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数千标枪骑兵硬冲汉尼拔的步兵大军自然是不智的,但要是只以标枪进行打击的话,汉尼拔的增援步兵也无可奈何了,只能硬生生的受着。
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为前线的步兵决战争取足够的时间,还可以对汉尼拔麾下的步兵实施有效的打击;虽然其造成的具体伤亡可能不是很大,但对敌人士气的打击却是足够了。
最后,就是昆图斯对器械部队的安排了;昆图斯的建议与奥斯卡之前思考的想法有了相当大的出入,与卢魁斯的想法也略有差别。但是,却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妄言,也是一种或许极为可行的办法。
仔细斟酌一番之后,奥斯卡还是不得不放弃了昆图斯对器械部队的安排;虽然昆图斯的建议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但还是不可以发挥出器械部队的最大作用。
在奥斯卡看来,此次决战,决定的是奥古斯都家族的未来与命运;只要能够赢得此役的胜利,奥古斯都家族付出再大的代价,也都是值得的。
所以,奥斯卡还是会坚持自己对器械部队的使用;那样的话,器械部队就会有最后全军覆没的风险,奥古斯都家族的重装步兵也会出现更为惨重的伤亡。但是,对于战局的有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最起码,那样可以给汉尼拔的步兵部队造成更为猛烈的打击!
战象部队的存在,终究只是特殊力量而已,根本不可能决定战争的最后胜负;真正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都是双方的步兵部队和骑兵部队面对面的厮杀。
八十头战象,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只要奥古斯都家族的重装步兵们愿意决死一战,最多只需要不到三千人的代价,就可以将其全部歼灭!
三千重装步兵的确打造不易,他们也都是各自家庭的顶梁柱;但是,为了最后的胜利,奥斯卡只能选择牺牲他们。要知道,这是决定奥古斯都家族和汉尼拔生死存亡的决战;胜者以后就是西地中海的霸主,败者则身死族消,人命在这次决战中注定只是数字而已!
想清楚这些以后,奥斯卡看了一眼玛丽,正巧玛丽也抬头看向奥斯卡;两人默契的互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一切尽在不言中。之后,奥斯卡就出言赞成了昆图斯的具体战阵安排方案;但是,器械部队的安排,奥斯卡还是明确的拒绝了昆图斯的建议。
有了卢魁斯和昆图斯的相继发言以后,整个奥古斯都家族大军决战的主要部署就已经勾勒出来了;但是,要想真正的将这些部署化为实际行动,诸将还是需要好好调整各自麾下的大军的。
所以,在具体的协商了各个军团的任务以及阵型位置以后,奥斯卡就宣布了今晚会议的结束,并且让诸将都各自回军营准备后天的决战;而卢魁斯和昆图斯以及李锡尼三人则被留了下来。
“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式会谈”
当事物状况最佳时,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或影响。例如,强壮的身体不易受饮食或劳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健康的植物也不易受阳光、风、雨等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人的心灵不也是一样的吗?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改变的。
……柏拉图(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在诸将都陆续走出军帐以后,军帐内也就只剩下奥斯卡、玛丽、卢魁斯、昆图斯、李锡尼等五人了;奥斯卡也没有立即说些什么,而是示意三将继续坐着。之后,奥斯卡让玛丽从军帐的后面拿出来一张巨大的扎马平原地图。
在将这幅巨大的地图摆在军帐的中央以后,奥斯卡就亲自带着玛丽一起,将刚才卢魁斯和昆图斯建议的军事部署全部标示在了地图上;弄好这一切以后,奥斯卡才开口说道:
“三位将军,如果我们真的按照这个军事部署进行决战的话;那么,真正决定我们胜负关键的就是中军的重装步兵集群和右翼的近卫步兵军团,以及右翼外侧的那数千努米底亚标枪骑兵。
毋庸置疑,这些军队都应该是你们三人负责统帅的;昆图斯,你的任务就是率领第二、第七军团的重装步兵们在中军死扛汉尼拔大军的进攻。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故,也无论汉尼拔采取什么样的犀利进攻,我都希望你可以稳定阵型,死战不退!”
奥斯卡说完这句死战不退以后,就将眼睛死死的盯着昆图斯的脸;昆图斯也是一脸慨然的对着奥斯卡保证道:
“领袖,我昆图斯保证一定死战不退!人在,阵地在;人亡,阵地失!我自己会是第一个迎击汉尼拔大军的人,也是最后一个撤出战斗的人;我将以自己的性命来确保战斗的进行!”
