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广记-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知道的,快把我的孙子抱来。”于是只好把太子抱来给皇上。皇上一看特别高兴,用手托着太子,面向太阳看他,笑着说:“这个孩子的福禄远远地超过他的父亲。”皇上回到宫里,对力士说:“这个殿里有三个天子,真是高兴啊!可以跟太子喝酒了。”
唐武宗
唐会昌末年,武宗忽改御名为火下火。及宣宗以光王龙飞,于古文,光字实从烡焉。噫,先兆之明若是耶。(出《真陵十七史》)
【译文】
唐朝会昌末年,武宗忽然间改他的名为炎。赶到宣宗时用“光王”帝号登极。在古文字中,光字确实从烡(意为火儿)而来。唉!先兆竟能象这样明显吗!
唐宣宗
唐宣宗在藩时,常从驾回,而误坠马,人不之觉。比二更,方能兴。时天大雪,四顾悄无人声。上寒甚,会巡警者至,大惊。上曰:“我光王也,不悟至此,方困且渴,若为我求水。”警者即于旁近得水以进,遂委而去。上良久起,举瓯将饮,顾瓯中水,尽为芳醪矣。上喜,独自负,举一瓯,已而体微暖有力,步归藩邸,后遂即帝位。(出《真陵十七史》)
【译文】
唐宣宗在藩地时,曾跟着皇帝回京城,一次他不慎从马上掉下来,人们都没有发觉。到了二更天,才苏醒过来。这时天正下着大雪,向四周看了看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他冷得厉害。一会巡逻的人到了,非常惊讶,他说:“我是光王,不明白怎么会摔到这里,现在我又困又渴,你给我找点水。”巡逻的人就在附近弄了些水献给了他,于是就离开了。他很久才起来,举起盛水的瓯要喝,看见瓯中的水全都变成了芳香醇厚的美酒了。他很高兴,独自一个将一瓯都喝了。不一会,觉得身体暖和浑身有劲,就走回了他分封的住所。后来他就做了皇帝。
迎光王
太子宾客卢真,有犹子,曾为沙门。会昌中,沙汰归俗,荫补为光王府参军。一日,梦前师至其家而问讯焉,卢则告卑(“卑”原作“毕”,据明抄本改。)官屑屑然,非其愿也,常思落发,再披缁褐。师曰:“汝诚有是志,像教兴复,非晚也。”语未竟,俄四面见日月旌旆,千乘万骑,喧言迎光王即皇帝位。未几,武帝崩,光王果即皇帝位。至是竟符其事焉。(出《宣室志》)
【译文】
太子的宾客有个叫卢真的,他的侄儿曾是个和尚。会昌年中期,被淘汰还俗。就补做了光王府的参军。一天,他梦见以前的师傅到他家里询问打听他的情况,他就告诉师傅说:“做了小小的官,不是我所愿意的,经常想念当和尚的生活,希望能再披上袈裟。”师傅说:“你如果真的有这个志向,要兴复佛教,现在也不晚。”话没说完,忽然看见四面有日月旌旗,还有上千辆车、上万骑着马的人,并大声宣告说:迎接光王做皇帝。没过多久,武帝死了,光王果然做了皇帝。这竟然和梦中的事相符合的。
唐懿宗
唐懿宗器度沈厚,形貌瑰伟。在藩邸时,疾疹方甚,而郭淑妃见黄龙出于卧内。上疾稍退,妃具以状告,上曰:“无泄是言,贵不相忘。”更尝大雪盈尺,而上寝室辄无分寸,诸王见者无不异之。大中末,京城小儿,叠布蘸水。向日张之,谓捩晕。及上自郓王即位,捩晕之言应矣。宣宗制《泰边陲曲》,撰其词云:“海岳晏咸通”,上垂拱而号咸通。上仁孝之道,出于天性。郑太后厌代,而蔬素悲毁,同士人之礼。公卿奉慰者,无不动容。(出《杜阳杂编》)
【译文】
