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珍玉食-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省得这姓林的,还满世界胡说八道。小谢年轻爱玩,贯是个能忍的脾气。我老人家却看不得这么个玩意,在我眼前瞎蹦跶。”
吴老说起林姓港商,就跟说臭虫一样,根本就没有半点尊重。
偏偏老赖和詹爷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他们两个也都点头,算是应下了这鼻烟壶的事。
第170章 真相:2更
张老板今天过五十大寿; 所以; 才大摆筵席; 做东请圈内人一起赏脸吃饭。
虽然被搅了兴致; 却并不想为难别人,也就只当那姓林的不在罢了。
只是吴老、詹爷和老赖三位一离开,会场上马上就迎来了一阵尴尬地安静。
刚刚,那姓林的吹牛,踩谢三有多张狂。被吴老当众揭了老底,此时; 就有多狼狈。说句不好听的话,他的脸都被打肿了。
倘若这人要是脸皮薄点; 早就灰溜溜地起身离开会场了。
偏偏; 这些年下来; 老林之所以能赚到钱; 靠得也就是坑蒙拐骗。不得不说; 他的脸皮早已厚到一定程度了。
这么难得的机会; 他自然是不舍得提前走。
只是那个带他来会场的朋友; 此时却装模作样的,好像不认识他似的。
没办法; 老林只得默不作声; 坐在一旁; 继续吃饭。
有那比较油滑的; 也有同他搭句话; 缓和一下气氛的。
那些性格正派的人; 早就见不得姓林的干得那些勾当,大多都对他很不齿。
当初,他们一听姓林的布下美人局坑了谢三爷,就打心里直犯恶心。有人也曾直言,姓林的人品下贱。并且早早打定主意,以后绝不同他做买卖。
在张老板这里偶然碰到了,这些人也只是冷哼一声,就懒得再看老林一眼。
还有人义正言辞地对张老板说:“张爷到底还是爱看钱,不然怎么不叫谢三爷过来,反倒把这起子玩意给请过来了?早知如此,我也就不来了。”
张老板连忙拱手道歉。“这人真不是我请的,我也不知道是那位把他稍带进来的。只是,来者是客,我老张好面子,也不好再叫人家走。唉,谢三爷我倒是亲自去请了。只是,三爷周末按照惯例是要去昌平的,实在不好过来。这不是,那三爷也给我送了份大礼呢。”
“什么礼呀?三爷出手那可应该是个好东西。”这人忍不住问道。
张爷一见瞒不过他们,只得把那斗彩笔筒拿了出来,给众人看。
众人一看,都夸赞道:“谢三出手,果然不是凡品。”
张爷笑道:“不瞒各位说,三爷也说了,这笔筒他收的时候是带裂纹的。只是这品相实在是好,东西也精致,三爷实在觉得可惜,就自己动手修补上了。修完就摆在铺子里,平时品鉴一番。
我老张可看不出这裂纹在哪儿,反正这笔筒我是真喜欢。我曾出两万块钱,想把它买下来。那时,三爷没卖,只说是残品。没想到,转过头来,就送给我老张做了礼物。要我说,三爷就是豪气。”
众人听了这话,多半是夸谢三爷出手大方,讲朋友义气的。也有人说,张爷交友广阔,就连谢三爷也都肯给他面子的。
一时间,客厅里闹哄哄的。都是古玩圈里的人,不免争相看着这笔筒。这东西的确很好,被张老板平白得了去,大家不免羡慕又嫉妒。
老林原本躲在一旁,被迫灌了一耳朵谢三的好话。他原本也没想过去看谢三送的东西。只是远远地随意瞟了一眼,顿时就觉得这笔筒眼熟得很。
老林越看越是心惊,也顾不得其他了,扒开众人,凑到桌前一看。
这笔筒他认识呀,不就是当初设下美人局,他让梅姑娘当搭头,送到谢三手里的那个残品笔筒么?
当初因为有了个裂缝,他料定这残品没有人愿意收。谁成想经谢三巧手一修补。这张老板开价两万要收,谢三还没卖。
一时间,老林心中一片冰冷。
前些日子,他狠狠地把谢三踩在脚下,而且,恨不得张扬的天下皆知。
可是,到头来,谢三也没正面迎战,只是出手送了一只残品笔筒过来。就把老林吓得一身冷汗。
这谢三到底要做什么呢?
该不会,他花了大价钱设下的美人局,谢三其实并没有入套吧?
