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长白山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有豆芽吃了。”

方氏今天出去了,等回来的时候看见锅台上有一个大号的盆子,里面泡了好多黄豆,就问:“这是谁弄这么些豆子泡这啊?”她知道孩子们一般不会胡闹,应该是玉娴又出什么幺蛾子呢。“玉娴,是你干的对不对?”玉娴点头“娘,我要生豆芽吃啊,省得咱们都没菜吃。”“豆芽?以前好像听人说过,不过没见到,你咋会的?”方氏奇怪的问。

“娘,书上看的,忘了是哪本了,今天看见厨房里一粒豆子泡的涨开出芽了,才行起来。豆芽听好吃的,还可以和好多菜一起盹着吃,像土豆,萝卜,海带,豆腐都行。豆腐?娘,我怎么没见到咱们这有卖豆腐的啊?”玉娴想起来,自从来到这里,好几年了,没见到买豆腐的,过年也没见到村民做豆腐。

“豆腐,那是南面才有的东西,好像咱们北边还真就没有会做的,咋了?你会做啊?”方氏好笑的瞅着眼前的小人儿。

“娘,我知道怎么做,可是你看我这小身板,能做的出来吗?”玉、

娴苦恼的看了看自己,为啥不能快点长大呢,她好想快些长大啊。

“你干不了,还有你哥你爹呢,以前那些事,还不都是你支嘴,你哥哥们动手?”方氏点了一下女儿的小鼻子。

“对哦,不过,做豆腐有点费劲,还需要不少东西,咱们先把豆芽试成了再说吧。”玉娴可不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啥事都得一点点来。

“嗯,咱家今年也就你奶给了些黄豆,只能留着打油吃,你要是能想出办法来,也省得浪费了那些豆子。

”这时候对于黄豆,除了打油,还真没什么别的方法来用它。

“行了,咱们开始做饭吧,天快黑了,小三和你爹进山也快回来了,小

四,小五,过来帮我烧火。”方氏冲着西厢房喊了一声,小四和小五就从屋里跑了出来。

娘几个说说笑笑的做了饭,等到天快黑的时候,大郎二郎从前院书房回来,云松也领着小三从山上回来了,云松肩上扛着一只抱子。小

三拎了两只兔子,今天的收获还行。

“抱子,爹你又猎回来抱子了啊,真不错,咱们这几天可以吃抱子肉了。”玉娴看了那只抱子一眼“爹,都说傻抱子,傻抱子的,这东西真的傻吗?”“可不是,你要是在山里看见了抱子,就喊一声,抱子,它会回头看你,然后一箭射过去,就解决了,最简单就是打抱子了。”小三在旁边说。

“我赶紧把皮给录了,这只抱子不小,咱们也不去卖了,都留在家里吃,省得总是没菜。”云松把抱子挂到院子当中的一个架子上,然后大郎打着灯笼,云松拿把尖刀,利落的把抱子的皮录了下来,然后又把内脏全都掏出来,二郎上前把内脏用桶装了,拿到积肥的大坑那倒进去,留着当肥料。

云松把抱子的肉一块块的都割了下来,这只抱子算大的,剩下的肉能有四十斤就不错了。“大郎,你把这块肉和一只兔子送到你爷爷那边去,二郎,你拿两块肉给大爷爷和二爷爷家送去,他们也是难得吃上一回。”云松吩咐。

大郎二郎也不吱声,直接找个篮子,用点干净的纸垫上,这种纸是专门用来包东西的,方氏会过日子,人家送来或是自己家买的东西,上面包的纸,她都再弄平了,放起来,现在正好就用上了。大郎二郎一人拎个篮子就要走,小四小五非要跟着,结果一人领一个,雪地一片白,又是经常走的路,所以不用打灯笼也能走。

“不是说不和老宅子那头搀和了吗?咋一有好的,还要往那边送?”小三嘀咕着。

“小三,说啥呢?那是你爷你奶,不管咋样,也不能忘了两位老人,不过就是点吃食,你们爷们这功夫,弄这些还不现成吗?”方氏训了小三两句。“记住了,到啥时候也别忘本,忘恩负义的事,咱们不能做,明白吗?”方氏切了些抱子肉,打算来个爆炒抱子肉。

“娘,我知道了,以后会记住娘说的话的。娘,有啥我能帮你的?”小三想了一下也明白了,他爹他娘本来就是憨厚老实的人,分家是无奈之下的反抗,现在自己家的日子虽说艰难些,可是比以前要强多了,人不能总记仇不是?!!!

