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婚]重生之林帆-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
真难得,再这里还能听说谢谢的。
林帆洗得不快,没有洗衣粉,出工的衣服脏着呢!一般人都用灶眼里的灰和着泡泡,然后捶一捶就完事儿,尤其家里干重活的男人衣服,那是几天半月才换的,那味那脏的程度。基本上就这样干。
林帆家还有点肥皂也是省着用,捶衣棍就很派上用场了。
“你就先用着吧!完了给我送回去,张爱国家知道吧?”
“嗯!”
洗完坐会休息,就准备端着盆子回家了。
张爱国今天到宋营长家蹭饭,他跟宋家关系很好,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跟宋家根关系铁,家里的事本来也不想往外说的,只是先后收到家里的两封信,让他挺苦恼的。看样子小妻子跟家里相处得好像不好。
看宋家根成家那么久了,应该对于这样的事比较有经验?旁敲侧击的问一些家里的人的关系处理,宋家根也是人精,联想到张爱国最近好像收家信挺频繁的。这年头当兵的,家信其实没有什么隐私的。
也就按照张爱国的说辞回答,顺便邀请他到家吃饭。
张爱国看着人家妻子儿女都在身边,宋家嫂子把宋家根照顾得好好的,一家子热热闹闹的,也挺羡慕的。
“你小子啥时候把弟妹也接过来,你的等级早就可以随军了。”
“早先有说,随时都可以,就是没想回部队接到训练的任务,这不就耽搁了。”张爱国也没想到会这样,可是接到命令的时候,张爱国毫不犹豫就接受了,家里的事什么时候都可以办,可是这个机会他要捉住。
“还不简单?直接让弟妹收拾行李,到时候让人接着就行了。”
“不是,我还得找个时间回去,还没领证呢!”张爱国也是不好意意思起来,按说他打完报告很快就得到批准了,也回去完婚了,人也拐上炕了,一般人还真没有在乎扯不扯证问题,反正大多数人就是这么过的。
但是他们是军婚,如果要随军是要用的,要不怎么说是受保护的军婚?
可是他们完婚的时候林帆还没十八呢!原来两个人商量着,张爱国回去就办理随军手续,然后找个时间回来领证,因为过完年两个月,林帆就够十八了,张爱国顺便帮着收拾行李去的。
“好小子,娃儿都有了,证还没扯!哈哈哈!”这个事他也忘了,想当初他跟他家婆娘也是没有领证,也就打完报告就回去结婚了,孩子都几个了,要随军也才去临时扯了。不过一般批准了也就算是合法的军婚,需要随军后才补上。
“这不是想着先忙活这段再说嘛,而且我媳妇肚子有孩子呢,让她一个人出门我不放心,她这个没出过门的小姑娘,都不知道往哪儿走。”
“弟妹认字儿吧?”宋家根吃一粒花生米,这个难得,他最满意妻子的一点就是这里,啥好的都舍得给他做吃。
“读几天书,认几个,她要是一个人。轻松的我还能放心些,现在这样也不好挤火车。”
“那倒是!”这里比张爱国家乡更北,要坐两天一夜的火车,而且不是直达。
“爱国,弟妹怀几个月啦?”宋家嫂子端着一碗煮白菜上桌,听到他们的话就问。
“好几个月了吧!”张爱国也不太会算这个。
“哎哟,那可不方便。而且你们想过没有?你现在也是忙,弟妹过来,坐月子可咋办?”她可以看在张爱国面上,看顾一二,可是她家的孩子也多,要忙的事情也不少,都不知道张爱国爱人是个啥样的,不可能大包大揽的。
“……这个倒是忘了考虑。”
吃完饭,张爱国回自己宿舍,点根烟,他已经很少抽烟了,这东西难得。
妻子过不久也要生产了,他这里确实也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有时候几天都不着家的,而且也没有经验照顾产妇。
