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广记-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独扣金有宫声。且羽为水,宫为土,水土相克,得无忧乎?〃于时筵散,朝客西归。范公引宾客,绁鹰火,猎于王婆店北。为奔马所坠,不救于荒陂。自辰巳至午后,绝而复苏。乐音先知,良可至矣。(出《玉堂闲话》)
【译文】
后唐清泰初年,王仁裕在梁苑任从事。当时是范延光镇守在此。这年春正月,郊野还很寒冷。范延光率领诸位幕僚在郊外折柳亭为朝廷派来的使臣饯行,席间奏乐为乐。乐曲用的是羽调,而铙钹单独击出宫声,自相干扰,竟不谐和。王仁裕独自惊讶,暗下跟戎判大夫李式、管记员外唐献说:〃今天一定要有差错的事情出现的,是乐音不和'兆示'出来的。刚才奏乐时诸音奏的是羽调,而唯独铙钹扣的是宫声。羽为水,宫为土。水、土相克,能没有忧患吗?〃待到席散,朝庭使臣西归,范延光带领诸位宾客,驾鹰牵狗去王婆店北狩猎,从奔跑的马上摔下来昏死过去。从辰巳到午后才从昏死中醒过来。王仁裕能够从乐音中预先得到征兆,其准确程度可算到了家啊!
歌
秦青韩娥
薛谈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去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谈谢求返,终身不敢言知。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涕泣相对,三日不食。遽追而谢之,娥复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欢拤舞,弗能自禁。乃厚赂而遣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善哭,効娥之遗声也。〃(出《博物志》)
【译文】
薛谈跟秦青学唱歌,没有完全学到秦青的唱歌的技艺,就自己以为全都学到手了,于是辞别秦青而归。秦青并没有阻止她离去。在郊外大道旁边的长亭为薛谈置酒辞行时,不由得一边拍着桌案一边引吭悲歌。歌声振动林木,响遏行云。薛谈听后立即表示谢意,请求继续留下来跟秦青学唱歌,此后终生再不敢说可以出师了。秦青对朋友说:〃从前韩娥东行齐国去,途中没钱吃饭,过雍门卖唱乞食。她离去后留下的歌声绕梁回响,历时三日不消失,周围的人还以为她没有离开这里呢。韩娥在客栈住宿时,旅人侮辱她。韩娥长声哀哭。整个乡里的老老少少被她的歌声感动得相对哭泣,涕泪沾湿了衣裳。韩娥又拉长声唱歌,整个乡里人又都欢喜得手舞足蹈又跳又唱,不能自禁。于是送给韩娥充足的食物、礼品,热情地送她上路。由于这个缘故,雍门人至今还依然能歌善哭,这是效仿韩娥的遗风啊!
戚夫人
汉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人皆为之,后宫齐唱,常入云霄。(出《西京杂记》)
【译文】
汉朝时的戚夫人,善于跳翘袖折腰式样的舞蹈,能歌《出塞》、《入塞》等描摹出征将士盼望归乡的歌曲。她手下有侍候她的宫娥几百人,都跟她学得能唱一口好歌、跳一身好舞。常常是她跟她的侍女们在后宫一齐放声高唱,歌声响入云霄。
李龟年
唐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学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尤妙制《渭川》。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僭侈之制,逾于公侯。宅在东都通远里,中堂制度,甲于都下。(今裴晋公移于定鼎门南别墅,号绿野堂)其后龟年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赏,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则杜甫尝赠诗,所谓〃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崔九堂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也。(出《明皇杂录》)
