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藏在回忆里的风景-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老病死是人间常事。陶娟心中这么想,说话就毫无负担:“妈,您看啊,宏宏快上三年级了,我给他报了奥数、英语、跆拳道的兴趣班。咱们家孩子的培养,不能落后别人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他将来还要出国呢,不得多花点钱。”
话音及时停止,房间里无人出声。
陶娟刚染了指甲,颜色偏向艳红,搭在洁白的床单上,红白相映,倒也好看。
她一下一下地敲打床单,笑意渐深:“徐白来看过您了吧,还给您请了护工,付了医药费,真孝顺,您有好福气……徐白是您的孙女,宏宏不也是孙子么,手心手背都是肉。”
十年婚姻蹉跎,磨光了陶娟的谨慎。
柴米油盐,生活琐事,抚养孩子的麻烦,夫妻生活的缺失,都让她心生不满。而她最大的愤慨在于——丈夫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差,拿回家的薪水也越来越少。
而躺在病床上的婆婆,手头还有一栋房子。虽然房子坐落在他们老家,但也是个二线城市,万一婆婆把房子留给徐白,对于徐宏来说,可就太不公平了。
陶娟再接再厉道:“您前一阵子,和立辉说的话,我都听见了。徐白结婚了是吧?她结婚也不告诉立辉,还要让您来传消息。”
婆婆听不下去,摆了摆手。
她面容憔悴,声音苍老:“你啊……别老打算盘了,好好过日子吧。”
陶娟闻言气闷。
“久病床前无孝子,”陶娟喃喃自语,“您要依靠的人,算来算去,不还是我和立辉?”
她压低了声音,状似关切道:“咱们家什么条件?您心里啊,门清儿似的,哪儿都要开销,我找立辉没用,只能来找您了。”
陶娟和北京本地人学习,平常和别人说话时,喜欢用“您”做代称——这并非尊敬,只是一种习惯。在北京本土司空见惯。
她的意图也显而易见。
病床上的老人闭目养神。她疲于应付,终于忍不住,讲出了实情:“老家的房子……我卖了,准备留给小白……当嫁妆。”
准备留给小白当嫁妆。
此话一出,恰如惊雷乍响,晴天霹雳。
老人家继续说道:“她也是我……亲手带大的孙女,在国外那么些年……她爸爸都没管过她。我老了,人没用……小白在国外,我帮不上忙……”
因为上了年纪而凹陷的眼眶,在这一刻溢出了泪痕。可惜左手还在打吊水,右手又提不起劲,无法将眼泪抹去。老人轻抽了一口气,又道:“眼下好了,小白结婚了,别说她没有嫁妆……我这心里,长着一个疙瘩。我不疼她,还有几个长辈疼她?”
陶娟面如土色。
难怪婆婆提起老家的房子,总是支支吾吾,左右搪塞。
原来早就做好了打算,要卖掉房子当嫁妆——他们这一辈的老人,还把结婚当成头等大事,看重所谓“女孩子的嫁妆”,这都什么年代了?
