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最强BOSS-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所有人的关注中,二十万秦军与四十万魏军在历经大半个月的攻伐之后,终于在广武一带会师!
  至此,秦人攻下韩国北方九座城池,魏国攻陷了韩国东方的七座城池。可以说在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韩国的领土就已经去了一半,到了近乎亡国的形势!


第52章 大战将启,天下瞩目
  自从秦国伐韩以来,赵王便命人时刻注意秦韩之间的战事,并且下令任何与秦韩战事有关的消息,都要在第一时间送到自己的手中。甚至可以说,赵王对秦韩战事的关心程度,甚至还要超过了韩王本人。
  赵国邯郸,王宫,赵王寝宫。
  赵王躺在床榻之上,虽是夏热酷暑之时,依旧盖着厚重的锦被。他的脸色苍黄没有血色,双眸浑浊而无神,已然是时日无多的样子。
  在赵王的病榻前,立着一位面容俊朗坚毅的中年人。
  他虽然身着相国官服,但身上的那股彪悍与煞气,却好像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死神,让人仅仅是看上一眼,就不由为之胆寒。
  此人,正是赵国名将李牧,在后世被称之为军神的人物。
  赵王双眸微动,侧首看向李牧,声若蚊蝇道:“牧,前线,怎么样了?”
  赵王的声音很弱,说话更是断断续续。但李牧还是在第一时间明白了赵王的意思,赵王问的并非是赵国的边境,而是秦韩魏三国的战事。
  李牧沉吟了两息,躬身道:“回禀大王,秦魏联军已经攻陷韩国大部分领土,如今应该已经在广武一带会师。韩国大将军莫尘,率领六万韩国残军死守广武一线。以如今的形势来看,韩国没有丝毫的希望。而广武若是被破,则韩国再也无兵可用无城可守,距离灭亡之日不远了。”
  赵王闻言,沉默了良久,才叹了口气道:“魏王利令智昏,与秦人合作何其愚蠢,完全是与虎谋皮。韩国若是被灭,秦人的下一个目标定然是魏国。此时魏国大军出征在外,一旦被秦人反戈,则形势危矣。”
  李牧沉默不语,赵王的分析,但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只是,谁能想到魏国会做出如此不智的事情,韩魏若是联手合作,尚且还有几分抵挡秦国的希望。至于现在,魏国的兵力虽然是秦人的两倍,但战局最终会走到哪一步,即便是李牧也不敢多言。
  赵王说着,轻咳了几声,叹道:“韩国完了,魏国大难临头。若是再给寡人两年的时间,还能交给太子一个稳固的江山。如今,哎。”
  李牧小心地看了眼赵王死气沉沉的面容,安慰道:“大王莫要说这些丧气话,太医已经说了,大王只是偶感风寒。”
  李牧话音未落,赵王无力地挥了挥手,苦笑道:“寡人的身体如何,寡人还能不清楚。这一次,寡人是撑不过去了。
  只是寡人死不足惜,却有三事放心不下。
  一为北方的匈奴,二为西方的秦国,三为我赵国。
  匈奴屡屡破关入侵,让我赵国不能倾全国之力对付秦国,实乃心腹之患也。寡人早年犯下大错,以至酿成长平之战的苦果。如今秦人大势已成,若是吞并了韩魏两国,则我赵国危矣。
  至于我赵国,寡人必将不久于人世。
