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谅的,是你们才对,而我,永远是光荣伟大正确的!”
  其实在厄柯西的话语讲到一半的时候,萨米就已经不甘的闭上了眼睛,但是厄柯西仍然坚持继续讲下去,因为这已经不是给萨米讲了,而是讲给他的亲兵,讲给军营中其他的将领听。
  在合上萨米的双眼以后,厄柯西站起身来,看着自己身旁神色各异的将领们:“我们已经改信过一次,没有办法回头了,又或者你们认为,你们的家世足够显赫,能让对方接受你们这个改信者?”
  “所以对于我们在这一场内战中,应该去哪一个地方,是一件难以决定的事情吗?事实上,从丑陋背叛开始,我们就已经被米洛斯死死地绑在他的战车上,只能听从他的指令前进,跟随着他的脚步。”
  说到这里,厄柯西对着手下的将领们摊开双手:“这就是我要说的话,那么你们的回答是什么呢?”
  经过片刻的沉默之后,回答厄柯西的,是军营中整齐划一的山呼:“听从主将安排,消灭狩猎恶神!”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光暗圣战(二十三)厄柯西传·前言/早年生涯
  史海沉钩版《悉伯大典·历史卷·法克尤文化圈·古典时代编史·法兰尼尔·多瑙家族》节选厄柯西传
  《背叛者的加冕》(章节名为史海沉钩编者所加)
  史海沉钩编者前言:
  众所周知,南疆大陆五大文化圈之中,如果要评价出一个历史矛盾最为复杂的文化圈,那么毫无疑问,就是位于正南部的法克尤文化圈,因为历史原因,法克尤文化圈中的各个族群互相仇视。
  而这一切矛盾的根源,必须深究到千年以前,大历1280年发生的丑陋背叛,以及此事件前后所引发的一切事情。
  丑陋背叛这一事件,不但使法克尤文化圈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对转,在传统的划分方法上,也是法克尤文化圈早期古典时代和晚期古典时代的划分点。
  传统史学家一致认为,丑陋背叛标志着法克尤早期古典时代,也是法克尤四国霸权时代的寿终正寝,代表着法克尤晚期古典时代,也就是法兰尼尔四国霸权时代的开始。
  而对于丑陋背叛这个事件的评价,也是命运多舛。在早期,主要批判丑陋背叛的,都是来自多迪与法修姆,而法克尤与法兰尼尔则对此事件讳莫如深。
  根据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这一起事件的实权者,法兰尼尔大军机长厄柯西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丑陋背叛是确立法兰尼尔四国霸权的标志性事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是大军机长亲自执行的任务。另一方面,最关键的那个大军机长厄柯西对此事件蛇鼠两端,犹豫不决,有时出于政治立场肯定这一事件,有时又出于内心良知的责备否定这一事件。
  因此,厄柯西这种互相矛盾的做法,又因为厄柯西在法兰尼尔崇高的地位,以及为尊者讳的因素,导致丑陋背叛在整个法克尤古典晚期时,被法兰尼尔避而不谈,一定要谈了也一笔带过,让法兰尼尔自身史料稀少。
  经过以上原因,这就导致话语权的全面丧失。
  在古典时期结束的时候,如果学者们想要调查丑陋背叛的资料,就只能从法修姆、多迪以及西部军镇那里,寻找一些带有极其严重立场的史料,肆意抹黑拉低当时法兰尼尔的各个人物,使其史料价值并不太大。
  而在法克尤文化圈进入中世纪以后,由于法兰尼尔霸权的失落,法修姆的崛起,导致法修姆文献中的史料,成为最正统的史料。
  不仅如此,在这一方面法修姆做的最缺德的事情,是销毁一切夸赞法兰尼尔的资料,法兰尼尔留下来仅存的一些对丑陋背叛的资料,基本都毁于这一时期。
  这个做法,让后人对丑陋背叛的资料,基本只能从法修姆处获得,而后来的国家,基本都是以法修姆的资料为基础,这使得记载进一步失真。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对丑陋背叛以及厄柯西、克罗米这些制造着的评价,从有批判有肯定,变成了全面否定,厄柯西的名声开始臭大街,成为历史上经典伪君子、败类的代名词,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法克尤文化圈的公认。
