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望微乎其微的骨头吗?”
莱索诺回答道:“这就是小族群的不幸啊,只能富贵险中求,踩着其他的族群上位,不然还有什么办法吗?去动波特卢?大河涛涛啊,这还不如直接跳海呢。”
“况且,现在局势也对我们有利,如今最忧心忡忡的,肯定是波特卢与波里斯这两个阵营,他们需要在2000年《厄波斯禁令》消除之前,优先解决自己地区的问题,谁能解决的更好,谁就能在下一期的最终决战中抢得先手。”
卡莱想了想:“我觉得波特卢的胜率较高,他已经征服迈席卡与乌尔奇,只剩下印安地和布拉亚松,布拉亚松有布托克西牵制,印安地可以拿来德禄特权区做文章,简直就是昭昭天命。”
“而波里斯相反,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拉文蒂卡贸易、哥尼格塔贸易他都没法插手,使得这一百多年来,波里斯的国力与波利一直在缩小,所以将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啊。”
眼看着对讲机的通话时间要到了,于是莱索诺给这段谈话下了总结:“总之,一场新的战争要、或者已经打响了,可是我们此时还是孩童,没法作为战争的主角,只能希望这一场战争不要为波旁的海带来太大变化,等待着我们登上舞台。”
莱索诺提到的战争,是指在2年前的1898年同时爆发的“托克西战争”,以及将在3年后的1903年爆发的“第四次波旁岛战争”。
总之,波旁的海最终决战即将逼近,而第五期英灵游戏,就是最终决战之前的最后准备。
………………………………
第四百七十一章 终战前的乱斗(二)出生前的战争
莱索诺出生前后爆发了两场战争,一场是1898年的“托克西战争”,另一场是1903年的“第四次波旁岛战争”。
先说一下对莱索诺影响不大的“第四次波旁岛战争”,总之是波里斯勒令波旁成为自己的附庸国,波旁拒绝以后波里斯就对波旁宣战,波旁拉来波利作为同盟,于是波旁岛就又一次愉快的打了起来。
而莱索诺出生前的1898年爆发的“托克西战争”,是目前来说对莱索诺两人影响最大的一起战争,毕竟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三十年左右爆发一次战争,而这一次腾龙大陆的战争爆发在布托克西,也就是这场。
要注意,布托克西与托克西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这里需要介绍一下第四期游戏还未真正出现的布托克西。
其实虽然布托克西在此之前没有真正的出现,但是他已经以航海内国的形式活跃在波旁的海舞台上,乃至于追溯根源,布托克西才是最正统的布拉亚松。
如果各位记性好的话,会记布拉亚松曾经有过三次乱世,然后勉强逐渐集结为一个整体,而布拉亚松英灵在第一期的时候夏姬八操作,导致布拉亚松更加混乱,使得布拉亚松第二期的时候,英灵被分为两批,一批去山岳派,一批去新航海派。
等到了第二期英灵游戏时,两派英灵联起手来,让山岳派压制住国内诸多派系,而航海派在山岳派一统国内的过程中,充当了内奸,因此在1574年山岳派对布拉亚松完成统一以后,废除了国内其他的派系,仅留下新航海派自治,作为报酬。
而在第三期英灵游戏中,山岳派主导的布拉亚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内国设所改制”,试图进一步剥夺国内大贵族的自治权,在这过程中新航海派又协助了布拉亚松,所以布拉亚松在剥夺其他内国以后,不得不继续保留新航海派的内国设置。
