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当道-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头面首饰。

新年里少不了放鞭炮,拜祖宗祭祀,走亲戚,官场上再你来我往走上一躺。而方府,却沉侵在惶恐与极度的不安之中………因为,知义那支被派到瓦刺的奇兵,一直未有消息,而瓦刺部落因有了大庆朝的暗中物质与兵力资助,战斗力大大提升,已然能与战败的鞑靼抗衡,草原上,又是战乱一片,大庆朝边境暂时安定下来,可方府诸人都安不下心,因为知义还仍在大草原上,与鞑靼人战斗。

如晴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已足足十年,虽未混出些名堂,但对方府也算是有了感情的,知义虽个性欠扁了些,却不失为磊落的少年,她对这个兄长,还算是有感情的,虽然她不信佛,但这个时,也不得不信了,现在跑老太太的佛堂则更为勤快了。

老太太曾不止一次嗤笑如晴这是临时抱佛脚,如晴讪讪地回道:“不管如何,只要二哥哥能平安归来,让我抱佛脚,抱妖脚鬼脚都是愿意的。”

老太太定定看了如晴半晌,忽然喟然长叹:“你有这份心就行了,相信不管知义是平安归来,还是…………相信他已能感受到你这个做妹妹对他的关怀。”

如晴点头,忍不住一阵伤感,“许久不曾收到二哥哥给我稍的礼物了。”以前知义捎回来的不是山西的特产便是一些在齐州城很难买到的珍贵药材,刚开始她还腹诽来着,这些她都用不着呀,捎回来也只能放库房的份,可现在她才明白这些物品的难可能贵,至少………至少可以得知他还活着呀…………

老太太板着脸骂道:“还真是个十足的小财迷,都这个时候了还惦记着这些。身为闺阁千金,还时时惦着这些俗物,羞也不羞?”

如晴吐吐舌,“没法子嘛,被养刁胃口了。”知义送给她的那些土特产及貂皮,名贵砚石,都还是比较名贵的呢,尤其是有一回捎给她的雪参,听说在那边被当罗卜一样卖,但在这边,已喊成天价了。她真的很希望知义能平安从大草原上功成身退,那么她一定要他多她挖些雪参回来。

老太太沉默了好半晌才大声道:“行啦,不要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知义福大命大,定会平安归来的。”

如晴重重点头,又重新拿了柱香,恭敬跪倒在团埔上,念念有辞地朝观音菩萨继续磕着头…………

与老太太一道用了晚膳,又去方敬澜李氏那分别请了安,如晴这才回到写意居,这个时候,她照例是洗了脚,然后坐到书台前练字。玲珑一边磨墨,一边纳闷地问道:“姑娘,那块二爷从山西捎给您的砚台为何不用?偏要用这块普通的?”

如晴停了会儿笔,道:“先留着,说不定日后能卖个好价钱。”

玲珑忍不住笑道:“姑娘还真是掉眼钱里去了。”

如晴淡淡扬了唇角,没有答话,倒是正把牛水暖壶塞进被窝里的沉香忍不住喝斥了玲珑,“你懂什么?这砚台是二爷特意捎给姑娘的,现在二爷生死未卜,姑娘一来为怕睹物思情,这才让咱们收起来,二来收着好惦念,就你这猪脑袋,只能想些俗气的。”

玲珑忍不住嘟唇,“其实我也知道姑娘的意思呀,人家只是,只是见姑娘成天沉着一张脸,忍不住想让姑娘开心开心嘛,真是的,沉香姐姐你什么都好,就是太严肃了,当心日后找不到好丈夫。”

“玲珑你这死蹄子,越说越不像样了………”沉香又羞又怒,恨不得上前撕了她的嘴巴。

玲珑笑摆出怕怕的表情,但嘴里却笑嘻嘻地道:“沉香姐姐可别生气呀,我只是说说而已。你这般为姑娘尽心尽职的,相信日后姑娘定不会亏待你,一定给你寻门好婆家的。是不是呀,姑娘?”

