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根本上,说谎让人烦扰的不是用言辞大声地对别人说了假的东西,也不是故意设法误导了别人,而是在自己的心灵中对自己说了假东西,尤其是在“最重要事情上说了假的东西”。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里蒙部落的六个军团,也是按照固定的阵型在前进,由瓦克提萨指挥的最为精锐的王牌军团和格拉索布林指挥的骑兵军团位于整个大军的最后方;由前至后依次为第一、二、三、四军团。

    当伊丹的骑兵从里蒙部落大军的两翼同时发起突击的时候,攻击的节点正是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连接之处;措手不及的第一、二军团立即就陷入了混乱之中,只能各自为战的抵抗着。

    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本就是由里蒙部落的战士和其他各个部落的战士们联合组建的,除了里蒙部落的战士们还算是编制比较完善以外,其他部落的战士们都是以部落为单位进行编制的。

    规模比较大的部落,可能有一两千战士组成了军团的一个作战单位,而规模比较小的部落,则是数百战士,乃至数十战士就组成了一个作战单位;而指挥他们的人,正是他们的部落首领。

    两个军团的军团长,也只不过是这些部落联合大军名义上的指挥官而已,实际上能够指挥的了的军队也就里蒙部落的五千人而已;剩下的五千战士,都只是听从各自部落首领的命令而已。

    这样结构松散的军队构成,在面对伊丹的骑兵进攻时,立即就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那些来自于各个部落的作战单位,都只是以各自部落为单位战斗着,既没有援助其他部落战士的想法,也不会得到其他部落战士的援助。

    而丛林密布的地形也极大的限制了后续军团的增援速度,整场战斗几乎就成为了伊丹的骑兵军团与里蒙部落第一、二军团之间的单打独斗,甚至连单打独斗都算不上。

    因为第一军团的军团长卡普尔努斯和第二军团的军团长慕提乌斯,他们都是里蒙部落的将军,自然对这次的阴谋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在伊丹的骑兵发起冲锋以后,他们立即就命令组织相对比较严密的里蒙部落战士稳定阵型缓缓后退,而将战斗的主力交给了其他部落的战士。

    各自为战的其他部落战士们,又怎么可能抵达得了训练有素、行动一致的伊丹军团的进攻呢?不过,阿奎塔尼地区的丛林地带确实削弱了骑兵的作用,让伊丹的骑兵们无法发挥出足够强大的实力,也让这些来自于各个部落的战士们有了对抗骑兵冲击的资本。

    整场埋伏作战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彻底打乱了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编制,并给予里蒙大军以极大的杀伤以后,伊丹就果断的率领自己的骑兵们撤出了战斗,结束了这场埋伏之战。

    待伊丹的骑兵撤走良久以后,瓦克提萨亲自率领的增援大军才不慌不忙的赶到了战斗的地点;此时,战斗地点已经没有任何的敌军踪迹了,有的只是躺在地上哀嚎的受伤战士和一具具毫无生机的尸体,侥幸没有出现伤亡的部落,也在心有余悸的旁观着。

    里蒙部落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山外高卢的罗马人竟然会主动进攻己方,还出动了这么大规模的骑兵来偷袭己方的大军;要知道,里蒙部落的人还以为山外高卢的罗马人根本不知道己方大军即将进攻他们的事情呢。

    更为无奈的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中,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两万大军最少付出了三千人阵亡和两千人受伤的代价才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而现场能够留下的敌人的尸体,却不足五百具。

    以两万之众的高卢战士,在丛林密布的阿奎塔尼地区,迎战七千左右的敌军骑兵;自身伤亡五千的同时,竟然只给敌人造成了五百人的阵亡代价,这无疑让所有的高卢人都感到面上无光。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卡普尔努斯和慕提乌斯保存实力的做法也被忽视了;毕竟当时的战斗是极为混乱的,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两位军团长的举动,更没有在意里蒙部落战士们的转移。

    重新修整了一番以后,里蒙部落的大军再一次恢复了前进;只不过,这次的前进却是较之之前做出了新的调整。刚刚遭受袭击的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被撤到了大军的最后方,瓦克提萨亲自率领的王牌军团居于中央,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负责开路,格拉索布林的骑兵军团则是负责警戒。

    就算里蒙部落的主要目的是削弱其他各个部落的实力,但是他们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己方的大军在阿奎塔尼的土地上被山外高卢的人消灭;那些其他部落的战士,死也必须要死的对里蒙部落有价值,绝对不能就这么白白送死。

    否则的话,一旦其他部落的伤亡过于惨重,只剩下里蒙部落的大军去应付山外高卢的罗马人,那岂不是要里蒙部落自己去损兵折将的苦战吗?瓦克提萨才不会这么愚蠢呢!

