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
作者:核桃有壳
文案

牛逼的人都是性/冷淡?没毛病╮(╯▽╰)╭
倒霉学霸重走人生路,携手家人成就圆满人生。
股票没研究,房市不了解,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努力学习吧。
至于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渣渣,撕什么撕,完全不想理好吗?
人要脚踏实地才能过上好生活,重生者成功的秘诀在于比前世更努力。
保证不小白,八十年代穿越指南。恩,就这样。
另,蠢作者是细节逻辑控,本文主走温馨轻松路线,前期个别章节有极品出没,不喜欢的小天使可以直接跳过,不影响故事阅读。

阅读提示:第一部分是爸爸妈妈日常,第二部分是男女主青梅竹马哈哈哈。

内容标签: 重生 传奇 
搜索关键字:主角:顾毓铮 ┃ 配角:耿家众人,小伙伴们 ┃ 其它:重生,学霸,发家致富,励志人生
==================


☆、第1章 重生学霸的幼儿园

  一间100多平的临街铺面,左边三分之一是柜台,右边三分之一处摆着两张小桌和两条长凳,临街以外的三面墙放着整齐的书柜,柜台外面的书柜里是比较常见的普通书册,可以自取。柜台后的是相对较为贵重的精装本和外国译本,要想上手需找店员。
  这就是记忆中的华夏书店。
  3岁半的顾毓铮坐在小桌前上翻看着久违的画册,故地重游啊,真是感慨万千。
  不过是睡了一觉,醒来就发现重生了。
  华夏书店是她启蒙的地方,从记事起,就常呆在这里。
  顾毓铮的母亲耿霜泠在市里一家国有企业的门市上班,带着孩子上班总不是什么方便的事,好在这时候的人情味还比较浓,耿霜泠就将其送到单位隔壁的华夏书店呆着。
  家里教的好,顾毓铮从来不跟着陌生人乱跑,损毁书册的事她更是不会去干,每天就埋首书堆,直到母亲按着饭点来接她。
  小人儿嘴巴甜,碰到够不着的书会对着旁边的叔叔阿姨求助,事后还必带一句“谢谢”。小嗓儿软糯糯的,谁也不忍心拒绝。
  要说顾毓铮前世能成为学霸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她从小对知识就有一种深切的渴望。自从被母亲带到这书店,她就如一条入了大海的鱼,看不懂文字就看画册,慢慢的还能自己对着着画册猜测文字的意思。
  如此聪明懂礼貌的孩子没有人不喜欢,一来二去,书店的工作人员都习惯了这个小身影。许是好为人师也是人的通病,没有客人的时候,这些混熟了的叔叔阿姨还喜欢拿本册子教她识字,也正是因为这样,她的学习基础打得特别牢。
  再次置身于这个环境,曾经的记忆快速被唤起,书柜中很多图书在后来都成了难得一见的老古董,如今翻开,甚是怀念。
  中午下班耿霜泠如往常一样来接人,店员张阿姨叫住她聊了起来。
  说的是顾毓铮上幼儿园的事。
  “前段时间听你说起过你家小铮要上幼儿园,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张姐,我们城关镇算得上好的幼儿园只有机关幼儿园,要说找找关系也能进,可那离我家实在是有些远,至于其他的,你看我家小铮现在的课程进度,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提起这事,耿霜泠也是左右为难。
  “这幼儿园也不是非上不可啊。”张阿姨帮忙出主意,“你也用不着犯难。幼儿园不过是这些年兴起的玩意,以前大家带个孩子哪有这么精细,送过去也不过是为了有人帮忙照看下孩子,我看小铮这样不吵不闹的,好带的很,也不是非要送幼儿园去。这不还能省上一笔开销?”