又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部。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辞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晓拂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荘。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龟年遽以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玻璃七宝盏,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领歌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敛绣巾重拜上。龟年常语于五王,独忆以歌得自胜者,无出于此,抑亦一时之极致耳。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会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此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反拳拳如是?〃太真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真颇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出《松窗录》)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都因为他们在歌舞上的杰出才华而负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特别是谱写出了《谓川》这样的绝妙好曲。由此,受到玄宗皇帝的特殊待遇,在东都洛阳为他们修造了豪华的住宅,侈华的程度超过了某些王公大臣。住宅建在洛阳的通远里,庭院的规模甲于京都长安的一些显贵的宅第。后来,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当良辰胜景,他为人唱歌数首,在坐的听众没有一人不停止饮酒掩面哭泣的。跟他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曾送李龟年诗一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在岐王府里经常见到你,在崔九的客厅里也曾几次听到过你的大名。正值江南风光最好的时候,在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又跟你相逢在异乡。堂殿中监崔涤,别人送他个雅号为崔九,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又 开元年间,宫中刚刚看重木芍药,就是现今的牡丹。得到四个品种:红、紫、浅红、通白。因为将这些牡丹移植在特为太真妃新建成的沉香亭边,又值花会繁开,玄宗皇帝乘照夜白宝马,太真妃乘步辇相随,前往沈香亭畔观赏牡丹。下诏特选梨园弟子中的优秀的歌手唱歌,得乐曲十六部。李龟年以唱歌能手而名噪一时。他手捧檀板,站在众歌手前边,刚要唱歌。玄宗说:〃观赏名花,面对爱妃,怎么能用旧曲旧词唱呢?〃于是,命李龟年持御用金花笺,宣召李白进宫,让他立刻写出《清平调》三章。李白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这时李白昨夜喝醉了酒现在还没有完全醒酒呢。只见他略一沉思,即提笔一挥而就,写成《清平调》三章。这些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晓拂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荘。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李白写罢,龟年立即进献。玄宗皇帝命令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伴奏,催促李龟年引喉唱之。太真妃杨玉环手持玻璃七宝杯,酌饮西域凉州供奉的葡萄美酒,满脸含笑地领会着歌中的情意。玄宗亲吹玉笛为李龟年伴奏。每吹完一曲将换新曲时,故意拖长笛声取悦太真妃。太真妃饮完酒,收起绣帕两次拜谢皇上的恩宠。李龟年常将此事讲给五王听。回想一下,以唱歌而赢得这么高的声誉的,还没有超过这次的呢。这也是一时的极致啊!玄宗皇帝亲自顾眷李白,尤其有别于其他学士。使得内宫总管大太监高力士深深地认为皇上让他给李白脱靴是奇耻大辱。后来有一天,太真妃重吟李白的《清平调》时,高力士故作戏言说:〃为这些歪词,娘娘你应该怨恨李白那小子深入骨髓,怎么还念念不忘呢?〃太真妃惊异不解地问:〃你怎么能说李翰林用诗侮辱我呢?〃高力士说:〃李白那小子用赵飞燕指代娘娘你,是作贱你了。赵飞燕后来失宠又有别欢,这不是借她来侮辱娘娘你么?〃太真妃听后很以为然,于是开始迁怒于李白。玄宗皇帝曾有三次欲拜李白为官,都因在宫里遭到太真妃、高力士的阻碍而作罢。