    伊丹的骑兵部队撤离了战斗的地点以后,并没有立即返回卡拉贝斯主力大军的所在地,而是继续在里蒙部落的军队附近游弋,以观察有没有机会可以再发动一次进攻。

    在刚刚发生的战斗中,心思缜密的伊丹很容易就发现了里蒙部落军队的奇怪之处;里蒙部落的军队很明显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组织比较严密的军队,另外一部分则是组织非常涣散的。

    而在面对己方骑兵突击的时候,那些占据着里蒙大军一半左右的组织严密的军队,竟然在战斗中果断的选择了向后撤退,只留下那些组织涣散的军队各自为战的抵抗着。

    伊丹原本还以外这是里蒙部落的将军临阵抽调那些精锐战士组成一道防线,准备应对己方的进一步进攻,或者主动发起对己方的反击;但是,事实证明这支部队并没有这么做,这些里蒙部落军队中的精锐之师,竟然硬生生的成为了战斗的旁观者!

    如此反常的事情,让伊丹也是满头雾水而不得其解;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里蒙部落的大军再一次恢复了前进,并对大军的行军顺序作出了调整,甚至还派出了骑兵进行警戒巡逻。

    明白没有机会再发动一次偷袭以后,伊丹也就放弃了偷袭里蒙部落大军的想法,直接率领自己的骑兵部队撤离了这片丛林区域,往卡拉贝斯的主力大军方向迅速撤离而去了。

    此时,卡拉贝斯的埋伏准备也完成的差不多了;这次,卡拉贝斯的埋伏地点挑选在了一片空旷的草地上,这片空旷的草地面积不小,足够容乃五万大军的决战了。

    就在这片空旷的草地前方,就是阿奎塔尼地区的丛林地带,后方则是树大林深的森林地带,都是不适合决战的地点;唯有这片草地,是整个区域内唯一适合大军决战的地点。

    当然,草地的空旷也极大的限制了卡拉贝斯大军的埋伏,让卡拉贝斯根本无法使用常规的埋伏办法;仔细的勘察过这片草地以后,卡拉贝斯却是想出来了一个更为精妙的埋伏办法!

    这片空旷的草地,并不是地形非常平整的草地,而是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被植被覆盖了;要想在这样的草地中找到可以隐匿大军的地方几乎不可能,但人为创造一下却是可以的。

    大致预测了一番里蒙部落大军的行军路线以后,卡拉贝斯就在距离里蒙部落大军行军路线左右三百余米的地方选择埋伏的地点;而负责埋伏的主力,自然就是卡拉贝斯的第一军团。

    四千青年军将士在阿拉的率领下,将埋伏在里蒙部落大军的左方三百米处,而三千重装步兵将士则会在屠苏斯的率领下,埋伏在里蒙部落大军的右方三百米处;而他们的埋伏地点,就是他们自己挖出来的草洞!

    没错,挖草洞就是卡拉贝斯想出来的好办法;既然草地不适合埋伏大规模的军队,那就在草地上挖一些不深的草洞,然后让将士们隐藏其中,身上再稍微覆盖一些草皮什么的,不就可以了吗?

    不得不承认,卡拉贝斯的脑子确实好用,这样的埋伏办法,的确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被里蒙部落的大军发现;当然,这些仅仅是预先的布置而已,并不是卡拉贝斯手中真正的大杀器。

    除了第一军团在里蒙部落大军两翼埋伏起来的七千将士以外,布里戈的第四军团的七千将士,则是被卡拉贝斯安排进入了草地前方的丛林之中,也就是里蒙部落大军来的方向!

    茂密的丛林地带,既可以成为里蒙部落军队的天然帮手,自然也可以成为卡拉贝斯的屏障;只需要布里戈的军队隐藏的远一点,就可以不用担心里蒙部落的军队会发现他们的踪迹。

    而卡拉贝斯给他的任务,就是在接到自己的命令以后,立即从丛林中杀出来,截断里蒙部落军队的退路;至于剩下的三千森林猎手和战獒军团的将士,以及即将回来的伊丹骑兵军团,则是被卡拉贝斯全部撤进了草地后方的森林中,等待着里蒙部落大军的到来!

