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年代好日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因为和马大爷是邻居,所以直接到家门口,徐天蓝跟马大爷道了别,抱着布袋子就进了家门。
这时晌午已经过了一会儿,现在春种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于家地少人多,估计地里活也不多了,忙过那么几天,中午就回来吃饭了。
她一进门就看到于大嫂刘翠枝两个孩子于楠明和于楠亮,还有于二嫂牛春花的儿子于楠木,三个小子正在院子里你追我赶、上窜下跳,不知在玩什么游戏,把院子里的两只鸡赶的‘嗷嗷’乱叫,他们则在后面哈哈大笑。
其他人估计都在屋里,正屋门开着牛春花正在里面不知道干什么。
三个臭小子看到她跟没看见一样,尤其是于楠木,直接冲他做了个鬼脸,还大大的‘哼’了一声。
她懒的与小屁孩计较,这都是没教育好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厢房里,吴桂花似是听到声音,探头出来,“哟,四弟妹回来啦!你这是干啥去了,吃饭了吗?”
“去镇上看看,没吃呢!”
“哦,镇上有啥好看,你看你也不说一声,也不知道你干啥去了,没给你留饭,碗橱里应该还有个窝头,要不你热热吃。”
“吴桂花你是不是闲的,管她干嘛!”牛春花从屋里扯着脖子喊。
吴桂花听后也没说什么,冲徐天蓝笑笑,就缩回了头。
徐天蓝不理她们,往回走,这时于楠木窜了过来,似是发现了什么,盯着徐天蓝怀里的布袋子,“四婶,你怀里是啥?”
她怀里布袋子大块的蓝布跟她浅蓝色的棉袄颜色还是比较接近的,她把布袋卷成一团紧紧交叉的双臂抱在怀里,不知道还以为她怕冷的,不仔细看注意不到她怀里的东西。
没想到这小子眼睛还挺尖,徐天蓝没搭理她,径自回屋,于楠木还想追问,她妈就喊他,“木木,你给我回来,你没事往她跟前凑什么,小心她推你一把,摔死你。”
于楠木只得撅嘴跑过去,“我闻见肉味儿了。”
“她哪来钱买肉,我看是你馋肉了吧。”
徐天蓝进屋后翻翻眼皮,心说,这小子敢情不是眼尖,是鼻子灵的。
*
徐天蓝把东西放好就赶紧去马家把孩子们接了回来。
刚一进屋,徐天蓝就拿出包着纸包的大包子。
“啊,包子!”大妞就惊呼出声。
“嘘!小声。”徐天蓝把食指放唇边,做了个禁声地动作。
大妞会意,立刻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两只小手捂住嘴巴,然后小脑袋心虚似的左右看看,也学着徐天蓝的样子把食指放在唇,小动作可爱极了。
徐天蓝把包子掰了一声下来给她吃,大妞咬了一小口,只咬到了点包子皮,但还是幸福的眯了眼睛。
她喂了小妞也吃了一点,一周岁的婴儿吃不了多少,只吃几口就不喂她了,她怕把孩子撑着,任由小妞在那抓挠着一副想要的样子。
两个孩子都吃的开心,徐天蓝也就放下心了。
这穿过来的几天,她一直紧绷着一根弦,突然从一个单身女孩变成一个两娃的妈,她一时间还真有点手忙脚乱。
吃完饭,她又用剩下的线接着织手套,还有那件灰色毛衣也给拆了织成手套,虽然可能不太好看,但是现在的人还是比较看中实用的。
织好手套,接下来两天她都跟着马大爷车去镇上卖手套,争取在占得先机前多赚点。
*
一天下午,于家迎来了一位客人。
