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婚]重生之林帆-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温睁着大眼睛看,嘴巴张开。虽然他们也见过爹吃饭时的凶残,但爹好歹在家里时娘会提醒他慢点,而且爹一个人不像这食堂里的规模那样让人震撼。角落里也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两孩子的震惊,他们就如一群凶兽在风卷残云的进食。
  “哥哥,我们回去吧!”明明他两进来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他们吃饭的时候比人家早,现在那些人一批一批吃完走了,他们才把碗里的食物吃完。
  张温心里想着如果娘晚上回来就不来食堂吃饭了。四斤心里却想着还好他没有跟爹去训练营,想必前段时间的二哥应该差不多就是这样过的,难得二哥能坚持那么久,不愧是二哥!
  四斤第一次心里特别佩服起二哥来,第一次他觉得凶残程度超过大姐。


第177章 白棠的生活
  林帆看着面容恬静的白棠; “看你过得不错我就放心了。”
  “嗯我挺好的; 你知道我的性格就喜欢这样,虽然每天挺忙的; 工资也不高; 不过我挺满足的。”现在教师的工资几乎是所有单位较少的。
  “你生意做的怎样?”当时林帆放弃在出版社的工作准备下海经商,她真是吓一跳; 平时赚点生活费就行了还真得要丢下正经工作不成?没想到她的这个朋友一脸的淡定; 显然打算已久。
  “还不错,就是更忙了,有时候十天半月的不着家。”还好男人不在身边不然得为这事吵架了。谁也不喜欢娶个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不管家小的女子。
  “对了; 帝都那边开始有人盖商品房了,不是很多人家住单位房太挤了么; 这商品房一出来; 那些年轻人可欢迎了。你这里虽说安静,但是以后家里就不够住了,如果有开发的商品房建议你也买一套。”
  白棠点点头“这事儿我听留在帝都的同学说了; 她家为这事差点跟对象黄了呢。她对象的父母意思是一起挤挤在堂屋里给他们按张床拉布帘子。原来没有商品房就是等着单位分配住着也就住了,可是这商品房出来了当然想自个买好的住了。”
  “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买的,说怕有房了单位以后不分配了。其实要我说还是买的好,单位房毕竟不属于个人的他们都没有掏一分钱所有权属于单位的。商品房以后自己住还是买卖都没有问题的。”
  “你这边补习到什么时候?”
  “来吃玉米; 挺香的。”白棠从蒙蒙热气的锅里捡出刚煮熟的玉米棒让林帆吃。
  “诶,你也知道很多中学的老师大多是中专生还有一个大专的,我是从帝都专门的师范大学出来的,我才一来学校就让教毕业班; 高三毕业班啊压力挺大。我就推辞说我经验还浅,这不今年推不过只能接了。”今年的毕业班已经高考完,他们要给九月份升高三的高二生再补两个星期的课,所以这是为什么放假了她还不回家的原因。
  “你家那位没说啥吧?”
  “能说啥,这么些年过去了,他也不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自己做主了。”
  白棠一边啃玉米一边说“他家那个老太婆再我刚回来教书的时候就想过来住,说人老了要儿子养老。我说可以,你住到你儿子在的驻地房子里去,吃的用的也要你老家那边的儿女交一份养老钱,不能从头到尾都是我家在养,他们那边几个说是在身边照顾,这些年来都是我家给生活费,她也能自己劳动又不需要人伺候。”
  “她还想想闹,我直接打电话到老家她儿子的工厂里去投诉,说她儿子人品不好弃养老娘。反正事儿真与不真不算什么,听说工厂里现在到处再裁人呢,人家巴不得捉住个把柄就给你开了,减轻负担。”
  “嗤,她回去了?”