唐懿宗为人宽宏大量、沉稳、厚道,长得也很漂亮高大。他在分封的住处时,得了麻疹,病得很厉害。郭淑妃看见一条黄龙从他的卧室里出来,等皇上的病痛稍微减轻的时候,淑妃就把这件事全告诉了他。他说:“不要把这些话泄露出去,将来不会忘记你。”一次曾经下了一尺多厚的大雪,而他的寝室却一点也没有,各位王子们见了也都感到有些奇怪,大中末年的时候,京城里的小孩们都把布叠起来蘸上水,然后再把它打开让太阳照射,还说这种法叫做“捩晕”。等到他从郓王而即位的时候,捩晕的说法就应验了。宣宗写了个《泰边陲曲》,写的词说:“海岳晏咸通。”他就垂衣拱手起了年号叫咸通。他的仁慈孝敬之道,是他的天性决定的。然而郑太后厌恶他取代尊位,待他很平常,象对士人一般。公卿大臣辅佐他的都感到气愤不平。
唐僖宗
唐丞相陇西公李蔚建大旆于广陵日,时咸通十二年也。泗州状言:有女僧二人,至普光寺,将祈礼者,睢盱顾视,如病风狂,云:“后二年,国有变乱,此寺大圣和尚,当履宝位。”循廊喧叫,聚人甚众,不迹其来。释徒大恐,且欲拘縻之际,则齐登峻塔,投身而下。其一不救,其一坠伤,狂痛昏迷,诘问不获。丞相立命焚其状,仍牒州杖杀之。至十四年,果懿皇晏驾。八月,僖宗即位,乃是普王。(出《唐史》)
【译文】
唐丞相陇西公李蔚建,在广陵挂起旌旗时,当时正是咸通十二年。泗州有状子说:有两个女僧,到普光寺,对一些祈祷礼拜的人都张目环视,就象得了疯狂病似的说:“后二年国家将有变乱,这个寺的大圣和尚当登上宝位。”一边说一边沿着走廊喧叫,围观的人聚集了很多,谁也不知道她们是从哪来的。僧徒们非常害怕,正想要拘囚捆绑她们的时候,二个女僧就一齐登上了峻塔,从上面跳了下去。其中一个摔死了,另一个摔伤了,疼痛得昏迷了过去,问她什么,她也不说。丞相立即命令把那状子烧了。还通牒州里把摔伤的女僧打死。到了咸通十四年的时候,果然懿宗皇帝驾崩。八月,僖宗登上了皇位。这就是普王。
李邰
唐李邰为贺州刺史,与妓人叶茂莲江行。因撰《骰子选》,谓之叶子。咸通以来,天下尚之,殊不知应本朝年祚。正体书叶字,廿世木子,自武德至天祐,恰二十世。(出《感定录》)
【译文】
唐朝李邰做贺州刺史,和一个叫叶茂莲的妓女在江上游玩,撰写了《骰子选》取名“叶子”。咸通以来,天下太平,谁也不知道这个“叶子”应验了本朝的年数。正体写“叶”字,是“廿世木”。从武德到天祐年,正好是二十代。
后唐太祖
后唐太祖,在姙十三月而生。载诞之夕,母后甚危,令族人市药于雁门。遇神人,教以率部人,被介持旄,击钲鼓,跃马大噪,环所居三周而止,果如所教而生。是时虹光烛室,白气充庭,井水暴溢,及能言,喜道军旅。年十二三,善骑射。曾于新城北,酒酹于毗沙门天王塑像,请与交谈。天王被甲持矛,隐隐出于壁间,所居帐内,时有火聚,或有龙形,人皆异之。尝随火征庞勋,临阵出没如神,号为龙虎子。(出《北梦琐言》)
【译文】
后唐太祖,他的母亲怀了他十三个月才生。在出生的当天黄昏,他的母亲很危险,就叫家族里的人去雁门买药。这时族人遇见了一个神人,告诉他回去带领部下的人,披着甲衣,拿着旗帜,敲打着乐器和战鼓,骑着马大喊大叫的围着产妇所住的房子跑三圈就停下来。族人果然象神人所告诉的那样去做了,接着太祖也就降生了。那时虹光照亮了室内;白色的气体充满了庭院,井里的水瀑涨外流。等到太祖能说话的时候,就喜欢谈论一些有关军事上的事。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就善于骑马射箭。曾经在新城北,把酒倒在毗沙门天王塑像上,请求和他交谈。天王披着凯甲拿着长矛,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墙壁上。他所住的帐内大火聚拢,好象是龙的形状,人们都非常奇怪,他曾经随着去急速征讨庞勋,临阵时神出鬼没,被称做龙虎子。
后唐明宗