  太子与廉颇将军间隙颇深,寡人担心太子继位之后,会犯下与寡人当年相同的错误。如今有廉颇将军统领二十万大军镇守南方,才能阻挡秦魏两国的攻伐。可一旦廉颇将军出事,则南方防线危矣。”
  李牧听着赵王的叹息,心中相当不是滋味。
  北方匈奴困扰赵国多年,自己在北方镇守的这些年里,也是与他们多有交锋。若是再给自己一年,或有机会收拾了北方的匈奴。只是如今天下形势纷乱,韩魏若是灭亡,只怕匈奴会与秦国一统攻伐赵国。
  到时候,北方边关的形势,可就难了。
  廉颇将军性格火爆,这些年来得罪的人太多。李牧完全可以想象,一旦太子殿下继位,廉颇将军必然会受到牵连。
  就在李牧沉思的时候,赵王侧首看向他,双眸多了几分精芒,沉声道:“牧,如今韩国即将覆灭,南方整体形势大变,匈奴人恐会大举入侵。没有你坐镇北方,寡人心中甚是不安。你即刻启程前往北方坐镇,定不能让匈奴人进入关内。”
  李牧闻言,神情凝重地躬身拜道:“臣,领命。”
  齐国,桑海,小圣贤庄。
  自从鲁国灭亡之后,儒家的大本营为楚国所灭,他们迁至小圣贤庄已经有了十年之久。这十年来,儒家弟子在掌门荀子的带领下,潜伏于小圣贤庄不问世事,只追求学问的深浅,已然是已经无心天下的模样。
  只是,唯有小圣贤庄中的核心弟子才知道,荀子并非不再过问世事,而是在暗中关注着天下局势的变化。
  此时,小圣贤庄后山。
  陡峭的山巅,被飘渺的云气遮掩。
  三道人影盘坐其中,就好似端坐在云海之中的仙人,透着飘渺自然的气息。其中一人须发皆白,清瘦的面容看起来严肃而不苟言笑,让人不由为之紧张。
  此人,正是儒家当代掌门荀子。
  在荀子的下手处,坐着两位面容年轻的学子。他们在头上挽了个发髻,身着小圣贤庄的学员服,一人看起来神情肃穆不苟言笑,另一人看起来神情淡泊如水,宛若隐士。
  他们正是儒家当代最杰出的两位弟子,伏念与颜路。
  荀子神色肃穆,声音爽朗道:“以你们之见,韩国的局势将走向何方?”
  伏念与颜路对视一眼,随后伏念拱手道:“依弟子之见,眼下的形势虽是秦魏联军,兴兵六十万而伐韩,但最终秦魏必有一战。此战魏国若胜,则秦人东征之路受阻,数年之内当无力兴兵。魏国若是败了,则秦人锋芒在无人可挡。”
  颜路神色平静,柔声道:“弟子的看法,与伏念师兄相同。”
  荀子满脸肃穆地点了点头,沉默了数息的时间,道:“关于秦魏之间的看法,我也你们也是相同。只是,你们看漏了一点。”
  看漏了一点?
  颜路与伏念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淡淡的茫然,不明白荀子说的到底是哪一点。
  荀子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赵将廉颇领军二十万镇守南方边关,如今率军十五万驻扎的赵魏边境。此战赵国若是参与,则秦魏之争实难断定胜负。”
  两人闻言,这才明白过来。
  伏念脸上露出惭愧之意,躬身拜道:“多谢掌门指点,是伏念孟浪了。”
  荀子微微摇头,叹息道:“如今韩国的六万主力大军,被秦魏六十万大军围堵在广武一带。此战之后,天下怕是再无韩国之事。不管魏国是利令智昏,还是另有谋算。当他们踏出国土的那一刻,胜负就已经开始向秦国倾斜。现在这个局势,只能看赵国是否会动手,如何动手。”
  伏念两人闻言,脸上神色并无太多变化。
  当荀子说话,伏念躬身道:“掌门,此战之后,我小圣贤庄当如何自处?”
  荀子沉默了片刻,凝声道:“等!”
