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遭遇了第一次惨败。
这一次失败以后,南波乌图叛军不但没有吸取教训提高警惕,反而还怒发冲冠,集结了主力准备消灭库图王子的军队。
库图王子且战且退,将南波乌图叛军带着节奏走,很快就走进了库图王子选定的场地,胡达西边的胡莱西森林,在这里爆发了胡莱西森林之役。
胡莱西森林之役发生在大历1567年,为了在这一战歼灭埃多楠军队的主力,南波乌图叛军不但调集了自己大批的军队,还将许多佣兵也一起召集,格罗斯就是属于被调集的佣兵之一。
战争开始之前格罗斯就感觉到不对劲,要知道自己被召集前是在北方的塔尼丁进行作战任务,去胡达要走非常远的距离,因此格罗斯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不妥。可惜军令如山,格罗斯必须执行,被编入塔尼丁佣兵军团中。
不过格罗斯没有看到战役过程了,因为等格罗斯的塔尼丁佣兵军团到达胡达的时候,胡莱西森林之役都已经打完了,库图王子来了个围点打援,正在以少量的兵力将大量的波乌图溃军赶鸭子一样一路撵杀,直接撞上了格罗斯的军团。
如果格罗斯的军团是一支军令严格的军队,说不定还能止住溃退,可惜一群佣兵拼凑的军团讲什么军纪?对面一溃退,格罗斯这里还没和埃多楠交手,就鸟散鱼溃了。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一点,就是格罗斯离溃军还比较远,因此可以顺利的跑掉。
胡莱西森林之役以南波乌图叛军的惨败为告终,这让库图·斯赫德勒之名响彻埃多楠半岛,许多人都夸耀他有着祖先库图·斯赫德勒的能力,有传闻说,这位库图王子几乎坐稳了下一任埃多楠联合独裁王的位置。
而对于南波乌图叛军的影响也很大,南波乌图人本来就不多,经过这一场惨败更是被打断了脊梁骨,走向龟缩防御了。并且,波里斯与波利连掩饰都懒得掩饰了,利用这一次惨败追究责任,撸掉了对方的指挥权,让军事顾问去直接指挥这场叛乱。
之后的几个月里,南波乌图叛军丢掉了所有内陆的土地,再一次龟缩回沿海地带,守在城里坚决不出去,这下轮到埃多楠军队坐蜡了。
围困是没用的,沿海城市都有港口,而那些港口每天都有“海盗船”运着大批的补给和新的雇佣兵前来支援南波乌图叛军,补给足够让叛军守到地老天荒。也就是说,埃多楠想要打下这些城市,就必须解决这些海盗船。
可惜,埃多楠没有海军,所以就只能看着海盗船画小圈圈了。
库图王子不是没有努力,他曾经对利库符发起过一次猛攻,付出不菲的代价终于将利库符攻陷,可是攻下还没过几天,利库符的海域就出现了海盗船的身影,准备在埃多楠军队撤走以后随时进攻。
之后一年多的时光中,格罗斯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加拉本守城,偶尔库图王子也会派遣一些军队来热闹热闹加拉本。
然后又过了一个月,库图王子的统帅职位也被撤走了,埃多楠又换了一个新的统帅。听到这个消息,格罗斯觉得这真是可怜,想想几年前库图王子还被誉为下一任独裁联合网的继承人,世界变化的真快。
对方的第3任统帅态度就软了许多,派出了使者偷偷来和谈,这还是因为格罗斯是“鸠”外围成员才知道的信息。不过就后续消息而言,双方谈崩了,因为南波乌图叛军要求以中土殖民卫所的地域独立建国,这是埃多楠无法容忍的。
第3任统帅也不像库图王子那样难缠,库图王子总是时不时试图骚扰叛军的城市,一度搞得大家都不敢走陆路,只能通过海路通行,还好库图王子已经被撤下了。
战争缓和了下来,又有空的格罗斯就再次回到拉力卡斯一趟,还和自己的孙子聊起了埃多楠,说着埃多楠的白玉石,埃多楠的雨,埃多楠那些奇异的风景,把孙子说的羡慕无比,说自己长大了以后也要成为佣兵,像爷爷一样去一块块陌生的土地闯荡。
听到孙子的童言无忌,格罗斯只有苦笑,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去当刀尖上舔血的佣兵啊?自己是身体特殊才能混的这么如鱼得水,孙子只看到自己的风光,没有看到那些已经成为白骨的同行。
短暂的休息以后,格罗斯又被召回了加拉本。新的消息又传来,第3任统帅又被撤了,库图王子重新成为了统帅,一开始大家笑着说,库图王子也就那样,就算他在强,能变出海军吗?
