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乱世芳华-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尔街向来都是美国上流社会最精致的缩影,尽管它算不上是美国社会完整和彻底的代表,但人们在这里疯狂地生活着,仿佛在以此庆祝他们在大战这样的人类大灾难中幸运逃过一劫。

    因此这里高档的饭店鳞次栉比,而且生意极好,几乎夜夜爆满,装潢极尽奢侈之能事。

    “哦,乔,好久不见了!”一个身形微胖,头顶微秃的中年男子热情地朝乔新伟招呼,“你上哪儿去了?”

    “我妹妹刚到美国,我陪她到处走走。”乔新伟和他亲热地拥抱了一下,“这是我的妹妹霏乔,这位是格雷,格雷私人基金的负责人,我的好朋友。”

    “霏乔小姐,幸会。”格雷艰难地发音,逗笑了两人。

    “格雷,你还是喊她FIFI吧。”乔新伟无奈,外国人总是喊不清楚华人的名字,他们喊得拗口,华人听得也很难受,还是用英文名更方便一些。

    格雷咧嘴一笑,从善如流地连连点头,那笑容让乔霏有一种微妙的熟悉感,却又丝毫不记得他是哪一位。

    乔霏对乔新伟的介绍有些意外,所有的外国朋友都是习惯喊她“乔小姐”,乔新伟竟然让这位格雷喊她的小名FIFI,可见两人的交情匪浅。

    “格雷是我的好友,也是长我几届的学长。”乔新伟向她解释道,“别看他又胖又秃,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前一阵子大笔买进都邦公司的股票,又大笔卖出汽车公司的股票,结果你猜这么着,果然都邦公司股价一路攀升,汽车公司股票大跌,他让我们赚得盆满钵满,格雷基金运作两年了,每年的投资回报率都达到百分之一百以上,你说这家伙是不是一个天才?”

    格雷憨厚地笑着,丝毫不介意乔新伟嘲笑他又胖又秃,看上去十分宽厚好相处,那淳朴的样子并不像一个精明的华尔街金融家,乔霏有些疑惑,这位格雷看起来很面熟,可是她又实在记不起他是哪一位,他的名字也丝毫没有特殊之处,整个华尔街叫格雷的人恐怕也有几十个吧。

    乔霏也笑眯眯地冲他点点头,格雷基金她是没有听说过,应该是一家规模很小的私人基金,估计乔新伟就是格雷基金的大股东,否则势利的华尔街金融家又怎么会待他们兄妹俩热情如斯?

    但她对乔新伟所谓的天才一说,却丝毫不以为然。

第一百四十五章 碰撞

    这个年代的美国人处在一个股价不断飙升的股市中,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随处可见。

    只需要支付百分之十的保证金,余额由经纪人垫支,每股一百美元的股票,如果以保证金的形式购买,只需要支付百分之十,也就是十美元。以每股一百二十美元的价格卖出,获得的利润是二十美元,利润率就是百分之两百,这种投资方式就是快速致富的捷径。

    所以乔新伟所说的投资回报率百分之一百以上实在算不上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

    华尔街的许多上市公司本身也是高度杠杆化的,只要公司的利润不断增加,超过当前债务的利息,每股收益就会以飞快的速度增加,这当然会进一步刺激投资者对这只股票的热情,这种做法助推了股市的繁荣,许多无知的投资者也头脑发热,冲进来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这几乎是一个傻子都能在股市里赚钱的时代。

    不过如果有一天经济开始下滑,很多这样高度杠杆化的公司就会很快破产,最后导致股市大崩盘。

    那个时候就是华尔街的末日,就算眼前这位格雷再天才,也无法逃过这个劫难。

    格雷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取出名片,一脸歉意但很有礼貌地递给乔霏。

    乔霏看着名片上他的英文全名“BenjaminGrey”,再次觉得有些眼熟,不过这名字很大众化……

    等一等,她的脑子突然像闪过什么。

    格雷?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的格雷?

    乔霏的神色认真了起来,难怪自己方才有一种微妙的熟悉感,莫非眼前这位看起来憨厚的中年男子就是日后的华尔街一代宗师,享有华尔街教父美誉的那位格雷?