  道家天宗驻地。
  在一处虽然很普通,但布置相当别致的小院之中,六七位道家天宗长老汇聚一堂,讨论着紫微星的下落。
  “依老夫之见,此战秦国必败。”
  “不过,天机显示,为二龙争雄之势。现在魏国新王登基,又倾兵四十万而出。若是能够吞并韩国,覆灭秦人二十万大军,则真龙之势初成。”
  “不不不,我不同意两位的意见。依我之见,真龙当是出自赵国。赵王天星暗淡,已然是命不久矣。新王登基虽然会有混乱,但也是大治的征兆。而且赵国虽然经历了长平之战的失败,但如今的实力依然是冠绝天下。老将廉颇有万夫不当之勇,新将李牧当为破军在世。由此二人镇守赵国,纵然是秦国也是无可奈何。”
  “不错,此战秦魏交锋,不论哪一方成功,都必然损失不小。赵国若是趁此机会出兵,则真龙之势成矣。”
  就在众人长老畅所欲言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脸上褶皱宛若山岭般的老人,低声呢喃道:“咦,诸位师弟说了这么多,为何无人谈到韩国。想当年老夫闭关的时候,韩国因为前往长平之路断绝,将此地献给了秦国。不知秦国与赵国关于长平一事,处理的如何了?”
  老人话音落下,宅院中一片死寂。
  众人满脸无语地看向老人,简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长平之战,距今可是已经十几年了啊!
  师兄啊,那都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您现在才想起来询问,真的合适吗?


第53章 会师广武,风雨欲来
  韩国,广武一地。
  自从秦魏两国纷纷出手,韩国的形势可谓是一日三变。在经历了数次与秦军的碰撞之后,莫尘带着六万大军且战且退,一路退到了广武一带。
  广武一地群山耸立,北临浩浩荡荡的黄河,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往日的广武虽然是军事重地,但也只是韩国抵挡魏国侵略的一处重地,从未像现在这般的瞩目。秦人陈兵二十万于广武西方,魏国陈兵四十万于广武东方,而在两者南方数里外的地方,莫尘率领的六万韩军驻扎于广武城中。
  广武城。
  莫尘身着战甲立于广武城头,凭借着地势之险眺望北方。数里的距离虽然遥远,但是对他来说却并非什么。
  透过那郁郁葱葱的丛林,莫尘依稀能够看到秦魏两军的大营。秦魏两国虽然明面上联合,但彼此依旧保持着深深地戒备。两国的营地之间相隔数里,与广武城形成了一个正三角。
  秦军二十万大军,魏军四十万大军。
  六十万大军的营帐延绵十数里,一眼望去就好像白色的海潮,与远方咆哮的黄河相呼应,似是想要清理世间的污秽。
  莫尘凝视着两国营地,眼中闪烁着淡淡的金芒,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在他的注视下,两国大营上空血煞之气通过军阵汇聚,宛若高挂苍穹的骄阳。虽然两军的大营与广武城相聚数里,但莫尘依稀能够感觉到那可怕的压制。
  在大军血煞之气的压制下,天地之力变得沉寂起来。
  往日能够动念间让方圆数里天崩地裂的神通,此时最多能够在地面留下一道百米的裂缝。这还是处于两军数里之外,要是深入到两者的大营之中,怕是五行神通要被压制的近乎无用吧?
  莫尘感受到天地的沉寂,心中微微地叹了口气。
  这里终究不是神雕世界,兵家阵法的神异可谓是武林高手的克星。以自己近乎天下无敌的实力,要是陷入兵家高手指挥的数十万大军之中,能不能走脱都是一个问题。
  就在莫尘望着两军大营陷入沉思的时候,一道平淡又有些冰冷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猎物已经坠入陷阱,将军很快就能收获最美的果实,为何还会做出这般姿态?”
