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一万年-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毕竟不同。有些人要是不同意,不愿意联合起来,单个的几个人也没有办法,只能让自己毁灭,便宜了别人。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妥协。”
  “最重要的是,他们听了李师的,将钱行席卷了新九州。现在正在全国上演货币大战,不出意外的话,一年之内金券就能垄断全国市场,彻底成为全新全面的货币了。而金券的印刷权,却成为了他们的。有了这一个先前条件,他们愿意放弃一些东西。而事实上国家只是要做控股股东,只是压榨了他们的利益,却没有剥夺他们的生存空间。他们依然能够成为新九州最富的那批人。”
  “权衡利弊下来,他们没有理由不同意。”
  说完,贾立平又好奇的问:“李师,为什么金券的印刷权要交给他们啊?这岂不是斩断他们一双利爪,又赐给他们一对翅膀?”
  李真呵笑一声:“储备黄金都被国库没收了。印钞权给了他们又能如何?现在看起来是在他们手中,但杜太平也不是吃素的,不出一年时间,印刷权就会回到政府手中,办法多的是。到时候,他们也就只能做一个富家翁罢了。不足为虑。”
  贾立平眼前一亮:“所以,这是一招拖刀计?”
  “嗯。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温水煮青蛙是一种他们明知道结果,也不得不接受的做法。各方都能默契吧。现在他们掌控着印刷权,如果不傻可以想办法在这些年内多捞一笔。但这笔钱就算是给他们的辛苦费了,不足为虑。”
  李真拍拍手:“好了。一万年财团的事情暂时就搁置下来吧。九州党自然会去妥善的处理了他们。”
  贾立平忽然有些兔死狐悲的叹口气:“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点的结局。”
  李真笑了笑,没说话。
  这个,需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世界的因果循环都是有道理的,膨胀到了极限,其实最终的下场就是毁灭。
  在此之前,连九州科学院可都是头上悬着一把看不到的利剑的。一个资本财团又如何能够免俗?
  不过不同的是,九州科学院终于寻求到了突破,走出了逆境,现在飞龙在天谁也挡不住了。
  至于一万年财团有没有这个实力,能够走出逆境,甩脱头上的利剑。这个不仅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也得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如果照李真所想,他们如果有壮士断腕的精神,直接放弃了现在经营的东西。去走一条新的路,那么是有可能获得新生的。
  但是这一条新的路,连李真都暂时没有头绪,就算有头绪也不会告诉他们的。否则等他们强大了,那是给自己添堵。
  现在的状态很好了,各方互相制衡,制约。在规则之中玩游戏。
  而只有九州科学院打破僵局单飞。
  不能再出现什么意外了。
  背着手,幽幽的转到了物理系。
  机动研究院里,各种型号的星型发动机试验品整齐的摆放在那里。
  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机动院的人却从未放弃研究发动机。
  现在造出来的双排十四缸星型发动机,已经能够极其平稳的运行,并且能够将功率最大的发挥出来。
  经过了风力测试,其实这个发动机已经完全能够荷载起一架滑翔飞机了。
  但是机动院却没有停止下来。
  星型发动机的成功给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其实动力,是可以千变万化的。
  根本不是那种固守成本。
  也根本不是万物皆仿照蒸汽机来进行。
  蒸汽机的动力系统先入为主的根深蒂固在所有人脑海之中,他们全部陷入了一个牛角尖里,以为动力系统其实就是需要活塞和气缸。
  但是造出星型发动机之后,他们突然觉得,不对。
  动力是可以千变万化的。
  用不同的结构去承载不同的动力,达到不同的目的。
  机动院陷入了发动机的魔障里。所有人都走火入魔了。
  心里发了一把狠劲,每个人都想要研发出一种超脱当今世上所有发动机的新型发动机。每个人心里都鼓足了一口气,势必要研发出李师都不曾提起过的结构。
  进了九州科学院之后,李真一眼就被正当中黑板上的一副草图所吸引了。
  他觉得有些陌生,没有听说过。
  但是看见这个草图,以及分解运转图纸,李真忽然感觉。这似乎……被机动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啊。


第361章:转子发动机

  那草图很简单。
  是一个圆圈之中,呈现一个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和普通的三角形不一样。
  是李真曾教给他们过的一种三角形,章至说,这种三角形的学名叫做“莱洛三角形”。
  但是李真在九州科学院,给这种三角形命名为“圆边三角形”。
  图纸之中,这个三角形的周围是遍布了细小齿轮了。
  而包围三角形的圆筒之中,也是遍布了齿轮。
  三角形的中间部位,有一个转子。
  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个转子,李真甚至都认不出这是个什么东西。
  周围的人都在忙碌,看见李真来了,纷纷起身打招呼。
  李真指着黑板上的那个草图,好奇问:“那是什么?”
