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一万年-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几个月前提到的盾构机,你们研究的如何了?”
李真转移话题。他现在养成了转移话题的习惯。只要别人一吹嘘他,他就要转移话题,总有话题可以转移。
“回李师,盾构机的结构,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加的复杂。根本不是前边一个钻头就能打洞那么简单的事情……”
“……”
第501章:思想的天堑
盾构机。
这对于新九州而言还是一个新奇的概念。
就算是放在章至那个时代,普通人也是根本不曾听说过这种机器的。
它不像是表面的原理那么简单。不是大家所想的,前边一个钻头就可以往前推进。
盾构,其实是二者一体的意思。
完整的盾构机应该是前方设置掘进机,用来向前挺进,后方设置构建机,在掘进的同时铺设隧道。防止开掘出来的隧道发生坍塌,或者上方土层、岩石层因震动而下坠从而又填埋隧道。
掘进机的原理是不难,但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钻头那么简单。
而构建机的难度就仿佛登天一样了。至少对于新九州是难如登天。
马建斌召集了物理研究院专门成立了一个盾构机小组,研究了一两个月硬是没研究明白构建机的原理到底是啥。
甚至越研究越感觉这里边的科学道理简直千奇百怪。看似就简简单单的挖一个洞而已,它怎么就这么难呢?
马建斌说:“李师,盾构机恐怕还真的没那么简单。因为开凿隧道我们面临的不是土层,而是岩石层。在岩石里开辟隧道,这个难度是极大的。首先我们要面对的就是钻头的设计问题。”
李真疑问:“钻头设计有什么难度么?”
“钻头的强度要求是能达到,但是钻头的样式设计却难了。新九州有电钻,我们从电钻上获得灵感,设计那种带有螺旋纹和扩张纹的钻头。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是行不通的。盾构机根本不是大型电钻这么回事儿。你用电钻在木头上打孔轻而易举,甚至在金属上打孔也可以。但是你不能在石头上打孔。
石头和别的物质不一样。它受到那种高频率震动会碎的。如果把一台大型电钻放在石山之中掘进,那么一个搞不好,直接就是山崩地裂。安全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困扰。所以盾构机绝不是大型电钻这么简单。它应该是有某种方式,能够达到一种稳定的平衡,能在石头上开孔,但是却不会让石头裂缝。”
李真点点头,心中觉得有些发难。
章至也从网络上给他找了一些资料供他参考了,但是李真也没有彻底参悟。那个东西在章至她们那个时代里也是高精尖的科学技术,甚至许多国家都需要去进口。自己根本就生产不出来。
李真说:“引发石头出现裂缝的应该是两个方面……”
李真话没说完,马建斌插嘴到:“高频率震动,以及扩张式开拓。”
所谓的扩张式开拓,这是马建斌他们发明的一个词汇,意思就是说钻头呈锥形,前边尖,后边粗。就像是楔子一样。前边钻进去了,后边是硬往里边挤,这就造成了扩张与膨胀,就会将坚硬的石头崩碎。
“对,是这两个原因。所以这个钻头的设计要达到两个方面的硬性要求。”
“什么?”
“一个是钻头的转速不大,但是扭矩大。第二是钻头务必要成圆柱形,呈平行状态。想要达到第一个要求很简单,但第二个要求相对难,那就是钻头与山体的接触面很大。而且前边不能是尖的,必须要是平的。”
马建斌苦笑一声:“对的李师,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造了一种圆柱形,前方完全是平面状态的钻头去在石头上打孔。这种完全是平面的钻头,用一种磨石头一样的方式高速旋转,竟然就将石头开出了一个平滑无比的洞。结构完全成型。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开凿隧道也需要这样的钻头么?不用任何科技含量,就只是一个直径几米,乃至十几米的实心圆柱?这不可能。一个直径几厘米,在石头上打孔的钻头,和一个直径近十米在山体上打孔的钻头不是一个等级的。首先,一个直径十几米的实心圆柱转头,至少有十几吨的重量,我们的科学技术完全没有能力去让这样的一个钻头高速旋转。
如果使用了机械原理,产生大扭矩,低转速的旋转。那钻头的转速最高也只能达到一分钟几十转,甚至是十几转的样子。这样的低转速,完全就是滴水穿石一样的效率。还不如爆破和手工来的快。而且,就算我们有了生产那么强大动力的发动机的能力,就算十米直径的钻头,和电钻一样的高转速。那么钻头十几吨的重量引发的震动会成倍递增,把一座山震垮都不是问题。”
马建斌深深的叹口气:“所以,难啊。”
李真笑道:“其实换个思路也无妨。如果一个直径几米的平面大钻头前端,设置数百个高速旋转的小钻头呢?”