  “嗯,急忙收拾包袱回去了。你说当娘的咋做的出来呢,我家望城的前途就不顾及随便在驻地闹腾一点不管望城受到什么影响,这我才打个电话呢她一收到消息饭都来不及吃就要回去给老家的儿子撑腰呢。”
  “这么些年,每次的磨搓,再深的感情和愧疚也没了。反正望城现在让我当家也不给那边汇款了,头痛脑热才给寄点钱,那几个儿女也该出点血才行。”
  “小再过来吃玉米了。”
  “白阿姨,我就是闻着味儿找来的呢,都没有心思看书了。嘿嘿。”
  “你这孩子,还是那么好胃口,喏这些都搬过去,你们三也吃。”三个孩子只要有团团和小再在不怕有吃不完的。
  “将来孩子的升学怎么办?”
  “户籍已经办好了,房子买了就是帝都户口了。”现在不像后世那样户口管理严格,买房也不一定能迁移户口。
  两人说不少话,以往也就写写信,白棠这里没有安装电话,要紧急只能去邮政给林帆挂电话,一般情况里写信通讯。
  “我家老张一个人在驻地,孩子们都跟在帝都生活,不迁移将来孩子得回老家上学去。”
  现在家里也就白棠母子居住,刘养成出了任务,午饭的时候两人一起去菜市场买不少菜,就跟以前一样,菜市场里挑肥拣瘦,想吃菜就称什么回去了再一起做。
  “这里好些东西还是到供销社和肉联厂去买的,初一十五会有集市。”别看八八年了可是内陆北方好些地区还是变化不大的,大概千禧年后才跟着南方一起飞速发展。
  两人一起在小厨房里大展伸手,香味飘得房屋外一排平房其他人家都频频伸头看。
  “白老师这是做什么好吃的了,香得很。”隔壁挨着的厨房的老师就跟白棠打招呼。
  “嗨,帝都的朋友过来看我,可不做点好菜招待啊?”大家一听也没奇怪了,家里来客肯定得好好整一顿好菜的。
  “你这里的人际关系还不错啊。”林帆低声说。
  “大家平日没有利益冲突当然见谁都好了。”她毕竟是不一样的,名牌师范大学毕业,很多时候职务职称之类的只要时间到了资格到了,也没人明确说什么,毕竟她的能力摆在那里,最多就私下酸两句。但如果她跟他们一样的起点,如若学校评什么先进工作者之类的争议就很大了,好在她起点就比别人高。
  她跟林帆呆那么几年也知道怎么回事了,很多事情试着按照林帆分析过想法的看问题就看得清楚些。实力相差太大也是一种碾压,别人连嫉妒都不好意思表现出来,所以她的教师之路还算平顺的。
  “我去叫几个孩子出来吃饭。”
  “哇,白棠阿姨的厨艺真太好了,你离开帝都后都很久没有吃到了。”团团感叹到。
  “娘就不好了,也不见你吃不下呀?”
  “好是好,不过没有白棠阿姨的饭菜这样让人回味无穷。”
  “哈哈,你这孩子,好吃就多吃点。”
  林帆做饭还可以,但是跟白棠比就差不少,同样的食材和做法,白棠做出来的就更好吃。估计是跟天赋有关吧,林帆心里想。
  “我姐现在也会做饭了,不过很多菜我愿意吃王婆做的。”
  “哼,我那是还有进步的空间知道不?”她厨艺估计遗传林帆,饭菜做得出来,还挺娴熟,蒸煮煎煲炒都会做,就是味道没有王婆做那样好吃,她也就可以说一般家常菜而已。
  “吃完饭睡个午觉,今天下午补习就结束了,你们都住一晚,咱们明天出去买些东西一起回驻地去。”
  “太好了,我还有不少不会做的题型要小墨哥哥帮我讲解呢。”
  “小墨哥哥才没时间理你呢,他要复习。”小再抽空插嘴。
  “没事儿,平时学习就够了,我不需要埋头苦干劳逸结合嘛。”
  “听到没有?”团团洋洋得意。
  第二天一众人出去逛街,买了不少的东西,顺便在外面的国营饭店吃了一顿好饭才往市里的出口去等回驻地的大卡。
  帝都这边,元春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妥当,正在收拾东西,准备过两天跟他对象陈家根回老家张家屯,陈家这边的家长都见她不直一次,对她很满意。这谈婚论嫁后老家还没有见过陈家根呢,得带回去给父母爷奶认识认识人。
