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乱世芳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差。
后来接触到了面向高层的内部政治宣传课才知道完全不是这样的,这些专门为政界人士上课的老师个个都不是普通人,他们学富五车,同时还深谙心理学,知道怎么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这些成年人来说,填鸭式的教育根本就不适合,只有在侃大山的轻松气氛中才能更轻易地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他们。
而这些老师在官场中无疑是明星一般的人物,请他们来讲课,能够实实在在地给官场中人带来帮助,有助于他们拨开迷雾,所以有水平的老师都是需要不菲的出场费和人情才能请到的,恰好她和这些老师们交好,还跟在他们身边学了一段时间,虽不至于达到他们的高度,但是用在这个年代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不要说这些长期在一线埋头打仗的将官们了,就算是沈绍隽,乃至戴国瑛,对所谓的国际形势看得都不甚分明,因为对国际形势的屡次误判,才使得联合政府最后以失败告终。
“国与国之间都是靠利益维持关系,也因为利益反目,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就像诸位今日坐在这里听课,如果倭国没有入侵我华夏,恐怕诸位之间还极有可能刀兵相见,为了自己手里的一亩三分地打个不休。就像这一块大饼,”她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个圆,“我们华人本来都有资格人人吃上一口,突然倭国来了,说你们华人都不准吃了,这块饼是我们倭人的了,凡是不让的统统都得死,这个时候我们是奋起反抗,把饼抢回来呢?还是卑躬屈膝地捡倭人掉在地上的一点儿饼渣?”
第二百四十二章吸引力
乔霏不伦不类的比喻,惹得整个教室的人哈哈大笑。
“其实不好笑,这块饼就是我们的国土,我们已经被逼到了这个地步。”她用黑板檫擦掉了半个圆。
“记得大战刚开始的时候,谁都不相信倭人会真的对我们华夏下手,毕竟在华夏,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他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会容忍倭国这么做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倭国自己本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也不会把手伸向我们,而列强们如果态度强硬,他们也不敢得寸进尺,可正是因为列强们的纵容,才让倭国的一再试探得逞。”
她的话再次引起了整个课堂的哗然,倭国的狼子野心众所周知,也是乔霏一直对外宣扬的,怎么她会突然反驳自己过去的观点呢?
“刚才讲到那一场席卷欧美国家的经济危机,大大削弱了列强的国力,让他们自顾不暇,这场经济危机同样影响着倭国,不仅如此,伴随着西方化而来的人口爆炸性增长更加深了混乱,他们的经济没有办法承担每年增加约一百万的人口,农民因为产品价格暴跌而处在饥饿的边缘,工人失去工作露宿街头,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街头抗议。有一些极端分子,特别是军方人士认为要解决倭国的贫困,只能在我们华夏找出路,这样既可以减少国内的失业率,还可以给过剩的人口找到出路,尤其是华夏物产丰富能为倭国保持其工业国地位提供他们极端需要的原料来源和成品市场。这一批军方的强硬人士和倭国政界意见并不统一,原本倭国政界高官并不赞成全面对华夏宣战,甚至要削减倭军的财政预算,但是这些倭军的高层态度很强硬。目前双方正处在相持不下的阶段,这也是诸位为什么今日能够坐在这里,而不是在前线对敌的原因。”
“乔教官的意思是。并不是所有的倭人都想入侵华夏?”终于有一个参谋忍不住问道。
底下更是议论纷纷,“那么这样说来,这场大战极有可能停止了?”
众人都被这场大战折磨得神经脆弱,毕竟倭人太善战了,在倭军的攻势面前,所有的军队都如血肉磨坊一般,不停地填人进去,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会不会在下一场战役中死去。
“不,恰恰相反,这场大战不到你死我活的境地是不会停止的。连议和的可能都没有,虽然目前倭国有议和的想法,但那只是政界人士的一厢情愿。倭军的胃口太大,没有全面占领华夏,是不会停战的。在倭国的这一场政治斗争中,这些政界人士,甚至是首相都会被倭军所裹挟。”
见在座众人皆是一脸不信。她又补充道,“大家都知道倭国是君主立宪制,首相是政府的最高领导人,但是就在不久之前军队让人暗杀了一直对华夏抱有善意的首相、藏相、财政大臣,而这些凶手却被倭国的民众奉为英雄,草草判了几年。估计很快就出来了,而这一任的首相的府邸前几日被军方派人包围,若不是他躲在下人的衣柜里。现在已经死了,估计不久之后他就会辞职。一个政府的最高领导人都这么狼狈了,你觉得其他的政界人士会怎么样?是不怕死地继续反对军方入侵华夏,还是乖乖地听话?”