  被问的人满脸兴奋的神色:“这是咱们机动院的副院长汪克提出的一个新理论。”
  汪克,李真是知道的。
  此人年龄大概四十二岁左右,以前是机动研究院的普通学员。马建斌上位之后,汪克才成为的副院长。
  对于汪克,李真的印象比较模糊,这个人非常低调。公开场合也从来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李真好奇道:“什么理论?”
  “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理论。如果这个理论能够站得住脚,那么新九州极有可能诞生一种新式发动机。”
  “把汪克喊过来。”
  “好的李师。”
  “……”
  片刻后,带着眼镜的汪克快步走来,穿着工装,身上到处都是黑色的油渍。看见李真之后,一边摘掉脏污的线手套,一边激动的问好:“李师中午好,不知李师找我有什么事情?”
  李真指着黑板说:“那是你画的?”
  汪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嗯。是前段时间睡觉的时候,突发奇想产生的一个想法。在脑海里完善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画出来,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弥补不足了。”
  李真问道:“能给我详细说说这个东西么?”
  汪克提起了精神,一边邀请李真坐下来,一边眉飞色舞的道:
  “这个我初步给它定名为,圆边三角转子发动机。”
  “哦?三角转子发动机?”李真沉吟着,他很确定自己绝对没有听章至提起过这个东西。心中很惊奇,也很欣慰,机动院算是走上正轨了。
  和数学院一样,现在已经快要超越自己了。
  李真心里只有惊喜和欣慰,这说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终于扶持科学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因为,人才辈出,新鲜点子辈出,这就说明了很大的问题。
  汪克狠狠的点头:“根据我的设想。这个圆边三角转子发动机一旦成功,那么它将产生更大的扭力,更轻的重量,使用更少的零件。最重要的是声音……”
  “声音怎么了?”
  “我们现有的已知的发动机,每一个出场都是轰天动地的。那是因为常规发动机,包括四冲程。二冲程。甚至星型发动机。它们所使用的零部件太多了,各种传动系统。以及排气的系统。”
  “但是三角转子发动机,所有的动力系统,全部都在这一个椭圆形的筒里。唯一的传动系统,只是那一个转子。而且排出废气的声音很小。根据我的设想,三角转子发动机一旦运行起来,大概只有齿轮的摩擦声,以及微弱不可闻的排气声。对比现有发动机来说,它几乎没有任何声音。”
  李真眼前一亮,再次走到黑板前,认真的观察这个草图。以及分解运转图纸。
  脑海里描绘出了一个三维立体图,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着演示了一边转子发动机运行的画面。
  得出一个结论。、
  这是一种超过所有常规发动机的新型发动机。
  甚至,这个发动机的运行机理,根本不再全世界范围内存在过,出现过。
  大家常规的认知,发动机就是喷气推动气缸,气缸推动活塞,活塞推动传动轴,然后产生运转。
  但是转子发动机却彻底突破了这个思维和三观。领先于世界了。
  首先,它根本没有那些传动系统。相同输出条件下,它的体积只会相当于常规四冲程发动机的三分之一。
  其次,也是最让人大跌眼界的一幕,转子发动机没有气缸!
  或者说,气缸就是发动机。发动机就是气缸。
  三角转子被膨胀气体推动顶点,就与气缸本身的壳体接触,从而形成三个独立的气室。而这三个独立的气室,是会随着三角转子的不断移动,而不断变换的。它根本不存在常规意义上的气缸。因为气缸竟然是可以随意移动的。
  转子不停地围绕燃烧室运动,三种体积的气体就会交替膨胀和收缩。
  而这种膨胀和收缩将空气和燃料吸入发动机,然后对此混合气体进行压缩,并在气体膨胀时生成有用的动力,最后排出废气。
  李真在脑海里的演示了好几遍,越来越心惊。
  何止声音小啊,这种发动机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运转起来,几乎都听不见声音。
  它连气缸都没有。又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气缸。
  如果不经过发动机,你能听得到汽油燃烧的声音么?