然后南波乌图叛军就哭了出来。
这一次库图是带着前所未有的决心而来的,他开始实行避海策略。所谓避海策略,就是放开海岸,攻下一座城镇以后,就捣毁所有的码头,强迫迁徙所有的居民,避开埃多楠在海上的劣势。
而因为库图的避海策略,拉曼卡、利库符、根尼、卡多曼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城市,遭到了无情的摧毁,一如格罗斯故乡的大会宫一样。
在库图王子这种策略下,南波乌图叛军顿时慌了,大批的难民涌入加拉本,很快就让加拉本不堪重负。
库图王子要赢了?这是当时所有人的猜想。
结果——“爸爸爸爸救命啊!”见到自己要扑,南波乌图叛军毫不犹豫的向波里斯与波利求援,为了不让投资都打了水漂,这两个国家终于撕破一切遮羞布亲自下场。
大历1561年,波里斯与波利发表《波里斯与波利就埃多楠的南波乌图宣言》,声称如果埃多楠不同意南波乌图人温和派的诉求,即同意南波乌图人的自治请求,那么两国将会以自己的方式执行激进派的诉求,即南波乌图人独立。
听到这个消息,埃多楠顿时一片慌乱,朝堂上吵成一团,妥协派和作战派纷争不休,他们的争吵惊动了正在前线指挥的库图王子,他都千里迢迢的赶回埃多楠,参加这一场焦灼的大辩论。
朝堂被分成了两派,妥协派认为埃多楠根本无法抵抗两国的联手入侵,所以只能暂时屈服对方。
而以库图王子为首的作战派认为,波里斯的宣称只是武力欺诈,根本不会亲自动手,宣称中“以其他手段”而不是“以战争手段”就是波里斯心虚的表现。
所以如果只有波利的话,即使入侵情况不会更糟,因此必须抓紧这个最好的时机解决南波乌图问题,否则必定后患无穷。
可惜库图王子毕竟只是王子,埃多楠的大多数贵族被这个宣言吓得魂不附体,为了防止库图王子自行其事,还第二次将库图王子的统帅位置撤下,以表示绝不惹事的态度。
接着在库图王子的捶胸顿足中,埃多楠与南波乌图叛军快速议和,同意了对方的自治请求。南波乌图叛军在埃多楠东部沿海成立一个自治区,需要向埃多楠纳税,而南波乌图叛军则不要求占据中土殖民卫所全部的地盘,双方算是达成了妥协,结束了长达5年的内战。
妥协以后,那些妥协派成天到库图王子面前嘚瑟,说自己给埃多楠带来了和平,否则埃多楠将遭到两国联合进攻,到时候库图王子将成为埃多楠的罪人云云。可是,很快新传来的一个劲爆消息,让这群人的得意顿时消散,随即懊悔不已,因为库图王子的判断才是正确的,波里斯根本只是嘴炮威胁。
埃多楠现任联合独裁王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懊悔不已的捶胸顿足,哀悼自己为什么不多坚持一会儿。
而在一周以后,满腹怨气的库图王子挟大胜之威,在朝堂上开始挤兑他的父王,几下挤兑以后,他不得不引咎辞职,库图王子就此成为埃多楠第9任联合独裁王库图四世。
这个震撼的消息不仅震动了埃多楠的局势,也震惊了波旁的海,让波旁的海诸国焦点从热门很久的埃多楠转到了这个消息这里。
格罗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也沉默许久不知道如何是好。
17号,波康拿出一系列“证据”,宣称波旁欲图进攻自己,要求波旁给出解释,波旁大使表示波康得了失心疯,拒绝给出解释。
19号,波康以波旁试图进攻自己为由,对波旁宣战。
20号,波里斯宣称要扶持正义,加入波康的战争,一同对波旁宣战。
