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一万年-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立平面色淡然,对众人回了一个礼,然后走到吴将军跟前。
  吴将军连忙伸出手来和贾立平握手,谄笑到:“贾老师您来了。”
  贾立平点点头,漠然看了眼跪在地上的百姓们,淡淡的说:“李师让我来的。”
  吴将军连忙说:“不知李院长有何吩咐?》”
  贾立平一整衣衫,朗声喝道:“李师说。他并非官员,所以此事,无需向他汇报。而九州科学院不是行政机构,也并非军事机构,按道理讲,九州科学院也不能过问这件事,军队自然有军队的条例和命令。”
  ‘哗’
  骚动了。
  人群都绝望了。
  仔细一想想,好像也是啊。九州科学院总是不想掺和政治和军事,也懒得去掺和。人家……凭什么管你这些人的死活?
  话锋一转,贾立平又郎喝一声:
  “而李师目睹了全过程,也看见了一些人受人蛊惑,喊什么‘绑架李院长,大家有钱分’的口号。李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贾立平两眼一瞪,不怒自威:“但是,也不想让金昌郡从此绝户,未来还要在金昌郡开垦出大片粮田,让百姓自力更生过上温饱的生活。更是想让这里绿意盎然,出现大片水稻的美丽色彩。也奔着人道主义的精神。特意开恩,向你方上级发电报建议给一些百姓一个机会。”
  吴将军当即立正:“请讲。”
  所有人也都屏住了呼吸,都要急哭了。生死就在一朝了啊。
  贾立平字正腔圆,一字一顿的说:
  “按理讲,所有人都是暴匪。但是,愿意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所有今天参与此事的人员,全部登记在册。不定期官府派人走访调查,查看其有无悔改之意。有悔改的人可以在近三年内,陆续消除案底。若是走访调查中,无悔改之意者,官府立即进行逮捕。若三年后还没有消除今日案底之人,将移交至金城郡监狱,交由金城郡处置。”
  “自今日起。金昌郡务必出现新气象、新精神、新面貌。官府软弱之象,要改。民风野蛮之象,也要改。集体懒惰之象,更要改。若是没有悔改之意,那么今日暂且脱身,也只是秋后问斩。
  另外,自今日起,金昌郡展开为期三年的严打。自今日起,金昌郡所有人员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加重惩处。轻罪用重刑,重罪用极刑。”
  话音落下,场面鸦雀无声。活了。
  但是所有人心里却沉甸甸的,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从今日起,每个人就都有案底了。官府还要不定期抽查走访,悔改的好了才给你消除案底。
  要是抽查到悔改不好。那就要完蛋。
  而且三年内要是还没有消除掉案底,那就要直接去金城郡的监狱等待翻旧账了。
  那怎么悔改啊?
  所有人心中都是又忐忑不安,又紧张无比。这要如何悔改?
  反正肯定要做好事,做好市民,做有意义的事,更要做让官府看得见的修桥铺路的大好事。
  吴将军郎喝一声:“是!”
  张海洋捂着胸膛,虚弱无比:“谨遵李师命令。我对李师保证,从今日起,金昌郡必然会迎来新的面貌。官府带头做起。务必契合李院长的三个思想:新气象、新精神、新面貌。也务必完成李院长的三个指标:改官府软弱之象、改百姓野蛮之象、改集体懒惰之象。”
  贾立平点点头,说:“好了,开始给这些百姓登记造册,记录案底吧。记录完毕的可以回去了。”
  “是!”
  “贾老师慢走!”
  “谢李院子!”
  “……”
  贾立平说完上了车,车辆掉头,卷尘而去。
  吴将军当即郎喝一声:“排队。造案底。一个一个来,记录过的人可以自行离开。逃避、逃跑、浑水摸鱼,当场枪毙。”
  “是!”
  军队当即押送着这些老百姓,开始排队挨个挨个的给他们登录在册。
  这时,张海洋忽然两眼一翻,昏迷了过去。
  :“张郡主!”
  秘书声嘶力竭的吼叫一声:“快送张郡主治疗!”
  周围的人也都哗然,不少百姓都紧张了起来,谁也不愿意看见这个青天大老爷就此倒下啊。
  吴将军也是紧张的喊道:“快,救张郡主!”
  这时,张海洋捂着胸膛又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虚弱的靠在一棵树上,颤声说:
  “不。不要送我走,我能行的。我可以挺住!”
