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女神对战系统-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张麟先老先生作为帝国作协荣誉会长,水木大学文学院院长,在国内文坛上的地位着实举足轻重。然后这么一位举足轻重的老先生却一直看苏洵不惯……
拿着张麟先落款的邀请函,苏洵是有点蛋痛。这老家伙网络上针对他还嫌不够,这是要提溜到跟前好好骂一顿的节奏啊。挠挠头,苏洵决定还是去好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苏洵也不觉得张麟先能把自己怎么样了,大不了两人对喷嘛。不就是舆论战吗,或许还能趁机炒作一波呢。关于文学方面的事情,诗词到底要浪漫还是要写真,这可是一个大命题,有的是网友讨论的。
苏洵在想着和张麟先怎么战斗时,老爷子正坐在四合院里乘凉。帝都虽然建设如同科幻世界一样,但那也是外围。四合院不但没有被拆,还保养修砌的挺好的。
七月流火,正是炎热的日头里,吹着过堂风,在老榕树底下乘凉,听着晚辈在那里弹一首“醉渔唱晚”,这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
等曲子弹完,张麟先才拿过紫砂茶壶喝上一口。感受着那孩子并不宁静的内心,张麟先说道:“孝夫,一首《青玉案》竟让你至今无法平静?”
“师公,我……我比不上他。”汪孝夫此刻正一身白底黑边的深衣跪坐在座垫上,除了没有留长发,便与古代学子儒士无二。(深衣:汉服的一种款式。)
“何须比他?一首《青玉案》道尽上元繁华,道尽人生缘分。一首《春江花月夜》道尽题中五色。非说是你,上溯中华文坛两千年,他这两首诗词也有一席之地,这样的人何须与他比?人,只要做好了自己,那便是最好了。”
逼着的眼睛睁开,透过榕树的绿荫望着稀疏落下的阳光,张麟先的语气颇为感慨。
“师公,师公既然如此看重苏洵,为何还要……”汪孝夫颇为不解,最初张麟先知道苏洵就是因为他。他写了那个剧本,结果因为苏洵的缘故演出效果极好。
当时就有人把录制的视频交给了汪孝夫的父亲汪纯礼,当时汪纯礼正在老师张麟先家里拜访。正逢儿子有作品出来,汪纯礼就把视频给张麟先看了。
因为并不知道《青玉案·元夕》非汪孝夫所作,当时为这首词拍案而起的汪纯礼立即就打电话准备表扬自己儿子,以为汪家后继有人。可最终的结果是……汪孝夫表示这首词并非他所作,而是苏洵作的。
于是汪纯礼就有点尴尬了,后来张麟先倒是也表扬了汪孝夫,然后告诉汪纯礼可以让汪孝夫毕业后来陪陪自己。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让汪孝夫去水木大学,自己倒是能够帮着照顾一下。
自此汪纯礼来拜访老师的目的也达到了,倒也不觉得尴尬了。按照各种情况来看,张麟先是没有针对苏洵的意思的,可最终他却还是做了。来到帝都之后,汪孝夫本来还以为师公是在帮自己出气,亦或者真不喜欢苏洵,犹犹豫豫他终究还是没有敢和张麟先问这个。
“孝夫,做人要大气。喜恶是非,别憋在心里。你怀疑师公是在帮你出气,想要帮苏洵说话不是?有这个意思就说出来,师公又不会因此生气。反而是你这唯唯诺诺的,落了下乘去了。”
“师公教训的是,孝夫的确是这个意思,还请师公见谅。”虽然有些慌乱导致面红耳赤,但汪孝夫语调还算平稳,算是拿住了。张麟先对此稍微点了点头,这孩子还是可造之才的。
“我找苏洵麻烦,并非是为你出气,只是想勘磨勘磨他罢了。如你所说,那孩子是平民出生,幼年颇为苦难,直到最近方病愈展才。那孩子虽然是性格坚韧之辈,但格局未免会因为幼年的困顿和怨气所拘泥,所以我得帮帮他,骤然浮华而上九霄,于他无益。”
“是孝夫小看师公了。”汪孝夫听张麟先这么一说,便鞠躬行了个大礼。
“你小子有这番气量心性也不错,以后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明日诗会且随我去会会那小子,我倒要看看,五百年一遇的天才是有多么才华纵横。”
……
竹溪文会这种场合一般都是汉服出场,你要是穿个休闲衣、西装什么的过去,那才真是叫显眼。苏洵他们没有带汉服出门,所以只能去买成衣了。
墨月斋是有名的古饰店,文房四宝、古玩珍巧、汉服衣装都有卖。在帝国墨月斋有两家店铺,皇苑区刚好也有一间,苏洵倒是不用跑太远去买。
022,竹溪文会(下)四更!