“什么意思?”
“磨刀石的原理。用平面钻头去钻石头,这个原理就是和磨刀石一样,不是把石头钻通的,而是把石头磨通的。可你们只是想到在平面的钻头上增加砂纹与粗糙感,增加摩擦力。为什么不能去思考一下,如何呈数百倍的去递增这个摩擦力呢?试想,如果大钻头缓慢旋转的过程中,钻头前方与山体接触的那一面,出现数百个小钻头反向旋转,或者顺势旋转的话。那么摩擦力是否会呈百倍,千倍的递增?”
马建斌忽然眼前一亮,猛然站了起来,站的太猛脑袋撞在了墙上竟然也顾不得痛了,惊呼一声:“是这样么?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李师,您简直就是上天赐给这世界的光明。”
“对啊。一个主钻头缓慢旋转的过程中,主钻头上再附着数百个高速旋转的小钻头,这岂不是就相当于数百个人使用数百个安装了那种磨石头电钻钻头的电钻,去手工开凿隧道?一座山不能够承受一个超高速旋转,发出超高震动频率的大型钻头。但是绝对能够承受数百个小电钻在它身上打磨的。小电钻发出的震动,对于一座山来说微弱不可计。”
“李师,你是个天才!”
李真笑了笑:“我只是提出了一种设想。但是具体的设计,其中有许多的难度需要你们克服。甚至是无法克服。这种工艺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能力去做到,在一个本就旋转的钻头上,在设计数百个在钻头内部同时高速旋转的小钻头,想想都让人头疼。”
“这种设想已经很了不起了。您说过,从零到一是最难的,但从一到一千却是最简单的。万事都是开头难,现在我们有了思路,至少知道该从怎样的方向走下去。这就是一步登天了!”
马建斌兴奋,狂喜。
其他人也跟着兴奋。
这种在科学困境之中突破了思想天堑的兴奋与狂喜,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
用一句俚语来表达这样的心情,那便是:
比作爱,更让人感到痛快与兴奋。
第502章:鹏式量产
翌日。
“报告李师。”
“讲、”
“由东洲军联铸造厂、新九州红星器材厂、东升精密零部件厂、青岛船厂。联合铸造生产的第一批鹏式,总共一百架,今日已经全部交接。大风台机场,请求验货。”
李真不由得诧异:“这么快么?”
“是的。这些工厂全部都是新九州拥有最先进生产技术的工厂,全部都是大型资本注资,国家控股的企业。接下了生产鹏式的订单之后,就一直在加班加点的赶造鹏式零部件生产。期间,他们为了能够让生产进度加快,让生产的质量过硬,让零部件更加的精密,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四厂全面投入研究生产航空级别精密零部件的工作。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
李真点点头:“给杜天子发一封电报贺喜。准备去大风台验货交接。”
鹏式的生产自然不可能是由一家工厂能够完成的。
不仅仅鹏式,包括汽车,飞艇,铁甲船,都是交由许多的工厂同时来进行。
比如:甲工厂负责生产飞机起降器,那么甲工厂就只生产这么一个部件。
而乙工厂负责铸造飞机骨架,那么就只做这一项工作。
之后,再将所有的零件运往丙工厂,又由兵工厂负责将所有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术业有专攻,这是新九州的生产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很科学的雨露均沾方式。
当李真到达大风台的时候,航空研究院的全体都已经就位了,新九州政府的高官也来了几位,杜太平的贴身秘书也到场了。
虽然今天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货物交接。但是对于这个国家,乃至这个世界而言却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这一批的“货物”如果成功的话,那么对这个世界而言,意味着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
说是跨时代的产物也不为过。
先人发明了船只,于是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重大变革,大海也变成了人类可以征服的地方。只能在陆地上生存的人类,可以在水中生存了。