    她咽了咽口水,自己的运气也太好了点儿,随便出来吃顿饭都能遇到这样的大人物,不过现在的他还在华尔街做着一个小小的基金负责人,任谁都看不出他今后的辉煌。

    但是他高超娴熟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技巧,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前后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乔霏前世所处的年代几乎所有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他的信徒。

    而他所拥有的财富多到令他厌倦,最后解散公司,走进大学教书育人,将他的理念思想播进每一个投资者的心里。

    她仔细回想过去教科书那张黑白的照片,那年老的格雷与眼前这位的容貌渐渐重叠在了一块儿。

    “FIFI也是到美国来读书的吗?”。乔霏发怔的样子引得格雷好奇地问道。

    “对,她在哈佛读法律,过去学的也是经济,对华尔街很感兴趣,你在华尔街这么多年,正好给她讲讲。”乔新伟笑道。

    “了不起,了不起,不过从哪里说起呢?”格雷憨憨笑了笑,“唔,这几年经济很好,华尔街正处在最赚钱的时候,当初我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才选择了这一份报酬较为优厚的工作。”

    “那您觉得什么是金融投资市场最欠缺的呢?”见到了年轻时候的大师,乔霏心里痒痒地,忍不住直接就问到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逻辑,严密的逻辑,这种逻辑的理智对于以盲目和冲动为特色的金融投资市场来说,永远是最为欠缺的。”与乔氏兄妹这样受过正规商学院教育,但未经过市场打磨的人不同,格雷更多是的在实践中全面熟悉证券业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知识,了解证券买卖程序、行情分析、进货与出货时机、股市环境与股市人心等在内的实际运作方法,这种源自亲身实践的经验,远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更为深刻有力。

    “逻辑?那您觉得如今的美国金融市场还有逻辑可言吗?”。

    “当然是有的。”格雷并不认为如今的市场存在着多大的问题,就算有小问题,也可以经由市场之手做出检验,进行调整。

    “恕我直言,虽然我来到美国的时间不长,但我觉得如今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严重缺乏理智,甚至是根本毫无逻辑可言,现在的市场看起来繁荣,无论是上市公司的种类,还是股票发行量都大幅度增加,但大多数投资都投在房地产方面,现在经济环境是很好,但这样的利好能够持续多久?如果房地产公司破产了,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却未对此引起足够的警觉,去关注风险,反而继续推荐房地产公司股票,那么最后这种失控的乐观就会导致经济的崩盘。”乔霏噼里啪啦地开火,让乔新伟都吓了一跳。

    文弱的乔霏一开口就是毫不留情的尖锐评述,让一直未认真起来的格雷顿时对这个少女刮目相看,眼前的这个小姑娘绝对不是一个门外汉,但这并不等于他赞同乔霏的观点。

    “以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购买房地产股票还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投资行为,也是经过市场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这个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安全性和满意的报酬率。当然,在金融市场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是在合理的条件下投资应该不至于亏本。如今战争结束,经济复苏,股市持续保持牛市的行情并不奇怪,我认为目前的情况并不是盲目的乐观,更不是失控。民众在过去也曾经一度认为购买股票是投机的行为,憎恨甚至诅咒股票投资,事实证明他们是错的,购买股票也是十分合适的一种投资。”格雷皱着眉头温和地说。

    “关于这一点我不否认,但目前的金融市场是否存在着投资变成了投机的问题?历史性的乐观是难以抑制的,投资者往往容易受到股市持续的牛市行情所鼓舞,继而开始期望一个持续繁荣的投资时代,从而逐渐失去了对股票价值的理性判断,一味追风,在这样的市场上,股票可以值任何价格,人们根本不考虑什么数学期望,投资和投机的界限已然模糊了。”

    这个观点本来就是格雷提出的,曾经接受过格雷思想教育的乔霏,对此深以为然,现在的场面就像是未来的格雷和现在的格雷进行辩论一般,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但是格雷却对她说的话十分上心,总觉得说到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是自己一直思考着,却无法说出来的想法,此刻被她说出来,他竟然有一种觅到志同道合的知己的感觉。

    格雷频频点头,“你说的这一点我很赞同,当市场上出现太多无知的投资者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但我想随着市场的正常运行,被高估的股票价值也会由市场做出调整,你说的经济崩盘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觉得乔霏所说的有些耸人听闻,但格雷看她的眼神却充满了赞赏,他一直以为华人是不可能懂金融的,今天的会面却完全颠覆了他的想法。

