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莱德拉多位于于立文的南方,也是扬尼斯湾的沿海城市,如果说罗木书是给扬尼斯特加王朝贿赂的话,莱德拉多就是给于立文区的上于立文家族的贿赂。
并且洛文王朝不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扬尼斯特加王朝不可能趁机灭掉奥斯陆,一是东边法克尤地域形式未定,二是灭掉奥斯陆以后,扬尼斯特加王朝就要直面奥迪与奥雷蒂亚,那无疑会是一场噩梦。
最后双方谈妥了条件,于是多利安借口奥斯陆之间的商业冲突,因而对奥斯陆发动入侵,这就是2265年的“洛文战争”。
既然这场战争中洛文王朝本身都成了带路党,那还有什么交战的必要吗?6年之后奥斯陆境内所有试图反叛的贵族几乎都被扫平,洛文王朝稳固了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而多利安也如约以割让的形式拿到了预定的报酬。
最后“第十三次阴影狩猎战争”以签署《第十四次图克和约》为标志在2274年结束,法修姆分裂出了两个国家,而多利安则吞并了多迪与尼罗兰军镇,变得更加强大,可以说多利安贵族寻求扬尼斯特加家族入主的这一买卖,算是做对了。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
第七百一十九章 环南疆(十五)新特加
“第十三次阴影狩猎战争”结束之后,扬尼斯特加王朝便开始迁都,将多利安的首都从原本新特加军镇的陶碧马迁移到高萨拉军镇的高希武。
扬尼斯特加王朝这一行动的目的,表面上是宣称如今高萨拉军镇地处多利安中心,将首都迁到这里有助于统合全国,实则是经过上次“第十三次阴影狩猎战争”以后,不甘心自己与当地贵族之间的疏离,趁机拼此一搏。
而选择迁都到高萨拉军镇,也是扬尼斯特加王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而决定的,乌卡军镇离新特加军镇比较远,其他军镇则允诺当地贵族自治,所以只有比邻新特加军镇的高萨拉军镇可以下手,此前扬尼斯特加王朝便多有渗透。
并且高萨拉军镇在“第十三次阴影狩猎战争”中沦陷在法修姆统治下数年,当地贵族力量遭到了不小的削弱,这就给了扬尼斯特加王朝借力的机会。
迁都之后,扬尼斯特加王朝便开始缔造法克尤地域中的多利安秩序,试图塑造属于多利安的和平,这就有了优素福旅行到奥迪地域时经常听到的一个名词,“三臣一主体系”。
2294年的时候,多利安与奥斯陆签署《臣服条约》,奥斯陆同意成为多利安的附庸国,以换取多利安的庇护,避免被奥迪和奥雷蒂亚吞并。
随后便是2302年的《纳贡条约》,多利安与法修姆治下割据多瑙军镇的多瑙家族和割据治法克尤军镇的内缇欧家族签署条约,两个行省的自治权由多利安所掌控。
奥斯陆、多瑙家族和内缇欧家族,这三个势力加在一起,便是“三臣一主”中的三臣,而一主自然便是多利安了,三弱一强的四个势力互相结盟,使得周边国家就很难对此下手,因此多利安自豪地声称这是多利安所带来的和平。
而扬尼斯特加王朝又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白白庇护这些国家,因此自然是要取得一些商业特权之类的,才能给国内一个交代,结果这就导致扬尼斯特加王朝在奥斯陆与奥雷蒂亚商人发生了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奥雷蒂亚商人被驱除出奥斯陆。