“于大娘在家吗?”老李推着辆二八大铁驴,后衣架绑着一个大包裹,前面车把还挂着一个,在于家大门外喊。
“哎哟,在家在家,是老李呀!”于老太从屋里出来,看到老李车上的东西,眉开眼笑的打招呼。
这人他认识,是跟四儿子一块干活的,当初刚去的时候见过一回。
老李全名叫李德根,是张家庄人。
张家庄就在东芦村隔壁,走路十分钟,骑自行车也就两三分钟的事,而且他家住的村尾离的东芦村更近,但是他还是骑着自行车来的。
因为于大海那两大包东西要是拎着确实有点沉。
他回来主要是给儿子办入学手续,家里就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母,别人也指不上,所以他只得请假亲自回来办,本来回来的就有点晚了,他怕耽误事,所以就先去办的手续。
这报名还是晚了两天,还好学校在本村,一个村的都是熟人,学校里老师也了解他家情况,也没有为难他。
给儿子办好手续,终于放下心,才想起答应别人的事儿还没办,这才赶紧就拎上两大包裹,蹬上车子就出来了。
“大娘,大海让我给您和大海媳妇捎点东西回来,大海媳妇在家吗?”老李把两大包裹卸下来。
“你给我就行了,老四媳妇出去了,不知道啥时回来呢!”于老太顺理成章的说道。
老李为难道,“出去了?去哪了?这还有封信,大海还让我亲自交到她手上呢!”
“这怕啥,我转给她不一样,我又识字还怕我偷看她信啊!”于老太假意开着玩笑,心想,让她看她都懒的看,话锋一转又道,“大海没捎别的回来?”
往常她四儿子捎东西都是从邮局寄,有人送个单子来,然后她们到镇上去取,一般还会有张汇款单,也能直接从邮局取着钱。
“哦,有,还有两百块钱,是大海让我捎给您的。”老李不是故意不说,他想着钱的事怎么不得进屋再掏出来,这大院里的,财不露白嘛!
不过没想到人家根没想招呼他进去,于老太一把把两百块钱接过来,揣进口袋假惺惺的说,“那啥,进屋喝口水?”
事儿都完了还进去啥,又不熟,老李推托,“不用了,一会还得赶回去。”
正中于老太下怀,“那行,有空来玩,就进去了。”
老李摇着头推着自行车出了门,左拐路过马大娘家,看马大娘正在遛豆子,就打了声招呼,“马婶忙着呢?”
马大娘娘家是张家庄的,虽然张家庄比较大,但是一般都亲戚套亲戚,他们这经常出来走动的都认识,见面打个招呼什么的
“是啊!你去于家啦?”
“嗯,这不大海给家里捎点东西,您忙,我先走了。”老李正要蹬车走,就看见马家院门敞着,大妞正在和马小娟两人踢键子玩,小妞坐在一个四个轱辘的小竹推车里正笑的欢,“哟,老四家俩闺女?”
“是啊!她们妈去镇上了,我给看着点。”老李奇怪的看了院子里一眼,于家一大家子人,怎么放到马家来,若有所思。
看到大妞朝门外面,朝她笑笑就走了。
*
于老太把钱贴身装好,招呼儿媳妇们来拎包,这时天还不晚,地里没什么活了,早早的就都回来了。
两大包东西刚拎进屋,牛春花就迫不急待的打开,一包吃的,一包用的。
吃的有小孩子喝的麦乳精、袋装奶粉、一小包点心,一盒子小饼干,塞了满满一包,用的有女士穿的小花袄,小孩穿的小凉鞋,还有几岁小姑娘穿的花裙子。
“啧啧,这老四花钱可真舍得,赚钱那么容易买这么多东西?”吴桂花艳羡的看了丈夫一眼说道。
于大军心虚的低头,赚钱哪那么容易,那工地的活是好干的?
说出工伤就出工伤,就是不出工伤,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累的倒头就睡,哪那么好干?
