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广记-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沃以酒。是夕,郡西有风雷,声动山野,迨夜分霁焉。明日,里民视其湫,水已竭,公命使穷其迹,至湫西六十里,易地为湫,巨鳄亦随而徙焉。自是郡民获免其患。故工部郎中皇甫湜撰愈《神道碑叙》曰:“刑部为潮阳守,云洞僚海彝,陶然皆化;鳄鱼稻蟹,不暴民物。”盖谓此矣。(出《宣室志》)
【译文】
唐代的吏部侍郎韩文公韩愈,从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他来之前,郡的西面有个大水潭,潭里有鳄鱼,长约一百多尺,每发一次怒,就弄得潭水翻腾动荡,山岭上的大树也象地震一样。百姓养的马和牛,有的走近潭水,就被鳄鱼吸去吃掉了,转眼之间被鳄鱼吃掉的牛马,多得数不过来,老百姓多年来就认为这是灾难。等到韩愈到了潮阳郡三天之后,访问老百姓有什么不方便的事,全都说,郡西面水潭里的鳄鱼是灾害。韩愈说:“我听说至诚能感动神仙,从前鲁恭主管中牟的时候,雉鸡驯服而且蝗虫也躲避起来,黄霸治九江的时候,老虎都悄悄地离开了九江,这是因为,执政者有良好的政绩,禽兽也能被感化。”就派副官,把祭祀用的物品陈列在潭水边上,并且祷告说:“你们都是水族一类,不要成为老百姓的祸害。”接着把酒浇到地上。这天晚上,郡的西面有风雷的声音,声音震动了山野,到了半夜才晴天。第二天,乡里的百姓看那水潭,水已经枯竭了,韩公派人去考察鳄鱼的踪迹,到了潭的西面六十里外,换了个地方又造出一个水潭,大鳄也跟随着换了地方,从此潮阳郡的百姓就免去了鳄鱼的祸害。所以工部郎中皇甫湜为韩愈撰写《神道碑叙》一文中说:“刑部侍郎韩愈做了潮阳太守,云中的神仙,洞府里的隐士,同一官署的官吏们,海里的动物,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全都高兴地被感化了,连鳄鱼和稻蟹,也不残害百姓的东西。”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郧乡民
唐元和末,均州郧乡县有百姓,年七十,养獭十余头,捕鱼为业。隔日一放,将放时,先闭于深沟斗门内,令饥,然后放之。无网罟之劳,而获利甚厚。令人抵掌呼之,群獭皆至。缘衿藉膝,驯若守狗。户部郎中李福,亲见之。(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宪宗元和末年,均州的郧乡县有个百姓,七十岁了,养了十多只水獭,靠打鱼维持生活。隔一天放出去一次,快要放出去的时候,先把水獭关在深沟的闸门里,让它们挨饿,然后才放它们出来,不受撒网收网的劳累,可是却得到很多的收入。主人如果拍巴掌招呼它们,所有的水獭全都到来,在主人的身边和膝前呆着,驯顺得象守门的狗。户部郎中李福,亲眼看见过这件事。


赤岭溪
歙州赤岭下有大溪,俗传昔有人造横溪鱼梁,鱼不得下,半夜飞从此岭过,其人遂于岭上张网以捕之。鱼有越网而过者,有飞不过而变为石者。今每雨,其石即赤,故谓之赤岭,而浮梁县得名因此。按《吴都赋》云:“文鳐夜飞而触纶。”盖此类也。(出《歙州图经》)
【译文】
歙州的赤岭山有条大溪水,世俗传说从前有人横着溪水架设了一道拦截鱼的横梁,鱼不能顺流而下,半夜时飞着从这个山岭过去,那个造桥的人就在岭上架网来捕捉鱼。有的鱼越过网飞过山岭,有的鱼飞不过去变成了石头。现在每当下雨时,那些石头就变成红色,因而叫它赤岭,而且浮梁县也因此而得名。按,《吴都赋》上说:“文鳐鱼夜间飞到空中落到网里。”大概指的就是这件事。





