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一万年-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料想杜太平也不会同意的。”
“当然,李师如果出面的话,我估计这事倒有几分把握。”
“……”
让金券遍布新九州。成为统一的货币。
这对于六人来说,简直就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啊。因为金券就是一万年财团印刷的。一万年钱行,他们每个人可都是有股份的。
李真点点头:“他会同意的。当前新九州国内流通两种货币,一种是九州币,一种是一万年金券。哪有国家出现两种货币的说法?所以货币统一是大局趋势,杜太平没有理由阻止。”
马飞摩挲着下巴说:“如果杜太平将印钞权限交给我们。那批黄金不要了也罢。”
这话就说的有点无耻了。
说的就像是现在他们去要,人家就会给一样。
李真没有砸他的场子,没接这一茬话,转而说道:“你们觉得可以妥协这个方案么?放心,我也害怕杜太平的兔死狗烹策略,我肯定会站你们这一边。”
六人纷纷表态:
“只要李师出面,我们就愿意。”
“愿意。”
“我愿意妥协。”
“只要印钞权给我们,我就愿意。”
“……”
李真笑了笑:“但是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李真沉思片刻,道:“也不算是我的条件。而是一个给杜太平妥协的台阶……你们自己想,杜太平为什么要吃掉你们?”
“因为我们的存在对国家有一定的威胁。”
李真点头说:“对。所以他才要吃掉你们。但是你们觉得,把印钞权交给你们,对国家的威胁是不是增大了?”
“是……”
李真又道:“那你们说杜太平会平白无故的把这个权利交给你们么?会眼睁睁看着你们推广金券么?”
马飞呐呐道:“大概不会吧。”
李真一拍大腿:“所以,话又说回来了。你们不付出点什么,他会让你们钻了这个空子?”
“那李师觉得,我们该付出什么?”
“在商言商,大家都是为了赚钱的。所以,你们何不如让出一部分的股权呢?”
李真看着大家面色狂变,又说:“让出一部分股权,你们生意照做,钱照赚,甚至还能活的久一点。唉,忌贪呐。你们现在富可敌国了,还想要什么?保持一部分的集团股份,又控制了印钞权。你们还嫌不够么?”
李真又说了很多东西。六个人面面相觑一阵,心里的防线开始瓦解了。
从最开始的必须要与国家鱼死网破。再到现在开始愿意找一种妥协的办法。
再到现在迂回的让出股权。心态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
经过李真的劝说之下,他们六人觉得,让出集团控股权,掌握印钞权,似乎……也挺值得。
这是一个迂回策略。双方都有了台阶下。
国家不用忌惮他们掌握工业市场,他们免除了被国家忌惮的威胁。
但是又掌握了印钞权……
不过,国家会忌惮钞票印刷权限掌握在他们手中么?六人觉得,肯定会。
但是李真作保了,李真说‘一万年金券就该由一万年财团负责印刷,将会和国家签署永久协议,协议上将明文规定。’
六人稍微放下了心来。但心中却也有疑虑,总觉得哪里好像不妥……
但是仔细想想,却又想不明白。
第317章:生物奖的归宿
李真也不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发了一份电报给杜太平,只做一个牵头人,剩下的事情就有他们去谈。李真不想再露面了。
只需要把大的战略方针布置下来,接下来的局面才能更好的展开。
而事情在李真预料之中。
杜太平接到电报之后,心情极其不好。
手中拿着那一份电报,坐立不安,寝食难安。
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面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党主啊党主,你怎么还是要动这一块蛋糕呢?”
“你是真的傻啊,印钞权也让我交给那批商人?我要做的本来就是打压他们,而你却找了一个台阶,不就是让双方把这件事平息了么?