有了昆图斯的承诺以后,奥斯卡满意的点了点头;实在不是奥斯卡不愿意相信昆图斯,只是此战事关重大,奥斯卡必须要让每一位将军都给自己确定的保证,才能够安心。
结束了与昆图斯的对话以后,奥斯卡将目光转移到了昆图斯右边的李锡尼身上;看着依旧勇猛的李锡尼,奥斯卡却是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说道:
“李锡尼将军,决战开始之前,你的任务就是率领我麾下的那三千标枪骑兵和你自己麾下的那两千标枪骑兵;这五千标枪骑兵的位置你也知道,就是大军方阵的右翼外侧,也就是近卫步兵军团的右侧。
你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在汉尼拔的第一波进攻以后,其第二波步兵还没有抵达之前,负责阻击汉尼拔的后续步兵;努米底亚的标枪骑兵们只有数根标枪而已,能够持续的进攻力量很是不足。
所以,你的任务说简直也简单,说难却是也很难;我需要你在标枪骑兵们的标枪全部投掷完毕以后,率领标枪骑兵对汉尼拔的增援步兵方阵发起冲锋!
我知道,这样的进攻会让你麾下的标枪骑兵们死伤惨重,但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战争;死伤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们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只有胜利者才可以让战死的战士们死得其所。”
奥斯卡的话还没有说完,李锡尼就一脸无所畏惧的对着奥斯卡发誓道:“领袖,您就放心吧!我李锡尼一定会不负众望的,就算是战死至最后一人,我也会给汉尼拔的步兵以沉重打击!”
李锡尼的这个急躁的脾气还是一点也没有改啊,或许,这才是自己喜欢的李锡尼吧;面对李锡尼的急不可耐,奥斯卡只得无奈的摇摇头,然后语气略带凝重的说道:
“李锡尼,你的任务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刚才我说的,都只是理想情况下的事情而已。假如汉尼拔麾下的那四千精锐的长盾骑兵要是从我们的右翼发起进攻的话,你的任务就变了。
近卫骑兵军团剩下的那三千骑兵,我另有重用,根本不会给你;一旦汉尼拔的精锐骑兵来袭,你的任务就是率领你麾下的五千标枪骑兵迎战那四千长盾骑兵!
武器装备简陋的标枪骑兵与精锐的长盾骑兵之间的战斗,有多不易你自己心里也明白;更为重要的是,你还不能在战斗中后退一步。否则,整个大军的右翼就会暴露在汉尼拔骑兵的铁蹄之下;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事情,你必须要死死挡住汉尼拔的那四千长盾骑兵!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标枪骑兵并不是适合正面交战的骑兵;除了利用机动性打了就跑以外,标枪骑兵的最大作用也就是欺负欺负步兵了,那还是轻装步兵,而不是重装步兵。
所以,你的标枪骑兵要想完成拖延汉尼拔长盾骑兵的任务,就必须做好放弃机动,打一场正面死战的准备!如果战斗的局势真的那么发展的话,你的标枪骑兵可能就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这些你都懂吗?”
“如果我们的战死,可以让家族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一切都将是值得的!一切为了奥古斯都!一切为了领袖阁下!”面对奥斯卡说的可能的危险情况,李锡尼用自己的誓言回答了一切。
李锡尼的忠心耿耿是奥斯卡一直以来都心知肚明的,但此刻,奥斯卡的心里还是有如一股暖流流过;这一刻,奥斯卡告诉自己,此生必当不负每一个为奥古斯都家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安排好李锡尼以后,奥斯卡最后安排的自然就是卢魁斯了;卢魁斯作为奥古斯都家族曾经的支柱性大将,现在也是奥古斯都家族不可或缺的军方大佬,对于他,奥斯卡知道根本不用多说什么。
但是,有些话,奥斯卡还是要亲口说出来的;不是为了让卢魁斯明白,而是为了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明白:此战,奥古斯都家族必须要胜利!
在重重的拍了拍李锡尼的肩膀以后,奥斯卡就没有再与李锡尼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对着最左边的卢魁斯说道:
“卢魁斯将军,你的任务是率领近卫步兵军团的五千战士和萨莫奈军团的七千战士担任大军的右翼;除了配合中军作战以外,你们更大的任务还是稳定中军的右翼,以确保正面的交战。
一旦中军的重装步兵在正面战斗中陷入了与汉尼拔步兵的缠斗,你的任务就是立即派遣萨莫奈军团的将士们驰援中军,配合中军的重装步兵一起围歼汉尼拔的先锋步兵。
至于你手中的那五千近卫步兵军团的将士,他们的职责就是一直稳定在中军的右翼;假如有任何的突发情况发生,你们的任务就是死守中军右翼,确保正面的决战不被任何外界因素影响!”