他知道她媳妇也想要这些东西,可他就是不想跟老四似的把自己弄的那么累,种点地有吃的不就完了嘛!他又没孩子。
“你羡慕也没用,这是老四给人家老婆孩子买的。”牛春花对吴桂花冷笑一声道。
说着又有些幸灾乐祸,因为她知道这些东西也落不到徐天蓝手中。
吴桂花没搭理她,于老太麻利的裹上包裹,“行行了,一人一块饼干,都去玩去。”她打开一盒饼干,然后分给三个孙子一人一块后,就都收起来了。
几个媳妇儿子眼睁睁的看着她把两大包东西拎进了屋,三个孙子好歹得了块饼干,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天天就窝头咸菜的。
这老抠!
*
老李骑着自行车这回也不着急了,路上遇到认识的就打声招呼。
刚下车跟一认识的老哥儿打完招呼打算上车,就听到不远处几个女人的声音,提到于家。
“哎,你听说了嘛?于老四媳妇这两天一直没下地,原来是之前掉河里了,差点死了!根本不是她婆婆说的不干活偷懒,估计着可能不太好,要不她那么勤快的人。”
“那于老抠的话你也信,她天天没事就对老四媳妇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拿生不出儿子说事,我看呀就是欺软怕硬,那老三媳妇连个闺女都没生,你看她不也就是嘟囔两句,也不说啥,人家老三媳妇娘家硬气,老四媳妇有娘家也跟没有似的,能不被欺负嘛!”
“是啊!平时家里家外什么活儿都干还不落好,但这次也太过分了,听说挑水掉河里,昏迷了一天一夜,连个大夫都没请,你说他们都不怕出事?这可是人命关天呐!”
“缺德呗!”
老李不再听,蹬着车子,皱着眉头走了。
☆、第007章
徐天蓝这两天回来的都有点晚,不出她所料,手套有人仿制了,也不能说仿,因为这种东西也就是占个先机赚点钱。
人家看她赚钱了,立刻就有人研究怎么做,这东西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工艺,只要会织毛巾,织点小手套还不手到擒来,因此徐天蓝把那两件毛衣拆掉织成的手套,后面卖了三天才卖完。
马大爷本来每天早上拉两桶豆腐,一般中午就能卖完,看到徐天蓝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他就又加了一桶豆腐,能多卖两个多小时。
徐天蓝挺不好意思的,“马大爷,真不好意思,天天搭您车,给您添麻烦了。”
马大爷连忙表示没什么,他也是为了多卖桶豆腐、多赚点啥的。
徐天蓝知道马大爷是为了她心里不用有负担才这样做的,老人年纪大了,一天两大桶豆腐都要磨很久,更何况再加一桶,下午回来还有好多活,再这样下去肯定吃不消。
“马大爷,明天开始我就不去镇上了。您听我说,”徐天蓝看马大爷要说什么,赶紧解释,“您也知道我卖这个东西就是个临时的,也没有多少毛线,而且现在做的越来越多,家里活儿也多。。。。。。。”
马大爷听了只得叹气,“好好过,慢慢会好起来的。”
他也知道徐天蓝和孩子日子不好过,邻里邻居住着,怎么会不知道,可是他与老伴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帮些力所能及的。
徐天蓝笑笑,点头道,“我先回屋一趟,一会儿去接大妞小妞她们。”
“哎,不急,你去吧!”
徐天蓝觉得这些天麻烦老两口了,也知道二老是真心对她好,她也没什么好感谢人家的,所以想拿些前两天买的点心给马小娟去吃。
她也知道要是给二老,二老肯定不会要,但是她给孩子吃总行了吧。
徐天蓝匆匆跑进院子,一眼就看到她房门开着。
这是进贼了?
她扫了一眼其他几间屋,屋里有人影走动,都在家?
她屋子一直没有锁,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她过来这几天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也没有想过买把锁,赚了点钱都是巾身带着,全部身家啊!
现在她屋里唯一能偷的也就是前两天买的一盒子点心,大妞人小,一块槽子糕吃了两天,小妞就更不用说了,大妞掰下来一小块就够她啃的。
所以剩下一直被她放在屋里唯一的木桌下面的柜子里。
她紧走两步,刚推了下门,屋里就蹿出几个孩子。
定睛一看,这不是那三个姓于的臭小子嘛!