“我真的该考虑考虑,是不是让您继续当党主了。”
杜太平的心中极其的压抑,对于李真生出了很多的反感。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这放在以前,没有人会不满意李真的安排。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就算说的全是对的,杜太平也不希望头顶上还有人安排。
更何况,李真的这个指令,在杜太平看来根本就是变相的加强商人的权利。
但是杜太平没有办法反驳。
现在李真还是九州党的党主。
无论怎么说,杜太平都是,先是九州党委员会委员,才是新九州天子。
他不能够抵抗李真的任何命令,但是此刻,却真的强烈的想要取代了李真。
政斗就是这样的无情和残酷。
杜太平找来秘书:“安排一下,通知一万年财团所有人,来泉城郡开会。”
“是。”
“……”
李真没有心情去操心泉城郡的会议,也没有心情去猜测接下来会怎样谈判,会出现怎样的变故。
他让货币统一,目的也不外乎就是单纯的让新九州稳定起来。不给任何资本家可乘之机罢了。
无论别人怎么想自己,李真都无所谓。
因为和新政府产生隔阂是迟早的事情,趁着现在还没有彻底的撕破脸,能利用自己的权限就利用利用。
真正在意的还是科技的进步。这才是九州科学院求生的唯一一条路。
机动院。
李真看着那些废寝忘食的科研人员,询问道:“发动机研究的有进展了么?”
马建斌有些皱眉:“最大的关键性问题,其实就是汽缸的排列模式。这个我们大体上要根据试错来进行,稍微有一点不对,排列不够平衡,运转之后发动机就会发出剧烈抖动。但是我们已经摸到门道了,应该会快了。”
李真拍拍马建斌的肩膀:“九州科技奖就快开幕了。我希望今年机动院能拿星型往复式发动机来参赛。”
马建斌眼前一亮,随即脸上有浮现出失望之色:“我尽量不让李师失望。”
“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科技的进展,不是急就能急出来的。这其中需要大量的试验,大量的试错,以及大量的理论讨论。不要急。”
“我知道了李师。”
李真点点头,有些意兴阑珊的背着手远去。
安慰是安慰,但其实李真心里确实也真的着急。
发动机只要研究到位了,那么航天飞机就能够实现。飞行器其主要的核心,就在于发动机。
当然,李真是知道其实背后还有引擎这一说的。但是现在显然没有那个资格去设想引擎,更没有资格去研发涡轮喷气,李真只想着将基础的做好吧。
这个时候,李真才感觉到,似乎九州科学院的科学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了。
所有的科研项目全部都止住了脚步,被卡在了一个无形的关隘之中,所有的新项目似乎都没有任何的进展。
而正在这个时候,九州科学院门外有些骚动声传来。
李真好奇的迈着方步走过去观瞧。
却见一群皮肤黝黑的青年,在九州科学院一众人等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李真觉得有些眼熟,仔细的看了几遍,这才认了出来。、
黑了,瘦了。
这便是一年前九州科学院生物学的参与者——袁兵。
那个提出杂交水稻理论的人。
这一年之中,袁兵带着他的科研团队奔赴九州各个地区。不仅仅在九州停留,还去了很多不同的国家做实地采样考察。
最远他们去了大和国。
近的也有白袍国等地。
每到一处,他们都会驻扎在那一片区域,从经验丰富的农民嘴里了解一种水稻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之中的各种不同变化。
最开始是艰难的。因为农民口中描述出来的东西,都是抽向的。
但是物理院将显微镜发明出来之后,袁兵要了几个,从此之后,他们的研究就不断的突破往日的屏障了。
一年中,很多理论被他们推翻了。很多新的理论也被他们建立了起来。
这一年间李真也少不了和袁兵进行书信往来。李真也知道了很多其他地区的真实情况。
李真总以为东洲崛起后,国家的经济水平好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好了。
其实不对。
东洲辐射的区域是有限的,辐射的人群也是有限的。国家疆土太大,很多地方的百姓,依然是穷。
说句真话,李真出生在杭城郡,他觉得杭城郡都够穷了。但是其实更多的地方比杭城郡还要穷,甚至杭城郡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天堂。
这是袁兵等人研究杂交水稻的原动力。也是李真鼎力支持他们研究水稻的决心。
“李师!”
袁兵看见了李真,大喊一声,快步走上前来。
李真上下打量着他,无法将眼前这个又黑又瘦,面容沧桑的人,与一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比较在一起:“回来了。”
“是的,回来了。”
李真拍拍他的肩膀,看了眼袁兵紧紧抱在怀里的一个用塑料纸抱着的旧书籍,有些激动的问:“有进展了?”