以卢魁斯在奥古斯都家族的地位,这些话奥斯卡本不用说的,卢魁斯自己肯定会做好一切;但奥斯卡还是说了,卢魁斯也明白奥斯卡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所以,奥斯卡说完以后,卢魁斯也是坚定的朝着奥斯卡点了点头;有了卢魁斯的坚定眼神,奥斯卡就知道。即便是近卫步兵军团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后退一步;中路主力大军的右翼,是不用担心了。
当然,这些都是奥斯卡对三将的布置,奥斯卡要说的东西,还远没有说完;在部署完三将的的任务,并获得三将的承诺以后,奥斯卡就继续部署道:
“你们三人负责了中军、右翼、右翼外侧以后,左翼的两千战斗骑兵就由一千长盾骑兵和第一、第二、第七三个军团的骑兵百人队和重骑兵卫队组成;到时候,就由第七军团的军团副将科克力士负责指挥,我相信他可以指挥好这两千骑兵。
剩下的器械部队和两千铁甲骑兵以及努西斯的侍卫队,就全部由我本人亲自指挥了;等到战斗爆发以后,我会伺机使用这些部队的。你们千万不要把任何的希望寄托在这几千人身上,我需要你们打赢一场没有任何援军的战争!”
有了奥斯卡的这番布置以后,三将也明白了奥斯卡的打算,那些器械部队和铁甲骑兵必然是作为制胜关键或者决定性力量使用;在战斗没有进入到白热化状态,或者决胜的时刻,奥斯卡是根本不可能轻易投入这些最后的力量的。
商议好了这些关键性的事务以后,奥斯卡也让三将各自回军营准备去了;而奥斯卡和玛丽则是留在了军帐内商议着明天与汉尼拔的会面。
第二天一早,汉尼拔的军营内就响起了震天的号角声,随即,奥斯卡的军营内也想起了同样震天的号角声;随着两军的号角声响起,两军将士们也开始纷纷走出军帐,在军营内按照大队进行列阵。
列阵完毕以后,奥斯卡就带着玛丽和李锡尼出发了,随行的则是李锡尼麾下的五千标枪骑兵;在奥斯卡出发的同时,汉尼拔也带着哈士杜巴和四千长盾骑兵走出了军营。
双方在距离彼此还有一百余米的时候,都停下了各自的脚步;奥斯卡目不转睛的将目光钉死在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身上,而汉尼拔熟悉的却是奥斯卡身上的那套战甲,而不是奥斯卡本人。两人的对视持续了整整一分多钟,之后,两人就各自吩咐麾下将士留下,自己独自策马往前走去。
“第四百二十章·决战扎马·一”
我们若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
——柏拉图(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两人慢慢的策马来到了两军的交汇点,彼此的身后五十余米处都有着剑拔弩张的数千骑兵;但是,两人之间却好像许久未见的朋友一般风平浪静。
奥斯卡在策马来到汉尼拔身边以后,并没有继续骑在战马上,而是从战马上翻身下来,凝视着汉尼拔身后的长盾骑兵;汉尼拔随后也翻身下马,并肩站在了奥斯卡的身边。
突然,汉尼拔对着奥斯卡开口问道:“奥斯卡阁下,你们罗马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具有侵略性呢?难道一定要你们罗马人统治世界,才肯罢休吗?”
面对汉尼拔的发问,奥斯卡只是无可奈何的摇摇头,然后长叹一口气说道:“从来就不是罗马人想要统治世界,而是这个纷乱的世界总是会有野心家。我们罗马人是这样,难道你们迦太基人就不是这样吗?”
奥斯卡的回答,让汉尼拔无言以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两个野心家的产物而已,又何来谁对谁错呢?
这样的无言并没有持续多久,奥斯卡在仔细观察了一番汉尼拔的长盾骑兵以后,就指着眼前的这些长盾骑兵对汉尼拔笑着说道:
“汉尼拔将军,你麾下的这些长盾骑兵是我见过的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或许,这个世界上还有武器装备比他们更强悍的军队存在,但却不可能有军队的战斗意志比他们更强!”