好啊!这回不骂街了,直接改偷了,于楠明和于楠亮两兄弟,一人手里拿着块核桃酥,看到徐天蓝心虚的背的身后,于楠木直接塞一了嘴,鼓的腮帮子,跟个偷食的耗子似的,嘴巴不停的动。
“你们干什么?”徐天蓝气愤道。
三人一看被逮个现行,顿时作鸟兽散,往正屋跑。
她进屋看到盒子已经空了,只余点桃酥渣渣,气的她拿着盒子就进了正屋。
“你们三个臭小子给我出来。”她声量不大,但却十分严肃,绷着脸的样子还是有几分吓人的。
只是徐天蓝原身被欺负惯了,绷的再紧的脸,几乎也不会让人害怕了,起码她牛春花就不怕,“你嚷嚷什么?我家木木又怎么你了?平时懒的搭理你,还蹬鼻子上脸啦!”
牛春花从大嫂刘翠枝屋出来,手里还拿着个鞋样,看来刚才是在屋里和刘翠枝两人在做鞋。
于楠木找到靠山,跟着牛春花身后出来,不停的对着徐天蓝做鬼脸,挑衅,一副不怕事大的样子。
徐天蓝冷笑一声,“他做了小偷,把我盒子里的点心都偷吃光了。”
此时刘翠枝也出来了,她两个儿子倒是没跟出来,在屋里不知干什么。
“笑话,你房间里有点心,你连个毛票都没有哪来的钱买点心?”
“我哪来的钱本来你管不着,”顿了顿她又道,“不过免得你说我冤枉他们,我也不怕告诉你们,我自己去镇上卖手套赚的钱买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镇打听。”
反正现在手套生意也赚不了什么钱了,也不怕说出来。要是她们动心思最好,直接赔个底掉才好。
牛春花动了动眼珠,还在嘴硬,“就算你有钱买点心,那你有什么证据说我儿子吃的你点心,说不定是你家大妞吃的,跑到我这来冤枉我家木木,还有大嫂家明明和亮亮。”说完她还不忘不补充,拉同盟。
不过刘翠枝始终都没说话。
“哼,行,我就当是被耗子啃了。”
“你说谁是耗子?”
“行了,吵什么吵?”这时于老太从东屋出来,对徐天蓝说,“吃就吃了,你有点心也不说给孩子们点,你也好意思做人家婶儿,行了,这是老四给你的信。”
说完,递过来一封牛皮纸信封的东西。
徐天蓝接过来,转头走了。
后面牛春花得意的笑的很大声,“什么东西。”
而刘翠枝则转身回了屋,不一会她屋里就传出孩子的哭声,以及她教训儿子的声音。
徐天蓝坐在床边看信,听到声音暗想,这刘翠枝虽然脾气不好,不过还不算事非不分。
于大海信封上写着,徐天蓝亲启。
掏出来就一张纸,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让她好好在家带孩子,等他攒够钱回来盖房子之类的。
徐天蓝叹了口气,这于大海倒是对媳妇还算不错,只是信上提到买的营养品别省着,以后他还会往家寄之类的,她完全没看到啊!
她拿着信又去问于老太,“大海寄别的东西回来了吗?”