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
        (水怪)
    鲧 桓冲 李汤 齐浣 子英春 洛水竖子 鬼 罗州赤鳖
    韩珣 封令禛 凝真观 蜀江民 张胡子 柏君 叶朗之
柳宗元 王瑶 柳沂 崔棁 染人 海上人 法聚寺僧 李延福



尧使鲧治洪水,不胜其任,遂诛之。鲧于羽山,化为黄能,入于羽泉。今会稽人祭禹庙,不用能。水居曰能,陆居曰熊也。(出《述异记》)
【译文】
尧派鲧治理洪水,鲧没有完成任务,就杀了鲧。鲧的尸体在羽山变成黄能,进入羽泉里去了。如今会稽人到禹庙祭祀,不用熊肉做祭品。居住在水里的熊叫能,居住在陆地上的叫熊。


桓冲
晋桓冲为江州刺史,遣人周行庐山,冀睹灵异。既陟崇巚,有一湖,匝生桑树。湖中有败艑赤鳞鱼,使者渴极,欲往饮水,赤鳞鱼张鬐向之,使者不敢饮。(出《法苑珠林》)
【译文】
晋代桓冲做江州刺史时,派人到庐山上查看,希望能发现一些珍奇神异之物。这些人登上一座险峻的山峰以后,看见一个湖泊,湖泊的周围长满了桑树,湖里还有一条破旧的小船和红鳞鱼。他们非常渴,想去湖边喝点水,红鳞鱼凶恶地竖起背鳍对着他们,他们不敢去喝水。


李汤
唐贞元丁丑岁,陇西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异话奇。杨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时无风涛,惊浪翻湧,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悚,不知其由。尔时,(“时”原在“者”字下,据明抄本移上。)乃渔者知锁所,其兽竟不复见。”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蕳至朱方,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时扶风马植、范阳卢简能、河东裴蘧皆同馆之,环炉会语终夕焉。公佐复说前事,如杨所言。至九年春,公佐访古东吴,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君庐。入灵洞,探仙书,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窬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十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即李汤之见,与杨衡之说,与《岳渎经》符矣。(出《戎幕闲谈》)。
【译文】
唐代贞元年间的丁丑年,陇西人李公佐游览湘江和苍梧山,偶然遇见征南从事弘农人杨衡在一个古老的河岸边停船休息。他们就结伴在佛寺里尽情地游览。到了晚上,江面宽广空旷,水面飘浮着明月。他们在船上互相讲述奇闻异事。杨衡告诉李公佐说:“永泰年间,李汤担任楚州刺史。有个渔夫夜间在龟山下钓鱼,他的钩被什么东西挂住了,拽不出水面。渔夫善于游泳,迅速潜到水下五十丈深的地方,看见一条大铁链,盘绕在山根下,寻找不到铁链的端点,于是报告给李汤。李汤派那个渔夫及几十个善于游泳的人,去打捞那根铁链。这些人提不动,又加上五十头牛,锁链才有点晃动,当时并没有大风和波浪,但是快要将锁链提到岸上时,却突然翻滚起高大的波浪,观看的人们非常害怕。只见锁链的末尾有一个动物,样子像猿猴一样。雪白的头发,长长的脊毛,身高五丈多,蹲坐的样子也和猿猴一样。但是它的两只眼睛不开,似乎没有知觉地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眼睛鼻子里像泉眼一样向外流水,口里的涎水腥臭难闻,人们不敢靠近。过了很久它才伸伸脖子挺直身子,两眼忽然睁开,目光象闪电一样四处张望围观的人,好象要暴发出疯狂和愤怒,人们吓得四散奔逃。那怪兽竟慢慢地拖着锁链,拽着牛回到水里,再也不出来了。当时楚地有才智的名人与李汤互相惊异地看着,不知道这个怪物的来历。当时只有渔夫知道锁链的位置,那个怪兽再也没有出现。李公佐在元和八年,在常州为去朱方的给事中孟蕳饯行,廉访使薛公苹在客店里准备礼品。扶风人马植,范阳人卢简能,河东人裴蘧,全都在同一个客店里。大家在炉旁围成一圈,交谈整宿。李公佐又说起前面那件事,同杨衡说的一样。到了贞元九年的春天,李公佐游览古时的东吴一带,跟着太守元公锡游览洞庭湖,登上包山,住在一个道士周焦君修炼的地方。他们进入山洞,翻阅古籍,在一个山洞内找到一本《古岳渎经》第八卷。书上的文字古老奇特,有的地方被蠹蛀了,不容易理解。李公佐和焦君一起详细地阅读研究这本书。书上说,大禹治水时,三次到桐柏山。桐柏山刮大风,响惊雷,石头呼号,树也鸣叫,神怪五伯兴波作浪,天志起兵作乱,大禹调动不了他们很生气。大禹召集百种神灵,找来夔和龙,桐柏山神千君长也来请求任务。于是大禹囚禁了鸿章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又捉住了淮河、涡水中的名字叫“无支祁”的水神。无支祁善于回答别人的问话,能分辩长江淮水的深浅和平原沼泽地带的远近,样子象猿猴,小鼻子,高额头,青色的身躯,白色的头发,眼露金光,牙齿雪白,脖子伸出来有一百尺长,力气超过九只大象,攻击、搏斗、腾跃,奔跑迅速敏捷,身体轻灵飘忽,只是不能长久地听声音、看东西。大禹奏乐曲给它听,降服不了它;把它交给鸟木由,也制服不了它;把它交给庚辰,才打败了它。上千个鸱鸟、脾恒、树精、水神、山妖、石怪,奔跑号叫聚集环绕着无支祁,庚辰用武力把它们打跑了。他给无支祁的脖子上锁上大铁链,鼻子上穿上金铃,送到淮阳县龟山脚下,是想让淮河水永远平安地流到海里。从庚辰以后,人们都画着无支祁的图形,就是想免除淮河上风雨波涛的灾难。李汤所看见的,和杨衡所说的,与《古岳渎经》上的记载,是相符合的。