不,不可能的,就算这笔筒能卖两万,他这不是还多赚两万呢?倒也不算亏本。
老林再三安慰自己,这才强打起精神来,回到原位。
好在这些人并不知道,这笔筒就是他搭给谢三的。
不然,以后,他还有什么面目,在京城这片地界的古董圈里混下去?别人再看他,岂不是跟看个笑话一样么?
老林强压着不断上涌的血气,故作镇定地拿起一杯冰镇啤酒,一口灌进去,顿时清凉浸入肺腑,他心里这才爽快了许多。
这时,又听旁边那人满嘴酒气地说道:“不管怎么说,老林,我还真是佩服你。”
“我有什么可佩服的?不过做得低买高卖的行当罢了。我到底不如你们呀。”老林感叹道。这倒真不是自谦,被吴老打脸之后,他是真的有些抬不起头来。
那人显然是喝多了,醉眼惺忪地看着他,搂着他就说道。“老林,我跟你实话说了吧。那谢三爷十几岁就在这个圈子里跑了。那时候,他发小进去了,发小的老母亲又得了重病。谢三为了筹医药费,就淘换了一些东西拿出来卖。
当时,有个林胖子,欺负他年轻面嫩,就故意给压低价。你不知道,那小爷年轻时候脾气多爆。死活不肯卖不说,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联系的。一转手就把他手里的东西,以20倍的高价,卖给了一位老华侨。
那林胖子也算行里老人,脸都被打肿了。他怀恨在心,想找人办了谢三这小子。偏偏,道上有个出了名的人物,放话说是看重谢三仁义,谁敢动谢三就不给他脸。谁叫他没脸,就别想在京城里混下去。”
老林听到这里,脊背都湿了。他是真没想到,谢三还有这根底呢。这要是谢三反过手来,找人办了他,他还能安生地回到港岛么?
老林想再多打听一些谢三的消息,那人却一仰头又喝了一杯啤酒。
老林只得给他满上酒,继续问道。“那林胖子现在怎么样了?”
那人喝多了,说起话来已经有些大舌头了,吐字也不是那么清楚。“谁知道他死在哪个山沟里去了?反正,谢三十几岁一出道,别人就叫他一声小爷。那小爷脾气不好,前些年只要得罪他的人,统统都被整了个没脸。我记得有个黑脸肖,那人是个滑头,想陷害谢三坐牢。到现在,可能还在牢房里蹲着呢。”
这人说着说着,就用力拍了老林一把。“所以说,我是真佩服你呀,老林。你丫敢对谢三爷布下美人局,骗钱就骗钱,你还不藏着掖着,还敢拿出来吹牛皮。也就搭着你赶上个好时候,谢三结婚后,天天在家看铺子,照顾孩子,性子也磨得差不多了,估计也没心思搭理你。这要是赶上他年轻的时候,老林你指不定怎么样呢?”
这人说到这里,已然醉得不行,趴在老林肩膀上,就睡了过去。
老林原本西装笔挺的,白衬衫领子上被他喷了不少酒水和口水。老林被恶心的够呛。见这人是真醉了,干脆就一把把他推到一边去趴着去了。
老林被这人又惊又吓的,整个人都紧绷了起来。
他是生怕谢三突然出现在这会场,再一出手对他做点什么。于是,也顾不得在跟这些业内人士继续攀交情、套磁了。
老林恶狠狠地抹去耳根旁那些恶心吧啦的口水。拿起包,果断离开了会场。就好像后面有怪物再追他似的。
然而,会场里,大部分人还在品鉴谢三送来的那个斗彩笔筒,根本就没人搭理他。
好不容易坐车回到居住的饭店里,关起房门,洗了个澡,老林这才舒爽了一些。
他又到了一杯喝红酒,站在窗边,仰望着远方,一边慢慢品酒。
倘若谢三真的像那人说得那么精明厉害,绝不可能会中了他的美人局。
想到这里,老林忍不住放下酒杯,又给梅姑娘打了个电话,细细地问了那天谢三到底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没办法,梅姑娘绞尽脑汁想了想,才含含糊糊地开口道:“他说笔筒,鼻烟壶和盘子倒是也能卖出一些钱。那小碗他看不准,叫我去平安里找老吴看。我那时候惦记着您交代的事,自然就说要把东西卖给他。然后,他又让我开个价。我就说了咱们订好的五万块。”
老林听了这里,不禁有些心惊肉跳的,连忙问道:“他可还价了么?”