这一场被后世称为第一次波旁岛战争的惨烈对决就此拉开,而在当时,所有人都没有猜到这场战争的结局。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术士黎明(九)猪一般的队友
且不直接说懵逼的格罗斯,先将视觉调回到银白房间中,这里,冷弈再一次在系统中收到英灵传来“坑爹啊”的哀嚎。
英灵们都是各个族群中选来的精英,虽然不能说是全才——参考被玩坏的布拉亚松,但是一定在某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因而才能成为英灵,所以冷弈将他们全部叫到一个时代,就是想看看这些异时空的英灵能摩擦出什么样子的火花。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这就是地球上fate系列里面的英灵“战争”,当初冷弈设立英灵游戏的时候就这么想着,你们不过单位数的英灵居然都能称为战争,那我这个以国家为阵营单位的一定更能称得上“战争”一词。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冷弈想看各个英灵高水平之间互相搏斗的有趣剧情,可是这个世界可不是单机世界,又不是围绕着英灵转的,结果很多时候并不是高手之间的互斗,而是猪队友互相拉低下限,而该阵营的英灵只能去给对方擦屁股。
上一世迈席卡阵营的修革,是对猪队友领教最深的一个人,辛苦谋划了数十年,最终不是倒在敌人的脚下,而是倒在他那愚蠢儿子的脚下。
而这一世发出对猪队友哀嚎声音最大的,是印哥纳阵营的索利特和斐琪,而他们为什么会哀嚎呢?这就需要好好说道一番。
印哥纳大阵营下辖三个子阵营,第一期叫做正统阵营,激进阵营和中立阵营,第二期被改为印哥纳阵营、西部割据阵营和印安地阵营。
这三个阵营中,就纸面上来说是印哥纳阵营最为强大,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压制住其他两个阵营,因为他占据着印哥纳文化圈的绝大多数领地,算是印哥纳的中原。
西部割据阵营分为两块,西部核心与西部边境同盟,西部核心倒还凑合,西部边境同盟就不行了,内部群山环绕,沟壑纵横,群山导致这片土地支离破碎,难以开垦。
而印安地阵营就更可悲了,位于最北方的印安地本来就是流放者之地,印哥纳人到达这里的时间不过两百年,到处都是荒地,人烟稀少,处于波旁世界的最边缘地带。
所以如果让印哥纳一挑二的话,其实可以无压力碾碎这两个势力,但坏就坏在,这是一个交流的世界,他们打不过印哥纳,难道不会叫外援吗?所以西部割据阵营始终都是外国的狗腿子,以前是波旁,现在是波里斯。
但是这样一开始还好,时间长了波里斯也有点厌烦,自己总不能成为西部割据阵营的保姆,时时刻刻的保护西部割据阵营吧?并且对于处于边远地区的印安地,波里斯也鞭长莫及,但让印哥纳吞并印安地,波里斯又不甘心。
在这种情况下,哈迪斯一世这个脑洞贼大的人突发奇想,相处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共存协约,也就是将西部割据阵营和印安地用这个协约结为共同防御同盟,形成一套对印哥纳的包围网,这就是大历1454年诞生的《共存协约》,有效期到1504年为止。
但是前面说过,印哥纳的实力虽然打不过波里斯,一挑二这俩弱鸡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这个包围网还不保险。波里斯几番寻思,将目光盯上了南方的波特卢(当时叫做波埃米人自治区),将波特卢拉进包围圈,就足以遏制印哥纳。