  在悉伯同盟统一南疆大陆,修订《悉伯大典》的时候,也采用了这个最流行的说话,这使得厄柯西这群人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很长一段时间彻底无法翻身。【悉伯同盟在未来绝对是重点介绍情节】
  一直到近代的时候,新史学家艰难的通过流传下来的少部分原始史料,进行数字化、地图化分析,才初步还给厄柯西、克罗米这些人一个清白,还给世界历史一个清白。
  这是前些年闹得很火的一件事情,现在被称为“厄柯西翻案”事件。
  编者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各位读者,丑陋背叛是一件丑恶的事件,这即使是在古代的法兰尼尔也是公认的事情,各位读者不能因为“厄柯西翻案”,就连“丑陋背叛”也要一起推翻。
  事实上,为什么会有“厄柯西翻案”这一起事件?因为法修姆在批判“丑陋背叛”的同时,还不顾历史事实,连带着制造了“丑陋背叛”的厄柯西等人的水平,也被一齐抹黑,造成后世看到的,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厄柯西形象。
  因此才会有“厄柯西翻案”,新史学家需要让厄柯西这个被抹黑的形象,以真实的面貌重新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是被法修姆修改过的模样,这才是一个历史学家,所应该做的事情。
  然而最近有些人已经走火入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想要将制造了“丑陋背叛”的厄柯西称为圣人,这无疑也是不可取的。
  零零散散,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而为了能增加读者对这个争议性人物的了解,本出版社特意将有关厄柯西的章节,从南疆大陆最正统的《悉伯大典》中摘出来,并且用《背叛者的加冕》这个带有讽刺性的名称作为摘录章节的名称。
  《悉伯大典》虽然也在批判厄柯西,但是没有像法修姆史书那样完全抹黑厄柯西,因此值得一读,作为一个参考,其中【】里面的文字都是编者注。
  (一)早年时光
  厄柯西·德拉·多瑙,被法兰尼尔称为最伟大的大军机长。
  法兰尼尔最伟大的大军机长,在历史上只被授予过两个大军机长,而这两个大军机长都是以背叛作为重要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法兰尼尔就是一个背叛成性的无耻流氓国家,这种国家能成为一时霸主,真是法克尤文化圈的不幸。
  【第一个是带领法兰尼尔独立的大军机长,他与法修姆约定共同进攻法克尤,后来却又抛弃法修姆,单独与法克尤和谈,在得到法克尤的埃纳、黑波斯以后,与法克尤一起遏制法修姆。】
  【从这里看,其实法修姆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法兰尼尔坑了,因此法修姆对法兰尼尔的怨恨,以至于后来称霸以后,对法兰尼尔的肆意抹黑,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被同一个国家如此坑过两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不多见。】
  厄柯西于大历1257年,出生于法兰尼尔的黑波斯,属于多瑙家族的旁支子弟,他在黑波斯的多瑙家族农庄中,度过了富庶的童年。
  厄柯西第一次受到重视,是在多瑙家族年会的时候。当时多瑙家族的前族长到达旁支聚会的会所视察,他见到厄柯西的第一眼,就感到诧异,于是将厄柯西叫到偏室,对他单独训话。
  在偏室中,前族长看着厄柯西半天没有说话,厄柯西感到一些恐惧,族长这时候才说出自己的感想。
  “我是第一次见到灵压如此特别的人,我有一种预感,能将多瑙家族带往鼎盛的人就是你,但是你一定要通过正道的方式啊!”