  莫尘闻言,不用回首都知道来着是谁。
  在广武城中,敢用这种语气与自己说话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血衣侯白亦非。
  莫尘深吸了口气,沉声道:“我们为了今天这一刻,布局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眼见如今一切都将结束,我却反而有些放不下心了。”
  他说着,脸上露出几分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是一次豪赌,一次赢了能够威震天下,输了将一无所有的豪赌。眼见一切都顺利万分,莫尘反而生出了几分不真实感。
  白亦非双手负立,凝视着远方的两处大营,冰冷的面容上露出一抹笑容,笑道:“不,这只是将军新的开始,远远称不上结束。扫灭了眼前的秦魏六十万大军,将军还有更多的敌人需要对付。”
  莫尘闻言,哑然失笑。
  他对着远方苍茫的天地紧握大手,爽朗地笑道:“亦非说的不错,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的梦想,将从今夜开始!”
  白亦非血色的双眸闪烁,其中满是遮掩不住的兴奋。
  谁能想到,战兵不过十万的韩国,竟然想要一口吞下秦魏六十万大军。谁又能够想到,自从得知信陵君去世的那一刻,大将军就已经在筹划这一刻。
  广武周边群山环绕,北方是浩荡无边的黄河。在这片山岭之中,能够驻扎数十万大军的地方,可谓是屈指可数。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地形,早在数日前的时候,秦魏两国大军驻地的下方,就已经分别埋藏了数万斤的炸药。
  数万斤的炸药虽然不多,但也足以让两国大军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而这,正是反击的最好时机!
  秦军大营。
  蒙骜立在大营高处,眺望着大军四周的环境,脸色显得凝重万分。蒙毅站在他的身后,跟着他的目光环视,似是在模仿祖父的动作。
  只是他看了半晌,却是并没有什么发现,不由挠了挠脑袋,疑惑道:“祖父,可是此地有什么问题?”
  蒙骜脸色凝重,指着北方沉声道:“此地距离黄河不过数里之遥,若有人从上游截江断流,则大事不妙矣。立刻派出三千骑沿岸巡视百里,定要排除一切的可能。另外,派人时刻紧盯着黄河的水位,稍有变化定要立刻禀报。”
  蒙毅闻言,拱手拜道:“祖父放心,此事毅儿亲自处理,定然不会让他出现差错。”
  蒙毅说着,脸上露出几分迟疑,低声道:“祖父,毅儿总感觉魏军的表现有些怪异,他们会不会对我们出手?”
  蒙骜深深地看了蒙毅一眼,眼中闪过几分赞赏,笑道:“会,他们一定会对我们出手。不仅是魏国,韩国也会同时出手。”
  蒙毅听到这里,脸上不由露出惊怒之色,高呼道:“什么,难道魏国答应与我们联盟,从一开始就是骗局!”
  难怪魏国当初答应的那么痛快,原来早已经与韩国有了其他的约定。只是祖父既然知道,又为什么还要来到这广武一地,难道就不担心被韩魏两国围攻。
  要知道,魏国有大军四十万,韩军虽然只有七万之数。但两者要是联合,对秦军来说也是极大的威胁,甚至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灭的可能。
  蒙骜神色平淡,苍老的面容上满是自信之色,柔声道:“毅儿忘了,祖父是如何教导你的。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在这战场之外的朝堂,在那风波诡秘的天下大局。”
  蒙毅闻言,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他迟疑了几息,双眸不由亮了起来,惊喜道:“祖父还有其他布置?”
  蒙骜脸上笑容灿烂,宛若偷到了小鸡的老狐狸,双眸闪烁着凛冽的精芒。他微微颔首,仰望着苍穹上缓缓沉入大地的夕阳,抚着长须笑道:“残阳如血,染红了这片苍穹。今夜,注定了是一个充满杀戮的夜晚。韩国,要变天了。”
  蒙毅满脸崇拜的看向蒙骜,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心中充满了兴奋。
  韩国要变天了,原来祖父早已经在新郑有了准备。
  魏国自以为与韩国联手,就能抵挡我秦国的二十万大军,却不知他们所有的一切,全都在祖父的算计之中。韩国若是发生政变,必然会打乱魏国之前的安排。到时祖父以二十万虎狼秦军攻伐,也不是没有机会将魏军全部留在这里!
