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限震憾-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招一亮,九阳齐出,三人再无抗争之力,如秋风中的落叶,被轰飞三十余丈。
朱长龄经受内内外外的真气激荡,身上数十处玄关一一冲破,只见全身脉络之中,有如一条条水银在到处流转,舒适无比,笑道:“哈哈!果不出我所料,这九阳神功练到最后,非得与高手交战,借彼此内劲相抗,激荡自身真气,才能打通全身玄关要穴,迈入大成境界!
贤侄多谢你了!我冲击最高境界不成,说不定要落个焚身而死的结局!”
古剑冰挣扎起身,从前世的金庸著作中,他亦知道冲击九阳大成,确实需得经过这一关,所以才如此配合朱长龄:“恭喜朱叔叔九阳神功大成!”
古剑冰心中暗自盘算:我本以为学了北冥神功之后,在这金庸世界,已是几近天下无敌,却不想朱长龄学了九阳神功之后,不到一年功夫,武功突飞猛进到这个程度。
本来他不是我三合之敌,如今,合我、语嫣、阿青三人之力,居然胜他不过,想来天下之大,必然处处卧虎藏龙,我还是不可骄傲自满啊。
朱长龄志满意得:“如今我神功大成,再无畏惧,我身世的秘密,现在也终于可以和你们说一说了!这一刻,我已经等了三十多年!”
古剑冰奇道:“江湖皆知,朱叔叔是当年南帝的侍卫之子,忠良之后,难道其中另有隐密?”
朱长龄缓慢而郑重地说道:“我真实身份,是大明――――朱三太子!”
此言一出,除了阿青不知深浅,其他三人都尽皆“啊”了一声,张大了嘴。其中惊讶,尤以古剑冰为甚。他万万想不到,前世金庸笔下一个微不足道的反派,在他如今穿越的这个世界里,居然拥有如此骇人的身份!
朱长龄叙述往事:“三十五年前,我父皇大明天启帝驾崩,东林党诸奸臣与袁崇焕以国赖长君为名,拥立我叔叔信王崇祯帝登基。我身为天启遗孤,便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被袁崇焕帐下高手穆人清与木桑道人、玉真子师兄弟追杀,幸得南帝段智兴出手相救。
那南帝段智兴本为大理皇族,游历中原,侠名广布,后因大理内乱一度被拥立为帝,直到十五年前,因周伯通瑛姑事出家。我拜入他老人家门下,学得一身武功,红梅山庄其实是我力图兴复明朝的基地。
嘿嘿,女儿,以前我身无自保之力,怕你年幼口风不严,给咱家族惹来杀身之祸,这秘密对你也不敢说出。现在我神功大成,还怕什么?你可知你为何名叫九真?是取真龙天子、九五之尊之意也!
别人家教女儿,往往是教些女红手艺,我却教你兵书战略,给你讲那孙子、杨家将、岳武穆诸英雄故事,为的什么?为的便是有朝一日,你也可以统率一军,效法那杨门女将,助我大明收复河山!
你能训犬为兵,为父看在眼里,当真是老怀大慰,只是你纵犬伤人,大大不对,要知得人心得天下,以后这等有失民心之事,千万不可再犯。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你那日纵犬伤人,我便不会结识张无忌与我这贤侄,那一日我多半就死在天山童姥掌下,更不可能有机会修习这九阳神功。想来也是冥冥中自有天命,要我大明朝再度中兴!”
朱九真:“爹爹,袁崇焕这奸贼后来被崇祯帝以勾结后金的名义处死了,据说死前被割了三千五百多刀,割下的肉都被百姓分食,也算他恶有恶报!”