  厄柯西听到前族长对其人生的劝告,这时候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是唯唯诺诺的应许,不过从后来的事件来判断,厄柯西明显已经忘记了老族长的劝告。
  【其实原始史料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例,用来说明厄柯西天生聪慧,这里就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作为代表,其他的就不举例了。】
  【顺便引用一下厄柯西晚年的话:“我所在的这一系在多瑙家族是很偏的一系,不要说族长,连旁系的偏族长我都没见过。”】
  因为前族长的重视,厄柯西在十岁的时候,被推荐进入法兰尼尔最著名的休彼得学院,成为一名休彼得学院正式学员。
  (二)“坎塔德”投机
  大历1274年,法兰尼尔当时的大军机长克罗米(62岁)与法修姆大军机长签署了《坎塔德协定》。
  这一份协定从签订的开始,卑劣的克罗米就没有签署这一份协定的打算,这不过是用来诱惑法修姆的诱饵。而当时的法修姆大军机长,被贪欲迷失了眼睛,因此才签署这一份协定,因此法修姆后来的惨败,也与其贪婪脱不开干系。
  然而在签署协定的初期,克罗米老奸巨猾的将自己的真实目的隐藏起来,让人们相信,他是真的要去征服多迪的西部军镇,扩张自己的领土,装点自己的威望,结果引来国内爱好和平者一致的抗议。
  【这一点,已经被新史学家通过举例履历的方式推翻,那些反对《坎塔德协定》的人,未必都是所谓的爱好和平者。】
  而抗议者集中最多的地区,是位于韦尔卡纳的休彼得学院,以学员们为中心,兴起了反对大军机长、反对《坎塔德协定》的风潮。
  对于治下人民爱好和平的诉求,法兰尼尔当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更是激起爱好和平者的强烈愤慨抗议。
  风潮在酝酿几个月以后,达到了顶点,不过随着寒假休学、学生解散而被暂时压制下去,等到寒假开学的时候,示威游行的风潮开始愈演愈烈。
  在这游行的人群之中,就有厄柯西的身影。
  厄柯西在学院的前八年,因为其自身能力的限制,尽管多番经营,但仍然没有创造过什么特殊的成就。随着临近毕业,厄柯西变得越发焦急,毕竟如果有在学院时代就做出重大成就,那么以后的仕途将会更加顺利。
  焦急之下,厄柯西做出一个错误的判断,他决定利用坎塔德事件来为自己增加声望。
  ………………………………


第二百章 光暗圣战(二十四)厄柯西传·行于背叛之间
  (三)韦尔卡纳挫折
  厄柯西有着与同年龄段同学所没有的老奸巨猾,其手段远非那些没有毕业的年轻人比得上的。
  尽管这些能力在厄柯西学业中并没有给他多大的帮助,但是当厄柯西参与到政治活动之中的时候,就确保他如鱼得水。
  没有看破厄柯西丑恶用心的学员,以为厄柯西是真心愤怒于坎塔德协定,于是让厄柯西成为游行的两大领导者之一。
  【关于韦尔卡纳反《坎塔德协定》游行的主导者到底是谁,各位可以去看一下欧登莱博士的《韦尔卡纳游行的黑手们》这一篇论文。不论欧登莱论文是否正确,但是有一点已经被公认,那就是那一次造成军机长遇刺身亡的游行,绝对不可能是学员所能组织起来的。】
  韦尔卡纳反《坎塔德协定》游行有两大主导者,一个是心怀鬼胎、只是为了为自己毕业之后铺路的厄柯西,以及纯粹是一腔热血、热爱法兰尼尔的萨米。
  这一次游行的结果,是韦尔卡纳军机长死于热血学生的刺杀,游行者被当局残酷镇压,大部分在秋后算账中被处决。
  这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这么多优秀的学子被残杀,对于法克尤文化圈的和平是巨大的损失。
