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杀业(龙骑)-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胜摇摇头,凝声安慰道:“咱们流血撕杀,怎么会是为了那种昏君奸臣呢?咱们是为了天下间饱受女真鞑子铁蹄蹂躏的老百姓啊。杨兄,你也别钻牛角尖了,放宽一点心吧。”

杨再兴叹口气,道:“话是这样说,可是现在情况,我们怎么能够安得了心啊?上一次那昏君派人来传圣旨,不仅对咱们岳家军大加呵斥,而且还要求元帅把你这个杀害金兀术的凶手交出来,立刻班师回朝。元帅却既没交人,也不肯班师,坚持着克服了汴梁。那昏君心里还不知道多么恼怒呢。现在他把浮威上将军这阉狗派来传圣旨,圣旨里难道还会有什么好话不成?我担心……我担心……唉~~”重重又叹了口气,再也说不下去了。

圣旨里究竟会有什么内容,陈胜当然知道的。但知道了也没用啊。难道他还能劝岳飞不要看圣旨不要接圣旨,直接把那个浮威上将军赶回去不成?当然不可能。所以当下,他也只能默默无言了。既不说话,气氛自然立刻就沉闷了下来。再加上天气又是如此反常,只打雷刮风,就是不下雨,压得人心头活像被砸了块千钧重石一样,沉甸甸地好生难受。

汴梁城是大宋旧京,繁华兴盛,一时无二。城内达官贵人的宅舍在所多有。无不雕梁画栋,极尽繁华富丽。其中尤其以宣和年间,宋徽宗的宠臣蔡京、高俅、王黼、童贯、梁师成等人的宅邸最为华丽。即使与皇宫大内相比较,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靖康之变之后,汴梁失陷,这些宅邸自然都被金国女真人抢来自己住了。如今汴梁被光复,女真鞑子都被赶走杀绝,则这些房子便成了无主之物。

岳家军若贪图享受的话,大可将这些房子都分别占下来,给自己享用。只不过,岳飞自然不肯如此。大宋朝自从太宗赵光义以来,一向奉行强干弱枝的军事政策。也就是说,汴梁城这座首都,本身就有几十万大军驻扎,随时可以出动。大军驻扎,当然要有兵营。故此汴梁城内的兵营是修筑得又大又好。之前金兀术所带的鞑子兵就是驻扎在军营之中。如今鞑子兵都被赶走杀绝,岳家军便搬了进去居住。自己方便,又不扰民,正是一家便宜两家着。

然而,军营之中的条件,当然是绝对比不上那些豪华大宅了。那钦差是个不愿吃苦的。乍见岳飞带着自己一行人往军营的方向走,他立刻便几分老大不高兴起来。到了军营里安顿下来,这阉人磨磨蹭蹭,又要洗澡又要换衣服,又要焚香又要等吉时,折腾了好半天,这才施施然地捧着圣旨,走到军营的校场之上。

岳家军众将为了迎接他这名钦差,一大早就起床准备了。这么大半天过去,人人都是又累又饿,简直比起和女真鞑子流血撕杀,还要更加辛苦。只是看在岳飞面子上,众将即使心里窝火,也不愿意表露出来,让元帅难做人。依旧毕恭毕敬地恭候等待。心里却已经咬牙切齿,把那阉贼咒骂了一百遍啊一百遍。

阉贼浮威上将军端足了架子,自觉得意洋洋。他手捧圣旨,登上校场搭建的高台。居高临下俯视诸将,但见众人皆屏息静气,连大气也不敢多喘半下地等待他这位朝廷天使发话,阉贼内心更像喝了三十年陈的女儿红一样,熏然欲醉。随之却又在暗地里,向诸将不屑加鄙视地啐了一口。

阉贼浮威上将军暗道:“一群粗鲁军汉,低三下四如地底泥一样卑贱的人,居然劳动大爷我千里迢迢跑来这里向你们宣旨?不好好折腾得你们生不如死,怎出得了大爷我肚子里这口恶气兼怨气?呸,什么元帅将军,好威风么?不过官家的奴才罢了。同样是奴才,大爷我还更受官家看重呢。你们这群杀胚,能劳动官家趴在身上使劲么?不能吧?大爷我浮威上将军就可以。那后庭花开的美妙滋味,料你们这群粗鲁的丘八也没福分享受。”