墨月斋位于文华街,从nrad酒店到那里大概十多分钟车程。从皇家战争学院考试归来,趁着还只是四五点钟,苏洵就带着女孩们去逛街买买买了。
自从拿到区级联赛冠军后,他就对金钱没有太大概念。即便是“居不易”的帝都,即便是文华街,苏洵还是愿意给女孩们买点东西的。
因为汉服的是此行目的,苏洵就和女孩们先去的墨月斋。去完墨月斋后,苏洵对于逛街就有点小怕怕了。一男三女四套汉服,花了苏洵六十万华元……
也知道苏洵的经济情况,最终女孩们就基本只买了点小物件,吃了点东西。但即便这样,苏洵还是在文华街花了三万多。
看来这条文华街想放开了逛一遍,他起码得拿个省级联赛的冠军才有这个底气。
因为汉服是买了就直接换在身上了,所以四人就这么穿着汉服在文华街游玩。这个世界的帝国对于汉服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在20世纪初就开始有很多汉服复兴运动,得益于那些人的努力。如今的大街上,你可以经常看到有人穿着汉服出门。
此时文化路上更是如此,古风建筑的商业大街,人们其实更喜欢穿着汉服游玩的。这样显得更有氛围一些,路旁有茶师泡茶,那些茶水都是免费的,口渴了就能上去要一杯,十分舒适。
在文华街游玩到晚上十点苏洵他们才回酒店,所幸文华街的店铺服务员都素质很高。哪怕苏洵他们只看不买,也没有任何不满,讲解也十分详细,尽量帮他们选一些价格便宜的小物件。
最后苏芷选了个黄花梨的木钗,吕青柠选了个银铃铛的脚环,她并不是帮自己买的,她打算把这个送给安婉。至于她自己,就没有什么需求了。阿尔托莉雅则是选了个剑穗,但很可惜,她并没有剑可以配饰。
回到酒店,再次就怎么睡的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最后公平的进行分配,一人一天轮流来。今夜是轮到苏洵和阿尔托莉雅睡的,报着眼不见为净的原则,苏芷早早就回房了,吕青柠则是去和安婉打电话了,她有很多话想和好闺蜜说呢。
这次购买汉服,阿尔托莉雅选择的是一件白底蓝边蓝裙的曲裾,再配合上红色的线丝梳好的一头金发,显得格外温婉动人。
因为担心阿尔托莉雅害羞,苏洵和她说自己洗完澡再过来,阿尔托莉雅脸色微红的答应了。
磨蹭了半个小时,想着阿尔托莉雅怎么也准备好了,就过去了。房门只是半掩着,推门进去后苏洵有点呆。
他没有想到一套汉服居然还带着肚兜……脸色熏红的阿尔托莉雅就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肚兜靠在床头,在台灯下看着一本书打发时间,见苏洵进来了才把书放下,然而却又不知道该干什么,最后只是无助的望着苏洵。
苏洵那见过这么萌弱的骑士王,上床后揽住她光滑的肩膀,打趣地说道:“这时候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玩了个梗,在阿尔托莉雅疑惑的眼神中,苏洵慢慢地吻了下去,在甜蜜中阿尔托莉雅慢慢闭上眼睛,嘴角浮出笑容,享受着属于爱情的幸福。
……次日,苏洵终于没有从洗面奶中醒来了。阿尔托莉雅整个身子蜷缩起来被他抱在怀里的感觉特别温馨,就像父亲抱着女儿睡觉一样,阿尔托莉雅娇小的身体很适合这种睡觉的姿势。
