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客法则-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客法则》作者:间歇性抽筋
晋江VIP2014…05…05完结
当前被收藏数:1702 文章积分:38;202;508
文案
黑客文,相爱(没有!)相杀
女主有钱有权有本事,高分高能高人气!在她横行的世界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犯错一定无伤大雅,出手必定片甲不留!
她是正义的伙伴,百姓的福音,少年心中的暗夜英雄,少女眼中的白色莲花。
你玩ipad游戏时候怎么戳屏幕,我就怎么拿金手指戳她!给力得不得了!(作者已疯)
反正我写得爽就行了!!
正经脸:
1。 幻想小说,架空世界,有理论(都是瞎扯)……所以看不懂的请大胆跳过,看得爽的请尽情享受O(∩_∩)O!
2。 =皿=谁能告我该怎么写言情,怎么写感情!!!好头疼!一头疼就不想写了!!!干脆不写了!不谈恋爱满意了吧!!
3。 学计算机的妹子们、大触们手下留情,这是小说,不是理论文章,也不是技术报告,为了情节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毫无节制地飞翔……(=_=#
4。 欢迎捉虫!我知道我虫多T___T大家多包涵
从回国就开始咳喘,多吃点东西就吐,晚上咳的睡不着觉。这周末开始严重了点。我本来以为休息两三天过去就好了。但是还是不行。一个可能是北京空气的问题,一个可能是我家里养猫,我对猫毛过敏。所以暂时休息一个月吧,等我找到工作,然后出去租个房子,身体好些了再更新。
真的是计划外的情况,非常对不起大家,TAT 鞠躬。
内容标签:女强 俊杰 天之骄子 欢喜冤家
搜索关键字:主角:钟锦,秦书诚 ┃ 配角:贾小蕊,齐辉,徐子萱,封池 ┃ 其它:黑客,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1章 生物密码
钟锦坐在n大学的礼堂中,看着最前面讲得兴致勃勃口沫横飞的所谓教授,以及那大屏幕上连续变换的幻灯片,不由沉思。
台上面所讲述的理论,介绍的判断原理,钟锦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她不会忘记,自己多少个不分日夜的敲击键盘,多少次的构思与推翻,多少遍推敲算法,寻找更加实用,也更加可行的方式。
而如今,却有另一个人,拿着同样的东西,堂而皇之站在众人之前,宣称这是他的。
那么,两个人完全独立的人,以同样的思路解决同样的问题,可能性有多大?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罗巴切尔夫斯基和黎曼的非欧几何、亨利和法拉第的磁生电甚至是丁肇中和伯顿的j粒子……科学界一个又一个的惊人巧合让似乎在证明着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钟锦细长白皙的手指在座椅的扶手上轻点着,以极其专注的眼光看向这位生得十分高大,还有些帅气的教授。他似乎姓于。
她在尽可能的为他开脱。
biometric,生物密码。
或者干脆直译,生物计量学。
这是近来十分热门的话题,热度由国外蔓延向其实已经相当紧跟先进潮流的国内计算机领域。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的国内一等学府,纷纷设立了相关的项目和实验室,其方向应该算是一直以来在领域内外都相当热门的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一个更加实用且似乎能在短期内更见成效的分支。
我们熟悉的,语音,虹膜,视网膜,以及我们正在熟悉的脸部特征,体型,掌纹,个人习惯等等都属于这一领域。
不过所有这些的技术都不能说完全成熟。大部分,尤其是那些我们正在熟悉的,还处于摸索和研究阶段——虽然他们已经频繁出镜于科幻作品之中。
钟锦想到这里,不由又去思考。
两个人几乎同时的,独立的完成同样的成就,通常只是我们所看到的结果。这些所谓的结果,并非真的就是一夕而成。比如关于微积分的朴素想法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前,远在希腊时代就已经出现。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虽然有偶然性,却也有必然性。正因为如此,可以说,他们之所以同时“发明”了微积分,只是时机已到罢了。
那么钟锦现在所看到的讲座适用于这个说法吗?
或者说,是否在这个时代,个人习惯的生物密码方向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到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可以顺理成章的被多个人独立发明了呢?