虽说心里头存了如此肮脏心思,不过事实上,阉贼浮威上将军也知道被皇帝暴自己的后庭花,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故此总算还没有吧这番话公然说出口。他装模作样咳嗽两声——不知为什么,乍听之下,竟然和狗吠有点相似。然后这才终于拿起圣旨展开,高声朗诵。虽然他体虚肾亏,中气不足,声音难以及远。好在全场默然肃立,几乎落针可闻,所以还是可以把圣旨的内容,听个八、九不离十。可是才听得两句,自岳飞以下,诸将都一齐为之变色。

原来,那道圣旨的内容,实在匪夷所思到极点。先是说什么“大金与大宋,乃兄弟之邦也。宜相交好,不应擅起刀兵”。虽之又说“宋金和平,来之不易,更应珍惜,无故兴兵,徒令黎民不安,更危害江山社稷。如今岳飞已杀大金四大王,铸成大错。切不可一错再错,更得罪大金上邦。若激起大金雷霆之怒,大宋将灭亡无日矣。故圣旨到时,岳飞即刻带领全军回师进京。念在过往功劳份上,当加封官职。三军有功将士,亦俱得升赏,如此君臣相得,今后共享太平,不亦乐乎?钦此。”

第二百六十五章:送金牌,万火急(上)

浮威上将军这阉贼,读完圣旨,便将它重新卷上,喝道:“岳飞,过来接旨吧。”可是屈膝半跪的岳飞却一反常态,并未立刻起身借圣旨。他低头呆呆盯着面前的泥土,右手死死捏成了拳头,紧咬牙关,浑身僵硬,宛若泥塑木偶。与此同时,岳家军众将群情汹涌,虽未说话,可是愤怒之色,已然洋溢眉间。

毫无疑问,赵构这道圣旨根本狗屁不通。什么兄弟之邦?世上岂有冲进兄弟家中,肆意烧杀抢掠的兄弟?什么和平来之不易?宋金之间,何曾有过什么和平?

至于说什么“激起大金雷霆之怒,大宋将灭亡无日矣”,便更加无稽。明明金兀术率领的几十万金国鞑子兵都被打败了,他们哪里还有什么本事可以来灭大宋?这个时候,正应该乘胜追击,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才对啊。居然明知道岳家军已经克服汴梁,还坚持要他们班师,那岂非再度把汴梁双手送给金国女真鞑子?要知道,大宋开国以来,自赵匡胤以下的诸帝陵墓,都在汴梁。赵构这是连祖宗陵墓都不要了吗?

种种疑问,岳飞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他心头一片混乱,既本能地就想要起身接圣旨,又下意识地不甘心将十万将士十年血战之功就此断送。正是左右为难。那阉贼浮威上将军见岳飞没有立刻起身接圣旨,却就怒了。当下提高声音,尖声叫道:“岳飞,岳飞,还不快来接圣旨,更等什么?”

声犹未落,忽然间急骤马蹄声起,一乘快马如旋风般卷入军营校场之中,高声大叫道:“圣上金牌到,岳飞接金牌!”

那乘快马骑士甫现身,立刻吸引了全场目光。霎时间,上至岳飞陈胜杨再兴张宪牛皋岳云……下至那阉贼浮威上将军以及其身边走狗,人人都圆睁双目,凝神注视着来人。

只见他右手高举过顶,五指紧握着一块令牌。那令牌却并非当真以黄金打造,而是木制。长度约莫有一尺左右,周身涂满朱红油漆。木牌上篆刻着八个金光灿烂的大字。众目睽睽之间,众人皆看得分明,这八字乃是“御前文字,不得入铺”。虽说其实只不过以金漆写成,但远远看来,实在辉煌灿烂,醒目之极。