奥斯卡的盛赞,倒是让身为敌人的汉尼拔愣了一下;随即,汉尼拔也是由衷的称赞道:
“奥斯卡阁下,贵家族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啊!两年多以前,贵家族还是罗马四大家族之一的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附庸家族;更是在撒丁岛上遭受了惨重打击,差点一蹶不振。
谁敢想象,你竟然以二十岁的年纪继承了偌大的奥古斯都家族,并在短短两年之内率领奥古斯都家族走到今天这一步。说实话,在同等条件下,你比任何人做的都出色;奥古斯都家族能有今天,全是你奥斯卡一人之功!”
“汉尼拔将军的这番话可是恭维我了啊!我奥斯卡也不是什么谦虚的人,我也曾经自命不凡过;但真正的经历了很多以后,我才真正的发现,这个世界很大,有能力的人也很多。我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的拥有了奥古斯都家族两百余年积攒的余荫罢了,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崇拜汉尼拔将军你啊!虽然我们的身份是敌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一直处于战争之中;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你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打仗的将军,没有之一。你的名字,无愧于战神之名!
这辈子,能够与你汉尼拔为敌,也算是我奥斯卡,和我们奥古斯都家族的荣幸吧;希望将来的有一天,战争彻底结束以后,我们可以放下所有的国仇家恨,成为真正的朋友。”
奥斯卡这番诚恳有加的话,再加上面带微笑的脸庞,不由自主的就让汉尼拔对奥斯卡产生了深深的好感;或许,两人之间如果是生在同一个国度的话,真的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至交好友。可惜,两人的出生决定了两人的命运;此生,两人注定了非友必敌!
但是,汉尼拔还是没有拒绝奥斯卡的这个交友邀请;他也是洒然一笑,而后堂堂正正的回答道:
“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真到了刀剑入库,放马牧羊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去奥古斯都家族拜访阁下。到时候,我们再饮酒赛马,彻夜畅谈!”
语毕,汉尼拔就义无反顾的再次翻身上马,策马朝着自己的骑兵而去了;随着汉尼拔的远去,汉尼拔的声音也传来过来:“明天上午九点,扎马平原,我们一决生死!”
奥斯卡目送汉尼拔离去,心里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场无法避免的战争终于还是到来了。今天的会面,或许,只是汉尼拔想要见一见这次决战的对手吧;而自己受邀前来,也只是为了亲眼目睹汉尼拔的风采吧。
公元前269年秋,奥斯卡与汉尼拔会谈的第二天,著名的扎马战役爆发了。
这天清晨,双方倾巢而出,各自在扎马平原上陈兵列阵,准备撕杀。
奥斯卡麾下兵力约四万,其中有罗马军队两个整编制的军团和三个特殊军团,外加五千努米底亚骑兵,全军的骑兵兵力达到九千!
与早期罗马军的编制相比,奥斯卡的骑兵兵力非常强大,当年一个罗马军团只有不足三百的骑兵,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也及少超过一千。这完全要归功于奥斯卡的努米底亚政策,他的远见,使他拥有六千六百名来自努米底亚的最优秀的骑兵。
汉尼拔略微占有兵力优势,总兵力约五万五千,其中骑兵兵力约四千人。骑兵是汉尼拔的王牌,匆忙离开迦太基本土时不得不放弃携带骑兵所造成的影响依旧无法消除,他最期待的维密那援军依旧没有到达。
这迫使汉尼拔不能施展得心应手的高机动战术,不得不采用传统的重装步兵战。不过,汉尼拔还拥有八十头战象,这对重装兵战术是非常有力的兵力。
为了对付汉尼拔的战象,奥斯卡稍微变更了一下罗马布阵的惯例。中军是罗马的重装步兵,左翼是罗马-意大利骑兵队约两千人,由李立阿斯指挥。右翼是努米底亚步兵六千,其外侧是马西尼萨麾下的四千六百名努米底亚精锐骑兵。
重装步兵依常规分列三排,第一排是抵挡敌军冲击的敢死兵,第二排是战斗的主力兵,第三排,离前两排稍微远一点,是后备兵。通常每一排的大队之间留有间隔,约是一个百人队的宽度,后面战列的大队对着这个间隔交错排列。
可这次奥斯卡将前后三列的中队完全对齐,并稍微加宽了百人队之间的间隔,这样就在整个战阵中开出了几十条通道。通常在重装兵阵前列阵的轻装兵,这次被奥斯卡分散排列在第一排的通道中。
奥斯卡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在受到战象冲击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开放通道,让战象从中通过,以减少战象对阵队的冲击力。