第七十五章 救人

昨夜一场大雪,一早起来,云松领着儿子们满院子扫雪。打扫到大门口的时候,云松推开门,一个人突然倒了进来。“大郎,快来,有人在咱们门前晕倒了。”大郎和二郎赶紧过来,云松背起那人,大郎二郎在两边扶着,一直到了后院大郎的屋子,云松把那人放到了炕上。

玉娴在屋子里听到院子里父亲的脚步沉重而急促,就开门看了看,一看父亲背了一个人进了东厢房,“娘,我爹背了一个人进了东厢房,怕是有人冻坏了,我去看看。”说着,玉娴就往东厢跑去,方氏在厨房里做饭呢,听见女儿说的,再看饭基本上都好了,就也跑到了东厢。

大郎屋里,一个年纪大概有五十多岁的男人,花白了头发,脸色青白,整个人蜷成一团。玉娴上前看了看那人,又摸了一下他的头和手,“爹,他不是冻昏的,昨夜下雪,不是很冷,你试他的手还有些温度,他应该是饿昏的。”回头看见母亲也在,“娘,麻烦你给煮碗姜汤来,再给端碗稀粥。”方氏点头出去,小三也跑出去,“我去端粥来。”

玉娴爬到炕上,用手使劲掐那人的人中。好一会儿,那人才幽幽转醒,眼睛动了动,看见屋里的人,“这是哪?”声音极微弱。“爷爷,你是在我家里呢,你是饿了对吗不跳字。玉娴瞅着那人。他点点头,轻声说:“我迷路了,后半夜的时候从江上过来,然后到了你家门前,就晕过去了。”

小三端了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来,玉娴接过,“爷爷,你先喝点粥吧,现在你的肠胃太弱了,不能吃别的,正好今早煮的小米粥。”说着,一手端碗,另一手拿着勺子舀了勺粥。“大哥,上来帮我扶着爷爷。”大郎上炕,把那人扶着半坐起来,玉娴把勺子里的粥吹了一下,然后喂那人喝下,就这样,一勺一勺的喂完了一碗粥。“爷爷,你好像饿了好几天了,先少吃些吧,等一个时辰之后,我再来喂你吃一碗。我娘已经熬姜汤去了,一会儿你再喝碗姜汤,去去寒气,没啥事,过几天就好了。”说着,就下地穿鞋,“爹爹,咱们先去吃饭吧,一会儿让娘找套你的衣服给爷爷,他穿的太单薄了。”

一家人都去吃饭了,留那人一人躺在炕上,刚刚喝了一碗热乎乎的粥,肚子里感觉就和没吃啥似的,他知道自己是饿厉害了,炕上很热乎,没过一会儿,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上房东屋,吃完早饭的佟家人坐在屋里,在议论这个被饿昏的人。“娘,那人说话的口音虽说和咱们这差不多,可是细听还是有些南面的尾音,我猜他应该是南方人,只是常年在外,所以口音变了。”玉娴说道。

“嗯,我也听着是这么回事,别管他是哪的人,一个人来咱们东北也不容易,先住一阵再说吧,咋地也得让人家把身子养好了。”方氏心软,看那人的样子,就有些不忍心。

“行,那就让他暂时住在大郎的屋子吧,大郎和二郎住在一起。”云松发话了,“咱家虽说日子艰难些,可也别慢待了人家,咱们吃啥,就给人家吃啥,玉娴娘,你适当的看着给他炖点汤什么的,那么大岁数,也挺不容易的。”