  秘书哭喊着:“张郡主,您的伤势要紧。坏人一箭射在胸膛上,这是重伤,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张海洋摇摇头,说:“再重的伤,都没有百姓重要。我一定要亲眼看见所有人都安然无恙的离开之后,我才会离开,你们不要劝我了。”
  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而后,登记完的百姓都没有第一时间离开午坪,而是先到树下,走到张海洋面前给张海洋鞠一个躬。
  看着百姓们自由的模样。张郡主“欣慰”的笑了。


第414章:傻奸之人

  当天。整个金昌郡从早到晚,而整个午坪也是从白天热闹到了晚上。
  到处都是人,人山人海,所有人都排着队的登记造册。
  而就在当天,整个金昌郡的各个角落里全部拉起了横幅,大多数的住宅房子上,院墙上,全都被官府的人用白漆刷出各种字体:
  “严格恪守李院长的三个思想。”
  “李院长的三打击:打击官府软弱之象。打击民风野蛮之象。打击集体懒惰之象。”
  “遵守李院长的三新思想:新气象、新面貌、新精神。”
  “……”
  而金昌郡的百姓,为了能够在衙役面前维持好的形象,争取早日消除案底。
  也不断的有人在遇到有官府的人之时,就立马装腔作势的高呼:“严厉打击官府软弱之象,严厉打击民风野蛮之象,严厉打击集体懒惰之象。争做良民,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我坚信,在李院长,金昌郡官府的集体带领之下。金昌郡定会迟早结束乱象,人人过上好生活。”
  “只要人人充满干劲,只要人人充满激情。只要人人心怀梦想。金昌郡会迅速脱离贫穷!”
  “……”
  在那案底的无形压力之中,金昌郡的民风迅速整改。几乎是立竿见影。、
  整改全体民风,用了只是一天的时间。死了一两百出头鸟,然后整个金昌郡立即焕发一新。
  官府之中,张海洋拔掉了那根一直舍不得拔下来的箭矢,来到了李真的办公室里报道,详细汇报一切经过和程序。
  然后满脸悲痛之色的说:“请求李院长原谅我的冒失之举。怪我没来得及关门,导致了李院长差点被刁民围攻,幸亏李院长的警卫团杀伐果断。我主动承认错误。”
  说完,张海洋瞥了眼站在那里面无表情的贾立平。又看了看坐在书桌前笑呵呵的李真,心怀忐忑。
  李真端起茶缸子,笑着说:“张郡主不必自责。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换个立场,我也会这样去做。、”
  张海洋闻言,瞳孔猛然一缩,冷汗当场就掉了下来。
  当天,张海洋是假装忘了关门,从而百姓冲击官府。
  但是现在张海洋自然不敢把这件事说透彻的,说是忘了,说是疏忽,面子上也就过去了。
  可现在李真却并没有顺着他的话说,而是委婉道‘换个立场,我也会这样做?’,他没有说什么‘没关系,谁都有疏忽的时候。’
  而是直接说换个立场,他也会这么做?
  那这是什么意思?