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波里斯将波特卢拉进了印哥纳包围圈。
其实波里斯将波特卢拉进印哥纳包围圈还有其他的考虑,那就是解除波特卢北面的压力,给可恶的迈席卡添麻烦。要知道,迈席卡的修革之子当时瞎**要收回迈席卡租界,和波里斯的关系已经破裂。
因此,为了减轻波特卢北方的压力,让波特卢可以放心的将财力和军力投入对迈席卡的战争,让波特卢加入反印哥纳包围网就很有必要。
这时候如果索利特和斐琪还活着,并且掌控印哥纳的权力,可定不惜一切代价联系迈席卡和对方做上一发,否则第二期游戏时后患无穷。可惜那时候两人都死了,就只能看着自己的后代怂了不敢拼死进攻,气的在银白房间嗷嗷直叫。
且说包围网,随着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数十年后的局势和当初又完全不同。等到《共存协约》第一期1504年到期的时候,波里斯和波特卢的关系已经全面恶化。
这些年的时光中,波特卢的国力飞速发展,具体的体现就是波特卢的商品开始走出国门,售卖到国外去。南方迈席卡因为教化区战争结仇,所以除了波旁本土以外,就只有西部割据阵营可以售卖。
因此,波特卢其实是将共存协约变成自己销售的便利,将自己大批的商品卖到西部割据阵营的地盘上。而别忘了,西部割据阵营地盘市场原本是被波里斯掌控着,波特卢挤了进来,自然就挤掉波里斯的份额。
按理说波里斯是西部割据阵营的几十年生意伙伴,对方应该更熟悉波里斯的,波里斯的商品卖的应该更好。可是波特卢人位于腾龙大陆,气候与西部割据阵营相似,并且由于路程更短,售价更低,因此很快就后来居上,在西部割据阵营中占据好大一块市场。
波特卢商人在西部割据阵营中所占据的市场越大,波里斯商人的脸也就越黑,对波特卢的不满也就越来越多,双方的关系很快一降再降,跌倒了谷底。
反观迈席卡则截然相反,柯杰之子依靠着波里斯的援助推翻了惹怒波里斯的罗斯王朝,复兴了提洛王朝,并且接连出台了“肯定迈席卡租界地位”“放弃发展海军”等诸多方案,两国的关系很快蒸蒸日上,结为了“兄弟之邦”。
由于波里斯与两国的关系完全颠倒,因此在1504年《共存协约》续约的会议上,波里斯利用自己对西部割据阵营的影响——别看波特卢对他们的贸易量在节节攀升,波里斯已经和对方合作百年了,对他们的影响岂是波特卢可以比得上的——强行干涉续约。
由于波里斯的施压,最终印安地与西部割据阵营妥协了,第二期《共存协约》没有邀请波特卢,波特卢被排除在外。
哈迪斯在银白房间中的时候,看到对方提出这个主意就直接称赞当时“鸠”的领袖是个人才,居然能提出比自己还毒辣的计谋。
为什么说这一招非常毒辣呢?因为这一招最毒辣的地方在于,波里斯没有、也不可能完全禁止波特卢对西部割据阵营的贸易,并且由于这一次波里斯的老大哥作风,西部割据阵营民间充满着对波特卢的同情。
在这种情况下,波特卢只能选择继续维持对西部割据阵营的友谊。
而因为波特卢要维持对西部割据阵营的友谊,这就掐准了印哥纳的死穴,只要波特卢仍然在和西部割据阵营走近,即使波特卢退出了对印哥纳的包围网,印哥纳也不可能和波特卢和解,所以波特卢得重新加大对北方的防御力度。
那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波里斯试图将波特卢赶出西部割据阵营,那波特卢倒向印哥纳不就可以破局了吗?可是也不能,印哥纳远比西部割据要强,国内市场基本饱和,与波特卢的贸易交不到太多的好处。