  幼儿园这类幼儿学前启蒙教育机构虽说早在封建王朝末期就有建立,但在完全没有早教概念的80年代,并不是很受民众重视,里面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往往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老百姓们大部分还是将之看成解决幼童看管问题的“托儿所”。
  “可学总是要上的,我是想着再找找有没有好的,怎么说让孩子先习惯习惯集体生活,免得以后上小学不适应。”耿霜泠还在犹豫。自己的闺女总想给她最好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幼儿园上,自家的怎么能省了?
  张阿姨笑了:“我说你啊,这碰到孩子的事想的就有点多。小铮离上小学还好几年呢,咱这华夏书店平时来往的好多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大家都可喜欢你这小闺女,谁得个闲了教她一点边角,这还有现成的课本,不比那幼儿园强得多?”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耿霜泠自然是相信自己女儿的受欢迎程度,等会就去征求下女儿的意见吧,如果女儿自己乐意,那就晚两年再说。
  至于给女儿找些小伙伴什么的,看女儿的样子现在也不是很在意,等以后上了小学再说也不迟。
  大手牵着小手,小毓铮一步一步走得稳稳当当。回去的路上,耿霜泠就和女儿谈起了上学的事。
  顾毓铮老早就在想怎么提这个问题了,因为怕母亲怀疑才不敢主动说起。她可不想一直装个小屁孩儿虚耗时间。
  前世耿霜泠也问过女儿关于去幼儿园的意见,那时候的她对于能“上学”还是很向往的:听说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还有很多小伙伴。她就乐滋滋地表示了强烈的上学意愿,于是就悲剧了。
  幼儿园里的小家伙们好可怕,动不动就哭,有些鼻子上还老挂着个鼻涕。小毓铮说的好多东西他们都听不懂,整天不是对着些小木块玩上半天就是吵着要糖吃,偶尔还要打个架。
  那时的小毓铮哪里知道一般的小朋友就是这样的表现,简直是浪费她看书学习的时间。因为想着要听妈妈的话才硬是忍了两年多,这一世她才不要再受一次这种罪。更何况,那一世的自己好歹还是个真小孩,这一世换个了成年的芯子,更是不能忍啊。
  “妈妈,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小毓铮眨巴眨巴大眼睛故意卖萌,“我不能上小学吗?”
  “傻囡囡,上学呢,是有规矩的,要按着年龄一步一步来,先上幼儿园,再能上小学,以后还要上中学、大学。”当妈的耐心解释。
  “这么麻烦啊~~”小毓铮嘟起小嘴,软软的小嗓子拖起长长的尾音表达自己的不乐意。“年龄什么的最讨厌了。”
  没有哪个小孩不急着长大的,听着女儿的童言童语弯起了嘴角,继续诱哄:“那囡囡要不要去呢?幼儿园可是有很多小伙伴能陪你一起玩的哦,还有老师教你学知识呢。”
  这话听得萝莉身子阿姨心的顾毓铮眼角不由跳了下,赶紧清楚表明态度:“妈妈,我不要去幼儿园,我才不要和小孩子一起玩。”
  也对,小孩子都是喜欢和比自己年长的人玩在一起。耿霜泠本来就觉得让女儿和那些小家伙一起上幼儿园是委屈了女儿,便也不再坚持,只是想着不去幼儿园的话,又该怎么安排女儿会更好。
  “别的小朋友都上幼儿园去喽,囡囡不去的话,想去哪里?”
  “去能学到很多很多知识的地方。”这么暗示应该可以吧?