李衮
李衮善歌于江外,名动京师。崔昭入朝,密载而至。乃邀宾客,请第一部乐及京邑之名倡,以为盛会。昭言有表弟,请登末座,令衮弊衣而出,满坐嗤笑之。少顷命酒,昭曰:〃请表弟歌。〃坐中又笑。及喉啭一声,乐人皆大惊曰:〃是李八郎也。〃罗拜之。(出《国史补》)
【译文】
李衮在江南以歌唱得好闻名,而且名声一直轰动京师。崔昭自江南到京都长安朝拜皇帝,密秘带着李衮同来。到京城后,邀请宾客,并请首席乐师和京城中的著名歌手,来参加这个盛会。开宴前,崔昭说:〃我有个表弟从江南同来,请他入末座。〃于是让穿着破衣的李衮出来入席,满座的宾客都不屑一顾地耻笑崔昭。过了少许,崔昭命令仆人给诸位宾客斟酒,同时说:〃请我表弟给大家唱支歌,以助酒兴。〃众位宾客又鄙薄地笑了。待到一声歌起,在座的诸位乐工、歌手都大吃一惊地喊:〃不是名扬江南、声振京师的李八郎吗!〃于是立即起身环绕着李衮连连下拜。
韩会
韩会善歌,绝妙。名辈号为四夔,会为夔头。(出《国史补》)
【译文】
韩会唱一手好歌,他的歌声优美动听达到出神入化境界。韩会在当时跟另外三名歌手一起被人称为歌坛四魁,韩会单独被人称为魁首。
米嘉荣
歌曲之妙,其来久矣。元和中,国乐有米嘉荣、何戡,近有陈不嫌。不嫌子意奴,一二十年来绝不闻善唱,盛以拍弹行于世。拍弹起于李可久。(明抄本久作及)懿宗朝恩泽曲子,《别赵十》、《哭赵十》之名。刘尚书禹锡《与米嘉荣》诗云:〃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于今后辈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又自贬所归京,《闻何戡歌》曰:〃二十年来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请殷勤唱渭城。〃(出《卢氏杂说》)
【译文】
人们喜爱歌曲,由来已久。唐宪宗元和年间,梨园中称得上国家级歌星的就有米嘉荣、何戡等人,近来又出了个陈不嫌。陈不嫌的儿子陈意奴,一二十年来从来没听说过他能演唱所谓的〃正歌〃,却以能演唱流行歌曲而称盛一时。第一个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手是李可久。到了唐懿宗时代,连堂堂的一国之主的懿宗也喜欢流行歌曲。象《哭赵十》、《别赵十》这两支流行歌曲,皇帝佬官就非常爱听。礼部尚书刘禹锡在一首《与歌者米嘉荣》的诗中,曾记述了当时歌坛的一些事情。诗是这样的: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于今后辈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刘禹锡自他被贬谪发配的州郡重返京师后,又写过一首吟著名歌星何戡的词。大意是这样的:二十年来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请殷勤唱渭城。
笛
昭华管
秦咸阳宫有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隐相次,息亦不见,名曰昭华之管。(出《西京杂记》)
【译文】
秦咸阳宫有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奏时就可以看到车、马、山川、树木隐约相接出现,不吹了就消失了。这支玉笛叫昭华管。
唐玄宗
玄宗尝坐朝时,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玄宗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余以上清之乐。流亮清越,殆非人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清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向以玉笛寻,尽得矣。坐朝之际,虑或遗忘,故怀玉笛,时以上下寻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上试奏,其音寥寥然,不可名也。力士又奏拜,且请其名。上笑曰:〃此曲名《紫云回》。〃载于乐章,今太常刻石在焉。(出《开天传信记》)