再之后的事情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原本立场游离不定的奥雷蒂亚终于下定决心,与奥迪联手开始一齐反对“三臣一主体系”,这就有了奥迪和奥雷蒂亚在2312年签署的《反多利安条约》。
另一边则是法修姆与法萨,别忘了三臣中的两臣名义上都还是法修姆的封臣,结果却和多利安越走越近,法修姆自然无法容忍,这就有了2318年的《巴赫协定》,法修姆将多瑙军镇割让给法萨,换取与法萨的同盟。
等到了2324年时,奥迪这边与法萨这边走到了一起,签署《反多利安体系条约》将两个同盟连接起来,磨刀霍霍的准备对多利安宣战,挑战多利安的“三臣一主体系”,这就有了2340年的“多利安战争”。
结果如何前面也说过了,“多利安战争”在赫尔斯被招安的2381年随着签署《第十五次图克和约》而结束。
多利安的“三臣一主体系”被打破,奥斯陆被奥雷蒂亚与奥迪瓜分,多瑙家族投奔法萨,内缇欧家族吞并新提吉克家族后投奔了多利安,只是和上于立文家族一样享有自治权,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多利安领土更大了,实则却是跟虚弱了。
至于本土的话,多利安东边割让领土给法萨,这还不是致命的损失,毕竟东边割让的都是乌卡军镇的领土,最要命的是新特加军镇的损失,奥雷蒂亚盯上了扬尼斯湾,结果将不少领土从新特加军镇中并入奥雷蒂亚的海湾区,包括扬尼斯城在内。
或许在这场悲惨的战争中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多利安好歹是稳固住自己对高萨拉军镇的统治,并趁着乌卡军镇衰弱而也接管了当地。
这样一来,多利安国内局势实际上是被三分了,正统的扬尼斯特加王朝掌控高萨拉军镇、新特加军镇和乌卡军镇,只是除了残缺的新特加军镇以外,对其他两个军镇的掌控不是那么顺畅。
而上于立文家族割据于立文区,虽然实力最弱但胜在地处偏远,至于带着法克尤军镇加入并吞并新提吉克家族的内缇欧家族,另一支还是统治法修姆的王朝,也可谓是风头无几,隐隐有争权易主之势。
并且对于扬尼斯特加王朝来说,麻烦并没有结束,而是逐渐蔓延开来,随着扬尼斯湾的控制权易主,新特加军镇与于立文区中的贵族转移到奥雷蒂亚身上。
毕竟谁掌控了扬尼斯湾,他们就和谁走,相对来讲入主多利安两百余年的扬尼斯特加王朝,已经越来越不像一个奥特加人贵族了。
于是在“多利安战争”之后,多利安逐渐与法修姆走在一起,毕竟如今掌控法修姆的是内缇欧王朝,与多利安内部自治的内缇欧家族同出一脉,双方也有话聊,当然最重要的推动力还是两个国家都处于衰弱期,需要抱团取暖。
多利安与法修姆走到一起以后,奥雷蒂亚与法萨这两个传统反两国的国家自然也走到一起,很快在上次战争中从法修姆独立的法安达穆也加入了奥雷蒂亚与法萨的同盟。
最后由于奥雷蒂亚的煽动,战火在2425年从于立文区与新特加军镇燃起,由多利安、法修姆与奥雷蒂亚、法萨、法安达穆交战,又是一次五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即“第二次多利安战争”。
这场战争的详情,优素福已经在进入奥雷蒂亚和奥特加地域时提到过了,大体就是扬尼斯特加王朝统治崩溃以后,奥雷蒂亚与法萨成了争夺多利安的敌人,因此奥雷蒂亚开始扶持扬尼斯特加王朝以反抗法萨,而法萨自诩为多迪人、多利安人的庇护者。
至于法安达穆倒是与世无争严守中立,反正他的目标只是对付法修姆,而奥雷蒂亚对法修姆实在是鞭长莫及,倒不如给法安达穆卖个好。