如晴道:“那肯定的。你二人这般待我,日后不管我是富贵还是潦倒,绝不会亏了你们的。”

沉香一脸感激,玲珑拍手:“可是,姑娘,最近申妈妈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姑娘是不是该过问过问?”

如晴蹙眉,“申妈妈最近确实心事重重的…………估计是跟京城的事有关…………”

“姑娘,申妈妈有京城还有亲戚吗?”

“那肯定的,不然她不会把京城的各个豪门勋贵里的家事儿如数家珍了,唉,现在什么时候了,不知申妈妈睡了没?”

玲珑快口道:“肯定没,最近申妈妈每天夜里都好晚才睡的,有时候还半夜起来一个人不知在想些什么,看着怪可怜的。问她她又不肯说。”

如晴沉默了下,忽然起身,直奔写意居的偏房。沉香连忙找了滚白绒边银丝水绸妆花如意斗蓬披风披在如晴身上,玲珑也忙着找出灯笼,点上笼子里的灯一路跟上。

写意居并不大,统共就几处房间,靠西侧的几处房舍打通后,专用来让写意居的下人住宿,沉香玲珑因是大丫头,又要近身侍候如晴,只是在如晴的屋子东侧开劈了小房间,并摆上房具,二人晚上便宿在那。而玉琴等人则睡在西侧的通铺里。胡妈妈和申妈妈是头等婆子,有另劈的单独房间,虽不大,却也布置齐整,冬日里的木炭、厚实被褥也一应俱全。并且白日里还有粗役丫环定时清理。

来到申婆子的房间后,如晴便见申婆子正在小小的房间里来回踱着步,身上却是外出的宝蓝红线绣连枝夹袄,手上提着个包裹,用宝蓝碎花粗布包裹着,看这架式,仿佛是要外出。

如晴示意沉香玲珑出去,慢吞吞踏了进去。

申婆子正在想着心事,忽见如晴进来,大吃了一惊,下意识把肩上的包裹藏在身后,“姑娘,您,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歇下?”

如晴来到申婆子面前,一双明亮的大眼望着申婆子慌张却憔悴的脸,微笑着,“这么晚了,申妈妈不也没睡?”她瞟着她身后的包裹,忽然轻叹,“申妈妈已经想好了,要离开咱家吗?”

申婆子先是大惊,然后是沉默,“姑娘,老婆子,我,我并没有要私自逃离的意思………”

“申妈妈不必解释。”如晴继续微笑着安抚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申妈妈不愿说,我也不会强求。只是,申妈妈这些天一直焦虑不堪,是在为着京里的局势担心么?”

申婆子先是吃了一惊,本还想辩驳一番,但见如晴明亮仿佛洞察一切的目光,忽然叹了口气,“不知姑娘已经知道了老婆子多少底了?”

“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如晴轻轻地笑着,“申妈妈要去京城么?”

申婆子迟疑着,见如晴安抚人心打自内心发出的温暖微笑,又鼓起勇气道:“姑娘,实不相瞒,老婆子还有一个多年未曾蒙面的儿子,如今,儿子出了些事,甚至有性命之忧,我,我…………我真的不能再耽搁了,我想早些赶回京城,以尽我微薄之力,救我儿子一命,老婆子知道,我签给方府虽不是死签,却也签了十年的契约,如今,这都还未到年限,老婆子却是…………却是………姑娘,老婆子知您最是心善了………请姑娘成全…………”说着便要跪下去,如晴先一步拦下她,“申妈妈,您先起来说话。”她把申婆子抚到椅子上,给她倒了杯水,“申妈妈已打定主意要去京城吗?”

申婆子喝了一口水,暂定了心绪,点头,“我儿子已危在旦夕…………所以还请姑娘成全。”

如晴叹口气,“所谓母子连心,申妈妈是该牵挂的。只是,京中局势如此紧张,申妈妈凭一人之力,就能拯救令郎吗?”

申婆子沉默邮下,然后咬唇,“我知道我人单势薄,帮不了丁点的忙。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总是要试的。”

如晴点头,“申妈妈的一片慈母之心,如晴实是佩服。只是,此去京城,路途摇远,又因大雪封路,连我大哥哥都未回来,申妈妈这一路北上,可是不容易的。这样吧,我听爹爹说,过几日官府会把今年的粮食税收一并运往京城,等我我禀了爹爹,让他出面给护送的头儿打声招呼,申妈妈就和他们一道进京吧,这样即全安,还能省不少银子,又省事省力,申妈妈以为何?”