【译文】
唐玄宗一次坐朝,用手上下按自己的肚腹。退朝后,高力士进前问玄宗说:〃刚才陛下多次用手指按腹部,是圣体不太舒服么?〃玄宗说:〃非也。我昨夜梦游月宫,诸位仙女为我演奏上清之乐,流亮清越,在人间是完全听不到的啊!使我久久地沉醉在这仙声妙乐之中。后来,仙女们又演奏清乐为我送别,这支仙曲凄楚清丽、哀宛动人。我醒来后还感觉到余音杳杳,如在耳边。我马上吹奏玉笛来寻找记录它,都让我记录下来了。刚才坐朝,我怕有所遗忘,因此怀里揣着玉笛,不时地上下寻找它的音律,不是身体不适啊。〃高力士再次拜贺玄宗,说:〃这可是千载难遇的事情啊,愿陛下为老奴吹笛一遍可以吗?〃玄宗试着吹奏一遍,其声飘渺旷远,绝非凡响,不可名状啊!高力士再次拜贺玄宗皇帝,并请皇帝给这支仙曲起个名字。玄宗笑着说:〃就暂叫它《紫云回》吧。〃后来主管乐事的太常卿将这支仙曲收入唐乐大典中,现在还有当年太常府的刻石为证。
汉中王瑀
汉中王瑀为太卿。早起朝,闻永兴里人吹笛,问是太常乐人否。曰:〃然。〃已后因阅乐而唤之,问曰:〃何得某日卧吹笛耶。〃(出《传记》)
【译文】
汉中王李瑀任太卿时,一天早起上朝,听到永兴里有人吹笛,问:〃是太常府的乐工在吹笛子吧?〃答:〃是的。〃后来,他因查阅乐曲召唤来太常府的乐工,问:〃在某天,你们怎么能够躺着吹笛呢!〃
謩
李舟好事尝得村舍烟竹,截为笛,坚如铁石。以遗李謩。謩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与同舟人吹,寥亮逸发。俄有客于岸,呼舟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妙,山石可裂。謩平生未尝见。及入破,呼吸盘擗,应指粉碎。客散,不知所之。舟人著记,疑其蛟龙也。謩尝秋夜吹笛于瓜州,楫载甚隘。初发调,群动皆息;及数奏,微风飒然立至。有顷,舟入贾客,有怨叹悲泣之声。(出《国史补》)
又 謩,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风韵,尤敬人神。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其邻居有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间,尝呼为独孤丈。至是遂以应命。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时轻云朦胧,微风拂流,波澜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噎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神鬼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生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无言。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於众曰:〃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明抄本为作技)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坐客皆为李生改容谢之。独孤曰:〃公试吹《凉州》。〃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之人也。〃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顽蒙,实不觉。〃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试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否?〃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況,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贴息,乃散。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越人知者皆访之,竟不知其所去。(出《逸史》)