齐浣
唐开元中,河南采访使汴州刺史齐浣以徐城险急,奏开十八里河,达于清水。其河随州县分掘,亳州真源县丞崔延祎仭湎赝剑Р剑械昧谩3蹩绞切檠ǎ蛔慈缧轮唤嘀芄恪1北谙掠形迳萘ひ徽捎啵鹩阄辶叮鞒こ摺S辛楣炅酵罚ひ怀叨纾ぞ欧帧5t以白开河御史邬元昌,状上齐浣。浣命移龙入淮,放龟入汴。祎移龙及鱼二百余里,至淮岸,有鱼数百万首,跳跃赴龙,水为之沸。龙入淮喷水,云雾杳冥,遂不复见。初将移之也,御史员锡拔其一须。元昌遣人送龟至宋,遇水泊,暂放龟水中,水阔数尺,深不过五寸,遂失大龟所在。涸水求之,亦不获,空致小龟焉。(出《广异记》)
【译文】
唐代开元年间,河南采访使汴州刺史齐浣因为徐城出现了危险的紧急情况,向朝廷请示,开掘一条十八里长的人工河,让水直接流进清水河去,这条河由各州各县分段挖掘。亳州的真源县的县丞崔延祎组织本县的民工,挖掘几千步的一段,挖出一座住着龙的建筑物。刚掘开的时候,以为是个空洞穴。可是,那建筑似乎是刚刚修建成的,面积很大十分清洁,北面的墙壁下有一条五彩的蛰伏的龙,长一丈多,鲤鱼五六条,各一尺长。还有二只通灵的乌龟,长一尺二寸,眼睛长九分。崔延祎把这件事告诉了开河御史邬元昌,又写成公文上报给齐浣。齐浣命令人把龙转移到淮河里去,把乌龟放到汴河中去。崔延祎带人把龙和鲤鱼移到二百多里以外的淮河岸边,淮河里有几百万条鱼向着彩龙跳跃着,河水因此而沸腾起来。彩龙进入淮河喷出水气,使四周云雾幽暗,龙也就看不见了。刚开始准备转移龙的时候,御史员锡拔去一根龙须。邬元昌派人把乌龟送到宋地,遇到一个小水塘,把龟暂时放到水里,水宽几尺,深度不超过五寸,于是大龟也丢失了,淘干了水塘里的水寻找龟,也没找到,仅仅捉到了几只小乌龟。