王语嫣却摇摇头:“当年努尔哈赤率后金军至宁远,实拥军十三万,自称率军三十万,必破此城,令袁崇焕投降。袁崇焕将兵万余,临危不惧,据城而守,与后金军大战十余日,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重伤怒尔哈赤。后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我明军以少胜多,那是何等威风!崇祯杀他,也算够糊涂了。”
古剑冰:“我听人说,袁崇焕功高震主,恃功自傲,崇祯帝自觉难以驾御,是以将之处死。不过崇祯确实糊涂至极,袁崇焕与后金血战沙场,他将之千刀万剐。洪承畴降了后金,他还以为那姓洪的自杀殉国,竟然为其举行国葬,进行追封。若是崇祯稍有识人之明,不自毁长城,整个大明自然会如铁桶江山,长治久安。
大明朝出了这等皇帝,还能好得了么?――――崇祯之勤政,古来少见,其事必躬亲,欲为中兴之主主,但刚愎自用、求治心切、责臣太骤、用人不彰、疑心过重、驭下太严,越是勤政,大明江山越是江河日下,在位十七年,连换五十位宰相,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终成孤家寡人,以至于煤山殉国,从死者唯一太监耳。可悲,可叹!
若我是皇帝,便是袁崇焕真个谋反卖国,看在他以前大功的份上,断不至于让他零零碎碎受苦……”
朱长龄怒道:“崇焕自是糊涂至极,那袁崇焕却有个屁的功劳!只是个吹牛大王罢了!书生误国,一无是处!
袁崇焕本是文人,不通武事,他去辽东上任前说过什么:五年为陛下平辽!
本来书生吹牛,也是常事,可他干的都是什么事?
就在这袁崇焕的指挥下,一年多之后,辽没平,大明的臣属国朝鲜被满清平了,敌后游击毛文龙被他杀了,辽东的军粮被他卖了,然后满清铁骑堂堂正正地从他的辖区冲进关内,差点把北京城给平了!
这种人不杀,那以后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大吹其牛,然后混个高官误国了!”
古剑冰觉得脑袋有点晕:“朱叔叔,当年的事,我只是读书知道一些,不是特别清楚,您能说详细点么?”
2卷 金书群芳!倚天屠龙驱胡虏 101章 袁崇焕误国当杀,吴三桂志在复明
朱长龄便历数袁崇焕吹牛误国、可杀之处。
据朱长龄所说,这袁崇焕出身东林党,又有从龙之功,平时夸夸奇谈,口才胜过赵括。崇祯自然很信任他,对他破格提拔,令他对抗建奴。
(作者注:建奴一词出自《明实录》,是指“建州”+“奴酋”,“建州”本意指明朝的臣子建州三卫,今人称为“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明实录》中写作奴尔哈赤,“奴酋”为明人对“酋长奴儿哈赤”的简称。以此统一称呼,省下后金、满清之间的国号切换。
另外:《作品介绍》中已指出《人的世界观,必不相同,也不必相同》,故此本章观点,只代表文中角色观点,不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他上任没多久,建奴攻打朝鲜,他坐视不救,导致后金少了一个牵制。毛文龙还知道派兵骚扰建奴老巢,袁崇焕这个说毛文龙不作为的人,却说:后金出兵朝鲜期间,其国内“无虚可捣”!经崇祯再三催促才肯出兵。
只是他攻城掠地挥师野战的本事,实比岳飞差得太远,又误了战机,攻奉天不下,遇建奴回援,大败而回。
袁崇焕一气之下,就把专门在建奴背后搞游击的毛文龙杀了,理由是毛文龙不作为,虚报敌人留守军队的实力,有通敌嫌疑―――袁崇焕身为正二品文官,擅杀毛文龙这个从一品武官,同样领尚方宝剑的节将,单这一条就是死罪!