  耿霜泠愣了下,除了学校还有哪里是能学到很多知识的?难道真像张姐说的,就把女儿放书店里?不行,虽说来往的人里确实有很多文化人,但没有系统的教育毕竟不是个事,也许可以考虑找个专业的退休教师……
  耿霜泠一路为女儿谋划着,胸腔里充塞着浓浓的母爱。纤长的手指握着女儿柔软的小手,母女两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越走越远,家门已然在望。
  ————————
  顾毓铮是前一天上午重生的。
  年三十的晚上,顾家从来没有看春晚守岁的习惯。临近午夜十二点,父母早已在隔壁房间睡着了,顾毓铮仔细锁好了门窗。
  每年的这个时段,鞭炮声就该响起了。即使政府三令五申禁燃,即使年年都有因为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还是没能阻止这些硫磺味儿准时出现。
  对于鞭炮声代表年味这个观点顾毓铮不予置评,她只想静静躺在床上哀悼自己又长了一岁,以及感叹那迷迷糊糊中,窜得比兔子还快的流光岁月。
  顾毓铮是个学霸,这一点在她高考之前整个于水市没一个人否认。
  作为典型的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其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不说,性格也是乖巧可爱,从不惹是生非,乐得顾妈耿霜泠也没了婚前端着的优雅淑女范,成天围着闺女傻乐。
  按常理,有颜值有智商,家庭条件又不差,不出差错的话,从此就该向人生赢家的方向大步跑了,然而不知道是个什么鬼,她的人生旅途偏偏是走的磕磕绊绊,各种或人为或非人为的麻烦层出不穷,虽然不至于让她英年早衰,却也是给闹得半生蹉跎。
  当年大学时有个喜欢钻研玄学面相的同学说过,她本是飞黄腾达的命,可惜眉心那隐约可见的旧疤造成霉运连连,过了35岁气运转到鼻梁上就会好了。
  这话顾毓铮自己是无所谓信与不信的,好在顾妈听了以后再没催她结婚这点,真是太棒了。
  窗外鞭炮声准时响起,硫磺味硬是从窗户缝隙里挤了进来。转过年就35岁了啊……
  空有学霸之名却毫无建树,10年前又被检查出脑子里长了个东西,她的记忆力受到严重影响,好在不算危及生命,就是人受不得劳累。
  抱着这个富贵病的身子,工作也没法做下去。
  躺在床上的顾毓铮想,后半辈子就这么过吧,其实啃老也不算那么糟糕,好歹还有些积蓄,再加上平时做点兼职,日子也不是不能过,就是连累老妈这么好强要面子的人临老反倒要听人闲言碎语了。
  眼睛抵不过睡意慢慢合上,朦胧中一丝念头闪过:总还是有那么点不甘心的吧,35岁,真会是我命运的转折点吗?
  事实证明,那三脚猫算命同学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顾毓铮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她听到了吵吵嚷嚷的声音,原本已经过世十多年的奶奶正在家里搅事,所以,她这是……重生了?!
  然而,重生什么的等会再激动,面前这个顾奶奶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前几章被吐槽了;如果小天使们不觉得反感的话,希望能多坚持几章,
  会努力坚持日更的,蠢作者在后面等着你们。
  (づ ̄ 3 ̄)づ

☆、第2章 难以实现的未来规划

  顾老太太是个地道的乡野泼妇,得亏出了顾爸这棵好笋,早早参军去了部队接受党的教育才没受到更多荼毒。
  说起来,耿霜泠家教好,忍功也高,一开始也是想要孝顺婆婆做个好儿媳的,可惜顾奶奶本性贪婪,且重男轻女,手段繁多让人不胜其扰。
  不在沉默中变态就在沉默中爆发。
  后来,正是在与这位老太太经年累月的斗智斗勇中,耿霜泠从一个听到脏话就脸红的软妹子,生生进化成了一个“能动手就不动口”的女汉子。
  从前世顾家两夫妻仅有的几次吵架中得知,当年两人结婚,顾奶奶非要父亲四处举债在乡下老家盖新房。
  全家都在府城生活的耿霜泠是想要拒绝的,她认为那房子根本没机会住,小两口经济紧张何必花这钱。但那时还一味侍母至孝的顾爸顾勇军松了口,耿家也就出了全套的新家具做了嫁妆。
  小两口领完证的第二天,顾勇军就起程回部队了,结果转身小姑姑一家就在奶奶的指示下搬进了那一晚都没睡过的新房。
  后来女儿出生,顾奶奶就更是折腾开了,先是怂恿两人再生个儿子,因为国家干部工人不能生二胎的理由失败后,又开始挑拨夫妻离婚。
  顾勇军平时经常听自己妈的,这事上倒坚持住了,打回电报就两字:不离!