这面木制令牌,就是所谓的金牌了。受后世评书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误以为金牌是类似于虎符一样的事物,用以调兵遣将之用。其实不然。金牌并非虎符,而是一种以最快速度传递邮件的特殊标志,其性质有些类似于“鸡毛信”,代表最紧急的传递命令。通常用于赦书及军机要务,由皇帝直接交发。

金牌上面那八个金漆大字,有其特殊意思。“御前文字”指从皇帝身边传来的公文或信件,“不得入铺”则指传递邮件时,驿吏不得在驿站内交接,而只能在马背上依次传递。相当于“八百里加急文书”。如此一来,不仅大大缩短了邮件的传递速度,而且更加大了驿吏的工作效率。据史记载,这金牌因为涂有金漆,故此光耀炫眼。传递时昼夜兼行,鸣铃飞递。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在没有无线电通讯的时代,就是最有效可靠的快速通信手断了。

可是如此紧急的传讯手段,也绝非轻易可用。若非有什么紧急军情,关系到国家存亡兴衰,否则一般情况下,皆不会动用金牌。如今金兵大败,渡河北遁。伪齐又已经覆灭,汴梁故都也被光复了。情况可谓一片大好。而既然赵构已经派遣钦差过来传达圣旨,却为什么还要再派人前来送金牌,传消息?

一切答案,暂时无从知晓。但众人也无须费神猜度了。却见那传讯使者翻身下马,高举金牌,向着浮威上将军这边大踏步走来。一众岳家军将士见状,自然而然便往左右分开,让出条大路来,好教那使者通行。校场高台之上,正手捧圣旨的阉贼浮威上将军乍见那使者相貌,不禁轻咦一声,叫道:“鲁兄,是你?”

那名“鲁兄”向钦差点点头,随即也登上高台,转身面向岳飞,大声道:“奉圣上口谕。岳飞即刻收兵班师,回转临安行在,不得迟缓!见金牌如见朕面,钦此!”

这和刚才钦差所传圣旨,根本就是同一个意思。却又有什么必要以金牌加急传讯了?难道赵构当真就这样畏惧金国鞑子,以至于急不及待地要收兵?

众人心中,尽数因此而深感大惑不解。可是如今事情态况,却容不下他们细细思量了。只因为那位“鲁兄”刚刚传讯完毕,岳飞都根本还未来得及起身答应,军营之外,又是一阵马蹄声若急风骤雨般动地而来。紧接着,又有一骑人马飞驰入营,同样高声大叫道:“圣上金牌到,岳飞接金牌!”阉贼浮威上将军睁眼观望,也不禁吓了一跳,叫道:“是燕兄?你也来了?”

那位燕兄向他点点头,却也并不忙着寒暄。眨眼之间,燕兄也急匆匆地进入校场,同样高举金牌,大步登上高台,也是传达赵构的口谕,其内容和刚才“鲁兄”所说的话完全一模一样,半个字都不变。

仅仅只是开始,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未等众人回过神来,连三连四,连五连六,又有四乘人马接踵而至。同样手上高举金牌,所传达的赵构口谕,也都完全相同,全部是要岳飞立刻班师。那第三人姓顾,第四人姓赵,第五人姓叶,第六人姓齐。从他们彼此称呼的口气听来,似乎是六师兄弟。

陈胜进入岳家军任职,沈落雁和白清儿双姝自然也跟着一起进来了。虽说军中不可有女子,但陈胜是击杀金兀术的大功臣,兼且又在惊怖大将军凌落石刺杀的时候救了岳飞性命,所以岳飞也给予了某程度的优待,对于双姝投身军旅一事,岳元帅只眼开只眼闭,不闻不问。故此此时此刻,双姝亦在校场之中。只不过改换成男装,又以易容术掩去丽容。

其中沈军师在无限神域的时候,翻阅过无数资料,尤其对于那些陈胜将来有可能进入的世界,更加是重点记忆对象。所以纵使素未谋面,但一听见这六人的名头,沈军师马上就知道对方来历了。她透过通讯频道,悄悄向陈胜道:“胜郎,这六个人,应该就是所谓的‘六合青龙’了。他们六个人单独分开,武功也只二流。但合在一起,却可以施展一个六合青龙大阵,据说威力极强。假如胜郎你出手的话,可得小心他们这个阵势,不要让他们有机会联手开阵。”

陈胜恍然道:“哦,落雁妳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他们就是和四大名捕齐名的六合青龙,对吧?”