  是敲打,还是警告?李真直接把话说透,就是根本不给张海洋蒙混过关的机会了。
  正在张海洋心情忐忑,冷汗淋漓之时,李真又笑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都已经过去了,只是希望日后张郡主真的能为金昌郡带来新气象吧。”
  张海洋不敢贸然答话,而是沉默着,思考李真话里的玄机。
  片刻后也算是想明白了。李真说的已经过去了,其实就是没有过去。说以后为金昌郡带来新气象。其实意思就是看你表现。
  如果金昌郡真的能好起来,那就过去了。
  如果好不起来,那就过不去。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张海洋沉重的点头:“谨遵李院长教诲。我一定不会辜负李院长的重望。”
  “嗯。对了,日子快到了。赶明儿立平会让农机队的人开始着手带领百姓使用操作农机机械。金昌郡的田地太少了,需要多开垦一些。不说卖粮食,至少金昌郡自己得保本。”
  “是的李院长。”
  “……”
  张海洋退下之后。
  贾立平当即面色阴沉的说:“李师,张海洋这个人……实在是太过分了。他竟然将李师当诱饵。完全没有商量就善做主张,利用李师的警卫团。”
  李真笑呵呵的摆摆手:“和自作主张没什么关系。”
  “李师,张海洋这个人有些……”
  李真打断道:“我都知道。这个人啊……让我有点失望。”
  “是的。他让我也很失望。”
  “也不能算是失望,只是……人无完人吧。”
  贾立平茫然:“李师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李真看着窗外的金昌郡街道,语气飘渺的道:
  “隐忍、毒辣、脸厚、心黑、目光长远、心里存一份善念。这是一个官基础的必修课,而张海洋做到了极致,这是非常难得的,很好。这些素养,足以让张海洋做一个好官,做到位高权重的地步。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人有些不择手段。所以前期铺垫都很好,但一旦到了最终出结果的时候,就会用力过头了。”
  李真叹口气:“唉。暂且不说张海洋为了把事情闹大,让我置身于危险当中,利用我警卫团的事情。单说他昨天胸膛上插着一支箭,到处招摇,到处表演他的‘一番苦心、爱民如子’。这就要不得。”
  贾立平疑惑道:“我觉得这一点倒是还可以啊。恩威并施,是常用的手段。”
  李真摇摇头:“恩威并施没错,但是表演过头了。你当百姓是傻子,看不出来你在装腔作势的表演么?还插着一支箭表演,这太夸张了。点到为止也就罢了,一过头,反而容易让人嗤笑,起到反效果。”
  贾立平愣了愣,想起来金昌郡的百姓,现在一见到有官府的人就立马大喊李真的三个思想。猛然发觉,似乎真的如此。
  百姓是因为真的遵从三个思想么?
  不。
  是对昨天的血洗心有余悸。是害怕那个悬在头顶的利剑——案底。
  猛的一看似乎达到了效果。其实不然。因为初衷,是为了让百姓对官府因为敬,而怕。是为了让百姓相信官府能带他们过上好日子,让百姓从内心里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而不是让百姓,为了怕,而怕。只是怕,没有敬。只是想到自己为了消除案底而表演、卖力。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这其实就是走错了路。
  而造成这些的结果,一是因为张海洋昨天有些太狠了,演戏演的又逼真,又用力。
  二是因为张海洋太假了……
  他的表演没有起到该有的效果,反而让百姓心里对他恐惧了。让人知道,这是个心机城府深如无底洞,手段狠辣犹若修罗的人。
  但其实……
  真正的大奸之人,都是憨厚之相。
  而张海洋这种,在俚语俗话中讲,就是“傻奸傻奸的。”
  大奸之人的奸,让人看不出来,所以别人没有防备,所以他能成大事。
  而傻奸之人的奸,偏偏让谁都看得出来,谁都对他留一手,谁都对他有防备。别谈敬重,有的只有怕。
  那又能成什么事?
  李真叹息一声,当即断定:“张海洋走不远。”
  “为什么啊?”
  “奸的太肤浅,又不择手段。容易受到排挤,下边的人怕他,上边的人忌惮他。如何往前走?”
  贾立平闻言,若有所思,眼里有些似懂非懂的样子。


第415章:犁地机上阵

  翌日,一大早。
  张海洋坐着轮椅被秘书推着,亲自走大街窜小巷,号召老百姓为了美好的新生活而开始奋斗。
  ‘咣’
  铜锣声阵阵。
  官府的人大声喊道:“到了播种季了,三个月后的今天,就是金昌郡大丰收之时。”
  “所有百姓,立即前往官府报备。申请田地,有田地的人申请犁地机和水稻种。没有田地的人立即申请田地,六十岁以下的男人,每人至少要种一亩地。”
  “今天种了地,明天就富贵。”
  “今年把庄稼种上,明年就是享福的时候了。”
  “……”
  官府的人走大街窜小巷。
  开出的政策也简直是优厚无比。
  所有田地全部是租给老百姓种地,免费期是一年。种出来的庄稼,在现有的农税本就极低的情况下再减半。
  而且水稻种全部免费。不仅如此,官府无偿提供农机设备。不用你牛犁地,更不用人犁地,你只要对官府报备了,就有犁地机来给你犁地。
  但硬性的条件却是,六十岁以下的男人,每个人必须要种一亩地。除身体残障人士之外。
  普遍而言,所有百姓都是激动狂喜的。
  这还给免费种地?不要租金?
  那些家里没地的人,根本不需要花什么钱就能种上庄稼了。
  而家里有地的人,更兴奋。这就相当于平白无故的要多种一些,多收一些啊。,
  “劳驾,在哪里申请土地啊?”