袁兵悄声道:“今年的生物奖,该当归我。”
李真深吸一口冷气,抑制不住那种激动和狂喜,颤声说道:“我替新九州的穷苦百姓感谢你。”
袁兵淡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科学本该服务于百姓社会。让百姓享受高科技,是物理院诸位的事情。但是让百姓吃饱肚子,是我的事情。”
第318章:世界之上
李真又拍了拍袁兵的肩膀:“这一年来辛苦了。快去休息吧。备战今年九州科技奖。”
袁兵郑重的点点头,带着自己的团队离去了。
周围的同学不断的和他寒暄。
所有人都知道,袁兵要么不会回来,但凡回来,必定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袁兵的回归只是一个插曲,让李真狂喜的是,柳泽惠接着就上门汇报数据了。
“李院长,这一次九州科技奖的含金量,将比去年提升好几个档次。”
“怎么说?”
柳泽惠将一个文案放在了李真的桌子前,眉飞色舞的介绍说:
“截止目前为止,报名参加九州科技奖的各界学者,多达上千人。”
“李院长,我不得不告诉你,您真的成功了。将科学带到了全世界,这一千人之中,有八百多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都是不同国家里各界学术的佼佼者。”
“现在距离4月5号还有十三天,预计在几天之后,国内的各界科研人员也会相继到场的。那时候人更多。”
李真眼里闪过了一抹兴奋之色:“好。如此甚好。”
柳泽惠相继又皱了皱眉头:“但是我有个建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说。”
“这么多的外国人来参与九州科技奖,而九州科技奖的宗旨又是共同进步,科技共享。九州科学院有这么多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科技,要不,就取消核心的机密吧?不要让外国人都学去了。”
李真眼里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笑道:“科技,本该共同进步。否则是很难取得大突破,大进步的。”
柳泽惠叹口气:“我站在新九州的立场上考虑了一下。我国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就是科学技术以及资本运作能力。资本这个方面,各国会很快学会的,也会很快适应变得和新九州一样的。但是科学技术我们得拿捏在手中才可以。”
李真笑呵呵的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柳泽惠还想说什么,但是李真已经走远了。
下意识的,柳泽惠认为这真的不妥,但是他却又说不出来个什么所以然来。九州科学院由李真掌控,别人只能建议,却不能够管辖。
————
“这一次的九州科技奖,要办得比去年那一届更加的盛大。影响力要更大。”
李真坐在办公室里,对齐愣子吩咐安排。
齐愣子问道:“李真,为什么其中要加这一项啊?”
“哪一项?”
齐愣子看着文件,念道:“所有参赛人员,都将报名后将所发现、发明,具体情况,发现、发明过程,自己个人的设想猜测,写成论文上交。”
李真看着他:“嗯,哪里不妥么?”
齐愣子皱眉道:“去年没有这样啊。”
“去年哪样?”
“去年只是把大概的事情写成论文。其核心思想技术,多半还保留在发明人手中。当时您说过的,保留高端机密科学。今年要详细的写成论文……那,那别的国家偷了我九州科学院的技术怎么办啊?”
齐愣子抠了抠后脑勺:“别的还好说。但是飞艇、发动机。这种核心机密,足以领先别国一大步的科技产物,这也要公布出来么?”
李真点点头:“我自有安排,你们无需质疑。”
“可是……”
“没有可是。照做就是了。”
“是的。”
齐愣子走后。
李真有些意兴阑珊的靠坐在摇椅之上,眼神有些惆怅,也有些举棋不定。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计划。
也无疑是一个放开就不能收的口子,更是一个会引起很多人不满的计划。
但是,确实也如李真所说。开放了项目全世界共同研究的话,人类是在共同进步的。共同进步,远比单个的一少搓人进步更加伟大,更加快速。
最重要的是。
放开一个口子,给九州科学院一条生路……
有些话李真并没有说假话。但是却少说了一些东西而已。
现在没有人意识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李真意识到了。
在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会说李真迂腐,会说他腐儒,会说他是没有谋略的烂好人。
但是这些骂名李真都会去背负,倒不是说无愧于心,李真也有私心。只是在长远来看,这个国家会走的更大更强。
有些事,不必对外人说起。自己心里知道就可以了。
同样的,连齐愣子都能提出的质疑,在人流量日渐增大的崂山县,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人,看着翻译过来的参与规则之后,不由得惊叹连连:“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啊。”
“全世界共同进步。这究竟是一种这样的格局?”