    没想到一个华人少女竟然也对金融市场有着这样深刻而敏感的了解,虽然他并不完全认同她的观点,但作为一个女性有这样的见解,实在让人佩服。

    要知道自华尔街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个地方是由男性住在,纽约股市正式成员中从没有出现过一位女性,女人是不能高负荷工作的,她们属于家庭,属于丈夫孩子,属于衣服和化妆品,不应该属于这样残酷的战场。

    因为这样的人太过稀少,格雷便对乔霏格外好奇,一晚上聊下来,觉得她言谈不俗,更有许多观点新颖奇特,又恰好与自己心中某些不成熟的想法不谋而合,被她三言两语说出来竟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禁大叹遇上了知音。

    可他又哪里知道,乔霏所说的这些实际上全是他日后的几本轰动世界的经济学著作中的精髓,说的是他的思想,他听起来自然觉得十分亲切。

    乔霏前世学过经济学,却也只是皮毛而已,但是毕竟是领先了这个时代近百年的观点,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听得格雷大为叹服。

    “你不继续学经济,转而攻读法律真是可惜了。”格雷频频摇头,“你应该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的。”

    乔霏笑了笑,“我对经济并没有太深的研究,说的也不过是一些没有经过市场验证,也没有数据支撑的粗浅想法而已,我的兴趣还是在法律上,想要实实在在地为我的国家做些事情。”

    “那真是太遗憾了。”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的格雷只是耸耸肩,两人的话题又绕到了金融领域上。

    乔新伟一晚上几乎都坐着听妹妹和格雷进行你来我往的思想碰撞,觉得比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还有意思,许多困扰自己的问题,在这样的碰撞中也隐隐有了头绪。

    同样是学经济,乔霏不过是在国内学了四年,而他前后学了近七年,其中的三年还是在美国最好的商学院里跟随最好的导师,但他心里却清楚,在思想的高度上乔霏已经远远胜过了他。

    有这么一个优秀到令人只能仰望的妹妹,做哥哥的除了与有荣焉之外,难免也有些淡淡的失落。

第一百四十六章 涉足航空业

    “不如我们来打个赌,我赌美国的经济照这样下去将会在三年之内崩盘。”乔霏语出惊人,连乔新伟都吓了一跳。

    “好,我赌了。”格雷似乎丝毫不意外她会这么说,一下子就爽快地答应了。

    “赌注是什么?”乔新伟望望格雷,又望了望妹妹,原以为自己来美国之后成长了不少,没想到乔霏成长得更快,她身上的锐气和朝气毫不掩饰,只是思想依旧深邃,观点依旧尖锐,不过一顿饭的时间,他就能感觉到这个外表憨厚,实际精明的格雷对她发自内心的尊重。

    他自己心里清楚,若不是看在钱的份上,格雷不会与自己这般要好,两人虽是好友,但他能感觉得到格雷是个清高的人,他很少发自内心地尊重某一个人,乔霏却能轻易博得他的好感,当格雷欣然应允赌约时,他就知道格雷已经完全把她放在与自己同等的地位上。

    最难得的是她是个女人啊,华夏女人在男性社会一直都是失语沉默的,更不用说是在国际上了,乔霏在华夏已经是一枝独秀,但在国际上却还是默默无闻的。

    在一般的人的眼中,女人是天生缺乏思想的,她们没有逻辑,空洞乏味,像格雷这样的人,虽不至于轻视她,但很有可能会无视她,敷衍地和她吃顿饭,就像是普通的社交应酬,而不是像现在这个态度,明明不赞同她的观点,却还跟着她一块儿胡闹。

    “赌注?”格雷和乔霏面面相觑,都突然大笑了起来,两人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并不存在太多的功利色彩。

    “不如就赌一顿饭吧?输的人请赢家在这里大吃一顿,二哥,你作为见证人也要出席啊。”乔霏十分淡然。

    “就一顿饭?”这回轮到乔新伟哑然失笑了,“你们这赌的……,行,三年后,咱们三人还是这间饭店,还是这个位子!”