申婆子先是惊愕,再来是一阵惊喜,当下便欢喜激动不已,“若是这样,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姑娘,这卖身契………”

如晴微微地笑着,“当时母亲用五两银子与申妈妈签了十年活契,申妈妈只需再支付五两银子,我便把卖身契交还与你。”按着大庆朝的规矩,卖身钱是不许提前赎回的,就算要提前赎回,也得按原来十倍的价钱支付,若是遇上不好说话或刻薄的主人,十倍一百倍都不会被允许的。如晴这般作主,已是格外恩典了,这也难怪申婆子会如此感动,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如晴拦下申婆子又要下跪的身子,真诚地道:“申妈妈,我知道您心里隐藏着极大秘密,可惜我身单势薄,无法帮上您的忙。只能尽我之能,与您一些方便,以报申妈妈这些年来对如晴的厚爱和照顾。至于申妈妈的另一身份………”在申婆子惊疑不定的目光下,如晴微微地笑着,“如晴身轻微浅,对于庙堂之争,实是无能为力。只望申妈妈此次进京一切顺利。如晴向您保证,这府里除了你知,我知,绝无第三人知晓您的身份。所以,申妈妈放心去救令郎吧。”

申婆子睁大了眼,虽极力腌下内心的慌乱,却也吃吃地道:“姑娘,您,您是如何得知我的身份的?”

如晴继续微笑,“如晴别的本事都没有,但这观察力还是满强的。可惜申妈妈如此贵人,却屈就我小小的方府,并如此埋没,实是咱家有眼无珠,怠慢了贵人,还望申妈妈莫要怪罪才好。”

申婆子睁大了眼,见如晴笑得真诚又诮皮,有些摸不准了自己究竟哪些地区漏了馅,但见如晴只及自己胸腹高,又有些不信邪,“老婆子的秘密,姑娘究竟知道了多少?”

“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我不想知道。”如晴回答,她挽着她的手,道:“申妈妈请放心,若日后咱们有再见面的一天,我定装作不认识您,也请申妈妈莫要在人前提及在方府的只字片语。申妈妈的儿子,如晴不敢搭救,也救不了。这个请申妈妈谅解。”

申婆子脸上闪过诸多复杂情绪,忽然哀哀地笑了,“此次京城,我实是没底的,身首异处也有可能,姑娘这般为我着想,老婆子已是心满意足”

“申妈妈,凡事都有两面,万一申妈妈和令郎洪福齐天,申妈妈便是苦尽甘来,泼天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了。”如晴安慰她,看看天色,“好了,时辰不早了,申妈妈先歇下吧,过几日便与官府的人一道进京。此去京城路途摇远,申妈妈还得多加保重。”

过了数日,申婆子告别如晴,在天将破晚之院,偷偷从方府侧门出了府,如晴亲自送她到门口,一番属咐祝福后,这才折身回了写意居,继续睡她的回笼睡。

而这一天,正是庆元30年二月中旬,接到任命为钦差的李骁捎来的消息,瓦刺部落因有了汉军那八千铁骑助阵,连连击败其他部落。那八千铁骑在经过小半年的争战下,听三军总治府衙里传出的可靠消息讲,已阵亡了千百余人。这些阵亡士兵名单里,有四位百夫长,十七位十夫长,其余的全是普通士兵,而最高级称的有两名把总。没有看到知义的名单,一则庆幸,另一则又暗自担忧。

而京城的消息也不容乐观,皇帝老爷子病情虽未恶化,却也一直在病中,而四皇子五皇子之间的党派之争,则越演越烈,有好些仕林中人则暗忖:估计四皇子是没指望了。因为支持五皇子的几乎是勋爵之家,或皇亲国戚。而四皇子虽有颇多的文官派及当朝两大学士的支持,却也略单薄了些。因为,京中大部份兵力,都由勋爵之家掌握,其中五万禁军便由永宁伯之弟江子拘掌握,京中十二卫营,各营兵马,五马督军府等在内十二万余人马,有泰半掌握至勋贵手中,有兵权在手,何愁那些只知摇笔杆子的文官?