“嗯,你放心,我知道了。”方氏点头。

“你们几个,有空可以去陪他说会话,一个人在屋里憋着,再憋出毛病来。小四小五,尤其是你俩,和人家都住在东厢里,勤去看着点。对了,玉娴娘,给家里还有没有我的棉袄之类的了,我看他身上的衣服单薄还破了,找一套先给他换上。”云松想的特别周到。

“有,我这就去找,你拿去让他换上吧。”方氏说着就起身去炕柜里翻找,一会儿找出件棉袄,一条棉裤,还有一套内衣,都是旧的,但是很干净。云松拿着衣服就去了东厢房。

“这位客人,给你找了套衣裳,换上吧。你身上的那套太单薄了,咱这太冷,不行的。”云松见那人睡醒了,就把衣裳放在了炕上。

“你们也不问问我是干啥的,就敢留下我,就不怕我是强盗?”那人坐起来,看着云松问。

“啥强盗不强盗的,咱这片民风淳朴,哪家遇上了你这样的都会帮忙的。问啥?你要是想说的话,不用我们问早晚会说的。”云松笑了笑,说道。“你就安心在这养着,等你养好了,要想走的话,我们也不拦着,不想走,就留在这也行,咱村子临山靠水的,是个好地方。”

“谢谢你,也谢谢你的家人,还没问恩公贵姓呢?”那人听了云松的话,似乎警惕放松了些。

“啥贵不贵的,姓佟,我叫佟云松,这个村叫沿江村,刚才你看见的那些孩子都是我家的。”云松很实在的说。“以后可别叫啥恩公了,你也没啥事,就是饿了。”

“嗯,我已经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无论如何,你们家人救了我,就是我的恩人。恩人受我一拜。”说着就要跪下。

云松赶忙拦着,“您这么大的岁数了,可别这样,您这是折我的寿呢,快好好躺着吧,我再给你端碗粥去。”云松就要起身。

“我饿的久了,不宜多吃,还是中午再吃吧,小兄弟也别您啊您的叫我了,要是不嫌弃,叫我一声老哥就行,我姓袁,叫袁青云,叫我袁老哥就行了。”那人不让云松去拿吃的。

“不好吧,我看你岁数也不小了。”云松犹豫。

“哈哈,我十年来颠沛流离,受尽折磨,才会这么显老,我今年四十六岁,做你的兄长应该不碍的。”那人的笑声里,包涵了风霜和血泪。

“既是如此,就叫袁大哥好了,我会和孩子们说,叫你袁伯伯。云大哥,你且放心,到了兄弟这里,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别的不敢说,有我们吃的,就有你吃的。”云松拍着胸保证。

“谢谢佟兄弟了,我在这呆几日,过几天我就走。”袁青云说道。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首要的是养好身子。”云松也不在意。

门被推开,玉娴端着一碗姜汤进来,“爷爷,我给你端了姜汤来,你快喝点吧。”

“玉娴,以后要叫袁伯伯,人家没那么大岁数。”云松在一旁纠正。

“哦,知道了,袁伯伯,你快把姜汤喝了,咋地也是在雪地里呆了挺长时间,着凉就不好了。”玉娴连忙改口。

袁青云接过姜汤,一饮而尽,然后把碗给了玉娴,却在看到玉娴面相时愣了一下。“你叫玉娴是吗不跳字。

“是的,袁伯伯,你可以叫我玉娴或者是小娴,怎么叫都行。”玉娴见他满面风霜,衣裳残破,但是却隐隐有种难以言说的傲气与智慧,心里倒是有点奇怪。

“不知是哪月生辰?”袁青云问云松。

“九月初九,怎么了?”云松有些疑惑。

“佟兄弟有福啊,此女他日,必定富贵至极。你一家的富贵,皆因她而起,只是姻缘不宜过早,佟兄弟切记。”袁青云神色郑重的说。

“哈哈哈,袁大哥,你这话我倒是相信的,玉娴可是我家的福星呢。要是没有她,我家哪能有今天的日子。”云松倒是没把袁青云的话放在心上。

“爹爹,别在那胡说了,我先走了。”玉娴急忙离开了东厢房,她怕再呆在屋里,会让袁青云看出底细来。自己家里的人早就习惯了她的言行,可外人不会。而且这个袁青云给她一种很神秘的感觉,恐怕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玉娴跑回自己屋里,看看昨天被放到了缸里的豆芽怎么样了。掀开缸上面的小被子,露出了里面黄色的豆子,小芽已经有半寸长了,长得很好。玉娴高兴的盖上被子,再有两天,豆芽就可以吃了,她挺怀念黄豆芽的味道,尤其是豆瓣越嚼越香,口水流出来了。转身跑到东屋,看见母亲正拿出一块布,要做什么。