她由衷的希望如此。
“大家现在看到的图像是我们使用opengl代码进行一帧一帧的推算而成的,这个代码,以及它的分析系统,可以说是这一套识别技术的核心所在。”于教授兴奋地演示着。
钟锦点头。不错,她的核心代码也是如此。
于教授将ipad连接到大屏幕上,于是无论他在ipad上做任何操作,所有人都能清楚看到结果。
“关于手势的判断其实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解锁之中,然而其并非真正的行为习惯判断,而只是如同原先设定密码一般。我们需要先设定一个手势,然后记住这个手势,再进行判断。任何其他人如果看到了这个手势,有样学样,也可以解开密码。而在我所建立的这套系统中,每个人不需要去记忆任何的手势,而其他人即便记忆了他的手势也无法模仿破开密码。”
其实前来听讲座的大部分学生早就了解了于教授所介绍的系统。
因为他们都是慕名而来的。
钟锦之前倒是不知道他,直到今天下午的时候,室友和她提起,她才知道这位于教授如今在网络上十分火爆,微博的关注度和转发率都极高。
就是因为他开发的这套系统。
该系统应该叫智能手势识别系统,被誉为实用密码领域今年最为惊艳的作品。
再加上于教授为人帅气谦和,谈吐幽默,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贵气,很快成为了大陆科技领域的新贵,许多大学计算机系,甚至是其他学系的学生偶像。
钟锦出于好奇跟着室友来听这讲座,听了没多久便开始表情凝重,偶尔皱眉。
太像了。
实在是太像了。
这套识别系统,几乎就是她两个月前发到网上的版本。稍有不同也只是前端包装问题。
在她看来,眼前所展示的东西根本就是用她的雏形加工得来。而所谓的加工,也不过是套了一个外壳包装,添加几幅好看的图片,并且制作成了如今流行的ipad应用程序而已。
而钟锦之前的版本是一个纯理论的代码核心片段,代表着识别系统的最关键算法,可以经过移植在任何的触摸面板,或者是笔触界面上使用。
事实上,如果她愿意的话,也完全能经过修改适用于鼠标操作。
当时她会发在网上,一来是那个网站的特殊性,安全性,二来也是她对自己的系统并没有完全满意,希望能得到一些专业建议。
却没想到……
看着于教授大方的笑容,钟锦实在无法相信,他会是一个知识领域的小偷。
“大家看,我现在使用手势在这幅图片上画了一个图样。”于教授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ipad面板上写了一个小写的希腊字母贝塔。
图像因为他的动作,被拖拽而畸形,就好像用了photoshop的涂抹工具一样。
“看,密码解开了,我可以顺利地阅读这个文件。现在,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同样的字母……”
他话音刚落,下面刷的一下有上百只手臂举起来,每个人都激动地等着于教授点到自己。
包括钟锦的室友,贾小蕊。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已经成为了这位教授的忠实粉丝。
“这位同学吧。”最终于教授点了坐在前排的一位打扮颇为入时的女生。
只见这位女生红着脸,激动地小跑上了台,接着几乎是抖着手在那个ipad上面写了个贝塔。
她写的符号和之前于教授所写差不多大小,最后形成的图像也十分相似。
于教授将两幅图截下来对比,在座的所有人都看不出什么端倪,反正都是变形的图像。
但是这位女生就没有打开密码。
会场中响起掌声。
这证明,即便你的密码被人所知,别人也无法打开。
而于教授接下来又连续试验了几次,同样是他的动作,画同样的贝塔,但每一次生成的图像都有所不同,看上去有一次和那个女生所生成的图像十分相似,却打开了文件。
“大家可以仔细注意这些图像,他们看上去各有不同,但是我所编制的识别程序并不是根据看上去的样子判断的,而是能分析图像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人的行为习惯的信息。也就是说,哪怕我和这位女同学画出的图案再相像,系统也能判断出来,哪个是我画的,可以解开密码,哪个是其他人的模仿!”