沈落雁笑道:“不错。六合青龙,乃《自在门》第三代弟子。其师乃《自在门》祖师韦青青青的关门弟子元十三限。元十三限和他的三师兄诸葛正我不和,所以处心积虑,教出了六个徒弟,并传授以六合青龙大阵,要以此对付诸葛正我。这六人分别是鲁书一、燕诗二、顾铁三、赵画四、叶棋五、齐文六。就是眼前这六个传金牌的家伙了。”

陈胜微微点头,道:“我记得那元十三限是内务府大总管,赵构身边的红人。他六个徒弟自然也都在内务府任职了。赵构那昏君派他们来传达金牌,倒也算得上顺理成章。不过假如这里的事情和我们所知历史相合,那么……接下来应该还有六面金牌。就是不知道究竟会是谁来送这剩余六面金牌呢。”

答案很快就出来了。果不其然,传令金牌接踵而至,一面接着一面,就似一记接着一记的重拳,连环不断。六合青龙刚刚到齐,连大气都还没来得及多喘几口,那边厢马蹄声又再响起。这次却是两个人,两匹马一起到达,其手上各自高举着第七和第八面金牌。却是一老一少,年级至少相差四十岁。

手持第七面金牌者,是那老人。他垂头丧气、发白须灰、困目如睡、猥琐淫亵,永远弓着背,驼着背,好像正奄奄一息的垂死老虎。他就是“虎行雪地梅花五”任劳。手执第八面金牌者,则是那少年。他斯丈、好眉、姣貌、亲善得甚至有点害臊,他鹤立霜田,清风徐来,白衣袅动,就像一只欲飞又止的白鹤。正是“鹤立霜田竹叶三”任怨。

这两人一到,全场登时皆为之噤若寒蝉。原来,这两个人并非兄弟,也不是父子,而是师叔师侄的关系。年轻的任怨是师叔,年老的任劳反而是师侄。他们却并非内务府属下,而是刑部的人。在六扇门中,素来以心狠手辣,而著称。

任何英雄好汉落到这两人手上,唯一盼望着,不过就是可以有机会自尽罢了。只可惜,任劳任怨总也不让他们有机会如愿。他们会亲手把这些好汉们身上的血肉以及骨头一块块割下来,然后强迫好汉们自己亲口咽下去,整个过程之中,更保证这些好汉们绝对保持着神志清醒之状态。根本上,他们就把严刑逼供这回事当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是艺术。也正因为如此,天下英雄好汉,一旦提到任劳任怨两个人,则哪怕武功再高,都会当场为之悚然动容,后心发寒。

第二百六十五章:送金牌,万火急(下)

赵构虽然是宋徽宗的亲生儿子,钦宗的弟弟。从正统性而言,即位称帝并无问题。但他当上皇帝之后的表现,却实在难以令人感觉满意。当年金兀术挥军南征,还未渡过长江,距离临安还远得很。赵构身边也明明还有十几万精锐大军的,他却居然连打都不敢打,直截了当就落荒而逃了。

临阵交战,主帅居然带头逃跑,可想而知,下面的士兵究竟会怎么想。当下大军士无斗志,一触即溃,死者不计其数。而这些士兵原本都是满腔热血,一心报国的。却就这样被赵构给坑死了。若非韩世宗及时挥军前来支援,于黄天荡一战大败金兀术,恐怕南宋小朝廷连这半壁江山也都保不住。

赵构如此懦弱无能,畏金如虎,却让天下仁人志士,如何能够对之心服?于是难免就有些人提出要把赵构废了,然后另外立一位有德有能的贤君,由这位贤君率领朝廷各路大军与金国对抗。可是这些人放话出来之后不久,立刻就爆出了他们的各种罪行,然后一个接一个地锒铛入狱,落到了任劳任怨的手里。