  顾奶奶给气得倒仰,干脆一不作二不休,跑到正在做月子的耿霜泠面前各种作,甚至到处散播谣言,指责耿霜泠住在娘家是因为要拿她老顾家的钱补贴娘家。
  80年代的城市人口不像后世那么多,闲话传得也快。
  耿家家风严谨,子弟人才济济,在当地算是小有名声,可惜架不住世人好嚼舌根的劣根性,一时间也听了不少风言风语。
  所谓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
  耿霜泠内心要强,那些道人是非者往往不会去管事情真假,她却不愿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时候大家的房子都不宽裕,耿家人多,兄弟妯娌挤在一起本就不太方便,现在被闲言碎语传得心气不平,干脆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去外面找房子租住。
  这一住,就到了顾毓铮重生回到的1983年。
  这几年间顾奶奶隔三差五就带着小女儿和女婿来母女两住处搅事,临走还要搜刮点东西带走。耿霜泠一个文明人,实在对付不了三个不要脸皮的,好在她持家有道,又有娘家不时搭把手,倒是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前段时间因为之前的房东阿姨要收回房子给儿子做新房,没办法,现在还没有商品房可以买,谁家的房子都紧巴巴的,耿霜泠好容易在城东靠近郊区的地方找了一个小单间,这才刚搬过来。
  耿家大舅家的儿子有出息,大学生人头广,给家里搞了台彩色电视机,耿外婆想到孤零零带着外孙女在外生活的小女儿,就和大儿子商量着把原先那台黑白的旧电视给小女儿送去。
  耿霜泠原本是推辞不受的,后来与她关系最好的小哥耿征裕表示,家里兄弟都住一块,有一个电视机凑着看就够了,要是觉得过意不去,等妹夫转业回来,有的是机会回报娘家。因为这个说辞,她才收下。
  要不怎么说数码电子更新换代快呢,彩电在八十年代末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结婚必备品,而在六、七年前的现在,却连黑白电视机也不是随便谁都买得到的稀罕物件,这几天,新邻居们都爱过来串门蹭电视看,耿霜泠记着母亲的教诲,自然是热情招待,哪知才几天,顾奶奶就得到消息上门了。
  这么巧,还就给刚重生回来的顾毓铮撞上了。
  一张布帘子将床围在了角落,隔出来的空间被当做客厅,此时顾奶奶正带着一对青年男女对着耿霜泠大放厥词。
  她本是说谎惯了的,捏造起来根本不用打草稿。这天是星期日,大家都不用上班,几个一大早来家里蹭电视的邻居在一边不明真相地围观。
  顾奶奶一边指挥着那对青年去搬电视机,一边拍着大腿假哭:“我儿子怎么就娶了这么个贪心的女人啊……他一不在,这媳妇就把我这老娘扔一边不管了啊!我儿子可是部队的,那是干部,给国家立功的,结果家里的老娘要被这个自私的坏女人欺负啊……”
  正哭得起劲,布帘子里跑出一个揉着眼睛的小粉团,冲出来就抱住耿霜泠的大腿:“妈妈妈妈,小舅舅送电视机来的时候说,这是外婆给囡囡的,他们为什么要把电视搬走啊,搬走了囡囡看什么啊?”