最后“第二次多利安战争”在2474年随着《第十六次图克和约》的签署而结束,扬尼斯特加王朝对多利安长达322年的统治也随着第18代大军机长的卸任而结束。
多利安虽然不得不将尼罗兰军镇割让给法萨,并且同意于立文区复国为奥特加,但是好在还是继续存在下去,只不过从扬尼斯特加王朝一家独大变成了四大家族联合执政,国名也因此从“南岸军机大国”改成了“军机大国邦联”。
那么是哪四大家族呢?首先便是势力重新缩回新特加军镇的扬尼斯特加家族,只是扬尼斯特加家族估计会和当地贵族相处的不怎么愉快,不过再不愉快也无所谓,奥雷蒂亚蹲着不会让他们自个打起来。
其次便是掌控法克尤军镇与提吉克军镇的内缇欧家族;再次是从法萨投奔到多利安的多瑙家族,其掌控着多瑙军镇;最后则是在这场战争中崛起,从而被奥雷蒂亚扶持,如今掌控高萨拉军镇与乌卡军镇的后起之秀,拿提家族。
此时法克尤地域中,法萨便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于是奥雷蒂亚为了稳固自己在多利安的商业利益,串联起奥特加、多利安与法安达穆而进行了一番努力,这在优素福经过奥雷蒂亚的时候也已经说过了。
而等到“第十四次阴影狩猎战争”爆发以后,扬尼斯特加家族还不老实,因而与奥特加爆发了冲突。
结果就是在奥雷蒂亚的允许下,奥特加在2556年将其统治连根拔起,结束其在新特加军镇长达八百余年的统治,随后奥特加将新特加军镇并入自己国土作为参战的酬劳,又在奥雷蒂亚的要求下授予扬尼斯特加家族分支,沼泽特加家族在新特加军镇的自治。
当优素福乘坐者铁路履行到格奇亚伟这座新特加军镇唯一的港口城市时,距离扬尼斯特加家族被推翻、沼泽特加家族统治当地已经过去了三百余年,昔日诸国之间的恩怨情仇,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已是极其遥远的过去,只能在诗歌、中回忆。
而说来可笑,尽管新特加军镇最初是一个位于半岛上的特殊行省,可是经过千年的时光之后,新特加军镇如今只剩下一座港口城市,也就是优素福如今所在的格奇亚伟,而它如今大部分的领土全都位于内陆。
新特加军镇在1878年设立时的首府在扬尼斯,1993年迁到了陶碧马,2381年时由于陶碧马被割让给奥雷蒂亚,不得不将首府迁到斯奥德里克,等沼泽特加家族取代扬尼斯特加家族以后,便在2577年将首府迁到如今的毕立志。
毕立志就位于格奇亚伟的东边,因此尽管不再铁轨航线上,优素福还是抽空乘坐着浮空艇,从格奇亚伟飘去毕立志,浏览这座新特加军镇的首府,感受奥特加人文化与多利安人文化的融合。
离开格奇亚伟南下,就会重新进入奥雷蒂亚的领土,到达曾经多利安的首都,以及曾经新特加军镇的首府,如今隶属于海湾区的陶碧马。
陶碧马的铁路南下则是助童力,1750年多迪从乌卡军镇中拆分出亚奇军镇的时候,助童力便是亚奇军镇——现在名为高萨拉军镇的首府。
可惜在2064年结束的“法克尤战争”中被割让给新特加军镇,那时属于奥斯陆,等到2381年结束的“多利安战争”时被划到奥雷蒂亚的海湾区,直至今日仍旧未变。
助童力铁路南方链接的是大骨甲,大骨甲最初也是亚奇军镇的主城,在“法克尤战争”中随助童力一同被割让到新特加军镇。
不过和助童力不同的是,等扬尼斯特加王朝建立了在多利安的统治以后,大骨甲又重新划到高萨拉军镇,可惜在2381年结束的“多利安战争”中与助童力一同被划到奥雷蒂亚的海湾区,直至今日仍旧未变。
离开大骨甲以后铁路会继续南下,下一座城市名为萨拉努,而到了萨拉努以后,便进入多利安的国境。