  你听不到。因为燃烧是没有声音的。不是说完全静音,是说相对的没有声音。
  而这个转子发动机却做到了,它能够让动力出现的无声无息。
  最核心的部件,这个三角转子的运动,看起来根本就是完全没有任何规律的运动。但其实却充满了规律。
  它的原理太难了。
  更我们所想的那种直上直下根本不一样。
  总结来说,就是一个大的气室之中,出现这么一个三角转子。将一个大气室切割成了三个部分,形成了三个独立的气室。
  而这个三角形会受到气体膨胀收缩,在这个气室之中进行不规则旋转,从而带动了连接的传动轴,产生旋转动力。
  李真深吸两口气,才发现自己今天来一趟机动院,是真的来对了。
  回过头去,狠狠的拍了拍汪克的肩膀,惊呼一声:“你简直就是个天才啊。”
  汪克有些腼腆的低下头,但眼里却是一片骄傲之色:“李师过奖了。这个目前还有太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很多的理论支持。”
  “从0到1是最难的。但是从1到1000却是简单的。你提出了这一个非常新颖,非常富有科幻色彩的理论,甚至画出了图纸。说明你已经过了从0到1的那一步。一定会成功的。”
  李真是真的激动了。
  PS:三角转子发动机,可谓是一个非常富有迷幻色彩的发明。其中的原理很难看明白。
  宝某人用文字也很难解释清楚。有好奇的读者可以去网上搜一下,看到图片才能明白,这种发动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原理。


第362章:中置发动机

  离开机动院的时候,李真又找来了贾立平,专门又给机动院拨了一笔科研经费,专门由他们自己去研发这种新型的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一旦成功,那说明机动院彻底走上了正轨。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成为了脱离李真,第一个进入自主研发阶段的机构。
  从机动院出来之后,又进入了航空研究院之中。
  对于能够飞上天空中的飞机,李真是颇为在乎的。因为现在新九州正在开发空中客运的项目。
  以飞艇为主。
  但是其实飞艇很麻烦,造价太高了,氢气非常不好收集。燃料都还是其次的,最重要的就是氢气太昂贵,以及飞艇的荷载很小。
  一次只能拉最多十个人,它只适合接送贵宾,但不适合开发民用航空。
  而航空研究院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飞机是重中之重。新九州能不能率先进入民用飞行器的阶段,就看航空院的一群人才了。
  李真来到航空院的时候,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站了起来,给李真打招呼。
  李真找到柳惊鸿:“有没有进展?”
  柳惊鸿有些激动:“有进展。现在我们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飞行器结构,这种结构将更加适合飞行。成品已经制造了出来,我们经过了蒸汽车的拖行,计算马力之后与星型发动机的推力进行了对比,完全能够绰绰有余的带动它飞行。”
  李真有些意外:“哦?造出来了?在哪里?”
  柳惊鸿连忙带着李真进了航空院内的大院里,这个大院只有高级别的人才有权限进入,里边是航空院的所有核心秘密。
  院子里,用帆布蒙着一个庞然大物。看轮廓,是飞机的模样。
  李真有些激动了,当专人去揭开帆布之后。一个由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的双翼飞行器,出现在了李真的面前。
  很大,比之前实验的那个双翼飞行器更大。
  除此之外,机身做了很多的改动。机头更尖了,机身更加流线型了。
  如果不要翼展,单独的看机身的话,它的模样和形状非常像是一把马来刺。刺刀中的一种,前端非常尖锐,越到后边越大。
  中间部位有两个座位,是可以荷载两个人的。而这个荷载两人应该是提前计算过的,不会造成不平衡和失重现象出现。
  飞机有三个轮子,前边一个,后边两个。
  翼展更大了,结构更加稳定了。
  为了增加强大的稳定性,他们增加了许多钢材,牺牲了一部分的重量。
  但是更大的双层翼展,以及尖瘦的机身却又弥补了损失的重量。
  经过上一次的失败之后,航空院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那调整方向的翼展拉线换了,换成了拇指粗的钢管。
  之前是拉线。而现在成为了一种杠杆原理,和机械原理并存的一种机械式转向结构。
  重量的增加,主要是增加在了控制系统的材料之上。
  他们将这木质的飞机通体刷上了银色的油漆,远远的看起来颇有章至那个年代战斗机的金属光泽感。而尖瘦的流线型机身,却显得更加迷幻。
  但是李真敢肯定,这种飞机的机型绝对没有在章至那个年代出现过。
  尖瘦的战斗机机身,却双层翼展。
  看起来更加科幻,更具有迷幻感。
  李真仔细打量着这架飞行器,赞赏的说:“我感觉,应该能行。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却必须要解决掉。”
  柳惊鸿疑问:“什么问题?”