袁崇焕私卖军粮给蒙古,数目极多,理由是蒙古若无粮,便会倒向建奴那边。结果蒙古的粮倒手便卖给了建奴,使得建奴拥有了远征的粮草。
他身为蓟辽督师,只重关宁锦防线而轻蓟镇防线,倾国之力打造的关宁锦防线成了马奇诺防线。末了还给崇祯上疏要求加强蓟镇防务!其真正目的,还是贪得无厌,向皇上伸手要钱要兵要粮要装备。
这里边的潜台词就是:皇上啊,关宁锦这一带治安很好,蓟镇就比较落后,要加强管理。今年的税我就照例不交了,你把全国的税收再给我调个三四成过来,不然,以后蓟镇这一片要是出了治安问题,别说我没提醒过你…………
皇上给他的钱还少么?蓟镇本来是他责任辖区之一,出了问题难道还要推在皇上头上?这说得过去么?崇祯当政时正值天灾不断,各地灾民都需要救济,再往辽东派饷,辽能不能平不好说,国内先反起来是一定的!
崇祯几乎连肉都舍不得吃了,衣服破了更是打上补丁了事,从牙缝里挤出钱来又给他凑了过去,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崇祯算得上其中之一,一切只为了袁的五年平辽计划。
后来,建奴果然自蓟镇入寇,
袁决策失当,派4000轻骑驰援遵化——从地图上就能看出,从大安口到遵化比从山海关到遵化近多少倍,更别说还有那四五天的时间差。等赵率教到时,后金就算爬也能爬到遵化了。
这个决策,间接害死赵率教这位不可多得的大将。当时赵率教部准备在三屯营休整,但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守将不辨敌我,不敢开城。赵率教部只得继续前进,终于在遵化城外中伏全军覆没。
三屯营守将不开城只是赵率教战死的次要因素,根本原因还是袁崇焕的愚蠢命令,因为4000轻骑对数万大军,怎么看都是送死。遵化陷落后,三屯营紧接着也陷落了,守将自杀。如果当时赵率教部在那里休整,也不过多4000个陪葬的。
袁崇焕率师回援,一面夸口“必不令敌越蓟西”,一面却畏缩惧战,导致建奴不战而“潜越蓟西”,朝廷寄予厚望蓟西防线成了第二道关宁锦防线,建奴军长驱直达北京城下。
而建奴灭了明朝后,为了美化袁崇焕,在建奴所著的《明史》里,硬是把中伏写成遭遇,只说袁崇焕的四道防线全部落空,只字不提其中袁崇焕的指挥失误。
站在崇祯的角度考虑,你觉得他还能心平气和地放过袁崇焕么?他能满意地说:爱卿,你的平辽之策真是好得不得了!?
朱和龄说到这里,怒气更盛:“自我大明太祖皇帝定都北京,誓言‘天子守国门’以来,塞外胡族,啥时候打到过北京?就是这袁崇焕,上任才一年多,便把我大明的威名败得干干净净!
建奴所著的史书,把袁崇焕这里通外国的奸贼,描述成岳飞一样精忠报国被冤枉的好汉!而把毛文龙描述成曾与建奴暗通书信的奸贼。
可岳飞是何等好汉?抗金之战,多是主动出击,打得金人狼狈北逃,大军到处,金人所侵之地尽皆被复。他被害死风波亭时,可有百姓分食他的肉?
袁崇焕上任前,建奴在毛文龙与朝鲜的牵制下,不敢轻易率军入关,这姓袁的主动出击时就没打过一场胜战,一上任,更帮建奴解决了两个后顾之忧,一年多之后北京便险些为建奴所破。若给他五年时间,说不定便不是平辽,而是平北京!无怪百姓愤恨食其肉!
袁崇焕立过什么功劳?唯一拿得出手的,不过是守城守出来的所谓‘宁锦大捷’!说是‘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这便是他乌龟战术唯一的战果了。下令守城开炮谁不会?要打中了,也是炮兵的功劳!
正好,一年后努尔哈赤死了,他就立即改口吹嘘是自己将努尔哈赤打成重伤,致其死地―――清史自己都记述着那一战的数月后,努尔哈赤亲自出迎蒙古来使,一个身受重伤几近不治的人还能亲自出迎?他也真敢冒领这军功!