  试想一下,如果丑陋背叛的时候,这群热爱和平的学生还在,或许丑陋背叛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可是在当时那个时候,又有谁能想得到5年后的丑陋背叛呢?即使是最偏激的学生,肯定也无法想象克罗米是有多么的无耻,才会发动这样的背叛,善良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参与过游行的学员都要被处死!厄柯西初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惶恐,他原本只是利用这次游行制造荣誉,而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个时候,多瑙家族的族长想起了前族长对厄柯西的夸奖,于是帮助厄柯西脱罪。通过多瑙家族族长的接引,厄柯西初次见到了克罗米,臭味相投的他很快就和克罗米集团勾结在一起,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
  在韦尔卡纳事后清算中,厄柯西昔日同伴因为游行纷纷人头落地的时候,作为游行领导者的厄柯西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接受克罗米集团的任命,前往处于战争的西部军镇,成为军团长。
  厄柯西利用完了游行者,就一脚踢开他们,因此游行者大多死于日后的清算中。只有另一个带头者萨米,在有正义感的贵族帮助下,侥幸逃脱一条性命。
  【著名的“厄柯西翻案”事件引发点,就是法兰尼尔任命厄柯西成为军团长的委任状被后人无意中发现。从委任状的描述中可以推测,厄柯西到达西部军镇以后并没有很快成为军团长,而是至少当过1年以上的前线战兵。】
  【如果韦尔卡纳游行的处理结果,真的是《悉伯大典》所说的话,(《悉伯大典》的材料又源自法修姆史料,法兰尼尔史料这一方面已经被法修姆销毁的十去八九),这份委任状的时间根本对不上。】
  【更何况,所谓多瑙家族帮助厄柯西脱罪云云,从一开始就是被翻案者重点炮轰对象,流传下来的仅存史料中,许多处地方提到厄柯西早年并不受多瑙家族重视——甚至包过厄柯西自己的晚年回忆】
  【不过最麻烦的事情在于,韦尔卡纳游行者的名单没有流传下来,因此很难判断《悉伯大典》中所说,处决掉所有参与者是否正确。毕竟在史书上流传下来的参与游行者,如果将范围限定在休彼得学院的话,只有厄柯西与萨米两个人名。】
  韦尔卡纳游行,是厄柯西失败的投机,但也是唯一一次失败。从这以后,厄柯西变得更加谨慎,更加心黑手狠,再也没有失败过。
  (四)丑陋背叛·【厄柯西崛起】
  在西部军镇的战斗中,厄柯西很快勾结上阴影组织,与阴影组织中的败类一起,在西部军镇呼风唤雨,很是得意。
  大历1280年,克罗米集团感觉时机合适,于是下达命令,准备执行对法修姆的背叛,也就是被我们现在人称为“丑陋背叛”的军事行动,而作为这个行动开始的标志,就是厄柯西突袭图克。
  厄柯西拿着克罗米给予的密令,违反法兰尼尔的规定将一些精锐的军团聚集到一起,要求他们改信阴影之神,和他一起突袭图克,事成之后一定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自古以来有厄柯西这样蝇营狗苟的人,就有坚持正义与公理的人,比如后来的萨米,再比如当时反对厄柯西的军官。
  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无法得知那一位勇敢者的姓名,只知道他是一个高尚的贵族,有着一双剑眉,坚定着坚守狩猎之神传下来的正义,带领着一群正义的人严词拒绝厄柯西可鄙的要求。
  心狠手辣的厄柯西毫不手软,下令将这些人处决,剑眉军人到死为止,都没有停下呵斥厄柯西的举动,这让一些厄柯西的同伙感到害怕,但是随即又被厄柯西提到的荣华富贵所鼓舞。