    “对了,方才说到汽车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那航空业的情况又如何呢?”乔霏问道。

    “航空业的实际情况并不妙,有不少飞机制造公司已经倒闭了,剩下的几家也都在苦苦挣扎,航空业是要依靠战争拉动的。”格雷不以为然地说。

    “我正有件事想要拜托格雷先生,”乔霏盈盈笑道,“不知道格雷先生是否有关注过一家叫作博音的航空公司?”

    “我知道,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还算是一家中小型的飞机制造公司,虽然战后经济繁荣,可是因为战争结束了,对军用飞机的寻求量反而大大减少了,所以他们应该是陷入困境了,FIFI是从哪里听说的?”格雷十分好奇。

    “之前在国内听说这家飞机制造公司的设计师是我们的华人同胞,心里好奇便有此一问。”乔霏笑了笑,“毕竟我们华夏科技落后,一个华人能够设计飞机,是很让人振奋的。”

    “哦,那你的朋友恐怕不妙,像这样的公司大都发不出薪水来的,不过这家公司还是不断地发行新股票,来获取现金,可是股价不高,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那样的股价真是没什么前途可言。”格雷不是很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在他看来这家小公司离倒闭也不远了。

    “我对这家公司倒是挺感兴趣的,既然他们遇到了困境,我也想帮忙,不知道格雷先生能不能帮我联系上那家公司创始人?”在美国没有什么人能比这些金融家更神通广大了,大小企业他们都能找得,而且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迅速取得这些公司的信任。

    “你不会是想要投资这家公司吧?”格雷呆住了,和乔新伟面面相觑。

    “小五,别做傻事,你初来美国,很多情况不了解,不要凭冲动下决定。”乔新伟也劝道。

    “我知道,但是我始终觉得飞机绝对不止拥有战争的用途,它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航空业绝对是有发展前景的。”乔霏坚定地说,“你们不用担心,我只是想看看美国的航空公司,多了解一些情况,毕竟我的国家还处在苦难之中,正需要这些飞机来帮助我们保家卫国。”

    “原来如此,FIFI小姐是想买飞机啊。”格雷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他也听说华夏内战不断,虽然美国的飞机并不算很先进,但毕竟是促进自己国家的对外交易,他还是很热心的,“没有问题,我很快就帮你们约个时间见面。”

    资金遇到困难的公司把华尔街的金融家们都看作自己的救命稻草,正处在困境中的博音公司创始人威廉一接到格雷释出的善意,立刻赶来赴约,本以为能得到华尔街金援的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见到的只是一个要买飞机的东方少女。

    虽然有些失望,但毕竟是重要客户,他知道华夏的空军装备只是纸糊的摆设,不过就算是摆设,他们也看不上美国的航空公司,毕竟此时的美国航空业并不发达,逊色于欧洲列强,华人要买飞机多是向欧洲购入,他们愿意向他们博音公司购买飞机,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如果能抓住这个长期客户,必然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经济陷入困境,难得接到一个订单的威廉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相比他的紧张谨慎,乔霏要显得镇定自若得多。

    她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近四十的男子,看上去严谨拘束,属于一板一眼的类型,明明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偏偏意志坚定地选择了成为一个飞机制造商。

    她从格雷那里拿到了博音公司的资料,这个威廉原本是个从事木材生意的乡下土财主,三十多岁才突发奇想进入航空界,创立了博音飞机制造公司,创业之初,公司的员工只有十六人,全公司的资产仅有四百多美元。

    这是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可怜公司,创业之初所谓的飞机制造工厂,不过是岸边的一个船坞,机翼与浮筒就在这个船坞里制作,而飞机的机身却在岸边的一个破旧工棚里拼装,运输工具仅仅是一辆大货车,难怪无论是格雷还是乔新伟都不看好这家公司。

    这样的简陋条件下,想要造出最好的飞机无异于痴人说梦。

    博音公司能够成为上市公司,还是要感谢大战,海军和博音公司定了五十多万美元的合同,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了这笔款项,博音公司才能够发展下去。

    不过随着战争的结束,这家公司又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了,没有了订单,威廉甚至只能做起老本行生产家具,来贴补公司的开销,甚至还在工厂养了一群奶牛,以维持生计,这个飞机制造公司已经名存实亡了。

