毓铮:“……”老师您站后面看到的内容还真不少。
  安致远在旁边叹:“有什么好不好的呢?华夏的东西是好,但发展的慢了,被别人超越了,就会被别人把人吸引过去,靠讲道理来禁止,不现实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