  在处决掉这些人以后,厄柯西朝着图克突袭。前面说过,厄柯西是一个无能的人,除了心狠手辣、卑鄙无耻以外没有其他的特点,尽管厄柯西打了一个出其不意,但是图克的守军仍然英勇的抵抗住厄柯西,直到图克内部的阴影组织里应外合为止。
  图克沦陷以后,厄柯西为了发泄自己攻城的挫折,在图克内部制造了大屠杀,将所有出力抵抗他的人全部杀光,并且始终洋洋自得,以此作为炫耀。
  接着,厄柯西率领军队,对南部法修姆的军队发动了进攻,却被愤怒的法修姆军队打的灰头土脸,不得不坐守图克,期间有两次图克差点被法修姆攻下。
  面对厄柯西的失利,克罗米非常不满意,但是考虑到多瑙家族对厄柯西的支持,只好忍住替换厄柯西的冲动。
  老奸巨猾的克罗米联系上了法克尤,尽管法克尤大军机长恩熙非常厌恶两面三刀的法兰尼尔,但是为了驱除法修姆侵略军,还是捏着鼻子与对方合作,这说明了侵略者比背叛者更令人厌恶。
  当知道克罗米绕过自己与法克尤合作的时候,厄柯西预感到对方可能想抛弃自己。厄柯西的聪明才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突然灵光。
  为了避免战后因作战不力被惩罚,厄柯西决定创造出更多的功绩。他越过图克,通过阴影组织的帮助,进攻兰尼尔修姆山脉东部的土地,攻下了美西斯与菲斯,并在这里制造了大屠杀,作为在图克遭受挫折的报复。
  事后克罗米将兰尼尔修姆山脉东部作为厄柯西的任务奖赏,厄柯西成为这里的至高主宰,让这里的居民过上痛苦的日子。
  【然而根据在美西斯的考古研究,目前已经确认厄柯西没有在美西斯进行过屠杀,这纯粹是法修姆甩给厄柯西的锅。此外厄柯西只是这里的军事主管,并不负责政务。】
  【不过丑陋背叛对于厄柯西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厄柯西通过这一个事件开始崛起,成为一股有所分量的势力。】
  (五)好风凭借力·【厄柯西的第一次登顶】
  大历1284年,72岁的克罗米连续几周没有在公众场合露面,官方消息是称其身体严重恶化,确实一个72岁的老人,生重病是有概率的事件。
  然而事实上,这只是克罗米放出的一个诱饵,用于调出那些隐藏起来的反对派。那些正义的起义者遗憾的没有发现克罗米的诡计,以为这是一个好几回,于是匆忙着以埃纳为中心,在全法兰尼尔发动了反对克罗米的起义。
  事实上,丑陋背叛发生的一个月后,就有起义军因为反对克罗米而进行起义,但是当时碍于克罗米还很强大,时机还不正确,导致起义者并不多。从大历1284年开始,起义者才真正全面起义。
  遗憾的是,法克尤与法修姆在上一次战争中死伤惨重,此时仍在修养,暂时无力进攻;而多迪正忙于镇压西部军镇法克尤人的起义,也错过了这一次法兰尼尔的大规模内战,使得这一次绝好的干涉机会流逝。
  不过,克罗米尽管早有安排,但还是低估了起义者的力量,导致其镇压起义时显得手忙脚乱。在这个时候,驻扎在美西斯的厄柯西手上的军队就显得极其重要。
  虽然厄柯西本人能力不行,但是驻扎在美西斯的军队是一支十足的精兵,并且从美西斯出兵,可以与克罗米对埃纳进行前后夹攻,这就是厄柯西重要的原因。
  为了劝说厄柯西投靠正义,没有看清厄柯西真面目的萨米,还以为厄柯西是他昔日游行时所见识的同学,因此自告奋勇去劝说厄柯西投奔光明。
  萨米的结局自然必不用多说,被厄柯西残忍的杀害,作为给克罗米的投名状。这个世界从未给过萨米彩色,但是出于一名贵族高尚的情怀,萨米仍然坚持用笑容去面对这个世界,以正义的举动行事,最终倒在了残忍的屠刀之下。
  杀掉萨米以后,厄柯西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出乎意料的带领军队回到本土平叛。他通过阴影组织的联系突袭埃纳,与克罗米的军队形成对起义军的前后夹攻。到大历1287年时,厄柯西配合克罗米残忍的将这一次起义镇压下去。