然,靖王父子在山西那一战后,便偃旗息鼓,五万重兵屯兵于京师咽喉之地,离京师只有五十余里地的居庸关。朝中文武俱都不解其意,方敬澜这个身在局外之人却看出了些许希望,

如晴则捧着双颊暗自忧思:看情况不大妙呀,不知道申妈妈能否与儿子团圆,唉…………

*

这两章就是家长里短的事儿了,亲们再耐心等待哈,好戏在后头呢





130 # 。

第109章 日子总是要过的

事情往往出人意料!

热闹团圆的除夕夜完美落幕,美丽明亮的新年的第三天,便由京中传来一则重大消息。有的传闻,四皇子的生母,先已殁去多年的景妃,居然奇迹地出现在皇帝跟前。正在病中的老皇帝大喜之下,居然强撑着病情,封景妃为皇贵妃,加封五皇子生母清妃为贵妃。

元宵那日,皇帝带病接见文武大臣,并在宫中设宴,次日,便传出皇贵妃举止从容,娴雅端庄,泱泱大度,颇有国母风范,因后宫不可无主,谨封为后,其子立为储君,结束了整整一年有余的储君之争。

储君之位终于被定了下来,这下子朝政安宁了,方府也略松了口气,虽然觉得四皇子一派根基不深,然天家的事儿,还是少掺和为妙。

如晴默默地看着大嫂何氏的来信,她在信中也未说出多少有用的情报,只略略提及了新任皇后的尊容,“吾并未亲眼见之,以家母原话转达,相貌虽庸容,却也老态毕显。然平易近人,端庄娴淑。相传走靖王门路,见得龙主,适才问鼎中宫。其余诸事并无知晓。”

没得到多大的新闻价值,如晴一半喜一半忧的,就是不知她的猜测是否正确。

不过,别人的事儿,再是担忧也无济于事,反正她也帮不上忙,只得静了心,继续深造。

*

正在努习古代一切生存技巧的如晴,对于外头传言的什么哪位又升了官,哪个权贵又被抄了家之类的新闻早已免疫。反正,自家老爹虽官位低,但挺会做人,相信不会有祸事降到她头上。

只是,这次的消息却有些劲爆了,让她呆了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奶奶,您是说,大姐姐有喜了?”如晴望着老太太,喜出望外地道。

老太太仔细把信瞧了又瞧,笑得合不拢嘴,“可不是,你大姐嫁入平阳侯府,转眼间便已三年时光。可惜肚子一直没动静,不知暗地里哭湿了多少枕头,幸好老天有眼,祖宗保佑咱家,你大姐姐已经怀上了,目前已有四个月的身孕了。”

大姐姐拍手,“那真是太好了,看样子,我没抱错佛脚,嘿嘿…………”然后一副陶酥样,惹得老太太笑骂道:“不要脸的妮子。如真能怀上,那是祖宗积了德。居然还不知羞的记在你的功劳里,脸皮忒厚。”

如晴吐吐舌,笑嘻嘻地道:“没法子嘛,孙女这么乖巧可爱,佛祖他老人家见惯了清一色的白发鸡皮,忽然出现俺这么一个万红花丛中一点绿,那定是格外注意再兼耳目一新。孙女的祀悼定能一应满足,百发百中。”

如晴这娇憨天真又故作得意的模样,惹得松鹤堂的一干奴仆俱捂唇笑了起来。

老太太更是几乎笑破了肚皮,指着如晴笑骂不停,“我只听过王婆自夸,那是夸自己的瓜。还从未听过有人这般夸自己的,羞也不羞?”

如晴偎依在老太太身边,“这不叫夸,这叫自信,奶奶,自信,懂吗?”说着正了神色,并挺直了胸膛,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老太太更是笑得前伏后仰的,一时间,松鹤堂只闻一片欢快笑语。

等笑过后,如晴这才问道:“奶奶,大姐姐怀了孕,咱们可是她坚实有力的娘家人,要不要表示点什么?”