这么一来,新航海派所控制的领地,逐渐成为布拉亚松的国中之国,拥有越来越强的自主性。
并且新航海派所控制的领土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他位于一个与腾龙大陆分离性很高的半岛上,半岛三面环海,与大陆只有一条细细的福莱斯走廊连接;半岛的中部是隆起的山脉,将南北隔绝为一条莫曼多路上走廊,可以说如果从陆地上进攻的话,简直要人命。
然而,山岳派并不擅长航海,山岳派往上追溯历史,是追溯到否定航海的潮汐派,而新航海派的起源则是已经消失了的航海派,可以确保自己的自主权。因此,可以说如果山岳派想要从路上进攻新航海派的话,则将是一场噩梦,这也是新航海派能保证自治的原因。
等1675年布拉亚松终于完成内国设所的时候,新航海派内国觉得新时代新气象,所以就以新航海内国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厄柯西为名称来源,将名称从新航海内国更改为厄柯西内国,而托克西,就是厄柯西的转译。
那么厄柯西到底是指什么?应该是指从1786年开始,在布拉亚松内海中出现的“托克西海盗”,他们大多是匪盗与流民组成,驾驶着船只在内海各地劫掠,一直有传言说托克西海盗是受到厄柯西内国的资助,反正布拉亚松是信了。
并且当布拉亚松其他的国中之国通过统一战争与内国设所被布拉亚松消灭以后,剩下的厄柯西内国就显得极其碍眼,双方早在第二次乌尔奇战争中就发生了矛盾。
第二次乌尔奇战争时,布拉亚松想要入侵乌尔奇,与波特卢南北夹击乌尔奇,从而来扩张自己的领地。
消息传到厄柯西内国以后,厄柯西内国表示,自己是不会提供人力与贡赋去援助布拉亚松的战争,厄柯西内国的想法,一则是担忧进入交战国身份以后打乱自己的贸易网络,二则是觉得如果自己没能扩张领土地的话,还不如不参战
因此厄柯西内国对布拉亚松回话,告诉布拉亚松,让厄柯西内国参战可以,但是布拉亚松必须保证自己的利益。
然后布拉亚松就毛了,觉得厄柯西内国这是在要挟自己,于是停止了对乌尔奇的战争计划,双方大眼瞪着小眼。等第二次乌尔奇战争结束以后,波特卢全吞这一次战争的利益,布拉亚松毛都没得到,只能和布托克西互相埋怨。
也就是这一次事件以后,布拉亚松下定决心,决定铲除布托克西,于1830年开始收紧对厄柯西内国的锁套,结果到了1832年,厄柯西内国抢先对布拉亚松动手,与布拉亚松爆发了“厄柯西战争”。
前面说过,厄柯西内国的领土得天独厚,因此尽管厄柯西内国的绝对实力弱于布拉亚松,但凭借着有利的地形,以及对布拉亚松内海的控海权,厄柯西内国给布拉亚松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1832年,双方爆发战争,可是一直到1856年的时候,布拉亚松才堪堪打破半岛的隘口莫曼多,进入半岛的南方。在这之中,厄柯西内国利用自己的控海权,居然数次从海上入侵布拉亚松,给布拉亚松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然而攻破莫曼多以后就完了吗?没有,厄柯西内国还没投降,他们将造船厂大本营设在迪托,然后凭借着次克莱西、拿须与雅夫尔三座主城,继续与布拉亚松进行战争,这是一个非常恶心的体系。
怎么个恶心法?半岛的中部隆起了山脉,山脉的南方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所以布拉亚松没法直接从半岛南部中心恩斯出发,攻破厄柯西内国的大本营迪托,而想要攻破迪托,最快捷的道路也是要攻破拿须,才能北上到迪托,山脉的另一边。