于老太皱眉,“没有。”
徐天蓝点点头,走了。
*
她直接去了马大娘家。
“大娘,我来接大妞她们,这几天太麻烦您了,”徐天蓝进屋抱起大妞笑着说道。
马大娘忙道,“麻烦什么,我看小娟也是看。”
马大爷正端着个茶缸子喝水,闻言也点点头。
徐天蓝也不多说什么多谢的话了,有些话放在心里就好。
她摸了摸马小娟的头,本来还想着拿点好吃的,现在没了,她有点惆怅,真的要快点离开这里,她眸光一闪,“对了,大娘,今天白天您有没有看见谁往我家送东西什么。”
她现在不确定这信是寄来的还是人捎回来的。
“有啊,李德根今天来过,他我娘家村的,认识,就说了两句,说是你家大海往家捎的东西,要说大海这孩子可是真不错,有点什么也得想着家里,想着你们娘儿仨。”
“那您知道李德根住哪吗?我想请他帮忙给大海捎个信儿。”
“知道啊!我带你去吧,就在张家庄,他家离我娘家还挺近的。”
“行,那您等我会儿。”她跑回去写了封信,打算把最近发生的事说一下,也不添油加醋什么的,只是实事求是的把事说清楚,她不是原身,不想当圣母,也不打算什么都不让于大海知道。
有些事他该知道还是得知道的,至于如何选择是他的事,她管不了。
*
李德根家果然很近,出了村子进了张家庄拐了个弯就到了。
天还比较亮,李家正在做饭,李德根年纪不小,看上去有四十多岁,但是儿子才刚刚七岁,正在背着新书包咧着嘴笑,徐天蓝跟着马大娘就到了。
“德根在家吗?”
“哎,在呢!”
李德根正在厨房给老娘打下手烧火,听到有人叫他,忙擦擦手出来了。
李母也跟着探头看,看到是马大娘,打了个招呼又去做饭。
“大娘,什么事?”
“这是大海媳妇,她想让你给大海捎封信。”
“哦,没问题,我正好明天就回去,还捎点别的东西吗?”他说着看了徐天蓝一眼,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怎么这么瘦。
都快皮包骨头了,而且脸色特别不好,一脸的菜色,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没啥东西捎,麻烦您这封信捎给大海就行了。”徐天蓝笑笑说道,他看到对方看到自己的样子眼中的惊讶。
其实她过来的这几天,吃的好了一点,脸色好很多了,她刚醒过来照镜子时才真叫惊讶呢,一个二十岁的女人,愣像个四十多的中年妇女的面色,这得多糟蹋自己。
要说原身变成这样,也并不只是于老太一家的杰作,跟她自己的性格也有关系,她太软弱,生怕自己吃的多干的少,人家会不高兴,太在乎别人的脸色,宁愿委屈自己,结果一命呜呼,也没有人说她好。
“这大妹子,我看大海寄回不少营养品呢!你也别光给孩子吃,自己也吃点,补补身体啥的。”李德根忍不住难道,这大海这么心疼媳妇,媳妇变成这样不知得多疼呢!
徐天蓝也不欲多说,马大娘却愤愤道,“营养品能进她肚子也不会瘦成这样!”
李德根一听,皱了皱眉,又想起自己之前在东芦村听到的闲话,莫明的就觉得联系了起来。
*
信送到,又再次谢过李德根之后,徐天蓝和马大娘就出来了。
张家庄是附近比较大的村子,比东芦村要大一倍不止,徐天蓝看到有代销店,就说去买点东西。
马大娘拦着拦着,徐天蓝还是买了两盒子核桃酥。
“大娘,您就别叹气了,一盒您拿回去给小娟吃,另一个我给我闺女们吃呢!”徐天蓝塞一盒给马大娘。
推拒了半天,直到到马大娘家里,马大娘看实在推掉才收下,最后还气呼呼的说,“你孩子刚赚了几个钱就不知道节省了,下次再这么客气,我可不帮你看大妞和小妞了,你赶紧自己带吧!”
徐天蓝知道她是真是为她着想,把她当自己人才这样说,忙笑嘻嘻的说好话讨饶,好不容易把人哄笑了她才带着两个女儿回去。
*
徐天蓝左手牵着大妞,右手套着小妞,核桃酥让大妞拿着。
大妞问,“妈妈,一会儿我就可以吃吗?”她举了举手里的核桃酥盒子。
“当然可以啦!就是给我家大妞宝贝买的。”徐天蓝说着,看了正屋那边一眼,小脑袋探头探脑她也不管,领着孩子就进了屋。
进屋后,第一件事就是掏出一个小鼠夹,这是她刚才回来时在张家庄的代销店买的,是最小号的鼠夹,威力不大,但是夹老鼠还是没问题的。
她买时,马大娘还问她是有老鼠吗?