 “第五百一十九章·大战爆发”

    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卡拉贝斯的部署完成以后,并没有立即让重装步兵和青年军立即进入埋伏的地点,也没有让布里戈的第四军团进入丛林;在伊丹没有回来之前,埋伏战也还没有正式开始。

    时间过去整整两天以后,伊丹的骑兵部队才从丛林中回来了;看着明显折损了数百骑兵的第三军团,卡拉贝斯耐心的听取了伊丹的汇报,并得知了里蒙部落大军的特殊情况。

    相比于伊丹的不明所以,卡拉贝斯却是在听到了伊丹的描述以后,大概就猜到了里蒙部落的军队到底出了什么情况;无非就是借刀杀人罢了,还是没有技术含量的阴谋,根本不值得一提。

    不过,这样的事情却也是给了卡拉贝斯另外一个契机;既然里蒙部落在用借刀杀人的手法对付那些其他的部落,为什么己方就不能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招降那些大小部落的人呢?

    原本卡拉贝斯还觉得这次的战争要以你死我活的结局来结束,但根据目前的局势看来,己方还是有机会以尽量小的代价,来完成这次的战争计划;当然,要想做出其他的事情,首要的前提还是要打赢这场战争,只有打赢了才有资格做接下来的事情,失败者是没有资格说这些的。

    明确了这方面的事情以后,卡拉贝斯就让伊丹的骑兵继续密切注意里蒙部落大军的动向;一旦里蒙部落的大军靠近决战地点十里范围以内,卡拉贝斯的大军就要全部行动起来了。

    又是一天的时间过去以后,里蒙部落的大军才缓缓进入决战地点的二十里范围以内;为了确保布里戈的第四军团不会被里蒙部落的军队发现踪迹,卡拉贝斯当即就把布里戈的军团派遣了出去。

    当里蒙部落的大军距离决战地点仅有十里的路程以后,卡拉贝斯又将第一军团的三千重装步兵和四千青年军派遣了出去;他自己本人也带着剩余的将士们进入了后方的树林之中。

    布里戈的第四军团,是需要等待卡拉贝斯的传令骑兵下达命令以后才能出击的;而屠苏斯的重装步兵和阿拉的青年军,则是需要等待里蒙部落军队先通过草地,进入草地后方的森林以后,并被击退出森林,才可以发动进攻。

    在里蒙部落的大军没有进入森林,并被击退出来之前,屠苏斯和阿拉是不能率领他们的部队对里蒙部落的军队进行攻击的;哪怕就是里蒙部落的大军从他们的眼前经过,他们也必须眼睁睁的看着,而绝对不许轻举妄动,这也是卡拉贝斯三令五申的命令!

    卡拉贝斯亲自率领大军进入草地后方的森林中以后,他就让伊丹将其麾下的骑兵再次一分为二;分别在卡拉贝斯的中军左右两翼五百米外埋伏起来,而卡拉贝斯的中军则是由福尔库斯指挥的三千森林猎手和格雷斯的战獒军团组成。

    森林中的埋伏地点,距离森林与草地的连接地带仅有三里的距离而已;也就是说,里蒙部落的大军只需要有一半左右的大军进入森林,这场战斗就会爆发。

    格雷斯的战獒军团,就是卡拉贝斯手中森林埋伏战的绝对主力,再加上三千森林猎手的辅助,卡拉贝斯有绝对的信心一举将所有进入森林的里蒙部落军队全部击溃!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整军休养,格雷斯的战獒军团早就已经完成了当初卡拉贝斯交给他们的任务,六百二十五名战獒驯养者,被成功的培养了出来,并组建了五个大队的战獒部队。

    而每名战獒驯养者的驯养战獒数量又是十头之多,也就是说,战獒军团现在拥有整整六千二百五十头战獒;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这么大规模的战獒一次性出动的话,绝对是一股强横至极的力量,也是令人心惊胆战的恐怖存在!

    一头战獒,或许并不能与一名强大的高卢武士想比;在实际的战斗中,一名高卢武士要想同时击杀两只战獒,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次卡拉贝斯的麾下可是整整六千二百五十头战獒啊!