这些政界秘闻,尤其是国外政界的。成日在前线打仗打得灰头土脸的官兵们哪里会去关心,即便是如今华夏政界中的许多人士也不会去关心。虽然这些新闻也不算秘密,但除了专业研究这些的学者和官员,在华夏根本没几人知道,就连报纸都不会特别报道,对国人的吸引力恐怕还不容什么戏子的绯闻来得大。
乔霏始终认为让这些平日只懂得打仗的军官们知道世界和国内的政治局势是极有必要的,否则他们只在意一两个小战役或是一城一镇的得失,而没有战略高度,他们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看问题的高度和打仗的风格。
这一场别开生面的政治宣传课把这些参谋干事彻底惊住了,他们意识到这些内容远远超过自己和长官的想象,一部分忠心的参谋立刻将这件事和课堂笔记报给长官知道。
虽然还有些将信将疑,但之后的课里亲自来上课的将官们越来越多,竟然有了口耳相传的名气。
而沈绍隽之前听说乔霏的课一片惨淡,自己闲来无事,为了给妻子撑面子,第二次课的时候也亲自来听。
对于乔霏来说,不管台下坐的是什么人,她都照样上课,完全不因为听众而影响自己。
她用了三堂课,才用说书一般的方式将世界列强的情况介绍了一边,又将当今的世界给这些学生们细细捋了一遍。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下课的时候,她不无幽默的来了一句。
全班哈哈大笑,虽然已经下课了,但还是有许多学生围在她身边讨论。
“真不愧是我们家霏霏,厉害厉害。”回去的路上沈绍隽赞不绝口,第一次来听课还是为了给她撑面子,第二次完全是听上瘾了,虽然是夫妻,乔霏也常常和他聊,但是这样系统地听下来还是第一次。
相比上课不用讲义,依旧能用自己的魅力吸引来大批学生的她,他只有满心佩服,自己认认真真备课,可课堂上依旧冷冷清清。
其实也不怪他,这次培训班所有教官都面临这样的窘境,基本没几个人是真心来上课的,毕竟都是手握重兵的高官将领,谁还愿意像个小学生老老实实坐在课堂里?
再说又有谁能管得动这些高级将领?
看出了沈绍隽的沮丧,乔霏笑道,“你那些专业课和我这不同,都是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来不得半点玩笑,说实话这种政治宣传课在这次培训中地位最低,可以说是可有可无,我的压力没有你的大,所以才能以这样的心态上课,就算有什么不妥,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你就不同了,若你能把战术讲得和说书一样,那我真得膜拜你了。”
“怎么会是可有可无?”沈绍隽立刻摇头,“听了两次课,我才发现自己过去真如一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对这个世界真是无知得紧,身为国家的一名上将连国际形势都看不清楚,又怎么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这一点乔霏倒是很赞同,这个年代和她过去的年代不同,虽然民智渐开,但是还没有到几乎人人都能对国际形势说出自己一番见解那样的程度,普通百姓兴许还可以用洗脑政策,但是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若也和机器一般麻木不仁,长官说什么就做什么,自己不能对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政府作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就好比如果之前大部分官员都对国际形势有所了解,那必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倭国起戒心,那么她之前便不会面对孤掌难鸣的窘境,在战争中华夏也不会如此被动。
所以这样的课与其说是政治宣传,不如说是知识普及,而在华夏的政治理论界,她虽然年轻,却可以说是坐头一把交椅的泰斗型人物,这得益于她超脱这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能够站在未来的高度分析问题。
当然这个年代也出了许许多多的大师,他们的一些观点看法与乔霏都有冲突,论战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乔霏又是个伶牙俐齿的,手中的笔又犀利如刀,也不会在论战中落了下风,何况太多的问题和状况都被她一一言中,相信她的人越来越多,连戴国瑛在国际形势的研判上都很倚重于她。
虽然她总是能够预言未来发生的事,却不会有人怀疑她是什么预言家式的神婆,她所作出的每一项预言,都有大量的论据支撑,她常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迹可循的,她热衷于找出事情的脉络,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员。
“根据你说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正是美国的纵容,才让倭国变得如此强大?他们卖给倭国废钢铁和石油,让他们制造武器来伤害我们的国人,他们分明是我们的盟友,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来?”沈绍隽捧着笔记请教道。
几乎所有去听乔霏课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认真记下笔记,他这样认真的人自然也不会例外,因为第一次课没去,还特地向人借来了笔记誊抄。
乔霏笑了,“你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了,盟友而已,他们不卖武器给倭国已经很给我们面子了,他们美国也有自己的利益,没理由要为了我们放着钱不赚,还和倭国完全撕破脸皮,美国又不是慈善堂,凭什么要为我们做那些事?”