【译文】
李舟好事,曾经从一处山村野舍中得到一根烟竹,截作笛子,坚实象铁石,送给李謩。李謩吹笛,可谓天下第一。有一次他与几位客人,在明月高悬的夜晚,棹一小舟,泛江漫游,吹笛观景赏月。笛声旷远清亮、宛转飘逸。忽然岸上有人招呼,请求登舟同游。李謩他们棹舟到岸边,这个人上船后,请求李謩让笛借他吹一支曲子。这个人吹奏的笛声精妙无比,可让山石破裂,李謩平生从未听到过。初时,吹入散序、中序,笛声已非同凡响。待到进入第三大段……入破时,只见吹笛人呼吸盘旋回转,指法粉碎如雨敲窗。再听笛声犹如千军万马撕杀奔吼,又如雨打沙滩噼罗有声。游赏结束,这位客人离船而去,从此不知下落。棹船的稍翁,认为这位不速之客很可能是水底的蛟龙啊!李謩有一次在瓜洲吹笛。当时江上舟船很多,人声喧闹。当李謩吹出第一声笛音,喧闹的人声立即停下来。待到吹奏数节后,静谧的江面上似有微风飒飒拂来。稍顷,满江的舟子、贾客,都发出欷殻еА⑻尽⒈⒃挂缬谘员怼S帧 ±钪劊昙涫翘平谭皇紫档咽郑钡较衷谝裁挥腥顺R淮危钪勔蚬是爰偃ピ街荨5搅嗽街莺螅钡氐拇锕倜炕蛏韫纭⒒蛏杷窖缜胨氖悄芤欢盟淖鹑荩锥鎏剿底嗟牡焉5笔保暝街菪掠惺肝簧笨贾辛私俊U庑┤思抑卸加行┎担谑谴占那急冈诰岛未暇刍嵋仆郑肜钪勆洗档眩员ザ!R蛭嗳松伲窒嘣济咳丝纱晃豢腿送础F渲杏幸晃徊渭泳刍岬娜耍丫搅送砩戏讲畔肫鹫饧拢挥泄Ψ蛉デ氡鹑恕>徒肓诰又械囊桓龉吕贤范U馕焕贤范ぞ镁釉谡饣奶镆暗乩铮饷娴娜饲槭鹿室坏阋膊欢谩S惺涿┥嶂凰蝗司幼。缋锶硕汲扑拦抡伞5诙欤馕唤看哦拦抡扇艘黄鸬骄岛刍岬牡胤礁把纭>蒲缈己螅患伪獭⒉ü獾囱螅疾菪蘖郑拔锓欠病@钪勔允址鞯眩⒂诖摺T诮吧钅酥校鄞ヒ坪摹4耸鼻嵩屏⒎绶骼耍ɡ蕉钙稹@钪勁醯汛底啵焉醴ⅲ缭破肟髁中悖舷鲁伪蹋路鹑缬泄砩裰な怪绱税。〈系谋隹投荚尢静灰眩追姿担骸ň褪蔷刺斓纳窭忠裁挥姓饷创蟮纳窳Π。 ǘ拦抡梢谎晕捶ⅰS牖岬娜硕剂诚植豢臁@钪勔踩衔飧隼险汕崾幼约海苍狗卟挥铩9撕靡换岫庞志菜家磺底喑隼础G鞲泳钜斐#谧谋隹兔挥腥瞬痪г奚偷模ㄓ卸拦抡苫故遣怀鲆谎浴G胨吹恼馕唤恳采罡行呃ⅲ蠡谧约捍饷锤霾煌ㄈ饲榈墓吕贤范盎幔宰系谋隹徒馐退担骸ǘ拦吕险沙D甓谰由酱澹挥肴死赐呛苌俳恰6杂谝衾郑坏阋膊欢茫氪蠹也槐亟橐狻!ㄋ淖谋隹屯谭矶拦吕险桑险梢廊徊挥铮皇俏⑽⑿πΧ选@钪勎实溃骸ㄕ馕焕险赡阋谎圆环ⅲ悄阏娴牟欢衾帜兀炕故且晃桓呷耍俊ǘ拦抡刹怕档溃骸阍趺淳椭牢也欢衾帜兀俊ɡ钪勌苏饩洳惶押玫幕卮鸷螅成硬缓每础K淖腿思钪劚淞肆成挤追渍酒鹣蚶钪劦狼福拔坷钪劇U谡馐保拦抡扇顺辆驳厮担骸ㄇ肽闶源狄皇住读怪荨钒伞!ɡ钪劙涟兜嘏醯汛盗艘皇住读怪荨非G眨拦抡扇似菲浪担骸ɡ罟牡炎庸淮档貌淮怼H欢愕牡焉羧嘟ヒ牡依智闶遣皇窃诠曜扔信笥寻。 ɡ钪勌撕蟠蟪砸痪酒鹕聿伟荻拦抡扇耍担骸ɡ险赡耸欠酵馍衿嬷耍∥依钪動醒鄄皇丁N业睦鲜θ肥凳枪曜热税 !ǘ拦抡扇擞炙担骸ā读怪荨芬磺愦档降谑笕胨鳎阕约褐啦唬俊ɡ钪劰Ы鞯鼗卮鸬溃骸ɡ钪動薅弁缵ぃ翟诓恢劳邸!ǘ拦抡扇松焓秩〉延蹈钪効纯础@钪劻Ω灰坏眩眯浞魇院蟮莞拦抡扇恕6拦抡扇私庸纯矗担骸阏庑┑炎佣疾豢笆褂谩J褂盟堑闹魅硕际谴滞ù档训娜恕!ㄓ谑怯只涣艘恢坏炎樱担骸ㄕ庵坏炎哟档饺肫剖币惨屏训模悴换嵘岵坏冒伞!ɡ钪勊担骸ú桓摇!ㄓ谑嵌拦抡扇伺醯汛灯鹄础5焉醴⒓聪於粼葡觯淖饹r,李謩恭敬不安地立在那儿一动不敢动。吹到第十三叠,独孤丈人停下来,向李謩讲解他刚才吹的谬误所在。李謩完全敬服连连拜谢。待到入破,笛子立即破裂了,不能再吹下去了。李謩再次拜谢,众位宾客彻底折服。会散。第二天早晨,李謩和与会的诸位宾客,一起前往独孤丈人住所等候拜见。到那儿一看,只留有几间空宅,独孤丈人已经不知哪里去了。越州人得知这件奇闻后,纷纷出访,四处寻找独孤丈人,然而始终没有寻到,谁也不知道他去向哪里。
许云封
许云封,乐工之笛者。贞元初,韦应物自兰台郎出为和州牧,非所宜愿,颇不得志。轻舟东下,夜泊灵璧驿。时云天初莹,狄露凝冷,舟中吟瓢,(明抄本瓢作凮,疑当作讽)将以属词。忽闻云封笛声,嗟叹良久。韦公洞晓音律,谓其笛声,酷似天宝中梨园法曲李謩所吹者。遂召云封问之,乃是李謩外孙也。云封曰:〃某任城旧土,多年不归。天宝改元,初生一月。时东封回,驾次至任城。外祖闻某初生,相见甚喜,乃抱诣李白学士,乞撰令名。李公方坐旗亭,高声命酒。当炉贺兰氏年且九十余,邀李置饮于楼上。外祖送酒,李公握管醉书某胸前曰:'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外祖辞曰:'本于李氏乞名,今不解所书之语。'李公曰:〃此即名在其间也。