如果苏洵表示他昨晚什么都没做,读者老爷们是不会相信的,但苏洵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做了什么的,因为在骑士王小姐还是完璧之身的情况下他还不想被404。
竹溪文会是早上十点开始,文会中途会有聚餐,听说这次竹溪文会宁国公主请了狄甫来做厨,请了南宫素素来调音,格调算是一年之中顶高的了。
苏洵倒是不知道南宫素素会来,他与南宫素素倒是有一面之缘,当初在飞梁楼吃白玉筵的时候,就听过她的一曲《高山流水》实觉震撼,至今犹记琴音。
站在竹溪林外,看着结伴而行的“才子”们高谈阔论,苏洵总觉得有点格格不入。他只是个伪文青,古典文学知道的也就那么点,头一次参加文会这种东西是真的不适应。
唉,希望不要出丑吧。不过,既然能够再次听南宫素素弹奏一曲,也不枉此行了。更何况听那些“才子”们讨论,这次的厨师乃是帝国少有的十几个特级厨师之一,那就更加令人期待了啊。
不得不说,享受,自古以来还是你们这些“做学问”的会享受啊。
苏洵驻足了一会,就准备带着女孩们进去。可他突然被一个长脸的汉子拦住了,那汉子仔细瞄了他几眼便拱了拱手问道:“阁下可是‘五百年诗才的苏洵’?”
呃……苏洵想不到居然有人直接认出了自己,想着毕业晚会《玲珑灯灭》节目的视频流传出去,能认出自己倒是不奇怪。他也只能拱拱手对着那人说道:“正是,请问阁下是?”
“胡广志,南房书社的副社长。倒是没想到今日竹溪文会贤弟居然会来,今日宁国公主可是筵请了张麟先老先生的,你难道不怕他?”在苏洵答应后,这汉子一下子就笑开了,拍着苏洵的肩旁大笑道。
苏洵倒是意外这个自来熟的家伙,正想说自己有什么好怕的时候,胡广志已经开始吆喝起来了。“哈哈,李兄,你来的正是时候,看看这是谁?五百年诗才苏洵!哟,王兄,这边这边,我给你介绍一下哈……”
就这样,不一会苏洵就被一堆人围住了。这些人有的只是来看个新鲜,有的确实是佩服,但更多的却是不服。文人多红眼病,自然看不得这个没有半点“名士风流”的家伙名满天下的,问话之中多有陷阱,苏洵被烦得头痛不已。
就在苏洵正准备干掉什么解围的时候,一个颇为沙哑的声音响起了,“你们都围在这里干嘛?要讨论为何不进去再说?”
众人回头一看,乐了,张麟先老爷子!于是,那群“才子”们很默契的迅速退开,苏洵就这么和张麟先大眼小眼地对上了……
023,儒家博士(上)五更!
说来苏洵只知道张麟先的名字,并不知道他长啥样。见众人立马让开,还以为来了什么泰山北斗级的大腕,所以苏洵赶紧对着张麟先拱手称了声“老先生”就准备也往一旁站去。
“且慢。”苏洵想避开,张麟先却是不让的。张麟先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似乎永远只有严肃的表情,他望着苏洵说道:“你是苏洵?”
“呃,我是。”苏洵不料这位老人居然是认识自己的,承认的同时他在那老人身后看到了一个熟人,汪孝夫。离岳州千里之外的帝都能遇到同学,那还是挺有缘分的。
苏洵想和汪孝夫打招呼,汪孝夫却给他使了个眼色。两人并不算熟,这眼色中的寓意可能也有些复杂,反正苏洵是没看懂。来不及考虑汪孝夫是什么意思,那边老人已经开始说话了。
“那么,你可知道正是老夫给你发的邀请函?”