这些演示其实在网络上已经有人做过,却于教授亲自示范让所有人都感到很激动。
而接下来于教授关于算法原理的讲解才是讲座的重头戏。
“接下来我就说说这套系统究竟是怎么判断的……当然,源码是不可能公布的……呵呵。”说到这里大家也都笑了。谁都知道,这样的发明可以为教授带来怎样的经济利益,当然不可能公布源码。
“但是我可以为大家讲一讲这里面图像生成中的计算,也就是opengl的部分。事实上这对很多人都是有用的,即便将来你不会做生物密码相关,但是要知道在游戏图像领域,在医疗图像技术方面,都是离不开opengl的……”
钟锦安静地听他接下来讲解图像的部分,不由渐渐握紧了拳头。
她的脸色也越发难看。
三十分钟的讲解很快过去,大部分人表示有听没有懂,但不妨碍他们觉得于教授很帅。用贾小蕊的话讲:不明觉厉。
自由提问时间,经过几个无聊到询问个人*,例如“教授有没有女喷油”之类的话题之后,钟锦孜孜不倦的举手行为终于得到了回应。
“这位同学。”
话筒被送到她手上。
钟锦沉着开口,清丽中带着镇定和自信的声音在礼堂中响起:“刚刚于教授所讲的关于图像处理的部分,似乎与adobe家photoshop的涂抹处理方式相似,请问是这样吗?这个算法核心是于教授您自己写的吗?”
似乎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如此的专业,会场中响起了一些窃窃私语的嗡嗡声。
“还有,我个人对识别技术也是比较有兴趣,看过一些相关资料。于教授显然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才能编写出这个系统……我想请问一下,教授是如何看待不变矩阵法识别图像呢?您在这套系统中有没有应用相关的理论?我的问题完了。”
说完,钟锦便干净利落地坐下。
“这人是谁啊,这么拽?”
“她你都不知道,钟锦啊!计算机系的大牛,今年大三。”
“啊?女大牛?才大三?”
“嗨,回去上网搜搜吧,人家可是学霸,所有科目全高分不说,有几门课的总分都多得超过满分了。学校几个教授宝贝得不得了。”
面对不时投来的或好奇,或崇拜,或探究,还有些许敌意的目光,钟锦径自坐在座位上目不斜视地看向台上的于教授,自岿然不动。
她要看看这个眼前这个所谓的教授,是真的本领通天,还是只是个道貌岸然的窃贼。看看他究竟能做出何种回答。
作者有话要说:黑客新文,具体见文章简介。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并留言,谢谢^_^
第2章 微博盗号
“哇,真的是很专业的问题。”于教授笑语晏晏,“这位同学想必平时也是学习非常好,而且对计算机技术很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我的处理方法与ps相比呢,非常类似啊非常类似……关于第二个问题呢,我想我不得不说抱歉了。”
于教授摊了摊手,“就像我之前说的,这稍微有点涉及核心。当然关于不变矩阵法识别,我必须说这种方法是现在比较主流的研究方向,然而仍然远远不够。当然,不能否认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十分成功,却并不是我所使用的。”
钟锦追问:“那您的系统中是否有用到呢?”
“呃……”于教授似乎十分犹豫,被修整的不差分毫的眉毛微微皱起,“这个,确实,不好说……”
听到这理,钟锦的嘴角勾起了一个略带冰冷的笑容——如果之前只是怀疑,那么如今她几乎可以确定了。
于教授接下来又针对之前图像处理的话题解释了三分钟,然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是,还是不是。他避而不谈。
讲座结束之后,钟锦和贾小蕊一同返回宿舍,后者一路上滔滔不绝地宣传着于教授的丰功伟绩,并且对他的风度和帅气也不吝啬赞美之词。
钟锦则一直有些心不在焉,沉默不语。
好在她平时也非话多之人,而贾小蕊又太过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所以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
一回宿舍,钟锦便登陆了微博,找到了这位于教授的博客。
加v,有一百多万的粉丝。
对于一个计算机领域的教授来讲,这个数字相当之多。
以他如今的话题热度,这样的关注量已经相当有影响力了。再看微博转发和评论,数量都不少,而且大多是活跃的大学本科生到刚入社会的社会新鲜人,这一阶段的人传播能力在所有年龄段中是最强的。
钟锦仔细翻了翻他两个月以内的微博内容,其中一周前的一个微博让她之前已经有些烦躁的情绪更加剧烈地起伏波动起来。
于广生v:关于专利的申请早已经通过律师提交上去,请大家不必担心。就算这些人真的抢注了专利,也必定是伪劣产品或与我所申请的专利不完全相符的。所以不会影响到我。谢谢大家的关心。
这条微博是针对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抄袭事件。
于教授因为识别技术而名声大噪,很快一些列的仿冒系统如雨后春笋冒出头来,有些还做得相当不错。
不过经过众人的检验,没有一个仿冒系统能做到于教授的识别技术那样达到99。99999%以上的粗识别率。
而也只有到这样的识别率,这项技术才有投入现实使用的意义。
钟锦看着这位道貌岸然的年轻教授在微博上的表现,实在是让她大开眼界。
该有多厚的脸皮,才能在一边盗用别人的代码成果之后还能说出这些话来?