“对比于我们手中的科研成果,显然吃亏的是新九州。但是他们却为什么又要放开这一条口子呢?”
中年人思考了良久,忽然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的惊呼一声:“科学无国界!”
一声惊呼后,他自己本人出现了一圈鸡皮疙瘩。难以置信的看着那些条文条例,更加的难以想象,李真竟然会拥有这样的心胸。
科学无国界!
这句话说的简单,说起来也轻松,你不需要为这句话背负什么压力。
但是做出来却是几乎不可能的。
大多数人都有私心,都希望的是自己国家能够富强。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才如果不为自己国家服务,那么自己的国家也不会置之不理。
无论从任何角度上来说,科学无国界其实只是说说而已。
不仅仅是这个金发碧眼的人在惊呼,这一刻,整个崂山都在惊呼。
“新九州的李师疯了。”
“他要将九州科学院的科研成果,核心成果也都共享出来么?”
“这是真的要世界大同?”
“开什么玩笑啊。这究竟是一种这样的格局,难道新九州的政府也是这样的想法么?”
“如果放出这些核心科学,新九州在几年之后,也许就不会是世界最强了。”
“新九州政府会同意这样的做法么?”
“……”
如果李真做这件事之前,根本没有人会意识到新九州当前格局的话。那么李真放出这一个条例后,政治嗅觉敏感的一些人就闻到了特殊的气息。
李真,这是在寻求自保啊。
也许李真的野心真的不局限于一国。在全世界。
这么一个条例,简简单单的一则规定。足以改变世界的格局。
而九州科学院从此以后,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从属机构。
九州科学院,将变成凌驾于世界所有国家之上的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地方,真正的凌驾于全世界之上。因为它将吸收全世界的精华。
远古时代有个叫杜月笙的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你被别人利用的时候,不要难过。因为你至少对于别人还有利用价值。
现在的九州科学院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它对于国家的利用价值,小于风险。所以它将成为国家的绊脚石。
而李真想要破局,只有这么一种方式……
让全世界都有求于自己。让全世界都能从自己,从九州科学院身上获取到利益。
从绊脚石。变成金矿。
这是第三条路。
第319章:单层,双层
九州科学院。
柳惊鸿等人焦头烂额的跟进飞行器的项目。
当他们真的将飞行器的项目推上日程之后,这才发现这其中究竟有多难。
是的,当飞行器以那样的形状出现,在产生了前进的动力,确实是会产生升力。
但是那只是一个大致的原理,其中还设计到太多太多的关于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工程学的庞杂复杂的知识。
一个学科陷入了瓶颈期,导致了所有的学术都进入了一个瓶颈。所有人都在寻求突破,而突破的契机就是迈过这一道坎。
也许外人很难明白,为什么研发一个飞行器,会导致所有学科陷入瓶颈。
其实往广义的局面去看就能够发现这个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飞行器,不是飞艇那样的简单。因为其中涉及的知识位面太过广泛,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一次飞行器能够研发成功,试验成功。
那么整个世界的科学将集体往上走一个台阶。
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将得到更多的证明,以及更多的实际数据的理论。
材料学将上升一个台阶。开发出航空航天材料,而这些材料将推动新九州的工业水平上升一个档次。
动力学将提升一个台阶。
因为星型往复式发动机如果成功,那么这个世界的动力将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从蒸汽时代跨越到燃油时代。
动力学的升级以点破面,会让新九州的所有与动力有关的知识,增加更多的新方向。
之后,便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将会提升。