    里蒙部落的大军,要想全歼这六千二百五十头战獒,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根本就不是任何人可以想象的;尤其是那些被战獒撕碎的人,给其他的人带来的心理恐惧,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再加上森林地带的特殊地形和攻击力无与伦比的森林猎手的配合,进入森林内的里蒙部落大军,根本就没有获胜的可能;甚至,就连拼死战斗下去的可能性,都是极低极低的!

    里蒙部落大军的行军速度并不算缓慢,但比起最初的毫无防备却是改进了很多了;在密密麻麻的战士们的前方,正是格拉索布林军团长的骑兵们四处巡逻,以防止再次遇到敌军偷袭。

    虽然经过了上次的偷袭以后,里蒙部落的大军在之前一路上的行军都极为警惕;但在即将走出丛林之际,所有人的警惕心都难免有了一丝的松懈,毕竟前方可是不适合埋伏的草地地带了。

    事实上,在大军进入草地以后的确没有遇到任何的偷袭,也没有侦察到一丝敌军的踪迹;不过,这也就是在经过草地地带而已,在进入森林之前,里蒙部落的大军还是派出了巡逻骑兵。

    这次的里蒙部落大军中,骑兵力量并不是很多,只有六千左右而已;其中一千还是最为精锐里蒙部落最为精锐的高卢贵族骑兵,属于瓦克提萨的王牌军团指挥,格拉索布林的骑兵军团只有五千普通的高卢骑兵而已,战斗力并不算强大。

    就是这五千高卢骑兵,现在却是被分成了十个巡逻队,每个巡逻队拥有五百名骑兵,负责轮流在大军的前方和左右两翼进行巡逻;负责进入森林侦察的,正是其中一个巡逻队。

    福尔库斯的三千森林猎手此时正严阵以待的在里蒙部落的必经之路上守候着,而他们的左右两边则是由卡拉贝斯亲自率领的战獒军团的两千高卢武士和两千高卢狂热战士;至于五个大队的战獒部队,却是被格雷斯率领着埋伏在了不远处的森林中。

    战獒部队最大的缺点就是动静太大了,那些被驯养出来的战獒,有着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和嗜血欲望;同时,它们也有着暴躁不已的性格,就算是有驯养者的安抚,它们依旧时常怒吼不止。

    为了确保战獒部队的踪迹不被里蒙部落的军队提前发现,卡拉贝斯只得让格雷斯带着五个大队的战獒部队全部隐藏进森林深处;毕竟,里蒙部落的很多人都是见识过战獒部队强大战斗力的,一旦他们察觉到了战獒部队的存在,很有可能就会放弃进入森林,卡拉贝斯的埋伏战可就破产了。

    五百高卢巡逻骑兵进入森林以后,就一路往卡拉贝斯的方向奔腾而至;在距离卡拉贝斯的军队仅有两百余米左右的时候,他们立即就发现了严阵以待的卡拉贝斯军队,还没有等他们想要靠近观察一番的时候,森林猎手们的箭雨就已经降临在他们的头上了!

    几乎没有防御装备的高卢骑兵,遇到了攻击力堪称无敌的最强弓箭手,仅是这一轮箭雨,就有无数的高卢骑兵栽倒马下,成为了森林猎手的箭下亡魂;不甘心失败的高卢骑兵们立即加速发起了冲锋,他们可不相信一支弓箭手部队就可以阻挡骑兵的进攻!

    于是,森林猎手们就好好的为这些高卢骑兵们上了一堂实战课;五百名高卢骑兵,在短短的两百米距离以内,就承受了三千森林猎手的三轮箭雨,死伤人数高达四百余众,只剩下数十骑兵还在往前冲锋着。

    可惜的是,还没有等他们将手中的骑枪刺向森林猎手,就已经被负责保护森林猎手的高卢武士们冲上来消灭了;五百高卢骑兵,最终逃出去的只有数名骑兵,这还是卡拉贝斯特意安排的结果,因为卡拉贝斯必须要让森林外面的里蒙部落军队知道,森林内的埋伏大军并不多。

    如果一次性将这五百骑兵全歼了,森林外的里蒙部落大军在情况不明的前提下一定不会轻易的进入森林内,反而会派出更多的骑兵来试探;与其如此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将己方的实力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告知森林外面的里蒙部落大军,吸引他们前来进攻。