………………………………
第七百二十章 环南疆(十六)多利安
如果要说多利安,就得先说亚奇家族,如果要说亚奇家族,就得先说多迪的乌卡王朝,要从这里说起。
乌卡王朝是在“第七次阴影狩猎战争”中崛起的多迪人贵族家族,通过“第二次反戈西战争”获得北域军镇的自治权以后,乌卡家族便在1688年将当地更名为乌卡军镇,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等到了1745年时,由于多迪时任戈西王朝在“第八次阴影狩猎战争”中战败不说,本身势力亦是损失惨重,这就给了乌卡家族机会,其串联议会发动了逼宫,迫使戈西王朝退位,建立属于自己的乌卡王朝。
乌卡王朝还有一支支系,只是这个支系分家久了感情也淡薄了,还因为争夺正统名额有过不少冲突,等乌卡王朝建立世袭统治以后,便大笔一挥,在1750年从乌卡军镇北部拆分出新的军镇,定名为亚奇军镇,交给这个支系自治,自此以后该支系也被称作亚奇家族。
表面上看,授予该家族在当地自治权,好像是莫大的信任,可是亚奇军镇在哪里?边荒之地,还是在西北边的,多迪长久以来的威胁都是来自东边,都是来自法克尤诸国,西北边边荒不说,向来只能啃沙子。
可是亚奇家族又能如何呢?曾经能与乌卡家族掰腕子,可是自从乌卡家族控制北域军镇以后,亚奇家族就日益边缘化,如今还能割据一镇,怕还是乌卡王朝念在同出一脉的情份上,免得相看两厌罢了。
然而之后两个同出一脉的家族之中,却又走了奥斯陆中卡斯王朝与洛文王朝的老路,亚奇家族靠着军功获得了威望,尤其是在“第九次阴影狩猎战争”中,可谓是多迪第一猛将,因而惹来了乌卡王朝的嫉恨,最后竟然将这位“第一猛将”棒杀。
这件事以后,两个家族关系变跌入谷底,随后便是1830年至1836年的“亚奇战争”,然而乌卡王朝先发制人,且多迪国力强盛,亚奇家族还先折一臂,最后不过抵抗6年便败下阵来。
内战结束以后,亚奇家族被乌卡王朝拆分囚禁,亚奇家族也收归其直辖,不复昔日之盛,颇有衰落之势。
而当时有一名族员,名曰图温科普,在家族战败之后托庇在母族的名下,再加上年幼因而逃过一劫,等1847年“第十次阴影狩猎战争”爆发以后,图温科普便入军参战,在母族所在的西部的孟卡军镇作战。
时多迪军官暴戾无道,前线军士多有不满,图温科普又遇上要砍头的刑法,而没有钱贿赂,情急之下扯旗哗变,结果一时间从者如云,让图温科普对亲随感叹:“我今日方知多迪之衰!”于是又打出亚奇家族的名号,要清君侧,讨公道。
可惜图温科普的这次哗变仅持续3年就被平定,本人在突围中身受重伤几乎难治,又在此时撞到了法兰尼尔的军队,当图温科普以为自己要命殒当场时,却惊愕的发现自己得到了法兰尼尔的好生招待与救治。
5年之后,图温科普带着大笔资金在西部重新出现,宣称“既不要多迪也不要法克尤,西部军镇要建立自己的国家,”一时间靠着银弹攻势吸引了不少人的加入。
千年前法克尤强盛时期有所谓东南西北中五大军镇,而西部军镇命运最为坎坷,先是被法克尤吞并,再是被法兰尼尔吞并,随后处于多迪与法兰尼尔的争夺之中,宛如法克尤地域的孤儿一般,因此对图温科普的口号有着不少的兴趣。
因而在1872年“第十次阴影狩猎战争”结束之时,一个号称中立的国家便建立了,正式国名是“多迪人与法克尤人联合军机国”,以显示自己并非某个族群的国家,而是生活在西部军镇的多迪人和法克尤人共同的国家,因而宣布信奉自由。
这个国家便是多利安,领土以法兰尼尔提供的孟卡军镇为基础,又吞并了多迪的埃慕阿达和不利屯,而图温科普的亚奇家族在这里建立了亚奇王朝。