这句话一出苏洵顿时明白了,为什么那群“才子”们行为有些古怪了,原来这人就是张麟先啊。想了下,苏洵便双手作揖行了个标准点的问候礼,说道:“原来是先生。”
中华文化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当一个老人来教训你时,你最好做到不卑不亢。因为你任何用力过激的反抗都会被视为违反这种美德,不管最后争辩的胜负,你都会被打上一个德行有亏的标签。
明白这个道理的苏洵打算只要张麟先不是很过分,他就让这老头子说几句算了。结果没想到这老头并没有急着怼他,只是点了点头后说道:“既然来了,等下好好听讲。”
张麟先说完便走了,让苏洵好好听讲是没错的。因为文会开始后,张麟先会先给来的学子们上一节课,课程长短不限,由他的喜好来。
因为竹溪文会是由宁国公主举办,基本上每次来的都是一些真正的青年才俊或者一些世家贵族的优秀子弟,所以那些大儒们还是愿意给这群孩子上课的。每月一次的竹溪文会,每次都有大儒传授一些扎扎实实的干货,或者给他们灌一罐鸡汤。
竹溪文会举办已经有四年了,张麟先也不是第一次来这讲课,自然是挺轻车熟路的。林园门口的门童自然是认得他的,很恭敬的把他迎了进去,然后引着张麟先去见在红楼休息的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袁洛此时正穿着一身殷红色的曲裾,曲裾的续衽很长,在她纤细的腰间缠绕了两圈,边角的黑色条纹让整体的鲜红不再单调,显得高贵而庄重。
此时袁洛正在和南宫素素学习琴艺,在张麟先到了后,袁洛只是向张麟先点点头,在与南宫素素将这首《广陵散》合弹完毕后,才迎上来对张麟先敬礼。“琴音难断,怠慢张博士了,还望见谅。”
张麟先不以为意,并且就刚才那曲《广陵散》做了点评。称有铮铮杀伐之意,比起嵇康的壮烈激昂多了几分从容,不愧是天家之音。又言南宫素素之琴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浩荡之感,不愧为当世琴音八大家之一。
这里袁洛称张麟先为博士,并非是指学位的博士。而是指儒家中的一种职位,儒家虽为显学,但作为诸子百家之一,儒家的内家相性与诸子百家接近。内家中等级分为:博士、明经、进学、学子。
儒家自掌门文首以下设十二博士,张麟先正是这十二博士之一。比起张麟先名面上那些身份,显然宁国公主更加尊敬张麟先这个儒家博士的身份。(诸子百家的东西虚构较多,有不合理的勿怪。)
就儒家博士这个身份而言,莫说是宁国公主,便是当今圣上袁武国对其也会以礼相待。自两千年前孔圣拆分三界以后,儒家于帝国的地位就有点超然了,虽然因为四十年前那场浩劫而导致儒家如今有些分崩离析,但其地位依旧难以撼动。
张麟先与袁洛、南宫素素打完招呼后,袁洛就向张麟先问了问苏洵的情况。袁洛也对张麟先要求苏洵一事非常疑惑,据她所知张麟先是很不喜欢苏洵的,这次文会袁洛也因为请了张麟先的缘故,怕苏洵难堪,就忍住了没有见一见这位五百年的诗才,却不料张麟先却请了苏洵过来。
“勘磨一下后辈罢了,此子才华恣肆,加以打磨必成扛鼎之才,十五年后那场浩劫还需要这样的人去奋斗才行。”
张麟先的话让袁洛不由多想了下,迟疑了下才说道:“先生是打算把苏洵收入儒家门下?”