钟锦毕竟只有大三。
她十六岁上大学,到如今也不过是十九岁的年纪,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可笑又让她愤怒的事情。
虽然没有搞到这位于教授的程序进行分析,但是她几乎已经从程序演示的表现和问答环节中可以判断出这位教授盗用她的代码的事实。
也因此,她完全没有压抑自己的愤怒。
微博盗号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她所做也算不上真正的盗号。
国内的很多论坛的用户名和密码都会通过不同方式流出,这些数据作为商业资料或者被论坛自己出售,或者被黑客打包转手。
不论哪一种,都有获得渠道。
这种事情其实已经在国内的网络圈子里进行了很久,然而直到前些日子cxxn网站数据库泄密被曝光的事才引起轩然大波。
不管是有意转卖还是被黑客盗取,大量的用户名和密码已经在网络中流传着供有心人取用了。
钟锦当然不会错过,基本每次交易她都会“截流”,只想着万一有一天用上。
没想到这天这么快就来了。
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因为她注意到这位于教授的微博地址并不是默认的数字,而是一个自定义的类似id的地址。
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将它输入数据库,竟然真的有结果返回。
钟锦将邮箱和密码输入微博登陆框,按下登陆的时候她也不确定能不能行。毕竟泄密来源是某个媒体论坛,并不是微博本身,就算这真的是这位教授自己的账号,但是如果他在微博上使用的是另一个密码的话……
成了!
钟锦一鼓作气,进了微博之后就找到这位于教授的一条关于该识别系统正式发布的微博,转发,然后写上以下内容:
“我承认该识别系统是盗取他人成果而成,未能取得原作者许可。核心代码包括图像模拟生成以及智能行为习惯识别的部分,均非我编写,而我也并不了解其具体理论模型和实现方式。一切成就归属原作者。”
点击发送之后,钟锦将这条微博置顶,然后修改了微博密码并退出。
之后,她退出了两层跳板,清理日志,并断开网络连接,哼起了小曲。
贾小蕊不解地看向她:“怎么这么开心?”
钟锦笑了笑:“有高兴事儿呗。”
贾小蕊:“啥事啊,你找到男朋友啦!?请吃饭!”
钟锦头上冒汗,道:“男朋友没有,不过请吃饭没问题。”
她心情好,正想出去饱餐一顿。
贾小蕊扑上来亲她:“只要有饭吃,男朋友有没有无所谓啦!”
等到了俩姑娘心满意足的回到宿舍,网上早已经炸开锅了。
还是贾小蕊先刷微博的时候,看到自己偶像的微博被传来传去,在自己的微博页面上形成了刷屏。
“天——!于教授被盗号了!”
钟锦凑过去看了看,不解地问:“为什么是盗号?难道就不能是他忽然良心发现承认自己的过错?”
贾小蕊立刻转过头来,以看怪物的眼神看向钟锦,非常不满。
不过很快,似乎是因为刚刚那顿还没完全消化的美食让她原谅了钟锦的‘冒犯’。
“怎么可能?你注意看,这样的语气根本不像教授的话,他平时说话很随和很温柔的,才不会这么硬邦邦都看不懂在讲什么。”
钟锦满头大汗:她写的难道连计算机系学生都看不懂?