后唐明宗皇帝微时,随蕃将李存信巡边,宿于雁门逆旅。逆旅媪方姙,帝至,不时具食。腹中儿语谓母曰:“天子至,速宜具食。”声闻于外。媪异之,遽起亲奉庖爨,敬事尤谨。帝以媪前倨后恭,诘之,曰:“公贵不可言也。”问其故,具道娠子腹语事。帝曰:“老妪逊言,慎吾辱耳。”后果如言。(出《北梦琐言》)
【译文】
后唐明宗皇帝未显贵时,跟随分封地大将李存信巡逻边境,住在了雁门的旅馆里。旅馆里的女主人正怀孕,明宗到时,女主人没有准备酒饭。腹中的胎儿就对他母亲说:“天子到了,应赶快准备酒饭。”声音在外面都能听到。女主人认为很奇怪,就急忙起来亲自到厨房里做饭,而且还特别恭敬小心的侍奉。明宗因为女主人先傲慢而后又谦恭,就追问她是什么原因,女主人说:“你是大福大贵的人啊。”又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女主人就把肚子里怀的孩子说话的事全部都说了出来。明宗说:“老太婆,你这样恭顺着说,是怕我屈辱你罢了。”后来果然象女主人说的那样,明宗做了皇帝。
潞王
清泰之在岐阳也,有马步判官何某,年逾八十,忽暴卒。云有使者拘录,引出,冥间见阴君曰:“汝无他过,今放汝还。与吾言于潞王曰:‘来年三月,当帝天下。’可速返,达吾之旨。”言讫引出,使者送归。及苏,遂以其事密白王之左右,咸以妖妄而莫之信,由是不得闻于王。月余,又暴卒入冥,复见阴君。阴君怒而责之曰:“何故受吾教而竟不能达耶?”徐曰:“放汝去,可速导吾言,仍请王画吾形及地藏菩萨像。”何惶恐而退。见其庭院廊庑之下,簿书杂乱,吏胥交横。何问之,使者曰:“此是朝代将变,升降去留,将来之官爵也。”及再活,托以词讼见王。及见之,且曰:“某有密事上白。”王因屏左右问之,备述所见,王未之信。何曰:“某年逾八十,死在旦夕,岂敢虚妄也。”王默遣之。来春,果下诏攻岐阳,唯何叟独喜,知其必验。至期,何叟之言,毫发无差矣。清泰即位,擢何叟为天兴县令。固知冥数前定,人力其能遏之乎。(出《王氏见闻录》)
【译文】
清泰在岐阳的时候,有个姓何的马步判官,年龄已超过八十岁了,一天忽然死了,复苏后说有一个使者把他拘系去了。引着他到阴曹地府去见阎王,阎王说:“你没有什么过错,现在就把你放回去。替我对潞王说:‘来年三月,他可当天下的皇帝。’你可以赶快回去,转告我的旨意。”说完就把他带出地府,使者把他送了回去。等苏醒过来,就把去地府的事偷偷地告诉了潞王身边的人,人们都认为是妖言胡说没有人相信,所以没有人向潞王说起这件事。一个多月后,何某又突然死了,到了地府又见到了阎王。阎王气愤并责备他说:“为什么接受了我的教导而又不能替我转达呢?”又轻声地说:“放你回去,可赶快传我的话给潞王。还要请潞王给我和地藏的菩萨画像。”何某惶恐不安的退了出来。看见那庭院廊庑的下面,书簿乱七八糟的堆放着,还有一些小官吏们骄横地站在那里,何某就问是怎么回事,使者告诉他说:“这是朝代要改变了,升降去留都是将来的官爵啊。”等何某再次活过来,就假借说要打官司见潞王。等见到了潞王,又说:“我有秘密的事告诉你。”潞王就让左右的人退避,然后就问他,何某就把去地府的事详细地告诉了潞王。潞王不相信。何某说:“我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死就是眼前的事,怎么敢胡乱说呢。”潞王就默默地把他打发走了。来年春天,果然皇帝下诏书命令攻打岐阳,这时只有姓何的老头独自高兴,知道阎王的话一定应验了。到了日期,姓何的老头所说的话丝毫也不差,清泰果真当了皇帝。就封何老头为天兴县令。因此说人的寿考和显卑都是天意所定,哪里是人的力量所能阻止的呢?