子英春
子英春者,舒乡人,善入水。捕得赤鲤,爱其色,持归,养之池中。数以米谷食之,一年,长丈余,遂生角有翅。子英怖,拜谢之,鱼言:“我来迎汝,上我背,与汝具升。”岁来归见妻子,鱼复迎之。故吴中门户作神鱼子英祠也。(出《神鬼传》)
【译文】
子英春是舒乡人,善长潜水,他捉到一条红鲤鱼,喜欢鱼的颜色,就带回家去,放在池子里喂养。他经常用谷物和米饭喂鱼,一年后,鱼长到一丈多长,并且头上出角,身上长出翅来。子英春很害怕,向鲤鱼行礼并道歉。鱼说:“我是来迎接你的,你骑到我背上来,我和你一起升天。”到了年末,他回来看望妻子和孩子,神鱼又来迎接他。所以吴中的人们建造了神鱼子英庙。


洛水竖子
有人洛水中见竖子洗马,顷之,见一物如白练带,极光晶,缴竖子之项三两匝,即落水死。凡是水中及湾泊之间,皆有之。人澡浴洗马死者,皆谓鼋所引,非也。此名白特,宜慎防之,蛟之类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有人在洛水边看见一个童子在洗刷马,突然从水中窜出一个象白绸带似的东西,非常光亮晶莹,缠绕在童子的脖子上三两圈,童子跌倒在水里死了。凡是有河水和湖泊的地方都有这种怪物,有的人认为洗澡和洗马而死的人,全都是被鼋拖进水的,其实不是这样。这种怪物名叫“白特”,应当小心地提防它,它是蛟一类的动物。 



鲙鱼状如鳢,其文赤斑,长者尺余,豫章界有之。多居污泥池中,或至数百,能为(子故反)鬼幻惑袄怪,亦能魅人。其污池侧近,所有田地,人不敢犯。或告而奠之,厚其租值,田即倍丰,但匿己姓名佃之。三年而后舍去,必免其害。其或为人患者,能捩人面目,反人手足,祈谢之而后免。亦能夜间行于陆地,所经之处,有泥踪迹:所到之处,闻嗾嗾之声。北部(明抄本“部”作“帝”)二十五部大将军。有破泉符书(“符书”原作“书符”,据《录异记》改。)于砖石上,投其池中,或书板刺,钉于池畔,而必因风雨雷霆,以往他所。善此术者,方可行之。(出《录异记》)
【译文】
鲙鱼样子象鳢鱼,身上长着红色的斑纹,大的有一尺多长,淮南江北一带有这种鱼。鲙鱼大多生活在污泥池里,有时一群鱼多达几百条。这种鱼能制造幻觉,兴妖作怪,也能迷惑人。它们生活在污水池附近,人们不敢侵犯。有的人祷告祭祀这种鱼,增加地租,附近田里的庄稼就会产量倍增。如果隐瞒自己的姓名租种土地,三年以后舍弃土地离开,一定能免遭鲙鱼的祸。鲙鱼有时候祸害人,能扭转人的面目,能使人的手足反转,只有向鲙鱼祈祷并道歉之后,才能解除灾祸。鲙鱼夜间能在陆地上行走,它经过的地方,有湿泥的印迹。它到达的地方,能听到嗾嗾的叫声。北部二十五部的大将军,有的把镇压水鬼的咒语刻在砖块或石头上,扔到池水里。还有的将咒语刻在木板上,钉在池水边上。但是必须要在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的时候,把这些符书木板都给搬到别的地方去。只有善于驱除鬼怪的术士,才可以施行这种法术。