“那岂不是太不讲道义了。”沈绍隽皱眉。
“在这个时代里,难道还用得着讲道义吗?”这些话她自然不会公开讲,但是面对自家这个单纯正直的夫君,她只能说真话。
第二百四十三章有喜
“利益才是维持两国关系真正的纽带,其他的一切都是废话。其实人与人之间也不外如是,尤其是在政治斗争之中,你看看国内之前几个军阀的混战,不也都是利益所趋?因为利益可以父子反目,兄弟成仇……”乔霏所受的并不是传统的儒家教育,虽然阅读了大量儒家书籍,又有两位大儒自幼教导,但是她前世所受的就不是这种礼义廉耻的教育,而是被深深地烙上了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烙印,利益论在她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这一点与受儒家思想极深的沈绍隽完全不同。
沈绍隽沉默着,尽管不愿意接受,却不得不承认她说的不错,如今的世界已经不是书上说的那个黄金年代了。
戴国瑛一直关心着培训班的进展,心里也知道那些将官不会一个个乖乖地去上课,但还寄希望于他们会读读笔记什么的,聊胜于无。
很快关于政治宣传课的事就传到了他的耳里,他也知道政治宣传课是一门鸡肋,根本没抱太多的希望,但是没想到乔霏竟会吸引了那么多学员来听,这一份众口相传的名气让他也不由得向人要了一份课堂笔记翻阅了起来,眼中有着惊讶的神色。
“我觉得以贝贝的专长,还是应该去外交部。”戴国瑛将笔记交给乔星诃,“恐怕外交部那几个还没有她看得透彻。”
乔星诃点点头,“她一回来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以她的外文能力和交际能力,外交部最合适,但是你知道她为什么一直不肯去么?”
“为什么?”
“她已经成家了,毕竟是有家室的人了,绍隽还在国内。今后他们有了孩子,一个在前线打仗,这个家可都要贝贝一个人来料理,她哪里有办法满世界地跑?”乔星诃笑了笑,心里也为她惋惜,若乔霏去外交部工作,一定能够大放异彩。
戴国瑛皱皱眉,“可惜了,一个女子再才华横溢,可毕竟也是个女子。”
乔星诃一向要强。常常坚持男女平等,可此刻也哑口无言,其实无论她所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式的,对于女子的态度都不见得有多尊重,女人的最终归宿始终是男人和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始终是难以突破的传统。
“贝贝写的这些的确见解独到,平日她虽然也偶有提及,但是始终没有这么系统,我觉得这些恐怕还不是她的全部想法,既然她不能去外交部,但我们可以让她把她的想法全部写出来。也可以让我们参详参详。”乔星诃想了一个折衷的主意。
培训班结束后,沈绍隽又再次到了前线,而乔霏则在忙着戴国瑛交给她的任务。
“小姐——”洪梅眼明手快地扶住了身体软倒在地的乔霏。她的脸色苍白,紧紧皱着眉头。
“小姐这是怎么了?”一边的谢英也慌了手脚,乔霏伏案工作了一个上午,她们本来是要来喊她吃饭的,却没想到她一站起来就一头栽了过去。
乔霏已经被扶到床上躺着。过了几分钟她睁开眼,“我没事。别这么紧张兮兮地看着我。”
“小姐,你都晕倒了,怎么还说没事?”谢英急道。
“我看应该让路大夫来一趟,小姐最近的气色不好,好像总是一副疲倦的样子。”洪梅皱眉道,立刻就要出去找路大夫。
“不用了,你们也别这样小题大做,不过是有些感冒而已,多喝点水就熬过了,最近忙着将书稿完结,难免累了一点,哪里用得着请大夫?”乔霏立刻坐了起来阻止道。
“小姐你再躺一会儿吧,”谢英连忙去扶她。
“没这么娇弱,刚才兴许是饿了,走吧,去吃饭。”她似乎又恢复了精神。
“真是没事?”两女狐疑地看着她。
“没事没事。”乔霏摆摆手,嘲笑她们的大惊小怪。
可一坐在饭桌前,一闻到饭菜的香味,她又微微蹙起了眉头。
“这些饭菜可是不对胃口?”宋妈小心翼翼地问道,近来乔霏一直吃得很少,人也清减了许多,宋妈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变着花样想给她做好吃的,好在虽然食物紧缺,可无论多金贵的东西他们都能吃得起,不过就算这样费尽心思,依旧没有起色。