她就笑着说是,好多。
她把鼠夹打开,放在柜子里,然后从核桃酥的盒子里拿出一块来给大妞,“大妞,今天就只能吃这一块,盒子你不可以碰哦?!”
大妞很听话,不让碰的东西就不会碰,对这一点她还是挺放心的。
看着大妞认真的点了点头。
她把盒子又盖好,然后放在小鼠夹上面,关上柜门。
晚上左边大妞,右边小妞,左拥右抱的睡了个好觉,第二天醒来天已经大亮,就领着两个闺女出去了,而且是当着全家人的面出去的。
其实她已经不打算去镇上,出去就是去马大娘家坐坐。
马大娘自然热烈欢迎,徐天蓝就帮着马大娘一块捡豆子、泡豆子。
而她家那边,她没看到的是她才走没一会儿功夫,就有个小脑袋探出去,摸进了她的屋子。
*
t市,某工地
李德根从老家回来,把正在干活的于大海叫来,把信交给他,犹豫开口,“大海,有些话我不知当说不当说。”
☆、第008章
于楠木探探头,趁大人们不注意,又摸进了徐天蓝的屋子。
其实他即使明目彰胆的进来,他妈也不管他,不像他大娘,还把明亮兄弟俩人给打了一顿,弄的两人现在胆子比兔子还小,他刚才拉两人一起来,两人说什么也不来,真没劲。
于楠木撇撇嘴,学着他爸喝酒时的样子,抖着腿,哼着歌,轻车熟路的来到放点心的柜子前。
拉开柜门,就露出了最下层放着的点心盒子,“哼,那臭丫头配吃点心,还不是给小爷吃!”
他自方言自语的边说,边拿起盒子,然后‘嗷’的一嗓子就跳了起来。
*
西屋里牛春花和刘翠枝正在边说话边纳鞋底,开春了,春种也完事了,好容易有点空,她们就打算做几双薄的松紧口鞋,正好过两天稍微暖和点就可以穿了。
牛春花用顶针在鞋底顶/过一针,然后在头发上边背针边说,“大嫂,老三带他媳妇去县里看病去了,你猜妈给多少钱?”
刘翠枝穿针引线之际,抬抬眼皮,“这我哪知道?”
牛春花压低声音,“我告诉你,这个数。”她比划了个一巴掌。
刘翠枝狐疑道,“不可能吧!咱家哪有那么些钱?”
这年头一年的收成,能卖个千八百块就不错了,再搭上一家子那么多人吃穿用度,孩子上学什么的,能攒下几百块就得说会过日子了,都给了老三看病她们吃啥?
“怎么没有,老四啊!这两年老四出去打工,陆陆续续可寄了不少钱回来,不都在老太婆那收着,一分钱也不露出来。”
按说她们没分家,不管是地里收成,还是平时农闲给人家做小工、临时工赚的钱都得上交,由婆婆当家掌管。
但是于大海自己托了关系,跟着张家庄的一个包工头张六叔一块去干活,听说张六叔的建筑队只要肯干,钱真的不少赚,跟种地比那就得翻倍。
于大海当初去之前就说好,交一部分工资给家里,剩下他自己攒着,于老太当然不同意,好不容易找到个这么好的活儿,工资当然都得上交。
于大海就说,要是那样我就不去了,我还是在家种地吧!