曾经的国家科学院发明复原了电灯。从此,这个世界出现了重大变革,点亮了这个世界。从此黑暗被驱散了。
不久前发明了汽车,于是人类的交通得到了改善。
而现在,飞机若是能够量产质量过硬。那么人类将再次发生重大的变革,这个世界的距离被缩短了。曾经的世界上只有陆路、水路,从此以后多了一条空路。
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货物交接。
四个大型企业的老总和工作人员早已就位,紧张到无与伦比,这些全部都是他们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出现问题,那么这四家大型企业从此以后将飞上枝头变凤凰,甚至发展成为国家支柱企业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若是哪一环出了问题,就要倒大霉了。
首先,鹏式试飞是成功的,那么说明鹏式的结构和设计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现在出现了问题,那就只能是材料和生产过程出现了问题。九州科学院是只会吸取错误,在科学的范围内改进和提升。
但是新九州政府,那一定是要追究到个人。谁出了问题要找谁的麻烦,甚至是秋后算账。、
就只是博这一把了,赢了就升天,输了就下地狱。
“李院长来啦。”
杜太平的秘书谄笑着打招呼。
李真点点头:“你好。”
“李院长。、”
“李院长来了。”
“李院长好。”
“李院长好久不见。”
“院长你好。”
“李师好。”
“……”
一路上,不断的有人和李真打招呼,握手。李真都是一一回应,这些年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寒暄,城府的修炼也是到家了。
与别人寒暄的过程中,不会让人觉得在敷衍,会让人觉得很真诚。笑的也很真诚,让人觉得他很亲切,但是却又不会生出可以肆意妄为的心态。
一种很玄妙的状态。而这种寒暄却是最好的一种状态。
李真背着手走到机场边缘,齐愣子在后边默默将一件裘皮大氅披在他的身后。李真没有察觉,只是看着机场中停放整齐,被军绿色帆布盖住的一个个庞然大物。
此地早已被军队戒严了,可远处依然还是有密密麻麻的百姓围观,跳脚观望着。
都在惊叹,都在惊喜。飞机可是已经期待了许久许久的东西了。
空中交通开展就近在眼前,谁能不兴奋?
“怎么查验?”
李真回眸问道。
那四个生产厂的老总假装没听见,不敢多说话,害怕言多必失。
杜太平的秘书笑呵呵的说:“那自然是一架一架的试啊。”
李真沉吟道:“总共一百架,一架一架的试,这是不是花费的时间太多了?”
“非也非也。飞机这个东西将来是要作为民航的交通工具,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所以查验务必要很严格才可以。时间耽误再多也是必要的流程。就一架一架的试吧,由专门的试飞员进行试飞。务必确定每一架都是安全的。”
李真点点头:“试飞的话也好。不过试飞前,航空院的人需要去抽查一些飞机。看看有没有弊端存在。”
“我也正有此意。就不要抽查了吧,每一架都必须要查。”
李真诧异,深深看了眼这个个头不大的中年男人,果然是人以类聚啊。作为杜太平的秘书,他行事作风和杜太平一样的谨慎小心。
不过李真却觉得他说的很对,偷懒是要不得的。
“柳院长,你带航空院的人,以及一些老飞行员去查验吧。主要查验哪些地方,心里有数吧?”
柳惊鸿笑道:“自然有数。”
“……”
说完,柳惊鸿就带领一大批人前往了停放飞机的地点,早有工作人员将帆布给他们揭开。一百架长得一模一样,停放的整整齐齐犹若豆腐块的鹏式飞机,展现在了众人眼前。
全部都是那一抹红色。
给人惊艳的视觉震撼感官。
‘呼’
当帆布揭下的一瞬间,不少人都被眼前这壮观的一幕震撼到了。发出了一阵阵低呼的声音。
饶是李真也是一挑眉头。
全世界至今为止,在场的所有人,都从来没有同时看到过一百架飞机并排排列的场面。
何其壮观。
第503章:青黄终于交接
“检查飞机不需要再其他东西上边太过浪费时间。”
柳惊鸿站在飞机前给众人训话:
“主要检查以下几个重要部位:①,机翼与机身的焊接是否牢固。②,飞机骨架是否结实耐劳。③,双发动机是否水平排列整齐,这个一定要用尺子量,一毫米都不能有错差的。我们只需要检查这三个地方,就可以确保飞机是安全的。”
话音刚落,有人提问了:“柳院长。不试试发动机的功率么?不试试发动机的安全么?”