二族和睦,信奉自由,这也是多利安国情决定的,西部军镇是法克尤与多迪长期争夺的地区,故族群混杂,偏袒哪一方都不好,更何况混血儿的势力越来越大,而此前混血儿一直处于两面不讨好,等多利安建立以后,混血儿便被称作多利安人。
以1900年的人口统计调查为例,多利安中多迪人与法克尤人各占五分之二,剩下五分之一则是混血儿多利安人与蛮族加在一起的;以信奉为例,狩猎崇拜占据五分之三,阴影崇拜占据五分之二,同样是半斤对八两。
然而,多利安的建国离不开法兰尼尔的帮助,法兰尼尔之所以要帮助多利安也是为了让昔日西部军镇地区有个中立势力,可是偏偏多利安二十年后便打破中立,加入了反对法兰尼尔的“第三反阴影军事同盟”。
对于多利安的加入,多迪是百般不愿意,最后还是法修姆与狩猎之神亲自下场,才让多迪不得不接受多利安的加入。
于是便有了1905年至1933年的“第十一次阴影狩猎战争”,法兰尼尔大败而归,多迪吞并了法克尤与尼罗兰军镇,法修姆收复了旧都所在的东兰尼尔修姆军镇,而多利安仅得到哈狗这一座城市。
即便是这样,多迪仍然非常不满,坚决要求让多利安退出同盟,其意义不言而喻,位于必争之地的多利安挡住多迪进攻的路线了,不把多利安踢出同盟然后吞掉,多迪继续扩张就很困难。
多迪与多利安之间的冲突让法修姆无所适从,调解失败后三国在1950年颁布《兰尼奥宣言》,宣布在多迪和多利安谈妥之前暂时停止同盟,实际上就是将同盟无限期冻结了。
同盟冻结之后,多迪便可以动手了,多迪宣称多利安居然允许信奉自由,是对狩猎之神大大的不敬,要求多利安清除“邪恶的阴影信徒”,变成一个纯洁的狩猎崇拜国家。
这种要求多利安怎么能同意啊?阴影信徒在多利安国内占据了五分之二的人口,这一纯洁瞬间就是一场内战。
既然不同意,这就给了多迪借口,于是“纯洁战争”在1968年爆发,而虽然多利安不过8年就亡国,大军机长也跑到了法修姆那里,但是多利安成功拉来法修姆作为自己的同盟,于是这场“纯洁战争”还有得打。
而多迪屋漏偏逢连夜雨,多迪的亚奇军镇诸贵族与在新特加军镇自治的扬尼斯特加家族勾结在一起叛乱,最终导致多迪战败。
当然,多迪还是留下了几分体面,虽然不得不承认新特加军镇与亚奇军镇的自治,不得不将尼罗兰军镇割让给多利安,但换来了多利安名义上成为自己的附庸国。
所谓体面,不过是别人给的,别人不想给了,那就只能坐蜡了,等“法克尤战争”在2030年爆发以后,由于多迪与法兰尼尔联合,因此多利安很快就背弃多迪,与法修姆联合和两国交战,随后奥斯陆也加入进来与多利安同盟。
因此当“法克尤战争”在2064年结束时,多利安大胜特胜,从多迪手中吞下了乌卡军镇以及起家的亚奇军镇,甚至将多迪作为自己的附庸国。
等到这时候,亚奇王朝终于可以对自己的本家,多迪的乌卡王朝算总账了,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只要有这份心,隔了两百多年也不算晚,乌卡王朝在2066年遭到清算,失去对多迪的统治地位并遭到拆分囚禁,可谓风水轮流转。
既然多利安强盛起来了,不但有4个行省,还有1个附庸国,自然也起了争霸的野心,正好此时传统强国法兰尼尔已经衰落,因此如今挡在多利安面前的敌人,便只剩下法修姆一国而已。
因此亚奇王朝在多利安建国两百周年时,发布《纯洁信仰声明》,宣布多利安废除信奉自由,抛弃亚奇王朝传统的狩猎信奉,改为阴影信奉,以作为阴影之神的代表,与狩猎之神代表法修姆来别苗头。
这让后世不少史学家都啧啧叹息,认为多利安衰落的开始,就是废除了信奉自由,强行绑定自己国家的信奉以去争霸法克尤地域,用启蒙主义者的话来说,抛弃了自由去追寻争霸,安能有不败的道理啊?