汉尼拔的布阵也非同平常,他以优势的步兵排出了三个完整的战阵,每个战阵都独立作战,有各自独立的指挥系统。
第一列战阵,汉尼拔投入了原玛哥旧部的佣兵部队,兵力约一万五千人。阵前由战象八十头先导。第二列战阵,由迦太基民兵、新招募步兵和希腊军团组成,兵力一万两千。这两阵之间保持着可以迅速相互支援的常规距离。
第三列,是汉尼拔麾下的精锐主力两万四千人,其核心当然是从迦太基本土带回来的精兵一万五千。最不同寻常的是,汉尼拔将自己的战阵布在后方远处,与前面的战阵相隔达到两百米之遥;而步兵阵的两翼各则有两千精锐的长盾骑兵掠阵。
汉尼拔这个布阵的用意十分明显,在没有优势骑兵的情况下,他不可能使用拿手的机动骑兵迂回包抄战术;相反,他必须尽力防备奥斯卡的骑兵的包抄威胁。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汉尼拔极大地加深了整个兵阵的纵深,使奥斯卡难以实现包围。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步兵优势,他按照实力的强弱分列三个兵阵,目的在于用弱兵逐步消耗罗马军的体力,最后投入温存在大后方的精锐,在敌人的骑兵能够形成包围之前,一举击穿罗马中军。
汉尼拔的精兵远隔两百米列阵,显示了汉尼拔为达成目的而不惜完全牺牲前线的两个战列的决心。从布阵上看,老将汉尼拔不愧是军事天才,在拥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失去对敌军的冷静判断。
列阵完毕,奥斯卡纵马在阵前往来,大声地激励着自己的军队:
“将士们!今天你们只须牢记一个事实,如果你们嬴了,你们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征服了整个西地中海,更为自己的家族赢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如果战败,那么在战场上牺牲的人有福了,人们将会永远记得为家族捐躯的勇士;侥幸逃生的人,整个地中海不会有你们的安身之地,大家都知道成为俘虏的悲惨命运,我决不希望你们中间的任何人遭受那种命运的打击。
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雪耻的日子就在今天!拿出你们全部的勇气和自信,不要忘记奥古斯都家族的寄托和罗马人的希望!”
汉尼拔视察了自己的部队,让第一阵和第二阵的指挥官分别对自己的部下训话,提醒他们,如果战败那么就会失去西地中海,失去自由;北非大陆上的父母妻小的命运将会完全落到罗马人手中,所以除了死战到底,别无出路。
回到自己的阵前,他望着一同出生入死的部下说:
“常胜的士兵们,多少年来,所有敢于和你们交阵的罗马军,无不遭受惨重的失败,他们的指挥官无不非死既伤。与你们所经历过的战斗相比,今天的战斗可以说微不足道!
今天,与你们的对阵的军队,是由你们手下败将的子弟组成,连他们的指挥官奥斯卡也是败军之将的儿子。面对劣势的敌军,让我们把握战机,在你们的辉煌战果上增加新的荣耀,拿出勇气和自尊,不要辜负常胜之军的称号!”
“第四百二十一章·决战扎马·二”
懒惰是怯懦的儿子,而疏忽是懒惰的儿子。
——柏拉图(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奥斯卡和汉尼拔各自激励了自己的将士后,战斗就随之拉开了序幕。起初是双方的轻装步兵和小队骑兵你来我往,向对方投掷着一波又一波的投枪。突然,嘹亮的号角声从汉尼拔阵中传来,大地随即剧烈地颤动起来,只见前排的战象队闻声而动,扬起漫天沙尘,向罗马阵猛冲而来。
大地在战象的踢踏之下,轰鸣着颤抖;战象之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向罗马轻装兵投射出无数的投枪。随着飕飕的破空之声,罗马兵纷纷倒下,瞬息之间,全线溃逃,那些腿脚慢的,不免葬身象脚的践踏之下。战象所过之处,哀号四起,横尸遍野。
在烟尘和轰鸣中,战象队很快就接近了罗马中军战阵,溃逃的轻装兵按着预先的指示,从阵中的通道向阵后狂奔,动作慢一些的,就躲进了阵列之间。
就在这时,昆图斯的军旗下,军号手传出了号令。罗马阵中立刻号角齐鸣,所有的士兵也一齐用手中的枪剑奋力敲击着自己的盾牌,同时,所有的人都发出最响亮的吼叫声。
巨大的声浪猛烈地从奥古斯都家族军队的中军阵中爆发了出来,汉尼拔的战象部队受到这个突然的惊吓,顿时惊慌失措。许多战象想避开这些噪音,慌不择路地调头逃避。来不及转向的就疯狂地冲入了罗马军阵中的通道。
进入通道的战象立刻就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投枪和短剑从两侧纷纷刺出,大部分战象立足不住,一溜烟地通过了昆图斯的军阵的通道,逃到大后方,脱离了战场。也有一些战象发了狂,给罗马重装步兵造成了一些损失。
调头的战象向人少的两翼狂奔,无论驭手们如何叫喊鞭打棒击,受到惊吓的战象就是不听使唤。结果这些本来应该去冲乱罗马军阵的巨兽反而使汉尼拔两翼的骑兵受到了惊吓。
战马惊慌嘶叫,试图回避猛冲而来的战象。骑兵们大声地吆喝着,使出全身解数控制惊慌不安的战马;汉尼拔的骑兵军阵出现了难得的混乱!