可是次克莱西、拿须与雅夫尔位于南部湾中,并且除了迪托以外还都是三面临海的那一种,在南部湾中海军可以非常快捷的支援,将军队运往三处的任何一处,如果布拉亚松只攻下拿须就北上的话,会被另外两处主城率军截断后路。
布拉亚松就这样,因为没有控海权,而被这道恶心的地形卡在这里整整4年,就是奈何不了厄柯西公国,只能在1862年与厄柯西内国妥协,布拉亚松将南部的平原归还给厄柯西内国,但是留下了要塞莫曼多,并且许诺厄柯西内国缴纳8年的叛乱费以后,就可以作为自己的附庸国独立。
于是在1870年,一个崭新的国家,源自厄柯西内国的布托克西,就这样在南方的半岛上诞生了,而那个半岛也因此被更名为布托克西半岛。
布拉亚松这一次之所以打到1862年绕过布托克西,除了不想打下去以外,还有就是外部原因,北边的威胁,波特卢。
波特卢对乌尔奇发动了“第三次乌尔奇战争”,这一次布拉亚松可没有与波特卢联手的打算了,因为乌尔奇要是倒下,那么下一个遭殃的就是布拉亚松,再加上乌尔奇愿意割地以求援,所以布拉亚松在1866年加入“第三次乌尔奇战争”,与乌尔奇一同抵抗波特卢。
随着“第三次乌尔奇战争”的进行,整个腾龙大陆的贸易网络被破坏的很严重,这使得来德禄特权区、布托克西和印哥纳都不满起来,尤其是依赖哥尼格塔贸易的印哥纳最为不满,因此三方发出联合宣言,要求波特卢尽快进入和平,否则他们也将参战。
最终,结束“第三次乌尔奇战争”的《欧利和约》,于1874年在波特卢的首都签署,由于腾龙大陆所有的国家与势力都有参与这份和约的构成,一些游吟诗人高兴的说,这是合作的精神。
游吟诗人的话,听听就好,总之《欧利和约》缔造了莱索诺与卡莱二人出生时的国际环境。
乌尔奇这个千年古国彻底衰弱了,无法在作为主角:北边被波特卢割了一点——这还是波特卢降低了原本要求以后;南边被布拉亚松割了一点,这是布拉亚松参战的报酬,必须得兑现;于是只剩下中间那点地盘。
不但如此,乌尔奇还沦落为波特卢的附庸国,只不过被允许与布拉亚松缔结《共同防御条约》,这是布拉亚松开始防患波特卢,让乌尔奇充当自己的盾牌。
布拉亚松和乌尔奇走近了,布托克西就要和波特卢走近,防止布拉亚松哪天再来一次战争吞了自己,只不过由于布托克西没有外交权,没法与波特卢缔结被神灵见证的条约,可靠性存疑。
另一方面,由于战略因素,波特卢原谅了布托克西在“第三次乌尔奇战争”中对自己使绊子,但是没有原谅来德禄特权区和印安地抗衡一气,这也是莱索诺和卡莱二人破局的希望——踩着来德禄特权区去建立波埃米人的国。
“第三次乌尔奇战争”之后中场休息了24年,结果爆发了“托克西战争”。
前面说过,托克西即托克西海盗,这伙海盗在1898年抢劫城市的时候,意外的打死了一名身份不低的贵族,布拉亚松以追捕海盗为由,悍然入侵布托克西,布托克西派兵还击,“托克西战争”就此爆发。
战争爆发以后,波特卢勒令布拉亚松停手,被布拉亚松拒绝以后,波特卢以援助布托克西为由,对布拉亚松宣战。
按理来说,乌尔奇应该参战,但是乌尔奇的泽易迪尔王朝怂了,于是他们声称这场战争是布拉亚松主动挑起的,因此不属于防御战争,乌尔奇无需参战,但是可以开放官道与港口给交战双方自由通过,将自己置身事外。
以上,就是莱索诺出生时爆发战争的来龙去脉,这就是莱索诺所处的时代。由于岁数限制,这一场战争莱索诺来不及参与,但无疑莱索诺将来要面对的国际环境,将是由这一场战争所缔造的。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终战前的乱斗(三)波埃米人的出路