    事实证明,卡拉贝斯的策略获得了成功;当瓦克提萨得知森林内只有七八千左右的弓箭手和步兵部队埋伏着的时候,他果断的命令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进入森林内消灭这股敌军,他自己本人则是带着剩下的大军,在森林外面等候全歼敌军的好消息。

    虽然这几名骑兵在汇报情况的时候,特意说明了敌军弓箭手部队的强大;但是,一向看不起弓箭手部队的高卢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视了这些骑兵用血换回来的教训,气势汹汹的杀进了森林。

 “第五百二十章·且战且退”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阿奎塔尼地区高卢部落联军的第三军团,是由里蒙部落的阿米诺斯将军担任军团长的;而第四军团,则是由阿奎塔尼地区的高卢名将阿内林将军担任军团长的。

    相比于里蒙部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而任命的几位里蒙部落的军团长,阿内林这个第四军团的军团长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的军团长;阿内林算不上整个高卢蛮族的名将,但却是阿奎塔尼地区毋庸置疑的名将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完全凭借自身努力获得认可的名将!

    阿内林本人只不过是一个出生于小部落的孩子而已,他从小就和自己的家人们一起挣扎在温饱线上;直到他十二岁的那年,他的父亲在一次与其他部落的冲突中丧生了,他就以长子的身份成为了整个家庭的支柱,并开始为了家人的生存而努力。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他从一个普通的小男孩成长为了整个部落最为强大的战士,也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中唯一一个高卢武士;他的武器,来自于猎取了一只成年狗熊之后的交换。

    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在强大起来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家人们积累了一份不小的财富;这些财富,足以让他的家人们无忧无虑的再过十年,而不用担心吃喝的问题了。

    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后,阿内林就离开了这个孱弱的小部落,走上了一条真正的成名之路;在离开了自己的部落以后,他不断的前往更强大的部落,去为那些部落效命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又是十年以后,阿内林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然成为了阿奎塔尼地区一名颇有名气的将军了;很多高卢大部落在与其他部落争斗的时候,都会乐意雇佣阿内林担任统帅他们部落战士的将军,而阿内林每次也都快要将自己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

    在最后完成了一次任务以后,离家十年的阿内林决定带着自己十年来赢得的财富和地位回家把自己的家人带离那个小部落;可惜的是,当阿内林回到家的时候,他曾经所在的那个小部落已经被附近的一个大部落吞并了,他的家人也在那一场吞并战争中全部丧生了。

    仅靠阿内林一人,他是无法复仇的;于是,他就加入了附近一个与那个大部落有仇的中等部落。以阿内林的名气,那个实力不强的部落自然是求之不得了;就这样,阿内林加入了这个部落,并成为了这个部落八百高卢战士的将军。

    阿内林拥有了这八百高卢战士以后,并没有急着复仇,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对这八百高卢战士的训练之中;一年以后,他凭借这八百高卢战士,一战消灭了那个大部落的三千高卢军队,并将那个大部落彻底抹平于阿奎塔尼地区的版图之上!

    一战成名的阿内林,加上他自身的勇武和有情有义的性格,让他迅速成为整个阿奎塔尼地区英雄一般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里蒙部落会任命他担任第四军团军团长的原因所在,因为阿内林不仅有能力还有威望,是实至名归的军团长人选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阿内林的身上没有太过于浓厚的势力背景,选用他担任军团长职务;就算是他在战争中再次建立了功勋、树立了威望,也不影响里蒙部落的发展,更不会对里蒙部落造成什么威胁,这才是里蒙部落决定任命他为军团长的关键所在。

    第三军团的军团长阿米诺斯,是瓦克提萨的长子,也是里蒙部落的首领继承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勇武至上的高卢世界中的人,自然会对阿内林这样的英雄好汉充满崇敬心里。

    所以,阿米诺斯的第三军团与阿内林的第四军团,是相处最为融洽的两个军团;连里蒙部落首领的继承人都对阿内林军团长敬重有加,两个军团内的里蒙部落战士自然不会挑衅阿内林的权威。

    这次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进入森林以后,阿米诺斯就将指挥两个军团的权力交给了阿内林;阿内林也没有拒绝,而是顺势接过了两个军团的指挥权,并对两个军团的兵力部署作出了新的调整。

    按照里蒙部落的想法,每一个军团在参与战斗的时候,都应该让其他部落的战士们冲在最前方,而让里蒙部落的战士们坐镇后方,保存实力;而阿内林却是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他根据实际的情况,将里蒙部落的精锐战士放在了前方,而将战斗力薄弱的其他部落战士放在了后方。