  脆生生的小嫩嗓叫得人心都要化了,嘴里说的话却一下噎住了顾奶奶的唱念做打。
  之前顾奶奶进门就宣称这电视机是自己儿子顾勇军花钱买的,现在儿子去了部队,家里就剩一对母女还霸占着电视机太自私,表示必须搬回乡下给她享受。
  对于一向以撒泼耍横颠倒黑白为首要技能的顾奶奶来说,对付这个一向只接触斯文人的小儿媳妇确实是太简单了。
  耿霜泠气得脸涨通红,想要解释电视机是娘家送的却被堵得根本没机会说出口。
  邻居都是新认识没几天的,虽然觉得几天接触下来,耿霜泠不像是个不讲道理的自私女人,可毕竟不是知根知底,如果真如顾奶奶所说电视机是顾勇军搞来的,虽说是小夫妻的财产,给老母亲用也是孝道上说得过去的。现在听到小丫头跑出来说,电视机是娘家舅舅送的,这意思就不一样了:儿子孝敬老娘是天理,媳妇娘家可没上赶着给婆家置办家俬的。
  至于各执一词相信谁?
  不用问,就冲小毓铮那粉嘟嘟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蛋,还有那揉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得人心尖儿颤啊颤的,谁是谁非那也是一目了然了啊。
  要说远亲近邻的,这人大体是好的多,再加上好说也蹭了人家电视看,既然占了理也就啥也不怕了,几个平时就好打抱不平的邻居帮着耿霜泠把人赶了出去。
  但凡撒泼耍赖还能过得好的,基本都是能看清形势的家伙,顾奶奶没想到儿媳妇还真能有帮手,见一时得不着好,带着小女儿夫妻先暂时撤退了。
  这刚重生就见极品也是心累。
  送走了麻烦的顾奶奶,又感激地送邻居们出了门,耿霜泠一回头就看到女儿坐在床沿,小腿儿盘着,小眉头皱着,撅着小嘴儿不时叹口气的小大人模样。
  想到女儿这几年受的委屈,心酸就涌了上来,不禁又埋怨上了还远在部队的丈夫。
  也好在有顾奶奶这一闹,耿霜泠才没发现女儿的异样,只以为是婆家经年来的折腾让女儿小小年纪被迫提前成长。
  “把腿给我神直了”压下心中的难过,她瞪了女儿一眼,“还有没有坐像了!”
  “哦。”顾毓铮条件反射地解开盘起来的腿,紧接着又偷觑了妈妈一眼,看到母亲面色平静才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时间她干脆又躺上床打算好好整理一下思绪。
  按现在的情况来看,顾毓铮明白自己是重生到了三岁多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重生,她都要感谢这重来一次的机会。
  这个时期的妈妈还年轻貌美,除了受点婆家的气外,活得意气风发。
  离爸爸转业还有两年,自己到下半年才上幼儿园,未来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还有可能。
  好了,现在的问题是,她现在能做些什么?
  想要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对三观端正的前学霸来说也就三点:
  经济基础、社会地位、精神财富。
  说白了无非就是钱、权、成就感(精神满足)。
  权这东西,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还太早,精神满足等自己制定的目标一一达成,那也就不远了,那么就剩下钱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钱,生活有了保障不说,将来无论想做什么,路都会顺畅很多。
  钱怎么赚?
  顾毓铮发现上辈子的自己过得太糊涂。学生时代把自己埋在了实验室与课本堆里,一毕业就进了国企当小职员,做了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
  没有了经济压力连带着也丢了挣钱的动力。后来确实是因为兴趣了解过各行各业的信息,却一直没有实践过。
  实力创业路线有点难,也不是现在的她能做的,那就剩点投机产业了。
  彩票、炒股、炒房。
  想到这,无语凝噎。
  顾勇军和耿霜泠都没有赌性,前世连退休后的牌局都玩的是无关金钱的,更别说关注彩票了。
  靠炒股炒房致富也是抓瞎。
  股票现在还是没影的事,国内是到90年代初才开始有了证券交易。
  而且就算到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用。她只隐约记得后世股票是有过大跌也有过大涨,很多初期持有股票的人,捏了十几年都翻了好几番。
  可是别忘了,买股票是要本钱的,那些钱换成股票捏在手里十多年就成了死的,到最后能挣多少可说不好。更别提股票还有退市一说,如果企业出了问题导致退市,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好在总算是还记得几个出名的股票,重生回来前股价拉得高高的,将来有余钱的话倒是可以买一点囤着。
  再说房市。
  别说对加入炒房大军没什么好感了,本钱也同样是个问题。
  等爸爸转业回来,按两夫妻的工龄,拿个单位的福利房是板上钉钉的事,又怎么会另外买房?