可以说这一次看似简单的飞行器项目,其实涵盖极其广泛,由不得李真不重视。
这段时间李真搬进了航空院之中,和柳惊鸿等人一起对机身结构进行探讨。
因为星型往复式发动机存在的问题,也仅仅只剩下了排列组合,只需要时间去试错就可以得出结论。
材料学院那边也是需要大量的试错,在现有的合金之中,融合出新型合金。没有什么配方,这种航空材料的配比,就连章至都是查不到的。
毕竟在她那个时代,这些都算是高尖端科学。基本上都是国家保密数据。
李真不求能达到那些国家的程度,他只追求一个能够飞上天,能用,安全,就可以了。但仅仅这么一个最低的要求,也需要大量的试错试验来支撑。
那么李真能够帮上忙的,也只有航空院这边了。
至少在空气动力学上,不是单纯靠试错就能够得到答案的。
李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草图非常像是远古时代的早期战斗机模样。但不同的却是,这个草图的翅翼却是双层的。
除此之外还能够发现,这个飞行器和飞艇一样,按照了飞艇的惯性思维。将动力装置设置在了后方。
如果说远古时代早期战斗机的动力来自于机头,那中期的引擎系统则是在翅翼上。
只有后期的顶级战斗机,动力系统才在机尾。
常规飞机是机头产生拉力。而李真和航空院设计的飞机,则是屁股产生推力。
李真用粉笔敲着黑板:“徐秀峰主要构思出来的第一代飞机,定名为‘双翼飞行器’。我们着重来说一下这个双翼。柳惊鸿你有什么看法?”
柳惊鸿站起来,皱眉道:“李师。根据风阻的理论来讲,双层的机翼其实产生的风阻就更大了。而且机身更重了。它将会变得极其缓慢。而且这个机翼是在机身的中间位置,如果配重不能够达标,只会造成一个后果。”
李真问道:“什么后果?”
柳惊鸿说:“飞机自身过重,风阻也变大了。那如果动力不能够达标,或者是发动机空中熄火的话,这就要出大问题。要么这飞机会垂直的掉下来,要么会翻着跟头掉下来。”
林秀峰皱眉说:“柳院长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你这一切是建立在发动机空中熄火的条件上的。那么我想请问你,双翼的不可以的话,难道单翼飞机空中发动机熄火,就不会往下来掉?”
柳惊鸿说:“单层翅膀的飞机体轻,更灵活。所以在发动机的推动下,速度会更快。在同样条件下,发动机如果空中熄火,那么单层翅膀的飞机会滑翔而下。”
林秀峰说:“我知道滑翔。但是双层翅翼也可以做到滑翔;而且更稳定。现在材料限制了我们的想象,那么在当前材料上来看,双层翅膀显然更稳定。你说的单层翅膀不够稳定,在空中,机翼是要承受飞机自重的。如果翅膀不够结实,遇到大风甚至有可能翅膀被折断。而双层翅膀,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更安全,更稳定。”
“你这话说的更不对了。质量是相对的。我们可以测试出单层翅膀材料的最大承重度,在这个限定内来设置飞机的自重,以及飞行员的体重,以及荷载重量。这些都可以解决。但是你的双层翅膀飞机,稳定是稳定,但是它根本做不到滑翔降落。”
“……”
两人吵了起来。
李真皱着眉头也在深思着,看着黑板上的飞行器,想要用力的抓住什么,可是脑海里却总是抓不住那一点曙光。
单层翅膀有单层翅膀的好处。
双层翅膀又有双层翅膀的好处。
章至说过,远古时代一战时期,不乏这样的双层翅翼飞机。名字就叫大黄蜂。
但是越往后发展,那种双层翅膀的就被淘汰了。
但是为什么淘汰,章至也说不清楚。章至主攻不是航空学,而航空学之中的数据和原理,也不是你网上就能查到的。
可李真却知道,淘汰,必定有被淘汰的理由。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适者生存。既然双层翅膀的大黄蜂号被淘汰掉了,而单层翅翼的飞机成为了主流,那么必定有一定的道理。
也许正如柳惊鸿所说的。双层翅膀是稳定,能够分担减轻机身自重。但是却太过缓慢,笨重了。
单层翅翼破风效率显然更强大。
而双层翅翼,显然会是单层翅翼的两倍。速度也会减轻。
不要小看这其中看似一丁点的数据差异。
要知道那是航空学。要知道,整个世界的想象力,都是被当前的现有动力所限制了。
在空中如果动力不足,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推荐朋友的书:《超级蛋蛋》:12月25日。圣诞节。一名苏杭女子怀胎十月,生下一只圆滚滚的蛋。世界震惊!全人类震惊!至此,一位威震宇宙的暗黑破坏神降临人间。它就是——超级蛋蛋!