  “元春丫头,东西准备得如何了,要不要老太婆帮忙。”
  “王婆,我准备好了,这次因为要见家长,家根准备不少礼品,他那边是大行李,我这边收拾几件换洗衣物和给家里的妹妹的新衣服就可以了。”
  “理该如此。”
  王婆问了具体出发时间,然后给他们两准备不少路上吃的用的,让元春很是感动。
  “王婆,现在家里就你一个人了,有什么事不能硬撑着,家里按有电话,可以给海蓝嫂子挂过去,这也是我五婶说的。”
  “哎哟,老太婆能有啥事儿啊,手脚利索着呢。”王婆笑眯眯的说。她这几年越发爱笑了,不像刚来林帆家时那样严肃。
  元春也没再多说,只感谢她然后在陈家根来接的时候就出门了。
  王婆看看左右,现在这房子里只有她她一个了,不,还有张温养的一只小狗狗。三个月的小狗也长大不少,这样家里不算太寂寞。
  其实说起来她是满足的,林帆之前就找她说过以后她一直跟着他们家一起生活的事,王婆知道她这么说就是要她在家里养老的意思。无论是太太还是先生他们都有自己的亲父母,王婆觉得这样似乎不合适,但太太和先生都没有介意。这么些年在心里她是把几个孩子当成亲孙一样疼爱,孩子也亲她,她心里很满足。
  想到这里,养老的事就没那么不自在了,何况她还没有那么老,还能干得动,最小的张温还需要人照顾,承林帆不弃她还能出力好几年。她们原来是雇主和雇工的关系,太太出钱,她出力,太太是没有义务管她年老时候的事的,可是太太说这些年几个孩子被照顾得很好,她就跟孩子们的亲奶一样,孩子也喜欢她呢。
  王婆一想到这里就心里暖,自己是遇到好人家了呀!
  王婆收拾好自己的情绪,捉着大门旁边的大扫把,把院子里又落不少枯叶扫归一处。院子挺大,在阳光很好的一块地里还有林帆开垦的一块菜地。因为林帆都忙忙碌碌的,这里最多时候是王婆在打理,团团放学后也会一起浇水。
  看张再的平时用的沙池和沙包,王婆拿着推子把沙池的沙子推平。收拾整个院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是她平时的工作。一通下来,王婆明显感觉自己体力下降得厉害,到底是老了呀。


第178章 讨论
  元春有六七年不回老家了; 连过年也不回去; 一个是过年时候忙五叔五婶没有时间回去,二个是也不放心她一个姑娘独自搭乘车回去。春节拥挤不说; 要是被偷钱包或者有人身伤害可没有人在身边拿主意。而且后来听说下面有些乡镇还有路霸什么的。
  从老家的省会城市火车站下火车; 还得搭乘汽车到县城上,然后从县城快速步行两个小时左右才回到张家屯。
  这么些两天两夜的时间; 谁都不放心一个姑娘回家。现在元春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遇到事情估计也可以冷静解决,加上有未婚夫在,家里就放心好多了。
  出门在外; 家里人记挂担忧也是常有的事。
  “阿元,那个不知道岳父岳母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礼物?”陈家根心里也是惴惴的; 第一次去见丈人; 他担心自己表现不好,那媳妇儿啥时候能娶回家哟。
  来之前拍拍胸脯跟亲娘保证,一定会在过年之前把媳妇儿娶回来的。要是出现变故; 那可咋整?不过陈家根做生意几年跟各种人打交道熟了,练就各种本事了。即使心里想的什么也没有表现在脸上,只是想跟对象多打听些事儿。
  “心意到就好,不必紧张。”元春安慰陈家根。
  从汽车上下来; 因为人多拥挤,味道特别重,两人都色煞白。“你看着行李我看看有没有人接我们。”要不然又背又提着那么多东西在赶路回村子里,肯定顶不住。
  “姐; 大姐,这里看。”二虎在人群中使劲的又喊又跳,要不是他眼神好,又刚好元春东张西望的他都差点认不出来自己的大姐来。
  “二虎?”