柳惊鸿笑道:“不需要试。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也是生产出必须要精益求精,必须要严格对待的地方。而我说的三点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生产厂忽略掉的地方。这三点是每一架飞机都必须要严格检查的地方,至于其他的点,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抽查就好了。”
“知道了柳院长。”
“另外,我们分成十个小队同时进行,各司其职。不要打马虎眼,都知道么?”
“知道了。”
“去吧。”
柳惊鸿说完,当先背着手走进了一架飞机之中。一进飞机的内部,柳惊鸿便被这飞机内部的奢华装修惊呆了。
试飞的鹏式,内部仅仅只是简易的装修。只是有座位罢了。
但是进了这种正式量产的鹏式之中,却完全不一样了。内部设有竖列三排,总共三十个座位。每一个座位都是真皮沙发,柳惊鸿检查发现,这种真皮沙发是一种非常柔软,非常轻便的沙发,全部被固定在飞机之上不可移动。
沙发之中不含有金属,全部都是轻质材料,估摸着一座沙发最多才不到十斤重的样子。每一座沙发上都有安全带,这一点考虑的很周到。
而在飞机内部的左右两侧,各有十个小窗户,每个窗户都分为两层,外层是塑钢,里层是钢化玻璃。
阳光投射进来,整个飞机的内部显得格外明亮,宽敞。
九州科学院只是要求飞机的稳定性,安全性。但是生产厂商却为了能够让飞机更有舒适性,在额外又增添了许多的设施。窗户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走廊灯。甚至在最后一排后边还有一个小厕所。
这是为了让乘客有非常完善的飞行体验。
虽然说是空中交通,但事实上未来十几年的时间内,能够坐飞机赶路的人都非富即贵。寻常百姓是坐不起这个东西的。所以这个体验是务必要搞上去。
除此之外,飞机之中还摆放着一台留影机,留影机旁边挂着牌子“自助留影机”。
这也是生产厂商想到的点子,在新九州的未来,坐飞机的人务必是想要炫耀的。乘坐飞机的时刻,将会被很多人吹嘘出去,当做很长时间内的谈资。
所以便将一架留影机放在飞机之中,可以让乘客自助拍照,全部免费。很人性化的设置。
不过看似免费。其实这拍照的钱也就是算在你的机票费用里了。只是没告诉你罢了。
柳惊鸿转悠了一圈,不由得嘿笑:“还挺小资情调的。可以可以,东洲的人除了能紧跟时代潮流之外,还有区别于其他八州的尿性,很会给自己找乐子。”
原定是每一架飞机可以荷载三十五人。但是生产厂商直接取了个整数,将多出来五人的重量变成了一些其他的设施,这一点灵活的思想很符合当今潮流。
柳惊鸿坐在乘客座椅上感受了片刻,手一伸,发现前边的沙发上竟然还有一个小抽屉,将抽屉拉开,其中竟然有灌装饮料、果汁、酒水、点心。
“嘿!”