陶娟怒上心头,责备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您别怪我说话直,您就在这医院问问,哪儿有人顾着孙女,不管孙子的?别说立辉了,徐宏的爷爷都会生气吧。”
她竟然提到了徐宏的爷爷。
这种说法,恰如陶娟所愿,引得婆婆胸口绞痛。
“你没见过他,”婆婆有气无力道,“他是个直脾气……他要是还在……”
肯定会更偏心。
陶娟在心中骂了一句“老不死的”,又吵吵嚷嚷了几句,非要看到房子的账款。
再加上徐宏抽离世外,时不时地发出一阵笑声,乐呵呵的小模样,与整个病房格格不入……连一声“奶奶”都没叫过。徐宏的奶奶叹息一声,在这一刹那觉得很累。
累到无话可说。
她忽然觉得生无牵挂,孙女成家立业,孙女婿又是靠得住的男人。儿子年过五十,还想让当妈的操心多久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她操心了一辈子,就此撒手人寰,也算求得一个圆满。
胸口重担被卸下,好像一直以来,她都在拼着一口气。要等儿子家庭和睦,要等孙子变得懂事,要等孙女的孩子出生。
可是到了这个年纪,半截身子入了土,不信鬼神,却希望世上有鬼神——如此一来,也能弥补多年前的生死阔别。陶娟提起了徐宏的爷爷,而作为徐宏的奶奶,她也很想念那个先走一步的人。
她阖上了眼帘。
距离医院很远的公司内部,徐白还在格子间里工作。
技术部重整之后,规章制度也调整了,翻译组忙了起来,积累的任务足有一堆。早前因为怀孕离职的付娇,也在近期重返了岗位。
付娇便是之前的“付经理”,但因她请假之后,位置便由叶景博代替,而在她回来之时,留给她的空位便只有副经理。
付娇待徐白一如往常,听说徐白结婚,也替她觉得高兴,两人谈了没多久,付娇顺便问起了工作,还有最近的翻译组筹备。
徐白却道:“这段时间我请了两次假,错过了一次技术组晨会,很不好意思。大后天奶奶做手术,我打算请公休假。”
“我看了你的绩效,全组第三,”付娇宽慰道,“你的工作成果很好,压力别太大了。老人家做手术,这是家里的大事,主管会批假的。”
徐白点头,应了一声“嗯”。
当天傍晚,下班时间,徐白给谢平川发了微信,得知他今天不加班,能和徐白一起回家,她立刻心花怒放,回复道:“我在五楼等你。”
谢平川发了一个揉脸的表情,还有一句:“出来吧,我已经在五楼了。”
徐白很快拎包出门。
远远就望见了谢平川。
谢平川没有回头,不过伸出了一只手,徐白自觉地牵住他,和他一起进了电梯。这一班电梯十分碰巧,只有他们两个人,谢平川仗着自己的身高,竟然用手捂住了监控器。
然后他缓慢俯身,在徐白的脸上亲了几次。
徐白道:“电梯门要是开了,你的形象就没有了。”
谢平川不甚在意:“我毕竟是新婚。”
徐白轻笑一声,抬头看他。
似是斟酌良久,徐白才用商量的语气,格外温柔道:“昨天见了奶奶,她让我们做恩爱夫妻,好好过日子。我也是这么想的,你要答应我,以后有什么事,我们一起分担,你不可以骗我,也不可以欺负我……”
“你不可以骗我”这六个字,让谢平川转移了视线。
徐白双眼水亮,定定将他望着。
她是他的妻子,每当想到这里,心就柔软了一半。
谢平川思考片刻,开口道:“小白,你听我说……”
徐白回答道:“怎么了,你有什么事吗?”
仿佛考量了很久,谢平川终于坦诚:“我没有山穷水尽。”他摸了徐白的头,之后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徐白误解了他的意思,反而宽慰道:“对呀,你没有山穷水尽,事情都在渐渐变好……”
恰逢电梯到了一楼,她像是玩闹一般,跑出了电梯内部。
谢平川跟着出门。
大厅内的保安将谢平川拦下,似乎有事要说,谢平川与他们谈了几句,问不出个所以然,再看向大厅的外部,却发现——门口的徐白不见了。
第61章
徐白不见了。这是谢平川唯一的念头。
他的脸色十分阴沉; 完全丧失了耐心,旁边的保安踉跄一步,和盘托出道:“公安分局的人来了; 出示了传唤证,我们打了110,确认是……”
谢平川没听他说完,身影消失在大厅之内。
徐白怎么会被传唤?可能的解释只有一个——商业间谍的纠纷案; 亦或者网络病毒的传播案,终归牵扯到了她的身上。
如果她有什么三长两短……谢平川发现,他无法保持冷静。倘若徐白出了状况,他的理智也要崩坏。
徐白的手机被他植入了定位; 显示出的地点,正是同一片区的公安分局。但他没有权利进驻; 只能依法守在门口。
审讯时间最长十二个小时; 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就像一座站立的雕塑,扎根于入夜的长街上。
车来车往,杂声喧闹。
偶尔有人路过; 停步看他一眼,见他目光如寒冰,连忙错开视线。无人知他度秒如年,被沉重的煎熬感压制——他这一辈子,从未体会过这种感觉。
谢平川不敢猜测,徐白会有多恐惧。想象力如一把匕首; 切碎他的心头之好。他深知徐白胆子很小,怕黑又怕鬼,向来行事谨慎,对陌生人充满戒备。
而他措手不及,竟然帮不了她。
他打了很多个电话,涉及复杂的关系网,除了确定徐白在接受审问,再没有任何价值信息。交好的权贵们一再阐述,徐白会毫发无损地出来,谢平川只需要等待。
但他等得快疯了。
夜色更浓,凉风更盛,路边灯盏通明,拉长了他的影子。
蒋正寒听闻风声,给谢平川打了电话,开口第一句就是:“你在公安局门口吗?”