  “是,是我,大姐我给你提行李。”二虎长的高高壮壮的,是张家人的身板,晒得一脸黑,笑起来一口大白牙。
  “这是……”二虎心里头也有数,看着背上着大大包的男子,首先还挺满意,怎么说大头他拿了,他姐才拿一个小包。
  “二虎吧,我听你姐说过你,我是元春对象。你叫我哥也行。”虽然还没结婚但要是叫姐夫更好。
  “哦哦,你们跟我来,牛车在外面。”人家不让他靠近车站,只能在远远的地方,让人给看一会,给点钱,只要愿意给他停车就好。
  “以后怕是牛车不好进城了,说是怕牛粪弄脏了街道,其实每次咱都给牛提前排净了屎尿的,再说咱还准备箩筐了……”二虎有些郁闷的跟元春说。
  “……以后车辆只会越来越多,牛车上路确实不方便。”元春拍拍弟弟的肩膀。这个二弟也是坐不住的,家里现在条件不错,可他勉强才初中毕业就不愿意读书了。
  二虎本来想着也跟大哥一样当兵算了,结果家里觉得一家子兄弟不用都去当兵,要留他帮父母干农活,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还小需要他跟着爹抗起担子来。
  “家里最近忙什么活?”元春等行李都放到板车上,自己也熟练的坐上去就问二虎。
  “夏收刚结束,新种的差不多也忙完了。”
  “哥,会乘牛车不?”
  陈家根笑“会。”
  怎么不会?他们收菜收山货太多了不可能靠人力的,开始靠手推板车累死累活。后来分地单干有钱了他们家也买一头牛用来拉货,现在则是用卡车货车了。
  “嘿嘿。”二虎对这个姐夫印象好了不少,听说家里也是农村的,不过人家比他们张家屯靠近帝都,在所有人心目中那是个贵地,靠近那边的农村自然跟他们这里的乡下还是有区别的吧。
  “爹说好好种地将来收成好了也买三轮车,村里有两户人家买了。”
  元春没吭声,其实他们家里家底也不错了,想买三轮车但是还可以的,不说爷奶每个月的养老钱,那么些年来五叔邮寄的钱也攒不少,何况弟妹现在上学大多是元春在出钱。爹娘的钱可以说基本上都留下来了,不过元春没有说破,谁也不知道爹娘有啥想法。
  “那你好好努力,对了,大哥有没有给家里写信,他什么时候有假期?”
  “有吧,爹娘也没说啊。”爹娘虽说把他留下来帮衬家里,可是很多的大事也没有找他商量的。元春看着弟弟郁闷的样子,心里也不得劲。爹娘疼儿子,但儿子之中又有区别,显然最重视的自然是部队里的大哥,最疼爱的是家里的五虎,毕竟是小儿子呢。
  元春看着高大英朗的三弟弟,正是青春葱隆的时候,却跟个几十岁的老农一样被困在这里,连面庞上都染了沧桑一般,就有些心疼他。
  “二虎你想,出去看看不?”