毛文龙这位‘建奴奸细’能使建奴不敢东顾,袁崇焕这等‘爱国英雄’却放建奴闯入关内,到底是谁勾结了建奴?使建奴得了莫大好处,以至于建奴著《明史》时,都暗使春秋之笔,投桃报李,答案难道还不昭然揭晓么?”
古剑冰愕然,如此说法,与他前世所知,南辕北辙,大有不同,只是毕竟这个世界,并非他前世所知的世界,他亦不愿反唇相讥,得罪朱长龄,当下附和道:“我读过一些史料,说毛文龙这人,手段十分残酷,但遇建奴及其追随者,不论男女老幼,全部斩首报功领赏,追随建奴的汉人,皆依此例。袁崇焕上任后,痛斥其乱杀无辜,规定除壮年满人兵丁首级可以报功,老、幼、妇孺,皆无赏钱可领,若所斩为跟随建奴的汉人兵丁,赏钱亦是大减。
袁崇焕说要行仁义之举,使辽人归心。
可是听了朱叔叔的话,再仔细一想:以毛文龙的作法,关外的金人遗民,怕诛连家小,不敢轻易与建奴为伍,袁崇焕的新命令一下,金人遗民,再无后顾之忧,部分辽东汉人,亦开始从虏,建奴军队在短时间内扩大数倍,攻破朝鲜,拥有了攻入关内的实力………”
王语嫣点头道:“以前曾听一位边关将领说过类似的话:
建奴全民皆兵,老弱妇孺一样上得马拉得弓,又哪有无辜之理?
其老者可以教人,其妇人可以生育,其孺者过得十年便是劲敌。
若不杀,便是纵敌!
……………
本来建奴甚少,我汉人便是十人换他一个,都还有剩。若按毛文龙的杀法,过得十年二十年,建奴便要绝种了。
袁崇焕将悬赏令如此修改,即便不是通敌,也算得上满腹迂腐,无能透顶。”
朱长龄脸上怒气稍息:“贤侄,其实我有时也想,若是崇祯真个贤明,把大明治理得国泰民安,我这朱三太子,便只有老死乡间,万没有半点机会问鼎大宝,虽然如此,总也好过那昏君崇祯无德无能,识人不明,弄得朱明王朝国破族亡。
异族入主中原,便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更有圈地、逃人诸令,盘剥我大明遗民,每思之,心如刀绞……”
古剑冰以手捶胸:“叔叔何需多言,小侄自当助朱叔叔一臂之力!驱除鞑虏,复我河山!”
朱长龄闻中此言,心中豪气自发:“好!我已有计划,准备去策反原明朝大将吴三桂。到时大家同心协力,反清复明!”
古剑冰小心翼翼地说道:“小侄以为不妥,若小侄听说的无误,那吴三桂原本答应投降大顺,只为一个女人,‘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便将大明江山卖给异族,视儿女之情,重于江山社稷、民族大义,如此为人,怕是信不过。莫如联络各地汉家义士,共举大事,来得实在。”
朱长龄摇头道:“贤侄,你怕是评书听多了,多看看正史。
我大明天启末年,吴三桂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建奴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人称‘勇冠三军、孝闻九边’。
李闯破北京后,其父被刘宗敏抓捕追脏,其父已凑白银五万两,但离刘宗敏所索二十万两甚远,更遭严刑拷打。吴三桂闻讯自然大怒。遂拔剑斩案、升帐点将,并向建奴借兵。
当年建奴入关时,以大明臣属自称,声称此次入关,是为大明报仇,会奉崇祯之子为正统,令其即位。入关后却又背信弃义,只是那时局势,已非吴三桂所能控制。据我在江湖上的眼线告知,吴三桂暗地里,已在策划反清复明之事。
莫如咱们双管齐下,我去联络吴三桂,你去联络各路武林好汉。”
古剑冰回忆前事,吴三桂确实曾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那么朱长龄此行应该顺利,以他的武功,便是不顺,想要逃跑,天下又有何人拦得住他?遂作屈指一算状:“小侄粗通卜算,如今算来,吴三桂的确命中注定将要反清复明……只是前途叵测,未必成功…………”说到这里,却觉不应该太打击朱长龄的反清热情,再说这里的历史,已非前世那样,满清的力量要比上一世时小得多,谁说事情便一定没有转机呢,遂改口道:“只是谋事在人,但得众志成城,未必不能逆天改命………朱叔叔不再找那倚天剑屠龙刀啦?”