“三个小时了,”谢平川道,“审讯还没结束。”
他无意和人聊天,讲了几句,便要挂断电话。
蒋正寒及时止住,如实道:“赵安然指认徐白是他的同伙,辩护律师提供了证据,包括上一次的加密文件。这是我刚收到的消息。”
他很擅长换位思考,明白在同样境地下,自己也会心急如焚。尤其这一次争端牵连了无辜的人,他向谢平川许诺道:“我联系了法务部,为徐白准备了律师,熬过今晚,你尽量冷静。”
谢平川把控不好“尽量”的程度。
和蒋正寒通话结束后,谢平川不再站立,而是坐到了街边——在冬夜的大街上,手指冻得僵硬,虽然揣在口袋里,骨节却泛着浅红。
手机铃声再次响起。
他没看号码,按下了接通:“你好,我是谢平川。”
电话的另一头,护工的声音传来:“谢先生你好。徐小姐的手机,我没打通,只好打到你这里。”
夜深人未静,整座城市灯火阑珊。
那名护工身处医院,面朝一扇窗户,瞧见黑黢黢的天幕,和一轮惨淡的上弦月。她一句一顿地说道:“老太太今天上午胸闷,状况不好,下午医生急诊抢救,好不容易缓了过来。到了晚上,老太太还说了几句话,现在……现在……”
谢平川看了一眼手表——夜里十点零五分。
他听到了完整的句子:“谢先生,徐家人都来了……哎,请节哀顺变。”
“节哀顺变。”他重复这四个字。恰好一阵凉风袭来,送至一片刺骨的冷。
徐白的奶奶就在当晚去世。
她今年七十多岁,老态龙钟,消瘦而憔悴。行将就木之际,回光返照,一会儿像是活在年轻时,往自家墙壁上贴“囍”字,一会儿像是住在大院里,牵着孙女的手,带她饭后散步。
那时候的徐白像个粉团,离不开大人。她用沙子堆城堡,只堆出一个山包,于是就委屈地哭了,想让大人们帮忙。
她赖在奶奶的怀里,无理取闹道:“奶奶,你别出门,要一直陪我……”
要一直陪她。
奶奶也清楚地记得,当时答应了徐白。
可惜大限将至,可惜生活疲惫,姑且食言一回。
现实世界的医院渐渐消失,突发的病痛感在恍惚中消退,她佝偻着身躯,走马观灯一般,路过数不清的人生场景,脊背竟然缓慢挺直。
她还看到高楼大厦越缩越小,四处只有青砖红瓦的房子,屋檐挂满了竹篾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而她的丈夫,多年未见的丈夫,就站在灯火鼎盛处。
于是她一路奔跑,什么也顾不得了,耳边杂音趋于平静,她执起丈夫的手,同他道:“我能走了吗?”