“扛鼎之人,岂可困于一家?”张麟先抚须说出这句让袁洛更为震惊的话语,她眼睛睁得有点大了,不敢置信的问道:“先生竟如此看重于他?莫非……”
“洛书有言,此乃应劫之人。”
“嘶……多谢先生告知,袁洛必定告知父皇此事。”得知真是洛书所言,袁洛赶紧对张麟先行了一礼。
“嗯,麻烦宁国公主了。我这就去准备讲课了,就先告辞了。”说完张麟先就在袁洛和南宫素素的相送下离去了。
在张麟先离去后,南宫素素看着袁洛的背影张了张口,随后还是问道:“我还能出这座楼吗?殿下。”
“能,为什么不能?老先生既然不顾及你在场就说了这些,自然是打算让你将这个信息传给他们的。我又何必来做这个恶人?去准备准备吧,等下还要献音弹琴呢,别乱了心境。”袁洛根本就没有转过身去,而是一直看着楼外的景色。
等南宫素素退下后,她才转过身来,此时一旁的软塌上多了个身影。安妮·温莎直躺在那里,望着木质的天花板无聊地踢着白嫩的脚丫,因为这动作,导致腿上的裙子滑落,露出诱人的大腿。
她一直都在这房里,只是被隐匿的宝具遮掩了,南宫素素并不知道房里还有其他人。此刻安妮显形出来,就是这副样子,让袁洛看着皱眉。“你好歹注意下形象,穿着曲裾这个样子,很邋遢的。”
024,儒家博士(下)六更!
“啊啊啊,那老头肯定是故意的啊。他知道我在这的,肯定知道,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说啊,我头很痛呢。”安妮不仅没有悔改,反而拍拍床板然后大喊大叫着。
“这样不是更好?应劫之人召唤出了骑士王,这个理由不是很充分了吗?怎么处理这件事,那我就管不着了咯。”袁洛好笑的踢了踢这个懒惫的家伙,要是她那些粉丝知道她这个样子,指不定多伤心。
“那不行,他一句话我就要把Excalibur和阿瓦隆双手送上?没门,万一他说谎怎么?洛书在他手上,有没有显言只有他知道,万一他是骗我的怎么办?”
“那你准备怎么办?真来皇家战争学院观察他两年啊?嘛,反正你在这也挺好,就当是陪着我了。”袁洛倒是无所谓安妮怎么做了,能留在帝都陪她更好。用手指绕着安妮的褐发,这妮子进行伪装后面容和发色都有些变化,到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出她来了。
至于苏洵,确实不能因为张麟先一句话就真的把他看得那么重,但张麟先毕竟代表着儒家的部分态度,适当的重视还是要有的。
至于洛书是否真的有显言,张麟先表示他自己也不知道。洛书上当时确实是出现了一段话,而那段话正是苏洵契约吕青柠时的登录语。
“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的心……我要那漫天神佛,都烟消云散。”很有气势的一段话,但如果放在一个毛头小子身上,就有那么点中二了。即便是张麟先自己,也不知道洛书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既然和苏洵有联系,恰逢那孩子又是个有才的,不妨以此激一激各方势力。如果歪打正着,那小子真是应劫之人那便最好,就算不是,那小子应该也是引出那人的重要线索。国内的局势实在太过平静,在太多人眼中,那场浩劫反而就变成一场仙缘了,真是可笑之极!