  李真指着那尖细的机头说:“飞机发动机放在哪里?”
  柳惊鸿说:“这是我们思想上的一个突破。我们现在初步的决定是,将两个星型发动机设置安装在翅膀上。两边翅膀上一边一个。直接由翼展翅膀产生推力,既不是前置发动机,也不是后置发动机,我们正在尝试中置发动机。”
  李真皱皱眉头:“两个发动机?你知道这有多危险么?如果两个发动机的动力不一样,飞行在空中就会失衡。”
  柳惊鸿若有所思的点头说:“对,现在我们正准备处理这个关键因素。这一点我们是想到了,但是只能去克服,去解决。”
  李真摇摇头:“换个方案吧。现在的动力系统,不足以支持这么精密的设想。”
  柳惊鸿急了:“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我知道你的想法,一口想要吞一个胖子。但是科学要脚踏实地的走,千万不要好高骛远。现在九州科学院没有那么精密的仪器,包括批量生产出去的汽车,每一台的动力都是不一样的。你又如何能够保证对精密性要求更高的航空飞行器?”
  “翅膀上加装动力系统,这不是你们现在应该去研究的。那个技术你们无法克服,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科学的沉淀。当基础的工业到达了一个水平之后,那种中置发动机的飞机才会出现。我们现在的科学力量,只能够支撑前置发动机。甚至连后置发动机的飞行器都不能造出来。”
  柳惊鸿皱眉说:“可是我觉得,只要机动院够给力,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李真严肃的批评道:“为什么你们总是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能不能脚踏实地一点?按照常规的飞行器老老实实的造,现在能上天的只有飞艇。航空学之中你们只是刚学会了爬,现在直接就想跑了。这又怎么可能?科学家是应该有狂想精神,但是麻雀吃胡豆,也得跟腚眼儿商量商量吧?”
  柳惊鸿垂下脑袋,呐呐道:“其实,我的梦想就是单翼飞行器。但是我必须要造出老徐的遗愿,用双翼来进行第一次航天。所以我将我的机身设想的想法,加上了老徐的双翼设想。我坚信,它能飞,肯定能飞。”
  李真见柳惊鸿竟然如此固执,竟然钻进了牛角尖,一时间竟然也无法说出什么来了。
  沉默良久,道:“不用等机动院突破技术了。如果你们想试试,那现在就去试试吧。将星型发动机加上开始调试,然后准备进行一次试飞吧。”
  柳惊鸿一愣:“这么快?”