  而借用这一次镇压,也让克罗米暂时宽恕了厄柯西在丑陋背叛中的拙劣表现,进入了克罗米的核心集团。
  【事实上,应该是通过丑陋背叛让厄柯西崛起,在通过这一次镇压事件,以及厄柯西多瑙家族的身份,让厄柯西进入克罗米的核心集团。】
  ………………………………


第二百零一章 光暗圣战(二十五)厄柯西传·背叛者的加冕
  (六)一时的挫折
  借用着起义者的鲜血,厄柯西在大历1287年的时候,成为克罗米集团的核心成员,一时风头无几。
  幸运的是,或许连已经陨落的祖神都看不起厄柯西的嚣张,代表丑陋背叛中的死伤者给予厄柯西惩罚,在厄柯西刚刚爬到权力的核心层时,就给予厄柯西当头一棒。
  大历1288年,米洛斯以76岁的高龄去世,这一次是真的死去。
  随着克罗米的死去,新任大军机长萨福铎(51岁)并不喜欢厄柯西,他一厄柯西以年岁尚幼(31岁)的缘由,很快就被剥夺了重要的职位,排挤出法兰尼尔的核心层。
  除了法兰尼尔内部争权夺利以外,还有法兰尼尔之中最后的正义之士,对厄柯西发动的反击,可惜这一次行动,是正义之士的最后一次成功。
  【除去立场偏见,这一段资料大体上没有错误,随着克罗米的逝去,厄柯西遭到排挤,不过被排挤的真正原因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七)流血的崛起之路
  尽管厄柯西被排挤,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染指最高权力的欲望。他待在黑波斯,通过与自己友善的阴影组织,将自己的触手伸向法兰尼尔的各个角落,确保自己能知道每一个重要的消息。
  而此时法兰尼尔的局势,也给了厄柯西一个机会。
  随着多迪平定西部军镇的起义,法克尤与法修姆也从上一次战争中初步恢复过来,在狩猎之神的联合下,三国为了惩戒无义的法兰尼尔,集合成第一次反法兰尼尔包围网,对法兰尼尔发动战争。
  与此同时,残存的正义之士也在法兰尼尔的内部,再一次发动了起义,与外国干涉军里应外合。
  面对正义之士的举动,法兰尼尔统治者吓坏了。通过阴影组织的说情,闲居的厄柯西再一次被萨福铎启用,任命为独立的军团长,率领一方军队进行作战。
  在厄柯西被起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再次征服菲斯,确保美西斯这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点安全。这一点,厄柯西通过阴影组织的里应外合迅速完成。
  【这里引注一下,为什么美西斯重要,原文可以参考论文《百年美西斯》】
  【法兰尼尔占据美西斯,意味着可以随时越过兰尼尔修姆山脉,在法修姆的心脏地带插入一根楔子。什么时候法兰尼尔想要对付法修姆,只要往那根楔子稍微一用力,法修姆的核心地带就会瞬间陷入战火。】
  【而之所以还要控制菲斯,是因为菲斯存在的意义,就是确保美西斯这个楔子不至于变成孤悬海外、被对方围攻的孤城。】
  【法修姆后来有一个名将曾经说过,法兰尼尔有一个名将曾经说过,“想要守住美西斯,就必须确保菲斯不丢失,”用神界的话语来说,就是“守江必守淮”。而这也是法修姆在遭遇过惨败以后,还拼着一口气,一定要加入法兰尼尔包围网的原因。】
  在收复菲斯以后,厄柯西又被调离了美西斯,这是法兰尼尔这个卑劣的集团勾心斗角所致的结果,因为厄柯西曾经在美西斯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萨福铎不放心让厄柯西长期呆在兰尼尔修姆山脉东部。