“而且以教授的人品和地位,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嘛,想想也是有人栽赃。”
似乎在印证她的话,于教授的微博恰好在这时更新了。
“感谢大家的关心,谢谢你们。已经通过微博官方拿回了账号,并且开始追查盗号者的下落。请大家放心,这种小人的行径是不会影响我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相信上天会还我一个公道。”
“啊——好帅好帅!”贾小蕊叫了起来。
钟锦忍无可忍,坐到自己的床铺上生闷气。
她之前只是冲动做出那番举动,却从来没想过那样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
钟锦忽然想起之前看于广生微博时,他写自己已经申请了专利。
她忽然走出寝室去到了僻静无人之处,给舅舅拨了个电话:“舅舅,您能帮我个忙吗?”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这个识别过程大家看懂没有:
原始图像(随意设置,不重要)………手指涂抹(可用特定符号,也可不用)……》扭曲图像……系统识别该图像,判断……》解开密码/拒绝
第3章 好戏开场
就算钟锦开口说要她舅舅帮忙周旋把这专利暗地里使些“正当手段”给驳回了,也不是不可能。
但她不想这么做。
“舅舅,您能帮我查查看,于广生教授申请的关于识别系统的专利细节吗?……对,就是想知道他在哪些技术细节上申请了专利保护。”
这件事已经算是社会热点,所以即便钟锦的舅舅并不是计算机方面的从业人员,也知道这件事。
按理说申请专利是要提交相对细致完整的技术理论的,然而钟锦知道,这位所谓的于教授根本就没有搞懂她的这项技术理论核心。不要说算法细节了,他连钟锦所采取的实现方式都判断错误。
这也难怪。
当初钟锦并没有真的上传全部公开的代码细节,而是做了一定程度的封装。
所谓封装的概念,在面向对象编程流行之前就已经存在,只不过现在更加热门而已。
不管懂不懂计算机技术,会不会编程,说话的时候都能拽个api啦,端口啦之类的词汇。
钟锦所做的也类似如此。
她上传的代码已经将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两部分分别封装起来,然后再通过其他过程调用。其他的程序可以使用封装片段的运行结果,却不能碰触和修改其内部过程。
这样即便别人获得了这个代码,也不可能看到这两部分的内部结构和算法原理——除非这名教授可以进行反编译并阅读汇编语言,但是从其现在的表现来看,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所以钟锦其实并不认为这个教授会申请关于这两部分核心的专利——如果他申请了,也绝对不是那个可以达到钟锦的程序效果的方法。
那么最有可能的是……
很快,舅舅就给钟锦打回电话来。
“阿锦啊,舅舅给你查到了,我现在把文本发去你的邮箱……”
钟锦皱了皱眉,却没有拒绝。
舅舅继续道:“阿锦啊,这个话题好像现在很热,他们给我资料的时候还问是不是咱们家对这个感兴趣,说可以考虑投资。怎么样,阿锦你是学计算机的,你看呢?跟舅舅说说呗。”
钟锦想了想道:“确实很有前景,但是我不建议您与于教授合作。”
“为什么?”的舅舅,许博感到奇怪,“现在于广生的技术是最好的,也是最热门的,如果商业化的话单凭他的名气就能带来极大影响力,至少在初期的资金回收上不会存在壁垒。”
钟锦心里不爽,可嘴上总不能说因为他是盗用了我的代码吧?