然后他就真的天天在家种地,真的不去上工,于老太没办法只得答应他。
于老太也不知他的一部分是多少,他们的工资也没有个定数,干的多就给的多,干的少就给的少,听说干好了还老有奖金,建筑队也是跟着张六叔哪有工程跟着哪走,有时几个月回来一回,有时半年都不回来一回。
这不一干两年,就回来过两回,还都是过年。
东西倒是老往家寄,钱有时一百,有时两百也没个定准儿,反正也只能给多少就收着多少了。
于老太一直觉得儿子自从娶了媳妇就不听话了,严重影响她在这个家的权威,可又无可奈何,剩下的钱儿子也没交给儿媳,而是自己拿着,也不知他手里有多少钱了。
要是交给儿媳,她一定能想办法弄到自己手里。
牛春花这边正说着,“看出老太婆偏心来了吧?有钱给那个不下蛋的母鸡,不说给现成的孙子留着上学,我不是说我,我是说大嫂你家那两个,这没两年就得上初中了啊!”
刘翠枝被牛春花说的一阵心烦。
正说着,就听‘嗷’一嗓子。
“呀!怎么听着像我家木木。”
*
t市,某工地
“老李,你跟我还客气啥,还文绉绉的,啥说不说的?赶紧说,还得干活呢!”于大海把媳妇捎过来的信收进裤子口袋里,打算晚上放工后再看。
李德根叹了口气,“大海,你还是先看看信,再请个假回家看看吧!”
“到底怎么了?”于大海听他口气一愣,然后脸色一变,急道,“是不是我家出什么事了?”
李德根忙说,“没事没事,就是。。。。”
“就是什么?”
李德根又叹了口气,把自己这次回去所听所见的跟于大海说了一遍,当然还包括他见到于大海媳妇的样子,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其实这种事他这个外人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是人家的家事,他一个局外人跟着掺和让人说嘴,可是他不说心里又不得劲,还是有什么说什么,至于怎么决定那就是看他自己。
听了李德根的话,于大海脸色一白,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他连忙从口袋里又拿出信,打开看。
他出来打工两年多,徐天蓝几乎没怎么给他写过信。
因为徐天蓝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字认的不多,平时没事也没什么可交流的,他一直觉得是媳妇不爱说话,也不说什么,她不喜欢说,他就多说点喽!
于大海要好一点,上到了初中一年级,后来家里实在没钱才不念的,字还是认的不少的,所以他经常去一个地方会给媳妇写封信,有时间出去就会去买点东西寄回去。
他知道他妈不太喜欢他媳妇,从一开始他要娶她,他妈就不同意,觉得她家要的彩礼太多,说她家异想天开,死活不肯出彩礼。
当初彩礼是要的比较多,但那是她后妈要的,不是她要的,而且她二姐嫁人,确实人家出了这么多彩礼,她那么好,出多少彩礼他认为都是应当的。
只是他家太穷了,根本没有那么多钱,他妈说一般人家最多几百块就行了,就她家狮子大开口。
后来还是她爸看她坚持要嫁他,才松口说彩礼减半,他欣喜若狂,不止因为那减半的彩礼,是因为她的坚持要嫁。
他一直在家里种地干活,从来没有积蓄,唯一的一点钱还是夏天时卖冰棍一直没交家里,有一百多块,他家里只拿出三百块,他又东拼西凑把遍所有相熟的人借来八百块,还是不够,最后没办法只得把家里唯一一辆自行车也当作彩礼送了过去。
这才结的成婚,她后妈虽然不太满意,但他还是把她娶回了家。
只是他妈因为没有嫁妆而闹了一场,他便开始四处找活干,不想再因为钱不好过,后来托了关系终于进了这个建筑队干活,开始时什么也不会,现在啥活都能拿的起来,越赚越多。
直到生第二个女儿时,罚款把积蓄用光他也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起码可以养家了,不会因为钱而陷入绝望。
他觉得两个女儿挺可爱的,一想到两个孩子的笑脸,就充满了干劲,他其实不太想让媳妇生了,伤身。
可是他们这地方又重男轻女,生不出儿子终归是被人说道,哪家媳妇没生儿子一般都会被人讲闲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