于是这就有了2108年的“第十二次阴影狩猎战争”,而过程与结果在优素福路过新特加军镇时已经提到,亚奇王朝280年的统治在这场战争中崩溃,扬尼斯特加王朝取代亚奇王朝建立了新的王朝。
随后322年中,多利安便是扬尼斯特加王朝所统治的国家,直到扬尼斯特加王朝于2474年在“第二次多利安战争”中战败,“三臣一主体系”也崩溃以后,多利安进入四大家族共同统治时代。
四大家族的统治没有持续多久,2577年结束的“第十四次阴影狩猎战争”中,扬尼斯特加家族的新特加军镇被奥特加吞并,没几年就被沼泽特加家族取代;多瑙军镇被法萨吞并,绵延八百余年的多瑙家族也迎来了自己的黄昏。
这样一来,多利安只剩下内缇欧家族与拿提家族统治的四大军镇,政体也变成两大家族联合统治,到了这时候,多利安只能更加依赖奥雷蒂亚,以免被法萨吞并。
因此在奥雷蒂亚的组织下,多利安与奥特加签署条约成立南岸同盟,而法萨针锋相对的与法安达穆缔结狩猎同盟,口号是要荡平阴影信奉,这就有了2620年至2665年的“第十五次阴影狩猎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多利安又丢失了两座行省,导致拿提家族掌控的高萨拉军镇与内缇欧家族掌控的提吉克军镇陆路交通被截断,此时多利安已经穷途末路别无他法,因而成为奥雷蒂亚的附庸国以寻求庇护。
幸运的是,随后便迎来了悉伯迅猛的崛起,随着大开拓时代的到来,这一格局已经保持了两百余年,如今多利安仍然能在高萨拉军镇与提吉克军镇中苟延残喘。
………………………………
第七百二十一章 环南疆(十七)四战之地
在《铁路旅行记》中,优素福从隶属于奥特加的新特加军镇的大骨甲乘坐铁路南下,就会来到高萨拉军镇的萨拉努,高萨拉军镇古称亚奇军镇,如今隶属于多利安。
可惜如今的多利安,能否作为一个国家都是问题,高萨拉军镇与提吉克家族之间仅能通过海路联系,按照优素福在《铁路旅行记》中的记载,两地民众只知有军机长,而不知有联合军机长,甚至有些人对作为奥雷蒂亚臣民的认同感都要比多利安强。
而现在统治高萨拉军镇的势力是拿提家族,拿提家族是亚奇家族的分支,是奉命驻守在乌卡军镇的族员,因为分家的早,故而在亚奇王朝的崩溃中没有受到太多波及,仅仅是被扬尼斯特加王朝打击排挤而已。
等到“第二次多利安战争”时,拿提家族利用贵族们对扬尼斯特加王朝的不满趁机崛起,先控制了乌卡军镇,随后将势力扩张到高萨拉军镇,尔后虽然以高萨拉军镇的首府高希武作为首都,但是实际上拿提家族的核心仍然是在乌卡军镇。
可惜的是,在“第十五次阴影狩猎战争”中,乌卡军镇被法萨给吞并,拿提家族才不得不挪窝到高萨拉军镇直到如今。
离开萨拉怒乘坐铁路,铁轨方向会转而往东南偏斜,下一座城市便是高萨拉军镇的首府高希武。
高希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北域军镇设立以后兴起的新兴城市,而出色的地理环境也让他在历史上经常当任首府的地位。
早在当一千多年前,亚奇军镇还没从乌卡军镇中拆分出来的时候,高希武便已经被视作多迪人北上开拓的重要站点,因而在1666年取代胡卡,成为北域军镇的第二处首府,直到1750年才由于被拆分到亚奇军镇,导致首府地位被饶曦所取代。
等2064年的时候,由于“法克尤战争”,多迪对当地的控制被多利安取代,由于亚奇军镇原本首府助童力被扬尼斯特加家族的新特加军镇吞并,因此亚奇王朝将高萨拉确立为亚奇军镇的首府,直至今日仍旧如此。
而在2274年时,扬尼斯特加王朝将首都从陶碧马迁移至高希武,使高希武成为多利安的第三个首府,至今已经六百多年了,虽然扬尼斯特加王朝早就覆灭,多利安也和崛起之地没有了任何联系,高希武却仍然是多利安名义上的首都。