波埃米人在波特卢中能做什么?普通的波埃米人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而像莱索诺的恩菲家族这样子的波埃米人豪强,主营业务就是雇佣兵事业,事实上恩菲佣兵团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算是一个大型佣兵团。
当“托克西战争”爆发以后,波特卢大量的征召了波埃米人佣兵团这类麻烦制造鬼,把他们往南方去送,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佣兵除内患,而依靠着自己家族是佣兵团这一便利条件,莱索诺可以隐约了解到“托克西战争”的动向。
比如战争爆发的第八年,即大历1906年时,乌尔奇,亦或者说是乌尔奇国内的寡头,终于做出了决策,发生了内战,乌尔奇的内战使得恩菲佣兵团的信息被隔绝。
为何莱索诺能知道?因为莱索诺这一世的便宜老爹,就因为信息隔绝而没法按时寄信给自己。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乌尔奇的局势状况,因为我相信大部分人已经忘光了。乌尔奇在两百年前经过一番龙争虎斗以后,三领主共治于1648年被终结,原本作为花瓶的泽易迪尔家族一跃而起,建立了泽易迪尔王朝。
泽易迪尔家族一统乌尔奇以后,原本是英灵转生家族的约书亚家族不得不流亡波特卢将近两百年,才终于借助波特卢的援助,以“复古战争”为名义重返乌尔奇,虽然第一次失败,但是在第二次依靠着波特卢的入侵,终于在1838年成功结束泽易迪尔王朝的统治。
1838年时,随着茨艾琳政变的成功,泽易迪尔家族被迫结束在乌尔奇的独尊统治,恢复了百年前的三领主共治,泽易迪尔家族虽然失去独尊地位,但好歹仍然是三领主,而茨艾琳所在的约书亚家族重返乌尔奇,另外一个三领主家族则是泽易迪尔家族曾经的帮手,却在政变中倒戈约书亚家族的卡桑家族。
以上这些事,在“流亡贵族篇”中已经提到。
在恢复三领主共治以后,卡桑家族发现自己做了一笔臭买卖,泽易迪尔家族虽然失去独尊地位,但是权柄未倒,很快就又卷土重来,而约书亚家族也拉起乌尔奇的旧贵族,开始和泽易迪尔家族斗法。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卡桑家族就很尴尬,对于泽易迪尔家族来说,卡桑是背叛者;对于约书亚家族来说,卡桑不过是后来才崛起的小年轻,小资格,根本不是自己人,这就搞得卡桑家族里外不是人。
并且最让卡桑家族恐惧的消息,是据说约书亚家族要把卡桑家族搞下台,扶持自己的老朋友索尔格家族上位。泽易迪尔家族虽然对于谁上位有所争议,但是在把卡桑家族搞下台这一件事上,两个家族有一致的态度。
出于对前途的绝望,卡桑家族与波特卢勾结在一起,于1848年放开关隘,引波特卢入侵,“第三次乌尔奇战争”因此爆发。
“第三次乌尔奇战争”的结果已经说了,在全腾龙大陆的干涉下,波特卢被迫降低了自己开战前的企图,没能吞并乌尔奇,而乌尔奇也沦落为布拉亚松的附庸国。
战后,乌尔奇的体制又做了调整,卡桑家族身败名裂,被踢出乌尔奇,连波特卢都拒绝收留他们,卡桑家族只能不是隐姓埋名,就是跑到波旁岛上乞食。约书亚家族与泽易迪尔家族仍然为三领主中的两个,剩下卡桑家族的空缺,则改为选举制度。
在这次“托克西战争”中,约书亚家族与泽易迪尔家族又有了分歧,双方对乌尔奇的未来有着不同的意见,于是在1906年时,约书亚家族率先对泽易迪尔家族动手了,他声称泽易迪尔家族试图倒向布拉亚松,于是对他进攻。
随着乌尔奇爆发了内战,很多原本畅通无阻的道路受到影响,莱索诺父亲的讯息也被隔绝在遥远的南方。