家里有老娘,大姐嫁得也近,可以拜托她们照顾月子。老娘虽然讨厌林帆,可是,孙子确实是自家的,应该不会摆手不管。
张爱国从来没有想过如果她娘真不管咋办,因为他也不知道婆媳能互相讨厌到什么程度,也不会那么想自己的娘。
所以,他想来想去,就让林帆先不随军,把孩子生下来,由老娘照顾到出月子,明年再考虑这个。这样他的计划也不会被打乱。
男人思考的方向永远跟女人不一样,女人所坚持和无法忍受的东西,在他们男人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
不过林帆后来写的信,也是起到一些效果,张爱国没有怪她,甚至有些难得的怜惜。没有听他娘的话那样,休了林帆,也没有责备。
而是利用休息时间淘一些好东西给林帆寄回去,这次还是分的两份,林帆那份显然很用心。钱也有一百块,加上各种的吃和用的票据。
第31章 一个小孩儿
快在出工之际; 那个借着林帆家的捶衣棍的小孩找到林帆的家; 给她还来了。
“五嫂,你跟这孩子很熟?”刘英准备出门见到这一幕; 就往上凑。
“不认识; 刚好洗衣服碰到借个棒槌给他。”
“真的?”林帆真想把手里的棒槌往她头上敲。
“我跟你说,你刚来不知道; 这家人不是好东西。”
你自己就不是个好东西了; 还好意思说别人!!
“你知道人家是谁啊?一个孩子能杀人还是放火咋滴,你一个那么大人了,当着人家孩子面这么说; 恶不恶心啊你!”
“嘿,谁不知道就是臭老久呗; 你可别连累咱们家。”
“家都分了; 就别咱家咱家的了。”
地里的庄稼都已经灌浆完毕,绿绿的颗粒里面满满的白浆,涨涨鼓鼓的在微风下摇曳。根据经验来判断; 如果接下来还是这样的天气,那么今年夏收成果应该还可以。
现在也不需要到地里拔草了,是用镰刀在田边把长得太长太茂密的滕草割干净。这样远远看过去,除了密密麻麻的小麦杆子; 都整整齐齐的了。一块块的田地被分界清清楚楚,跟用笔画一样清晰。也避免岸边的草滕把阳光和空气给抢了,庄稼给闷坏了。
虽说是新社会了,可是种植技术其实没有改变多少。苗与苗之间间距很近; 用他们的话说,多种一颗就多一把收获。
这是不科学的种植,但是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林帆也不会脑热的去提什么意见。
这里小麦种,稻子也种一些。刚开始林帆下田插秧的时候,每次两三颗,还离得很大的间隙。结果人家要求她要返工,说她偷懒种得梳了,好赶进度。从那以后,人家怎么干她就怎么干。
其实人和植物没有区别,生存是需要足够空间的。
“嫂子,水喝完了,我那还有,还是泡的野菊花。”
“那挺好,太阳太辣,野菊花还能下下火。”至于喝不喝别人的水,现在人大多不太注意这个,林帆见人家没有水喝了,也不坚持所谓的卫生了,大头嫂子身体很健康,而且人家也没有对着嘴喝。
“你别忙,我自己倒,今天吃咸菜多了,嘴里干。”拿起林帆的水壶往她自己的水罐倒。
水壶也是好东西,没有工业票也是买不起的,刚好林帆家有,结婚那会张爱国买的,又没有别的带水工具。林帆直接就拿来煮水,撒点自家晒的野菊花,就整壶提着出工了。汗水一直流着,半壶水有时候还不够的。
大头嫂子家没有铁水壶,就拿小罐子装,这个就容易磕着碰着破了。
“哎!这活啥时候是个头啊!”
“咱们种地的一辈子都是跟土地打交道,风吹日晒的,直到干不动为止。”
“是啊,怪不得人人向往城市。”
“这年头,城里也未必消停,泥腿子辛苦是辛苦最起码没有性命之忧!”