离开高希武以后,铁路不再沿着海岸前进,而是通往东方,下一座链接到铁路的城市名叫饶曦,不知道为什么,神界认为这座城市有着非常美丽的名字。
不过就如同奥雷蒂亚的奥巴尼尔一样,如今饶曦也已经不是这座有着千年历史城市最初的地方了,古代饶曦在今天饶曦的南方,而且偏了不少的距离。
饶曦在历史上最初是属于提吉克军镇,从1512年开始取代萨哈作为多迪的首都,多迪这么做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与法兰尼尔争夺西部军镇的土地,等乌卡王朝建立以后,在1750年将其划入乌卡军镇,但仍然作为多迪的首都。
直到2064年的时候,由于多迪在“法克尤战争”中惨败,导致饶曦被割让给多利安,多利安将其划入亚奇军镇,才奠定了如今的格局。
随着饶曦被划入亚奇军镇,作为亚奇军镇首府高希武的屏护,显然多利安要重新规划乌卡军镇的首府,于是多利安选定巫奇都作为乌卡军镇第四处首府,而多迪则将首都迁往阿尔玛纳。
出了饶曦,铁路继续向东便会离开多利安的国土到达法萨,既法克尤、法兰尼尔和法修姆之后,法萨成为法克尤地域的第四个霸主,如果没有悉伯的崛起,也许法萨会过个几百年衰弱,让出霸主地位,可惜没有如果,因此如今格局仍旧如是,法萨便是霸主。
法萨中与饶曦以铁路相邻的城市乃巫奇都,巫奇都隶属于乌卡军镇,是法萨9个行省中唯一一个沿海城市,也就是说法萨的北法修姆人想要在自己国家看海,就只能来这个行省才可以办到。
作为一个崛起于内陆的国家,法萨近百年来的梦想便是打开一个出海口,天见可怜,他终于在悉伯崛起前的最后一场战争,即“第十五次阴影狩猎战争”中办到了。
乌卡军镇最初名为北域军镇,是与法克尤的北部军镇区别开来,顾名思义便是多迪在北方设立的军镇。
因而乌卡军镇最初设立的时候,倒是非常靠北,可是由于扬尼斯特加家族的扩张,导致新特加军镇吞并了亚奇军镇的地,多利安将亚奇军镇视作核心,因此便让亚奇军镇吞乌卡军镇的地作为补偿,所以如今乌卡军镇比起昔日要大大南偏。
而这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比如乌卡军镇中一座沿海城市萨哈,乃是多迪在1426年至1512年的首都取代阿尔玛纳而最后被饶曦取代,正是因为这次调整而从提吉克军镇并入乌卡军镇,最后便宜了法萨。
巫奇都的铁路继续向东,链接的城市名为斯特克卡里,斯特克卡里是在17世纪以后才兴起的城市,最初属于孟卡军镇,由于“纯洁战争”被多利安割让给多迪,多迪将其划入乌卡军镇,此后便一直延续这个规划至今。
斯特克卡里的铁路往东南方向延伸,到达的第一座城市乃是乌卡军镇如今的首府,乌卡军镇在胡卡、高希武、饶曦、巫奇都之后所确立的第五个首府,从2381年确立一直沿用至今,这便是奇法玉。
奇法玉的铁路离开城市以后,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以绕过一座高山,会在奇法玉的西北方链接到埃慕阿达。
埃慕阿达的历史极其悠久,在遥远的法克尤五大军镇时代,埃慕阿达便隶属于西部军镇了,而埃慕阿达在历史上各个势力之间的变动,便是各方势力对西部军镇这片地区争夺的最好体现。
优素福旅行时,也发现了法克尤地域的一个书写习惯,那就是尽管西部军镇早在1748年就被撤销了,然而当地文学却在1748年后屡屡提到“西部军镇”这个名词,在这些人的书中,西部军镇指的是尼罗兰军镇与孟卡军镇涵盖的四战之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