第320章:成型
只是口头上的讨论,是讨论不出来个所以然的。
李真把教案一拍,郎喝一声:
“一切理论都没有实际来的直白。”
众人闻言,停住了说话声。
李真说:“我们把单层翅翼的飞机,以及双层翅翼的飞机,全部做出来。然后进行试验不就可以了?”
众人呐呐:“可是发动机那边……”
李真挥挥手:“先不管发动机。先做无动力机架……你们放过风筝么?”
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眼前都亮了起来。
“哈哈哈。”
“对。风筝。”
“放风筝。”
“我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李师的意思是,先把机架做出来,然后用绳子牵引,用蒸汽车,或者马来拉。像是放风筝一样放上天空。”
“嗨,我怎么就没转过弯来。口头上的讨论有什么用啊,这就是需要试错,经过无数次实验才能得出结论的科学。”
“……”
说一万遍,不如做一遍。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谁也没有经验,谁也没有见过实物的飞机究竟什么模样,包括李真也没见过,也仅仅只是由章至口头描述,然后自己脑海里进行想象。
说干就干。
九州科学院是不差钱的。在航空院的号召之下,内部的工作室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至于材料。
暂时不要去想什么金属材料了。
金属材料的飞机不属于当前这个时代。
由于发动机动力太弱,就算星型往复式发动机面世,预估的理论动力,也根本就不足以带动金属的机身。
再三讨论之下,李真决定用木质材料来完成飞机的机身构架。
用木质材料构建机身结构,那工作就简单的多了。木质最容易塑性,最容易打磨,在蒸汽工具的帮助下,在现有图纸的条件下。两天时间,就打磨好了飞行器所需的所有零部件。
最出色的工人负责打磨零件。最伟大的艺人负责给木质材料塑性。
李真等人便拿着图纸,不断的分析,不断的剖析内部结构。
用铅笔在图纸上写了一个编号,李真说:
“总的来说,木质结构其实还是无法承受机翼的压力。”
林秀峰皱着眉点头:“李师说的对。翅膀不能用实木,实木太重了,这么重不用想都根本飞不起来。除非有超级强大的动力作为支持,显而易见,当前我们世界最大的动力机,来源于星型往复式发动机,遗憾的是这个发动机都还没有成功研发出来。动力限制了发展……”
柳惊鸿也是极其为难,说做就做,一拍脑袋就做了。做的倒是简单。
出色的木工打磨出他们想要的机翼,不费吹灰之力,并且精确到毫厘。但问题是,当开始准备打造机翼的时候问题才出现在眼前。
实木的机翼,根本就不足以飞起来,太重了。理论上,可以削薄机翼的厚度来减轻重量,可守恒的原理又证实了削减了厚度,就削减了强度。
那怎么办?
李真一拍脑袋:“有一个办法,需要大胆尝试一下。”
“什么办法?”
“我们用钢管,或者金属管来搭建出机翼的形状框架。然后蒙上帆布,或者油布啊。”
柳惊鸿皱眉:“油布?帆布?用布啊?这……这能行嘛。”
林秀峰则是眼前一亮:“这个办法不错啊。金属框架,增强了强度,强度比实木的机翼还要高。而蒙上帆布油布,则又减轻了许多的重量。这个办法好,我觉得可行。”
李真笑道:“在钢管搭建的框架之中,用铁条连接对角,如此一来机翼的强度就得到了大大的保证。就算机身都散架了,翅膀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