“没有,他好像很同情我的处境,直接就给了我五万,然后还签了合同。”梅姑娘说。
得到这样一个答案,老林更加如芒在背。按照这些日子,他打听的情况,谢三爷不还价,就说明那个价钱低于他的预期。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又开口问道:“最后一个问题,谢三当真对你动心了么?当日里,他到底有没有亲近你?”
电话那边一片沉默之后,过了一会儿,梅姑娘才娇笑道:“谢三就是那种传统守旧的人,大概很重规矩。我们只见一面,他也就只是微微有些同情我的际遇罢了。
不过,倘若林先生有需要,我也可以再去京城一趟。想办法,把谢三弄到手。不过,对付这种男人,我也是需要好好准备一番的。至于佣金问题,恐怕就得重新谈了。”
梅姑娘这边还没说完,老林那边已经很粗暴地挂了电话。
他本以为自己设下了一个美人局,套住了谢三,这才以小换大,占了谢三的大便宜。
现在看来,倒像是谢三早就看破了他的计谋,只是因为他那些残品或许真的有价值,谢三才将计就计反而收了他的东西。
一想到这个情况,老林心头热血就开始不断地往上翻涌。
倘若不是他答应了那位大老板,要斗垮谢三。现在肯定已经收拾东西,回老家避风头了。
他已经预感到,谢三那边恐怕还有后手,要好好招待他。
可惜,现在他想走也走不成。他既然收了那位老板的好处,倘若突然收手,以那位心黑手狠的手段,定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偏偏,她连他根底都知道,除非移民国外,否则一家老小都没个安生了。
此时,老林突然开始后悔,早知如此,他不该来大陆淘金,不该来京城,更加不该招惹谢三。
偏偏,此时他前有狼,后有虎,已然陷入了绝境。偏偏,他还得想方设法,奋力反扑。倘若扑的让那老板不满意,指不定结果会怎么样呢?
第171章 吐血(1更)
这些日子; 谢三收来的好东西越来越多。
虽然; 没不知道这些古玩的真正价值,谢三却不免未雨绸缪一番。他思来想去; 就想找董香香那位大侄子鲁宏伟帮忙找人。
鲁宏伟为人机敏; 手段不差; 在退伍兵方面人脉也很广。肯定有不少的合适的人选。
只是,谢三刚刚想到,还没来得及跟鲁宏伟打招呼。王恒那边就已经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是他那那边有人要退了。想让谢三帮忙安排一下工作。
王恒在谢三面前一向放的很低。他这话说得也很客气,就好像是他在求谢三帮忙似的。
可实际上,谢三心里却明白; 王恒推荐过来的人,肯定都有一身过硬的本事。那样的人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只不过; 王恒觉得他这边买卖大了; 怕他招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所以; 特意弄几个人过来; 给谢三帮把手。
不管王恒对别人怎么样; 这些年,他对谢家却始终都是照顾有加。
前些年,是因为他儿子承欢在这里,他要照顾儿子,顺便就把小舅子一家都给照看了。这两年欢欢走了,王恒却早已照顾小舅子照顾得习惯了。只是他实在太了解谢三的性子了; 说话办事都喜欢给谢三留面子。
此时的谢三; 早已过了而立之年; 他已经成了一家之主。一家老小,所有事情,大小巨细,都需要他来考虑。
他自然不可能再像年轻时那么清高孤傲,嫉世愤俗;也不可能故意去拒绝王恒的一番美意。
于是,就顺水推舟地一口应了下来。还不忘劝告王恒,有时间多过去看看欢欢。
“我自然是知道这些的,三儿,你就放心吧,欢欢他会很好的长大。”王恒在电话那边淡淡地说道,他的声音里听不出太多的情绪。然而,这些却都是他的真心话。
“你知道就好。”谢三也淡淡地说道。
这些年,单从表面上看来,王恒跟谢家并没有什么关联。
有些人千方百计,想打探出谢三的私生子承欢的情况,却终究是一场空。没有人知道承欢小学毕业后,到底去了哪里?