并且,跟了印哥纳,肯定只能坐视乃至支持印哥纳吞并西部割据,到时候统一了北方的印哥纳还不得南下?要知道波特卢有很大一块领土,就是昔日印哥纳的土地啊。就算到时候为了平衡,可以求到波里斯的援助,可是到那个地步,波特卢就要沦为波里斯的附庸。
所以倒向印哥纳是死路,这一条毒辣的计策波特卢只能硬生生的抗下。
然后让索利特和斐琪哀嚎的事情就来了。
前面说过,即使波特卢退出包围网,也不可能倒向印哥纳,结果索利特那一代的印哥纳风暴联盟主偏偏有一种迷之自信,认为波特卢退出以后一定对西部割据满怀怨恨,这时候就是统一的最好时机。
这种脑袋,让冷弈想起了二战的昭和参谋,既然我这么想这个方案,那之后事情的发展就一定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那肯定是世界错了。
在这种奇怪想法的推动下,1554年时,在索利特与斐琪对猪队友悲愤欲绝的叫骂声中,印哥纳向西部割据发出最后通牒,遭到拒绝以后开启了第二次统一战争。
此时两人还不是印哥纳的最高统治者,但他们已经可以预想到,自己将来要为父辈们这个愚蠢的决策擦屁股。要知道,西部割据是印哥纳能动的?不解决波里斯和波特卢的问题就去动西部割据?你这是在逼人对你发动干涉吗?
“在我这一世的计划中,原本应该是对印安地先下手,因为他位于边缘、国穷民困,只要能在其他阵营插手前解决就可以,可是没想到就是因为印安地国穷民困,让我那愚蠢的联盟主没有对他的兴趣,反而一脚踩进西部割据。”
“初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我一口血堵在这里,几乎要噎死自己,”说罢,索利特长吁短叹,言语中充满颓废。
“废了废了,没得救了,这一次印哥纳轻则割地赔款,重则亡国灭种,这一场英灵游戏,我索利特要输了!不是输在我的能力不如对方,而是输在那个该死的猪队友身上!”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术士黎明(十)裂变
战争的结束永远要比战争的发动困难的多,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一个人在转,你有主意,别人也有自己的算盘,那么就会让事态日趋复杂化。符合这个例子的很多,而最近一例惨剧,就是印哥纳的第二次统一战争。
大历1554年,索利特和斐琪的猪队友,当时的印哥纳风暴联盟主觉得我优势很大,一脚踏进了西部大坑中,对西部割据宣战,在无功而返的第一次统一战争结束109年后,悍然开启了第二次统一战争。
印哥纳前脚对西部割据宣战,以波里斯为首的三个国家或地区后脚就做出反应,派出了志愿军去“支援”西部割据抵抗印哥纳。
三个国家或地区没有立刻直接干涉这一场战争给了印哥纳一种错觉,让他认为自己进攻西部割据没有触碰到三个国家或地区的G点,然而这就大错特错了。
波里斯之所以不干涉,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十多年来波里斯正在全力布局波旁岛和埃多楠半岛(参见格罗斯的经历),实在没有功夫再插手印哥纳。
而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三个国家或地区还在等待,等待自己的志愿军可以控制西部割据的抵抗,等待西部割据向他们妥协,然后给他们更多利益。