“咋会,都是三代贫农根正苗红。”
“嫂子跟你说。”大头嫂子左右看看,有的喝水有的休息,千奇百怪,没人注意她们的谈话。“不一定,现在啊再贫农也拼不住嘴巴惹的祸。”
“这么说咱村里有从土地走出去的人啊?”
“……有呢,当时多风光啊!县长都接见过他呢,现在呢!诶!”
“嫂子说说呗。”
“说来还是咱张家屯的人呢,张福生知道吧?”
见到林帆茫然摇头又说:“你可能不清楚,这张福生已经六十来岁了,他家家里兄弟多,父母还不得给他们寻出路啊,这人也到城里给人做学徒。可是人脑袋机灵嘴巴甜,人家愣是混得不错,最后还娶了个城里的媳妇儿。这个得多大的福气?听我婆婆说,都轰动了全村。可是这城里媳妇儿是独女,人家让张福生留在城里给老丈人养老,这就跟入赘一样了。当时他们家不缺儿子,也不太乐意,好在老丈人也豁达,不要将来的外孙跟他们姓,只要给他们养老送终,外孙还姓张。这样两家都开心,张福生啊就到城里生活享福去了。”
反正都在休息吹牛,林帆和大头嫂子也边墨迹边说。
“张福生很会钻营,后来又进工厂当会计,他就生了一个儿子,叫张坤!这个儿子不得了,从小聪明伶俐,读书也很厉害,后来在燕京大学当老师,听说还是教授啥的。你说得多风光啊!可是听说这个张坤不知道是怎么的说错了话,反对主席,还是啥的,被打倒了!听说被曾经的学生,就是那个红卫兵拉出去批斗。她娘就是因为拉扯之间摔到脑袋了,当场就去了。这个张坤说是要去劳动改造什么的,有人帮忙给弄回原来老家。要不然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呢!这里虽说没有多少人欢迎这样的坏分子,都不想跟他家沾着,刚回来那会,时不时就红兵到村子里开批斗大会,好在咱们都是一个祖宗的,都不太动手,但也不会伸出手帮忙。”
估计就是“右倾”那场风波吧!
“他那爹张福生带着儿子孙子回到咱村,就亲自上各家的门拜访,身段放得很低。那些年纪很大的长辈,有跟他是同辈或者他的父辈的也看在同祖的面上,约束下面的子孙不要去他家找麻烦。村里的二流子也不会随便去找麻烦,就是看在那些老人的面上。”
这次的遭遇中张坤不但瘸了一条腿,她娘也因此丢了性命,损失惨重!
“他们家是不是有个七八岁的孩子,我在溪边碰到过,挺小的男孩,而且竟然自己洗衣服!”
“是张坤的儿子,也是可怜,出事的时候,那孩子也才几岁,张坤天天被批斗。他那个妻子也跟他划清界限了。他那妻子是听说是大城市的姑娘,跟他是同学,长得很漂亮。刚结婚那会,张福生还带他们回来祭祖过。真是俊男俊女。要我说啊,还城里的,有文化又怎样,还不如咱乡下的姑娘,没啥文化,大字不识两个,长得也不讲究。可绝对不会丢下残疾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不顾的。”
林帆笑笑没说话,这种事这种人哪里都会有的,不限城里和乡下,不过乡下的女人受教育程度少,认的是嫁鸡随鸡的命,好也受,坏也受,没有离婚的意识罢了。
真没想到张家屯也出这样的人物,大学教授,才华肯定不一般。林帆当时看那孩子就觉得很不一样。
有那样的爷爷和爹,只要他们没有自暴自弃,颓废恍然,教出来的孩子跟村里的区别就出来了。
人最怕就是受打击后一蹶不振。
不过林帆也就因为好奇,但是现在知道这样的故事,也了解情况了。
说到底跟她家也没有啥关系,这年头,悲惨的人到处都是!