  房价在日后那是韭菜似的涨得飞快,但在2000年以前的涨幅还没那么离谱,悲剧的她又根本不记得城区规划的具体地块与时间,那时候银行利息还是比较高的,还不如好好理财,比瞎买一气房产靠谱的多。
  再说了,就算炒股炒房能赚钱,谁又能听她的?
  对大人来说,一个年龄还在个位数的幼童说的话,那纯粹就是大风吹过,还是等以后有了更多话语权的时候再说吧……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作者有话要说:  不得不说的废话:
  避雷:本文的极品只有顾奶奶这一拨,而且很快会被解决掉,不喜欢看极品的碰到她可以直接跳过。
  关于顾爸,他生活的年代经历过饥荒困难时期,那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养活每个孩子,一般家庭都是集中所有资源由家长分配,所以心软的顾爸养成了奶奶一说困难就把收入给她的习惯。也所以顾奶奶才会理直气壮认为儿媳妇应该上交自己的收入,如果由她自己拿着说不定就补贴娘家了。这些按现在来看当然都是错误的观念,八十年代初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点,印象中这几年变化超级大,我大华夏的观念进步神速,等顾爸回来就会发生转变了。
  最后,作者这篇文尽量按着当时社会背景来,如果有什么设定与小天使的想法有出入,不妨先推测下为什么会这样。
  为了便于理解,文中一些细节都是有含义的,侧面体现一些当时社会的思考方式,所以希望大家尽量不要跳着看哦。希望小天使们看完后,能对我们现实中的长辈多一分理解吧,么么哒。

☆、第3章 外婆教女与小目标

  1983年,高考已经恢复好几年,新时代的大学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改革开放政策也实施了3年多,已经初见成效,整个国家迈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正是等着有识之士一展拳脚的时候,可她却被困在这小小的身躯里。
  干啥啥不行,心酸得都想哭了。还没哭出来,开饭了。
  因为被顾奶奶一闹,耿霜泠也没了做饭心情,前一天剩下的米饭加上剁得碎碎的菜叶子与虾皮兑水烧开,就端上了桌。
  顾毓铮蹲在小桌前自己一勺一勺地吃着咸稀饭,动作标准,脸上干干净净没有沾上一点饭粒,认真的小模样就像在做一件大事。
  耿霜泠看到女儿如此乖巧,满足感就止不住地从心底往上冒,所有的不顺心都不去在意了。
  就这么看着女儿吃完,她麻利地收拾好碗筷,抱起脸盆打算去门口水龙头下洗衣服,一抬头就看见耿外婆往这边走来。
  耿外婆的到来当然不是凑巧。
  城关镇就那么点大,生活在城市高度发达的现代的年轻人可能不了解,在二十多年前,满大街的人里根本避不开别人的视线。谁家来了人,哪家媳妇去哪儿,都能传到相关人士的耳朵里。
  可惜顾奶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一向速战速决,每每在儿媳妇娘家人赶来之前就得逞走人了。上午她和小女儿女婿一进城,就被人在路上看见了,半个小时后,耿外婆就得到了消息。
  那时的城区交通基本靠腿,虽说有不少自行车,也不是人人都会骑的。见多了顾家奶奶的做派,耿外婆知道就凭着自己的脚力现在赶过去也来不及帮忙,几个儿子倒想冲过去帮妹妹一把,被她拦住了。
  女儿都出嫁好几年了,总要学着自己对付恶婆婆,不然谁能帮她一辈子?