    许多和博音公司相似的小型航空公司在经济大繁荣的态势下还是经不起风吹雨打垮台了,如今的博音公司也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乔霏选中这家公司,自然是因为今后的这家公司会成为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她不趁着他们最低潮的时候打劫,那也太对不起自己重活这一遭了。

    当然在那么多小型航空公司中这家公司能够脱颖而出,和它的决策人,眼前的这位威廉是绝对分不开的,决定投资一个公司、一个项目,很多时候更是因为它的负责人值得投资。

    “威廉先生,比起购买飞机,我对您的公司更感兴趣。”乔霏笑了笑,知道美国人不比华人喜欢绕弯子,他们更喜欢直截了当地说话。

    威廉怔住了,“格雷先生不是说……”

    不是说他们只是要买飞机的吗?难道她想要收购他的公司?威廉的心中又惊又喜又恐惧,他既希望他的公司能够继续下去,又生怕他的公司在这个风云飘摇的时候被收购,那种掺杂着绝望的喜悦,其中滋味真是难以言喻。

    “我相信贵公司制造飞机的能力,你们目前造出的飞机并不是你们的最高水平,我的国家需要的是更好的飞机,我期待你们的新作品。”

    乔霏的话让威廉刚燃起的希望又凉了下去,原来连这一笔订单都成不了,他灰心丧气。

    “我知道贵公司如今的经济状况并不好,所以我愿意购买你们的大量股份,以资助你们度过难关。”乔霏的下一句话又再次燃起威廉的希望,何止是希望,简直是狂喜了。

    这个年龄都可以做乔霏父亲的男子,心中的情绪完全被她牵着走。

    “FIFI,你真是太草率了,太草率了!”格雷得知此事连连摇头,完全不顾一边威廉近乎惶恐的祈求神色。

    不要再说了!我知道我的公司现在不值钱,但是我想将来一定可以的……

    上帝啊!求求您让眼前这个东方人投资我们吧!

    威廉不住地在心里祈祷着。

    “没事儿,我始终觉得威廉先生是个可靠的人,他一定能够成功的。”乔霏朝威廉和善一笑,“威廉先生尽管放心,虽然我购买你们的股份,但是我绝对不会参与你们的经营,不干涉你们的决策,你尽管放手去做。”

第一百四十七章 顾虑

     乔霏笑得威廉晕乎乎的,仿佛置身于梦中一样不真实,他对眼前的少女一无所知,只知道她来自华夏最神秘富有的家族,她身上那种贵族般的气质,让他这个从乡下来的暴发户更加忐忑,这个世界上虽然每天都产生新的富翁,但是他知道在真正的上流社会中他们是根本不被看得起的,就如无根的浮萍,毫无根基,出现得快,消失得也易如反掌。

    只有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贵族才是真正掌握经济命脉的人,就像一个看不见的隐形金矿一般,谁都不知道他们暗藏的能量,他们的国家再软弱可欺,也不能小觑他们在世界上的能量。

    能够被百年传承的大家族看上,就等于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是何等值得庆幸的事!

    而她竟然只与自己见了一次面就答应和自己签约,这完全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可是世上真有这么好的事么?威廉又喜又疑。

    “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在合约上注明一条,每年对华夏航校的学生进行包括飞机制造和飞行技术方面的培训,这是我唯一的条件,威廉先生有什么意见吗?”。乔霏笑眯眯地问。

    “华夏有航校吗?”。严谨的威廉一头雾水,据他的了解华夏的航空业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有,不过目前还是形同虚设,没有什么飞机给他们试飞,也没有合格的教官。”乔霏坦诚地说,她一脸无奈,培养一个合格的战斗飞行员,是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的,以华夏的现状,航校完全就是个摆设,所以她才要千方百计和日后的航空巨头博音拉上关系,她要依靠它为华夏培养优秀的航空人才。

    美国人的办事效率很高,双方一达成共识,便开始办理各项手续,但一直到最后正式签约入股,乔新伟和格雷还是秉持不赞同的态度。

    就算博音公司的规模再怎么小,处境再怎么窘迫,乔霏所付出的这笔资金也绝不是几件华服几款珠宝那么简单,与其让她投到这样没有未来的公司,乔新伟还宁愿她多买几件珠宝古董,至少还能装扮她自己。