  “现在金城郡周边的都已经申请完了,你看看地图,没有被红色标注的就是空地。”
  “啊,最近的还是格拉村,这么远啊。走路要走半个多小时呢。”
  “你真是懒得可以。走路半个小时怕啥?官府免费给你田地让你种,你还嫌远?三个思想就是要打掉你们的懒惰思想。懒汉是没有好下场的。”
  “别,我不是懒汉,我就抱怨一下。那我就在格拉村吧。我家三口人,总共申请三亩地。”
  “三口人?人呢?让申请地的人把户籍都带上,亲自来。不允许吃空饷。更不允许为了逃避劳动而谎报。”
  “我一个人就给办了。”
  “那不行,人来了才给。”
  “……”
  一大早。官府门前人流量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所有老百姓两眼放光,都跑到这里来申请庄稼地。
  而附近村县的老百姓,自然是到当地的县政府或者村政府去申请。户口在哪里就到哪里申请,黑户不算。
  只是一天时间,粮田就被申请出去了五千亩。
  张海洋是下了狠心了,之前是穷的没饭吃。那一次索性就让大家产生幸福的烦恼吧,米多的吃不完最好。
  而当天,九州科学院派来的技术人员也开始了帮助老百姓开垦荒地。
  “这是个啥玩意儿啊?”
  “劳驾,你刚才是说,这个玩意儿一天能犁出几十亩地?”
  “就这么个小玩意儿?”
  “……”
  九州科学院的技术人员,根本就懒得搭理这些好奇宝宝一样的老百姓,只是带着白手套坐在犁地机上对那些官府派来的学习人员讲解:
  “犁地机的犁耙,深度是可以调的。这个犁刀的宽度也是可以调的。你们根据当地土壤结构,岩石分部,沙化条件就可以进行适当调节。”
  西州专门为了九州科学院成立的‘农机局’学习人员好奇的问:
  “那这个东西一天得喝多少油啊?成本是多少?”
  技术员尴尬的一笑:“不知道。上边也没给油耗数据,到时候你们自己摸索吧。”
  九州科学院的技术员哪晓得你油耗成本啊,在他们固有观念里,油耗?汽油不是不要钱么?反正每次都随便用,用都用不完。
  也没人考虑到油耗的问题。
  也就是机动院的人知道这些具体数据,但机动院只是测量出来这些数据,也没放在心上。也懒得给下边的人说。
  西州农机局的人员满脸无奈:“得。那我们自己摸索吧。”
  金昌郡外的荒郊野外,现在全部都被用红线圈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块。每一个方块中间都插着一块牌子,上边写着人名。而这每一个方块,都代表着每一个百姓的责任田。
  此时,在边缘,已经围满了数不清的老百姓。
  每一个都顶着烈日,大汗淋漓的争先恐后往田里看。因为九州科学院的人说,他们有一种种地的工具,能代替牛,更能代替人。
  “啧啧,不知道真的假的。”
  “说这家伙一天能犁地几十亩啊。”
  “如果这真能有用,那种地就成了最轻松的工作了吧?一点力气都不出,就把那么个车车在地里开几圈就种好了。”
  “小道消息,说到时候还有插秧机。还有收割机、。”
  “什么插秧机?它还能帮着你把水稻插进去?”
  “收割机?怎么可能,你说插秧机我都相信。收割机怎么可能啊,水稻那是一颗一颗的谷粒啊。什么机器能把这么精细的工作在运动中完成了?”
  “……”
  这也不怪老百姓不能理解。事实上,收割机的原理比插秧机简单多了。
  他们觉得插秧机比较靠谱,收割机不靠谱。恰恰相反。
  插秧机那才是真正要技术的玩意儿,机动院至今都还没有攻克。
  ‘嗡’
  这时,围观的老百姓听见了发动机的声音。
  却见远处的田里冒出了黑烟,几十个农机局的学习人员围着那个犁地机摆弄着。
  片刻后,犁地机动了起来。就在那荒野之中行驶了起来。
  宽大的越野轮胎踩踏着凹凸不平的地面,不断的前行。随着不断的前行,后边的犁刀插进泥土里不断的上下翻飞,一块块土坷垃被翻了起来。
  第一刀是大块的土坷垃。
  而犁地机一个直线犁过去,又返回来再犁一遍。那些大块的又干又硬的土坷垃立即就变的碎了些,非常的整齐,非常的规整。
  第一刀犁完。操作员换第二条线继续。
  农机局的一众人等就围着那被犁出来的槽观察着。
  “哇。这比牛犁的舒坦多了。”
  “这土被犁的真碎啊。水稻长起来都更容易些。”
  “太快了。长一百米,两刀一个反复就结束了。一百米的距离,靠牛的话得用至少半个小时吧。这犁地机呼啦啦的一两分钟就弄完了。”
  “太快了。”
  :“这个效率……”
  “……”
  远处老百姓也都震惊了。争先恐后的跑过去看,蹲在地上看那犁地机趟过去的槽,惊呼连连。,
  这犁的太好了吧?