罗州赤鳖
岭南罗州辩州界内,水中多赤鳖,其大如匙,而赫赤色。无问禽兽水牛,入水即被曳深潭,吸血死。或云,蛟龙使曳之,不知所以然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岭南的罗州辩州界内,水中有很多红色的鳖。鳖的大小象汤匙一样,鲜红色。不管是禽兽还是水牛,入水后就被它拽进深潭,吸干血后死去。有的人说:“这是蛟龙指派红鳖拽的。”不知是什么原因。


韩珣
唐杭州富阳县韩珣庄凿井,才深五六尺,土中得鱼数千头,土有微润。(出《广古今五行记》,明抄本作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代杭州富阳县的韩珣庄挖井,才挖了五六尺深,竟在土中得到了几千条鱼,土稍微有点潮湿。


封令禛
唐封令禛任常州刺史,于江南沂流将木,至洛造庙。匠人截木,于中得一鲫鱼长数寸,如刻安之。(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唐代的封令禛担任常州刺史时,在江南的沂水上通过水流运送木料到洛水建造庙宇。木匠截断木料时,在木料中得到一条长几寸的鲫鱼,就象是雕刻好了木槽安放进去的。


凝真观
唐怀州凝真观东廊柱,已五十余年,道士往往闻柱中有虾蟆声,不知的处。后因柱朽坏,易之,厨人砍以为薪,柱中得一虾蟆,其柱先无孔也。(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唐代怀州凝真观东廊的柱子,已经五十多年了。观中的道士经常听到柱子里面有蛤蟆的叫声,但是不知道发声的确切位置。后来因为柱子朽烂了,更换了新柱子,厨子劈旧柱当柴烧,在旧柱中得到一只蛤蟆,可是那根旧柱子先前并没有孔洞。


蜀江民
唐蜀民,有于江之上获巨鳖者,大于常,长尺余,其裙朱色。煮之经宿,游戏自若,又加火一日,水涸而毙不死。举家惊惧,以为龙也,投于江中,浮泛而去,不复见矣。(出《录异记》)
【译文】
唐代蜀地有一个老百姓,在江上捉到一只大鳖,长一尺多,鳖盖的四周是红色的。把鳖煮在沸水里整整一宿,它还是自由自在地在水里玩耍,又加火煮了一天,水烧干了而鳖却没有死。全家人惊慌害怕,将鳖扔到江里,鳖漂浮在水面上渐渐远去,再也看不见了。


张胡子
唐吴郡渔人张胡子尝于太湖中,钓得一巨鱼,腹上有丹书字曰:“九登龙门山,三饮太湖水。毕竟不成龙,命负张胡子。”(出《灵怪集》)
【译文】
唐代吴郡渔夫张胡子曾在太湖中,钓到一条大鱼。鱼肚子上有用丹砂书写的字:“九登龙门山,三饮太湖水。毕竟不成龙,命负张胡子。”


柏君
唐金州洵阳县水南乡百姓柏君怀,于汉江勒漠潭,采得鱼,长数尺,身上有字云:“三度过海,两度上汉。行至勒漠,命属柏君。”(出《录异记》)
【译文】
唐代金州洵阳县水南乡的老百姓柏怀,在汉江的勒漠潭里,捕到一条几尺长的鱼。鱼身上有字说:“三次过大海,两次上汉江,走到勒漠潭,性命交柏君。”