大头嫂子跟林帆说话的时候,难得的一直维持着低音。“要我说啊!主席说啥就是啥嘛,干啥反对?不是傻子是什么!”
林帆端详大头嫂子一会,没想到这样的村妇会想得这样通透。这时候可不就这样?大势所趋嘛!
收工钟声响起,陆陆续续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往村里走。交了工具,做个登记就跟大头嫂子走了。
“砸他砸他,坏分子去死吧!”
“老子反动儿混蛋,老子英雄儿好汉!”
“戴高帽,开飞机,坏人嗷嗷叫!”
到半路两人就看到几个村里的黑孩儿们在拿石头土块扔向另一个男孩。一边扔一边唱着口号。
玩的还挺开心的!
其他的家长见怪不怪,也不苛斥他们,甚至有人还哈哈大笑。
林帆看到被排斥被扔石头的就是那个在溪边洗衣服的男孩子。
这个孩子也怪,人家扔他也不跑回家,就稍微避避还站在那里。没有哭也没有害怕,没有因为人家的欺负而有什么愤怒不甘的表情,就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其他孩子,平静得可怕。
不到十岁的孩子!
“大虎,你干啥呢!”林帆认出张建设家的大虎在里面就出声叫他。
“你们这群小鬼,是想吃一顿竹笋是吧!”大头嫂子嗓门也一吼出来。
孩子们因为听到大人的呼声,都转过来,然后对着林帆她们做个鬼脸,呼啦啦的都跑开了!
剩下那个孩子,看着林帆她们一眼,低下头蹲下整理一小垛柴,把散开的重新捡好。但由于人小力气小,总是捆不紧。
“你这孩子,婶子来!”大头嫂子三下五除二,给绑紧了,交给他。
“赶紧扛回去,扛得动不?”
“谢谢,拖得动!”
这孩子不是用扛,而是半抱抱拖的回家去了。
“多好的孩子啊,我家那几个小子有人家一半懂事儿,我睡着都能笑。”
“嫂子你就不知足吧,我看那几个侄儿不知道多好呢!而且要是可以,哪个孩子这样懂事家里父母不得心疼死啊!”
“是啊!”大头嫂子也沉默了。
林帆不觉得这孩子需要别人的同情,前世她早早的就没有父母爱还不是那样过,今世也一样。所以她理解这个孩子的倔强!
都是认真生活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关于一些读者对于剧情的分析和疑惑,这里统一回答:
1。人是会变的,不同的环境或者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所行之事也不同。男主娘通过打听觉得女主不错,至少相对于女主姐姐来说。
2。还没有成为一家人的时候,当然是客客气气的。住在一起了,各种摩擦就出来了。其实也不是说那个婆婆不 好,只是婆媳历来就是这样。就怕儿子心里媳妇分量比娘亲重,看媳妇不顺眼也是人之常情,人的心理活动很复杂的。公公原来对林帆还有些维护,后来老妻总说林帆败家什么的,听久了也就淡了,而且老妻陪自己一辈子,肯定起会站在老妻这边了。
3。女主也想跟婆家和妯娌相处好啊,可是经营小家,不意味着更多的妥协。受人算计。
住的近就是这样,磕磕碰碰,吵吵嚷嚷很正常的。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第32章 矛盾激化
林帆又收到张爱国的信了; 没有用时间短的电报; 看来张爱国没有怪她,也有好多话要说的样子。
林帆前几天碰到村长; 然后问他啥时候去开会; 帮忙看看有没有他家爱国的信。
林帆一副求人的低姿态,人家对于她这样年轻的军嫂也多是包容的态度; 男人跟女人处事的态度不一样。
以前张家的信; 多数是李翠花去村长家拿,再不济也是张建设去。
林帆现在提出来,村长这才明了; 想到之前闹出来的风波,作为老一辈; 对林帆的做法也是不赞同的。不过既然分了家了; 人家的事儿他也管不着,都这样说了,他这个一向以为村子考虑的做法; 决定以后张爱国的信件就交他媳妇儿吧!想来其他人也找不到他的麻烦,张大林家想自己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