  想是这么想,自己的女儿终归还是心疼的,所以她早早安排着家里一帮人吃完午饭就独自赶过来看看情况。
  “外婆!”顾毓铮惊喜地叫出声,迈着不稳的脚步就扑进了老人的怀里。
  前世里这个老人对她就万般疼宠,自己年纪一大把了还把她当小孩子照顾,重生回来前她去探望老人的时候,还被细细关照过饮食起居。
  “哎呦我的囡囡。”外婆赶紧抱起小外孙女,“你可小心摔着了。外婆给你带了饼干,是你大哥哥从外面寄回来的,又好看又好吃。”
  “外婆先吃。”顾毓铮在老人的怀里扭来扭去,挣扎着要自己走。
  前世的时候她就知道外婆因为年轻时吃的苦,脚有些不好,怕给老人增加负担,她也是从3岁开始,即使再累都不愿意让老人背着走。也正是因为这份贴心,让老人把她疼到了骨子里。
  耿外婆不理她的挣扎,径直进了屋在桌前坐好才把她放下,从篮子里掏出饼干零嘴递过去:“囡囡吃,外婆在家吃过了。”
  知道外婆总要看着自己接过才安心,顾毓铮也就顺从地接过一片饼干,塞进嘴里细细地啃。眼睛眯成一条缝:“甜的!”
  “恩,甜的。”看外孙女吃得高兴,外婆又递上一片饼干才转头看自己闺女。
  “妈,喝茶。”耿霜泠赶紧把刚倒好的茶水往母亲面前虚推了一下。自从见了亲妈,心中好不容易压下的酸意一阵阵直往外冒。
  “你啊,怎么就没点长进!”
  耿外婆询问了上午事件的经过,知道这次女儿没吃到亏,暗暗舒了口气,嘴上却还是要教导女儿,“你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还不如囡囡。遇上泼皮无赖,这首要的就是用最短的话把事情说清,争取旁人的立场支持。”
  “我当时脑子都懵了,你也知道我惯不会吵架,他们可是一向撒泼惯了的。”
  耿霜泠也只有在自己亲妈面前才表露委屈,“妈,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对付他们才行。这勇军不在家,囡囡又那么小,我真是要被欺负死了。”
  “撒泼惯了你就怕了?”耿外婆喝了口茶,将杯子往桌面轻轻一放,不紧不慢的开口,“勇军就是在家也没用,你能肯定他就能信你帮着你?”
  顾毓铮在旁边听得直点头,内心一串腹诽:“爸爸就是头倔驴,被奶奶姑姑卖了还数钱的命,上辈子他就因为这个和你吵架了,等他看清奶奶的真面目断往来还要好几年!”
  耿家母女没看到小毓铮的表情,更是不知道小家伙的内心世界,只听耿外婆淡定得道:
  “当初你们结婚的时候,条件不够,我没能摸透他家人底细,才对这顾家人看走了眼。好在勇军他对你确实不错,本人品行也端正,你也不要老想着怎么对付你婆家人,那毕竟不是和你过一辈子的人,你只要记得只要自己站的正,过好自己的日子由他们闹腾去。”
  “可他们闹腾得我根本过不好自己的日子嘛。”
  在耿霜泠看来,就是因为丈夫家里不讲理的亲戚闹腾,自己的工作生活被打乱,日子才过得不顺畅。
  “霜泠啊,做人要大气。”知道女儿还是看不明白,耿外婆也懒得说了,抱起一旁的小毓铮逗孩子去了。
  霜泠什么都好,教养不差,工作和家务都是数得上的能干,待人接物方面也算到位,就是在应付小人方面有所欠缺。
  可这小人又为何一定要应付呢?
  与人争执本就落了下乘。
  说来也怪自己,小女儿是老来女,婚前被自己养得太单纯,前头那么多哥哥宠着,路子走得太平顺,现在碰上个恶婆家就经不了事,还是要多磨磨啊。
  耿外婆的话没有说动女儿,却给了换上大人灵魂的小外孙女一记提醒。
  你若自己强大了,又何必在意眼前的魑魅魍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