叶朗之
唐建中元年,南康县人叶朗之使奴当归守田。田下流有鸟陂,陂中忽有物唤,其声似鹅而大,奴因入水探视,得一大物,身滑宛转,内头陂下。奴乃操刀下水,截得其后围六尺余,长二丈许,牵置岸上,剥皮剖之。比舍数十人咸共食炙,肉脆肥美,众味莫逮。背上有白筋大如胫,似鱏鱼鼻,食之特美。余以为脯。此物初死之夕,朗之梦一人,长大黑色,曰:“我章川使者,向醉孤游,误堕陂中,为君奴所害。既废王命,身罹戳辱,又析肌刳脏,焚腌充膳。冤结之痛,古今莫二。与君素无隙恨,若能杀奴,谢责偿过,罪止凶身;不尔法科,恐贵门罹祸,朗之惊觉,不忍杀奴。奴明年,为竹尖刺入腹而死。其年夏末,朗之举家得病,死者八人。(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唐代德宗建中元年,南康县人叶朗之派仆人回家乡守护水田,水田下游有个群鸟聚集的池塘。仆人忽然听到池塘里有个东西在叫唤,声音象鹅叫却比鹅的叫声大。仆人下水去寻找,看到一个大怪物,身上光滑而弯曲,把头插在池塘下面的泥里。仆人就取了刀下水,砍下那个东西的后半部分六尺多粗、二丈多长的一段,拖到岸上,剥去皮剖开肉,同邻舍的几十个人一起烤着吃了。肉味又脆又肥又鲜美,别的滋味无法与之相比。那个东西的背上有条白筋大小象人的小腿,又象鲟鱼鼻,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他们还将剩下的肉做了肉脯。这个东西刚死的那天晚上,叶朗之梦见一又高又大,浑身漆黑的人对他说:“我是章川王的使者,喝醉了独自出来游玩,不小心陷到池塘里,被你家的仆人杀害了。既耽误了章川王的使命,自身又遭受杀戮的痛苦。被分割肌肉,取下五脏,烤熟当饭吃了。这冤仇和痛苦,古往今来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我与你平时没有隔阂和仇恨,如果你能杀了那个仆人来道歉陪罪,惩罚将只加在犯罪者的身上。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恐怕你的全家都要遭受灾祸。”叶朗之惊吓醒来,不忍心杀仆人。第二年,那个仆人被竹子的尖刺刺进肚子里而死去,那年的夏末,叶朗之全家人都得了病,死了八个人。