柳惊鸿一挑眉头:“这些人还挺会来事儿。”
笑着打趣一声,走进了驾驶舱中。
驾驶舱和乘客舱中间隔着一道很结实的合金门,彻底将乘客区和驾驶区隔离了起来。这也是为了安全着想。
驾驶舱中,映入眼帘的是操作台。
操作台上的控制按钮很多。除了与飞行有关的操作之外,还有控制飞机灯光、控制飞机内部供氧设施、照明设施、暖气设施。开关机舱门的按钮。
还有一些检测发动机转速、码表、高度、水平等一系列的仪表。
很专业。专业到有些东西连柳惊鸿都看不懂。
他也只能感慨,自己设计出了飞机,结果飞机被这些商人们发展的像是艺术品,要让自己去开,自己估计都不会开了。
但柳惊鸿却依然是点头称赞:“好事。好事。李师说过,当资本的力量改变科学进步这样的情况出现时,就是好事情。说明科学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彻底与世界融为一体。是好事情。”
‘嗡’
旁边一声轰鸣声传来。
柳惊鸿坐在驾驶舱中往旁边看去,旁边的那一架飞机螺旋桨开始旋转了起来。驾驶舱中坐着两个身穿东部飞行军军装的人,正在测验发动机的性能。
‘嗡’
前方也有螺旋桨旋转了起来,也有人在抽查发动机转速。
柳惊鸿要下飞机时,又看见自己上的这架飞机外边被架起了梯子,几个穿着航空院工装的人打开了飞机的前盖子,露出了内部的发动机。然后开始用很高精度的尺子开始测量发动机的角度和摆设。
一切都进行的如火如荼。
现在的新九州,可不缺专业性人才。
柳惊鸿看见此情此景,看见自己航空院的学生、成员,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出师,而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场景。突然感受到了李真的那种心境。
这是一种看见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心境。
曾经,李真是这个世界上一颗科技的种子,带出了柳惊鸿、秦恩泽、方汉显、侯蔷等一大批人。将科技的种子种在了他们的身上。
如今,那一批人已经成为了分院长级别的人物。
而他们,再次成为了种子,再次将科学传播到了另一批人的手中。
一层传一层,青黄相接。
这便是传承,这便是香火不断。
柳惊鸿看见整个机场忙碌一片,一大片的人员说着各种专业性的术语,做着精益求精的事情,突然叹口气:
“后继有人了。”
“李师将科学的火炬传给了我们,我们终于将火炬传给了另一批更多的人。更多的人将继续传承下去,传给下一代。更更多的人。”
“……”
一颗种子,在这世界上,不知不觉间成长为了一颗树。
这棵树结出了许多的种子,被风带到了附近,种子落在泥土里又发芽了,又长出了更多的树。
更多的树再次长大,再次结出种子,再次……
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
这个世界终将更加美好!
第504章:就差飞机
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高强度检测。
李真等人全部都留守在机场附近未曾离去,只是看着专业人员进行检测。时不时的还有被抽查的飞机进行试飞。
李真其实早就可以离去了,这种事情和他的关系也并没有多么的大,但是他却依然留在这里。是因为李真也想看见新九州早日的开通航空专线,进入另一个次元的交通。
“李师,经过检测,第一批量产鹏式基本无误。”
李真疑问:“什么叫做基本?”
柳惊鸿笑了笑:“一些地方还有微小的瑕疵,但是瑕不掩瑜、”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都紧张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厂家的老总更是屏住了呼吸,紧张无比的看着世界航空史上最具发言权的柳惊鸿。忐忑难安,不知道自己制造的飞机有什么问题。
杜太平的秘书也是急忙说道:“柳院长不要卖关子了,快说吧。再小的问题也是需要放大化的。”
柳惊鸿哈哈一笑:“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我觉得吧,量产鹏式的设计有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你们给鹏式设计了许多的人性化服务,以及娱乐享受。但是却忽略了乘客最重要的一个体验点,那就是舒适度。我看了一下,这些飞机并没有货仓吧?”
量产鹏式的总设计师连忙说:“是啊,这是载人飞机。所以并没有考虑货物运输。”
“要考虑的。有些乘客是需要出远门的,提着行李或者包裹。总不能让乘客怀里抱着行李坐在飞机上吧?其实应该设计一个小货仓,可以让乘客将行李放进去。也可以在座位的上方,设计一些小柜子。这其实并不难。”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长出一口气。
原来是这个问题。不是飞机本身出了问题就好啊。
生产鹏式的那些企业老总们齐齐擦了把冷汗,附和笑道:“我们一定吸取柳院长的建议,立马在鹏式上重新设计货物装载机制。”
“其实不是多么的占地方,也不会多么占重量。三十个乘客的行李也不会有太重,只要规定表明一个乘客最多只能带多少行李,就可以规避行李超载的问题了。”
“还是要多谢柳院长的提醒,要不是柳院长,我们怎么能想到这么重要的问题被忽视了呢?”