  四十万魏军若是败亡此地,魏国就好像脱光了的美人,只能任由秦国摆布。
  蒙毅想到这里,越发感到自己与祖父之间的差距,也越发敬佩祖父在军事上的老辣。终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祖父这般威震天下的将军!
  蒙毅双手紧握,崇拜地看向蒙骜,心中暗暗立下了誓言。
  韩国新郑,四公子府邸。
  自从四公子韩宇执掌新郑城的防守,在朝堂上获得了韩王的支持以后,府邸就变的热闹了起来。每日都有官员拜访,以寻求上位的机会。
  只是这几日,四公子的府邸变得冷清了起来。倒不是因为韩国战事不顺,更不是因为四公子朝堂失势。
  而是因为,四公子生病了。
  当然,这只是公子对外的说法。只有四公子的心腹们知道,公子并非是真的生病,而是在会见一位重要的贵客,来自秦国的贵客!


第54章 秦人李斯,新郑风云
  秘密客厅。
  四公子韩宇一身盛装,端坐在客厅主位。
  在他下方,是一位面容面容俊朗的年轻人。那人身材算不得高大,甚至显得有些单薄。他面容清瘦,长发在头上挽了个发髻,一双眼睛却好似繁星,闪烁着异样的明光。此人,正是秦国李斯。
  李斯立在客厅中央,拱手拜道:“李斯已经叨扰多日,今日特意前来向四公子拜别。”
  四公子闻言,神色顿时为之一变。
  李斯要走,难道前线出了其他的变故,所以他们已经打算放弃本公子?
  韩宇脸上满是急色,也顾不得什么尊卑有序,赶忙走了下来,道:“李大人何必急着离去,不如在新郑多带一些时日,也好让本公子尽一尽地主之宜。”
  李斯神色冷淡,道:“韩国已经完了,李斯的任务也就结束,自然要早日回国。”
  他话音刚落,客厅中的四公子心腹顿时一片哗然,立刻有人站出来呵斥道:“放肆!”
  韩宇脸色微变,眼中闪过几分凛冽。但他终究不是普通人,很快压住了心头的怒火,拱手道:“先生这是何意?”
  李斯头颅微扬四十五度,倨傲地说道:“李斯今日收到前线传来的消息,秦魏六十万联军已经在广武一带会师,将韩国的六万主力困在了广武城之中。最迟明日,联军就会对韩军展开试探性的进攻。以四公子的见识,以为六万韩国大军可以抵挡六十万联军几日?”
  李斯话音落下,大厅中一片死寂。
  众人不敢置信地看向李斯,随后彼此对视了一眼,其中满是惊惧之色。
  前线的局势,怎么会败坏的如此之快。先不说八万大军,在短短半月损失了两万,丢失了韩国半数的土地。现在剩下的六万残兵,全被秦魏六十万大军围困在广武城。
  这六万大军若是有失,韩国还拿什么抵御秦魏两国!
  韩宇脸色巨变,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前线竟然已经败坏到了如此地步。现在韩国六万主力大军被围,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其结果可想而知。以那六万大军,能够守住三五日都已经算是好的。
  明日秦魏两国就要发动试探性的攻击,那留给自己的时间可是不多了!
  韩宇想到这里,额头上满是冷汗。他满脸尴尬地看向李斯,躬身道:“大人之前的条件,本公子全都答应。只要秦军愿意退兵,并且帮助本公子登上王位,北方九城割让给大秦,同时赔偿秦国三十万金的赔款。”
  李斯脸上露出不屑的冷笑,哼道:“公子以为,答应的是不是有些晚了。”
  韩宇看着李斯不屑的神情,想到前线已经千钧一发的危局,满脸冷汗不敢多加反驳。他抹了把冷汗,陪笑道:“大人以为,当如何?”