三个国家或地区只等了两年就等到了要等的东西,西部割据同意在战后开放更多的特权,于是到这时候,印安地和波特卢自治区才正式向印哥纳宣战,插手印哥纳的第二次统一战争,至此第二次统一战争由印哥纳内战演变成了国战。
不要奇怪波特卢怎么宣战,波特卢虽然只是波旁的自治区,但是他早就获得了独立的外交权和关税权,除了名义上属于波旁、需要向波旁缴纳象征性的税收以外,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波特卢自治区与印安地宣战的初期,波里斯是保持善意的态度,甚至对他们实施微量的援助。
要知道对于印哥纳地区,波里斯没有足够近的港口,因此波里斯对印哥纳地区的态度就是维持现状,因为现状就是各势力均势,而谁想打破现状,谁就会成为波里斯的敌人。如今波里斯的敌人是印哥纳。
第二次统一战争进行了3年,印哥纳虽然一度攻下北部核心,但因为是四线作战,印哥纳的兵力捉襟见拙,开始显露颓势。
这时候印哥纳就慌了,开始寻求波里斯的调停,而波里斯十分乐意的接受了调停的任务。因为波里斯预计进攻波旁的计划已经越来越近,波里斯期待除了自己的战争以外,其他地区可以保持平静,让自己安静的吃完,这也是波里斯对埃多楠虚张声势的原因。
波里斯开始进行调停,提出了一个波里斯觉得很符合自己利益,而让其他国家都很不爽的方案。首先,各国边界回归战前;其次,印哥纳需要缴纳战争赔偿给波特卢、印安地和西部割据;最后,印哥纳需要将北部核心自治化,以降低爆发战争的几率。
这份方案是波里斯对印哥纳态度的又一体现,波里斯并不在乎印哥纳如何,他只需要印哥纳地区的稳定,然后可以让他安心收割。而如今印哥纳过强,所以需要削弱印哥纳的势力。但是也不能让其他势力靠割走印哥纳的土地来吸血,所以要退回战前边界。
这份方案,波特卢看了想骂娘,西部割据看了想骂娘,印安地看了想骂娘,合着老子战白打了?印哥纳看了也想骂娘,调停就调停成这样?于是各方都拒绝了波里斯的调停方案,战争继续持续下去。
被拒绝后的波里斯很生气,决定拿出自己的另一张牌。
虽然波里斯没精力直接下场干涉,但是别忘了波旁的海可不只有这几个国家,波特卢的南边还有一个与他仇深似海的老朋友,正在等待着复仇的机会。
大历1560年,迈席卡对波特卢自治区宣战,军队直扑教化区仅存的领土,在第一次教化区战争结束89年以后,挑起了第二次教化区战争。
迈席卡很聪明的没有加入第二次统一战争,而是单独对波特卢自治区宣战,而这样印安地与西部割据也没有南下支援迈席卡的义务,但是印哥纳与迈席卡因为有波特卢这个共同的敌人,而结为了隐形同盟。
迈席卡的宣战是受到波里斯的支援,这个宣战计划是哈迪斯力主通过的。计划讨论时,有些人提出要是迈席卡趁机吞并土地崛起怎么办?哈迪斯则冷笑着回答,迈席卡与波特卢最大的区别,就是波特卢有海军,而迈席卡没有。
至此,战火燃烧到整个腾龙大陆的北岸,腾龙大陆北岸每一处土地上都在爆发着激烈的战争,但是这还不是战争的终点。
1561年,波康对波旁宣战,波里斯随即加入波康一方,与波旁进行战争。这个时候,波里斯终于能腾出手来,收拾他已经忍了几十年的波特卢自治区了。
因为波里斯宣战目标是全波旁,而波特卢是包含在波旁内的,那么具体战争时要不要进攻波特卢,则依靠战争国家自行判断,而波里斯的选择是干那个崽子,老子已经忍他十几年了。
随着波康与波里斯对波旁宣战,迈席卡也接着通过了对波旁宣战的决议,然后迫切的申请加入波里斯的阵营。波里斯同意了迈席卡的申请,试图用迈席卡来先牵制住波特卢,等自己解决波旁以后再去收拾波特卢,必定要将波特卢的威胁在这个时代解决!