“反正,我觉得他不是好人。道貌岸然的样子。”
许博笑了笑,觉得钟锦还毕竟是个孩子:“好了好了,这件事暂且再说,你先看看你要的东西吧。”
钟锦拿到文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将这封邮件的所有痕迹清除,包括本地端和服务器端的,以及他舅舅那里。
然后她才小心翼翼的打开文档。
果然不出她所料。
于广生教授并没有申请两项技术核心的专利,而是申请的这项技术模式的专利。也就是说以个人书写行为扭曲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的方式作为密码的模式。
如果一旦他成功了,那么以后不论其他人在技术核心上使用的是什么算法:photoshop扭曲法,还是不变矩阵,或者其他什么,只要判断模式不变,都必须支付他专利使用费用。
钟锦冷笑一声。
这样倒真不能说是他有什么滔天大罪,然而却让她打心底里膈应。而且说实话,就算拿到明面上说,就算代码是他盗用的,但是单纯模式本身申请专利的行为并无太多诟病之处。
在接下来的一周中钟锦除了去上课都窝在寝室里,对着她那台笔记本电脑猛敲猛打。贾小蕊等室友却并不觉得她出了什么问题。原因无他,只因钟锦平时也大多就是这个宅样。
她们只会偶尔调侃她,或者拉她去唱歌逛街什么的。
但在心底里,她们都认为,这样的钟锦才是正常的钟锦。
于广生被之前微博被盗的事情搞得很恼火。
他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做了危机公关,但是相关技术方向的问题,比如究竟是谁盗的号,目的是什么,他却一直没能弄清。
他虽然也算是计算机从业人员,但是并不是每个搞计算机的人都对网络安全技术游刃有余。甚至有些程序员的电脑也是乱七八糟,后门被开得一塌糊涂。
于广生自己可能就是这种类型。
所以他只能依靠当初和他一起搭伙干这件事的泥鳅。
他和泥鳅是大学本科一个室友的哥们,只不过后来泥鳅做了白领程序员,在一个小公司负责技术安全,而他则去国外读了个博士,做的图像相关。
这期间他们的联系一直没有断。
“我问了,不是圈子里的人做的。”泥鳅毕竟是做安全相关,也因此熟知国内圈子里的黑黑白白。那些所谓的黑客,或者是安全技术人员,稍微有点真材实料的,或者势力比较大的都不是什么秘密。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地盘,领域观念极强。就算大家不知道他在现实中的身份,也至少知道个代号,能联系到。出了事情要调查是谁的手笔并不是难事。
“不是?”
“是啊,广生。”泥鳅笑了一声道,“其实这事儿不用问我也知道是个什么结果。搞微博盗号的这些人,现在也就是收钱做广告而已,比如用盗号去关注其他人,或者发布广告信息。根本连密码都不会改。现在人都聪明了,做那些破坏的费力不讨好,来钱还慢,谁去做啊。”
事实上泥鳅问的所有人都是这么跟他说的。
到后来他也觉得自己这么问挺傻的。
于广生的脑子转得很快,泥鳅跟他这么一说他立刻就明白了,并很快转换话题:“当时拿这套程序找你的人,你确定他没问题?”
泥鳅大汗:“当然没问题,都料理好了!掠夺者那边钱已经全部到位,也签了秘密协议。”
这套技术确实都不是他们发明的,而是来自一个名叫掠夺者的国内黑客。当时谈好的条件便是于广生出两百万,从此买断这个技术的所有权,以后关于这项技术的一切都与掠夺者再没有关系了。
掠夺者在圈子里的名气还算响亮,并且不是第一次做这种生意。他为整套技术提供了半包装的代码以及详细的文档和说明,只有两个核心内核是封装的,于广生他们只拿到文档说明,而没有获得代码。
这让他们在当时有些不爽。
无奈这项技术实在太诱人,而无论他们怎么讨价还价掠夺者也不松口。最后于广生也只好接受这个条件。
“不对。这件事没这么简单。”于广生有不好的预感。
泥鳅一拍大腿:“我艹,难道真是这小子阴我们?我去找他!”
到了于广生在n校讲座后第十天的时候,在他的微博盗号风波基本已经过去,当时造成的影响也基本平息的时候。一个帖子悄然出现在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重要论坛——宏宇安全论坛。
【于广生真的是图像识别密码技术的作者吗?】
帖子内容大致如下:
首先作者提出,一直以来他对于广生于核心算法的支吾闪躲十分不满。就算算法本身不公布,但是可以透露的部分也远远大于他如今展示的部分。但是真正让他彻底产生怀疑,是微博被盗事件。
这之后他通过媒体宣传渠道搞到了于广生这项技术的演示试用版本,并且进行了反编译,发现其核心代码与于广生所说并不相符合。
“图像处理的代码核心算法与photoshop所用的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