他道:“走吧,孩子们都长大了。”
于是她也无牵无挂。
更不知道梦境之外,年过五十的儿子哭成了泪人。病房走廊被男人的痛哭声淹没,极度的哀恸攻破了心防,他跪在医院冰冷的角落里,面目又在一瞬间苍老。
人到五十,怆然至此,不叫成长,叫顿悟。
初时他鬼迷心窍,贪慕年轻美色——在商人的圈子里,大家对此习以为常。出轨是大概率事件,只是人们都记得“家丑不外扬”,男人的思维永远和女人不同,性与爱能够全然分开。
诗经《卫风·氓》里传唱: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或许从那时候起,人们就知道深情譬如朝露,男子容易变心。
作为徐白的父亲,他不是没考虑过家庭,当年的妻子不留退路,他便只想到了自己。让老母亲跟着蹉跎,无法安享晚年,死前也见不到孙女。
他打不通徐白的手机,没有谢平川的联系方式,只能求助于护工。
护工和谢平川说:“老太太走的时候,脸上带笑的。”
这位护工受人所托,谨慎地询问:“谢先生,你知道徐小姐她……她很关心老太太,每天都和我们沟通……”
“她暂时有事,”谢平川嗓音低哑,如同被砂纸打磨过,“等她有空,我带她去医院。”
天际月色晦暗,街上行人渐少。
谢平川沉默地站立,理清思绪,走向了一旁的商店。
他买了一包烟。
打火机在街边亮起,烟头被点燃,雾气于寒夜中挥发,火光在一刹那明灭。
他一贯自律甚严,规则的限制范围,囊括了饮食和日常作息。
但他现今的思维,全被徐白的事侵占,他第一次尝试抽烟——不是大学时代,浅尝辄止,随手扔掉的烟头。是缓缓吸一口气,连续吐出的烟雾。
徐白走出公安分局时,就见到谢平川站在路边。
她扑进他的怀里,闻到陌生的烟草味,低头垂眸一看,他的手里还有一根烟。短短一截,快要烧到他的指尖。
“哥哥……”徐白小声叫他。
她拉住了他的衣服:“我们回家好不好?”
谢平川把打火机、熄灭的烟卷、没抽完的那一包烟,全部放进了垃圾桶。他刚牵起徐白的手,徐白就被他冰冷的掌心刺激得一哆嗦。
她猜到他一直站在外面。
等他们返回车上,徐白捧起谢平川的双手,贴在了自己的脸上。这样捂了一会儿,她实话实说道:“你不要担心我,就像记者采访一样,他们安排了女警察,问了很多的问题,做了一些笔录,并没有为难我。”
“对不起,”谢平川没来由地道歉,“这件事牵扯到了你。”
他的双手逐渐回暖,心头却有疯长的愤怒——此前还想做一场拉锯战,如今倒是希望,始作俑者自食恶果,这一生都出不了监狱。
他们的手段如此老练,压得公司疲于应付,若不是庞大的资金链支持,恐怕早已处境艰险。由此推断,他们不可能只针对过恒夏,再进一步挖掘,违法乱纪的事情,必然一桩牵着一件。
谢平川和徐白说:“明天会有律师联系你,这段时间,你可以不上班,在家休息。”
长街寂寥,偶尔有人经过,徐白望着车窗外,放下了手提包。她环住谢平川的脖子,额头贴着他的颈项,轻声道:“我想上班,我什么事都没做,等他们调查清楚,就知道我是局外人。”
谢平川却道:“还有一件事。”
他尚未提起老人的溘然长逝。
为了安抚徐白,他搭上她的后背。比起接下来的惊涛骇浪,这一份温情微不足道,因为谢平川开门见山:“我接到了护工的电话,回拨给了医院,以及值班医生……”
他尚未讲完,徐白已有预感。
车顶的照明灯开了。灯色流映在她眼中,像是碎开的晶石。
“她走了?”徐白哑然问他。
谢平川与她对视,徐白眨了眨眼睛。
她沉默地低下头,泪水一点一滴地滑轮,想听到谢平川否认,想听到他阐述乐观的现状,还有即将到来的那一场,本可以力挽狂澜的手术。
可是谢平川一言不发。