  因此,在离开原战场以后,厄柯西被调往西部军镇战场,那里是有着精兵悍将的多迪军队,以及深深怨恨法兰尼尔的法克尤人。按照萨福铎的估计,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厄柯西,应该会死在那里。
  然而萨福铎没有想到,厄柯西已经秘密的和多迪勾结在一起。
  多迪的提吉克家族虽然参加了这场战争,但是他们对从法克尤身上获得利益的兴趣,要远远高于进攻法兰尼尔。等到这么做了以后,提吉克家族担忧狩猎之神对他们秋后算账,于是在阴影组织的蛊惑下,开始执行养寇自重之计。
  所谓养寇自重,就是故意在这一次战争之中失败,与法兰尼尔无条件和平,让狩猎之神不敢推翻提吉克家族,使多迪陷入内战,以免令法兰尼尔做大。
  提吉克家族相信了阴影组织的提议,因此在西部军镇与厄柯西的战斗中,屡屡假装失败。而他们不知道,这个主意其实是厄柯西出的,他们也并不知道,他们的这个举动使得厄柯西在国内获得了无上的地位,让萨福铎在战后,不敢像上一次一样,内战一结束就立刻流放厄柯西。
  【这一点存疑。第一,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提吉克家族做出养寇自重的举动,是来自阴影组织的蛊惑。第二,厄柯西的军事实力确实被严重低估。一次里应外合、阴影组织、对方放水可以理解,厄柯西的每一次胜利怎么在法修姆史料中,都是敌人放水、里应外合成功的?这就值得思考了。】
  而在这个时候,厄柯西又通过和提吉克家族合作,做出一件改变法克尤文化圈力量对比的大事情,这彻底让萨福铎无法遏制厄柯西的崛起。
  在提吉克家族的指挥下,多迪军队多次越过埃芬提关隘,前往法克尤的领土上挑事,让法克尤大军机长一日三惊,许多法克尤贵族开始怀疑,法兰尼尔包围网对“邪恶野蛮的多迪人”究竟有没有约束效果?多迪人会不会违反条约?
  大历1299年,法克尤对是否退出包围网,改信阴影之神,成为法兰尼尔的附庸产生争议的时候,厄柯西违反法兰尼尔的军事规定,直接出兵法克尤,通过军变将法克尤确立为法兰尼尔的附庸。
  法克尤成为法兰尼尔的附庸,这对于改善法克尤文化圈的力量对比至关重要,自此以后法兰尼尔就再也不用担心被三面夹攻,可以更专心的将力量投放到东西两地了。
  这一个大胆的举动,让厄柯西的崛起彻底无法被抑制,通过各种手段,踩着无数善良正义的起义者尸体,厄柯西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法兰尼尔的核心统治权,拥有染指最高权力的资格了。
  (八)带血的加冕
  凭借着在上一次战争的巨大功劳——即使是多迪放水,那也是功劳——以及让法克尤成为附庸的功绩,当大历1310年萨福铎卸任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拦厄柯西这个小人,成为法兰尼尔的最高统治者了。
  厄柯西果然不愧其性格,在厄柯西上任以后,就抛弃了昔日的多迪盟友,对着曾经的盟友狠狠捅了一刀。
  大历1313年,厄柯西主动对多迪宣战,法兰尼尔的军队再一次踏入西部军镇,西部军镇这个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再一次沦陷到厮杀之中。
  而正直的法修姆,在听到多迪遭受进攻以后,尽管国内情况很糟糕,但是没有像厄柯西与曾经的多迪一样,仍然坚守着狩猎之神定下的联盟去支援多迪。法修姆从上到下咬着牙,凑出作战的兵力,在美西斯发动攻势,从东部牵制法兰尼尔的部分兵力。
  【这是很显然的,如果法修姆不牵制法兰尼尔,让法兰尼尔轻松灭掉多迪,下一个就会轮到法修姆自己,所以法修姆有必须遵守承诺的理由。】
  被厄柯西进攻的多迪,此时情况非常不妙。
  正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