老太太怜爱地望着如晴越发粉嫩的脸儿,却是板着脸骂道:“小破孩子一个,你父亲兄嫂那才是真正的娘家后盾。”

如晴皱着眉说,“对呀,爹爹一个大男人的,他懂这些吗?还有,大哥哥大嫂嫂远在京城,就算想表示关怀,估计也难呀。”

老太太点了她的鼻子,“咱们晴丫头小小年纪,却也知道这些人情世故,不简单哦。”

如晴皱着可爱的小鼻子,谄媚地道:“那是因为奶奶您教的好呀。”

老太太当场就乐了,不过却仍是板着脸道:“你这算是拍马屁么?可惜呀,你拍错了地方。要知道,老婆子手头可没多少棺材本了。日后无法给你太多嫁妆。你应该去拍能给你嫁妆的人。”

如晴依然笑嘻嘻地道:“我要***棺材本做啥?对孙女来说,奶奶您本人便是我最好的嫁妆了。”她拉着老太太的手臂,如小狗似的摇着,只差屁股上没长出一条尾巴来摇,“我虽不是奶奶亲生,但奶奶待我却胜似亲生,并还用心教导鞭挞孙女。奶奶这份情意,孙女是永世也难忘的。”

老太太敛了神色,望着如晴认真的脸儿,见她粉白的小脸上,并无丝毫做作表现,颇为动容,双眼略显湿润。她伸手一只素手,轻轻抚摸如晴的双丫髻,声音淡淡,“你也不必这般夸我。之所以把你带在身边,一来热闹些,解些寂寞,二来是你老子提出让你跟随我,女人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你老子虽不是我亲生,我却得依靠他而活。真要算起来,我也不过是为着自己打算而已。你这声感激,自是不必。”

如晴重新拉了老太太的手,小脸儿严肃起来,一脸郑重,“话虽如此,但奶奶对孙女这份感情,这可是常人无法作假的。孙女不求其他,只求能陪伴奶奶身边。”她把身子偎依在老太太身上,轻声道:“孙女跟在奶奶身边,也已得到莫多好处的。”

如晴这小小的身子带着桂花特有的香味及软软的身子,冲击着老太太的嗅觉与触觉,伸手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拍如晴的肩,冷淡的神色渐渐挂不住,最终,她清冷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暗叹一声,苦笑,这小丫头,比如真更加缠人呀…………

如真怀孕的消息传到方府再由方府传到远在京城的知礼夫妇耳里,过不了多久便捎信回来的下人说,大奶奶已命人捎了厚重的礼物过去。

如真的怀孕,对方府上下也算是大喜事一件,因知义的事梗着多天,方敬澜这回总算露了些许笑容,吩咐李氏准备些上等的布匹,拿着名贵的药材再搜罗些礼品带着几个丫头一并去平阳侯府探望如真。

然李氏却很巧不巧地染了风寒,躺在床上叽叽歪歪的,方敬澜无耐,只得让老太太出马。

因如善还在禁足当中,没能去成,而本应跟着前去的如美,因为要照顾李氏,也没能去成。这回老太太命人套的马车,只孤单坐着祖孙二人,一路直奔天津卫的平阳侯府。

这是如晴第一回外出并去这么远的地方,一时兴奋,又带忐忑。一路上问东问西的,没有歇下过。

“听说平阳侯府目前是大姐姐的嫂子在当家,不知咱们这次前去,会不会受冷遇?”