车里没有纸巾,他用手指擦她的眼泪。见她始终不抬头,发丝遮挡了半张脸,只觉心疼的极致莫过于此。
第62章
由于突如其来的公安审讯; 徐白错过了和奶奶的最后一面。
赵安然提供的证据庞大而繁杂,还涉及到了恒夏的资产损失评定——这方面的判定结果,不能听信恒夏的一面之词; 而是要交给相关专家。
根据赵安然的供述,徐白是他的同伙,窃取商业机密,竞价贩卖给各大公司。如此一来; 也摘清了XV公司的罪责。
又因为徐白和谢平川是婚姻关系,此前的一批指向谢平川的证据,也要再做定论,这场官司不知要拖到何时——正如业界的一些纠纷案; 兴许会调查三年五载。
祸不单行,麻烦接踵而至; 徐白如坠云雾; 整个人混沌了几天。
直到葬礼的那一日。
追悼会在殡仪馆举行,徐白和谢平川一同出席。作为逝者的孙女婿,谢平川算是男性家属。他陪着徐白站在门口,见到了老家赶来的亲戚。
天寒地冻; 四处哀声一片。
徐白的父亲眼眶泛红,为亲戚介绍道:“这是我女婿,没来得及办婚礼。”
谢平川点头致意,气氛压抑。
他没注意徐白离开了礼堂。
素色花圈排成一列,往来探望的众人中,不乏父亲的同事。徐白有些胸闷; 出门透气,陶娟紧随其后,甚至顾不上儿子。
“徐白,”陶娟直呼其名,语气还算温和,“哎,老人去世了,你也很难过吧。”
她穿着一身黑衣,戴了黑珍珠耳坠,头发盘成一团,罩了一层纱网。或许是因为今天开追悼会,宾客纷至沓来,她特意画了精致的妆容,很有几分秀丽风姿。
徐白却没看她。
陶娟靠近一步,搭话道:“徐白啊,当年的事,都这么久了,老人都去了。你爸年纪也不小了,五十多岁,越来越老。你和父亲记什么仇呢?难不成,你还要恨他一辈子?”
风水之事,并非无中生有。徐白去过的殡仪馆,一般都比别处阴凉,空气死寂而沉闷,她依然站得笔直,良久,终于回答一句:“我当年只有十五岁。你十五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陶娟还没回答,徐白便道:“十五岁,初中三年级,没有经济负担能力,一直活在温室里……”
她略微偏过脸,目光和陶娟对上:“与其说是记仇,不如说是心寒。我恨的人也不只有他,还有你。”
近旁立着一座花圈,系着两条垂帘,凉风乍起,迎合一片哀乐。
天色阴沉,不见阳光,墙角无人路过,气氛却剑拔弩张。
陶娟笑道:“呦,追悼会上,你不要脸了,还想和我闹呢?”
她抚了抚头发,发丝别致而整齐,眼角向上挑起,十分光鲜亮丽。
徐白的父亲本就心力交瘁,再和现今的陶娟对比,两人仿佛差了三十岁。老夫少妻的婚姻结构,让妻子做出了牺牲,必然需要丈夫的弥补。
于是,陶娟卸下心理负担,开口道:“我不是来和你吵架的,徐白。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家里经济条件不行,你弟弟要上学,你爸爸工资低。你呢,都结婚了,老公人帅又有钱……”
她话音一顿,想起谢平川,心头不是滋味。
只比徐白大了十岁,境遇却是天壤之别。
陶娟拉拢了外套,自嘲地笑道:“你奶奶卖完老房子剩下的钱,让给我们吧,徐白。不就几百万吗?对你老公来说,不痛不痒,对我们家就是救命钱。”
她倚靠着墙根。说话的时候,耳畔黑珍珠晃动,陶娟似有察觉,抬手摸了一瞬,接着道:“假的耳环,我买不起真的。”
却不料徐白回答道:“想买真耳环吗?你应该找徐立辉,而不是找我。”
在此之前,她提起父亲,从没叫过全名。
奶奶的去世恰如一把钢刀,划破了表面维持的冷静。徐白从她面前绕过,留下一句话道:“卖完老房子留下的钱,被中介打到了我的银行卡上。我昨天收到了汇款,没有给你们的打算,这是奶奶的遗嘱,是她的财产,我为什么要送给你?”