“最近感冒了,吃什么都没什么胃口,宋妈费心了。”乔霏笑了笑,勉强挟了一筷子青菜,拼命抑制着恶心。
“光吃青菜怎么行呢?你看你这一脸菜色。”宋妈在一边小心地将鱼肉剔了出来,装在小碟里推到她面前,“多吃点鱼肉对身子好。”
乔霏一见到桌上的鱼肉就恶心得厉害,克制自己不去看它们才能勉强扒下几口饭,宋妈将鱼肉推到她面前,就算是她手艺再好,那微不可查的淡淡腥味还是让她立刻就呕了出来。
她捂着嘴呕个不停,因为吃得少根本没有东西可吐,只是不停干呕着,额上立刻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众人顿时惊慌不已。
“小姐,这可由不得你了,非得请医生过来不可!”
“若是不想喝那苦汤药,不如叫个西洋医生来好了?”
“这架势,莫非是有了?”宋妈毕竟年纪大,经事多,“谢英,你快去把路大夫请来,若真是喜脉,还是不要看那些西医了,要养好胎还得靠汤药。”
乔霏捂着嘴,睁大了眼睛,心里也有一丝忐忑,仔细一想老朋友似乎有两个月没来报到了,她一忙也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莫非是真的有了?
路大夫很快赶到了,仔仔细细地把了脉之后,抚着山羊胡子笑了,“恭喜沈夫人,的确是喜脉。”
“哎呀,真是太好了!”一屋子的人都长吁一口气,个个都是一脸喜色。
“老天保佑!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先生太太!”宋妈喜得都要慌了手脚。
“得赶快打电话告诉沈将军,这可是沈将军和小姐的第一个孩子!”梁叔走了出去,忙着要去打电话。
乔霏一时无语,抚着小腹,百感交集,又惊又喜,真是不可思议,在她完全感觉不到的时候,这里竟然孕育着一个小生命。
“不过沈夫人平日太过劳累,气血不足,这一胎一定要静静休养,否则会有危险。”路大夫正色道,“我开几剂安胎的汤药,夫人每天按时服下,最好卧床休养,千万不要劳累。”
洪梅连连点头,“小姐成日不是在外奔波,就在书桌前伏案写作,连吃饭睡觉都会忘了……”
“今后可千万不能如此,”路大夫严肃地对乔霏说,“沈夫人都是要做母亲的人了,务必要以腹中的孩子为重,此时孩子还不稳,千万莫要大意,别说是在外奔波了,就连久坐都不好,尽量静卧在床休息。”
路大夫叹了口气,乔霏在他那儿调养了几年身体,他也是知根知底,“沈夫人平日思虑过重,如今也是要不得,务必放宽心,静心休养,不可大喜大悲大惊,保持心境平和,别动了胎气,你们两人可得看着沈夫人才好。”
洪梅和谢英连忙应下。
“小姐,这回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让你再那样不顾身体地工作了。”洪梅抿着嘴看着乔霏,“路大夫的话你也听到了。”
“我知道了。”乔霏低眉笑道,眉目之间净是温柔,这个小小的生命来得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却唤起了她心中所有的柔情,为了这个孩子,她愿意放弃所有,哪里还舍得劳累。
沈绍隽刚离开一个多月,就接到了这个意外的惊喜,欢喜得他恨不得立刻飞回妻子的身边,可惜职责所在,只得牵肠挂肚地惦念着乔霏和未出世的孩子。
自从怀上了孩子,她就减少了工作量,好在之前赶完了戴国瑛想要的关于国际形势的书稿,来不及校对就交给了乔梅她们帮忙校对装订。
她自觉精力不济,常常只看了一会儿书便累得疲劳不堪,反应厉害得出乎她才想象,吃东西的时候想吐,吃完了也想吐,吃之前还吐,吐得她筋疲力尽,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这孩子可真会折腾。”姚碧云坐在床边,心疼地看着女儿,“你别的吃不下,这燕窝粥却很清淡,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你多少吃一点。”
乔霏撑起身子,怀孕三个月不胖反瘦,和她这敏感的体质也不无关系,虽然是清淡的燕窝粥,可还是吃了几口就吃不下来了。
“胃胀得难受,好像都消化不了,”她苦着脸看着母亲,“妈,你当时怀我们的时候也这么难受吗?”