晋高祖
清泰中,晋高祖潜龙于并部也。常一日从容谓宾佐云:“近因昼寝,忽梦若顷年在洛京时,与天子连镳于路。过旧第,天子请某入其第。其逊让者数四,不得已,即促辔而入。至厅事下马,升自阼阶,西向而坐。天子已驰车去矣。”其梦如此,群僚莫敢有所答。是年冬,果有鼎革之事。(出《玉堂闲话》)
【译文】
清泰中,晋高祖在并部还没有得到帝位。曾有一天,他很舒缓的、慢慢的对辅佐他的官吏们说:“近来白天睡觉,忽然梦见若干年前在洛阳时,我和天子坐在一辆车上在路上走,路过了他过去的住宅,天子就让我进去。他再三再四的谦让,没有办法,就只好提马进去了。到了厅前下马,我走上了东边的台阶,面向西坐下,这时天子已经赶着车走了。那个梦就是这样。”下属的官吏们没有一个敢说什么的。这年冬天,果然就发生了改权变政的事。
伪蜀主舅
伪蜀主之舅,累世富盛,于兴义门造宅。宅内有二十余院,皆雕墙峻宇,高台深池,奇花异卉,丛桂小山,山川珍物,无所不有。秦州董城村院,有红牡丹一株,所植年代深远,使人取之,掘土方丈,盛以木柜,自秦州至成都,三千余里,历九折、七盘、望云、九井、大小漫天,隘狭悬险之路,方致焉。乃植于新第,因请少主临幸。少主叹其基构华丽,侔于宫室,遂戏命笔,于柱上大书一“孟”字,时俗谓孟为不堪故也。明年蜀破,孟氏入成都,据其第。忽睹楹间有绛纱笼,迫而视之,乃一“孟”字。孟曰:“吉祥也,吾无易此居。”孟之有蜀,盖先兆也。(出《王氏见闻录》)
【译文】
伪蜀主的舅舅,世代富足昌盛。在兴义门建造了一处深宅大院。宅内有二十多所院落,房屋和墙壁全都用彩画装饰着。宅院里有高台深池、奇花异草,丛桂小山、山川珍物,真是无所不有。秦州董城村院里,有一棵红牡丹,种植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他叫人把它取回来,于是就挖了一丈多深的土才挖了出来。就用木柜装着,从秦州运到成都,有三千多里的路程,经过了九折、七盘、望云、九井等险要狭窄而又极为漫长的路,最后才运到了城都,就把它种在了新的宅第。便请少主来欣赏。少主感叹宅的建筑结构如此的豪华美丽,就和宫室差不多。接着就提起笔来,在柱子上大大的写了一个“孟”字。当时人们都说:“孟”字是不能忍受的意思。第二年蜀被打败,孟氏进入了城都,占据了那个宅第。忽然看见柱子上有红纱笼罩着,走到跟前一看,却是一个“孟”字。孟氏说:“真是吉祥啊,我不能变换这个住处了。”孟氏得蜀,原来是有先兆的。
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
吕望 仲尼 文翁 董仲舒 何比干 五鹿充宗 王溥 应枢 袁安 陈仲举 张承 张氏 司马休之 杜慈 武士彟 张文成 上官昭容 崔行功 李正己 李揆 贾隐林 张子良 郑絪
吕望
吕望钓于渭滨,获鲤鱼。剖腹得书曰:吕望封于齐。(出《说苑》)
【译文】
吕望在渭水边上钓鱼,钓上了一条鲤鱼。剖开鱼的肚子,发现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吕望将在齐国受封。
仲尼
周灵王二十一年,孔子生鲁襄之代。夜有二神女,擎香露,沐浴征在。天帝下奏钧天乐,空中有言曰:“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有五老,列征在之庭中。(五者者,盖五星精也。)夫子未生之前,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子,继衰周为素王。”征在以繍绂系麟之角,相者云:“夫子殷汤之后,水德而为素王。”至定公二十四年,鉏商畋于大泽,得麟,示夫子,系绂尚存。夫子见之,抱而解绂,涕下沾襟。(出《王子年拾遗记》)