  李真呵笑道:“对。就是这么快,我想让你知道一下,什么是不可逆因素。”
  “……”


第363章:剑鱼号,问世。

  李真发话了,让试试。
  那就必须试试。
  按照柳惊鸿他们的想法,就是要进行等待,等到机动院突破了,一切数据全部合格了之后,理论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再实验。
  但是李真不想让他们再这样浪费时间了。
  与其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碰一次南墙,然后老老实实的脚踏实地。
  李真的发话之下,机动院的人全力配合,暂且搁置了研发转子发动机的计划。转而开始测试星型发动机的数据。
  一认真的去实验,才发现,这太难了。
  因为很难让两台发动机产生同样的动力。每一台发动机,都是绝对的独一无二,都是有错差的。
  这个问题是很显而易见的。
  因为新九州的工业,和章至那个年代的工业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新九州虽说是工业,可机器只是代替人工力量的,却还是需要人工去指挥。
  假如切割一块钢板,就需要人手工去量尺寸,然后手工去用机器切割。
  数据上如果由人来测量,那就绝对没有千真万确,绝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错差。就算是再专业的老师傅,也有手抖的那一下。
  而章至那个年代,是真正的数控机床。
  是由电脑直接指挥机器切割的,电脑比人脑更具有优势的是,电脑在数据上不会出错。说这一批货全部一个规格,那绝对全部都是一个规格,绝对不可能出现误差的现象。一毫米都不会。
  而新九州的工业却远远没有那个水平,就算有模板来约束,依然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的精确。
  零部件规格的微小错差,成品后的发动机就会出现动力上的错差。想要造出两台动力、功率完全相同的发动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李真说的,为什么他们这是浪费时间。
  因为在翼展上放置发动机,现在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最重要的是,只有李真知道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章至那个年代,能够被放在翼展上的发动机,根本就不是什么螺旋桨发动机,而是涡喷发动机。
  涡喷发动机是一种怎样的概念?那是他们都还没接触到的概念。就连李真都是很模糊的。
  章至现在也根本不可能能够给李真一张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图纸,也根本讲不出来。
  章至毕竟只是个普通大学生,就算再怎么学霸,她也没可能能够徒手造出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那需要的专业知识,超过了常规的想象力。
  而放置在翼展上的螺旋桨发动机,这……其实不会成功。
  一个问题他们是忽略了。放在翅膀上,是会增加翅膀的重量的。而实际上翅膀越轻越有升力。两台星型发动机加在翅膀上,翅膀上会瞬间多出将近一百斤的重量。如果想要平稳飞行,那对于发动机的功率要求就太高了。
  所以也就是,为什么只有涡喷发动机才能够放在翅膀上,因为涡喷发动机的动力远超于螺旋桨发动机。
  这些道理李真和他们讲不明白,固执没有错,让他们去试就好了,失败了也算是经验。
  在李真的安排下,机动院和航空院又进入了密切的交流状态,开始为第一架能够飞上蓝天的飞机合作了起来。
  一周后,机动院的人努力的将两台星型发动机调试出来了,功率相差并不大了。
  而航空院,也用这一周的时间,将机身构造了出来。
  他们在翼展上加装了钢管,直接连接到机身,形成筋骨脉络。
  然后采用了电磁院的最新电焊技术,将两台星型发动机焊接在了翅膀之上。
  安装上了两个螺旋桨之后,这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飞机,就这样问世了。
  柳惊鸿十拿九稳,提前发出了多份请柬,邀请了新九州国的政要、富商,以及各地的科学份子前来观看试飞。
  对于这一次试飞,所有人都很重视。
  如果这一次试飞成功,新九州可以正式宣布,从此进入航空航天的时代了。
  柳惊鸿也很重视。
  试飞当天,大风台被休整出来的一条临时机场跑道被清空,人满为患。
  荀释飞来了,东部军区的最高司令来了。各地的科学家来了。就连曾经的国家科学院院长云可先也来了。
  达官贵人全部都来了。将那临时起飞跑道两边站的满满的。
  一辆黑色的轿车幽幽驶来,李真下车,然后坐进了提前搭好的凉棚里。
  荀释飞站起来和李真握手:“恭喜学弟,这一次九州科学院终于要成功征服蓝天了。”
  李真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坐了下来喝起了茶水。
  凉棚里坐着的人深深看了李真一眼,都觉得李真似乎对这次试飞并不看好啊,心中若有所思。
  片刻后,整个机场跑道彻底喧哗了起来,人声鼎沸,每个人都扎着脖子往尽头处看去。
  一辆大型拖挂车,载着一个被帆布蒙着的庞然大物开了过来。当帆布被掀开的那一刹那,一架通体银色,呈流线型,极具科幻感的飞机第一次亮相,出现在了世人眼前。
  “哇,好帅啊。”
  “这……这就是飞机了么?”
  “银色的。”
  “这就是未来即将征服蓝天的霸主么?”
  “九州科学院透露出来的消息说,这个飞机,名字叫剑鱼。”
  “剑鱼?为什么是剑鱼呢?”