当时村长点点头表示,到时候看看!林帆很诚挚跟人家道谢。
这不,人家把写着“林帆收”的那封信就直接交给她了; 没有经过李翠花的手。
信封挺厚的,好像特意用了两个信封叠装的。
打开,发现信纸中间包着一叠十元大钞,很冲击人的眼球。其实一般把钱插在信封里面邮寄是不允许的; 也是不安全的,如果是别人转交有可能私下拆开来看,那就把钱拿了,就是专门的工作人员违规偷拿你也没有办法确定。
但是张爱国的信件却不是在此列,因为是从部队发出来的,即使是简单的家信,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能发出来的说明已经过了审核的。
显然张爱国是知道这一点的,因为他已经这么做很多次了,而且林帆的一百元,总共十张十元大钞,如果真的挂汇款单,到时候啥人都知道了。只要父母会拆开林帆的信,张爱国虽然觉得不妥,也不会责怪太多。
没想林帆这里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年头很多人不会有尊重别人隐私的自觉,他们觉得你既然写了不怕别人看。
信满满的两张,看来张爱国也是尊重她这个妻子的。以张爱国的性格,一般是简短明了。
“你说的事我已经明了,在这件事情中,你的确是冲动了,好在你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改进。以后拿不定主意可以问我,也可以找人帮忙,大头嫂子很热心,也是个讲道理的人。”
“家里父母年纪大了,我长期在外没有尽到儿子的义务,你替我给他们尽孝也是应当之举,……。”
“咱们提到的随军问题,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这里抽不出时间,你也实在不便上路。而且,在家待产,有许多亲人伸手帮忙。……”等等。
反正在里面各种分析道理之类的,不过暂时不能随军,林帆也很理解。
男人嘛!工作始终放在第一位,他们总是很多的借口,什么工作天天很累的不要拿繁杂的事情烦他。什么他辛辛苦苦就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好之类的。
看在一百元钱和肉票的份上,林帆也不生气。她又有肉吃了,都馋好久了。
李翠花知道林帆自己已经拿了家信了,发了大火,不过没有跑到林帆面前指着她不孝,太独。可能被张大林阻止了,只不过在那里骂骂咧咧的,骂得听难听的。
林帆忍着不出屋,可是半个小时过去了,李翠花还再骂,不带重样的。而且特地站在院子里骂,都是不到十米距离的院子,那些内容很能激起人的火气
不过林帆气极反而冷静了,在屋里也是受罪。搬张凳子到自家的厨房门口,叉着双腿,大肚子一挺就坐下了。
拿着核桃和长长的砍柴刀刀背,充当锤子用,一边观看李翠花骂天,一边“乒乒”的砸了核桃。
基本上除了张家的男人,那些女人孩子都出来了,刘英的房子离林帆家近,林帆都看到她也倚在门边嗑瓜子,不知道她怎么有那么多瓜子嗑。
那些张家的孙子孙女就在李翠花的前后仰着头,兴致盎然的观看,豪不在意李翠花骂人的内容。
谁都知道李翠花在骂林帆呢,张大林和其他儿子都窝家里待着不好意思出来。张大林开始还苛斥李翠花,可是李翠花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气的不行,不顾张大林了。
“乒乒乒”林帆开始砸核桃,然后把壳子挑开,捡出核桃肉吃,嗯,味道真的很好,虽然不像后世那样肉多壳子薄,可是很香的。
很快林帆的举动就被发现了,特别是那几个“虎”,几个“春”。也不围着李翠花看稀奇,都争先恐后的往林帆这里走。他们可是听到他们娘常说,这个婶子败家,啥都舍得吃。有吃的好啊!
“婶子,婶子!”
“婶子,你在吃啥,咕咚。”
“我也要吃。”
“你们干啥来了?”