  李斯双手负于身后,冷声道:“割让北方十五城,令前线大军与我秦军共伐魏国,赔偿我秦国五十万金的战争损失。”
  “什么,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北方十五城可是韩国近半的领土。”
  众人惊醒过来,纷纷怒视着李斯,一副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的样子。
  李斯神情高傲,斜睨众人也不开口。
  众人面对李斯冷漠的回应,讨伐之声反而渐渐弱了下来。他们面面相觑,小心地看向李斯,却是再也无人敢开口。
  韩宇额头上的冷汗滴落,脸上满是谦卑之色,低声道:“大人,割让北方十五城还好说,但是这五十万金是真的拿不出来啊。至于让前线大军与秦军共伐魏国,倒还能商量。”
  韩国如今的处境,别说是五十万金了,就算是想要拿出四十万金都困难。韩宇倒不是不想答应,而是李斯开出来的条件,让他根本无力应对。
  李斯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异色,脸上的神情变得温和起来,笑道:“韩国的处境,李某也不是不清楚。这个条件,确实有些让韩国难以承受。既然这样的话,只要韩国大军在伐魏的过程中表现良好,赔款之事也不是不能减免。”
  韩宇抹了把冷汗,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只要能有的谈就好,其他的都是其次。
  至于秦国将来会不会反悔,他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如今的形势,韩国同意秦国的条件,还有着一丝生还的可能,若是拒绝了秦人的提议,只怕旦夕间就可能亡国。
  对于眼前一条斩立决,一条死缓的道路,韩宇只能选择死缓。
  他念头转动,脸上露出一抹尴尬,低声道:“大将军莫尘桀骜不驯,与本公子又素有间隙,只怕就算本公子当上了韩王,也难以指挥得动他。”
  李斯眉头紧皱,沉声道:“大将军的家眷全在新郑,该如何做,难道还要李某教导公子不成。”
  韩宇脸上满是为难之色,无奈道:“这,倒不是本公子不想如此。只是大将军府高手众多,以我手中的高手之力,怕不是他们的对手。”
  李斯脸色微沉,沉默了片刻,冷声道:“李某前些时日,倒是在新郑认识了一些高手。只是想要让他们出手,代价可不一般。本官能帮公子说服他们,但本官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韩宇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笑意,躬身道:“大人且放心,这新郑城与王宫的守军,大多都已经被本公子控制。只要大人所言的那些高手能够对付将军府的人,今夜定然能解决所有的事情。”
  李斯满意地点了点头,再也没有与韩宇多言,转身向着外面走去。
  韩国已经入套,这个消息当尽快禀报蒙将军。秦军若是能够与韩军共同夹击魏军,则此战胜矣。
  李斯想到这里,眼中充满了兴奋之色。
  单凭说服韩国之功,此战若是胜利,当少不得自己的好处。
  哼,韩非那小儿,近日在咸阳城中大出风头。我李斯要让你明白,谁才是小圣贤庄最杰出的弟子!