这个提议依旧是哈迪斯提出的,哈迪斯隐约感觉到,波特卢才是波旁未来最大的威胁,所以必须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并且此时波特卢的外交环境非常好,此时波旁的海中唯一一支中立的只剩下波利,而波利还需要拉拢自己一起对付埃多楠,中土殖民卫所比波旁重要多了,所以波利只能看着波旁受难而爱莫能助,这个时候就是波里斯出击的最好时候。
“趁着这个大好的时局,我们要为子孙们解决许多问题,许多威胁,”会议上,哈迪斯如是说。
以上则是波旁的海在1561年时分动荡不安的局势,由于过于复杂,很多局内人都看的不太懂,局外人格罗斯看的就更迷糊了。他只知道波里斯和波康对波旁宣战了,连迈席卡对波旁宣战都只是听说,并不了解而已。
虽然不了解这些七拐八弯的东西,但是身为一个波旁移民,一个对祖国还有较为深厚感情的波旁移民,当听到祖国遭遇灾难时本能的不安。
正好,埃多楠的任务已经暂时告一段落,格罗斯就利用这个时机回到了波里斯,去拉力卡斯和亲人团聚,顺便讨论一下时局。然而当回到拉力卡斯的时候,格罗斯又听到一个让他惊愕的消息。
“什么!我的蠢儿子,安华他参军去了!还是主动去的!”听到这个消息,格罗斯是彻底惊讶了,虽然他以前就知道安华对波旁充满怨恨,但没有想到会怨恨到这种地步。
“我们家里要出一个去,原本是让佩里去的,毕竟安华他都四十多岁了,可是安华他坚持要去,征兵官看他这么有热情,就让安华顶了佩里了,”看着惊愕的格罗斯,家人尴尬的解释道。
由于这个消息的刺激,这一次格罗斯在家中待了还不到一天,就匆忙离开了家。虽然不知道安华去了哪里,但还好格罗斯曾经当过“鸠”的外围成员,这时候这个身份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
格罗斯的请求送到了哈迪斯的案头,并获得了同意。很快在“鸠”的帮助下,格罗斯再次见到了安华,以军人家属的名义,和安华在外聚会。
这一次聚会,格罗斯与安华没有多少的客套,在看到分别数年的老父亲以后,安华只露出了一瞬的放松,随即就被坚毅取代。
“安华啊,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应该说在一开始的时候,格罗斯说话的语气还算平静。
“我知道,我要为埃里复仇,哪怕牺牲掉我这条性命也在所不惜,毕竟如今家里也能过得下去,不是一定要我还活着。”
看到安华古井不惊的面孔,格罗斯的言语中带上了几分请求:“安华啊,你这是要对你出生的地方挥舞出凶器吗?你要让故乡的土地上溅上因你而生的血液吗?你要让你的老家燃起熊熊的烈火吗?”
“许久不见,父亲你都会念诗了,”安华说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悔意,“一切早就应该被改变了,父亲,我看到的故乡已经堕落,波里斯才是波旁人的未来,我并不全是因为我的仇恨啊。”
“这个世界在飞速的变化,新的势力在崛起,旧有的荣光在黯淡,波里斯再怎么说起码还是波旁人的国,那些外海的人不知混入多少蛮族的血统,还能称之为波旁人的国吗?只有波里斯才是波旁人的未来。”
“最后……我对埃里的死真的很愤怒,在波旁我们是奴隶,即使是高级奴隶也还是奴隶,没有对贵族动手的资格了。这一次或许是我唯一的机会,哪怕挥击一次也好,即使这一次的代价是我的身躯以入侵者的身份倒在故乡的土地上。”
看到没有悔意的安华,格罗斯一直挺拔的身躯开始佝偻,眼中涌出了几滴泪珠:“你不一样,上过学院的你和我不一样,可没有想到,最后你居然会做出这种选择。”
安华弯下腰鞠躬,似乎不敢再呆在这:“父亲,我们的谈话到此为止吧,你说服不了我的。”
说罢,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