朱长龄大笑:“如今我已学得绝世神功,还要那倚天剑屠龙刀做什么?惹来一大帮人跟在屁股后边追杀,还谈何复国?若你想要,自去寻找便是。
真儿,你这便随为父出发?”
朱九真:“爹爹,我……”霞飞双颊,双手搓着衣角,转头看看古剑冰,又低下头来,用手肘轻轻撞了古剑冰一下。
朱长龄本是老于人情世故的人,哪还不明白,大笑道:“罢罢罢,女大不中留。慕容贤侄,我去之后,你可要好好照顾我女儿!
嗯,咱们且在此聚个几日,这九阳神功颇为神奇,咱们可一道研究研究………”
古剑冰心知,朱长龄初时说这便出发,如今却要“在此聚个几日”,一道研究九阳神功。其潜在之意,是要以九阳神功相授,当做女儿的陪嫁。想到九阳神功之神奇,心中不由大喜:“便依叔叔所言!”
2卷 金书群芳!倚天屠龙驱胡虏 102章 九阳神功各不同,绿柳山庄见赵敏
在这几日里,朱长龄便将自己记得的九阳神功,倾囊相授:“一举手,前后左右要有定向………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切记一静无有不静,静须静如山岳。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一动无有不动,动当动若江河,所谓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
劲起于脚,变换在腿,主宰于腰,发于脊背,接于两肘,行于手指,总须完整一气。……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丝毫不乱。方能得机得势,随手奏效。……
动静之机,在于阴阳,………到此地位,呼翕九阳,抱一合元,可名九阳神功。从此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
然而事情,并不如古剑冰想像中那样美好。
原来九阳神功博大精深,是以修习九阳神功者,往往不能全悟,而是只修习、记忆最适合自己的一段。朱长龄所述的九阳神功,显是十分适合朱氏血脉修行,朱九真练来,武功突飞猛进,而古剑冰等人练来,只觉处处别扭,无法参透。
朱长龄惭愧道:“贤婿,我只记了自己领悟的内容,原文中的内容,比这多了两倍不止,只是我一时记不起来了。经文却被张无忌带走,这却如何是好?”说到这里,心中忐忑不安,只怕自己这位贤婿怀疑自己藏私。
古剑冰想到原著中张无忌翻开九阳神功,曾吃惊经中内容比太师父所传多了十倍不止,叹道:“这也怪岳父不得,这书中经文如此深奥,传说张三丰本名张君宝,当年曾跟觉远大师学了十年九阳真经,后来叛出少林时,所记得的经文,却连三成都不到。
当时听觉远大师临终讲经的,有三人:郭襄、张三丰,无色大师。郭襄得个博字,张三丰得个纯字,无色大师得个深字,三人所悟所记,皆有不同,这也就是后来的峨嵋九阳功、武当九阳功、少林九阳功了。
所以,张三丰为治张无忌的寒毒,还要去少林求人,要去参考少林九阳,却也不成。直到张无忌得到全本九阳,悟出适合自己的法门,这才除了寒毒……
岳父只学了不到一年,能记得一小半,也算不容易了。”