【译文】
周灵王二十一年的时候,孔子生在鲁国襄公的时代。夜晚有二位女神,拿着香露给孔子的母亲征在洗澡,天帝下界演奏钧天乐曲,空中还有话说:“上天感谢你生了圣人,所以才奏起和乐。”另外还有五星精在征在的庭院里排列着。孔子没出生之前,有麒麟从嘴里吐出一张纸条给都城里的一户人家,纸条上面写着:水精的儿子,将继衰弱的周朝之后做为“素王”。征在就把拴印章用的绣丝绳绑在了麒麟的角上。有个会相术的先生说:“孔子是在殷纣王和汤武王之后应了水德将成为‘素王’”。到了定公二十四年,鉏商在大泽打猎,得到了一只麒麟,拿来给孔子看,母亲征在给麒麟绑的那条丝绳还在它的角上。孔子抱着麒麟把丝绳解了下来,并且还流下了眼泪,泪水沾湿了衣襟。
文翁
汉文翁当起田,斫柴为陂。夜有百十野猪,鼻载土著柴中,比晓塘成。稻常收。尝欲断一大树,欲断处,去地一丈八尺,翁先咒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处。”因掷之,正砍所欲,后果为蜀郡守。(出《小说》)
【译文】
汉朝有个叫文翁的人,要开一个水田,就想用刀把柴草都砍掉建个小池。夜晚有一百多头野猪就用鼻子运土往柴草里倒,等天亮池塘建成了。水稻年年丰收。一次他曾经想砍倒一棵大树,想要砍的地方,离地面有一丈八尺高,砍树前,文翁就祈祷说:“我要能做个二千石谷的官,斧子就应当砍在这个地方。”说完就把斧子扔了出去。正巧斧子就砍在了所要砍的地方。他后来果然就作了蜀郡守。
董仲舒
汉董仲舒常梦蛟龙入怀中,乃作《春秋繁露》。(出《小说》)
【译文】
汉朝有个叫董仲舒的,经常梦见蛟龙投入怀里,于是他就写了《春秋繁露》这部书。
何比干
汉何比干梦有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子。未已,门首有老姥,年可八十余,求避雨,雨甚盛而衣不沾濡。比干延入,礼待之。乃曰:“君先出自后稷,佐尧至晋有阴功,今天赐君策。”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之曰:“子孙能佩者富贵。”言讫出门,不复见。(出《幽明录》)
【译文】
汉朝有个叫何比干的人,梦见贵客来临,车马盈门。醒后就把这个梦告诉了他的妻子和孩子。还没等说完,门口就有个老太太,年岁有八十多了,要求避雨。这时外面雨下得很大,可是老太太的衣服却没有被淋湿。比干就把她让到了屋里,并且以礼相待。老太太就说:“你的祖先是后稷的后人,他们辅佐尧帝直到晋帝,有阴功。现在上天赐给你一册书。”这书好象竹简、长九寸,共有九百九十枚。老太太授书给比干并说:“子孙谁能佩带它,谁就能富贵。”说完就走出了门,从此再也没有看见她。
五鹿充宗
汉五鹿充宗受学于弘成子。成子少时,尝有人过己,授以文石,大如燕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为天下通儒。成子后病,吐出此石,以授充宗,又为名学也。(出《西京杂记》)
【译文】
汉朝五鹿有个叫充宗的人,他跟着弘成子学习。成子小时候,曾经有路过他家的人,把一块带有花纹的石头给了他。石头象小燕子的蛋那样大小,成子就把它吞了下去。于是就特别的聪明醒悟。成为了天下无所不通的学者。成子后来得了病,就把这块石头吐了出来,给了充宗,所以充宗也成为了有名的学者了。
王溥