她穿着一双朴素的平底靴,依旧比穿了高跟鞋的陶娟要高。
陶娟忍不住抬眸:“唉,徐白,你这是不想好好谈?在你奶奶的追悼会上,你非要丢脸,非要和长辈吵架?”
“想吵架的人是你,”徐白驻足,回头看她一眼,“我和亲戚十年没有联系,也不认识徐立辉的同事,如果你想丢脸,跟我来。”
缅怀活动快要开始,司仪站在台前,准备好了致辞,等待直系家属入场。
徐白从入口处进门,陶娟跟在她身后。周围杂音吵闹,间杂着悲切哭声——与陶娟的设想不同,徐白没掉一滴眼泪,表现得相当冷血,相当丧尽天良。
徐白甚至没看棺椁。
视线触及透明的棺材,她便要偏过脸,不敢面对,也不敢瞻仰。
脚步是虚浮的,走路仿佛飘着。哀伤的表达不是只有哭泣,还有怀疑现实,云里雾里。
按照医生的说法,老人情况急转直下,死因并非肝癌,而是突发性疾病。导致全身脏器衰竭,也丧失了求生意念。
思及此,徐白又望向了陶娟。
陶娟抽动嘴角,不以为然。
她看着徐白上台,立在谢平川身侧,明明穿着平底鞋,徐白还有些站不稳,脚下一个踉跄时,被谢平川牵住了。自此,到仪式结束,他再没松开手。
人走茶凉,宾客陆续退场。
亲戚们围坐在一起,安慰徐白的父亲,年幼的徐宏坐在座位上,捧着一个iPad低头玩弄,他也不是不害怕,或者一点悲伤都没有,只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干脆玩起了游戏。
他的母亲抚摸他的头,定定道:“宏宏,你没有的东西,妈妈会帮你争过来。”
徐家人都在为了老人而哭丧,陶娟却抱紧了儿子,为母子的处境而悲凉。在北京这个地方,没有钱,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呢,她的孩子还不到十岁。
她真心实意,落下了一滴眼泪。
再往后,就是泣不成声。
陶娟抽泣道:“宏宏,你别想奶奶了,奶奶已经回不来了……房子都被你姐姐拿走了,我们一家三口要怎么办?”
徐宏的父亲徐立辉就站在不远处。陶娟用纸巾擦脸,瞬间便泪如雨下:“徐白,算我求你了,今天是追悼会,后天你奶奶就下葬了,你不把话说明白,我干脆什么也别管了,现在去找她老人家……”
某位长辈出面,走到近前,询问道:“你这是做什么,起来吧,别瘫在地上了。”
陶娟不听。她喊道:“徐白,徐白……”
仿佛催命魔咒。
徐白被她召唤,穿过几位亲戚,如期而至。
但她夺走了徐宏手里的iPad,“啪”的一声摔在了地上,地面是木地板,苹果的屏幕却不经砸,碎开一条细小的缝,点炸了原本安静的徐宏。
“致辞的时候,你在玩游戏,从头到尾,你都在玩游戏,”徐白问起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奶奶照顾了你九年,无微不至,她生病住院,去世下葬,你一点感情都没有,你是人么?”