第416章:马贼之说

  之前所有的质疑,在犁地机真正开拓出荒地之后,全部停止了。
  “就这犁出来的土,别说种粮食了,什么都种的活啊。”
  “是啊,水稻没这么脆弱。”
  “也不知道是谁传的,说只有人力弄出来的地才有灵性,我觉得这都是放屁的话。”
  “哪有那么多玄之又玄的事情呢?机器犁出来的地,更好,更快。更规整。”
  “对,牛犁地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力度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机器犁出来的地,所有规格全都是一样的。这又有什么好争议的呢?”
  “……”
  而后,老百姓争先恐后的开始抢夺犁地机。都希望犁地机赶紧帮忙把自己家的地犁出来。
  而九州科学院的技术人员,在教会农机局的人学会使用犁地机之后,就放手了,坐在一边乘凉。只是时不时的指导一番。
  农机局的小王开着一辆犁地机,觉得很有成就感。
  虽然烈日当头,但其实一点都不觉得累。
  虽然浑身热的大汗淋漓,却觉得心里是痛快的,是舒服的。
  ‘嗡嗡嗡、’
  开着那喷着黑烟的犁地机在荒野之中纵横来去,所过之处,荒地全部都变成了粮田。这种成就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抹灭的。
  而油耗也算出来了。
  平均是犁十亩地,要用到一升柴油。
  这个柴油的消耗水准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等犁地机彻底推广之后,这些油费和人工费其实是老百姓平摊的。一家匀不到多少钱。都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花不到多少钱,但是带来的这种效率,却是极其可怕的。
  一台犁地机,一天能犁好几十亩。
  而如果放在以前的人力时代。家里没条件的,犁地是要用锄头的,一锄头一锄头的往起来翻。
  有条件的只能用牛,而一头牛再怎么吃苦耐劳,一天能犁出两亩地那也已经是不得了了。
  可是现在有了犁地机,这效率瞬间增加了许多。带来的收益是很丰盛的。
  最重要的是,有了犁地机的出现,这就节省了大批大批的劳力。更多的人有田可以种了,更多的人不需要顶着烈日在田里锄禾日当午了。
  ‘嗡嗡嗡’一整天的时间。
  整个金昌郡各个角落里,全部都是犁地机的轰鸣声。
  百姓张灯结彩。
  在这种犁地机开垦大批荒地的状况之中,每个人似乎都感受到了新生活的一种奔头。
  李真下达了指令:“农机局的出现是个好兆头,这说明其实西州的人也是重视农机机械的。那么这个农机局就要往大的办。现在金昌郡进入了一百台犁地机,不仅仅要金昌郡的人使用上犁地机。也要让更多地方的老百姓接受犁地机。有了犁地机,效率将会变得更快,节省劳力的同时,也节省了经济。更多的人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了。”
  “人力解脱了出来。那种地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就只剩下了插秧。秋天收割机开进西州,他们连打谷子都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了。”
  “到时候整个金昌郡的人需要做的,就只是收了谷子去路上晾晒。早上晒下去,晚上去收,一天都闲。而到时候脱皮机一来,连水稻脱壳都瞬间帮他们做了。那么西州的老百姓就幸福了。”
  贾立平由衷感慨:“是啊。那金昌郡的百姓要做的是什么?就只是忙个一两天,进行水稻插秧的劳作。然后就只是坐等着几个月后庄稼长好,然后卖钱,或者留着自己吃就可以了。因为有国家的扶持,今年西州的粮食产量肯定是要过盛的。内部消耗不了的就会卖出去,到时候专门就有做生意的开着车来到处收粮食。老百姓甚至都不需要动弹,平白无故的就有钱到手了。有粮食,还有钱,西州的穷根就断了。”
  李真点点头:“但是西州很大,国家大力扶持。但是也有漏网之鱼,一些太过偏远的山村就得不到扶持。所以一定要雨露均沾。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也是没有办法辐射到每个角落的。只有等到秋收时,老百姓有钱了,官府有钱了。大家都有钱了,再去完成富裕的地方带动穷地方吧。让一些地方先富起来,让先富的去带动后富的。”
  “李师的这个计划很不错。那咱们就将这个金昌郡定位成‘先富裕的扶持典型郡’?”