突击!李锡尼一见此情,立刻就把握住了战机。他不等请示,便一马当先,率麾下右翼外侧标枪骑兵五千人,向汉尼拔左翼冲去。
在他的追击之下,溃逃的战象彻底失去了理智,它们不顾一切地向自己的骑兵部队方向狂奔,使汉尼拔的骑兵部队陷入了巨大的混乱。
左翼骑兵指挥科克力士见此情形,立刻明白有机可乘,也喝令全线出击。结果,汉尼拔的右翼骑兵也同样陷入了混乱。
当疯狂的战象过后,还没等汉尼拔的骑兵恢复队形,李锡尼和科克力士的骑兵就先后掩杀而至,汉尼拔的骑兵几乎没有办法做任何抵抗就陷入了缠斗。李锡尼和科克力士一鼓作气,将汉尼拔的骑兵逐出了战场;于是,汉尼拔军的两翼完全裸露了!
在罗马军不屈的叫喊和攻击下,正面的战象也相继退散。烟尘消散之处,出现了正在全线推进的汉尼拔精锐步兵方阵。罗马重装步兵士兵们匆忙地整理一下盔甲,重整队形,也开始向敌阵缓慢行进,在行进中,后百人队前移,填补了队伍之间的通道空隙,渐次形成了密集攻击阵形。
昆图斯军的人数多于敌人的第一战列,战线也比敌阵宽,这就使罗马军不仅可以从正面攻击敌人,也可从两侧发动进攻。失去了骑兵保护的汉尼拔军,显然处于不利地位。
训练有素的佣兵兼具勇气和技术,加上罗马军已经经受过一轮战象的冲击,士兵的疲劳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赢得了开战初期的优势,罗马战线有几处开始发生混乱。
但是,昆图斯不等战线被突破,及时迅速地调动第二阵列的部队前往告急处增援,其它不出战的士兵也大声地声援鼓励着前线的战友。在优势的兵力和后方的支援下,战线终于得到维持。
与上下一心的罗马奥古斯都家族大军相反,汉尼拔的第二战列安静地站在后面,没有任何声响。即便当佣兵们在优势的罗马重装步兵的顽强攻击下开始不支的时候,后面的部队也没有增援的迹象。
苦战良久,西奥法尼斯指挥的玛哥旧部开始溃退;看着后面冷酷的部队,不少佣兵觉得自己被迦太基人利用和出卖了,他们竟然掉转头来,狂怒地向第二战列冲去。
奥古斯都家族的重装步兵们都惊呆了,他们简直无法相信眼前的景象:刚才还拼死奋战的敌人突然纷纷掉头向自己的阵营杀去。一丝不乱的汉尼拔第二阵列突然将直立的长枪平放,对准了反咬一口的佣兵部队。
回过神来的奥古斯都家族重装步兵迅速从后掩杀,可怜那些佣兵在玛哈巴尔的大军和奥古斯都家族军队的前后夹击之下迅速崩溃,战场上留下了无数的尸首。
随着第一战列的消失,奥古斯都家族的重装步兵便与汉尼拔的第二战列交上了手。奥古斯都家族的重装步兵虽然已经苦战一轮,但在后列的不断援助下,依旧士气高昂。
奥斯卡下令重新铸造的短剑也发挥了惊人的威力,特别是在近身肉搏时更是挥洒自如,这就令使用长枪的汉尼拔军无法持久。结果,汉尼拔的第二战列在苦战之后,也开始溃逃,希望得到友军的保护。
汉尼拔在远后方见到他们的溃退,再次下令举枪,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