……
张麟先自红楼出来后,便在婢女的伺候下前往了筵经席。先学后乐,文会开始时气氛还是挺严肃的,毕竟是个授课讲学的当口。
没有太多需要准备的东西,到了张麟先这种层次,即兴发挥便能讲出一套震撼人心的发言。今日张麟先讲了“描述语中的美学”、“民工宝具制造的三要素”、“论文学与生活”三个要点。
洋洋洒洒讲了两个多小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所有学子在下面听的那是一个专心。不得不说,为人师表数十年的张麟先在讲课上十分出色。哪怕是苏洵对张麟先有些先入为主的敌意,可他也不得不承认张麟先的学识和授课水准。
张麟先授课完毕后,是南宫素素的弹奏时间。因为是宽敞空间,又不愿以音响放大,故而南宫素素选择的是古筝,而非古琴。
听南宫素素琴音,必须听《高山流水》,此女琴音里有“风雷激荡”的感觉,比起原版的《高山流水》,南宫素素的琴里更加激昂高亢一些,听过的人几乎一辈子无法忘记,个性实在鲜明。
以古琴弹奏《高山流水》和以古筝弹奏的区别还是有的,古筝琴音大,加持力强,更富渲染性。虽然曲音匠气会浓烈些,但其中千秋各有不同,也并不是说落了下乘,还是要看欣赏者的喜好。
南宫素素一曲弹完,便是满座赞呼。在这个文学圈子里,南宫素素还是有着很大名气的。对于南宫素素,那些才子们一般都尊称为南宫大家。一时间各种溢美之词从那些才子口中说出,有人甚至还以诗词相誉。
毕竟与苏洵不同,那些圈内人是早就得知南宫素素这次会被邀请的,曲目是《高山流水》也是能猜到的东西。早几日雕琢苦思,弄几首诗词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炫诗的氛围一起来,苏洵就被集火了,毕竟,五百年一见的大诗人名头在那,不管服气的还是不服气的,都想让苏洵作首诗词出来。
对此苏洵表示自己只是来听琴的,别这么搞他好不好?主要是,一时间没想到什么能赞美弹琴的诗词,他很急的!
看苏洵一脸勉强,那些才子们劝进地更欢了,还有好事者像南宫素素挑拨,最后引的南宫素素发言。她娉婷地走到苏洵面前,给他敬了个大礼然后说道:“素听闻苏公子乃五百年一见的大诗人,两首问世之作更是堪称绝唱,是故早已仰慕日久。
三月前飞梁楼一遇,素竟不知公子才华似海,汪洋恣肆。当时已有怠慢,望公子还许素素等下宴会敬公子一杯赔罪。如此,肯请公子为素素赋诗一首,事后素素愿以私人琴师的身份,侍奉公子半年。”
南宫素素此话一出,几乎是满座皆惊!一首诗换半年琴师?如果可以的话,在座所有才子们都想做这个交易,然而,这个交易只是针对苏洵的。于是,一瞬间,所有人都嫉妒的看着苏洵。
要知道这可是南宫大家啊!哪怕是皇室当初的邀请,南宫素素都是拒绝了的,如今她却甘愿当一个人的私人琴师!到了南宫大家这个层次,一场演出早已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没有足够的地位和交情你根本请不到她!
如今,她就要做苏洵的私人琴师了,代价仅仅是一首诗……虽然承认苏洵诗才无双,可即便这样,他们也是怨念冲天了……
南宫素素的发言袁洛在红楼里也听到了,她浅饮一口茶水说道:“那群人的行动倒是快,而且居然舍得把南宫素素送出去,真是大手笔啊。”
“喂,洛丫头,那家伙真会作诗?我看了他的档案的,智库也分析过,他不可能有这种才能的,他后面肯定有推手!而且,刚刚那个老头那么捧他,说不定他就是儒家推出来的棋子!”
正拿着手机不停地玩着一款游戏,安妮头也不抬的和袁洛吐槽道。对于安妮的说法,袁洛微微一笑,不做什么反驳,只是自顾自的说了句:“可那就是事实啊。”
025,在历史中永恒(上)七更!