后汉永初三年,国用不足,令民吏入钱者得为官。琅琊王溥,其先吉,为昌邑中尉。溥奕世衰凌,及安帝时,家贫无赀,不得仕。乃挟竹简,摇笔洛阳市佣书。为人美形貌,又多文词,僦其书者,丈夫赐其衣冠,妇人遗其金玉。一日之中,衣宝盈车而归。积粟十廪,九族宗亲。莫不仰其衣食。洛阳称为善而富也。溥先时家贫,穿井得铁印,铭曰:“佣力得富至亿瘐,一土三田军门主。”溥以亿钱输官,得中垒校尉。三田一土垒字,校尉掌北军垒门,故曰军门主也。(出《拾遗录》)
【译文】
后汉时永初三年,国家资财不充足,于是就下令百姓官吏如有给国家钱的人就可以做官。琅琊王溥,他的祖先王吉,曾做昌邑中尉。到王溥时一代接一代的家境就衰败了,等到了安帝时,家里就穷的没有钱维持生活了。又不做官,只好挟着纸笔,在洛阳市里靠写书信挣点钱花。王溥这个人,长得漂亮,而且很有才华,所以去找他写东西的人,男的就赏给他些衣帽,妇女们就给他些金玉。在一天里,他就收了满满一车的衣物和珍宝而回家了。他积累了十仓粮食,因此九族的亲戚,没有不敬慕他的吃穿的。洛阳的人都称赞他是靠行善事才富起来的。王溥先前家穷时,挖井得到了一个铁印,上面刻着:“佣力得富至亿瘐,一土三田军门主。”王溥就用十万钱去买了个官。结果做了中垒校尉。“垒”字是三个“田”字加一个“土”字,校尉是掌管北军垒门的官,所以说是“军门主”了。
应枢
后汉汝南应枢生四子,见神光照社。枢见光,以问卜人。卜人曰:“此天符也,子孙其兴乎。”乃探得黄金。自是诸子官学,并有才名。至呤劳ㄏ浴#ǔ觥缎⒆哟罚
【译文】
后汉汝南有个叫应枢的人,他生了四个儿子。一天土地庙被神光所照射,而应枢看见了神光,就去问会卜算的人。卜者说:“这是天降瑞符啊,你的后代会兴旺。”应枢于是就探测得到了黄金。从这以后他的几个孩子都在官学学习,并且都和才气很有名声。到应保κ嗉移叽己芟院胀ù铩
袁安
汉袁安父亡,母使安以鸡酒诣卜工,问葬地。道逢三书生,问安何之,具以告。书生曰:“吾知好葬地。”安以鸡酒礼之,毕,告安地处,云:“当此世为贵公。”便与别,数步顾视,皆不见。安疑是神人,因葬其地。遂登司徒,子孙昌盛,四世五公焉(出《幽明录》)
【译文】
汉朝有个叫袁安的人,他的父亲死了,母亲就让他准备好鸡酒去请会占卜阴阳的人,问一问把父亲埋葬在什么地方好。半道上他遇到了五个书生,问袁安去做什么,袁安就把实情都告诉了他们。书生们说:“我们知道一块好的葬地。”袁安就把他们请到家中用鸡酒款待了他们。吃喝完了,书生们就告诉了袁安埋葬的地点,并且说:“应当在你这代做贵公。”说完就告别而去。走了几步,再四处环视,书生都不见了。袁安怀疑他们是神人,就把父亲埋葬在书生指点的地方。不久袁安就做了司徒,他的子孙后代也都十分兴旺显达。四代共有五个做贵公的。
陈仲举
陈仲举微时,尝行宿主人黄申家。申家夜产,仲举不知。夜三更,有扣门者,久许,闻应云:“门里有贵人,不可前,宜从后门往。”俄闻往者还,门内者问之:“见何儿?名何?当几岁?”还者云:“是男儿,名阿奴,当十五岁。”又问曰:“后当若为死?”答曰:“为人作屋,落地死。”仲举闻此,默志之。后十五年,为豫章太守,遣吏往问,昔儿阿奴所在,家云:“助东家作屋,堕栋而死矣。”仲举后果大贵。(出《幽明录》)
【译文】