就连谢家的事,也很难挖掘出什么来。谢家似乎总是被一层迷雾所笼罩着。让人实在有些无所适从。
可是实际上,王恒却在背地里,始终如一地照顾着谢三这小舅子一家。
只不过,谢三一身本事,有着自己的人脉。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王恒出面相帮罢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结果,第二天就有两男一女,三个看上去面相普通,身手却很利落的人,登门拜访谢三。说是谢家远亲安排他们进城来找工作的,要找谢三爷帮忙。
等到见到了谢三本人,那个自称老赵的人,才说出是王先生让他们过来的。
谢三听着这人跟对暗号似的,只觉得有点头疼。
他亲自招待了这三人喝茶,吃果子。又细细地问了他们的专长,很快就安排他们先住了下来。
对外只说,这三人是他远亲介绍来的。
可实际上,两个男的年轻的叫小张,三十过半的叫老赵,两人面上不显,实际上却精明细致,身手也好。既能当助理,又可以当司机,还能帮着看家护院。
至于,那个年轻的姑娘,名叫小魏。
谢三又观察了几天,觉得小魏虽然年轻,却很靠谱。就在周末的时候,把小魏带到了岳母家,给他老婆当司机,顺便在一旁照顾着。
谢三甚至还为此,特意买了一辆汽车给香香用。
董香香身边本来已经有了杨姐在照顾,基本上已经足够了。
现在又安排一个人给她司机和助理,香香总觉得三哥有点大题小做了。她给自己的定位也不过是个体户,农民私营企业家。
可是,见三哥这么坚持,她若是再拒绝了,三哥肯定放不下心来。所以,董香香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
又跟小魏聊了几句,那也是个开朗大方的姑娘,两人也算投缘。
董香香总觉得有些委屈小魏,就打算让她当自己的助手。
许母和马叔回家后,知道了这事,连忙给小魏安排好了住处。然后,像招待客人似的,对这姑娘客客气气的。
吃晚饭的时候,许母忍不住问谢三,“干嘛非要这样?香香在我这里,难道你还放不下心么?”
谢三解释道。“这不是我家远亲介绍过来的么。我答应帮忙给他们三个安排工作。刚好,小魏也会开车,我想着现在香香身子重,还要沙河昌平两头跑,倒不如让小魏过来帮着照顾她,我也能放心些。”
许母一听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她也不好再对女婿说什么。
只是,谢三自己那边还在开旧车呢。结果,他谁也没告诉,就给香香买了一辆普桑。这实在有点太大手大脚了。
只能说女婿一心对女儿好,什么都想给她最好的。许母感叹之余,也倒不好再埋怨他什么。
那天晚上,关上房门,谢三这才悄悄告诉香香,那鼻烟壶被换出去了,换了一个很合心意的碗。后来,有一位藏家为了那只碗出了30万。谢三却没有卖,他觉得那瓷碗怎么也不止这个价钱。想在过几年,再出手试试看。
董香香听了三哥谈起这些古董买卖,心里实在忍不住震惊。
随便一个鼻烟壶,一个碗,这也太值钱了点。
三哥现在主要就是帮着她看糕点铺,指使带带拉拉地做些古董买卖,竟还能赚这么多钱。
想到这里,董香香忍不住拉着谢三的手说道:“那些古董都摆在咱们家的密室里,能安全得了么?那不然家里多养几条狗,万一来贼了,不小心在磕了碰了,这谁受得了呀?”
谢三一见媳妇这副小财迷的某样,就忍不住眯着眼睛笑了起来。他甚至不客气地上手撸了几把媳妇的头发,嘲笑道:“看你这点出息,咱们能大方点么?我上次送你那两只鸡杯,在大明朝成化年间就价值10万。你也不想想,到了现在,它们得值多少?”
谢三说完这话,董香香挣开了他的手,就坐起来了。
谢三实在担心她,就忍不住骂道:“你干嘛呢?大晚上的,就老老实实睡了吧?哪有你这么折腾的?别再抻着。”
董香香就嘟囔道:“不行,不折腾折腾不行呀。我真不知道那对小鸡碗那么贵重,随随便便就塞在柜子里收着了,这哪儿行呀?这可是个宝贝,我赶紧把它们翻来,好好收好。”
她说着就想起身,结果一下就把谢三搂在怀里。
“那就只是一对杯子,我拿来给你玩的,你喜欢,就用它喝茶罢了。这么慌乱又像个什么样子?你爷们有本事,以后,自然会寻着更好的东西给你。你这小媳妇也得给我长长脸,不许这么小家子气。”
董香香再想起身,却被谢三按得死死的。于是,董香香只得埋怨道:“你这人可真是,别人得了宝贝,都藏得死死的,不肯轻易让人知道。哪有你这样的,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玩。咱们家里人多眼杂的,别再出什么事?不然咱们想办法在找个地方,先把面点手工作坊搬过去吧?”
谢三见她两眼瞪的溜圆,鼻翼两侧冒汗的小财迷模样,忍不住笑道。“平日里,再大的事也没见你这样紧张。现在倒好,几个杯子瓷碗酒杯,你倒想不开了?”