老太太白她一眼,“平阳侯府的长媳,人家门弟也不算低的,山西巡抚的千金,在外名声也是不错。你老子在嫁女之前,也是多方打听了的。此人为人严谨,这些年来平阳侯府行事低调,从未传出有下人作恶的事来,自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如晴点头,稍稍放了点心。

“可是,我听说,大户之家的规矩,妻子怀了孕,就要给丈夫纳妾,不知大姐夫………是否也如此。”一想到这个破规矩,如晴就恨得牙痒痒的。若是放在现代,老婆怀了孕,心里压力会很大,正是需要安慰的时候,可在这个鬼地方呢?妻子怀了孕后却得分房而睡,因为古人认为怀了孕后再侍候丈夫,会对丈夫不利的。然后,这个时候,男人就要纳妾或是塞通房。贤惠点的妻子,就会事先给丈夫找一两个来侍候,有的是把自己的丫头开脸作通房的,有的是外边去买。若是妻子没有表示,那么公婆,或是其他旁的亲戚也会主动塞人到丈夫房里。这个时候,若这些通房小妾的安生还好,若是不安生………怀了孕的老婆如何不堵心呀,唉…………

老太太唇角浮现一抹无耐的讥笑,“就你老子当初那么点大的官儿,你头位母亲有了身孕,不也急巴巴地让张氏给抬为姨娘?那个时候,你老子的官位还是他岳家给的。”

如晴默然,深深为自己的便宜老爹感到可耻。再来也就侧面证明了,便宜老爹当初吃着岳家的饭,用着岳家的一切资源,却也是正大光明出轨并纳妾,而岳家却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可以想像,平阳侯府乃勋贵之家,自也是如此了。

如晴沉默了会,又默默地问,“那,大姐夫目前,有多少通房来着?”

老太太顿了下,淡淡地道:“两个妾室,一个是祖母送的。另一个是自小服侍的丫头抬为姨娘。再来,好像还有几个通房吧,你大姐姐并没有多加详说。”见如晴脸上浮现哀楚,又微扯了唇角,“姑爷亦不过一妻二妾几个通房,放眼整个勋贵之家,也属难得了。”

如晴不再言语,只觉心头沉重无比。平阳侯府早些年也算是权势滔了天的,但因人丁单薄,儿子孙子都已早逝,目前能作主的,老的又老,小的呢,又挑不起重任,实属冷门勋爵,有点财,有点小权,但绝对是比上不足的,相较其他侯府,平阳侯府已算落魄,但比起其他普通官宦之家,又算是高等人家了。这样的落魄贵族,也是妻妾成群,更不论那些权势薰天的人物了,估计是满屋子都是莺莺燕燕,数不胜数。

一时之间,如晴又有些茫然,虽说她已在努力适应这个男人为天女人为地的时代,并努力学习一切生存技能,也已接受男人可以讷数不清的妾,及女人只能从一而终,可,若事实摆到眼面前,她是否还会活得潇洒?

大概看出了如晴的想法,老太太又安慰她,“晴丫头不必害怕,男人有三妻四妾的想法并不可怕,只要他有担当,日子自是能过的。”

如晴茫然地望着老太太,为什么男人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过的呢?而女人就只能忍气吞生?这太不公平了。可是,在这个时代,并无公平可讲。她没有能力也没本事去反抗这种桎梏,只能无耐地、认命地接受,并去适应。

中途让马儿歇下吃了一些粮草,老太太则下车出恭去了。如晴歪在车厢锦绒榻上什么事也不做,只望着窗上某一处半天无语。

玲珑颇有些担心地扯了扯沉香的袖子,“姑娘这都发呆了老半天了,是不是遇上什么烦心事?”

沉香摇头,低声道:“咱们能侍候姑娘妥贴,却也无法面面俱到……………小声些吧,姑娘一向开朗惯了的,相信过不了多久便会想开的。”

玲珑仍是不大放心,一会儿端茶一会儿搜肠刮肚找些笑话,如晴冲玲珑展颜笑着,缓缓道:“傻丫头,有你们这么妥贴的侍奉左右,我已满足。若再伤春悲秋,却是不该。”

玲珑轻声道:“姑娘,可有遇到不开心的事?”