朱长龄道:“贤婿能有如此心胸,将来必是办大事的人。其实这仙境蟠桃对九阳神功的进境,也是极为有益,可惜都被我与张无忌吃了,只剩下一个,却给了我女儿………剩下的也不知几年一熟,自我来到这里,半年多了,它们还和以前一样,皆是小青疙瘩,以前我试过,入嘴极苦,吃了也没用。”
以前朱长龄初吃仙境蟠桃,便知它绝非凡品,私下藏了一个没舍得吃。两父女私下说些贴己话,朱长龄便取出蟠桃,交给朱九真,叫她吃了。朱九真只觉极是美味,待得吃完后功力大进,方知其神效,想到父亲在这一年里几乎拿这仙境蟠桃当饭吃,难怪功力到了如此骇人的地步,心惊不已。
古剑冰道:“这等天材地宝,本来就不是随处可得,阿青以前曾吃了几十个,还不是照样练不成这九阳神功?岳父也不必过分介意了。”
两人又交流了一阵,誓师立志,这才分手各奔前程…………
古剑冰到得中原,意欲联络群豪,却发现当初围攻光明顶的英雄,居然尽皆失踪…………
古剑冰心中一凛,暗中盘算:记忆中的前世原著剧情,虽不全然为真,仍有七分可信,他们莫不是被赵敏捉到了万安寺?便带了三女,坐上马车,指定目标:万安寺。见万安寺中并无六大派之人,次日又赶往绿柳山庄。
四人潜入绿柳山庄,远远便听得一个人气冲冲的说道:“我既堕奸计,落入你们手中,要杀要剐,一言而决。你们逼我做朝廷鹰犬,那是万万不能,便再说上三年五载,也是白费唇舌。”
另一人叫道:“你既固执不化,主人也不勉强,你如胜得了我们这里三人,立时放你出去。如若败了,便斩断一根手指,囚禁一月,再问你降也不降。”
古剑冰轻声对三人道:“听声音,是何太冲与鹿杖客,这何太冲倒有几分骨气。”
何太冲道:“我便十指齐断,也是不降,拿剑来!”
鹿杖客冷笑:“等你十指齐断之后,再来投降,我们也不要你这废物了。拿剑给他!摩诃巴思,你跟他练练!”
摩诃巴思:“是!”
何太冲手持一柄木剑,剑头包着布,又软又钝,不能伤人,对面则是个高大番僧,手中拿着的却是一柄青光闪闪的纯钢戒刀。两人兵刃利钝悬殊,几乎不用比试,强弱便判。但何太冲毫不气馁,木剑一晃,去势极是凌厉,只是脚步虚浮,气急败坏。果然已是中了十香软筋散,内力全失。
一路连败两人,到得第三人头上,何太冲气息粗重,连战二人,已是十分吃力。那名叫黑林钵夫的蕃僧,使根长大沉重的铁杖,使开来风声满殿,殿上烛火被风势激得忽明忽暗,烛影犹似天上浮云,片片掠过。蓦地里眼前一黑,殿右几枝红烛齐为铁杖鼓起的疾风吹熄,喀的一响,木剑断折。
何太冲一声长叹,抛剑在地。
鹿杖客:“铁琴先生,你降不降?”
何太冲昂然道:“我既不降,也不服。我内力若在,这番僧焉是我的对手?”
鹿杖客也不和他多废话:“斩下他左手小指,送回去。”
又听一女子声音响起,话声清脆,又娇又嫩;极是动听,悦耳不已:“鹿杖先生,昆仑派的剑法果真了得,他刺中摩诃巴思那一招,先是左边这么一劈,右边这么一转……”古剑冰只听这声音,使觉身上酥了一半,心中狂跳不已,心道:是赵敏!必然是她!
赵敏身形婀娜苗条,洒脱飘逸,与黑林钵夫喂招,使到最后数招时有些迟疑:“鹿杖先生,是这样的么?”
鹿杖客:“鹤兄弟,你瞧清楚了没有?”
鹤笔翁:“圆真大师一定记得更清楚。”
赵敏:“圆真大师,劳你的驾,请来指点一下。”
圆真(成昆):“那几招是这样使法……”
阿青不由得咦了一声,心中暗想:这家伙当初在光明顶时,不是已经自尽了么?不是说人死不能复生么?为何他却例外?