柳宗元
唐柳州刺史河东柳宗元,常自省郎出为永州司马,途至荆门,舍驿亭中。是夕,梦一妇人衣黄衣,再拜而泣曰:“某家楚水者也,今不幸,死在朝夕,非君不能活之。傥获其生,不独戴恩而已,兼能假君禄益,君为将为相,且无难矣。幸明君子一图焉。”公谢而许之。既寤,嘿自异之,及再寐,又梦妇人,且祈且谢,久而方去。明晨,有吏来,称荆帅命,将宴宗元。宗元既命驾,以天色尚早,因假寐焉,既而又梦妇人,嚬然其容,忧惶不暇,顾谓宗元曰:“某之命,今若缕之悬甚风,危危将断且飘矣。而君不能念其事之急耶?幸疾为计。不尔,亦与败缕皆断矣,愿君子许之。”言已,又祈拜,既告去。心亦未悟焉,即俯而念曰:“吾一夕三梦妇人告我,辞甚恳,岂吾之吏有不平于人者耶?抑将宴者以鱼为我膳耶?得而活之,亦吾事也。”即命驾诣郡宴,既而以梦话荆帅,且召吏讯之。吏曰:“前一日,渔人网获一巨黄鳞鱼,将为膳,今已断其首。”宗元惊曰:“果其夕之梦。”遂命挈而投江中,然而其鱼已死矣。是夕,又梦妇人来,亡其首,宗元益异之。(出《宣室志》)
【译文】
唐代柳州刺史河东人柳宗元,从侍郎被降职出京担任永州司马,赴途中到达荆门,住在驿站旅馆。这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穿黄衣服的妇女向他拜了又拜哭着说:“我家住在楚水,现在非常不幸,死亡临近,就在旦夕之间,除了您谁也救不了我。如果还能够活下去,我不仅对你感恩戴德,而且能够使你加官晋爵,你想做将军还是做丞相也不是什么难事,希望你能尽力帮我一次。”柳宗元向妇人道谢并应允了她。醒来之后,他觉得事情很奇怪。等到再睡着时,又梦见了那个妇人,一再向他表示祈求和感谢,很久才离去。第二天早晨,有个官吏前来,说是遵照荆帅的命令,准备请柳宗元赴宴。柳宗元吩咐准备车马之后,因为时间还早,因而就又小睡了一会,结果又梦见那个妇女,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对柳宗元说:“我的性命,现在就象用丝线悬挂在大风里,将要断开随风飘走,可是你仍感觉不到这件事是多么紧急,希望你能赶快想个办法,不然的话,我的性命就和丝线一起断了,请你答应我。”说完,拜谢而去。柳宗元的心里还没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低头想道:“我一个晚上三次梦见这个妇女来请求我,话语诚恳。难道是我手下的官吏对待别人有什么不公平的行为?还是即将参加的宴会上有鱼给我吃呢?找到并救活它,也是我应做的事。”于是就命令驾车到郡里去赴宴。他把梦里的情景告诉了荆门主帅,又叫来官吏讯问这件事。官吏说:“前天,有个渔夫用网捕捉了一条大黄鳞鱼,准备用来做菜,现在已经砍下了它的头。”柳宗元吃惊地说:“果然符合那天晚上的梦。”就让人把鱼扔到江里去,可是鱼已经死了。这天晚上,又梦见那个妇女来了,妇女已经没有了头,柳宗元更加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王瑶
唐会昌中,有王瑶者任恒州都押衙,尝为奕(明抄本“奕”作“栾”。)邑宰。瑶将赴任所,夜梦一人,身怀甲胄,形貌堂堂。自云冯夷之宗,将之海岸,忽罹网罟,为漳川渔父之所得,将置之刀几,充膳于宰君,命在诘朝,故来相告,傥垂救宥,必厚报之。”瑶既觉。言于左右曰:“此必县吏相迎,捕鱼为馔。”急遣人至县,庖人果欲割鲜,理(“理”原作“鲤”,据明抄本改。)鲙具。以瑶命告之,遂投于水中,鱼即鼓鬣扬鬐,轩轩而去。是夜,瑶又梦前人泣以相感云:“免其五鼎之烹,获返三江之浪,有以知长官之仁,比宗元之惠远矣!”因长跪而去。(出《耳目记》)
【译文】
唐代会昌年间,有个叫王瑶的人担任恒州都押衙。他曾经做过一个大县的县宰,在准备赴任的时候,夜里梦见一个人,身上穿着铠甲,相貌堂堂,说自己是水神的同宗。他刚到海岸边,突然被漳川的渔夫用网捉住了,即将放到案板上,做菜给你吃,性命将在明天早晨结束,所以来告诉你,如果能蒙受你的救护,我一定优厚地报答你。王瑶醒了以后,对身边的人说:“这一定是县里的官吏为了迎接我,捕鱼做菜。”急忙派人到县里去,厨子果然准备切割一条新鲜鱼,正在整刀案。派去的人就把王瑶的命令传达给厨子,于是又把鱼放回水里去了。鱼就摆动嘴边的小鳍,晃动着脊鳍,悠然自得地游走了。这天夜里。王又梦见那个人哭着感激他说:“你使我免除了在锅里烧煮的命运,重新返回到三江的波浪之中,通过这件事使我知道了长官的仁爱之心,柳宗元和你比差得太远啊!”然后长跪感谢后离开了。


柳沂
唐河东柳沂者侨居洛阳,因乘春钓伊水,得巨鱼,挈而归,致于盆水中。先是沂有婴儿,始六七岁,是夕,沂梦鱼以喙啮婴儿臆,沂悸然而寤。果闻婴儿啼曰:“向梦一大鱼啮其臆,痛不可忍,故啼焉。”与沂梦同,沂异之。乃视婴儿之臆,果有疮而血。沂益惧,明旦,以鱼投伊水中,且命僧转经画像,仅旬余,婴儿疮愈。沂自后不复钓也。(出《宣室志》)
【译文】
唐代河东人柳沂寄居在洛阳,春天到伊水钓鱼,钓到一条大鱼。他把鱼带回家后放在水盆里。柳沂有个孩子,才六七岁。这天晚上,柳沂梦见鱼用嘴咬婴儿的胸,柳沂惊醒了,果然听到孩子哭着说,刚才梦见一条大鱼咬他的胸,疼得受不了,所以哭了。与柳沂所做的梦一样。柳沂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查看婴儿的胸前,果然有个伤口流着血,柳沂更加害怕。第二天早上,他把那条大鱼放到伊水中,并且让和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