“当然难受,不过好像也没你这么厉害,我吐了三个月就好了,吃什么都有胃口,哪像你都过了三个月了,怎么还会吐得这么厉害,这样下去,孩子太小,生下来可不好带。”姚碧云抚了抚她的头发,自从知道她怀孕了,全家人就逼着她搬回乔公馆,毕竟沈绍隽不在她身边,有家人照顾自然才能放心。
第二百四十四章隐忧
“太太,沈家的几位太太来了。”一个小丫头屏声静气地在门外说道。
“真是的,他们家人多,三天两头换着人来,吵得你都休息不好。”姚碧云没好气地说,自从乔霏搬回乔公馆,沈家这些女眷们就常常过来,一拨又一拨,什么表姐妹堂嫂什么的,只要和他们家扯上点关系的也跟着过来套近乎。
沈家的人初在重庆偶尔也参加了几次社交活动,被这个奢华的圈子给震惊到了,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乔霏虽然是名媛,但一向不热衷这些活动,姚碧云倒是经常参加,这些女眷们便巴巴地来寻姚碧云这条线。
她们也有自己的考量,若是能打入这个上流社会,别的好处暂且不论,至少孩子们的婚配也能多个好选择,这点小心思自然看在姚碧云眼中,心里便多了几分不屑。
“她们也是关心我,”乔霏按了按母亲的手,正欲起床,却被姚碧云摁下了。
“路大夫说过了,你就乖乖地躺着,都难受成这样了,就别走来走去的了,”姚碧云抬眸对那小丫头吩咐道,“去请几位太太上来。”
“妈,这在房间里见客太不成体统了。”乔霏皱眉。
“你就别想这么多了,乖乖躺着吧,要不,妈去见见她们就行了,没必要非要你折腾一回。”姚碧云站起身子。
“我哪就那么娇弱了,好歹也是妯娌。”
“亲家太太,”怯生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姚碧云回过头望见的就是四张写着忐忑的脸庞,“我们来看看弟妹。”
“真是有劳费心了。”姚碧云矜持地笑了笑,吩咐小丫头上茶。
虽然是在乔霏的卧室,可是乔公馆毕竟气派。房间很大连着起居室,沙发椅贵妃榻摆在外间的起居室丝毫不显拥挤,乔霏躺在里间,姚碧云则在起居室接待她们。
这几人都是沈绍隽的姐姐和嫂子,沈宅她们是去过的,平凡不起眼的一栋小宅子,还不如他们在重庆的大宅院,当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今天到了乔公馆才算是大开眼界,一时间都有些腿软。
这种扑面而来的高贵奢华。她们只在沈绍隽和乔霏的婚礼上见识过,一砖一瓦无不精细贵重,连喝水的杯子都精致得让人战战兢兢。别的不说,就是这里的下人们一个个也都比她们矜持高贵,更不用说主子们了。
四人的性子各不相同,有的谨慎怕生,连多看姚碧云一眼都觉得胆怯。有的则活泼一些,大喇喇地四处打量。
且不说姚碧云身上那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的好料子,光是乔霏躺着的那张气派的大床,还有全真丝的床单被套就让人艳羡不已。
因为沈绍隽的关系,沈家也算是发迹了,巴结的人也不少。自然也送了一些不错的好东西,可和乔家这气派一比,简直有云泥之别。
“亲家太太。您这茶可真香。”沈绍隽的三姐讨好地笑道。
“要是喜欢,待会儿就带两斤回去吧。”姚碧云云淡风轻地说。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
“大家都是亲戚,不必客气,何况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沈绍隽的大嫂有些尴尬地咳了两声。“亲家太太,我们听说弟妹害喜害得厉害。心里放心不下,便寻思地来看看,毕竟她是头胎,我们这些乡野妇人虽然粗苯,可也有些经验,若有什么能帮得上的,尽管开口。”
见这话说得还算中听,姚碧云才微笑地点点头,“费心了,这丫头平日本也不挑食,可一怀上便闹腾得厉害,一吃就吐,我都愁死了,过去也没听说她头疼,可现在几乎每天都犯头疼,也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