    对于阿内林的这个决定,阿米诺斯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他本来就不赞同自己父亲和长老们的阴谋诡计,只是没有资格去反对而已,现在更不会质疑阿内林的这种合理安排了。

    第三军团的五千名里蒙部落的战士和第四军团的五千名里蒙部落的战士,被阿内林分成了两个进攻方阵,一前一后的在往前缓缓推进;而剩下的一万其他部落的战士们,则是被分散在这两个进攻方阵的后方和左右两翼,承担警戒和增援的任务。

    当第一个进攻方阵的五千名第三军团的里蒙部落战士靠近到距离森林猎手三百米以内的距离时,他们就发现了森林猎手的存在;而森林猎手们,早就察觉到了规模庞大的敌军的踪迹了。

    发现了严阵以待的敌人以后,阿内林立即对第一进攻方阵的战士们下达了迅速进攻的命令,其他的将士们则是就地停止进军;原本行动谨慎缓慢的第一方阵战士们在得到命令以后,训练有素的里蒙部落战士们立刻就开始奔跑着对前方的敌人发起了进攻。

    眼看着高呼着冲锋口号的里蒙部落战士进入两百米射程内以后,森林猎手们就再次开始了自己的齐射;这些步兵的奔跑速度可就比不上骑兵的冲锋速度了,也足够让森林猎手们射出更多轮的箭雨了。

    五千高卢战士,在三千森林猎手的齐射下拼命冲锋;眼睁睁的看着像收割小麦一样被敌人弓箭手收割的己方战士,阿内林和阿米诺斯才明白巡逻的骑兵们为什么对敌人的弓箭手部落那么畏惧。

    现在战斗已经开始了,再来后悔这些也已经毫无意义了;阿内林的名将可不是白来的,他果断的命令第二方阵的五千名战士也立即发起进攻,剩下的一万其他部落的战士,也抽调五千名战士从方阵的左右两翼包抄敌人,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同时使用一万五千高卢战士去冲击三千森林猎手防守的阵地,这纯粹是狮子搏兔了;倒是坐镇森林猎手旁边的卡拉贝斯,看到里蒙部落的这种进攻方式以后,却是不由自主的对敌军的指挥官露出了颇为赞赏的神色。

    可惜的是,战争就是战争,是敌我双方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战斗;卡拉贝斯可不会因为赞赏敌军将领的进攻方式,就对敌人手下留情,最好的敌人永远都是死人!

    就在阿内林命令一万五千大军全线出击的时候,卡拉贝斯也是命令自己福尔库斯率领着森林猎手们一边继续射击,一边往后撤退;战獒军团的四千名将士也是跟着一起撤退,卡拉贝斯直接放弃了与敌人的正面交锋,而选择了暂避锋芒。

    当然,暂避锋芒的同时,森林猎手们手中的弓箭可没有停止过;在整整射出去十五轮箭雨以后,森林猎手们已经往后撤退了五百米的距离了,而敌军与他们也就五十米的距离了!

    前后加起来将近二十轮箭雨的射击以后,森林猎手们的射击速度和箭雨杀伤力已经明显下降了;此时,战斗的地点距离格雷斯的战獒部队也就数百米了,也没有必要再继续缠斗下去了。

    于是,卡拉贝斯命令森林猎手们停止射击,全力后退两百米进行休整,战獒军团的两千高卢武士和两千狂热战士则是立即迎战敌军,为森林猎手的后撤进行掩护。

    一万五千名气势汹汹杀向森林猎手的里蒙部落大军,现在已经只剩下一万四千余众了;而令阿内林和阿米诺斯无奈的是,这一万四千余众的战士是全部两万大军的剩余力量了,而不是一开始投入的一万五千战士。

    敌人强悍至极的弓箭手部队终于停止射击了,而被弓箭手一直压得抬不起头来的高卢战士们,终于可以带着满腔憋屈和怒火毫无顾忌的扑向那些敌人了;区区四千左右的敌军步兵,难道能够阻挡得了己方一万四千大军的全线进攻吗?阿内林和阿米诺斯对此充满信心!

    当战獒军团的四千战士与一万四千敌军陷入混战以后,卡拉贝斯的后方传来了一声声的战獒怒吼;或许,一头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