  “去哪儿?”二虎蒙头赶车还没有反应过来。
  “就是离开家里到外面的大城市看看。”
  “我出去了,爹咋办,家里的地爹忙不完。”
  “那就少种点,你还那么年轻到外面看看也是应该的,如果你愿意到时候我跟咱爹娘说。”
  等他们进了村子后,就看见不少孩子迎着他们的牛车跑过来,也不怕会蹭着。等牛车到眼前,他们一个个灵活的转身就避开了。元春看一些爬上来的都是家里的堂弟堂妹,亲弟五虎也在,有其他人家的孩子就只能在后面追着跑。一点不觉得不好,追得挺开心。元春下车就从包里拿出糖果给围着的孩子们一人两三颗的分。
  “哎哟,元春唉,我的闺女啊,回来了回来了。”陈红莲稀罕的摸头摸脸,再怎么说这也是她十月怀胎生的闺女呢。她是重男轻女,但这么久没见,也是想念的。
  “娘,这是我对象陈家根。”
  “伯母好,我是家根啊!”陈家根笑容满满向未来的岳母大人问好,他可没忘记自己是要求娶的一方。
  “哎哎,好好好!”李红莲看这个女婿,人长得很精神,跟村里见的后生差不多,但又有差别,说不出哪里特别。
  “孩儿爹赶紧帮忙,没看到孩子行李大堆么,真是。来,进来,你爷奶从昨天就开始盼着你呢,赶紧招呼你对象进屋坐。”有道是丈母娘看小子越看越喜欢,虽然不是绝对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元春的行李被二虎拿进她和四春的屋里放着,只能帮陈家根一起抬后面的大包。
  “累了吧,喝水喝水。”
  “老大家的,我似乎记得咱家是有买茶叶的,你找出来给元春对象泡上。哎哟,家里就这么样,家根你将就着点啊。”李翠花说话跟平时不一样,强装着斯文用词跟平时都不一样了,还带着地方口音。好在陈家根不管听没听懂,只管露牙笑然后时不时的点头表示他在听老人里讲话。
  表现得可圈可点,元春大概也明白,让二虎也去陪他,如果他听不懂就给他翻译一下毕竟如果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能只拿点头应付。元春是被李红莲给拉进去说话了。
  “元丫头,我冷眼瞧着你这个对象还行,人大方有礼貌,唉你五婶还挺有眼光给你介绍这么后生。”
  “娘,你说啥呢,可不是我五婶介绍的对象,是我自己处的,好赖都我自己拿主意,我五婶子不会逼我做啥。”
  “你自己处的?那你咋认识个男人?”
  “我不是帮五婶打理她家的店铺吗,喏,家根就是供货商,他从别处收购货品再给五婶这边送。”
  “啥?他是给你五婶打工滴?不是说自己做老板么?”李红莲不自觉就大声起来,一个打工的日子没有保障啊。
  “不是,各做各的。还有你以为想给五婶打工人就要你啊,她那的人都是有要求的,最起码得懂字,有点文化。不是谁想进去就能进去,门槛高着呢。”
  这个李红莲不懂,不过闺女嫁的不是没家没业的小伙子就好,好赖都去大城市走过一遭。可不能还没见识似的做个庄稼汉的婆娘,也不能做个流动的打工的小伙婆娘,将来生活如何过哟。
  现在她放心了,跟着元春进堂屋里的时候给李翠花使了个眼色,李翠花笑得更欢了。她也放心孙女的婚姻了,怎么说元春可是家里的长孙女,她嫁得好说不定以后还能帮助家里的弟弟妹妹呢。
  从地里回来的其他房,也陆陆续续的带着妻儿过来打招呼,张大林做主,午饭就在大房这里吃了。几个人自然乐意,一来不用再自己烧火做饭,大热天的多遭罪,二来大哥的第一个准女婿上门可不得做好菜啊。他们都多久没吃过肉了,以前没有分地的时候大家都一样,区别只是分粮食多少问题,但自从单干后,村里好些人家就渐渐的显出贫富差距来了。
  勤劳能干的人吃喝不瞅,那些惯于磨洋工的,现在也提不起勤快的劲儿来。家里兄弟老五张爱国就不说了,他自己有本事,娶的是还更有本事的媳妇儿,生活自是富裕了。