  “对,金昌郡在一个季节过后,必须要迎来一个新的面貌。所以加大力度扶持,将金昌郡变成一个扶持典型郡。让周边的郡县,也都争先模仿,互相借鉴,互通有无。这样一来,富地方就能带动起穷地方了。立平,我问你,马贼你怎么看?”
  李真忽然发问了。
  贾立平竟然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新九州的人都知道李真和马贼的渊源。
  曾经李真去赶考,路过燕子矶就活了他一个,最后高中状元带着禁军直接荡平了燕子矶。
  这故事已经老幼皆知,甚至被写进了教科书,成为了一个典故。
  贾立平自然也知道李真和马贼的渊源,他暂时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这个问题,更不知道李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李真看见贾立平面色变换,笑道:“你不要多想。我就想问问你,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马贼这个东西?”
  贾立平面色有些为难:“李师,你曾经好像说过,总有一日,要荡平这个世界所有的马贼。我承认现在一些穷地方确实还是有马贼的,但是,有很多地方的马贼和官府其实都是牵扯颇深,如果您要实现当年燕子矶对刘权的诺言。那么有些大发,牵一发而动全身,死的人恐怕有点多。这种全国范围的大清洗,不利于建国初期的发展路线。”
  李真苦笑:“你想多了。目前我不想频繁的去代替政府,做一些越权的行为。我只是问你,你觉得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马贼?”
  贾立平皱着眉头,沉思了良久,说:
  “民风彪悍之处多有马贼。”
  “还有呢?”
  “还有……被逼走投无路者甚多,所以只能落草为寇?”
  李真犹豫了一会儿,想说什么,却最终摇了摇头。


第417章:贫富差距开始明显

  贾立平看着李真的表情好像有些不对劲。
  好奇的问:“李师,怎么了?”
  李真闭着眼睛,梦呓似的说了一声:“立平啊,你说新九州建立,国力昌盛。为世界之霸主,如果我们想,随时可以横扫这个世界。但是,为什么国力如此昌盛的新九州,却还会有马贼呢?”
  贾立平满头雾水:“李师,国力昌盛不昌盛,和有没有马贼,没有直接的联系吧?”
  “不。你错了,有直接的联系。我问你,那些马贼,在没有做马贼之前,都是什么身份?”
  贾立平皱眉想了想,呐呐到:“逃犯?”
  “那逃犯在做逃犯之前,又是什么?”
  “犯了罪的人?”
  “那犯了罪的人,在犯罪之前又是什么?”
  贾立平一愣:“百姓?”
  李真点头:“对,就是百姓。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没有绝对的好人,也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坏人。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根据接触的社会环境,受到的教育程度,以及一些人世间的各种偶然性,还有一些迫不得已的事情所逼,被这些所影响。从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
  “哦?”
  “这个世界是充满偶然性的。人也是充满偶然性的。你说,是人影响了事物的发生。还是事物影响了人的改变?”
  贾立平脑袋里乱糟糟的,试探道:“是事物改变了人?”
  “不,是人参与了事物。”
  “对,是人参与了事物。”
  “不对。是人参与了事物。事物出现了变化,而事物反过来再影响了人。”
  贾立平张着嘴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李真又道:“那么回到之前的话题,你说。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马贼?”
  贾立平眼前一亮:“李师,你想说的是。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但是随着不断的去参与一些事物的进展,从而又被事物所影响,产生了改变?有些人变好了,有些人变坏了?”
  李真点头:“对。好与坏,就是这样出现的。但这又是一个悖论,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也不存在绝对的坏人。所谓好人,只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并且让多数人受益,所以给他定义一个‘好人’。而坏人,只是因为他的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