董香香气得,用力拍了他手臂一巴掌。“这能是普通的杯子和瓷碗么?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谢三就说:“给你就踏踏实实地拿着,何必这么慌手慌脚的小家子气。”
董香香被他这样嘲笑,也不好在下地去翻箱倒柜,藏那对杯子了。只得又靠着他男人躺过去,作出一副打算睡觉的样子。
谢三这才冲着她耳边说道:“您就放心吧,你想那些我已经提前想到了。这不是王恒给咱们安排了几个人过来么。我也把人送过来了,就帮你这财迷看着那对杯子。”
“合着小魏是保镖吧?”董香香挑眉问。
“你要这么说,倒是也没错。总之,你现在什么也不用担心,就好好养着身子。离咱们家不远,有个两进的院子,就是姓陈的那家。说是他家老爷子在国外发展得不错,就准备接他这个儿子过去。老陈正在找买主,我就想着把房子收过来。
到时候,装修一下,正好给咱们家面点作坊用。”谢三干脆就把自己的安排,一一同董香香说了。
董香香这才点头道:“最好还是在院子里养上两条狗,狗能看见护院。”
谢三听她还惦记狗呢,忍不住闷笑了起来。
那天晚上,他们两个两口子靠在一起,甜甜蜜蜜地说了不少家里的事,还有两只小猴长大以后的事情,还有小儿子出生以后的事。
董香香就跟做梦一样,画了好多大饼给谢三。
谢三只觉得傻乎乎的小媳妇,真是说不出的可人疼。
到了第二天,谢三带着两个孩子回去的时候,董香香又提了养狗的事。谢三被她弄得没办法,只得点头答应了。
回家之后,他本来想着拖人花钱去买两条狼狗来。
新来的老赵却说,他那边认识养狗的贩子。若是老板想要,他们可以带着过去挑。
谢三一想,这还不用找别人了,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等到周二下午,他特意带了两个小猴,跟着老赵去了位于顺义的一家狗场。
养狗的是个老头姓肖,肖老头一见老赵,就特别亲切。
老赵一说完谢老板要买狗的事,那肖老头就说,“老板要是真心想要,价格不论,只是我这里有我这里的规矩。我这儿的狗都不能宰了吃肉。就算将来他们体能不行了,也得照顾他们,给狗养老。谢老板又是同意了,再跟我去看狗。”
老头说了一些杂七杂八地条件,谢三反而被勾起了心思,也都一一答应了下来。
老头又说,“狗是最忠诚的动物,养狗最是看眼缘。”
于是,就让谢三带着两个孩子去挑,看上那只是那只。
他这边狗很多,足足有上百只,什么品种都有。
小猴哥很快就挑中了一只长得特别精神的狼狗。谢三看着这狗的品相也相当满意。就答应把这只黑背买下来,带回家去养着。
倒是小猴妹妹,看中了一只趴在那里,不爱动的虎皮土狗。
谢三一看,就觉得这土狗是真没精神,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得都快死了。反正从这狗身上看不出一点活力来。所以,谢三就不太想要它。
偏偏小猴妹妹看了一圈,就喜欢这只懒得不像话的土狗。她也不说求爸爸把那狗买下来。只是眼巴巴看着那狗,不舍得挪地方。
再加上,肖老头也在一边劝道:“这狗刚一岁,老板你别看它平时这样,看家护院绝对不成问题。您干脆就把他拉回家去,出了事我给您担保。”
谢三一看女儿这么喜欢,肖老头也是一副这狗特别棒的样子。
只得把这只懒得冒烟的土狗,连带那只特别精神的大狼狗一起买回家了。
到家之后,就把两只狗都拴在最里面的院子里。
老赵之前也有训狗的经验。
两只狗被他一调教,很快就熟悉了家里的人。
有大狼狗在院子里守着,白师傅一家和冯师傅一家倒是没什么,外面的其他面点师一进里面的院子。
那只狼狗就开始狂叫不止,几乎要把绳子扯断,上前扑人。吓得众人都不敢往里进的院子里走。
反过来再看那只土狗,简直是懒到家了,都不用拴绳子,一天到晚就趴在墙根底下晒太阳。
也就小猴妹妹有时候冲它扔个塑料球。那狗还能赏脸给面子跑上几步,把小球捡回来。这也是它狗大爷,给面子,陪小主人玩,绝对不是小主人在拿小球溜它。
至于别人,就算踹它一脚,这狗都没什么反应。
到了这时,谢家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大黄来谢家,就是过来养老的,尽管他才一岁大。至于看家护院,还得靠大黑。
有的时候,家里人觉得大黑的确太好了,就忍不住给它加个餐。
结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好吃的,这大黄就来精神了。它居然有脸过去抢人家大黑的饭。大黑倒也不生气,反而一副顺服的样。