“娘,你这是干啥啊?”玉娴爬上炕,坐到母亲身边。

“这都冬月十八了,离腊月快近了,娘想给你们做新衣服,好过年穿。”方氏向来是提前就打算好。

“娘,我弄的豆芽长得挺好的,快有半寸长了,再有两天就可以吃了,嘻嘻嘻,到时候娘尝尝,好不好吃。对了,娘,咱们今年不包粘豆包吗不跳字。以往没分家的时候,早就开始包了。

“今年咱家没有多少大黄米,就你姨父给送来了一百多斤,你奶那根本就没分给咱们一粒大黄米。怎么?馋粘豆包了?”方氏有点舍不得那点大黄米,来个客人啥的,那可是待客的好东西。

“嗯,有点,每年都吃,今年没有,不太习惯。娘,咱们少包点呗,就包三十斤米的还不行吗不跳字。玉娴怀念那种黏黏甜甜的感觉。

“行,那明天让你爹去磨点大黄米面吧,咱们少包点。”方氏心疼孩子,一听女儿馋了,咋地也得让女儿吃点啊,再说了,吃啥都一样,粘豆包还抗饿。

“太好了,有粘豆包吃了。”玉娴高兴的喊。

第七十六章 来历

玉娴坐在东屋的炕上,看着父母和哥哥们在那包粘豆包。自己的手太小了,包不了,只能在旁边看着。昨天和母亲说完后,方氏就让云松去磨了些大黄米面来。今天一早,方氏就烀好了一锅小豆馅,而父亲也把大黄米面都倒进了一个二缸里,加了水活好面,然后盖上盖子在那醒着。等大家都吃好了早饭,那面也醒得差不多了,方氏把小豆馅子盛在一个盆子里,也凉的可以了。一家人都坐在炕上,开始包粘豆包。

云松提前去弄了些玉米皮子洗干净,放到一边,一会包好的粘豆包要放在玉米皮子上面,要不然会沾到屉布上的。只见方氏拿了一块面,用手做成了小碗的形状,然后放进豆馅,再把面捏好口子,搓一下,一个粘豆包就好了。包好的粘豆包放到玉米皮子上头,然后再摆到盖着屉布的锅帘上,端着锅帘放到锅里萋熟,一锅又甜又糯的粘豆包就好了。玉娴别的也干不了,只是把大家包好的捡到锅帘上。然后小

三去烧火,把粘豆包蒸熟,因为小三包不好,其余人就连小四小五包的都比小三好些,所以小三在失去兴趣后,就负责烧火看锅。东西两个锅都烧上了火,轮着往里装粘豆包,小三烧火忙的不亦乐乎。一家人合作无间,一头午的功夫,就包好了。

蒸豆包要慢些,所以方氏留了一个锅,慢慢地蒸,另一个炒菜1

玉娴强烈建议下,方氏抓了好些豆芽,今中午炒豆芽吃。把豆芽用水洗了一遍,锅里放点油,放点葱花爆锅,然后倒进豆芽,翻炒一会儿后,添些水盹着,这豆芽越盹豆瓣吃起来就越香,等锅里的汤差不多了,再弄点干辣椒进去,翻炒几下就出锅了。中午的主食就是粘豆包,菜是炒豆芽,还有咸菜,一家人吃的特香。