阿青这一声叫出,顿被成昆发现,:“外边是哪位朋友?何不进屋说话?”
古剑冰索性莫大大方方地现出身来:“圆真大师,或者说我应该叫你成昆?别来可好?赵敏郡主,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为何会在这里?嗯,想是你下药害他内力全失,所以才被你擒了?你派人与他较技,真正目的是想学他的招式,是也不是?”
阿青却问成昆:“你当初在光明顶上不是已经自断经脉而亡了么,怎地又活了过来?”
赵敏得意一笑:“慕容剑冰,你所料不错,何止是昆仑掌门,如今六大派诸人已尽为我擒获,你想不到?”
圆真:“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情圣成昆不死,圆真大师如何能从梦中醒来?成昆一生为情所困,圆真助他解脱困缚,送他圆满归西,顺便也继承了这具臭皮囊。”
古剑冰:“你……你当真和谢逊一样,精神分裂,双重人格?那你在光明顶上说的那些话,是真是假?”
圆真:“假作真是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即是假,假即是真,我观施主颇有慧根,当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又何必计较这往日真假?”
赵敏:“我汝阳王府欲谋大事,少不得借助中原武林诸派之力。直接请的,怕是他们肯定不来。所以呢,我就派人在六大派的饮食中下了点十香软筋散,他们功力全失,不费一兵一卒,手到擒来!”
古剑冰,暗想:这女子肌肤,虽是莹白胜玉,几如透明,其心地,怕是截然相反,危险得很;目前我虽与他哥哥结为安答,与她也是盟友,却也要小心她几分。遂道:“如此手段,只怕六大派未必肯服。”
赵敏:“哼,我管他们服不服,先把他们的独门绝技骗到手再说。来人,把张无忌给我带上来!”
张无忌脚步虚浮,竟然也似内力全失:“妖女,你暗施阴谋诡计,算什么英雄好汉?”
赵敏:“呵呵,小女子本来就不是什么英雄好汉。”
鹿杖客:“张无忌,想必你也有所耳闻,若是归顺我汝阳王府,自有荣华富贵送上,若是不降,需要连战三人,胜了,放你走人,败了,便要断你一根手指。”
“嗯,那听起来倒是不坏……”张无忌说到这里,突然猛地扑向赵敏,“妖女!纳命来!”
这一扑迅猛异常,哪有半分内力全失的样子?
赵敏“啊”地一声惊叫,花容失色,眼见得闪避不开,不由得额上汗出,也不知是吓出的冷汗,还是被九阳神功的炽热气劲,烤出的热汗。
便在这时,古剑冰想也不想,横在赵敏面前,厉声喝道:“住手!”
2卷 金书群芳!倚天屠龙驱胡虏 103章 成昆投胡为报国?剑冰义释张无忌
九阳神功之日出东山!硬拼乾坤七绝之震惊百里!
一个能冲破群山封锁,另一个却势能崩山裂地,谁更强?
张无忌身怀九阳神功,对各类毒药抗性极高,但此时也不过才恢复了五成功力,更对乾坤七绝一无所知。他只道古剑冰(慕容剑冰)也和其它英雄一样,被人下了十香软筋散,拉到这里明逼投降,暗诱武功,根本'。。'就未加提防。
而古剑冰虽未学得全本九阳,对九阳神功的功力运行规律,却已熟知,本身又处于十成功力状态,这一下以有备攻无备,占了极大便宜。
是以,张无忌闷哼一声,滑行着倒退数丈,脚下地板层层开裂。
古剑冰双足深陷地面,额头流汗:“张无忌!但教我有一口气在,便不会允许你伤害她的!”说完这句话,他自己都有些吃惊不已――――我几时对赵敏这般关心了?
赵敏看到古剑冰厚实的身影,心中猛然安定不少………这个背影,给她很亲切、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