如晴坐直了身子,望着窗外被夏风吹拂的野花儿,天气晴朗,行人马儿扬起的尘土糊了周身,蒙尘了些许美丽颜色。

连这些被尘土风霜雨雪侵略的野花儿都能开得如此鲜艳,没道理在有吃有住有穿有下人服侍的情况下,偏还伤春悲秋。

理了理身上的月芽色莲花缠枝对襟衣裳,缓缓地道:“开心与否,不开心也罢,都凭自己说了算,日子,总归得过下去的。”

*





131 # 。

第110章 平阳侯府,于氏,老侯府,如真

蒙古马耐长途,不快不慢行走了大半日,居然也行了百十里地,听前去问路的老刘回来说,再行十来里地,便抵达济宁渡口,改走船运,相信不出一日功夫,便能抵达天津卫了。

老太太包了一艘三十人渡的船,租金八两银子,船夫夫妇一路随行。如晴一路上观赏着京杭大运河的风光,耳边听着老太太的讲解,京杭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途经京城、天津卫,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道上,常见鲁、沪、浙、湘、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沿涂风光逶迤,美不胜收,如晴好一阵感叹,这古代也是有优势的,至少到处都是天然美景,并且没有污染。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只觉脑袋一片清明。

如晴是第一次坐船,觉得古代坐船还挺好顽的。“奶奶,大姐姐嫁人至今,已有三年时光,一直膝下无所出,想必内心定是不好受吧?这回总算有了喜,说不定有多开心呢。”

老太太微微笑着,“可不是,以前真丫头在信上,都是东拉西扯的说些平阳侯府的近事儿,却甚少提及她和丈夫的私事儿,我便隐隐猜出这些年她定然过得不大顺畅。”

如晴深以为然地点头,又有些佩服如真来,在婆家过得不好,却忒是一个字都没向娘家提及。不过,想着平阳侯府的门弟,再想着方家的门弟,越发觉得这个大姐确实能忍。

如果换作是她,受到这些委屈,不知会不会哭鼻子?

她望着已隐隐出现在眼睑的武清县,长长吁出一口气,管他的,不管未来发展如何,日子总归仍得过下去的,不是么?

*

平阳侯府坐落于天津卫的武清县,长长的街道尽头,便是平阳侯府,老太太差人报了信,不一会儿,便被几个穿着得体的婆子迎了进门,穿过垂花门,迂回走了两处长廊, 再绕过正房院落,进了侯府女眷专用的后花厅,一进入厅内,只见一中年贵妇已起身迎了来,上身着松花姜黄双色绘绣薄褙子,下着素白色挑银线裙子,头梳流云髻,鬓边压着朵杯口大的牡丹银钿,脑后簪着一支赤金点翠镶南珠金银绞丝花钿,宝蓝色滴珠坠子,不苟言笑的模样,凛凛的好不威风。

这妇人便是侯府当家夫人,于氏,这于氏见着老太太,已快步迎了过来,嘴里说着:“亲家老太太来了,请老太太安。”

老太太一把扶住她,爽朗地笑着,“想必这位便是真儿时常提及的大嫂子了。老婆子冒昧造访,给贵府造成不诸多不便,还请恕罪则个。”

“老太太这是哪儿话?如今咱都是一家人了,还说这些见外话做甚?我已差人去请了弟妹来。老太太消歇片刻,先喝口热茶,待解了累,便能见着弟妹了。” 于氏说话不急不徐,虽未过多热情,说话倒也诚恳。

老太太微微点头,歉然笑道:“真是麻烦亲家嫂子了。”

于氏微微一笑,唇角眼角处浮现几丝纹路来,“老太太又见外了。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弟妹嫁进我钟家,却因路途摇远,倒是一次都未回去过,虽明着不说,但我也知道心里是极想见着娘家亲人的。这会子听闻老太太来了,不知有多欢喜呢。”然后又转身望着如晴,眼里闪过些微的惊艳来,语气却沉稳,“想必这位便是弟妹时常挂嘴边的如晴妹子吧?呵呵,弟妹已是少见的美人胚子,想不到妹子更胜一筹。。”

老太太含笑地吩咐如晴,“还愣着那做甚?还不快来拜见你大嫂子。”

如晴朝于氏敛衽施礼,声音清脆,“如晴见过大嫂子。”

于氏虚扶了一把,声音缓慢,“妹子无毋多礼。”

如晴观察于氏,只见此人唇角微微含笑,不说话不急不缓,态度虽不热络,却也周到,礼数也是周全。

老太太又与于氏说了会子话,如晴一边着着茶水点心,一边偷偷打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