“小妹,这豆芽还真不错呢,有了这东西,咱们也不用愁着没菜了。”小三边吃边说。

“是啊,小妹最厉害了,这豆芽可真好吃。”小四也说。

“哥哥,这豆芽不光这样炒着好吃,还可以和不少东西一起盹呢,就是跟咸菜一起,都很好吃的。”玉娴笑着说。

“这是谁的妹妹啊?可真聪明啊,能想出来用豆子责豆芽。”二郎笑着逗妹妹。

“当然是二哥的妹子啊。”玉娴也笑闹着。

方氏和云松看见儿女们有说有笑的,也挺开心,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们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成长。“一会儿拿点豆芽给咱爹送点过去吧,还有大伯和二伯他们,这是个新鲜玩意,让他们都尝尝。”方氏说道。

云松点头“行,我刚才想说来着,不知道家里还有多少?”玉娴听见了,就说:“爹,送倒是可以,不过我总共就泡了五斤豆子,现在豆芽还太短了,再等两天长的长点了你爱送给谁都行。”

吃饭前,大郎就给袁青云也送去了饭菜,这会儿吃完饭,兄妹几个都跑到袁青云的屋子里去看看他。

“袁伯伯,你今天怎么样啊?”一进屋,大家齐声问。

“好多了,好多了。”袁青云一见几个孩子,开心的不得了。这几个孩子都懂事,从昨天他醒过来,直到今天,孩子们有空就会过来陪他唠会磕,问问他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简直比自己家人还要亲。他孤身漂泊十多年,哪里享受过这样的日子,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

“伯伯,今天的粘豆包好吃吗?”小四小五上了炕,坐到袁青云身边。“还有豆芽,味道怎么样?”

“嗯,好吃,粘豆包枯枯甜甜的,不错,那个豆芽也挺好吃。”

袁青云微笑着看着这一对双胞胎,昨晚他俩住在南间,睡觉前还特意过来看看他。自己有些奇怪,是这个村子的人都这么热情,还是这家人太热情了呢?真是弄不懂,可是却非常感动。“我已经好了,明天我就想离开了。”他怕在这呆时间长了,就会舍不得离开。

“不行,袁伯伯,你不能走,外面冰天雪地的,你能到去啊?就在我家吧,我喜欢伯伯。

”小五抱着袁青云的胳膊,不让他走。

这时,云松和方氏也进来了。

“爹,娘,袁伯伯说他明天就要走,爹,你快留住他,天寒地冻的,袁伯伯往哪走啊?”小四冲着父母说。

“是啊,袁大哥,这天会越来越冷的,你真的哪也去不了,就在我家吧。虽然我家日子一般,可是绝对不会让袁大哥饿着冻着,有我们的,就有大哥的。咱不说别的,这沿江村和西江村加起来也有六七十户人家,大哥却单单晕倒在我家门前,而我们搬到这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缘分啊。要是我们没搬过来,可能等大哥被人发现就都晚了,可就是这么巧,不是吗?大哥,听弟弟一句,就在这吧,那也别去了。要是大哥不想和我们住在一起,明年开春,想办法帮大哥盖间房子也成。

咱村子可漂亮了,人也好,你会喜欢的。”云松很少说这么多话,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看见这袁青云就觉得亲切。

“袁伯伯,你看我爹都说了这么多了,他平常才没这么多话呢。

你就在这吧,别再走了,你一个人,到哪不是一样啊?”玉娴也忍不住,说了两句,虽然她始终觉得这个袁青云不是个简单的人,不过却知道他不会伤害自己的家人。

“袁大哥,你看我家的儿女都这么喜欢你,就留下吧,就像玉娴说的,你到哪还不是一样?在这有这么多孩子陪着你,多好啊。”方氏也加入了劝说的队伍。

“哎,我不是不想留下来,是怕以后连累了你们啊。”袁青云沉默了半天,然后才开口说话,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句话。众人都看着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都坐下吧,我先给你们讲一下我的来历,等我讲完了,你们要是还留我,那我就留下来。”袁青云理了理思绪,开始讲述自己的来历。