“这个问题提的很关键,柳院长不愧是柳院长,一眼就能看出来问题所在。”
“……”
众人一阵寒暄拍马,心里却畅快了许多。
其实从理性的角度上来说鹏式是不可能出现问题的,鹏式的设计很成功,试飞很成功。一切都很成熟。这些工厂只是生产零部件,换汤不换药罢了。出问题的几率小的可怜。
照猫画虎之下如果还出问题,那只能说是该死了。
就算是鹏式最核心的发动机,那也是机动院给了详细图纸,派了专门的指导员亲自上门指导的。不可能会出现任何失误。
而大家之所以紧张,也只是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而已。
李真拍拍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说道:“接下来要怎么做呢?飞行航线什么时候开通?”
杜太平的秘书连忙道:“回李院长的话。经过新九州政府的战略部署,一致认定鹏式运载飞机应该先满足军用,再满足民用……”
说到这里,场中许多人都变了脸色。
杜太平的秘书笑了笑,话锋一转又道:“但是这次鹏式的研发目的,是为了彰显新九州的大国气度。所以经过一致认定,鹏式飞机应该运用折中计划。”
“何为折中计划?”
“军民两用。”
“何为军民两用?”
“战时军用,和平时民用。”
“哦?”李真一挑眉头:“不知这个战时军用是怎么军用,和平时民用,又是怎样民用?”
“回李院长的话。首先是需要第一批尽快的开始试用,然后第二批更多的鹏式应该抓紧时间生产。其次,在机场的部署上要做大计划。杜天子的思想是,在整个新九州囤积重兵之处、一州主郡、繁华郡县全部开设机场。在新九州重要的城市都优先开发出机场,如此一来,就可以满足战时所需了。”
“而机场开设出来之后,和平时代,那便是民用机场。”
李真沉吟一会儿,算是理解了他的意思,说的很委婉。
就是说杜太平还是要搞大动作,大手笔。李真之前说的那些机场,杜太平看不上,他还是准备要么不做,要么做大。想要在整个新九州都做上战略部署。
每一个郡都有一个机场,这肯定做不到。
但杜太平想要做的是,至少繁华的郡必须是有机场的。何为繁华的郡,繁华又是一个怎样的定义,那就要看杜太平的胃口有多大了。他如果硬要说五万人口的郡就是繁华的郡,那估计机场的部署至少得达到上千个。
这笔钱是庞大的。
李真无所谓的笑了笑:“杜天子怎样做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虑,以及九州党的考虑。我插不上话。但是之前提过的要求却是一定要达到。新九州,九个州的每一个主郡,以及其中仅次于主郡的郡城,必须要优先开辟航空通道。不得有误。”
“我晓得。今天来也正是告诉李院长,东洲泉城郡机场已经修建完工、东南州黄浦郡机场即日竣工、东南州杭城郡机场已经竣工……”
一口气,他说了三十六座机场,全部都是已经竣工,或者是即日竣工的状态。
这着实让李真有些惊讶了,国家哪来这么多钱?
新九州政府有多少钱,对一个项目最多能出多少钱,九州科学院是心里最有数的。杜太平想要铺垫全国通计划,这是不现实的问题,所以李真一直顾虑他的这个决定会延误自己之前交代的问题。
但是现在看来,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他竟然还真的搞定了,全国通计划似乎也指日可待的样子。
看出了李真的疑惑,杜太平的秘书笑道:“知道了杜天子的想法之后,全国各地的郡主都激动了起来。毕竟航空的开通,交通的便利对于当地的影响很重要。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各郡郡主早已心知肚明。争着抢着要修机场,甚至是抢着自己掏腰包修机场。他们可比我们这些人更想让航空通线呢。”
说着,又叹口气:“唉。一切就绪,就差飞机了。”
第505章:猜忌(恭祝诸位新年快乐)
一听就差飞机这句话。
四大企业的负责人心中一震,知道杜太平的秘书是在给他们上眼药水呢,心中又激动又忐忑。
如果全国都通飞机,那得是多么庞大的订单啊,多少飞机才能够用。这最终还不得落到他们头上?
忐忑是因为,这么庞大的订单。国家放不放心交给他们啊?就算放心的话,自己有实力吃下这种订单么?应该如何提高实力,让国家重视呢?
李真不会去计算那些小人物心里的想法,只是在分析着计划的可行性。按照李真所想,杜太平的这个想法有些幼稚了。
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