  再有就是家里大儿子当兵,大闺女到帝都去工作的张建设,他家也不错,又有老娘爹补贴。其他两个兄弟家境就半斤八两了。
  张解放夫妻两没了生儿子的盼头,又过继不顺利,觉得没了奋斗的动力,生活中的油盐有时候还要磨着老子娘拿钱买呢。
  老六张爱军跟刘英倒是有儿子了,可是两人干活没规划,眼里没活,整天也是辛苦的下地,收入就跟人家不能比,不知道忙活个先后来。
  现在他们就特别羡慕老大家的来,老五他们是没有心思羡慕了,差距太大。
  张爱军也给儿子送去了军队,三虎跟大虎不一样,大虎皮了点,但是懂事。三虎绝对就是属于恶习太多,十几岁起跟着附近城镇的小流氓到处流窜,行小偷小摸之事,家里人被严打吓破了胆,主要是隔壁村小伙子的被枪毙两个,其他村的、镇的、县的被捉坐牢不少人。家里赶紧央求张爱国,张爱国咬牙送他去最艰苦的边远部队去。
  并告诉他们,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如果谁再不管好自己家的孩子,就自己处理后事,他不再插手。
  张爱国这么说主要是想让他们自己重视起孩子的教育来,二来不想以后村里亲戚有这样的事再烦扰家里的老父母,三来也是他对于那些无恶不作的流窜作案团体特别厌恶。他特殊部队的什么事不知道,就是参与围剿路霸、杀人越货的事件,手下派出去的就不少次,有些因为靠近大路,整个村庄都有参与拦路抢劫杀人的勾当,你说气人不气人!
  总而言之,家里的兄弟很多心思也歇了,这么些年的当兄弟,最是了解。老五说不管就真不管,那是哭求再多都不会看一眼的主,一边怨念一边也是怕他的。现在张爱国比十年前生气更让人畏惧,所以现在一起住的就老大张建设最让他们羡慕了。
  “唉,元春出息了,可别忘记家里的兄弟姐妹啊,到时候也带五春六春呗。”
  “六婶,五春不是才上小学么,还没毕业呢吧,想太远了。”
  “小孩子不是长得快嘛,再说上完小学就算毕业了,认得字就行,让她们跟着你这个姐姐我们放心得很。要是也能找个你这样的准女婿我就满足了。”
  “弟妹说得太远了,不说四春,就我家两个不争气的,正是年纪,元春啊你可不能忘本啊。你自己过得好也要拉把二春三春啊,她们可是你的亲堂妹呢。”王四妹看元春拉着亲热表妹说话,就出声提醒,表妹是大姑的小闺女。
  “婶子说什么呢,二春三春从小特有主见,跟婶子一样,哪里就需要我拉把了。人生大事自有婶子你操心,我一个未嫁娘哪里轮得到啊。”二春三春不说别的人品太差,她不想带个这样的白眼狼,心眼又忒多,还不用在正道上,她是一点都不想给自己找事。这不是帮,是找麻烦。
  李翠花也听见王四妹说得不像话,苛斥了她,还好孙婿没在,他跟老头子那帮爷们说话,不然得多丢脸啊。
  王四妹不在意元春的话,她现在铜墙铁壁了,反正说说又不会掉她半块肉。不过死老太婆的话还是要听点,大不了她少说呗,以后没钱还要找她“借”呢。老太婆有个好儿子,每月都给汇钱,不从她手里抠点出来,还不是都贴补大哥大嫂?
  “元春啊,这次结婚怎么走啊,你嫁的太远了,不能从咱家里出去吧。”路上都耽误多少时间呢。
  “这个我跟家根说好了,五叔五婶也觉得好,就是要从五叔家里出嫁,去家根老家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们那刚修好路,好走着呢。”
  李红莲说“你说的也周到,你五婶不反对从她家出门,那就好办。”
  “可是咱们怎么过去啊,家里这么大喜事我们这些叔叔婶婶不在场怎么说的过去?”刘英张口就来。
  正好从隔壁村赶过来的张大妞坐下就听到六弟妹的话她皱皱眉头。“那能有啥法子,元春爹妈肯定得提前过去,你们叔婶就看心意表达一二。总不能都去,这钱可不老少呢。”都让男方家出也是一大笔钱,不说负担不负担得起,人家以后看轻侄女可怎么好?