“……”咕咚咕咚的口水声。
“哎哟,婶子这里可没有吃的,去找你们娘去。婶子这个可是给肚子里的弟弟的吃的,没你们份儿。”林帆顺口胡说。
“胡说!我娘说,你肚子里的不可能是弟弟,是个赔钱货!是死小鬼养不大。”
“二春啊,你知道啥是赔钱货不?”林帆说话的声音都变了,二春楞了楞。
林帆没想到王四妹这么恶心,什么是死小鬼?既然这样她也不会对我她孩子客气了,这孩子还真得了王四妹的遗传。
“大虎啊,来,婶子给你吃,你是个勇敢的好孩子对不对?”林帆转头看着二春。
“赔钱货说的就是你这样的,就是你娘那样的,明不明白?过年没有新衣服,好吃的你爷爷奶奶也不会给你,只给大虎二虎,连我也给大虎、二虎,这样才是赔钱货!知道吗?”后面的反问,林帆突然就提高了声音。
“你就是个没用的赔钱货,你娘整天想儿子,整天发疯,你要跟她一样成个小疯子吗?”
“林帆,我跟你拼了!”王四妹原来也是跟着其他人看热闹,李翠花看到林帆和孩子的的动静也不出声了,气的!
所以二春的话,大家都听见了。
“来啊!”林帆麻利站起来,她五个月的肚子,也怕有意外,砍柴刀就提在手上。
王四妹扑过来,林帆一只脚移开转了个身,王四妹冲过来的力气没有来得及收,扑在地上。
机会难得,她早就想教训这个嫂子了。
林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麻利坐在王四妹的腰上,王四妹差点岔气。王四妹起不来也打不到林帆,四肢拍打着地板。
林帆捉着王四妹的头发往后用力一扯,狠狠的往她的头脸上打,一边又重重的坐在她腰上。
这是事儿看似很久,实际上就发生在一瞬间。打架林帆很在行,只是平时不动手。
现在大肚子,怕王四妹缓过来,她自己没顾忌,林帆就被动了。所以林帆坐到王四妹的后腰上,赶紧动手,务必打得她疼得被人拉起来也不能再对林帆动手回来。
人单身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有的时间去学几下子,往哪里打最痛,林帆也门儿清。王四妹长得娇小,总是娇娇的,年轻的时候好看,男人有保护欲,但是在农村或者打架上就不能看了。
等其他人反应过来的时候,王四妹疼得直抽。
“老五媳妇儿,你干啥你干啥?反了天了。”
李翠花呆楞后,反应比其他人块,赶紧上来拉林帆。
林帆最后扯着王四妹的头发,几巴掌过去,顺着李翠花的拉扯起来了。
“让你骂我孩子,让你诅咒我孩子,打死你这个贱货!”
林帆被扯着脚还往地上的王四妹踢去。
“解放,解放,你是死人啊?赶紧拉你媳妇儿回去看看。”实在是王四妹看起来疼得说不出话了。
张解放看着林帆,气的咬牙切齿。
“看什么看,你还想打我?我告诉你,你女人骂人的时候怎么不见你阻止?我会告诉张爱国,他的好哥哥嫂子天天咒他肚子里的孩子是死鬼,养不大。我看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
张解放脸通红,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羞恼。
这时候倒是男人女人都出来了。林帆甩开李翠花的手,弯腰捡起地上的砍柴刀。
“老五媳妇儿,你想干啥?”张大林不得不出声了。
“我还能干啥,张爱国不在家,人家使劲骂他老婆孩子呢,这日子没法过了。”
“你,你!”张大林也你不出个什么来。他知道老妻的脾气,也觉得林帆这些日子做的事儿太不像话了。连信都直接去拿,也不跟家里说一声。所以老妻再骂的时候,他也不吭声,挣只眼闭只眼,能教训林帆最好。
“你在屋里没听到啊?二春是怎么说的,不要跟我说那是孩子不懂事,难道大人也不懂事儿?不是她说孩子咋会知道?还有婆婆也不要骂我了,不就是拿信吗,咋滴,婆婆还对儿子和儿媳妇的私下相处感兴趣啊?是不是我两夫妻说情话也要看啊!这么想知道啊,啊?你拆信拿钱我都不说了,现在站在那里骂,就怕全村不知道她喜欢打探儿子儿媳妇的生活呗!”