这一阻绝,就是整整2年,到了1908年时,波特卢终于做出决断,选择“相信”约书亚家族,与约书亚家族合作,当得知这一消息,泽易迪尔家族只能倒向布拉亚松。
南方的战争正在继续,恩菲家族所在的驻地却仍一片祥和,到了莱索诺10岁以后,莱索诺就作为帮工,去欧利学院中混文凭——毕竟作为波埃米人,连伴读都混不上,只能以帮工的名义去学习了。
莱索诺在欧利学院中待了7年才出来,花钱买了一张结业证,然后就被家族派到一个次级佣兵团中当副手,前往乌尔奇战场参加“第三次乌尔奇战争”去镀金。
毕竟到了此时,快打了二十年的“第三次乌尔奇战争”已经大局已定,不是那么危险了,是时候将家族的新生一代派往乌尔奇赶一波战争的余波。
不过莱索诺的运气实着不佳,他参与佣兵团再加上准备与行军,足足折腾了大半年,等到了乌尔奇的时候,还只打了几只匪盗与报名,没来得及与正规军交战时,战争就已经结束了,莱索诺白跑一趟。
大历1918年,波特卢、乌尔奇、布拉亚松和布托克西四个国家在乌尔奇的首都拉昂签署《拉昂和约》,结束了持续二十年的“托克西战争”。
在《拉昂和约》中,作为战争挑起方的布拉亚松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他不得不将一部分领地割让给自己的附庸国布托克西,还有将“第三次乌尔奇战争”中吞并的乌尔奇领土,还给已经彻底倒向波特卢的乌尔奇。
而通过这一次战争,乌尔奇没法像上一次那样三心两意,只能沦为波特卢真正的附庸国。并且所谓三领主的古制再一次破产,约书亚家族终于建立起约书亚王朝,这是约书亚家族投靠波特卢的报酬。
并且在这次战争中,迈席卡也出了大力,许多迈席卡的军人为乌尔奇的领土奋战到最后一刻,所以波特卢让乌尔奇将迪连多割让给迈席卡,作为迈席卡出兵的报酬。
迪连多是哪里?近百年前的1833年,约书亚家族的茨艾琳就是在迪连多发起“向库尼进军”,然后在1838年才确立了约书亚家族重返乌尔奇顶峰的基础,就是这么一座对约书亚家族有着重要意义的城市,被迈席卡占据了。
波特卢这么做,也是没安好心,他就是想让迈席卡与乌尔奇的领土犬牙交错,确保自己这两个附庸国不能连成一条心。
另一边,战争的起点,布托克西,作为报对了大腿的国家,他可以有属于胜者的矜持,因此在完全占据布托克西半岛以后,以布拉亚松将国内部分贸易开放、减免关税为代价,在减少贡赋以后,仍然作为布托克西的附庸国。
没能赶上“第三次乌尔奇战争”,莱索诺心态也很平衡,就带着自己这支次级佣兵团,打着恩菲佣兵团的旗号,在波特卢境内走了几趟任务,接着带着佣兵团去了来德禄特权区,为将来的计划做铺垫。
就这么过了7年,莱索诺25岁了,他与卡莱见了一面,然后将计划好好的整理了一遍,接着就去欧利,准备会面波特卢阵营的英灵,库图马特。
“这么说,你们想要在来德禄特权区闯出一番名堂?”库图马特此时还不是身份多高的官员,因此莱索诺颇为顺利的见到了库图马特,将他的计划有选择的告之对方。
接过库图马特递过来的饮用水,莱索诺毫不怀疑的喝下,然后开始陈述自己这一计划对波特卢的利弊:
“通过‘第三次乌尔奇战争’的教训,你们也应该清楚,来德禄特权区已经不再是波特卢在北方可靠地制衡;而相反,随着哥尼格塔贸易的盛行,作为同处腾龙大陆北海岸的国家,来德禄特权区近来越发与印安地走近,共享贸易带来的利润,并且当波特卢要求插手哥尼格塔贸易时,来德禄特权区显得越发不听话。”
“不管再怎么说,来德禄特权区的主体族群,虽然他们如今自称印瓦特人,可是毕竟与印安地的印哥纳人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族亲啊,要知道天界就有一句谚语,‘兄弟睨于墙,外御欺辱!’”