那些人都是清流士大夫,不但操守好,而且骨头也极硬的。可是这也没有用。在任劳任怨的手里,自有层出不穷的花样,可以细细整治这些清流士大夫。于是到最后,他们一个个都屈打成招,承认了那些自己根本没有做过的事,然后身败名裂。至于行废立之事?当然没有人敢再提了。

所以说,假如把六合青龙看作赵构的炮灰打手,那么毫无疑问,任劳任怨就是赵构杀人的利刀。这两者所代表的,已经不是自己本身了。他们所真正代表的,就是监狱、冤案、以及酷刑。是代表一个体制内最黑暗最阴森最残忍最惨烈最教人为之不寒而栗的那些东西。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杰也罢,只要你还在这个体制之中生存,那么你就一定会对任劳任怨这两个人感到恐惧,任何人也没办法例外。而派遣这两个人来送金牌命令岳飞班师,赵构的意思已经表现得很露骨很明显了:岳飞,你再不班师,就要让这两个人来对付你了。

十二道金牌,至此已经送出了八面。然而要说份量,六合青龙和任劳任怨,这八个人的份量依旧稍嫌轻了一点。但接下来那四名金牌使者,分量可就绝对够重了。岳家军诸将还未从接连八道金牌送达所导致的晕头转向状况之中摆脱出来,却只听得车马粼粼声中,又有人到了。

与之前六合青龙以及任劳任怨等人,都是单人匹马出行赶路绝不相同。这最新一拨来者,气派大得惊人。之所以说他气派大,当然并不仅仅因为他是坐马车来的。诚然,这部马车十分豪华,金碧辉煌,又大又舒适,拉车的因为都是骠肥体壮,身高腿长的健壮骏马。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跟随在这马车旁边的人。

马车之外,东南西北,合共站着八名带刀侍卫,这八个人默立如陶俑,一眼望去,便知道他们身手之强,至少都是练气巅峰。其中更有两位已堪堪臻入先天境界。身手之强,甚至与大唐世界中的宇文化及那层次之高手相比,也不过稍逊半筹罢了。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八大刀王”!

“五虎断门刀”彭尖、“藏龙刀”苗八方、“伶仃刀”蔡小头、“惊魂刀”习炼天、“大开天,小僻地”信阳萧煞、“七十一家亲”襄阳萧白、“相见宝刀”孟空空、“阵雨廿八”兆兰容。八位都是一等一的用刀高手。昔年天下第一名侠萧秋水,座下的唯一一位入室弟子方歌吟,尽得其师真传,人称“巨侠”。而这位方巨侠便曾经说过,八大刀王假如能够齐心协力的话,那么甚至连巨侠自己,也未必是其对手。

当然,方巨侠一生为人总是十分谦虚,所以这句话众所公认,有过誉之嫌。但无论如何,若八大刀王本身没有足够实力的话,则方巨侠也绝不会轻易说出这等言语。可是现如今,八大刀王却甘愿身居奴仆之位,替车中人进行护法。

这还不算。当有武道行家里手,看见那两名替车马揪开车帘之人的模样时,他更会大吃一惊。因为那两个掀帘人的手,均与众不同。一只手掌厚实粗钝,拇指粗短肥大,四指几乎都萎缩回掌中,整只手掌就似枚铁锤;另一只手掌软若无骨,五指修长犹如柳枝,指端尖细得像竹签,但偏偏般点指甲也不留。

两只粗钝如铁锤的手掌,至少浸淫了六十年的拳掌硬功修为。手指修长者,则在柔功阴劲方面,必定有其独到之处。他们修练的武功究竟是什么,陈胜和沈落雁、白清儿都不知道。但六合青龙和任劳任怨却绝不陌生。因为“无指掌”张铁树和“兰花手”张烈心,在临安行在也是赫赫有名的高手。他们两人更合称“铁树开花”。

“铁树开花”通常是吉祥的征兆。但对张烈心、张铁树而言,却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开花的意思,就像玻璃开花是碎裂的意思一般,凡他俩指掌过处,不管是头骨还是胸肌,一样会开花,而且非开花不可。此外,这外号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便是别人办不到的事,在他们的手上,一样可以顺利成功,就像“铁树开花”一样福从天降、得心应手。

但现在,这对可怕的“铁树开花”,却只是替人掀帘子。那么车中人究竟为谁?