“我当年怀我们家小子的时候也是如此,我娘给了我个偏方,说是切两片生姜,用热水闷上一阵子,再加点红糖或是蜂蜜,能好上不少。”沈大嫂想了想说道。
“有身子的人许多气味都闻不得,最好在床头放些柑橘水果,不舒服的时候多闻闻。”沈绍隽的一个堂姐也插嘴道。
“我都记下了,下次一定试试。”姚碧云点头应酬道,心里却是不以为然,这些法子哪里用得着她们教。
沈家四人寒暄了几句,毕竟没什么话说,便起身告辞,似乎只是来见见世面的。
“沈家那样的小门小户竟然也能生出绍隽这样的人来。”姚碧云连连摇头,对于沈绍隽这个有气度的女婿,她还是十分满意的,可那这亲家却让她亲热不起来。
倒也不能怪她苛刻,她也是做过婆婆的人,云家虽然只是商贾之家,可家教却是极好的,虽然云清过世多年,但乔家和云家一直都有往来,相比云家,沈家的确上不了台面。
“好在你不必住在婆家,否则有你受的,”姚碧云撇撇嘴,“听说你那公公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连绍隽都拿他没办法,越是这样的人家,规矩越多,反倒显得他尊贵一般。”
“妈,你别说了。”乔霏苦笑地摁了摁额角,对于侍奉公婆这种事,她的确是生手,莫说是她了,乔家的几个女儿似乎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卢林和戴国瑛的老母都在乡下由前妻奉养,否则以乔氏姐妹的性子估计也无法与婆母和平相处。
之前听说公公那怪脾气,也担心了好一阵,好在不必一起住,只需要保持面上的尊重即可。
“怎么?又头疼了?”姚碧云叹了口气坐到她身边,伸手为她揉着太阳穴,“这样会好些么?”
“嗯,”她闭着眼睛应了一声。
“你三哥写信说他终于要回来了,”姚碧云的脸上有着喜色,手上的动作轻柔。
“三哥要回来了?”乔霏也是一喜。
“是啊,我本来还担心他赶不及你二哥的婚礼,这下可好了,他在信里说还给你带了个新嫂子回来,咱们家这回是双喜临门呐。”姚碧云笑得合不拢嘴。
乔新耀已经成为华夏有名的爱国作家,战争爆发后,他骨子里的血性被激起了,虽然没有从军,可他用自己的笔不遗余力地讨伐着倭国的暴行,乔家几人撤退到重庆后,他过不惯家中安逸的日子,决意离开安逸的后方到前线去、到沦陷区去,那里才能让他捕捉到创作灵感。
他这一走,可把家人的心给揪了起来,和后方比起来,他要去的地方实在太危险了。
担惊受怕了好长时间,这下总算可以放下心来了。
“这么多年了,三哥也总算能从云清的事里走出来了。”乔霏叹了口气,却突然愣住了,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
乔新耀因为云清一蹶不振,这些年清心寡欲地在书斋里写作,以乔家的实力,靠近乔氏兄弟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可是他一直不近女色,似乎是要为云清守节,可是这样一个人怎么出去了一趟,就突然动了凡心,又想着要结婚了?
乔霏的眉头又微微皱了起来,要知道乔新耀前世可就是死在倭国女特务的迷惑之下,这所谓的新嫂子,究竟是什么身份?
如果真是倭国的特务,被乔新耀带到了后方,她的危险性可比白屏大上一万倍,白屏现在就是一只拔了牙的老虎,在重重监视之下,她什么都做不了。
但是乔新耀身边的人却不同了,他的身份敏感,可以轻易接触到联合政府的高层,如果她真的心怀不轨,完全可以利用这层关系,对戴国瑛、乔星诃、乔绍曾,甚至是乔霏下手。
乔霏心中一凛,以乔绍曾夫妇对子女的爱护和乔氏兄弟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前世乔新耀被毫不留情逐出家门的情形?除非是乔新耀做了不容于整个家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