库图马特笑了,他指着自己,指了指外面,说道:“族亲?波里斯的波旁人,波旁的古波旁人,我们的波特卢人,你们波埃米人,不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族亲吗?怎么就没有‘兄弟睨于墙,外御欺辱’呢?”
听到这般不利的反问,莱索诺没有丝毫惊慌,他又引用了一句天界的谚语:“因为天界还有一句话,叫做‘可患难而不可共富贵’,昔日我们共同对抗波旁帝国时,不就是亲密无间的共患难吗?走出了波旁的阴影之后,族亲之间才开始骨肉相残,不是吗?”
接着,莱索诺加了一句重音:“可是!库图马特阁下!你要知道!印瓦特人与印哥纳人,可还处于共患难的时间段啊!而波特卢,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昔日来德禄特权区过于弱小,不得不依靠波特卢,如今来德禄特权区已经成长起来,他们还会像过去那样顺从波特卢吗?不,不会的,‘第三次乌尔其战争’不就是深刻的教训吗?”
“不用来德禄特权区,难道就用你们吗?要知道来德禄特权区已经确保了波特卢北境数百年的安宁,换句话说,他们扎根北境数百年,这一动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库图马特阁下,别忘了《厄波斯禁令》即将解除,等波旁的海陷入全面战争的时候,你能保证扎根在北境数百年的来德禄特权区不背叛波特卢吗?要知道设立来德禄特权区的时候,波特卢可没有考虑到没法在腾龙大陆登陆的波里斯的威胁啊!”
库图马特已经意动了:“你的劝说很成功,现在已经激起我在这一世解决来德禄特权区的欲望了,那么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一定要用你们波埃米人?而不是在印瓦特人中选取新的代言人?”
早有准备的莱索诺露出自信的笑容:“第一,对于来德禄特权区来说,波埃米人是外来户,与本土居民有着天然的冲突;第二,将波埃米人送进来德禄特权区,可以避免我们在这里相看两厌;第三,最终决战在下一世就爆发了,即使我们波埃米人想要像来德禄特权区那样使手段,也来不及培养势力了。”
库图马特站了起来,对莱索诺握手:“很好,你成功说服了我,我会用我的资源,来推动这一项提案。”
………………………………
第四百七十三章 终战前的乱斗(四)定基入区
结束了与库图马特的会面以后,莱索诺婉拒了对方留宿的要求,在城中一处波埃米人开的旅馆中住下,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库图马特的回话。
莱索诺知道,这是波埃米人最好的机会,如果不能踩着印瓦特人的来德禄特权区,那么就只能去乌尔奇那里争一线生机,而到了乌尔奇的话,想要出头和破局,可比去来德禄特权区破局困难无数倍。
在焦急与彷徨的等待了整整一个半月以后,莱索诺终于接到库图马特奴仆带来的消息:原则上同意,并且授予莱索诺的恩菲佣兵团一张前往来德禄特权区的通行证。
对于这个所谓的“原则上同意”,老于世故的莱索诺很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让自己先去做,要是能做的好的话,波特卢就会跟进,同意莱索诺接下去的要求,要是做的不好的话……那么波特卢会很遗憾看到一支破坏波特卢与来德禄特权区和平的匪盗被剿灭。
回到家族驻地以后,莱索诺将这个消息通告给家族,然而反响并不大,就如莱索诺这一世的堂弟冷嘲热讽时所说的那样:
“我们波埃米人,一辈子都是波特卢之下的次等人,波特卢权势滔天,哪来给我们立国的机会?那来德禄特权区就算再衰弱,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怎么可能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去踩着他上位?”