帘子一掀,车中人走下来了。这人样子十分俊朗,浓眉星目,脸若冠玉,衣着却十分随便,但神态间自有股贵气存在。因为他确实是位贵人,是一位侯爷——世袭神通侯,方应看。而在他腰间,更佩戴着一把剑——当今世上,四大神兵之一的血河!“血河红袖,不应挽留”的血河神剑!

然而,这马车之上却并不止方应看一人。除去他之外,还有另外一人。当方应看下车之后,他便毕恭毕敬地,转身搀扶这人下车了。那又是一名老人,比任劳还要老的一名老太监。他身穿内廷官服,戴冠披纱,浓眉白发,红脸白髯(是的。虽然身为太监,但他也与前朝的太监童贯相同,长着胡子),不怒而威,长相庄严。但身上却时时刻刻都隐隐泛现出一股老人特有的古怪味道。那是身体衰老腐朽而产生的味道。

这老太监姓米,名穹苍。但入宫当太监之前,另有个名字,叫做米有桥,号称大内第一高手。他资格极老,早在宋徽宗做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入宫了。靖康之变以后,赵构登基即位,好几次都遭遇极大危险,生死只在一线间。假如没有米公公三番四次舍生忘死地拼命相救,赵构根本活不到今天。

故此赵构在临安安定下来之后,对米公公也大肆封赏。其地位之高,份量之重,甚至可比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张让、赵忠相比。当年汉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赵构虽然未讲过类似说话,但在他心目中,宋徽宗这个正牌老爹,肯定比不上米公公亲近。那什么浮威上将军之类靠出卖后庭博取宠幸,实际半点本事没有的垃圾货色,是根本不能和米公公相比的。赵构心知肚明,这等玩物,只可亵玩,不可倚靠。真正到了需要有人来办事的时候,始终只有米公公能够靠得住。

这次为了向岳飞传递金牌,赵构居然把米公公和小侯爷方应看也一起派了出来,可见对这件事的重视。

但这还没有完。因为真正的大人物,还在最后。就在方应看和米有桥两人,刚刚各自宣示完赵构让他们送过来的第九和第十道金牌口谕之际。第十一人便带着第十一道金牌,昂然现身。

身披羽裘,一头红发,相貌十分英俊,嘴唇上更留着两撇修饰整理得十分漂亮的小胡子。神态虽颇箭傲慢,却又让人感觉这一切全属理所当然。因为假如世上还有人有资格去傲慢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他!同样也是孤身一人,然而这孤身一人的气派,却赫然比带着十大高手现身的方应看小侯爷,还要来得更加震撼,更加惊人。小侯爷还需要用华贵的马车,以及天下知名的高手来衬托自己的身价,这个人不必。因为他自己本身,赫然已经是活生生的传奇。纵使还未登上天下第一高手宝座,但相差也极其有限了。这个人是谁?他就是……

六合青龙的师父,内务府大总管,赵构手下天字第一号的真正心腹,元十三限!一人身兼十三种绝世奇功,每种绝世奇功都是敌人一道大限的元十三限!

先前惊怖大将军凌落石,曾经说过当今天下,武功修为能胜自己者,不过区区三五人而已。而无论他如何算法,元十三限一定就是这三五人之一。

第二百六十六章:飞鸟尽,良弓藏(上)

如此修为的高手,一出场,自然立刻就是众星捧月。那内务府大总管兼金牌使者的身份,固然令岳家军诸将,要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而其余金牌使者,除去米公公身份太高,资格太老之外,包括浮威上将军那马屁精在内,什么六合青龙,什么小侯爷,什么任劳任怨,什么八大刀王铁树开花……统统都要弯腰鞠躬,向元十三限请安问好。

元十三限微笑还礼。但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他这笑容完全是属于敷衍性质的。因为像他这样的高手,在本质上而言,根本就看不起其余那些所谓的高手。在他眼中,这些人便属于有自信没才能,偏偏又不懂得放弃的可怜虫。纵使苦练一生,也不过二流水准罢了,永远无法登峰造极的。

比方说,那两个什么任劳任怨。他们身为刑部狱头,所下手对付的人,往往都已经失去武功,甚至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了。任劳任怨所要做的,根本就和屠夫在砧板上切肉没有任何区别,又何必什么武功?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练武?