她觉得很不值。
暴力无法解决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总喜欢说“打爆你”,然而武力触犯法律,如果人人都能动用私刑,升斗小民将是最惨烈的阶级。
徐白理解这个道理。她无法教育这个孩子,很想把他扔出殡仪馆。
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罕见地没有骂脏话。他失声痛哭,哀嚎道:“奶奶不把房子给妈妈……妈妈一直问她……她就死了……”
声音洪亮,穿透礼堂。
陶娟的脸色一刹煞白。
她捂住儿子的嘴,骂道:“荒唐!你胡说啥?!”
九岁的孩子压不住心事。他之所以常说脏话,就是因为对脏话印象深刻,明白“死”是一种诅咒,一种可怕的梦靥。
他没想过奶奶会死,生病再出院——这很正常。
如今终于把积压的想法讲出,他哭天抢地打起滚,看不清父亲面如菜色。
谢平川就站在岳父的身边,推波助澜道:“您还记得主治医生的话么?如期进行手术,成功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在此之前,要保证病人心态平和。”
他说:“奶奶去世以后,小白整夜失眠。我猜您也心如刀割,血脉至亲,几十年的养育之恩……”
近旁的亲戚听闻,已不能用震惊形容。在他们老家,徐家也算有头有脸,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没出过伤天害理的事。
谢平川明知自己的话,会伤害到岳父的心境,他还是讲出了口。他没有站在徐白父亲的角度考虑,而是想起了躺在棺材里的老人。
一杆天秤,做不到平衡,顾全不了所有人,总有善恶之分。
老一辈的亲戚搭住徐白的父亲,痛斥道:“立辉啊,像话吗?咱家的事情,弄成了这样,你爸要是还在,会多伤心?还好他先去了!”
徐立辉抬步,浑身颤抖。
父亲去世的早,他是母亲拉扯大的。
他走到陶娟的面前,想起谢平川的话,扬起自己的右手——陶娟以为他要打自己,她立马哭诉道:“你干脆杀了我,让我去见你妈!你也进监狱,赔掉下半辈子……”
结果丈夫没打她。他扇了自己一巴掌。
喉头腥甜,他气得咳嗽。哀乐还在奏鸣,像是讽刺的长音,往昔的回忆如刀枪剑戟,戳的他全身鲜血淋漓,如果世上有后悔药——可惜没有如果。
徐白奶奶下葬的第三日,她的父亲与继母离婚。
继母没有正当工作和收入,孩子的抚养权被判给了父亲。历史仿佛在重演,因为这一次,继母也没分到婚后财产,房子和存款都在父亲的名下,他卖掉了三室一厅,换了套一室一厅,就在学校的旁边。
至亲去世,终于开始思考人生,愧疚感与日俱增,他再没联系过徐白。偶尔有几次,和女儿在路上相见,竟也只是寒暄几句,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他找过谢平川,只是为了叮嘱:“我对不起小白,她出国那么多年,我没尽到父亲的责任。交给你,我也放心。”
那是冬日雨后的黄昏,长天一色,北风寒冷,谢平川听他说话,应道:“我会好好照顾她。我也答应了奶奶。”
徐白的父亲看着他长大,看着他从矮小的男孩子,长成如今身形高挺的青年,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当年的四合院,女儿绕墙奔跑,玩笑一般说道:“爸爸,我喜欢隔壁的哥哥,以后也不想和他分开。”
那时作为父亲,他笑道:“哦,我看他也挺合适的。”
如今,他拍了谢平川的肩膀,跨越了十年间隔,生分不可避免。他自知今后如非必要,不需联系,最好至此不相往来,因为他老了,无颜面对。
谢平川目送他离开。
第63章
开春已是二月; 气温稍有回暖。
年假将至,工作放松,同事们喜气洋洋。与其同时; 也有人准备离岗。
那位计划辞职的女同事,恰巧和徐白在一个小组。此前她收养了赵安然家的小猫,递交辞呈的那一天,她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