莱索诺确实与卡莱商议好了这一份计划,然而这一份计划却没有得到家族内的大力支持,家族觉得这份计划偷取他人气运,太过异想天开,只不过看在莱索诺嫡系族员的面子上,再加上年轻人就是有闯劲,才允许他去尝试一番,看看能不能拉到赞助。
结果现在莱索诺去欧利,还不到三个月,就真的带着一份允许许可回来,拉到波特卢贵族的赞助了,家族这就有些郁闷。
于是,在家族内部之间的谈论,以及莱索诺自身的坚持,最后终于让家族同意提供一些基础支持,让莱索诺先去来德禄特权区试试水。
不出所料的,没多少波埃米人雇佣兵愿意和莱索诺去来德禄特权区试水,来德禄只拉到了一批基础赞助,以及卡莱带来的另外一批人。
“我这可是为王前驱了啊,卡莱,和库图马特谈赞助也是我去,向家族提建议也是我提,你只需要扮演一个被友人鼓动,看在友情和义气上去支持我的好友,不用付出什么信誉与未来,还道义无愧。”
和卡莱相会的时候,莱索诺带有些许揶揄的语气说道,而卡莱则耸了耸肩:“别忘了库图马特是罗曼赫非的英灵,我是苏拉西的英灵,我们离着那么近,当然不好意思商量了。而你们艾丰奇人自古以来就是在罗曼赫非做生意的,自然比我适合与库图马特做生意。”
不管怎么说,莱索诺与卡莱这俩个波埃米人阵营的英灵,就在大历1926年的时候,共同出发,前往来德禄特权区,尝试为波埃米人夺取一个基本盘,为波埃米人的未来争取一线生机。
来德禄特权区,这是一个非常古怪的概念,他的历史要追溯到“印哥纳战争”结束以后的1596年,那一年波特卢的北境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北境的千年古国印哥纳,在波特卢与印安地的夹击之下,灭国了。
北境最古老的国家印哥纳灭亡以后,波特卢与印安地的联盟走向终点,这就迫使波特卢必须要对北境进行新的安排,来确保自己不至于遭受到南北夹击,而来德禄特权区,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
而后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波特卢对来德禄特权区的设立非常成功,以至于其后三百年中,没有在北境遭受到太多压力,可以专心的将军队调往对南方国家的征服。
那么来德禄特权区到底是什么呢?说来好笑,来德禄特权区并不完全是波特卢的自治权,是的,不完全,他是由波特卢的内瓦格拉卫所与印安地的特爱维西核心组成,只有这两个领地加起来,才叫做来德禄特权区。
但是其实来德禄特权区并不是这个政治概念最初的官方名称,他是从约定俗成的口语演变为正式官方名称的。
印哥纳战争结束以后,除了北境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外,另一个摆在波特卢与印安地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西部割据该如何处置。
印哥纳的西部一直存在一个自治性较强的边区,即由西部边境同盟与西部核心组成的西部割据势力,在过往的数百年中,西部割据先是波旁,再是波特卢与印安地的好帮手,是制衡印哥纳的重要棋子。
可是在印哥纳覆灭以后,西部割据的作用似乎大幅度减弱?按照战前波特卢与印安地的约定,西部割据中西部核心(此时已经更名特爱维西核心)归印安地,西部边境同盟归波特卢,可是如果真的这样分割以后,波特卢的北境就再也没有能制衡印安地的势力了。
并且违约也是不可能的,一是条约已经签过,二是1596年时的波特卢还不是后日那个腾龙大陆第一霸主,脸皮也没那么厚。
于是经过波特卢国内的一番苦思冥想以后,一个骚操作的提案被波特卢想出,于是在之后的波特卢与印安地签署的《来德禄自由誓约》中被确立。
《来德禄自由誓约》的主要内容,首先就是确认战前的约定仍然奏效,西部核心理所应当的被印安地吞并,西部边境同盟理所应当的被波特卢吞并,但是……
但是,这两个地区要被授予“特爱维西特权”。什么是“特爱维西特权”呢?即虽然身处两个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