  “我也就说说。”
  “我觉得六弟妹说得没错啊,我家女儿那么大还没去过帝都那样的大城市呢。二姐你就不愿意让小娜去啊。”王四妹就说了。
  “有什么本事咱就做什么事,我没想她去哪里。”张大妞也没有跟王四妹客气。
  元春看着一屋子的女人也是无奈,按说是自己的喜事自然是热闹些好,如果离得近就还好,这距离有些远。何况看六婶和三婶的打算不像是要给她贺喜的。特别是三婶她是万万不敢让她去的,加上两个特别不老实的堂妹,那不是去给她祝贺的是去惹事的。帝都惹事她自问没那个能力摆平,到时候不得给五婶添乱啊?再说五婶也没有那个义务去操心这些。
  之前四春在信里有提过,她从学校回家的时候看到二春在外面交了男朋友,她说“那个人流里流气的,见了我还吹口哨,说一些下流的话,还有他的同伴想拦我,二姐也没有帮我就在旁边抱着胳膊看,要不是有二虎过去接我,得被欺负死了。”
  一想到这里元春就恶心二春得不行,现在王四妹摆着一副自家闺女还是正经闺女,让她帮介绍对象,元春是不会放心上的。
  不过具体的元春决定好了,现在这么多人元春啥都没说,好歹等吃过午饭,大家都散了再跟爹娘爷奶提。直接就说谁去谁不去,自己的婚礼元春还是可以做主的。


第179章 默契
  女人堆这边大家都想法各不一样; 男人堆这里却是称得上和谐; 陈家根也是在社会上混的人,算是个成功的商人了; 这必须要求他不但察言观色还要能说会道; 又不会说些不合适的话导致冷场。
  张大林对这个孙女婿也是满意的,基本上就是张大林、二虎和陈家根在说话; 其他也就偶尔插两句。至于张建设这个准丈人没说什么话; 只管憨憨的笑听人两。他对女婿的基本要求就是长的精神,然后勤奋能干活,能养妻儿的就中; 没有什么其他的高标准在里面。
  至于男方家有多少钱,住多大房子; 他不是太在意。他总觉得爷们就是默默的挑起担子就行; 这是他觉得好女婿的标准。
  家里他偶尔会凶自己媳妇儿,也会大老爷一些,他没多少本事; 脑子没那么灵光,偶尔也会为了耳根清净让着媳妇儿一些。他自己就是这么样的爷们,但是自己的闺女找对象,作为父亲当然希望未来女婿是正派人; 别太多花招,对他闺女好一点,那就中。
  穷点也可以接受,反正小两口子年轻将来能自己干活!
  张大林比他要仔细多了; 看似平常的谈话,却悄悄收集陈家根家里的信息,当知道孙女已经见过对方家长,陈家很喜欢孙女,他就又满意一点。
  陈家根默默在心里抹汗,怪不得出门前他爹娘忙这样那样的嘱咐他,他开始还不放心上。现在才发现年轻人不在意的东西老年人可能最在意。
  姜还是老得辣,以后看来多请教请教有经验的老人家,他们看事情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想到这里就有些同情他的姐夫们。
  不管男女两堆人说什么,等到吃饭的时候也是热闹,邻居的族人关系处的好的都过来帮忙炒菜做饭,张家人少不得又增加一张桌子给这些帮忙的人摆饭。反正就一顿饭,自家事人家帮忙省心省力很多,张大林不是那小气的人,吃完饭其他族人又夸了元春和她对象一番才各自离去。
  既然是上门拜访的准女婿,并且一来就要谈婚论嫁,等回去的时候也就是张罗酒席结婚了,所以元春这次做好了准备,回家里也是会多呆些日子。陈家根自然是一起留下来,他们本来回来得就晚了,林帆到驻地都一个月了元春才和陈家根回张家屯。
  元春抽空到县城的邮政所给林帆打电话,跟她说个大概情况,还有到时候一起去帝都参加婚礼的人数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