  李斯想到这些时日在咸阳大出风头的韩非,脸上露出淡淡杀机。
  当李斯离开客厅之后,依稀能够听到其中传来阵阵讨伐莫尘的声音。
  “哼,大将军无能,连累我韩国至此。”
  “哎,若非大将军之错,公子何至于受到这般屈辱。”
  李斯听到身后的埋怨之声,脸上露出几分轻蔑的笑容,大步离开了四公子的府邸。
  与此同时,大将军府客厅。
  红莲跪坐在客厅上方,下方左右两侧正是墨家巨子六指黑侠莫耀,以及墨家最顶尖的机关师班大师。
  红莲满脸疲惫,脸上挂着僵硬的笑容,柔声道:“两位可是前来请辞的。”
  这些时日,红莲时刻关注着前线的变动,对韩国目前的形势可谓是了如指掌。在她的眼中,韩国已然是没有回天之力,覆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而墨家巨子两人在这种时候拜会,红莲自然不会指望两人能去前线帮忙。
  莫耀闻言,拱手道:“夫人误会了,我等并非前来请辞。最近新郑有些不太平,而大将军又远征在外。我两人担心有人会对大将军府动手,所以特意前来相助。”
  班大师紧跟其后,满脸正色地开口道:“正如巨子所言,大将军待我等如同兄弟。如今大将军府可能有难,我们自是不能坐视不理。”
  红莲神情微怔,没有想到两人竟然是来帮忙。
  她想到新郑城的乱局,脸上带着感激之色,对两人躬身拜道:“却是小女子失礼了,还请两位莫要见怪。”
  红莲说着,脸上露出几分迟疑,双眸带着几分期待与哀伤,低声道:“前线,真的再无挽回之机。”
  墨家巨子两人闻言,低垂着脑袋不去看红莲的眼神。
  因为他们明白,前线局势败坏至此,实在非凡人之力能够扭转。面对红莲期翼的神色,他们实在不忍心告诉她真相。
  红莲看到两人的神色,自然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她双眸微闭,眼角挂着几滴晶莹的泪珠。


第55章 自信的秦魏联军,突袭的开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残月高挂在苍穹之上,在群星的映衬下,显得异常冷清。
  秦军与魏军在午时赶到广武,经过大半天的忙碌之后,终于彻底建造好了各自的营地,结束了这一天的疲惫。夜晚的两大军营,虽然称不上灯火通明,但是站在广武城的城头上,也能依稀看到其中的景象。
  广武城,军帐大营。
  莫尘与白亦非相视而坐,两人身前的矮案上摆放着光武周边的地形图,以及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
  莫尘凝视着地图,沉声道:“今夜之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若是火药无法建功,则只能动用最后的手段了。”
  最后的手段?
  白亦非闻言微愣,有些惊愕地看向莫尘,不明白他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手段。
  此次在广武附近共有三处火药埋藏地点,其中一处基本上算是作废。不过还好,秦魏两军的驻军选址,并未出现太大的偏差。就算火药炸不死他们的领军统帅,所造成的轰动也足以让两军彻底炸营。
  到时候若是率领大军冲击,基本上算是十拿九稳的局面。
  莫尘看到白亦非疑惑的神色,并没有解释太多的东西。
  这半年来,莫尘也没有闲着等待时机,而是制作了上千张的顶级符篆。那些东西的威能可是比火药更加强悍。若非这个世界的兵家军阵,天生可知神通术法,莫尘身上想要直接用符篆将他们砸死。
  不过,兵家阵法的影响终究有一定限度。就比如眼线秦魏两军的军势,最多只能影响到十数里的范围。若是在这个范围之外施展神通,则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故而莫尘早已经派遣心腹死士携带水系神通符篆,在二十里外的黄河沿岸潜伏。一旦火药的威能并不理想,则会有人通知他们直接引动黄河之水,彻底倾覆秦魏大军。
  只是不到最后一刻,莫尘并不想使用这个手段。
  韩国终究是势单力薄,就算是覆灭了这六十万大军,想要争霸天下也有着巨大的难度。可若是能够收服这六十万大军的部分,哪怕只有其中的二十万人,对自己而言都是极好的。
  白亦非见莫尘没有解释的意思,自然不会自讨没趣地继续询问。
  他沉吟了两息,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脸上露出几分凝重,沉声道:“将军,此战至关重要。但有一个人,却是不好安排。焱妃终究是阴阳家的人,留她在这个地方,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白亦非并不知道,莫尘为何要带着焱妃来到前线。
  但是他心中明白,焱妃的身份与实力,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若是她在行动的时候做些什么,极有可能让今夜的反攻功亏一篑。
  莫尘眉头微皱,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焱妃虽然看起来有点逗比,但是这种可能性却是不能不考虑。今夜的行动至关重要,要是在焱妃身上出了差错,那可真的要贻笑大方了。
  只是焱妃暂且还有用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