    乔绍曾对几个子女很开明,每个人都有一笔不菲的零花钱,只要不是成日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都能够活得极潇洒。

    乔氏四兄妹的家教还不错,他们积攒多年的零花钱到他们成年之时已经是一笔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丰厚积蓄了。

    除了乔新耀成日沉浸于家庭生活,不问世事之外,其他兄妹三人都开始用这些钱做一些小投资,彼此虽然有耳闻,但并没有交流,对彼此的投资方式、渠道、项目都互不干涉,乔新伟也是第一次见识乔霏的冲动。

    她在对这家公司及这家公司的管理者完全没有了解的情况下,竟然这么莫名其妙匆匆忙忙地决意投资,甚至不能用冲动来形容了,只能说她鲁莽。

    不赞同归不赞同,但这是乔霏自己的投资,自己的选择,他这个做哥哥的只能做建议,而没有阻止的权力。

    “威廉先生,在航空业中您是专家,我对此是一窍不通,但是我有几个大胆的想法,想和您探讨一下。”等到双方正式签约了,乔霏才吃下了定心丸。

    “乔小姐尽管说。”话虽如此,可是威廉心底还是暗暗恐惧着,生怕她以股份想威胁,想要控制影响公司的经营。

    “战争结束了,军用飞机的订单锐减,正因如此公司才会陷入险境,那么公司能不能考虑其他的生财之道,例如发展民用航邮?无论是在旧航线还是新航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可以尝试这种捎带信件的方式,方便又快捷,相信可以满足许多人的需要。您看,像我这样远渡重洋来美国读书,想要收到一封家信极不容易,若是有一天飞机能够横渡大洋为我捎来一封家信,我愿意付出比海运高处十倍的资费,我相信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飞机上捎带信件应该也不是太过困难的事情,不是么?”

    乔霏温言说道,却极具有说服力,威廉茅塞顿开,他一直在寻找飞机的新用途和新市场,民用航邮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积少成多,却是一块很大、很有潜力的市场。

    当然民用航邮的想法本就是由威廉想出来的,只不过乔霏将这个想法稍稍提早了一小段时间,对这个原本属于自己的想法,威廉没有任何排斥的感觉,轻而易举地接受了。

    “乔小姐,您真是远见卓识,您方才说还有其他的想法……”威廉迫不及待地问。

    “我只是觉得发展军用飞机固然重要,但在和平时期发展民用商用飞机,更能够为公司赚取利润,才能让大多数普通人尝到航空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甜头。在将来某个适当的时候,技术发展成熟了,可以考虑客运飞机,飞机的速度要远远高于汽车、火车,对那些有急事的人来说,飞机是最好的便捷的出行工具。不过这只是我对今后的构想,我想以目前的飞机建造水平,还是不大可能的事,客运飞机最重要的是安全,如果不能保证客人的安全,飞机飞得再快也不会有人坐的。这些想法也是我胡思乱想的,没太大的根据,只是仅供参考而已。”

    她的确是个门外汉,只是提个大致的想法,所有的一切还是需要威廉这样的专业人士自己去探索。

    “华人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威廉敬服地说,“你所说的都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我们公司的总工程师也是一位华人,他也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设计的飞机是我们公司第一种量产的飞机,靠着那一笔订单我们公司才能撑到今天,你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人才!”

    乔霏微微一笑,却不敢居功,她所说的不过是威廉不久之后自己想出来的,威廉说华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让她极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华人总算得到了洋人的赞美和肯定,失落的是,如此聪明的华人又怎会让自己的国家衰弱到了如此地步?

    飞机投入航空邮件运输,宣告了商用飞机时代的诞生,博音公司由此开始了蓬勃的发展,而威廉的矢志不渝和远见卓识使他成为了美国民用航空业的奠基人。

    在资助了博音公司之后,她再次大手笔地入股了约瑟夫家的理莱公司,就算她多年来投资稳赚不亏,又有变卖珠宝古董和老太爷给的巨款,还是在两家公司最低谷的时候进行的抄底,但个人的资金毕竟还是有限,看着钱包迅速瘪下去,心里开始有了危机感,她不能把宝只押在这两家公司上。

    在美国还有太多的机会,太多有潜力的企业值得投资,她的计划太过庞大,非倾一家族之力不能完成。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