陈仲举未显贵时候,曾经出外住宿在主人黄申的家里。正赶上黄申的老婆晚上要临产,仲举却不知道。到了夜里三更天的时候,听见有叩门的声音。过了好久,就听见有人应道:“屋里有贵人,不可以上前,应当从后门进去。”一会又听见去的那个人返回来,屋里的人就问他:“你看见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叫什么名字,能活多大岁数。”回来的那个人说:“是个男孩,名叫阿奴,能活十五岁。”屋里的人又问他说:“以后他应当怎么死?”回答说:“给人家盖房子,从房子上掉下来摔死。”仲举听到这里,就默默的记在了心里。十五年后,仲举做了豫章太守。他就派了一个官吏前去打听,从前叫阿奴的那个小孩在那里,他家中的人说:“帮助东家盖房子,从房子上掉下来摔死了。”仲举后来也果然大贵了。
张承
氏怀张承时,乘轻舠于江浦,忽见白蛇长三丈,腾入舟中。咒曰:“若为吉祥,勿毒噬我。”萦而将还,置于房中,一宿不复见,母嗟惜之。邻中相谓曰:“昨者张家有白鹄,耸翮入云,以告承母。母使筮之。筮者曰:“吉祥。鹄是延年之物,从室入云,自卑升高之象。昔吴阖闾葬其妹,殉以美人宝剑珍物,穷江南之富。未及千年,雕云覆其溪谷,美女游于塚上,白鹄翔乎林中,白虎啸于山侧,皆昔时之精灵。今出于世,当使子孙位极人臣,擅名江表。若生子,可以名为白鹄。”后承生昭,位辅吴将军,年九十,虵鹄之祥也。(出《王子年拾遗记》)
【译文】
孙氏身怀张承的时候,乘坐着一艘轻快的小船在江边上,忽然看见一条白蛇,有三丈长,窜进了小船中。她就默默地祷告说:“如果是吉祥的征兆,那么就不要咬我。”孙氏随后把它带回家,把蛇放在房中,一宿没有再看见那条蛇。孙氏十分叹惜。邻居们都互相告诉说:“昨天张家有只白天鹅展开翅膀飞上了云天。”有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张承的母亲。于是张承的母亲就找人卜算吉凶。占卜的人说:“这是吉祥的征兆。天鹅是长寿之物,从屋里飞到了云中,这是从低往高升的象征。从前吴王阖闾埋葬他的妹妹,用美人、宝剑,以及珍贵的物品做为殉葬品,把江南的好东西几乎都拿尽了。没过一千年,就有美丽的彩云覆盖了溪谷,美貌的女子在古墓上游玩,白色的天鹅在森林中飞翔,白色的猛虎在山间吼叫。这些都是从前的精灵,现在又出世了,这将预兆你的子孙后代能做高官,名扬江表。因此你如果是生个男孩,可以给他起名叫白鹄。后来张承生下张昭,官位是辅吴将军,活了九十岁。这是蛇鹄带来的吉祥。
张氏
晋长安有张氏者,昼独处室,有鸠自外入。止于床。张氏恶之,披怀而咒曰:“鸠,尔来为我祸耶,飞上承尘,为我福耶,飞入我怀。”鸠飞入怀,乃化为一铜钩。从尔资产巨万。(出《法苑编珠》,明抄本作出《法苑珠林》)
【译文】
晋朝长安有个张氏,白天自己在室内,有一只鸠鸟从外面飞进来,停在她的床上。张氏很厌恶它,就敝开怀祷告说:“鸠鸟,你来如是我的祸事,就飞上天花板,如是我的福事,就飞到我的怀里。”结果鸠鸟真的飞进了他的怀里,而且变成了一块铜钩。从这以后,张氏家资产上万,发了大财。
司马休之
晋司马休之,安帝族子,遇难出奔。所乘骓,常于床前养之,忽连鸣不食,注目视鞍。休之即试鞴之,则不动。休之还坐,马又惊。因骑马,即骤出,行十里余,慕容超收使已至,奔驰,仅得归晋。(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晋朝司马休之,是安帝同族的后代,因遇难而外逃,他骑的马常在床前喂养,忽然那马连声嘶叫不吃东西,它在注视着马鞍马不动。休之就试着鞴上马鞍,马不动,休之就又坐了下来,可是那马又惊叫起来,休之于是就骑上了马背,马就突然奔驰了出去,跑了十多里路,这时慕容超收使已到,休之就骑着马奔驰,才得到回晋。
杜慈
秦符生、寿光年,每宴集,后入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