是的,这就是事实。苏洵的档案不知道被研究了多少遍,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是绝对无法拥有现在的成就的,不管是作为一名卡师的成就,还是作为一名文人的成就,他的很多东西就像突然蹦出来的一样。
可不管再如何不理解,这些都是事实。《青玉案》是事实,《春江花月夜》是事实,接下来苏洵打算用的《南宫古筝引》也是事实。
在搜肠刮肚一翻后,苏洵终于找到了一首可以装逼的诗。那首诗原本叫《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所著,苏洵曾在全唐诗上看到过,也背过,刚刚只是着急一时没有想起来罢了。
之前苏洵曾经把自己记得的所有诗词搜查了一遍,然后没有出现的诗词都标记了一遍的,正好就有这首。既然这首诗在这个世界并未出现过,那么苏洵便可以大大方方的使用一翻。
虽然这首箜篌引里面有几个词不能用,但苏洵想想还是很好改的。在酝酿完毕后,苏洵便答应了为南宫素素赋诗一首,至于私人琴师的事,他并未当真。
《南宫古筝引》
吴丝蜀桐张夏休,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南宫中国梳筝犹。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一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以上,便是苏洵抄来的《南宫古筝引》,虽然比起原著总有那么一丁点的不和谐,但总归以他拙劣的技巧还是将韵脚给补齐了。就这么一首诗,即便不如原著那么圆满,可也称得上“石破天惊”四个字。
此诗一出,在场的才子们顿时哑声了。胡广志更是泪流满面的打着自己左手,都怪你!都怪你作什么死!人家那可是五百年一见的大诗人,你惹他干嘛?看吧,这下尴尬了。
是的,这下尴尬了。此诗一出,在场就没有一个人敢把自己作品拿出来了。不仅是尴尬,那些才子们更多的是心痛,看着南宫素素就那么一脸痴迷的看着苏洵,他们一个个的心就是被刀剜着的感觉!
当女神成为别人的脑残粉的时候,那种感觉真不好受。不好受的人不只是那些才子们,在座的女孩也没有几个好受的。
相比于男人们的嫉妒心,女孩们对于苏洵那两首诗词更多的是仰慕。如今苏洵一身深衣出席文会,便已经让那些女孩们满意了,他身材很好,一米八的个子就是个衣架子,穿着汉服也像是那么回事,所以外表已经合格。
当外表不令人失望时,才华的作用就会被无限放大。如同南宫素素那般对苏洵仰慕的女孩也有,但多是一些未与人契约的,可在知道苏洵天生只有一个卡槽后,那些女孩无一不在深深叹息。
当苏洵被那么多女人盯上的时候,苏芷是拒绝的。为了替苏洵撑场面,苏芷她们基本没有怎么说话和做太多举动,如今那群女人又要窥视哥哥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
那个南宫素素居然还敢喂哥哥喝茶!你到底是琴师还是名妓?怕不是就是做这种勾当的人!
女人一旦吃起醋来,那是相当恐怖的。感受到腰间被掐住的痛楚,苏洵知道得收收了,妹妹已经生气了。
就苏洵打算离南宫素素远一点的时候,出现了个很好的机会。宁国公主袁洛出来了,时近正午也是开宴的时候了,作为主人的袁洛自然要和大家打打招呼的。
苏洵对于一袭红衣出场的袁洛还是挺惊艳的,因为那种属于皇家贵女的气质不是谁都拥有的。袁氏成为皇族百年,倒是养出了几分气势的。
苏洵看着袁洛,袁洛也在看向苏洵。她出场后便径直向苏洵走了过来,苏洵见袁洛走到跟前,站起来也不知道该如何行礼,结果被袁洛先行福了一礼,他只好尴尬的作了个揖。没办法,他就只认得这个,还是前世从电视剧里学的。
“苏公子大才,袁洛久仰,今得见神作出世,实乃大幸,一点小东西赠送给苏公子,望公子不要介意。”
袁洛说完后,身后就有婢女将一个托盘呈上。苏洵犹豫了下还是谢赏了,揭开覆盖着的黄布才知道袁洛的“小东西”有多么贵重。
东西确实小,只是一个核桃大小的黑色玉石,但如果用命运探索者的眼光去看的话,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个玉石那么简单,因为它的名字是“轮回石”。
轮回石,还是A级的轮回石。这个手笔就有点大了,这个宝具拿在手上就像是个烫手的山芋一样,苏洵很想把它给还回去,实在是太过贵重了。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给你送礼,既然送了,那肯定是有所要求的。A级的轮回石,太过贵重,需要付出的代价,苏洵觉得自己承担不起。
苏洵正要退还回去,却被一个声音阻拦了。“既然是公主的赏赐,不妨安心收下,皇家还没有小气到凭借一枚轮回石就要人替它卖命的程度。”
说话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