  “因为你看它长得和剑鱼多像啊,前边那么尖,能戳死人的。”
  “好名字啊,剑鱼号飞机。”
  “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
  柳惊鸿跳下了汽车,安排人将剑鱼弄下拖挂车。
  然后航空院的工作人员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开始进行了最后的测量测试。
  ‘嗡’
  当发动机被运转的那一刻,整条跑道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听着这震撼人心的发动机声音,看着那开始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眼里流露出一抹狂热之色。
  发动机启动的那一刻。剑鱼开始了不安的挣扎,身后卷起尘土飞扬,像是一头怒龙想要升天,不断的挣扎着。
  如果不是后边用绳子牵引住,充满了澎湃动力的它,恨不得瞬间窜出去,蹿上蓝天白云。


第364章:试飞员

  凉棚里。
  所有人俱都惊的站了起来。目瞪口呆的看着那犹若即将出笼的野兽般暴躁的剑鱼号。
  荀释飞惊奇道:“这个……好强大的动力啊。、”
  “是啊。这动力也未免太澎湃了一些吧。地上都卷起了尘土。”
  “你看,它将绳子都要拉扯断了一样,这得是多么强大澎湃的动力啊。”
  “它的速度应该会远超飞艇吧?”
  “那肯定啊。飞艇用的是四冲程的发动机。而这个,我听说是九州科学院的最新科技,叫做星形反复式发动机。”
  “这个发动机就这么强大么?”
  “听这个声音就比四冲程发动机要澎湃的多了。光是这种声音就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它是不是甚至能够直上直下的起飞啊?”
  “……”
  星型发动机的澎湃动力,让场中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也大概明白了这些飞行器的原理,但是却根本没有想到这其中的动力竟然会这么强大。动力源并不在地面上,只是推动着空气产生了风,这种反作用力就这么强大。
  如果要是将这种发动机安装在汽车上,那岂不是更加逆天?
  其实这一点是他们想错了。
  星型发动机和四冲程比起来,其实动力上没有太多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只是在于扭力超大。
  极其适用于航海螺旋桨,以及航天螺旋桨。并不适合陆地上的汽车。
  再一个,和四冲程的比起来,星型发动机更耗油。而且声音更大。
  在陆地上跑,那简直就是噪音制造器。要是在崂山县城里开这么一辆车,全城都得骂娘了。
  它当前也只适合用于航空航天。理论上来说,算得上是第一代航空发动机了。
  当然。其实条件允许的话,四冲程发动机,甚至二冲程发动机都可以用作航空航天。都可以作为飞机发动机。
  但是,以现在的工业技术水平来说。四冲程和二冲程的发动机,太容易熄火了。
  现在的汽车都存在这么个普遍的问题,有时候开一开的就因为各种原因熄火,要重新启动。好在一点是如今是电打火,不是那种摇把式的压燃,所以大家也能接受。
  但是如果用于航天航空,这种不稳定就会很大几率的酿成空难。发动机要是在空中停摆了,对于飞行器和飞行员来说,那是九死一生。
  就算是耗油量更大,但是动力没有明显优势。依然要使用更稳定的发动机。经过了这么多次测试,机动院甚至没有出现过星型发动机熄火的现象。
  柳惊鸿戴好了飞行头盔,穿着一身皮甲,带着防风眼罩。
  真的很帅。
  那英姿飒爽的模样,让所有人都开始向往蓝天,向往成为飞行员了。
  柳惊鸿是想要亲自试飞的。但是所有人都发话了,阻止了他这样的做法。
  包括荀释飞也是说:“那不行。你是新九州的国宝级人物,你出个意外怎么办?东部军区有专门的飞行员,专业的试飞员。你何必亲自犯险?别看你是造飞机的,但是你飞行经验还真的没有人家丰富。”
  荀释飞说的头头是道。加上众多人都在劝阻,柳惊鸿也只能尴尬的退了回来。心里暗道,自己今天这一身飞行员的装扮算是白穿了,贼尴尬。
  “报告。”
  “动力系统稳定,安全,动力系统可试飞。”
  “起降器系统稳定,安全,起降器系统可试飞。”
  “报告,控制系统稳定,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