又比如那什么八大刀王。元十三限对他们也是嗤之于鼻。八人若能齐心协力,便可以和方巨侠争一日之长短?呵呵,或许真有几分这种可能吧。但首先,要八人合力才能与当世绝顶高手相媲美,这本身已经是个笑话。更何况八人性格、武功、志向、喜好……等等都各有不同,又如何能够让他们齐心协力得起来?所以这什么八人合力的话,根本就是句正确的废话,半点意义都没有。

至于铁树开花那两师兄弟,就更不必多提了。虽然那什么无指掌、落凤爪、素心指等几项绝技,确实颇有些门道。但要练成,却牺牲太大。而纵使练成了,又能如何?可能比得上元十三限拳掌功夫之一半威力?根本不能。所以他们的牺牲,简直便等于无用功,哪里有什么可以吹嘘的?

还有小侯爷方应看。其实元十三限也十分看不起他。这年轻人锋芒太盛、野心太大、兼且又爱出风头,丝毫不懂隐忍。于是人人都知道他可怕,所以他反而变得不可怕了。再且,他能够被册封为神通侯,那是方应看自己的本事吗?根本不是!这个神通侯的爵位,原本赵构是要册封他义父方巨侠的。

当靖康之变时,方巨侠舍生忘死,把赵构送过江东,在建康登基即位。赵构感恩戴德,又想借机笼络武林人士,所以才册封方巨侠为神通侯。但方巨侠视名利如粪土,功成之后便退隐江湖,若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不愿接受什么册封。只为了避免让赵构太过下不来台,所以才把自己的义子方应看送到临安,代父接受神通侯的爵位。

方应看于是便一跃成为小侯爷,更伙同米有桥,私底下成立一个什么“有桥集团”,隐然为朝廷中一大势力。这样因为有个好老子,所以根本不用奋斗挣扎也能身居高位的家伙,对于半生郁郁不得志的元十三限而言,他非但瞧不起,更隐隐有些嫉妒。又如何会把方应看本人放在眼里了?

唯一能够让元十三限对之重视者,就只有米有桥。不仅是重视,甚至还有几分尊敬,礼让。

说起来,米有桥武功不简单,出身来历更不简单。他是斩经堂第七代堂主淮阴张候的嫡传敌人。这位淮阴张候也不简单,他的师父是斩经堂第六代总堂主龙伯谦。这位龙伯谦还有名师弟,叫做丁郁峰。丁郁峰生平只有一位传人,叫做韦青青青。

韦青青青,就是自在门的开派祖师,也是元十三限的师父。虽然韦青青青已经开宗立派,但他出身自斩经堂,这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自在门和斩经堂,就像一棵大树的两条枝桠,有着极深渊源。换言之,米有桥也可以算得上是元十三限的师兄。

仅仅只是师兄,不足以让元十三限对之重视,更不足以让元十三限尊敬,礼让。元十三限对于自己真正的师兄,就没有丝毫尊敬礼让。在他看来,自己的大师兄懒残大师只是一名山林隐士,虽有绝世武功而无用,不值得尊敬。二师兄天衣居士虽然多才多艺,但天资有限,根基浅薄,体弱多病。终生难以成就大器,不值一提。至于三师兄诸葛先生……元十三限和他早已翻脸成仇,更不会对之有丝毫尊敬可言。

元十三限对米公公的尊敬,首先当然来自于他的武功。当年斩经堂最厉害之武功,叫做《风刀霜剑》,合共有一千零一招。韦青青青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