树下人是木子,木子李字也。不语是莫言,莫言謩也。好是女子,女子外孙也。语及日中,是言午,言午许也。烟霏谢成宝,是云出封中,乃是云封也。即李謩外生许云封也。〃后遂名之。某才始十年,身便孤立。因乘义马,西入长安。外祖悯以远来,令齿诸舅学业。谓某性知音律,教以横笛。每一曲成,必抚背赏叹。值梨园法部置小部音声,凡三十余人,皆十五以下。天宝十四载六月日,时骊山驻跸,是贵妃诞辰。上命小部音声,乐长生殿。仍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左右欢呼,声动山谷。其年安禄山叛,车驾还京。自后俱逢离乱,漂流南海,近四十载。今者近访诸亲,将抵龙丘。〃韦公曰:〃我有乳母之子,其名千金,尝于天宝中受笛李供奉。艺成身死,每所悲嗟。旧吹之笛,即李君所赐也。遂囊出旧笛。云封跪捧悲切,抚而观之曰:〃信是佳笛,但非外祖所吹者。〃乃为韦公曰:〃竹生云梦之南,鉴在柯亭之下。以今年七月望前生,明年七月望前伐,过期不伐。则其音窒。未期而伐,则其音浮。浮者外泽中干,干者受气不全,气不全则其竹夭。凡发扬一声,出入九息。古之至音者,一叠十二节,一节十二敲。今之名乐也,至如落梅流韵,感金谷之游人,折柳传情,悲玉关之戍客。诚为清响,且异至音,无以降神而祈福也。其已夭之竹,遇至音必破,所以知非外祖所吹者。〃韦公曰:〃欲旌汝鉴,笛破无伤。〃云封乃捧笛吹《六州遍》,一叠未尽,騞然中裂。韦公惊叹久之,遂礼云封于曲部。(出《甘泽谣》)
【译文】
许云封,乐工中吹笛的人。唐德宗贞元初年,韦应物自兰台郎改任和州牧,不是出自他的本愿,很是不得志。他乘小船顺水东下,夜晚停泊在灵璧驿站。正值夜空初现莹碧的夜光,秋天的冷露凝聚在衰草的枯叶上。韦应物坐在船仓中一边饮酒一边吟诗,正要将吟得的诗句记下来时,忽然听到许云封吹奏的笛声,慨叹许久。韦应物通晓音律,说许云封的笛声,很象天宝年间京都梨园首席笛手李謩吹的。于是召来许云封询问。方知到他是李謩的外孙。许云封讲述道:〃我原本是任城人,已经有多年没有回去。天宝改元时,我才生下来一个月。当时正值玄宗皇帝东到泰山封禅归来,外祖父随圣驾到任城,听说我刚生下来,见到后非常喜欢。亲手抱给李白学士看,并请李翰林给我起个名字。李老先生当时正坐在集市的旗楼上,高声招呼:〃快拿酒来!〃当炉卖酒的老太太贺兰氏已经九十多岁了。是她邀请李翰林到旗楼上饮酒的。我外祖父听到呼喊,赶紧将酒送到旗楼上。李翰林大口猛喝几口酒后,提笔挥毫在我胸上醉书五言诗一首: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外祖观后说:〃我是特意向你为我外孙乞讨个名字的,你写了一首诗,这是什么意思啊?〃李翰林说:〃你要求的名字就在这首诗中间呢。你看,树下人是木子。木子,李字也。不言是莫言,莫言謩也。好是女子,女子外孙也。语及日中,是言午。言午,许也。烟霏谢成宝,是云出封中,乃是云封也。即李謩外孙许云封也。后来,我就叫了云封这个名字。我才长至十岁,便父母相继去世孤身一人了。后乘驿马来到长安。外祖父怜我孤身远道而来,让我跟着几个舅舅学吹笛。说我天性就对音律知悉,于是教我吹横笛。每当学成一支曲子时,外祖父总是抚摸着我的脊背赏叹。这时,正赶上宫里梨园设置音声小科班,共收三十多人,年龄须在十五岁以下,外祖父将我推荐去了。玄宗天宝十四年六月日,正值皇帝住下骊山行宫,又是贵妃杨玉环的诞辰生日。皇上诏见梨园小科班为娘娘演奏祝寿。我们都被接到长生殿,奏献新曲,没有命名。南海向贵妃进奉鲜荔枝,因此将曲名定为《荔枝香》。演奏完,左右欢呼,声动山谷,算是出了风头。当年,安禄山起兵反叛朝庭,皇上与娘娘匆忙返驾还京,我们也做鸟兽散了。我则流落南海近四十年。我要将去龙立探访诸亲友。〃韦应物说:〃我的乳母有个儿子名叫千金,曾在天宝中年拜你外祖父李謩为师,艺学成后却死了。我每每想起来就很悲伤啊!千金昔日吹的笛子,就是李君所赠。〃说着,从行囊中取出一个旧笛递与许云封。许云封悲伤地跪拜接过,抚摸观看,说:〃我相信这是一支很好的笛子,但并不是当年我外祖父吹的那支。〃又对韦应物说:〃制笛用的竹子应是生长在云梦泽南岸山上的,在柯亭下边挑选。须在当年七月十五日前生,明年七月十五日前伐。过期不伐,它的音色发窒,未到日期就伐下来的,它的音色就浮。所谓浮,外面泽润而内里干。干,受气不全。气不全,竹必夭。笛子吹一声,出入九息。古时吹奏出的最美丽动听的笛音,一叠十二节,一节十二敲。今天的名乐曲啊,可以吹奏出梅花流韵,感叹金谷游人;折柳传情,悲怜守卫艮关的戍客。诚然也是清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