谢家人都拿这条又懒又贱的土狗没辙了。不过,只要它能哄小猴妹妹高兴,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老林自从参加了张老板的生日聚会之后,整个人就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他甚至还悄悄地离开了京城一趟,去见了某些人。
再回来的时候,老林整个人就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之前,他是很张扬,很喜欢跟古董圈的人一起吹牛喝酒,鉴赏古董什么的。那时候,他脸上充满了喜气,处处以外来富豪自居。
这次他从外地回来,虽然也照常跟别人交往,整个人却阴沉了不少。
曾经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仍是会主动凑过来,占占便宜什么的。老林也仍是会大大方方地招待他们。
只是曾经的谈笑风生,到了现在却经常冷场。老林整个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也不是说他不想应酬这些“老朋友”,只是牵挂着许多心事,所以,经常提不起劲来。
一位碎嘴的朋友,出于好意,就对老林说了。
“老林,你被谢三强压一头,也就这么算了得了。反正,这么多年下来,算计谢三不行,反被谢三算计的人多了去了。你又何必计较这么许多?那些人都是藏家,咱们是中间商,把定位弄清楚了,还不是照样赚钱么?顶多以后咱们也去排队,跟谢三做生意就完了。”
老林听了这话,反倒是一头雾水,只得开口问道:“什么叫我被谢三算计了?我什么时候,被谢三算计了?是我曾经算计过他!”
那朋友看老林脸色不对,也知道好心办了坏事,他本不想继续说下去,却架不住老林在一旁催促着。
这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段。老林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他实在没办法,只得叹道。
“这可是你非要问我的,那我就干脆跟你说了罢。还不是你设下那个美人局,以五万块钱卖给谢三一些古董。其中有个鼻烟壶。鼻烟壶那玩意本来玩的人就比较少,平时也没什么人愿意收,也卖不出什么大价钱。你做添头给了谢三,也没什么可说的。
可是,老赖也不知怎么回事,忽然给谢三介绍了一位从国外回来的鼻烟壶藏家。
那人一看谢三那里的鼻烟壶就喜欢得不行。谢三那人也会拿乔,非说是明朝正品,特别有收藏价值。
那藏家请求谢三无论如何把鼻烟壶让给他。谢三却说自己还留着玩呢。一时间,价格就怎么都谈不拢。那人想了想,干脆就豁出去了,把他刚花了三万外汇买的乾隆时期的碗拿出来了。说是要跟谢三换。
谢三倒是看上那碗了,却非说那碗的价值未必比得上他那鼻烟壶。那藏家一狠心,又搭了2万块钱,才把鼻烟壶拿下了。”
听到这里,老林只觉得心头热血一阵翻涌,要不是他故作镇定,喝了一杯冰镇啤酒,往下压了压。眼看着,就能一口鲜血喷出来。
他以为都是没用的残品,仿品,买不出去的破烂货。
到了谢三那里,一转手已经4万人民币,三万外汇的清朝瓷碗换过来了。其他那些东西真的没有用么?此时,老林实在想都不敢想。谢三一倒腾,还能卖出个什么价?
怪不得吴老不给面子,当着众人面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呢。说他连自己卖的东西,真正价值几何都不知道。
现在想想,吴老说得真没错。他自以为给谢三设了个美人局,实际上,就是给谢三送东西送钱去了吧?想到这里,老林脊背上已经完全湿了。
他想弄得谢三没脸,到头来,反倒把自己的脸面都丢得一干二净了。
那位朋友一见老林脸色刷白刷白的,担心他再气出个好歹来。
只得安慰他道:“鼻烟壶那小玩意,之前没人愿意收,你不知道也不足为奇。我淘换到的鼻烟壶顶多也就2000块钱出手。自从,谢三干了这一笔大的,倒是有不少人拿着鼻烟壶上门找谢三。可谢三给的价格却不算高。据说你那个鼻烟壶是明朝的,其他都是民国仿的。这事也是碰巧了。唉,你也不用往心里去。
这好事都让谢三赶上了。单凭运气,咱们就比不上他。老林,你呀,以后,就别想着再跟三爷斗了,斗不过的。”
本来也是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