“我是风云皇朝的人,家祖当年是风云王朝的宰相。我自幼聪明灵慧,三岁吟诗,五岁能做赋,六岁时被璇玑门的掌门看中,收做关门弟子,于是我和师父上山学艺。师父乃是当世奇人,奇门逍甲,五行术数,兵书战策,竟是无一不精,更有一身绝妙武艺,师父带我如同亲子,将一身本领全都教给了我。十八岁那年,我艺成下山,回到当时风云皇朝的京城,汴京,却发现汴京失守,已经被苍宇皇朝所占。

后来才知,京城已经南迁至余杭,我又赶往余杭,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家人,此时我的祖父依旧是宰相,可我的父亲和叔叔却已经为国捐躯了,我的母亲也跟着父亲去了,一下子,我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当着袁家列主列宗,我发誓今生定要平定苍宇,为父母叔叔报仇。正好北方战事又起,皇帝校场比武,挑选能征善战之人挂帅。比武场上,我力压群雄,被皇帝钦点为定北大元帅,领军五十万,出征北方。我一路奋勇拼杀,用了七年的时间,就把风云皇朝当年失去的领地全部都夺了回来。皇帝封我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然后又让我出征西方,当时的西域诸国也蠢蠢欲动,于是我又用了八年,平定西域诸国,名动天下。

因为我出征时穿一身银色盔甲,所以别人都称我白衣军神。”“白衣军神?天,竟然是?”方氏在一边忍不住出了声,她记得当年父亲曾经说过,当年要不是风云出了个白衣军神,苍宇就能直接灭掉了风云。可是父亲被罢官的时候,这白衣军神刚刚收复了失地,现在怎么会这样呢?

袁青云没有理会方氏的惊呼,他已经沉浸在往事里了。“当一切平定时,我已经三十三岁了,皇帝命我回京,正巧我的祖父逝世,我连夜回京奔丧。回到京城,在爷爷的灵堂里跪了三天三夜。那时我的两个弟弟,叔叔家的两个弟弟,都在我的军队之中,也是难得的猛将。

他们也一起随我回京,我们就这样跪在爷爷的灵堂里,当时弟弟们已经娶妻生子,只有我,并未娶妻。我们一直跪在灵堂,后来皇帝亲自来吊唁,又劝我们节哀,还让内侍送来补品,说是让我们好好调养。当时我一心为国,哪会想到什么别的,领着弟弟们把补品喝了,还感激皇帝恩德。没想到,喝完那补品之后,我们兄弟五个竟然全都昏倒,等我们再醒来的时候,竟然是在大牢里。兄弟们都是莫名其妙,我也是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我们的家人也全都被抓了起来,我百思不得其解。终于皇帝亲自来到大牢,我才知道,他忌惮我的军功,又有人在他面前告密,说我有意谋反。皇帝震怒,命人偷偷暗害了我的祖父,好借我们回京,来个一网打尽。我真笨啊,竟然没能看清他的嘴脸,还为他卖了十五年的命。

第七十七章 收徒

袁青云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他伸手摸了下脸“‘十多年了,

第一次说出当年的事,我有点控制不住了。

当时我知道了事情的真想,就如同一个炸雷在我心里炸开了一样,原来我自负一身才华,却不懂帝王之心,他只要一个听话的奴才,却不会要一个天下无双的军神。我该死,竟然连累了年老的祖父还有众多的家人,那时候我心如死灰。每日在牢里浑浑噩噩,只是等死而已,

可那皇帝却没急着杀我,应该是在罗织我的罪名吧?有一天,我的一个部下扮成了狱卒来看我,原来他有一个亲戚在狱中当差,我的部下说皇帝公布了我的罪名,要在三日后将我全家斩首。我的部下让我等着,他会想办法来救我,还说我的好多部下都被免了职,罢了兵权。第二日,他又领进来一人,那人长得与我极像,正是我的结拜兄弟。在他的亲戚帮助下,我和义弟换了衣裳,然后我被送出了城。那时我的心已经死了,只想一死以舟家人谢罪,还是弟弟们跪着求我离开,要我出去为他们报仇,无奈之下,我随着部下离开了京城。两日后,我全家被杀,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皇帝好像知道了我没有死,就一直派人来追杀我。可恨我一身武艺,却被他的补品所害,再难施展。于是我东躲西藏,处处躲避,虽然有部下暗中相护,却是处处连累别人。就这样过了这些年,有的时候我就想一死了之,可是我的血海深仇,又放不下,就这样芶延残喘,十多年间,我走遍大江南北,后来我到了苍宇皇朝,可是追杀我的人就像跗骨之蛆一样,走到哪都跟到哪。我就一直往北走,好不容易才甩掉了他们。北方的森林太大了,我在这转了好些日子,可是怎么也走不出去,后来就到了这里,我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就倒在了你家门口。”袁青云终于讲完了自己的事,多年来一直藏在心中的秘密说了出来,竟觉得无比的畅快。