第33章 第 33 章
“你放屁; 我什么时候打探小夫妻生活; 你这是吃独食。”
“什么吃独食,每个月给的生活费喂狗了呀; 信都是分两家写的; 有什么事儿非得拆我的信啊?”
“那是我儿子的钱!”
“对,是你儿子没错; 但是你儿子已经成家了; 我们也尽到赡养的责任。也不能把钱都给父母兄弟,我们怎么过?”
“别扯那有的没的,既然兄弟要友爱; 啥都给,咋不见你老给张大森大爷家东西?你也知道分家了先顾小家啊?咋不见你以前把所有钱财给你以前的婆婆拿?你也知道是分家了对吧!”
林帆不等他们说话; 就噼里啪啦的说开; 实在是今天被骂的火起。林帆也不担心李翠花会打她,如果是平时林帆不敢保证,但是现在林帆肚子里有她的孙子; 也怕出事没法跟张爱国交代,而且周围也围了人了。
“至于今天的事,是王四妹引起的,天天诅咒我孩子; 我怎么都不能忍。估计张爱国更不能忍。”张爱国人不在。林帆反正就是要搬出来,让他们顾忌。
这一次林帆在村里又是讨论的对象了,你不想高调,不想搞事儿; 奈何她这脾气忍不住,一旦开了口,那就把事儿都说了吧!
王四妹卧床,让林帆赔医药费,林帆说,没断手断脚,也没有别的伤口,连个淤青都没有,想讹她钱,没门。
王四妹除了脸上被扇红,头发掉了一小撮,其他确实没有什么伤痕。
可是王四妹叫得跟个杀猪的一样,大家也都紧张,等到发现王四妹还好好的,也没有晕倒也没有别的不良反应,大家这心里又觉得应该没啥事。
王四妹是真的痛啊,可是没有伤疤什么的,人家也不信她,何况林帆打人的时候就是自家人看到,李翠花还反应快接近,其他别的围观人群是在过后林帆大声骂王四妹才出来的。
王家人来找林帆算账了,不过这里面最厉害的还数王四妹的娘,简直是王四妹的几倍会装。
“王家大娘觉得说那样恶毒的语言没错是吧?王家人真会教女儿!”
原来看着林帆一个姑娘家,出事也没见着娘家人,听女儿的意思是跟她娘家人闹掰了。婆家也不喜欢她,以为好拿捏,没想林帆这样难缠。
“哎哟,大头嫂子扶我,肚子疼啊!哎呀,这孩子……。”
“王亲家,你说要看女儿,我老婆子也不说啥了,但是其他的事儿还请王亲家放一放,我家的儿媳妇我会教。”你跑来张家撒什么野,我还在这里呢,轮不到你大声!
李翠花对林帆不满意,但是林帆肚子里的孙子是自家的,出啥事了,她儿子不得跟她远了心啊!
说到底,她最怕就是跟这个有出息的儿子离心,林帆怎么样,她才不想理呢。
林帆气狠,可也不是下手没有分寸的,王四妹当时很疼,过后也就没啥了。她又不是心狠手辣的杀手,还能要人命不成。
最近林帆凡是有时间就到山里捡柴,反正一些能提前做的活,林帆都尽量的准备好,免得到时候身子更重了不方便。
林帆累了干脆坐在石头上,顺便摘刺泡吃。这东西果子熟了红艳艳的,酸甜可口,孩子最爱吃。就是叶子背面和藤上面刺儿太多,摘起来有些麻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