“佟兄弟,现在你还敢收留我吗?我是个不祥的人,沾上我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再者,我是风云皇朝的白衣军神,这里是苍宇,你知道苍宇的皇室有多恨我吗?留下我,只会给你们带来麻烦的。佟兄弟,你们一家都是好人,我更不能连累你们啊。”袁青云说完了,就想要起身往外走。

“袁伯伯,你别走,我们根本就不怕,你放心,只要你在这一天,谁敢动你,我们全家都不会放过他。”玉娴拦住了袁青云。

“小娴,你还小,不懂这些的,娄真的会连累你们。”袁责云看着玉娴,轻声的说。

“袁伯伯,你不奇怪吗?为什么我家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日子过得却很艰难?因为我家是刚刚分家,差不多净身出户的,而这个房子不是买的,是临时住进来。这房子以前是个鬼屋,好多人家住进来都会全家人莫名其妙的死了,可是我们还是住进来了,现在不是好好地?我们连鬼都不怕,害怕人吗?、,玉娴大眼睛一直看着袁青云,让他知道自己没说谎。

“小娴,你说的是真的?”袁青云倒是好奇了起来。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对鬼神是非常敬畏的,要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云松哪会同意搬进来。

“是啊,全家人都在这呢,你随便问。”玉娴指了指身后的家人。

众人全都点头称是,袁青云这才相信“佟老弟,我倒佩服你家人大胆子了,难怪我问你,不怕我是强盗的时候,你根本就不在意,想来老弟应该也有一身的好功夫吧?”

“袁伯伯,我爹的功夫真的挺好,我家的男孩子都会武艺。”小四说。

“佟兄弟,老哥有个娶求,你若能答应,我就留下来。”袁青云终于下定决心。

“大哥请说。”佟云松也不多问。

“我想收这几个孩子为徒,将我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们。你家这几个孩子,个个根骨不错,都是好苗子,好好培养,将来定成大器。”原来是想要收徒。

云松和方氏自然喜不自胜,能让白衣军神收做徒弟,那可是天下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啊,现在就这么摆在他们面前,夫妻二人有种天上掉馅饼,然后正好砸到脑袋上的感觉。“大哥能收犬子为徒,乃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我夫妻怎能不答应呢?”方氏赶紧应下来。

那边,大郎几个早就听傻了,他们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一腔热血的时候,要是在现在正是叛逆期的孩子。哪里还坐的住,大郎领着弟弟们,跪在了袁青么的面前,‘“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然后就磕了三个头。

袁青云赶紧扶大郎他们起来“好孩子,快起来吧,老夫今日能收得佳徒,心怀大慰啊,今后为师必定尽心教授,让你们都能学到本事。

”又看了下玉娴“小娴,你怎么不拜我啊?怎么不想让我当你的师父吗?”

“袁伯伯,玉娴已经有师父了,未经师傅同意,哪敢再拜您为师啊?”玉娴解释。

“哦?你有师父?他教你什么?”袁青云奇怪,他家几个哥哥都没师父,怎么个小丫头倒是拜师了。

“医术,卑父教娄医术。”

“这个,老夫还真就不会,好,你小小年纪,就有师父教你习医,倒是难得。好吧,他日见了你的师父,我会跟他说,我要教你琴棋书画,这跟他不冲突,应该没事。”袁青云倒是很高兴,非要教训、

娴东西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